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鳥的天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
《鳥的天堂》一直是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喜歡的一篇課文,巴金先生以優(yōu)美的語言,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也為我們展示了一棵百年大樹獨木成林的景象,教學中如何能讓學生感受到這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呢?
我首先抓住“不可計數(shù)”這個重點詞,先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它的含義,再用課件幫助學生認識榕樹,通過課前自學,讓學生交流關(guān)于榕樹的自然知識,認識氣根 從主觀上感受榕樹枝干的“不可計數(shù)”。又抓住“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的“臥”,“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的“堆”等,進行換詞練習,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自己保存了一段視頻,展現(xiàn)的就是這棵500年大樹的全貌,還有各種鳥兒嬉鬧、棲息的鏡頭,直觀地體現(xiàn)了“鳥的天堂”這一壯觀景象。為下文體會“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提供感性認識,也為本課難點的突破提供了幫助。
通過影視圖文對照,學生無不感嘆這偉大的自然奇觀,帶著真實感受朗讀課文,潤物無聲,水到渠成。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2
《鳥的天堂》是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傳統(tǒng)經(jīng)典課文,是著名文學家巴金1933年到新會訪友時所作。文章記敘了作者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見到的不同景象,分別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美。
教學完本課,我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質(zhì)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沒有質(zhì)疑就不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自然也不會深入探究,因此,課堂質(zhì)疑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體現(xiàn)了探究性學習的本質(zhì)要求。
布置預習時,我便讓學生關(guān)注課題“鳥的天堂”在文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并圈畫出來;教學伊始,我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進行質(zhì)疑:“天堂”是什么意思?“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再讓學生觀察文中出現(xiàn)的5次“鳥的天堂”有何不同,從而發(fā)現(xiàn)前4次“鳥的天堂”加了引號,最后一次有的沒有加引號?通過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小組合作討論,使學生體會到,“天堂”是指人們想象中的舒適、快樂的生活環(huán)境;前四次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是指河上的那棵大榕樹,表示一種特定的稱謂;而課文題目和最后一句話中不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是因為作者感到鳥兒在大榕樹上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就像在天堂中一樣,所以這棵大榕樹在作者心里,就是鳥兒的天堂。
二、情境教學,整合資源。
《鳥的天堂》一文共14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第1—9自然段寫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色;第10-14自然段寫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因此我便創(chuàng)學生擔任“導游”介紹“鳥的天堂”的情境,將學生置于活動的前沿,教師則成為活動的組織與引領(lǐng)者。在引領(lǐng)“小導游”們充分品讀課文內(nèi)容后,他們自主選擇“繁茂榕樹圖”或“群鳥飛鳴圖”,再結(jié)合查找的相關(guān)資料,撰寫導游解說詞。有的“小導游”說:“游客朋友們,接下來,我們將前往巴金先生大加贊嘆的“鳥的天堂”。請看那一片茂盛的榕樹林,你們知道那里有多少棵榕樹嗎?你一定想不到,那里只有一株榕樹,這棵樹,根深葉茂,獨木成林,是鳥兒們的快樂天堂……”有的“小導游”說:“清晨,榕樹上的鳥兒們已經(jīng)紛紛醒來,讓我們趕緊蕩起雙槳,前往鳥兒的王國,加入它們的聚會吧……”
這樣的形式,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調(diào)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文本的基礎(chǔ)上,補充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更充分地感悟了文本,與文本的對話也更深入。
三、緊扣要素,遷移寫法。
《鳥的天堂》在描寫方法上獨具匠心,一動一靜,對比強烈,將鳥的天堂的靜態(tài)之美和動態(tài)之美描寫得淋漓盡致,給了學生做了很好的示范。而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關(guān)注文章中對大榕樹的動態(tài)描寫和對鳥兒的動態(tài)描寫。在教學《四季之美》時,我設(shè)計了運用動靜結(jié)合方法描寫景物的小練筆,學生完成的情況較好。因此,本課我安排的小練筆為模仿第13自然段,并運用點面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場景描寫。
