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

時間:2022-11-08 09:02:1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1

  一:地位與作用

  本節(jié)課與上節(jié)課“表面積”完全不同,空間觀念由二維上升為三維,這是一個極大的發(fā)展。

  本節(jié)課是“計算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基礎(chǔ)”,知道“一個物體中含有的體積單位數(shù)就是它的體積”,就能自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來源與推導。

  二:教材的內(nèi)容

  本節(jié)課包含兩個教學內(nèi)容,一是體積概念,二是體積單位,未含容積單位。目的是確保重點、分散難點、打好基礎(chǔ)、作好鋪墊。

  因此,教學環(huán)節(jié)有三:一是建立體積的概念;

  二是建立體積單位的概念;

  三是回顧總結(jié)。

  三:設(shè)計的意圖

  物體、空間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我們只能作描述性的解釋和引導,借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建立表象,從而對“物體”、“空間”這一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其實,學生對“物體”、“空間”并不是完全陌生,他們只是“茶壺里倒餃子――不易出、詞不達意”,無法用規(guī)范、嚴謹?shù)恼Z言來表述一個概念,通過數(shù)學課這一“媒介”,讓他們學會規(guī)范表達、詞能達意。

  因此,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調(diào)動了學生的視覺、觸覺等感官;采用判斷、想象、聯(lián)想、體驗、舉例、媒體展示等教學方法,從而揭示“體積概念”。

  在“建立體積單位的概念”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看一看、講一講、擺一擺、猜一猜等教學過程,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建立單位體積大小的概念;最后讓學生從教學活動中知道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四:練習的設(shè)計:

  1、比較物體的體積

  練習的目的是:突出矛盾、引發(fā)思考、引出體積單位。

  2、猜一猜圖形的體積

  練習的目的是:學習體積單位,是為了能知道物體的體積,可以用體積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體積;

  這樣,體積與體積單位的教學內(nèi)容就能通過一組練習使它們?nèi)跒橐惑w,能使學生清晰地知道,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這些知識有什么作用,更為下節(jié)課教學作了一個鋪墊。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體積和體積單位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表面積計算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是本單元教學的基礎(chǔ),是學生空間觀念的的又一次發(fā)展,也為今后學習體積的計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識鋪墊。

  二、基于本課教學內(nèi)容在本單元的地位與作用及教材編排意圖,我擬定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體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

  3、能正確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

  過程和方法目標:1、運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理解體積的含義。

  2、結(jié)合生活中的事物感知體積單位的大小。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1、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2、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38、39頁中體積和體積單位這一課。我要回答以下2個問題:1、體積和體積單位這一課時的重難點是什么?2、突破重難點的策略是什么?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體積和體積單位這一課時的重點:理解體積和體積單位的意義。教學難點: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接下來我分三點來闡述確定這一課時重難點的依據(jù)。(一、是凸顯三維空間本質(zhì)屬性的需要。二、是發(fā)展空間觀念整體目標的需要。三、為避免學習后期因計算而淡化空間觀念的問題)

  一、是凸顯三維空間本質(zhì)屬性的需要

  第一點:原來知識結(jié)構(gòu)里面:學生學習了線段的長度面的大小,建立了一維二維的空間觀念,在第一學段學生通過學習平移,旋轉(zhuǎn)、對稱現(xiàn)象,學習描述物體相對位置的一些方法,從形的角度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三維空間,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觀念。但本課時要學習的體積和體積單位是由一個具體的量來決定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打破了原來的認知,從量的角度來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可見,兩者是有區(qū)別的,所以要揭示其本質(zhì)屬性。

  二、是發(fā)展空間觀念整體目標的需要。

  第二點:《標準》把空間觀念作為義務(wù)教育階段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作為數(shù)學思考方面的一個重要目標。學生由認識一維點線,到認識二維面,發(fā)展到認識三維空間體,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梢,教材在每一個學段都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為避免學習后期因計算而淡化空間觀念的問題

  第三點: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剛接觸體積時,對于什么是體積倒還能有一個模糊的表象,知道體積是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即是由點線面組成的一個三維體。可是學到后來,當學生學習了體積的計算公式后,他就會套用長*寬*高的公式來計算體積,對體積的認識又回到原來的一維二維上,什么是體積?線段*線段*線段,因此,這一階段學生往往因計算而將體積的表象模糊了。因此學生剛接觸體積和體積單位時,理解他們的意義成了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同時為了避免出現(xiàn)學生為了解決問題而套用公式的現(xiàn)象,為后階段學習計算公式的意義打下基礎(chǔ)。

