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理解文章基本內容,了解有關空間和時間旅行的知識。
二、快速、準確地篩選空間旅行、時間旅行、時間膨脹等概念信息。
重點:目標二
難點:對時間旅行的把握
課型:自讀課文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導語:宇宙對于人類來說,充滿了神秘色彩與超乎尋常的吸引力,盡管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在探索宇宙奧秘的問題上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但至今我們仍對宇宙知之甚少。于是科幻作家們憑借豐富而奇特的想象,構建出了一個個新穎離奇的虛幻世界,對宇宙奧秘作出了別出心裁、絢爛多姿的推斷和設想。如大家熟知的《星球大戰(zhàn)》、《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等等。那么人類是否真的能在不久的將來移居其它星球?是否真的能讓時光倒流,重返白堊紀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今天我們就和英國科普作家齊然爾曼先生一起探討關于空間和時間旅行的問題。
二、明確本課訓練重點、訓練要求。
訓練重點:篩選出空間旅行、時間旅行、時間膨脹等信息
訓練要求:迅速、準確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要求學生讀一遍課文,迅速篩選出文章的中心話題,依據各部分小標題理清文章的`總體思路。
2、學生討論、競答。
明確:全文圍繞首句“讓我們在地球通向宇宙中的任何行星、恒星和星系的宇宙高速公路上開始我們的旅行”展開話題。
全文共四個部分,每部分的小標題可作為理清思路的切入點。進行空間旅行無論是到其他行星旅行,還是到其他恒星旅行,最大的障礙是速度問題,于是引出第三部分的如何提高速度的話題,但即使是以最快的光速旅行,也不能使個體的人在有生之年達到宇宙中任意遠的星體,由此又引出第四部分“時間旅行”的話題。可啟發(fā)學生畫出簡潔的思路圖。
四、在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礎上分部分閱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及相關表層信息。
1、討論并競答下列問題:
、偈裁词强臻g旅行?
明確:本文指星際和星系之間的旅行。
、谝M行空間旅行,為什么速度問題成為主要障礙?
明確:利用目前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速度最快的太陽神探測器,能在較短時間內進行星際旅行,但這只是想象和推斷,因為“其實我們無法登上這個無人駕駛的飛行器”。即使假設太陽神探測器能載人,也無法在人的有生之年到達距離無限遙遠的其它恒星和星系。因此,提高速度是關鍵問題。
2、閱讀“加快速度”部分,在文中篩選出下列信息:
、倮碚撋显鯓訉⑺俣忍岣叩焦馑?
明確:在連續(xù)時間段要能夠(為飛船)提高足夠的推力。
、谧髡咴O想了哪些為飛船提供足夠推力的方法?
明確:使用燃料的方式包括:使用核推進系統(tǒng)(包括核裂變反應及更為先進的核聚變反應)、運用物質——反物質發(fā)動機;不使用燃料的方式:利用太陽風的能量作為推力。
3、閱讀最后一部分“時間旅行”。討論并競答下列問題:
、偈裁词菚r間旅行?
明確:指人離開現在而置身于未來或過去。
、谑裁词菚r間膨脹?時間膨脹現象發(fā)生的主要條件是什么?
明確:運動物體接近光速時,對隨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體和人員來說,時間慢了下來,化學反應和生物過程也減慢了,這種現象叫時間膨脹。時間膨脹現象發(fā)生的主要條件是運動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
、蹠r間膨脹對于空間旅行的意義是什么?
明確:為探索人類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即使星系間旅行成為可能。
、転槭裁凑f時間膨脹為探索人類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
明確:人類在時間膨脹中生活,生命好像暫時停止了,實際上能夠到遙遠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即時間膨脹極大地延長了人的生命,因此使到遙遠恒星和其他星系旅行成為可能。
空間和時間的旅行(教師中心稿)教案
五、重點閱讀“時間旅行”部分,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語句,篩選隱含信息。教師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作適當點撥。
1、第四部分第三段寫到時間膨脹“是一種時間旅行”,而第四段又假定“時間膨脹的現象不是時間旅行”,二種判斷是否矛盾,為什么?
