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靵韰⒖颊f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yōu)秀說課稿1
一、關于教材
。ㄒ唬┙虒W內容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看似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文章層次分明、思路清晰。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發(fā)感情,通篇語言藝術化,給人以美感。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確定了這樣的三維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能正確理解“五彩繽紛、你擠我碰、頻頻點頭”等詞語在課文中的含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評品,讀懂課文內容。強調朗讀品味,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感悟,有所體會,有所思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體會秋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ㄈ┙虒W重點、難點
使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關于教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yōu)美,適于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語言。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樂教師范讀第二自然段,學生想象畫面,再讓學生跟著音樂自由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結合課文特點,我以調動學生朗讀興趣為目的,采用質疑問難、自主合作探究、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
三、關于學法:
結合本課的特點,我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自學質疑、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第二自然段,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與總結,讓學生領悟本課的學習方法“帶著問題初讀課文—交流學習收獲—感情朗讀課文”。然后再試著用這種方法自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整個過程由扶到放,循序漸進。
四、關于教學流程:
本課我安排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ㄒ唬、談話導入, 引入課題。
1.導語:小朋友,一場秋雨一場寒,夏天還沒走遠,秋天的小雨點就蹦蹦跳跳地把秋天給我們送來了。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秋天的雨》。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ǘ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觀看課文動畫,想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
2.交流匯報,并從課文里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3.學生質疑。
①導語:讀了這三句話,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趯W生質疑。
。ㄈ⑵纷x課文, 升華情感
。保攸c學習課文第二段。
、僬n件出示第一組問題。
導語:秋天的雨有哪些顏色?它把這些顏色給了誰呢?看看答案藏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里呀?小朋友就帶著這些問題默讀第二自然段吧。注意不能出聲,找到答案了還要在書上作上記號哦。
、谧寣W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塾懻摗⒔涣鲗W習收獲。
、茏杂衫首x自己喜歡的句子。
、萜纷x、感悟重點句。
、蕹樯錁防首x課文第二段,其余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中描述的美麗畫面。
、呖偨Y本課所用的學習方法。
。玻们懊娴膶W習方法,同桌嘗試合作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導語:秋天的雨不光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呢。秋天的雨里藏了哪些好聞的氣味呢?這一部分的學習任務老師想把它交給你們自己,同桌的兩位小朋友結成學習伙伴,能用剛才的學習方法學習這一部分內容嗎?試試吧!
①.學生合作學習。
、.交流匯報。
、垡x第三段。
。常攀肿寣W生學習第四段。
師:聽,秋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秋雨把冬天快要來的消息告訴給誰呢?請小朋友帶著問題,對照課文插圖,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
、賹W生帶著問題對照課文插圖自讀第四自然段。
②四人小組嘗試進行角色對話練習。
、蹍R報表演。
。ㄋ模⒖偨Y全文,拓展延伸。
。保處熆偨Y全文。
導語:是啊,冬天快要來了,它們都要準備過冬了。這說明秋雨不單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顏色和香香甜甜的味道,還給我們帶來了冬天快要來的消息。所以課文里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2.齊讀課文第一、第五自然段。
3.談談:學了課文過后,你覺得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jié)?
4.欣賞有關寫給秋天的詩,說給秋天的話,更深層次地感悟秋天的美。
5.欣賞光霧山之歌《楓葉紅了》,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及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6.拓展延伸。
五、關于板書設計
顏色:五彩繽紛
秋天的雨 氣味:香香甜甜 豐收 歡樂
聲音:冬天的消息
板書是課本靜態(tài)的呈現,這樣的設計既美觀、大方,又增強了直觀性,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一目了然。
優(yōu)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知道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題,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學習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實際,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教材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
。2)能力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思維的發(fā)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慣的養(yǎng)成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以及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索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分數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2)理解單位“1”則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針對學生和本節(jié)課的特點,我準備采用啟發(fā)、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獲取新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文本閱讀自主探究獲取知識,同時總結歸納,多層次練習形成技能。
三、說教學程序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我是這樣設計導語
(1)同學們,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聽課,根據老師現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個歇后語嗎?此時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學生:7/8引出“分數”
。2)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經知道了什么”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
。3)運用舊知解決實際問題。
2、自學課本,了解新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課本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閱讀課本使學生真正走近了“分數”,所以探究新知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
。1)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本,自學后又知道些什么?
。2)說說自學過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動手操作,創(chuàng)造分數,理解課文意思。
(4)說出各分數表示的意義。
。5)揭示分數的意義。
四、拓展思維訓練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安排工作了以下練習:
。1)作分數表示涂色部分。
。2)點擊生活。
。3)動動你的小手。
優(yōu)秀說課稿3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行: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方體的體積計算。一堂有價值的數學課,給予學生的影響應該是多元而立體的。有知識的豐厚、技能的純熟,更有方法的領悟、思想的啟迪、精神的熏陶……然而,出于對知識和技能的盲目追逐,當今數學課堂忽視了本該擁有的文化氣度和從容姿態(tài),知識化、技巧化、功利化思想的不斷彌散,讓數學思想、方法、精神失卻了可能生長的土壤,并逐漸為數學課堂所遺忘。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數學教師的一種悲哀。作為對本原課堂的一種回歸,如何挖掘知識背后隱藏的思想意義?如何讓那些應該為學生所吸吮的思想與意義充分地涌流?本課希望作所嘗試。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情、教法、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等方面談談我的構思。
一、說教材
面在體上,體由面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習是前面平面圖形學習的延續(xù),也是后續(xù)幾何學習的基礎。教材雖然在第一學段已經安排了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但這種安排更多的是緣于小學生空間觀念形成的認識規(guī)律:客觀世界最常見的是各種形狀的物體,“面”是附著于體上的,在整體感知“體”的基礎上,來研究“面”,有利于建立“形”的概念。安排“體”是為了更好地研究“面”。因此,本章實質是學生第一次真正研究立體圖形、立體世界。本單元前幾課時安排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性質,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應該說,這些內容的安排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作了很好的鋪墊與孕伏,但這種鋪墊與孕伏更多地表現為知識上的準備,而對于空間度量的一些核心思想,如怎樣幫助學生完善空間觀念?如何體會空間度量單位的實際意義?如何促使學生從一維到三維的發(fā)展?前面滲透不多,這都有待在本節(jié)課中進一步去挖掘。
二、說學情
學生生活在一個由形體組成的現實世界里,學生每天都在和圖形接觸,日常生活中積累下的對圖形世界的感知、表象和思考構成了學生豐富的經驗背景,成為他們認識“空間與圖形”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學生在學前期時的一些操作性活動,比如擺積木、折紙等,由此積累下的豐富活動經驗以及初步形成的空間觀念也構成了他們學習本節(jié)數學內容的重要方法基礎。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情的分析,我從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掌握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領會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共同點,體會體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2)過程方法目標
1、猜想、驗證、推導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2、使學生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并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形成過程。
。2)教學難點:促使學生從一維到三維的發(fā)展,讓學生深切感悟體積度量單位的實際意義。
三、說教法
為了高效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分化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觀察、操作、演示、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融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拼一拼、擺一擺、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等活動 ,把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協同起來,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質,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豐富表象、提升經驗、形成思考。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注重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媒體的優(yōu)勢,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動態(tài)化,抽象的教學材料直觀化,力圖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yōu)組合,促使每一位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索新知的學習進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將分四個模塊進行教學。
1.類比遷移,同化順應
課一開始,我直接出示如下線段,并問:有幾米?你是如何知道的?
