《解比例》教學反思[優(yōu)選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解比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解比例》教學反思1
有人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話我深有體會。在本課教學中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開始復習舊知,從上節(jié)課學生錯題入手,承上啟下,緊緊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與簡易方程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這一點展開,較好的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特別有體會的是當我把練習題變換為另一種猜數字的游戲活動,吸引了班上這些自信甚至自負的孩子們學習的注意力,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順利開展后面的教學起了鋪墊作用。同時我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參與教學過程、展示才華的機會,從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我還注意多糾正學生在雙姿、習慣、心態(tài)上的問題,教給他們“呼吸勻、心態(tài)靜、身姿正”的心法,教給他們真東西。學生自然會有甄別,有消化與吸收。雖然我自己認為教學目標圓滿解決,但仍有幾個學生不太理解,他們在五年級數學方面的知識“欠賬”問題,仍然是我今后亟待解決的難題。
《解比例》教學反思2
“解比例”這一課時內容比較簡單,重在鼓勵學生解法的多樣化,所以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我是這樣來教學的:“解比例”時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這是本課的基本方法,在學生掌握了這種方法后,再引導學生把比例和除法聯(lián)系起來,用比例與除法的關系解。同時我還引導學生用比例與分數的聯(lián)系來解。我認為這樣鼓勵學生解法的多樣化,既可以溝通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提高對知識的`整體掌握水平,又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但在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一些問題:一是有的同學上課不注意聽講,把有未知數的乘積放到了等號的右邊,雖然這也不算錯,但與我們平時的習慣不大相符,看著有點兒別扭;二是比例的基本性質掌握的還不算好,個別同學看到分數形式的比例就不會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了,還得把它轉化成有比號的形式再用。這些表明我在教學時的疏忽,沒有及時發(fā)現、解決問題,致使出現了這種情況。這個現象也提醒我,無論多么簡單的知識,都要落實到位,千萬不能大意。越是簡單易懂的知識越是要耐心,要讓每一個學生都過關。
《解比例》教學反思3
教材的重點是解比例,難點是解比例的方法,在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合作探究的方法。
解比例的方法與解一般方程的方法是有所區(qū)別,解比例的第一步都是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為乘積相等的方程。再解整數比或小數比時,兩邊同時除以未知數的系數時,含有未知的左邊,不再書寫除以這個系數,直接寫未知數。我所選擇的`是各具特征的練習,有的適于用比例的意義解決,有的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決比較簡單。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發(fā)現多數學生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正確解決問題,做到有理有據。對于學生多樣的解答方法我給予充分的肯定。但還應該對各種方法的優(yōu)劣引導學生進行優(yōu)化,這樣會對學生下面的學習有更大的幫助。
我們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興趣的源泉,去體驗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和應用數學規(guī)律的樂趣。在練習中,我組織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fā)現數學知識,并應用它去解決相關數學問題,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的理智高于事實與現象的“權力感”。
《解比例》教學反思4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比例的有關知識,誰能舉出一個比例?
生:2∶3=4∶6
師:誰能用已學的知識,判斷一下?
生1:根據比例的意義,2∶3=4∶6=所以2∶3和4∶6能組成比例。
生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因為2×6=3×4,所以2∶3和4∶6能組成比例。
師:同學們學得真不錯,現在我們來個比賽,30秒內,看誰寫出的比例最多?
……
生1:1∶2=2∶43∶7=1.5∶3.5
生2:3∶2=9∶4=4.5∶2
生3:2∶3=6∶92∶3=8∶122∶3=10∶152∶3=20∶302∶3=0.2∶0.3……
師:(適時打斷。)還有沒有?
生:我大約寫出了十幾個比例。
師:(假裝一臉迷惑,面向全班學生。)他怎么能寫出這么多呢?
(一陣自發(fā)議論,有人舉手,繼爾大部分同學茅塞頓開。)
生:他是運用了比的基本性質。
師:真不錯,學過這么久的知識你們也能記起來。
同桌校對練習情況。
教師巡視,隨機拿起一位同學的作業(yè)本看了一會,與那位學生小聲嘀咕后,板書:3∶8=15∶()
師:后面的數老師實在看不清,還可以怎么表示?
生:用x代替。
師:這個x的值是多少呢?