明確:不矛盾,兩個判斷都成立,因為判斷角度不同。“時間膨脹是一種時間旅行”是從科學幻想的角度進行的判斷,因為此時空間旅行者相對自身來講是在未來旅行,在體驗自然條件下自身所不能達到的未來!皶r間膨脹的現象不是時間旅行”是從科學角度進行的判斷,因為此時的時間就宇宙時間來講既不是過去的時間,更不是未來的時間,因為即使用光速旅行也需要時間,旅行做不到即刻到達,這決定了人類不能到達未來的宇宙時間。
2、能“看到過去事物”這一推斷依據是什么?能看到地球的過去的原理是什么?
明確:這一推斷的依據是,光速也需要時間,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過去的?吹降厍蜻^去的原理:根據鏡子反射原理,設想有一顆距地球無限遙遠的星體,其表面特別光滑,反射能力極強,天文學家可利用功能極強的光學望遠鏡收集該星體反射的光,看到地球過去的情況。
3、為什么看到過去事物這種現象不是時間旅行?
明確:看到過去并不是離開現在回到過去,所以不是時間旅行。
六、小結全文。
請學生總結從本文獲得的主要信息有哪些,次要信息及相關信息有哪些,并談談在篩選信息時所運用的主要方法。
提示:主要信息包括空間旅行和時間旅行的概念,以及時間膨脹概念等。次要信息及相關信息進行空間旅行的方式、方法,對于提高速度的多種設想,時間膨脹的意義,看到過去事物的設想等。運用的方法包括:抓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捕捉主要信息和相關信息,透過表層信息挖掘隱含信息等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設想: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摯的散文,12 貓。文章運用樸素的文字,生動傳神地記敘了三只貓的故事,學習本文時,重點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注意細節(jié)描寫對刻畫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激發(fā)情趣,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yǎng)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yǎng)過三只小貓;從養(yǎng)這三只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
(板書課題、作者)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F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12 貓》。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標號段序。思每以下問題:
1.文章寫了幾只貓?重點寫哪—只?
明確:文章共寫了四只貓,即自家喂養(yǎng)的三只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重點寫了第三只貓,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據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四、研習課文第—部分:第—只貓的故事
1.學生齊讀課文第—部分。
2.指名學生復述第—只描的故事。
3.學生思考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僮髡邚哪膬蓚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tài)?
、诩依锏娜藢@只貓的態(tài)度怎樣?從哪些細節(jié)描寫可以看出來?
、圻@只貓的結局怎么樣?家里人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后明確:
、僮髡邚呢垺皠傄獊淼臅r候”和“后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tài)。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tài)。—是自身的`形態(tài),剛宋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后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郁悶。二是逗著玩的形態(tài),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后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诩依锶硕己芟矚g這只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著”,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受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币驗樾∝埢顫娍蓯郏患胰硕己芟矚g它。
、圻@只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埋下伏筆。對于這只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
五、小結本課。
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第—只貓的故事。作者運用質樸的文字寫出了第一只貓的可愛有趣,讓人“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同口寸,也表達了對第—只貓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預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題。