顯然,答案很簡單:4米.因為用1米的米尺量了4次。
接著,我又出示一個長方形,問:“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
這也難不倒學生:12平方分米,因為用面積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度量,需要度量12次。
我出示長方體。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要想知道長方體的體積,你有什么好建議?
由于有了前面兩個內容的鋪墊,相信學生會很自然地想到:用體積單位去度量。這樣,不僅賦予了體積單位以實際的意義。同時,也水到渠成地引出“用正方體小方塊拼擺長方體”的活動。最重要的是,上述教學將學生的視野從狹隘的知識授受中拉離出來,將長方體體積公式的學習提升到了“度量”的高度,進而,與線、面的度量統(tǒng)一到了一起,不僅順利實現了學生的遷移,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體會線、面、體的測量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用相應計量單位去度量,有幾個計量單位,其數量就是幾。很明顯,這不是一種知識,也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思想方法。
這種思想方法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有利于學生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事實上,學生對“度量”思想的高屋建瓴地理解確實對學習效果起到了提升了作用。這在下一模塊的教學中體現得非常明顯。
2.自主拼擺,提出猜想
怎樣用體積單位去度量呢?教師讓學生自主嘗試。在學生嘗試過程中,教師巡視,尋找典型擺法,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學生的典型擺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沿著長擺了4個,然后這樣擺了2排,又接著擺了這樣的`3層,一共用了24個邊長為1分米的小方塊。這時長方體的體積很明顯,用了24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體,所以長方體的體積就是24立方分米。
第二種進了一步,只“長擺了4個、擺了2排”,也就是只擺了1層,第2、第3層就沒有嚴嚴實實地擺了,而是都用一個小方塊代替。雖然只是一個小方塊,但也可以看出擺的是3層。
至于第三種更抽象了。各位老師可以看,學生只沿著長、寬、高擺了一條。
顯然,這三種擺法代表的是學生不同的思維水平:圖(1)局限在直觀操作水平;圖(2)形象的、本質屬性的成分雖然在增加——學生對高的意義已有所了解,但仍局促在形象抽象水平;而圖(3)更進一步,是對長、寬、高意義的本質抽象概括的基礎上的提升,已經達到了初步的本質抽象的水平。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三種層次的交流過程,正是對長方體長、寬、高所代表的意義的逐漸明晰過程,是對“長方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其體積就是幾”這一知識點的孕伏鋪墊過程,是對“長×寬×高”的內涵的逐次清晰過程,是學生頭腦中的長方體“由直觀—形象—抽象”的螺旋上升過程。而這一切,為學生直觀感知、猜想長方體體積公式提供了表象支撐和智力支持。有了這個基礎,學生很容易猜想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3、實驗驗證,驗證猜想
猜想的提出并不表示探究過程的結束,相反,它只意味著新一輪探究活動的開始。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學生提出猜想后,我詢問:“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不是就是‘長×寬×高’,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怎樣證明?”
學生紛紛回答:“長方體的體積是不是‘長×寬×高’,就要看它是否具有普遍意義?我們可以任意擺幾個長方體,如果有并且只要有一個長方體的體積不等于‘長×寬×高’,那么就說明我們的猜想是錯誤的,反之,就說明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這里學生感悟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
在學生提出自己的實驗構想后,教師順水推舟,讓學生自主擺長方體,并根據小組擺的情況,把小組內擺法不同的長方體相關數據填入下表。
長寬高小木塊的數量長方體的體積
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學生在交流中發(fā)現,雖然各組列舉的長方體各不相同,但所有的長方體它的體積都滿足“長×寬×高”。從而,同學們的猜想在最大范圍內獲得了普遍意義。
4、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由于時間關系,這里就不向各位老師展示了。下面是我這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
謝謝各位老師!
板書設計
長寬高小木塊
的數量長方體
的體積
2 d4d3 d2424d3
6d2d2d2424d3
3d4d1d1212d3
2d2d3d1212d3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 b h
優(yōu)秀說課稿4
《物體分類》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數學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內容雖然不多,但很重要,對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起著重要作用。
其內容編排,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分類知識,并且在生活中對幾何形體有一定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對實物、模型的分類引出對物體形狀的認識。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立足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著眼于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實現,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并能加以識別。
2、情感性目標: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情境,在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以及樂于合作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3、過程性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主動探索、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根據新課改的思想理念,為了有效地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我在課堂中展開發(fā)展性的教學活動,讓課堂充分煥發(fā)生命活力。我本著設計新、處理活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征考慮,嘗試對本課教學做了如下設計:
一、設境激趣,導入新課。
低年級學生參與教學,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教學活動能否激發(fā)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由兒童喜聞樂見的機器人引入,抓住童心,讓學生通過機器人這一中介來認識球、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物體分類》這一新知的學習過程中。
二、動手分類,體驗形體。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重視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這是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讓學生認真觀察,和小組同學合作,把帶來的學具進行分類。讓學生在研究現實問題中"做數學",體驗"再發(fā)現"與"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大膽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實際問題。并在交流過程中,伺機引入對各種不同形狀的物體的認識。
三、觀察操作,構建新知。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生成、發(fā)展和變化。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合作,通過看、摸、比、想、滾一系列的操作,認識長方體,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認識的物體進行操作,和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建立表象,構建新知。這樣,讓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想,將"做"中感受到的體驗"數學化",使教師"教"的內容變成了學生學的活動,"教數學"也變成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數學",把"靜止呆板"的數學變成"活動的"、學生自己構建的數學,體現知識形態(tài)的過程性。
四、聯系生活,玩中求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應該為生活服務。"這是《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指出的。在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我開放課堂時空,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找出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哪些是圓柱體和球,并通過課件讓學生欣賞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物體,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讓學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最牢固的。"因此,本節(jié)課我設計"猜猜看"、"找朋友""小小設計師"等多項游戲,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體驗和鞏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五、拓展延伸,促進內化。
新的教學方法是從塑造人的角度考慮。因此,課堂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本課知識的教學,而應創(chuàng)設機會,促進知識的內化,拓展學生的思維。正因為深知這一點,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小小設計師"這一拓展練習,讓學生用各類物體搭成自己喜歡的作品。這一活動既加深了學生對各類物體的認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內化了所學知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的能力,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眾所周知,再好的設計,再美的想法都應該落實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去檢驗。在本課教學實踐中,既產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驚喜,如:學生思維靈活開放,在"小小設計師"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搭出的作品可多啦!有車,有房,有人,有樓,有塔等等。這節(jié)課同時也留下了幾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比如:如何處理好課堂"動"與"靜"的有機結合?真正讓學生活起來,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這不僅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也是新課程改革實驗急需解決的問題。