(情緒高漲,小手如林。)
生1:x=40。因為3到15擴大5倍,所以8擴大5倍應是40。
生2:3∶8=,x=15÷=40
生3: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3x=8×15x=8×15÷3x=40
教師手拿那位同學的本子,說:“其實他寫的就是40,而且很清楚,老師剛才和他商量了一下,征得他的同意,設下了這個‘騙局’,你們有沒有意見?”
同學們都笑了。
師:像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
[反思]
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已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果,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的課題。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孔企平教授認為:有效學習的基本要素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即“經驗”、“思考”、“活動”、“再創(chuàng)造”。
經驗──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接知如接枝”,強調“接枝”必須接在原來的樹枝上,這里的樹枝就相當于“接知”中原有的“經驗”。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去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使學生頭腦中的已有經驗與“新知”進行相互作用,不僅有利于意義建構,而且有利于學生在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習動機得到強化。本課學習內容的.知識基礎是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師在激活學生原有知識經驗時采取的策略不是單純讓學生復述有關文字概念,而是通過讓學生舉出實實在在的比例式,并通過判斷練習來達到這一目的。不僅如此,通過限時寫比例式,還引出了“比的基本性質”,這些知識經驗的激活,使學生自主探索新知成為可能,這后續(xù)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思考──
有效學習就是要激勵學生勤于,樂于思考,思考是數學的核心,沒有學生思考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課堂。本課通過“在相同時間內,為什么有同學能寫出十幾個比例式”這一問題的思考,在幫助學生回憶起了學習時間相對較久的“比的基本性質”的同時,也使學生有效建構了“比的基本性質”與“解比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通過“猜想-驗證”的途徑,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思考、探究x的值,這樣的思考是有價值的思考,在取得理想學習效果的同時,肯定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活動──
活動是心理體驗的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是數學教學的基本形式。本課的教學中,教師的重點不在于如何講解,而在于引導學生如何活動,通過“限時練習”即比賽的形式,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能全身心參與到學習中去;通過巧妙設疑,在引出比例中的未知項x的同時,引導學生猜測、討論,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相互幫助的品德也能得到培養(yǎng);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激勵者。
《解比例》教學反思5
今天教學了《解比例》,這節(jié)課實際上是一節(jié)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課。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再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時,要注意外項(或內項)乘積等于內項(外項)乘積的運用,不能用錯。課后回顧這節(jié)課,雖然總體來說比較順利,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局部同學沒有掌握好比例的基本性質,在解比例時胡亂解比例,不是把兩個外項相乘,也不是把兩個內項相乘,而是“打亂仗”……這局部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缺乏,對學習沒有興趣,對于這樣的同學教師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理性對待,否則絲毫不會有效果。
二、局部同學在應用方程的知識解比例時遇到了較大的困難,其原因是四、五年級學解方程的知識時有疏突知識掌握有欠缺,不懂得應用加、減、乘、除法各局部之間的`關系去解題。對于這局部同學要進行補課,讓他們熟悉加減乘除法各局部之間的關系。
三、對于同學來說,和時的鼓勵、褒揚,使其得到更充沛的情感體驗,對他們的發(fā)展會起積極的作用,由于事先沒料到以上兩問題,在備課時準備得不是很充沛,在上課時也沒有和時有效地做好調整,讓同學自我發(fā)揮,交流討論的機會較少。所以有些遺憾。
《解比例》教學反思6
本課時教學解比例應用題。是在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應用。教學解比例應用題的關鍵是使學生能夠正確找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判斷它們是成哪種比例關系,然后根據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或方程。