3.整理課文字詞,學會運用。
語文教案 篇3
執(zhí)教思路:
《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作者刻畫的形象讓人終身難忘: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親;有醒悟能力、并付之于行動的“我”以及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他們的高尚情操讓人感動,令人敬佩。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以人物形象為切入點,以“琳達的情感變化”為主線,圍繞“永生”將本課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課前調查,搜集信息,鋪墊情感。
由于本課涉及到的器官捐獻的背景學生知道的并不是很多,或根本不了解,所以,組織學生在課前展開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語文實踐活動,同時做好調查的統(tǒng)計和分析。這樣,讓學生了解到許多的人對角膜捐獻的看法仍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深深感受到來源遠遠不能滿足于器官捐獻的需求。有了這樣的感受,再來學習課文,學生自然會對琳達一家產生敬佩之情。
第二環(huán)節(jié):以信入境,質疑永生,啟動情感。
共同閱讀課文最后的那封信。理解 “角膜移植”一詞,順勢呈現出角膜捐獻調查結果匯總表,同時補充相關資料。通過器官捐獻在社會上難以被人們接受的現狀與琳達一家主動捐獻角膜的對比,引出課題《永生的眼睛》并板書。學生針對課題質疑。 圍繞“永生”一詞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簡單梳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繼而啟動學生的情感。
第三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理清線索,激發(fā)情感。
幫助學生理清課文內容,使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印象,完成課后出現的表格練習初步了解琳達一家為盲人所做的事情。并隨機板書:琳達 母親 父親 溫迪。
第四環(huán)節(jié):細讀課文,品味永生,深化情感。
我抓住“課文中誰的眼睛永生了?”這一關鍵問題,帶領學生細讀課文的。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多元的,學生可能會認為是母親或父親或溫迪的眼睛得到了永生。這些猜測不定的答案表明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永生”的含義。而琳達的情感態(tài)度變化是貫穿其中的。從母親捐獻時的堅決反對到父親捐獻時的遵從遺愿到捐獻溫迪角膜時的主動,最后收到來信時的驕傲。這一情感變化是文章中的一條主線。抓住這條主線就可以帶領學生品味出“永生”的含義。因此,圍繞這一主線將這個環(huán)節(jié)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 看母親,體驗情感。
2、 看父親,品兩段話。
3、 看溫迪,體會驕傲。
4、 想琳達,感悟永生。
第五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回歸主題,升華情感。
1、在即將結束本課時,圍繞器官捐獻這一話題,讓學生說說你還可以做些什么?(教師可以出示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拓展延伸,從自身的,親人的,社會的多個角度去思考可以做的事情。)
2、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yè):
寫一封信,向社會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
將眼睛的永生升華為精神的永生,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一功德無量的事業(yè)中來。
關鍵點處理:
鑒于本文具有語言美和情感美的特點。文章又用了大量篇幅來描寫人物的語言,所以我在教學設計時注意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體會,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以達到觸動心靈,升華感情的目的。
我關鍵點的處理共有兩處;
第一處:品讀父親的話。
1、 母親去世時,琳達對要捐贈死去母親的眼角膜表現出不理解和堅決反對。是父親的話開啟了琳達那扇愛的大門的。在品讀父親的第一段話時,我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讓學生體驗琳達的情感,用對比的方法,抓住“振聾發(fā)聵”一詞引導學生感受父親的偉大心愿的。
先讓學生自己讀讀文章,注意在捐贈母親的眼角膜時,“我”和父親的不同表現。用“——”畫出琳達的,“浪線”畫出父親的,并把感受批注在旁邊。引讀琳達的表現,讓學生極力表現琳達內心強烈的痛苦和難以接受的感情?梢宰寣W生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琳達,母親去世了。你心里感覺怎樣?學生會說很難過。想到媽媽去世后竟然還要被人肢解你有會怎么想?學生會說很殘忍,無法接受。就讓學生帶著這種感情進行朗讀。以深入體驗琳達當時的不理解。在學生朗讀后,教師用這樣的話語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他們居然要肢解媽媽,真是讓人難以接受,想到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卻不能完整地離去,內心有多痛苦。〈藭r,學生就是琳達,他們完全能體驗到琳達當時的心情:她堅決反對別人這樣做,甚至為此憤恨父親。再讓學生的朗讀時,學生自然能表現出痛苦難忍。這時,教師再以平靜的語氣引讀父親的說的第一段話。這看似普通的話語,琳達卻感到是振聾發(fā)聵的。