優(yōu)秀說課稿5
各位領導、老師好
首先感謝教研室和校領導給了我這一次學習的機會,通過這次磨課,我學到了很多,也有了自己一點對復習課的想法。下面就向各位同行匯報自己在這次上課中的一點收獲和思考。
一、小學復習課的特點
小學數學復習課就是把平時相對獨立地進行教學的知識,其中特別重要的是把帶有規(guī)律性的知識,以再現、整理、歸納等辦法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并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所以復習課有別于新課和練習課,要避免冷飯重炒,關鍵在于要上出“復習味”。復習課的基本任務是抓住雙基串成線,溝通聯系連成片,溫故知新補缺漏,融匯貫通更熟練。綜上所說復習課的特點之一就是“理”,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也是為以后學習,甚至終生學習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特點之二是“通”,融匯貫通,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同時,彌補缺漏,消除疑惑,得到提高。
二、下面就結合我的這一節(jié)課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說說我的設計意圖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我們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回憶知識、解決問題的欲望。所以我選擇了從操場跑道這入手,拋出兩個問題,揭示課題。
(二)梳理知識,交流質疑
我分兩大塊來梳理知識,一是周長,二是面積。在整理反思時分三個層次,一是回憶周長和面積的'含義以及單位;二是回憶計算方法,重點要回憶推導過程;三是通過回憶讓學生建立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從中學習整理知識,領會學習方法。
在復習周長時,分三個層面,第一出示有計算公式的三個圖形,第二出示沒有計算公式的三個圖形,第三個層面讓學生統(tǒng)一認識,周長都是求一周邊線的長度。也是為以后學習進行拓展。
在復習面積時,也是從三個層面來的,學生先回憶公式——回憶推導——理清關系,滲透聯系。
。ㄈ⑺季S訓練,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復習課的練習是必要的,練習的時間要足。經過一段時間學習,要針對學生易錯、易混淆、難掌握的知識點,精心設計針對性強的復習內容,彌補學生不完善的知識體系。所以除了基礎題我還設計如下題型:
1、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能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復習課練習的設計必須聯系實際。如第4題。
2、拓展題。這類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適度拓寬延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視野。如第5題挑戰(zhàn)題。
三、一些困惑
1、單純地疏通知識點,忽視方法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學方式單一,復習課上成練習課。
3、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不夠。
4、教學以大量的練習作為鞏固知識、訓練技能的主要形式,復習課往往成了習題課。
優(yōu)秀說課稿6
一、說教材
《霧凇》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9課。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并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全文共3個自然段,結構清晰。第一自然段講在三九嚴寒之際,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出現了霧凇奇觀。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霧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著這千姿百態(tài)的霧凇奇景,都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由衷地贊嘆。本課安排三課時,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教時中,我以指導學生讀通課文,感知了課文大意,所以第二教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霧凇之美,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3.學生借助網絡瀏覽信息,進行交流,不斷溶入自己的思想觀念,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通過朗讀來了解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首先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然后請他們到教師制作的網頁上進行新的學習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一個平臺,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為深入學文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識,降低了學生理解文本的難度。
2。細讀品位,整體感悟課文共三個自然段,但都是重點段,需要細讀。這時要注意指導學生抓關鍵詞語,通過反復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明白霧凇形成的原因,在讀中體會霧凇的美,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心里產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①打破文章結構,學習第一、第三自然段,體會霧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別寫了陽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霧凇的美景。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快速默讀找出表現霧凇美的句子。接著通過范讀或指讀的方式說說應該抓那些關鍵詞讀好這句話。然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啟發(fā)學生:為什么會有霧凇這個奇觀的?從而過渡到下文的教學。②學生質疑,自主學習第二自然段。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出概括霧凇形成原因的句子。接著讓學生圍繞句子,提出疑問:a。嚴寒季節(jié)具體指什么時候?b。霧氣是從哪里來的?c。霧氣遇冷以后會有什么變化?d。霧氣怎樣凝結成霧凇?e。飽和的`霧氣指的是什么?然后組織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問題并組成學習小組討論解答。最后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感悟語言就水到渠成了。
3、網上活動,拓寬認識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因特網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精彩,你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關于霧凇還有很多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究,學生可以通過上網來拓寬對霧凇的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帶領學生由小教材(課文文本)走向大教材。它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寬了學生的認知,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說教學特色
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網絡教學以超媒體的方式組織學習內容,整合多學科知識,通過靈活的導航機制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在十分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自主地發(fā)現、探究,通過合作交流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優(yōu)秀說課稿7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選用教材:初級中學信息技術教材重慶大學第四版八年級上。
教材特點:專題編排為主,強調集團性、趣味性。
本節(jié)教材整合了語文、美術等諸學科元素。本節(jié)教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文字處理軟件,學生在認識、欣賞了電子板報后,自己參與制作一份豐富多樣、別具特色的電子板報作品。本課在《電子板報》這一單元板塊的學習中所起的作用相當大,不僅是對上一課學習內容的細化,還將本單元的學習推向了一個高潮,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由此沖向最高點,可以直接延續(xù)到緊隨其后的同樣精彩一課《靈活多樣的版面設置》。是word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二、凸顯主體說學情
學生經過二學期的訓練,已初步掌握了電腦和網絡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會加深學生的操作能力。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較大,興趣指向離散度高,因而設計任務時注重任務的層次性和激發(fā)興趣的持續(xù)性。
三、更新理念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牛ㄟ^學習,了解頁面設置的知識。
⑵.學會設置文字效果。
、牵畬W會在WPS文檔中插入圖片及調整圖片。
、龋莆請D文混排的技巧,并會用網絡收集資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牛梦淖止ぞ邔ξ淖诌M行修飾。
、疲侠磉x用圖片,制作出圖文并茂的作品。
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協作學習、以及想象、創(chuàng)造、觀察和知識遷移等能力。
、龋囵B(yǎng)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
、桑囵B(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
、剩囵B(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牛ㄟ^欣賞優(yōu)秀的電子板報,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
、疲w會愛與被愛,享受人情的.溫馨。愉快學習,快樂創(chuàng)作。
、牵囵B(yǎng)版權意識。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四、教學重點分析
word軟件的應用領域是文字處理和排版,當然word的軟件的教學之重點也就是這兩點。文字處理包括文字的錄入(這有涉及到漢字輸入法的知識)、編輯、格式設置(字體、字號、顏色、特殊格式);版式設置包括頁面設置(紙張、邊距、縮進、間距、邊框、背景)、對象(圖片、文本框、藝術字)插入及版式。
教學重點:文字處理、圖片和網頁圖片的格式設置
五、教學難點分析
文字修飾、圖文并排的靈活適當運用。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在修飾文章,把整個文章修整得漂亮、美觀、協調、和諧,不拘泥具體的某一部分的修飾,注重文章的整體布局。
優(yōu)秀說課稿8
【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彼蚤_展戶外體育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種瓶子,以廢舊的瓶子作為活動器材開展戶外活動,既能發(fā)展幼兒走、跑、跳的基本動作又可以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能滿足幼兒對各種事物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自主的思考、探索、參與中,培養(yǎng)起競爭與合作的意識。