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先進行一些判斷練習。如給出一些數量,然后提出下面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1)有哪三種量?(2)其中哪一種量是固定不變的?(3)哪兩種量是變化著的?這兩種量是按怎樣的規(guī)律變化的?這兩種量成什么比例?在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判斷的基礎上進行新授教學。教學例5時,先讓學生弄清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讓他們先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學生自己分析題中有哪些量?它們之間是不是相關聯(lián)?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在此基礎上學生自己可以獨立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在用比例的知識解答例5時,設所求問題為未知數x,根據正比例的意義用兩對對應數值列出等式,最后解比例求出未知數x。緊接著出示變式練習,讓學生列式解,進一步鞏固用比例解答正比例關系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6時,讓學生參照例5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例6,這樣做可以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獨立學習,從中不僅可以使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概括等思維能力,以及獨立學習的能力。然后讓學生做課堂檢測題,要求學生直接用比例知識解答,以有利于鞏固本課時所學的內容,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方法:先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再找出相關聯(lián)量的對應數值,然后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解答。這樣做不僅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還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解比例》教學反思7
本節(jié)課課前布置了前置作業(yè),通過前置作業(yè)的三個大題來進行教學。
首先,先復習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等,在引入新課解比例。然后,根據老師給的例題自覺完成解比例的 3個小題,學生方法掌握較好,但計算能力有待加強。
具體教學解比例的時候滲透轉化的思想(轉化的思想學生并不陌生,在學習圓的面積,圓柱體的體積是就是用到了轉化的思想),讓學生思考如何將這個比例轉化成已學過的簡易方程。讓學生體會到解比例與解簡易方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關鍵是要先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轉化成簡易方程,再運用解簡易方程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步驟。
單獨教學完解比例后再來教學例2。本來教材的編排是先教學例2再教學例3,在備課時我覺得在例2里既要教學如何解比例,又要教學如何根據題意列出比例,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困難,()所以做出先教學例3再教學例2的調整。這樣調整后難度明顯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很好。
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能按設想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問題:
在備課時覺得例3在解比例的步驟上有些不好。寫成2.5×6/1.5這樣的形式,學生在遇到了分數的時候會出現繁分數,所以把這個步驟舍掉了,讓學生先算出乘積后再除以1.5。可是做一做中的題卻出現了始料未及的.問題,結果學生再除的時候除不盡,個別學生選擇約數而不是用分數表示結果。后來反思例題在這一步的編排上的用意?梢宰寣W生先約掉一部分數后再進行計算,會降低計算的難度。讓學生體會解比例與解簡易方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時,引導不夠到位。前置作業(yè)的練習題需改進。
《解比例》教學反思8
解比例是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它與解方程有異曲同工之處,看似形式簡單,實際上對學生的分析能力是一個考驗。
今天,我講授的新課就是運用解比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課前,對比例的組成,比例的基本性質做了復習鞏固,學生們對定義掌握的很好,能夠將比例改寫成乘法算式。我以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水到渠成,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教學中往往存在著意外生成。
這節(jié)課的困難之處,不在于重點解決如何解比例。而是在實際應用題當中,學生無法順利的找到等量關系,這就意味著學生無法判斷這道題是正比例應用題還是反比例應用題,這就給列出比例增加了難度。其次,即使學生找對了正反比例的關系,但在列式時往往位置混亂,不能夠按照確定的前項比后項的位置進行組建比例,自然而然就會導致做題錯誤。以上兩項都是關鍵性問題,如果在這方面出現錯誤,那么整道題的分析方向就發(fā)生了錯誤。
除了學生不能正確分析比例關系,列出比例式子以外,在解比例的過程中,我還發(fā)現了一些常見問題。由于解方程方法的遺忘,學生在解比例過程中出現計算錯誤,未知項的移動導致計算符號發(fā)生錯誤,因而計算不準確。
以上問題是我這節(jié)課教學中所發(fā)現的,這幾點值得深思,在接下來的復習課上,我應該重點加強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確保把這部分內容吸收消化且能靈活應用。
《解比例》教學反思9
解比例一課是在學習好比例的基本性質后學習的,教學解比例之前,先復習根據比例的意義和除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求比例里的未知項。然后告訴學生,還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求比例里的未知項。教學前,我認為要求比例里的未知項,學生不但可以根據比例的意義、除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求,還可以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比的基本性質來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項,部分學生也能根據剛學的比例的基本性質來求。所以教學始,我設計了多條題目,讓學生根據比例式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法(即根據不同的依據)來填出比例中的未知項。學生完成的情況非常理想。都能根據題目特點選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其中包括依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求的。然后,我讓學生把想的過程一步一步寫下來,問題出來了,完全依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的學生完成得又快又對,而其他的學生要么速度慢,要么轉化成方程有一點困難。在評講練習作業(yè)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比例?赡苁軓土暤挠绊懀瑢W生作業(yè)中仍然多多少少還有上述情況出現。