  下面我回答第二個問題:突破本節(jié)課重點的策略分別是直觀演示,實驗操作,對比交流。突破本節(jié)課難點的策略分別是對比交流,遷移類推,舉例,想象

  下面介紹我什么時候使用這些策略,我是怎樣使用這些策略,又是如何進行使用后的一個提煉。

  一、運用直觀演示,實驗操作,對比交流理解體積的意義,突出重點。

  1.直觀演示,初步感知體積的意義

  對于體積概念建立,我分二層進行教學:物體占有空間,物體占的空間有大

  小。

  這里我請學生觀察自己和同桌的抽屜,說一說抽屜里有些什么?抽屜還能放些什么?能放多少?〔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引導學生直觀演示,讓學

  生體驗抽屜里有“空間”,物體是要占一定的空間的。將空間這一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豐富學生的空間表象。〕

  2.實驗操作,深入理解體積的意義

  出示兩個杯子,盛滿(有)同樣多的水,分別放入大小不同的石頭,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讓學生說一說一塊石頭占的空間大,另一塊石頭所占的.空間小。由此讓學生感知物體占的空間有大小。

  3.對比交流,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實物書包、鉛筆盒、橡皮讓學生觀察比較,說一說哪個物體占的空間大,哪個物體占的空間小,進一步感知物體所占空間是有大小的。對體積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即物體體積是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

  二、運用遷移類推,舉例想象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突破難點。

  1.遷移類推,理解體積單位的意義

  出示兩個體積大小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鉛筆盒,要求學生判斷哪個鉛筆盒的體積大。由于無法直接判斷,我在這里引導學生回憶計量物體的長度和面積時,要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學生自然會由前面的知識想到,計量物體的體積也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引出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和體積單位的字母表示法。用遷移類推引出學習體積單位

  〔設(shè)計意圖:這里我采用直觀演示,實驗操作由“空間”到“物體要占空間”,再由“物體要占空間”到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理解體積的意義,通過知識的遷移類推幫助學生理解體積單位的意義,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2.觀察感知,對比交流,初步形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表象

  由于學生在平時對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體相對接觸到比較多,先教學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我分別出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模型,讓學生進行觀察并感知1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空間大小。再同時出示這兩個模型,進行一個對比交流,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空間觀念。

  3.游戲操作,想象舉例,進一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空間觀念

  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cm3和1dm3有多大,在頭腦中對1立方厘米

  和1立方分米形成建模,并根據(jù)頭腦中對1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表象用手指比劃。舉例生活中一些體積接近于它們的物體,如一顆蠶豆、手指尖的部分;一個粉筆盒,進一步鞏固建立1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空間觀念

  對于1立方米空間觀念的建立,學生比劃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這里我游戲操作的教學策略。我借助三把米尺,我讓幾個同學和我一起,在教室的一個墻角共同來做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睘榱诉M一步讓學生感受1立方米的空間有多大,我讓幾個同學站到我們做的這個1立方米的空間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學?(這里學生的身高已經(jīng)超過1米,我會在一旁引導他蹲下去一點,頭部不超過米尺的高度,讓學生初步感受1立方米的空間是與長寬高有關(guān)的,但這里不要做出解釋,只是一個初步的感知)再讓學生估一估1立方米的空間可放多少物品?”通過一個量的刻畫感受1立方米的空間有多大。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觀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基礎(chǔ)之上的,特別是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直觀演示,實驗操作和觀察思考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必備策略之一。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是難以形成空間觀念的。

  以上是我對體積和體積單位這一課時的重點難介紹以及突破重點的策略的簡單闡述。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好。ň瞎┪沂切W數(shù)學組幾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體積和體積單位》,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依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以及為什么這樣教的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等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體積和體積單位》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23-25頁的內(nèi)容,屬于圖形與幾何領(lǐng)域的知識,本課是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表面積計算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為今后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作好了充分的知識鋪墊。

  現(xiàn)階段五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認知規(guī)律和空間觀念,根據(jù)這一特點,結(jié)合以上教材分析,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體積的概念,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索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以及促進學生的傾聽質(zhì)疑等優(yōu)秀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進而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體積和體積單位