【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在走、跑、跳、鉆、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钡侵挥薪處熿`活掌握綱要提出的總目標和幼兒的年齡階段目標之間的關系,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根據大班的身體發(fā)展水平,幼兒已經掌握了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所以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幼兒的走、跑、跳的能力,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能力目標為:發(fā)展幼兒平穩(wěn)走、繞障礙跑、夾物并腿跳的基本動作。
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去創(chuàng)造、嘗試、這樣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又增強幼兒的體質,并使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有新的發(fā)現、新的創(chuàng)新、新的提高,其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就能走上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所以
為了促進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滲透一定的`品質教育,所以我制定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是:
1.激發(fā)幼兒探索瓶子多種玩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協同能力。
【說活動準備】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讓材料促使幼兒動起來,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和連貫性,達到活動目標。在考慮到幼兒已具備的關于瓶子的生活經驗和動作能力的基礎上。我做了以下的材料準備:1.經過裝飾的瓶子若干,兔媽媽頭飾一個,小白兔、小黑兔頭飾若干,錄音機一臺;2.幼兒已經會做瓶子操;3.用粉筆畫出頂瓶走,繞瓶跑,夾瓶跳所在的區(qū)域。這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趣味性,快速地融入到活動中去。
【說活動重難點】
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動作訓練,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增強幼兒體質,通過游戲可以讓幼兒帶著興趣完成所要求的體育練習,要求幼兒在游戲的競爭氛圍里,靈活的、協調的掌握新的動作要求。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平穩(wěn)走、繞障礙跑、夾物并腿跳的基本動作要點
大班幼兒正處于培養(yǎng)自制力、堅持性的關鍵時期,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制約自己、勸阻他人的能力,但是在進行規(guī)則游戲時,大班幼兒集體榮譽感增強,追求比賽結果,難免會出現破壞游戲規(guī)則的行為。規(guī)則意識的建立不是靠說教和硬性規(guī)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
養(yǎng),需要我們在活動中的堅持、提醒。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在比賽中自覺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說教法和學法】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是幼兒的支持者、活動者、引導者。所以此次體育活動中,我克服了傳統(tǒng)的教授形式,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自主表達,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根據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和具體情況,采取適宜的教法:
1.講解示范法:對于體育活動來說,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既有利于幼兒較快的掌握動作要領,游戲玩法。又可以避免幼兒因使用器械不當造成的身體損傷等意外發(fā)生。但是,對于這一教法,我只是在開展游戲的環(huán)節(jié)適當的采用,因為我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讓孩子自主的探索。
2.語言提示法: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對某些具體動作要點、規(guī)則的不能完全領會。所以,我采用語言提示法在本次活動中簡潔、明確的提示、指導幼兒進行活動。
3.情感滲透法:情感滲透對幼兒活動中實現的情感目標的重要形式。在活動中,我會及時給予幼兒激勵和表揚,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探索,玩出不同的玩法,注重與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幼兒獲得鼓勵的同時有助于目標的達成。
《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并且?guī)椭溥_到動作協調、靈活的目標,使他們感受體育活動的過程,體驗體育游戲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練習法:幼兒對動作的練習有利于幼兒較好的掌握動作。所以在幼兒自主探索后,教師進行個別示范,再提供機會給幼兒自由分散練習也有利于后面游戲環(huán)節(jié)的開展。
2.游戲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法是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身體鍛煉的方法。此方法是激發(fā)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
3.比賽法:比賽中幼兒爭取勝利的強烈愿望,有利于激發(fā)幼兒愉快的情緒和參與身體鍛煉的積極性。
【說活動過程】
結合教育活動的有序性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按照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我把活動過程分為三個大環(huán)節(jié):1.準備部分。2.基本部分。3.結束部分。
第一大環(huán)節(jié):準備部分
根據幼兒生理機能的活動變化規(guī)律,準備活動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首先我會利用音樂的輔助,帶領幼兒出場并隨著音樂節(jié)奏做出一些基本的動作。在提高幼兒身體機能活動能力的同時,幫助幼兒樹立瓶子具有多種玩法的意識。隨后,我會組織幼兒做瓶子操,進行全身性的活動,為第二大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充分的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
第二大環(huán)節(jié):基本部分
經過上一環(huán)節(jié)的熱身,在這一階段幼兒的活動能力已經逐步達到
較高水平,所以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三個部分的內容:
。1) 自主探索—達成目標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內容中就有“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參加體育活動,養(yǎng)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币约啊耙龑в變簞(chuàng)造性地進行身體活動,主動探索多種運動器材的多種玩法!钡确矫鎯热荨_@些內容促使我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為幼兒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首先我會用適當的教師語言和隱性示范,引導幼兒積極動腦,合作探索。然后進行歸納小結,并示范個別玩法,擴大幼兒思維,也為下一部分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最后讓幼兒自由結伴,分散練習,鞏固基本動作,鼓勵幼兒,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整個自主探索過程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中發(fā)展自主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2)開展游戲—達成目標2、3
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游戲可以提高幼兒的練習興趣,讓幼兒在體驗游戲娛樂性的同時,練習和鞏固基本動作,達到增強體制的效果。所以我在此部分設置了三個競賽性的小游戲,分別發(fā)展幼兒平穩(wěn)走、繞障礙跑、夾物并腿跳的能力。使整個體育教學活動急緩結合,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首先我會利用道具設置情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幼兒自主選擇分組,增加趣味性。再用教師語言激發(fā)兩組幼兒進行競爭,激發(fā)幼兒愉快的情緒和參與積極性。層層遞進,引出競賽游戲。
優(yōu)秀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69頁例1、例2。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學生在三年級已初步認識分數,但那時所學的分數都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數,所以,學習這節(jié)內容,使學生比較全面地理解分數概念與培養(yǎng)對分數的數感,起著重要的作用。
3、教學目標的確定:
當今時代是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所以教育也要追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遵循課標提出的“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教育理念,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偈箤W生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谕ㄟ^學習真分數、假分數,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凼箤W生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特征;
、芘囵B(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菔箤W生在思考中、討論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4、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和特征。
5、教學準備:
數張正方形紙片
二、說教法和學法
這是一節(jié)數學概念的教學,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認知建構都是從直觀到抽象的,所以我主要采用“激趣——探討——建構——深化”的教學主線進行教學,運用直觀教學法和引導發(fā)現法。
課標指出:學習方式的核心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關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所以說學習方式是至關重要的。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求知欲強,對分數有一定的認識。我大膽放手讓他們運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程序
四 、 教學過程
。ㄒ唬⿲
1 .復習:什么叫分數?