課后,我和同事說起這事,他們說只要他們會做就可以了。其實,我也知道若把課始的復習簡單化帶過,讓學生依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上課的效率會大大提高,可我當時就是考慮到不想禁錮學生的思維,想讓學生在復習相關知識的同時聯(lián)系新學的知識,重新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并對比已能使用的方法,找出方便的解題方法?勺屛依Щ蟮氖,我的“多事”帶給學生的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由其是對于中等以下的學生來說。
《解比例》教學反思10
這節(jié)課實際上是一節(jié)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課。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再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時,要注意外項(或內項)乘積等于內項(外項)乘積的運用,不能用錯。所以,在學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一課時,一定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現在回顧這節(jié)課,閃光點是抓住重點,順水推舟解決預設生成。
開始出示復習“根據比例的意義,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3:5=6:();()/15=2/5”時,要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有的學生是根據比例的意義來解答的,但有幾位學生沒有運用比例的.意義來回答,而用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質,用5×6算出兩個內項的積再除以一個外項3等于另一個外項10,雖然她沒有明確說用兩個內項相乘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相乘的積來解答,但她說出了其中的意思,這不就是本節(jié)新課的重點所在嗎,現在被她提前說出來了,這說明該同學已經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求一個未知項了,這不正是預設所希望的么?順水推舟,及時調整教案,直接進入今天的新授重點。
總結今天這堂課,閃光點是預設生成的環(huán)節(jié)及時的抓住,并對那幾位制造預設生成的學生及時鼓勵、表揚,使其得到更充分的情感體驗,對于全班同學來說,多了一個自我發(fā)揮,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更要把握好教材和教案。
《解比例》教學反思11
《解比例》這節(jié)課實際上是一節(jié)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課。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再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時,要注意外項(或內項)乘積等于內項(外項)乘積的運用,不能用錯。所以,在學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一課時,一定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現在回顧這節(jié)課,知識點教授總體來說比較順利,不過也有幾個地方是值得反思和注意的:
反思之一:變換思維,隨機應變調整非預設生成。
開始出示的第一個復習就使我始料未及。題目是這樣的:口算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再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2:8和9:27;1/4:1/8和1/8:1/16。我出這道題目的用意本來是想出兩個能組成比例的題目,但是其中的`2:8和9:27因為比值不相等,不能組成比例,當學生口算出比值,說出不能組成比例時,我一時慌了,真懊惱備課之前沒有先算一下,后面內容的順序要被打散了,怎么辦?能否補救?也許是急了吧!急中生智,我馬上反
應過來:如果改動其中一個數,再看能不能組成比例?這個問題一出,學生的腦筋立馬轉動起來,答案也隨之即出:“把27改成36,這樣9:36的比值也是1/4,這樣兩個比就能組成比例了!被卮鸬亩嗪,我在為學生高興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小機智暗自慶幸。ú贿^以后可不要再犯哦)后來在講到課后練習題時有這樣一道題目:下面哪些組中的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1)6、4、18和12;(2)4、5、6和8;(3)4、3、1/3和1/4;(4)3/5、1/5、9和3。此道練習題與我的復習小岔曲雖然形式不同,但細細品味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鍛煉學生判斷幾個數能否組成比例。
反思之二:抓住重點,順水推舟解決非預設生成。
復習“根據比例的意義,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3:5=6:( );( )/15=2/5”時,要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這題的要求是根據比例的意義來解答的,但是有一位學生沒有運用比例的意義來回答我,她用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質,用5×6算出兩個內項的積再除以一個外項3等于另一個外項10,雖然她沒有明確說用兩個內項相乘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相乘的積來解答,但她說出了其中的意思,這不就是本節(jié)新課的重點所在嗎,現在被她提前說出來了,這說明該同學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已經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求一個未知項了,這不正是我所希望他們掌握的么?順水推舟,應該及時調整教案,直接進入今天的新授重點,不過我今天卻沒有這么做,這說明我對教材和教案的把握程度還不夠,沒有做到胸有成竹。