  教學難點: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玻璃杯、水、石塊、細沙、米尺、多媒體課件等

  二、說教法

  “教學無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痹诒菊n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探究為主線的原則,采取以直觀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為主,以多媒體演示法為輔,是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三、說學法

  課堂教學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在學法指導上,我采取讓學生自主探究、觀察發(fā)現(xiàn)、操作體驗、合作交流的方法,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jié)合教材特點,我安排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烏鴉喝水》,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小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呢?石頭放進瓶子里水面為什么會上升呢?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會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很快學生就會從童話故事中得到啟發(fā):石頭是占有一定的空間。這時我會告訴學生,石頭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石子的體積。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guān)體積的知識。(板書:體積)

  通過童話故事開始本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是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體會到我們的數(shù)學學習和生活是緊密相聯(lián)的。

 。ǘ⿲嶒炑菔 探究新知

  為了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shè)計一下幾個活動:

  1.實驗演示,建立體積的概念

  體積的意義十分抽象,為了讓學生直觀感知這一意義,我采用分小組做實驗的方式,分兩個實驗,

  實驗一:用一個杯子裝滿細砂,然后倒出細砂,放入石塊,再倒入細砂,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實驗二:把一大一小的兩塊石塊放入盛有同樣多水的玻璃杯子,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思考為什么?

  第一個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體驗物體時占有一定懂得空間;第二個實驗,讓學生形成物體所占空間是有大有小的表象,幫助學生從直觀上感知體積的`意義。再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概括出體積是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這一概念。之后,我又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多媒體出示常見的物體,如冰箱、電腦、手機等等,比較它們的大小,從而使學生對體積意義的理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游戲操作,形成體積單位的空間觀念

  我通過多媒體出示兩個大小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體紙盒,要求學生判斷哪個長方體的體積大,由于無法判斷,我在這里引導學生回憶,計量單位的長度、面積時,要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從而指出計量物體的體積就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從而順利地引入體積單位的教學。(板書:體積單位)

  接著多媒體出示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那么,你們想知道它們大概有多大嗎?我請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有多大,在頭腦中對它們形成模型,并根據(jù)頭腦中對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表象用手指比劃。接著舉例生活中一些物體如1顆蠶豆,手指尖的部分,計算機鍵盤的按鈕,小骰子等物體接近1立方厘米;一個粉筆盒,紙盒(自制)等物體是接近1立方分米。從而進一步鞏固并建立了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空間觀念。

  而對于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的建立,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這里我采用游戲操作的教學策略:借助三把米尺,做成一個護城直角的架子,我把它放在墻角,看看1立方米有多大,它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樣嗎?在通過大家估計一下它大約能容納幾個同學?讓學生鉆進1 立方米的框架內(nèi),看能站進多少人,來感受1立方米是較大的體積單位,通過游戲操作,學生從直觀上感知體積單位,從而形成一定的空間觀念。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始終充當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學中玩,玩中悟的過程中獲得新知,從而使三維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三)多層練習 鞏固新知

  練習設(shè)計是鞏固新知最有效的方法,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設(shè)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基礎(chǔ)練習:完成課本“做一做”,是學生理解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鞏固所學知識。

  2.拓展練習:填一填體積單位,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描述實際物體的大;并說一說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大小,讓學生深刻感受數(shù)學知識是源于生活。

  (四)全課小結(jié) 暢談收獲

  小結(jié)歸納是優(yōu)化認知結(jié)構(gòu),完善知識體系的有效手段。課堂小結(jié)我將采取提問方式: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有關(guān)體積的什么知識呢?你又有哪些收獲呢?接著,我進行課堂小結(jié),幫助學生梳理整節(jié)課的知識脈絡(luò),起到歸納知識,畫龍點睛的作用。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4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體積和體積單位》,這節(jié)課是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的內(nèi)容。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shè)計六個方面展開說課。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面積單位,認識了正方體、長方體之后學習的,它將為學生以后計算物體的體積做下鋪墊,同時,也為學生利用體積的相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打下基礎(chǔ)。

  對于這節(jié)課,教材是借助兩個大小不同的牛奶包裝箱,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兩個問題,逐步學習體積的含義和體積單位。

  學情分析:

  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說:影響教學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我們應(yīng)當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和生活經(jīng)驗去進行教學,對于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在生活中對物體的“體積”有了初步的感知,通過學習面積單位已積累了探究“體積單位”的方法。并且,五年級的孩子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但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健全,還需要我們適時的引領(lǐng)和指導。