抓住“振聾發(fā)聵”體會父親說的話。讓學生說說“振聾發(fā)聵”什么意思?學生很容易就說出它的含義:聲音很大,都可以聽的見。然而實際上學生并沒有領悟到這段話能給琳達心靈上帶來些什么觸動。因此,讓學生再讀這段話,結合課文說說“振聾發(fā)聵”的意思,并畫下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在引導學生交流時,引導學生抓住“最珍貴的”和“有意義”的來感受父親的偉大心愿。讓學生說說你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為什么說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 在交流中,學生可以意識到許多東西送人了,自己沒有了,想再擁有還可以拿錢再買回來。但人自身的一部分一旦給予了他人,自己將不再擁有。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就可以體會到這份禮物的珍貴。不過,還不能感受到父親的偉大心愿。鑒于這一點的考慮,我從已學課文的人物入手。讓學生回顧一下《月光曲》中的盲姑娘,她要在音樂家的演奏中想象月光灑在海面上的景象,《語言的魅力》中的盲老人在鶯飛燕舞的'春天里,眼前仍是一片漆黑。對他們來說最珍貴的禮物就是眼角膜。因為有了這份禮物,他們就可以看到這多姿多彩的世界了。但是,誰肯送給他們呢?再看父親的這段話,談自己的認識。學生會說:“從父親的話中可以知道父親會把眼角膜送給他們的,因為他的心愿是幫助他人恢復健康!边有的學生會說:“父親會很高興地去做這件事,因為他認為幫助別人是有意義的!边@時,學生就可以感受到父親的無私,心愿的偉大。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段話。教師給予這樣的點撥:一位多么無私的父親!他有著多偉大的心愿啊!點撥后讓學生再一次朗讀這段話,感受父親的高尚品德。學生的心靈受到觸動,自然就理解了琳達當時為何感到“振聾發(fā)聵”了。
2、 品讀父親說的第二段話,這段話是父親想引導琳達從盲童、盲童的父母、捐贈者親人這幾個角度感受器官捐贈的。我通過抓關鍵詞語,想象畫面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體會,并進行感情朗讀的。
先引導學生感受盲童的快樂,抓住第二段話中“多么美妙”,讓學生展開想象,描繪出盲童重見光明后的美妙感覺,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學生會描述出這樣的情景:一位雙目失明的孩子,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多彩的世界,現在終于看到了,他內心充滿了激動,他會說:“媽媽,我真高興,你看那匹馬多漂亮啊,我要將它畫下來!比缓笤俑惺苊ね改傅目鞓。抓住“多么自豪”讓學生想象。學生又會說:盲童的父母見到孩子的作品,他們很自豪。他們會表揚自己的孩子:“孩子你真棒,你一定會有更優(yōu)秀的作品的。” “看到這番情景,同學們你有什么感受?”學生會說:“我太激動了,他終于看見了!薄拔艺嫣嫠麄兏吲d,他們再也不用那么痛苦了!苯處熢僖龑W生注意父親的感受。父親是為之感到自豪的。讓學生說說 “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學生就會說:“是一位善良的父親,因為他想著把盲童的眼睛治好!薄八且晃粯酚谥说娜耍驗樗氲矫ね瘯鞓,盲童父母也快樂,自己就高興。”……這樣類似的話語。言辭中可以看出學生正被父親的話感動著。讓學生來讀讀這段話,讀出自己的感受,感動自己,也讓聽的人受感動。
第二處:品味“驕傲”一詞
驕傲一詞在文章中出現了多幾次,溫迪為外公和媽媽驕傲,媽媽為女兒和父親驕傲。它所影射出的正是這個家庭所營造的愛的氛圍。溫迪是受著家庭的熏陶和感染才成為一個心中有他人、品德高尚的孩子的。所以,溫迪的思想和行為是最有說服力的。引導學生從溫迪入手找到驕傲,再談驕傲,最后讀出驕傲。
由于閱讀時想象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設身處地體會,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所以,我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引入“驕傲”這一問題。當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父親的第二段話時,教師問:“你捐贈了眼角膜內心真的感到愉快嗎?”此時,學生已深入到父親的內心深處,受人物高尚情操的影響。他們就如同小溫迪一樣受到了感染,會毫不猶豫地說:“當然!边@時再提出這樣的問題:小溫迪你為什么熱淚盈眶?我看到你緊緊擁抱住了外公,為什么這樣做?學生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他們會說:“外公關愛別人、心中有他人,他的心愿太讓我感動了!薄昂⒆樱斈憧赐夤篮,媽媽真的捐贈了外公的眼睛時,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隨著老師的問題學生能夠找出這兩處句子:
1、媽咪,我真為你為外公所作的一切感到驕傲。
2、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送給失明的人。再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也象外公那樣做?學生會說:“因為捐贈了外公的角膜,那個失明的人就能看見這個世界了,他就不會再痛苦了!边@時追問:“真的令你驕傲嗎?”答案是肯定的,語氣是堅定的。就讓學生帶著這種語氣讀出驕傲。象這種有驕傲色彩的句子在文章中還有,讓學生再讀讀書,找出其他帶有驕傲一詞的句子,想想都是誰為誰感到驕傲,為什么感到驕傲。在這幾處驕傲中,學生最難理解的是最后兩處驕傲:
1、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獻出的遠非一副角膜,他所遺留的仍輝映在我女兒的眼睛里——怎樣的一種驕傲!