總結今天這堂課,雖然按照我的思路上了下來,但是課堂中的閃光點沒有及時的抓住。這堂課對于我來說太平淡,對于學生來說,首先對于那幾位制造非預設生成的學生來說,沒有及時鼓勵、表揚,沒有使其得到更充分的情感體驗,對于全班同學來說,缺少了一個自我發(fā)揮,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把握好教材和教案,不能死搬教案,教案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解比例》教學反思12
今天教學了《解比例》,這節(jié)課實際上是一節(jié)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課。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再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時,要注意外項(或內項)乘積等于內項(外項)乘積的運用,不能用錯。結合趙老師的指導,回顧這節(jié)課,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兩點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新授教學中,大體上能夠讓學生有安靜的時間思考和完成作業(yè),但在某些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還應放手讓學生去做,還學生“主人翁”的地位,例如:讓最差的學生板演檢測題后糾錯時,沒有讓中等生糾錯,而是我?guī)ьI學生一起糾錯,在最后一個學生列的小數除法豎式錯誤時,我沒有及時糾正講解,應該再給學生強調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2、課堂氣氛不是太活躍,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讓學生練習做題,老師當面批改,沒有采用競賽的方法激勵學生。
總觀整堂課,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加精細,有很多細節(jié)可以成為課堂的亮點,但由于自己的疏忽,不足,而埋沒了他們。雖然很遺憾,但正是因為這些遺憾,才會有我今后的成長。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把“永威模式”移植到自己的課堂中,提高課堂效率。高三教學反思復習教學反思父與子教學反思
《解比例》教學反思13
首先復習舊知引出一個問題:3:9=():15,學生會從已有的經驗入手思考解決方法。有的學生想到了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有的學生想到了用比例的意義,更有學生想到了方程:X÷15=3÷9。這樣很自然的進入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解比例。
出示例2: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園”里有一座埃菲爾鐵塔的模型,它的高度與原塔高度的比是1:10。這座模型高多少米?在學生讀題后,引導學生得出“埃菲爾鐵塔模型的高度:埃菲爾鐵塔的高度=1:10!备鶕辣壤械娜魏稳棧覀兙涂梢郧蟪鲞@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讓學生把埃菲爾鐵塔模型的.高度設為x米?梢詫懗梢粋比例X:320=1:10。之后讓學生比較這個式子與五年級學過的簡易方程的異同,再比例這個式子與前面學過的比例式的異同。使學生明白,這個式子仍然是方程,但卻不同與方程;這個式子又是一個比例,但含有一個未知項。使學生初步感知到,因為與以前學過的簡易方程不一樣,所以需要探尋新的解決方法。雖然含有一個未知項,但還是一個比例,所以具備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外項的積等于兩內項的積。為下一步教學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埋下伏筆。
具體教學解比例的時候滲透轉化的思想(轉化的思想學生并不陌生,在學習圓的面積,圓柱體的體積是就是用到了轉化的思想),讓學生思考如何將這個比例轉化成已學過的簡易方程。讓學生體會到解比例與解簡易方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關鍵是要先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轉化成簡易方程,再運用解簡易方程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步驟。在完成37頁的第8題之后,對解法進行了總結:先根據問題設X;再依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為方程;最后解方程。并且著重強調了在列比例時要注意找準對應量。
教學例3時,因為有前面的鋪墊,所以學生能夠找準內項和外項,準確地列出了方程,難度明顯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很好。
在對課本進行梳理之后,我還安排了綜合性的鞏固練習。練習分出了梯度,以適用不同水平的學生。最后對本課進行了總結,點明了解比例的意義和方法,布置了適量的作業(yè)。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能按設想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效果很好。
問題: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提前對這一部分進行了預習,對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也掌握的很扎實,所以對授課內容比較了解,教學組織和實施都比較順利。遺憾的是,雖然扶放結合的課堂效果很好,利于大部分學生掌握知識,但是如果對例2的教學大膽放手,讓學生直接板演并講述思路,然后教師從旁點撥,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有加大教學密度的可能,可以更充分地體現出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解比例》教學反思14