  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目標確定如下:

  1、理解體積的含義。借助教具,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

  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的觀察、分析、操作和概括能力。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應(yīng)用意識。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認識體積單位。

  教學過程:

  為了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需要準備的教具是:兩個一樣的杯子、水、石塊、木塊、沙子,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等教具?梢圆捎弥庇^演示為主、談話交流為輔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訓練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技能,讓他們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感受學習的樂趣。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學習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設(shè)計了4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

  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

  出示教材提供的情境圖,讓學生篩選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這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欲望。

  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探究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什么是體積。

  首先,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做兩個實驗,先讓學生讀一讀出示實驗要求再動手,目的是讓學生做到實驗有目的、思考有方向,通過實驗得出石塊和木塊占有空間。

  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占有空間?在學生交流匯報中感知物體不僅占有空間,而且有大有小,從而揭示體積的概念: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接著試一試:

  下面每組中的兩個物體,誰的體積大?

  這道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直觀感知物體體積的大小。

  第二個問題:體積單位。

  當不能直觀判斷兩個物體體積大小時,該怎么辦?這就是我們探究的第二個問題,這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回憶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利用測量面積的方法來測量體積,可以用小正方體擺一擺。開始采用大小不一的小正方體來擺,引起認知沖突,引發(fā)學生思考。

  得出要采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來測量。

  對于體積單位的問題,我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然后匯報交流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是:

  接著我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的方式感知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大小。而1立方米的大小我借助教具圍成正方體框架,讓學生感知它的大小。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或1立方米。

  這樣,(總之,我借助直觀觀察,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找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新知以后,還需要讓學生在練習中加以鞏固。下一環(huán)節(jié)

  第三環(huán)節(jié):自主練習。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3個練習題:

  2.選擇合適的單位名稱。

  微波爐的體積大約是40()。

  課本封面的面積大約是4()

  設(shè)計目的`:形式不同、分層設(shè)計,既有對知識的理解,又有對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嘗試解決的過程中鞏固提高、深化理解。

  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jié)。

  本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問題引領(lǐng)式小結(jié):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你的收獲是什么?在學生回顧交流的過程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上的積累,還有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學習技能上的提升。

  板書設(shè)計:

  重點知識寫在主要位置,便于學生整體了解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jié)概括。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不足之處,敬請指導。謝謝!

  集裝箱的體積大約是40()。

  文具盒的體積大約是200()

  設(shè)計這道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區(qū)分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不同,同時讓學生理解立方米和立方分米是較小的體積單位,立方米是較大的體積單位。

  3.把正方體(棱長5厘米)禮品盒裝到箱子(長40厘米、寬30厘米、高10厘米)里,最多能裝多少盒?(材料厚度忽略不計)

  這是一道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題目。

  這道題主要考察: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里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1.下面的圖形都是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的,說一說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實驗一要求:

  1.準備盛有半杯紅色水的玻璃杯和用繩子捆著的石頭一塊。

  2.用手提繩子將石頭浸入玻璃杯的水中,觀察放入石頭后水位有的變化情況。

  3.說說觀察的結(jié)果,想一想,這說明了什么?

  實驗二要求:

  1.準備2個同樣的杯子。第一個杯子裝滿沙子,第二個杯子空杯。

  2.將一塊木塊放入第二個杯子中,然后從第一個杯子向第二個杯子中倒沙子,倒?jié)M為止。

  3.說說觀察的結(jié)果,想一想,這說明了什么?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5

  一:總體說明:

  《體積和體積單位》這節(jié)課是在同學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教學的。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了小組活動的形式,來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教師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協(xié)助同學建立起體積的概念,使同學理解體積的含義,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再讓同學通過觀察與感知,建立常用的體積單位觀念,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單位體積大小的概念。最后讓同學從教學活動中知道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二:說教材

  1、內(nèi)容:《體積和體積單位》本節(jié)課內(nèi)容,是在同學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教材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協(xié)助同學建立起體積的概念,再通過觀察與感知,建立常用的體積單位觀念,最后教材說明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2、目標:通過《體積和體積單位》本節(jié)課的教學,(1)讓同學知道體積的含義,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2)使同學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單位體積大小的概念。(3)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3.教學重點:掌握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培養(yǎng)同學的動手能力。