2、金發(fā)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停的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學生能說清楚的是琳達為父親驕傲,琳達為女兒驕傲。但講不清楚為他們的什么感到驕傲。而這正是琳達情感得以升華的根源。在教育著作《討論式教學法》中提到討論可以增強學生對含糊或復雜事情的關心;增加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所以我設計了一個小組討論的問題:琳達的情感由最初的堅決反對到現在的驕傲,是什么影響她的思想的?討論后學生就會談到父親的做法,女兒的表現影響了她,這正是一種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對琳達的影響。追問學生:“你認為這種精神會磨滅嗎?”“當然不會! 那永生的究竟是什么?“是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贝藭r,學生的感情得以升華,再讀出這兩處驕傲,并談談自己從中受到的教育。學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要關愛他人,在資料的補充中,學生看到了由于器官的供體緊張,致使許多人在器官等待中死亡。他們就會想要向社會做宣傳,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一事業(yè)中來。時事新聞:叢飛一位才華橫溢的歌手,他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達146人,認養(yǎng)孤兒32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參加了400多場義演。最令人感動的是20xx年他就查出患有胃癌,食物都已難下咽。而他仍以頑強毅力堅持演出,參加了東南亞海嘯災區(qū)的6場賑災義演。還將用于治病的1.5萬元錢捐出。為給貴州的孩子們送學費,他還背上了17萬元的債務。20xx年4月20日因胃癌晚期溘然長逝,年僅37歲。他在生前還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他說:“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只要給我生命,我就要給別人帶來快樂。”我們可以看到接受他角膜捐贈的小女孩正高興地與他家人通電話呢。他們走了,可是留下一雙眼睛注視這個美麗世界。這永生的不僅僅是眼睛,更是一種高尚的精神。
透過那雙閃爍著驕傲光芒的眼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外公曾經說過(在音樂聲中帶著學生一起讀外公的話):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那么死也是有意義的。想想看,另一對父母如果看到他們的女兒也像溫迪一樣,將會多么高興。當你們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們將會多么自豪!”這不僅是溫迪的外公、外婆做到了,就連14 歲的小溫迪也做到了。他們的眼睛仍在世上煥發(fā)著生命的光彩。正如一位哲人所說: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讓我們的生命多些感動與回味吧!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學會ao、ou、iu三個復韻母,能讀準音,認清形,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2.學會ao、ou、iu的四個聲調及看圖拼讀韻母帶調音節(jié)。
教學重點:
1.學會復韻母的音、形,能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
2.讀準ao、ou、iu的四個聲調及音節(jié)
教學難點:
準確讀出ao、ou、iu的四個聲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3個復韻母朋友,還記得嗎?讀ao、ou、iu卡片,體會發(fā)音方法。今天我們再認識3個復韻母朋友好嗎?板書:11.ao、ou、iu
二、看圖學習復韻母ao、ou、iu的音形
。ㄒ唬⿲W習復韻母ao的音形
1.出示ao圖
ao
問:你們知道這圖形代表的是什么嗎?(奧運會的標志——五環(huán)旗)
2.這個字母怎么讀呢?自己試著讀一讀。
3.指名讀后教師糾正發(fā)音:ao是由兩個字母組成的.。發(fā)音時,從前一個字母a滑向后一個字母o,口形由大到圓,一口氣呼出,a聲響長些,o音輕短,就可發(fā)出ao的音了。
4.教師范讀,學生隨讀,同桌互讀。5.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練習。
。ǘ⿲W習復韻母ou的音形
1.出示ou的圖,以小組為單位學習ou的音形。
ou
2.請小組中的代表進行講解,其他同學補充。
3.教師結合學生的講解適當進行指導,發(fā)音時先擺出o的口形,然后口形收攏發(fā)出u的音,口形由大圓到小圓,教師范讀。學生隨讀體會。4.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5.采取多種形式讀。(三)學習復韻母iu的音形
1.出示iu圖,請學生借助圖來學習iu的音。
iu
2.請學生當小老師到講臺上給學生們講一講。
3.教師適當講解發(fā)音方法:發(fā)iu音時,先擺出i的口形,然后向u滑行,口形由扁到圓,一口氣呼出,就可讀出iu的音了。
4.教師范讀,學生隨讀體會,同桌讀。
5.開火車讀。
(四)抽讀ao、ou、iu的卡片,鞏固讀音,也可能用游戲法鞏固字形,把6個單韻母做成頭飾,分別戴在同學們頭上,教師讀出一個韻母的音,如:ao,戴a和o頭飾的同學就跑到一起面向大家站好。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ao、ou、iu
一、書寫ao、ou、iu3個復韻母
1.說出ao、ou、iu3個復韻母的組成。
2.說說每個字母應占什么格?