2 .用分數表示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請學生分別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ǘ┙虒W實施
1 .提問:比較上面三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這些分數比1 大還是比1 。坎⒄f明理由。
2 .學生觀察后,試著回答。
學生:(第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這樣的4份也就是一個整圓,表示1 ,而陰影部分只有1 份,所以比l 小。
再請學生分別說出另外兩個分數。
3 .老師指出:像上面的4 個分數都是真分數。我們過去接觸過的分數,大都是真分數。那么,你能說說什么叫真分數嗎?
4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 .小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
6 .老師再出示例2 中圖形的教具。
7 .請學生分別用分數表示每組圖形中的陰影部分。
提問:第一幅圖中,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幾份?表示有這樣的幾份?怎樣用分數表示?
老師強調:第二組圖和第三組圖中每個圓都表示“1”。
8 .比較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與1 比較。學生觀察圖,試著進行比較,與同桌交流。老師指名回答: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整個圓,所以等于1 ;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1個圓還多,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2個圓還多,所以和都比1 大。
9 .老師指出:像這樣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
請學生舉出一些假分數的例子,引導學生多舉一些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數。
10 .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70 頁的“做一做”。
(l)學生先獨立完成第1 題,然后訂正。
(2)學生再獨立完成第2 題,引導學生觀察:表示真分數的點和表示假分數的點,分別在直線的哪一段上?
。ㄈ┧季S訓練
1、在分數中,當a小于()時,它是真分數;當a大于或等于()時,它是假分數。
2、在分數 (a0)中,當a小于或等于()時,它是假分數; 當a大于()時,它是真分數。
3、分數單位是的最小真分數是() ,最小假分數是()。
4、 寫出兩個大于的真分數()和()。
5、 判斷正誤.
(1)小于1的分數是真分數. ()
(2)假分數大于1. ()
(3)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
(4)真分數小于1. ()
(5)大于1的分數是假分數. ()
(6)等于1的分數也是假分數. ()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真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數小于1 ;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數相等,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通過學習,要會正確區(qū)分哪個分數是真分數,哪個分數是假分數,并會正確應用概念靈活解題。
優(yōu)秀說課稿10
1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悟作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人物內心情感的。
2、明白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guī)律,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注定要失敗的。激發(fā)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2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啟示”。學習本課,除了引導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進而引導學生受到保護大自然,敬畏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guī)律,探究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在進行語言訓練和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加強與科學學科的聯系,注重學科整合,搜集有關資料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發(fā)現,培養(yǎng)學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濃厚興趣。教學時以“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為經線,前后聯系;以“我”和同伴以及向導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緯線,橫向貫通。
3重點難點
課堂中引導學生以讀促思,采用換位思考、抓重點詞語、聯系對比等方法,重點體會“我和同伴”的行為和“向導”的語言,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同時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情境,感同身受領悟文章內涵,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4教學過程
4.1、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會寫課文中的詞語,指導不易寫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得到啟迪。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方法,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運用質疑探究、前后聯系和情感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內容。
3、學習本課,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產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學時重點
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產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學時難點
學會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方法,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運用質疑探究、前后聯系和情感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內容。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自然之道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談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游覽了青島的海底世界,今天我們一起到南太平洋的一個龜島去看看,讓我們一起走進《自然之道》。學生齊讀課題。
1、了解題目意思,初識“自然之道”。
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學生理解,教師點撥。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依據學情重點指導。
。1)學生聽寫詞語,教師依據學情糾正出現的錯誤,著力指導難寫的字。
(2)學生能發(fā)現各組詞語的特點并分類;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初識“自然之道”,從題目字面上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此處對“道”的理解僅僅是對題目的淺層次理解。檢查預習,了解學情,針對學情進行重點指導,以學定教;其次,掃清字詞障礙,為理解內容做準備;發(fā)現詞語特點并分類,進行詞語積累的歸類訓練,同時也為概括主要內容做準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w感知,自主質疑。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教師巡視指導。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學生自主概括——教師進行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概括(學會一種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自主質疑。學生結合預習和課文內容質疑,教師篩選出重點問題,深入探究。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對文章內容進行歸納。通過對概括方法的引導與提煉,學生學會用簡短的幾句話說清主要內容,掌握概括內容的一種方法。之后,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矛盾沖突,引發(fā)質疑,找出質疑點,以點突破。這樣設計旨在找準教學的起點,真正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探究體驗,深入感悟!
。ㄈ┥钊胛谋,體驗感悟。
本部分緊緊圍繞有價值的問題,結合四年級學生實際,一步步進行深入探究。
1、學習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體會我們救幼龜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內容。
(1)抓住有關詞句,理解我們和向導救幼龜的原因。
學生能抓住重點詞句,讀懂我們救幼龜的原因。
。2)抓住重點詞“探”和“若無其事”等理解詞義;結合詞語,讀懂向導口中“自然之道”的含義,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理解、感悟和體驗。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3)教師小結:總結內容,歸納方法。
【設計意圖:充分預設學生質疑點,借助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會通過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詞語并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學段的特點;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情感!
2、學習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慘烈,突出對幼龜的“傷害”,體會愚不可及等。
。1)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默讀課文5-8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體會幼龜受到的傷害及人們的愚不可及。
。2)結合有關重點句子理解體會、想象表達。教師指導配樂朗讀,讀中感悟。
想象當時的情景,進行寫話練習,通過“語言表達”豐富原文畫面,以寫促悟。
。3)感情朗讀,觸動學生情弦。
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著重突出以讀促悟,讀中悟情,以寫促悟,寫中生情。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理解內容,受到震憾,觸動心靈,提高朗讀能力。利用寫話練習,實現寫中動情、感受“害”的慘烈場面,提高運用詞語的表達能力,也為深入探究原因、領悟道理做好鋪墊!