  4.教學難點: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5.教學準備:燒杯、石塊、體積單位、課件。

  三:教學戰(zhàn)略:

  1.采用故事導入法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

  2.采用實驗法和自學法發(fā)揮同學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同學的協(xié)作能力。

  4.采用同學動手操作實驗的方法,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烏鴉喝水》的小故事。

  2.揭題:師:你知道烏鴉是通過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嗎?這蘊涵了什么道理?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出示課題)

 。ǘ┨骄啃轮

  1、建立“體積”概念。

  師出示實驗一,“把小石塊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明什么?”請生讀題,分組操作。

  師:通過這個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說明:物體 占空間]{板書}。

  師再出示實驗二,“把大小不同的兩個石塊分別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兩個燒杯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明什么?”請生讀題,分組操作。

  師:通過這個實驗,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大的物體占的空間大,小的物體占的空間。說明:通過2個實驗培養(yǎng)同學的小組學習、協(xié)作能力,鍛煉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

  實物演示:橡皮、鉛筆盒、書包。

  師:觀察這三個物體,哪個所占的空間比較大?哪個所占的空間比較?

  書包與講桌相比,誰占的空間比較大?

  引導同學得出:物體占空間有“大。簕板書}。

  生概括體積的定義:“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生齊讀。

  師:桌上這三個物體,哪個體積最大?哪個體積最。磕阒荔w積比書包大的物體嗎?你知道體積比火柴盒小的物體嗎?[說明:體積的意義十分籠統(tǒng),同學難以理解。這里的第一個實驗,讓同學通過觀察、考慮、認識物體“占有空間”。再通過第二個實驗,讓同學形成“空間有大小”的鮮明表象,協(xié)助同學理解體積的含義,便于建立“體積”的概念。]

  2、教學“體積單位”。

  師出示圖,請生比一比誰的體積大?[說明:教師通過兩個長方體體積大小的比較,同學發(fā)現(xiàn)不好比較,從而指出計量物體的體積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從而引入“體積單位”的教學]

  師:為了更準確的比較圖中這兩個長方體體積的大小,我們可以把它們切成若干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只要數(shù)一數(shù),每個長方體包括有幾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就能準確地比出它們的大小。

  請生數(shù)一數(shù),告訴老師誰的體積比較大?

  同學匯報(注意讓同學說出數(shù)的方法)。

  師:像計量長度需要長度單位,計量面積需要面積單位,我們計量體積也需要有“體積單位”。為了更準確地計量出物體體積的大小,我們可以像圖中這樣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作為體積單位。

  請生讀一讀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出示自學要求,“v自學課文15頁內(nèi)容。

  v自學體積單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體)、量一量(它的棱長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說一說(它的定義)、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可以用這個體積單位來計量)的方法,小組之間開展討論和交流。”

  請生分小組自學“體積單位”,進行討論和交流。同學上臺匯報自學效果。[說明:教師出示自學提綱,讓同學以小組自學的形式開展討論和交流,并讓同學自我展示自學效果,極大地發(fā)揮了同學的主體意識和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同學的協(xié)作能力。]

  師(小結(jié))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們在計量物體的體積時,就應(yīng)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用合適的體積單位

  3.教學“計量體積單位”的方法。

  師出示圖。師:已知每個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這個長方體是由幾個小正方體構(gòu)成的?它含有多少個立方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請生說一說。

  師(小結(jié))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同學操作:

  請你用4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長方體,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還能擺成其它形狀嗎?它們的體積又是多少?[說明:這里的操作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認識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二是可以通過擺小正方體看體積,為后面學習體積的計算做準備。]

  4.反饋

  ( 哪個是長度單位,哪個是面積單位,哪個是體積單位?它們有什么不同?