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過比的好處、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在上一節(jié)課也體會了生活中存在的變量之間的關系,這些都為學生學習正比例奠定了基礎。學生理解正比例的好處時比較困難,為此,我密切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計了一系列情境,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超多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有著共同之處,從而引導學生認識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明確正比例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課堂上我設計了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的變化關系。透過表格、圖像、表達式的比較,使學生體會到雖然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都隨邊長的增加而增加,但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的變化規(guī)律并不相同。同時,也讓學生初步感知“在變化過程中,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比值必須”,為認識正比例奠定基礎。之后,我給學生帶給第二個情境:當速度必須時,汽車行駛的路程與時光的變化關系。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把汽車行駛的時光和路程表填完整,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當時光發(fā)生變化時,路程怎樣變化;第三個情境則是,購買同一種蘋果(也就是當單價必須時),應付的錢數與購買的蘋果質量之間的關系。
透過以上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到:當速度必須時,路程隨時光的變化而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路程與時光的比值相同;當單價必須時,應付的錢數隨購買蘋果的質量的變化而變化,在變化過程中應付的錢數與質量的`比值相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透過比較,概括出以上實例的共同點,引出“正比例”的好處。最后,透過小結、練習讓學生總結出決定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的依據:
1、兩種變量是不是相關聯(lián)的量;
2、在變化的過程中,這兩種量比值是否必須。
在鞏固練習題中我讓學生超多的復習了常見的數量關系。對于一些學生較容易出現錯誤的題目進行重點的講解。例:圓柱的底面積必須,體積與高成什么比例;圓的周長與半徑成正比例;圓的面積與半徑是否成比例;人的身高與年齡是否成比例;一瓶礦泉水,喝掉的和瓶里剩下的水是否成比例……等等。
但是在教學中同樣也感覺到,由于這個概念比較長,所以對于學生來說這個好處記憶下來是比較困難的,個性是對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所以我也教給學生必須的方法,抓住句中的重點,透過理解來記憶。讓學生透過相互之間說,前后同桌檢查,到達對該概念的熟練敘述。
《解比例》教學反思15
在近期校本研修網絡培訓學習中,應學校要求,我擔任小學高年級組磨課活動主講者,接到此任務,帶著學習與交流的良好心態(tài)參與其中,我決定選擇《解比例》為公開課的授課內容。
課前,我認真閱讀教材,根據本班學生學習情況,制定教學設計與教學PPT。在學校年級老師的聽課下,在學生的配合下,很好地完成本節(jié)知識點的教學活動。
課后,我靜靜地坐在辦公室,思思回味,感覺這堂課,有收獲,也有遺憾。
一、成功之處
1、利用課件,展示法國標志性建筑——埃菲爾鐵塔,讓學生欣賞與閱讀中獲得樂趣。
2、從解方程到解比例,形成良好的無縫對接。
課前,我曾在同年級另一個班試過,用解方程的方法進入到解比例教學。如80:X=10,讓學生試解,而后,我將10后面加上比號和1,形成80:X=10:1。
學生很快發(fā)現,這是一個比例,可是怎么解?
正在學生疑惑時,我提醒學生:我們學過比例的基本性質啊,兩內項積等于兩外項的積啊!同學試試!
孩子們將新改寫成80×1=X×10.
3、以小組的形式總結出了解比例的概念。
孩子們完成上面比例后,我接著問:“什么叫解比例?”。
我試著讓孩子們分組討論,并總結,孩子們發(fā)現:解比例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項。
4、將小組學習式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從上學期到縣里接受“四步教學法”培訓學習后,我的最大感觸就是怎樣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很好地運用到課堂中。從那以后,我將孩子們根據各自的喜好選擇自己的學習合作伙伴。
在這堂課中,我讓孩子們兩人一組,一起回答問題與完成練習。這樣,孩子們相互補充,共同進步,果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5、較好地展現數學的邏輯性。
讓孩子們花最少的時間學最好的知識,一直是我教學的理念,要達到這一點,需要授課教師有很深的教學功底,特別是對教材的把握。
我曾經有幸代表學校到黔東南州籃球館聽蘇教版教材編寫專家夏青峰老師的課,為夏老師的授課方式深感折服:一杯水,幾張幻燈片,臺下掌聲雷動。
我現在還在那美好的畫面里……
那么,怎么將這堂課的內容很好地串聯(lián)在一起哪?
我決定在授新新課開始前下足功夫!
上課一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復習以下知識:什么叫比例?什么比例的基本?比例有幾種表示形式?組成比例需要哪項?這些項怎樣稱呼?如果將比例改寫成分數形式,你會解嗎?
這一系列的`問題引出孩子們自己的反思,挑起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同時將本堂的知識很好的串聯(lián)在一起。
二、遺憾與無奈
1、下課后,老師們進行討論交流,各自發(fā)表意見,或許是老師們的保守,除了好之外,還是好,沒有能聽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因為,相比這些,我更喜歡聽到“逆耳”性的建議。
這是不是聽課與評課的“統(tǒng)一調子”?
2、自己感覺到本身缺點太多,平時上課隨意習慣了,一旦面對攝像頭,在前幾分鐘體現得茫然不知所措,什么條理性、層次性啊,一下子全亂了……
3、課堂練習的層次不夠合理,孩子們在掌握好解比例方法后,由于時間原因,沒有進行拓展延伸性練習。
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一切是那么恬然自得,而又遺憾點點,這正如下課時我送給孩子們的那老話“學到老,活到老,還有三分沒學到”。
【《解比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解比例》教學反思07-15
解比例的教學反思02-25
《解比例》的教學反思02-21
《解比例》教學反思05-24
解比例教學反思02-07
《解比例》教案09-14
《解比例》說課稿12-12
解比例教案09-20
比例教學反思03-05
《比例》教學反思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