3、探究“救”了一只,卻“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復揣摩,觸動學生“心靈”。
為什么這樣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龜,卻害了更多的幼龜呢?
。1)探究原因:引導學生關注全文,學生在文章關鍵處反復揣摩,由淺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體會出人們的愚不可及,領悟道理。
。2)引導學生抓住“悲嘆”等,角色體驗朗讀。到底是為何而悲、為何而嘆?體會愚蠢,得到啟迪。
4.教師小結:正如大家所言,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違背自然規(guī)律,否則,不了解、不尊重自然,堅持已見,違背自然規(guī)律,往往事與愿違,“好心”也容易辦“壞事”。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深層探究自然之道,引發(fā)思考。在表達交流中,解決疑問,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啟示,在入境體驗與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義,觸動心靈,受到啟示。】
。ㄋ模┩卣寡由欤贾米鳂I(yè)。
1、推薦閱讀:剛才我們解決了大家的疑問,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內容?推薦閱讀內容。
2、探究寫作:觀察生活中的動、植物等,看有什么新發(fā)現?把新發(fā)現寫下來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由家鄉(xiāng)青島引出海底世界的神秘迷人,激發(fā)了探究興趣;課中探究,深入理解了幼龜入海的自然之道,悟出了人們愚不可及的多重原因,得到人生的啟迪;課后拓展,再引導學生進入大自然,進行新的發(fā)現和探究。整個設計,從單元和專題的整體考慮進行了全面規(guī)劃和構思,注重了與生活的聯系,體現了大語文觀,注重了探究、體驗,實現了對方法的學習和遷移運用,發(fā)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
優(yōu)秀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情緒是人從事某種活動時產生的興奮心理狀態(tài)或不愉快的情感,如:喜歡、憤怒、悲傷、恐懼等,可以在生活中不經意之間就體驗到它的微妙。本課是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際體驗,感受色彩以及點線內在的生命力和情感,并嘗試用不同的色彩、點線大膽表達抽象的主觀情緒。
二、設計理念 :
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心理反應。高興時開懷大笑,手舞足蹈,悲傷時傷心落淚。通過設計不同的情景體驗活動,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情緒,真正將學生的主動學習放在首位,然后讓學生把體驗到的情緒變化通過用色彩和點線等造型語言所表現出獨特的畫面,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fā)現、去體會、去創(chuàng)造。
三、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通過有趣的美術體驗活動及欣賞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感受抽象美和用抽象的色彩、點線表達情緒的能力。
2、 操作目標:能用靈活多樣的手法和不同的`色彩、點線來表現特定的情緒。
3、 情感目標:通過交流討論,使學生互相啟發(fā),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音樂、繪畫作品,體驗色彩和點線變化的豐富,感受藝術元素所帶來的情緒表現的感染力。
教學難點:如何用不同的色彩、點線表達特定的情緒。
五、教學法分析:
1.觀察人的表情激發(fā)學習興趣。
2.欣賞圖片知道色彩與情緒的關系。
3.圖片與音樂結合感受色彩情緒。
4.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作潛能。
六、教學過程的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學生熟悉的體育明星,讓他們欣賞,感受他們的表情,并用自己的話給他們的表情配音,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激發(fā)出來了,學生通過欣賞,代說,體會他們的高興,憤怒,傷心,失落,并揭示本課主題:“畫情緒”。
2.聯系生活、情緒探究。
在視覺中色彩最有力的影響人的情緒,在生活中就有許多利用色彩調節(jié)情緒的,接著出示生活中的兩個場景:一個是醫(yī)院的潔白一個是喜慶的火紅,讓學生初步感受色彩與生活、色彩與情緒的關系。然后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色彩能表現不同的情緒,學完這些之后再回到生活,讓學生思考這樣一道題:一個獨居老人想給自己的房間涂上色彩,用哪種色彩更好,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關心老人的優(yōu)秀品質。
接下來讓學生欣賞老師創(chuàng)作的兩幅情緒作品,讓學生猜猜這些作品表現什么樣的情緒,學生猜完之后,我告訴他們這兩幅作品來自兩段音樂,這樣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又被吸引了,都想了解是什么音樂,我讓學生先聽音樂,再介紹音樂的知識,來驗證他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再欣賞一些表示情緒的圖片,讓他們猜猜哪些是表示愉快的情緒,哪些是不愉快的,學生經過思考,交流,總結歸納出畫情緒的一些方法。
3.情緒體驗,自主創(chuàng)作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引導學生回想自己的生活,尋找創(chuàng)作的素材,表現的內容,在優(yōu)美的鋼琴曲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意自己的情緒,我想在這自由的氣氛中,學生定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4.多維評價、個性表達
請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大膽地在黑板上展出,說說自己畫得精彩或得意之處,再請看的同學談談對畫的感覺。這一互動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大膽展現了自我,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沒有輪到上臺展示機會的同學,我鼓勵下課可以互相評價,互相猜猜別人的作品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情緒,讓他們學會要大膽地表現自己。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只要有一點進步我都給予鼓舞和評價:“你的畫別有特色”、“你的畫太有震撼力了”等,我相信這些激勵性的評語能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
五、拓展欣賞,情緒延伸
最后部分我安排欣賞大師作品,讓學生通過欣賞,體驗藝術的感染力,每個人對色彩線條有著不同的心理感受,讓他們放松心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用自己獨特的理解來感受作品,老師也穿插介紹一下作品知識,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作品所傳達的情緒信息,感受藝術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藝術不僅是給別人看的,更是一種絕好的自我表現的手段,真正的藝術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最后我想對學生說,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歡笑,更有淚水,有成功,更有挫折,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微笑著去面對,因為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優(yōu)秀說課稿12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的歌會》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沈從文先生所作的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即山野對歌、山路漫歌、村寨傳歌。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讓學生了解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還能讓學生學習敘事性文章的寫法。
2、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1)三維目標的確定: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基于此,我將三維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云南歌會的三種形式。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教師引導,同學間合作學習,體會云南歌會的美。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品味作者對民間民俗文化的贊美,激發(fā)學生熱愛民俗文化的熱情。 (2)重難點的確定
教學重點:了解云南歌會的三種形式及在寫法上的不同。
教學難點:①體會“山路漫歌”這個片段中的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诟惺芪闹械拿袼酌。
【說學情】
八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對寫人記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但也有一些知識上的不足,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文章內容把握的.準確度不是很高;二是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深度不夠;三是對美句的品賞往往流于表面而不能夠深入挖掘,因而意境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此外,學生對云南的民風民俗還存在著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在課前收集有關云南民間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資料,讓學生初步領略一點有關云南的民族風情就顯得尤為重要。
【說教法】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基于以上的認識,我將教法確定如下:
、偾榫昂嫱蟹 ②啟發(fā)式教法 ③合作探究法 ④多媒體教學手段
【說學法】
“好老師要教給學生發(fā)現真理的方法”,本節(jié)課具體的學法就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①讀書入境法:讓學生在讀中入境、感知、感悟,受到熏陶。 ②勾畫圈點法:引導學生通過圈點勾畫感知文本之美。
、酆献鹘涣鞣ǎ阂龑W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探究解決重難點。
【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主要由四個環(huán)節(jié)構成: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聽歌蓄情 二、初讀環(huán)節(jié),讀歌動情 三、精讀環(huán)節(jié),品歌悟情 四、拓展環(huán)節(jié),寫歌傳情
“聽歌蓄情”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法 學法 時間安排 教師學唱 聽歌蓄情 民歌欣賞 個性表達 情景烘托法 情感體驗法 5分鐘 (口頭) (課標解讀:讓學生“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
“讀歌動情”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法 學法 時間安排 ①生本互 正音識字 動,讀歌動情②范讀法 朗讀法 10分鐘 引導歸納 整體感知,精煉啟發(fā)法 圈點批注法 概括 (課標解讀:“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 教師配樂朗讀全文,學生圈點批注,正音識字 學生高聲朗讀文章,思考:
這篇文章寫了幾個場合的民歌演唱會?在各個場合中勾畫關鍵詞。 教師接著問:三種場合下的演唱在內容側重點上有何不同?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四方面的能力:朗讀能力、信息的把握及提取能力、內容的概括能力、文本比較能力。)
“品歌悟情”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法 學法 時間安排 ①生生互動,品 引導討論 歌悟歌②合作合作探究法 自主學習法 20分鐘 點撥歸納 探究,感受風情 (課標解讀:要求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全班分為三大組,圍繞各自的問題合作探究。 一小組:山野對歌是怎樣對的? 二小組:山路漫歌是怎樣漫的? 三小組:村寨傳歌是怎樣傳的?