3.教師范寫,讓學生觀察書寫順序,學生抄寫字母,教師巡視,糾正姿勢。
4.展示學生書寫中出現的問題進此文轉自.網.行評改。比如ao的兩個字母寫成ao,讓學生說說哪兒寫得好,哪寫得不太好,教師強調兩個字母要寫得緊湊。
二、學習ao、ou、iu的四聲
1.請學生回憶標調小兒歌。
2.請同學說說兒歌。
3.教師強調要按a、o、e、i、u、ü的順序標聲調。
4.出示ao、ou、iu3個復韻母請同學給字母標調號
板書:
āoáoǎoàoōuóuǒuuiūiúiǔiù
5.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
6.同桌同學互讀。
7.指名按順序讀和打亂順序讀,打亂讀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三、學習看圖拼讀韻母帶調音節(jié)
1.出示3幅圖,問:這是什么動物呀?
2.出示圖下音節(jié)
māogǒuniú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鄭人買履》,理解意思,體會深刻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學習方法。
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是怎樣學習寓言的?(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道理)。
本課的兩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句讀通順,再借助注釋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講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達到熟讀成誦。)今天,我們用這樣的方法先來學習《鄭人買履》。
二、自讀自悟,研究讀懂,讀通每句話。
1、學生自讀《鄭人買履》,邊讀句子邊看注釋,同桌合作,嘗試說一說句子的意思;研究怎樣讀,才能讀通順,試著讀一讀。
2、全班交流:句子怎么讀,句子是什么意思;學生評議,老師點撥引導。
一句一句地研讀,指導理解句子意思,讀通順,使學生領悟,只有理解了詞句的意思,才能把語句讀得正確、通順。重點檢查難句。
三、講寓言故事,理解寓義,聯系生活實際想開去。
1、自己練習講寓言故事,再小組講,全班講。
2、小組、班級討論:鄭國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哪里?從這則寓言聯系生活實際想開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舉出實例說一說。
老師點撥: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辦事過于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
四、熟讀課文,積累重點字詞。
1、練習熟讀,分角色演讀,體會寓言意境。
2、出示課后思考練習第2題中的五個句子,練習講清句子的意思,注意比較認識“之”的不同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初步掌握自學文言文的方法,能正確理解“刻舟求劍”的寓意,積累重點文言字詞。
教學過程:
一、帶入情境,揭題初讀。
1.全班同學分成兩隊進行“成語接龍”競賽。(5分鐘)
2.揭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成語——“刻舟求劍”。
二、用上節(jié)課的'程序學習本則故事。
1.學生先讀通課文。
2.根據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大意。
3.夯實重點字詞。
三.教師檢查落實自學情況
四.教師引導,強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1.同學范讀課文。
2.用文章中的原話回答。
劍掉到哪里?
——“自舟中墜于水”
寶劍掉進水里,讓人多著急啊,那個人會怎樣做呢?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彼业玫絼?
——不能。
為什么?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五、想象情境,領悟寓意
1.引導想象,豐富故事。
2.拓展:這個成語故事,說的是生活中的哪種人?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六、課堂練習:重點字的意思的掌握。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教案(經典)08-07
語文教案12-04
語文教案12-04
語文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