  (課本中練一練的作業(yè))

  [說明: 通過比較,有利于同學強化對長度、面積、和體積計量單位的認識,更好地構(gòu)建認知結(jié)構(gòu)]

 。ㄈ褐R的應(yīng)用。

 。ㄋ模、課堂總結(jié):

  師:學習了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shè)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體積單位:立方厘米: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棱長1立方分米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立方米:棱長1立方米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6

  一:總體說明:

  《體積和體積單位》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教學的。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了小組活動的形式,來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教師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起體積的概念,使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再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感知,建立常用的體積單位觀念,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單位體積大小的概念。最后讓學生從教學活動中知道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二:說教材

  1、內(nèi)容:《體積和體積單位》本節(jié)課內(nèi)容,是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教材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起體積的概念,再通過觀察與感知,建立常用的體積單位觀念,最后教材說明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2、目標:通過《體積和體積單位》本節(jié)課的教學,

  (1)讓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

 。2)使學生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單位體積大小的概念。

  (3)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3.教學重點:掌握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4.教學難點: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5.教學準備:燒杯、石塊、體積單位、課件。

  三:教學策略:

  1.采用故事導入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采用實驗法和自學法發(fā)揮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4.采用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烏鴉喝水》的小故事。

  2.揭題:師:你知道烏鴉是通過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嗎?這蘊涵了什么道理?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建立“體積”概念。

  師出示實驗一,“把小石塊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明什么?”請生讀題,分組操作。

  師:通過這個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說明:物體 占空間]{板書}。

  師再出示實驗二,“把大小不同的兩個石塊分別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兩個燒杯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明什么?”請生讀題,分組操作。

  師:通過這個實驗,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大的物體占的空間大,小的物體占的空間。。[說明:通過2個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學習、協(xié)作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實物演示:橡皮、鉛筆盒、書包。

  師:觀察這三個物體,哪個所占的空間比較大?哪個所占的空間比較?

  書包與講桌相比,誰占的空間比較大?

  引導學生得出:物體占空間有“大小:{板書}。

  生概括體積的定義:“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生齊讀。

  師:桌上這三個物體,哪個體積最大?哪個體積最小?你知道體積比書包大的物體嗎?你知道體積比火柴盒小的物體嗎?[說明:體積的意義十分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這里的第一個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物體“占有空間”。再通過第二個實驗,讓學生形成“空間有大小”的鮮明表象,幫助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便于建立“體積”的概念。]

  2、教學“體積單位”。

  師出示圖,請生比一比誰的體積大?[說明:教師通過兩個長方體體積大小的比較,學生發(fā)現(xiàn)不好比較,從而指出計量物體的體積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從而引入“體積單位”的教學]

  師:為了更準確的比較圖中這兩個長方體體積的大小,我們可以把它們切成若干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只要數(shù)一數(shù),每個長方體包含有幾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就能準確地比出它們的大小。

  請生數(shù)一數(shù),告訴老師誰的體積比較大?

  學生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數(shù)的方法)。

  師:像計量長度需要長度單位,計量面積需要面積單位,我們計量體積也需要有“體積單位”。為了更準確地計量出物體體積的大小,我們可以像圖中這樣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作為體積單位。

  請生讀一讀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出示自學要求,“v自學課文15頁內(nèi)容。

  v自學體積單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體)、量一量(它的棱長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說一說(它的定義)、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可以用這個體積單位來計量)的方法,小組之間開展討論和交流!

  請生分小組自學“體積單位”,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上臺匯報自學成果。[說明:教師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以小組自學的形式開展討論和交流,并讓學生自我展示自學成果,極大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師(小結(jié))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們在計量物體的體積時,就應(yīng)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用合適的體積單位

  3.教學“計量體積單位”的方法。

  師出示圖。師:已知每個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這個長方體是由幾個小正方體構(gòu)成的?它含有多少個立方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請生說一說。

  師(小結(jié))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學生操作:

  請你用4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長方體,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還能擺成其它形狀嗎?它們的體積又是多少?[說明:這里的操作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認識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二是可以通過擺小正方體看體積,為后面學習體積的計算做準備。]

  4.反饋

  ( 哪個是長度單位,哪個是面積單位,哪個是體積單位?它們有什么不同?

  (課本中練一練的作業(yè))

  [說明: 通過比較,有利于學生強化對長度、面積、和體積計量單位的認識,更好地構(gòu)建認知結(jié)構(gòu)]

 。ㄈ褐R的應(yīng)用。

 。ㄋ模⒄n堂總結(jié):

  師:學習了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獲?

  七、板書設(shè)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體積單位:立方厘米: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棱長1立方分米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立方米:棱長1立方米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體積與體積單位》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體積和體積單位》說課稿06-11

《體積和體積單位》說課稿5篇12-20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案02-04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02-20

體積單位教案02-27

《體積單位》教案03-07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11-08

錐體的體積說課稿11-15

圓錐的體積的說課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