第一組:山野對歌部分
引導學生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合作探究,分析討論,體會人物美。
第二組:山路對歌部分(本課難點)
教師深入本小組,啟發(fā)性地提四個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它們進行合作探究,理解山路對歌所表現的環(huán)境美。
、佟吧铰仿琛边@個片斷幾乎沒有寫所唱的歌,寫了些什么內容? ②作者寫這些景物運用了哪些手法? ③這個片段與文題是否矛盾?
、苋绻闶沁@個女孩,你會唱什么歌?
第三組:村寨傳歌部分
教師引導本組學生圍繞傳歌方式合作探究,感受歌會的場面美。 教師總結:人物美、環(huán)境美、場面美的融合正是民俗美的最好體現!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體會作者通過對歌會的生動描寫表達出的美好情感。)
“寫歌傳情”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法 學法 時間安排 歌詞示范 能力遷移 鼓勵點評 個性表達 啟發(fā)法 模仿法 10分鐘 (書面) (課標解讀: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板書設計】
山野對歌 人物美 山路漫歌 環(huán)境美 村寨傳歌 場面美
(設計意圖:簡潔直觀,體現出教學重難點。)
【作業(yè)布置】
課外收集一些襄陽民歌民謠。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本地的民俗民情。)
【自我評價】
大理三月好風光 情境入歌 這邊唱來那邊和 互動讀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探究賞歌 丟個石頭試水深 拓展寫歌
本課的設計過程將新課的學習與閱讀、口頭表達、寫作訓練結合起來,注重了學生聽、說、讀、寫的結合。在這堂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動的新課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優(yōu)秀說課稿1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于恐龍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五種原因。課文的內容和主題,引起了孩子們的探究心理,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fā)現身邊的科學,豐富學生對恐龍的了解,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我所講授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依據課程標準改革精神,以及實驗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養(yǎng)、教育和發(fā)展目標是在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基礎上,孩子們能對書上的解釋提出一些疑問或者自己能提出別的`猜想。依據實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結合本課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是朗讀理解課文,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有對恐龍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根據科學小品文特點和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我以“課內得法,課外受益”為指導思想,抓住文本解讀和延伸拓展兩大版塊,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流程,進行探究性學習。在課堂上我是這樣做的:
一、 鞏固生字,寫字指導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人教版實驗教材對此十分重視,本課有15個要求認識的字,為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我通過課件先出示生字,讀準字音,再給這個字組詞就會有恐龍圖片的展現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寫字指導中,我運用先進的教學媒體作為輔助的教學手段,對生字的重點筆畫都用醒目的顏色標識出來,便于學生觀察,在直觀的演示中幫助學生寫好字。
二、 閱讀理解,指導朗讀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因此,本文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 引發(fā)想象,質疑探究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前一環(huán)節(jié)的朗讀,學生對課文已有一定感受與體會。我以“恐龍化石”為啟發(fā)點,文中科學家向我們介紹了5中恐龍滅絕的說法,那么你們分別贊同哪一種說法呢?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相互質疑,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投入。同時又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還有哪些呢?”培養(yǎng)學生對恐龍滅絕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四、 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新大綱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币虼,在對課文內容有了充分認識后,使學生理解恐龍的滅絕與生存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把課堂內外,書本內外有機結合,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讓我們共同來保護自然環(huán)境。
在本課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采用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會學。總之,我在盡量地嘗試著新課程帶來的新理念。我的課還很稚嫩,由于自己從教時間短,在教學中有時有急噪情緒,不能耐心地聽取完學生的發(fā)言,打斷學生的發(fā)言,還有指導朗讀不到位等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正。
優(yōu)秀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兒童韻律操,韻律操是融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的身體練習。這是以“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既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又能夠通過美譽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體格,勻稱的體型,健美的身姿。我從學生不同年齡特點和體質在教學中我力爭讓所以學生能隨音樂完成動作,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完成動作,滿足所有學生的表現欲,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ㄒ唬┙虒W目標
身體發(fā)展目標:通過形體、韻律操的學練,養(yǎng)成健美體態(tài)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柔韌、力量、協調、靈巧等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鍛煉的熱情,為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服務。
知識技能目標: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韻律操的認識和學習興趣,掌握正確的身體姿態(tài),能夠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和速度,協調、規(guī)范、優(yōu)美的完成動作組合及完成成套動作的學習,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模仿自學、自遍、自練的能力。
心理發(fā)展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感,體驗韻律操的藝術魅力及其學習所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審美觀及鑒賞能力,形成自信、自尊、樂觀等良好的心理品質。
社會適應目標:增強學生相互合作,體驗人際交往,促進全面協調發(fā)展,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二)教學重點
學習并掌握韻律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心隨古動,學生能夠跟著教師按節(jié)奏完成動作。
。ㄈ┙虒W難點:
學生通過韻律操的學習,讓學生把每一個動作隨著音樂有機的聯系起來,形成體操的韻律美。
二、教法學法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樂感因素。
2、激勵創(chuàng)新,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激勵學生參與音樂,參與舞蹈,參與健體使學生會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
3、韻律操教學由動作組合,跳躍組合兩部分組成,是以最基本的跳躍動作,加上上肢的基本動作練習。通過復習與展示,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韻律感、節(jié)奏感,以及良好的參與意識,群體合作意識,課前對課的組織,教與學的方法進行研究與創(chuàng)新,課上充分發(fā)揮教與學的有機結合,積極調動學生主動性等,掌握了韻律動作,更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后進行反思自己的教學,感受這節(jié)課不僅發(fā)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對培養(yǎng)學生開朗的性格,健康的心理以及 陶冶學生身心美的情操。
三、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他們的年齡特征是:(1)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2)模仿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好奇心強,是發(fā)展靈敏、協調、柔韌等身體素質的最佳時期,通過韻律操的學習,逐步實現以體育德、以體增智、以體健美的學校體育目標。
四、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它突破傳統(tǒng)的限制,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的背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節(jié)課因為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對單調持久的動作容易感到疲勞和厭倦,為了能把這節(jié)課上好,我通過三個部分來加以說明這節(jié)課的內容。
準備部分:學生成四列橫隊站立,師生問好,課堂常規(guī)的練習,有利于全課教學的任務能夠更好的完成。
授課內容:韻律操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直觀教學的方法和集體練習的方法進行韻律操的練習,首先,教師講解動作,示范,教師放慢動作,要求學生模仿,不過分強調動作細節(jié),只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能完成動作,待學生對動作有一個完整的身體感受之后,進行分解說明,再對動作做法提出具體的要求。學生反復練習,教師及時給予指導與肯定,為了突出教學重點,韻律操從頭到新學的內容串起來練習,鞏固動作的正確性,我又安排男女分組進行展示,這樣也會更加掉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韻律操的練習,進一步陶冶學生美的情操,使學生身心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最后進行小游戲大西瓜、小西瓜,目的是通過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認真練習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結束部分:總結本節(jié)課的得失,學的好的同學要保持,動作不到位的同學做為課外練習。
五、感受
總之,通過這次評選課的磨練,我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提升。經驗的積累,不斷的學習,我會繼續(xù)在體育課堂上探索新的教學之路。
優(yōu)秀說課稿1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選自S版語文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12課,這是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地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借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致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受到偉大母愛的熏陶感染,接受一次“愛”的教育;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通過描寫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表現人物內心,表達真情實感的。因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課文,受到偉大母愛的熏陶感染。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感悟母親的良苦用心包含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
教學難點:
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二、 教法學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閱讀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對話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通過“抓細節(jié)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剖析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說教學思路
。ㄒ唬┥险n之前,老師請學生們欣賞歌唱家閻維文演唱的歌曲《母親》。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然后抓住母愛是一堆細節(jié),導入新課。
(二)了解兒子絕望的心境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品味母愛,我以領讀的方法引領學生走進史鐵生絕望的心境中,為更好地品味母愛做鋪墊。
。ㄈ└形蚰赣H偉大的愛
這部分教學是重點,在此階段,我圍繞“從哪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母愛?”讓學生去文中找、圈、畫,然后抓住母親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幾個重點句子去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讓學生明白,愛就是一個個平凡的動作,一句句樸實的話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就是一堆細節(jié)。
。ㄋ模┥A主題悟人生
抓住描寫菊花的'語句,引導學生品悟母親“好好兒活”的內涵。
(五)拓展延伸
出示史鐵生的成就,讓學生品味母愛的偉大!再播放歌曲《母親》感受母愛,贊美母愛。同時引導學生走進史鐵生的作品,拓展學生閱讀。
四、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簡單、明了、形象,又突出了中心:是堅強、無私、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的良苦用心,用自己的愛心感召了絕望中的兒子,讓兒子走出了絕望,好好兒活!
五、教后反思
。ㄒ唬┰谶@節(jié)課中,我著重指導學生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引導他們讀書、思考、討論、交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我主要采用接讀、 自由讀、誦讀、指名讀、配樂讀等讀書方法,如體會語句: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兒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抓住“撲”“抓”“忍”三個表示母親動作的詞,先讓學生說自己的理解,然后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學生讀得不到位,我激情描述,營造氛圍,“此時的母親身患絕癥,已病入膏肓,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此時,她心里所經受的痛苦,遠比肉體上的疼痛痛苦千百倍,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薄翱赡赣H沒有你們說的那么精彩,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那萬箭穿心的“忍”哪!所有語言都化作了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語——“好好兒活”! 真是意味深長。 ,在我的激情描述下,讓學生再來讀這句話。我相信通過我的引導,學生能夠走近這位偉大的母親,感受母親的崇高母愛,將自己的感悟通過自己的讀書聲告訴給大家。正如葉圣陶老先生說,書不是講懂的,而是讀懂!
。ǘ )營造有利個性充分發(fā)展的情感氛圍,形成共鳴。“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學生由于經歷和情感的差異,使得他們對文章的理解不盡相同。在這種情況下,我沒有采用滿堂灌的方式來自己分析,而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對教材的自我理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他們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在他們談自己的理解時,我雖然也有引導,但同時又尊重了他們獨特的感受和理解,使得他們從中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
。ㄈ┰u價產生激勵,評價創(chuàng)造情境。課堂上,我始終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真誠、信任的對話氛圍。當學生發(fā)言時,我并沒有保持沉默,而是首先肯定他的大膽發(fā)言,繼而努力、迅速地掌握發(fā)言者見解中的關鍵點進行評價,給予他們及時的鼓勵。評價不僅及時,而且形式多樣。在評價的方式上,除了采用傳統(tǒng)的語言鼓勵外,我還采用了掌聲鼓勵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有可能是我預設的問題有點難度,讓學生望而卻步,以至于課堂發(fā)言還不夠積極。
(四)用情境來烘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氣氛。在本節(jié)課中我充分發(fā)揮了現代技術的作用,多次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為課堂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氣氛。上課伊始,《母親》的旋律在教室中響起,讓學生能盡早地走進情境中,在音樂中,品味母親廣博深沉的愛。課堂上,理解母親臨死前的那些自然段時,我用悲傷的音樂《殤》作襯托,深深地打動師生的心弦。
總之,以上只是我在教學中嘗試運用的一些教學方法,還不夠成熟。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優(yōu)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優(yōu)秀說課稿06-13
[優(yōu)秀]說課稿05-28
小學優(yōu)秀說課稿11-08
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11-05
《彈力》優(yōu)秀說課稿11-06
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01-17
【推薦】優(yōu)秀說課稿01-18
大班優(yōu)秀說課稿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