學生在充分品讀第13自然段,標畫出“面”的語句和“點”的語句,在交流中去感受點面結(jié)合寫法的好處之后,讓學生自主仿寫。學生有的描寫大掃除的場面,有的描寫過年時家人忙碌的場景,有的描寫拔河比賽時的場景。從描寫情況看,學生點和面把握得都非常好,尤其是“點”的細節(jié)描寫非常精彩,體現(xiàn)了學生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感受。
總的來說,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能充分放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課文的朗讀也較為充分。遺憾的是學習第1-4自然段時,學生并未能感悟到作者平靜、愉快的心情,所以這部分牽引痕跡較多,講解得較多。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3
劉勰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保ā段男牡颀堉簟罚┮簿褪钦f創(chuàng)作者由體驗喚起情感,文章是情感激發(fā)出來的,閱讀者通過文章體驗感情。如果文章是一個硬幣,那么情感和文采就是這個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而B的天堂》就是這樣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巴金先生為我們描繪了人與自然的美好與和諧,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在準備這堂課時,我用心品讀了大師的`文章,決定采用“緊扣字詞析句讀中悟情”的方法突破課文。
在表現(xiàn)榕樹生命力之美時,課文中這樣寫道“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蔽覇柡⒆觽?nèi)绻选八坪酢比サ粜胁恍校恳源俗尯⒆觽兏惺苡迷~要準確,一詞之差,表達的意思就全然不同,沒有“似乎”的句子就變成寫實,顯得不真實了;如果換成“我覺得”就把感覺和景物截然分開,語氣平淡。 “顫動”如果變成“涌動、跳動、顫抖”,就不能把綠葉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狀態(tài)準確地刻畫出來!邦潉印币辉~說明榕樹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每個葉片都吐露出明亮的綠色,閃耀著生命的張力和色彩,所以作者說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似乎、顫動”傳神地把當時作者的感受、聯(lián)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兩忘”的心態(tài),意境深遠,妙不可言。寫榕樹的葉子亮麗,又反客為主,寫成“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葉子對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讓人不得不看,榕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4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gòu)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美。
這篇課文已是我第三次教,每一次教后的感受都不一樣。記得第二次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因為沒有很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所以在引導學生感受大榕樹是多么地富有生命力時,學生體會得不夠深刻。因此在這次的教學中,為了改進前兩次教學中的不足,我為此做了精心的準備。課前搜集大榕樹的氣根的圖片、眾鳥紛飛的景象,同時下載了幾首優(yōu)美的曲子來作為學習時的背景音樂,盡可能營造出最佳的課堂情境。
在實際教學中,我首先由一個關(guān)于大榕樹的美麗傳說導入新課,隨之進行一段配樂解說,“在廣東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四、五百年前,在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間有一塊泥灘小島。潮退外露,潮漲水淹。一天,一只仙鶴看中了這兒環(huán)境靜而優(yōu)雅,便銜來了一根榕樹枝,說來奇怪。不久,榕樹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一片浮動的綠洲。又一個美麗的清晨,這只仙鶴帶來了數(shù)萬只仙鶴,棲息在這棵榕樹上。從此,每于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鳴聲呼喚,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國一個奇觀。”學生的興趣馬上被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然后非常自然地揭示了本課的課題,讓學生先對鳥的天堂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然后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找出關(guān)鍵的一句表達巴金爺爺情感的句子,即“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在齊讀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質(zhì)疑,學生馬上提出了:為什么有的“鳥的天堂”加引號,有的不加引號?由疑促思。
從整體入手后,再具體引導學生感受這棵大榕樹的特點。教學這部分時,由我來配樂朗讀,讓學生去盡情的想象這棵大榕樹的樣子。剛讀完,一雙雙小手刷地舉起來,“我仿佛看到了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榕樹”,“老師,剛才你在讀的時候我好像真的看到這棵榕樹了,它可真大啊”,“我眼前好像出現(xiàn)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我馬上進行點撥:同學們,這是你的感受,那么巴金爺爺對這棵榕樹有著怎樣不同的感受呢?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異口同聲地回答: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接下來,再引導學生去感悟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出來的?讓學生反復讀,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讀,走進文本,結(jié)合交流的關(guān)鍵詞句去感悟體會語言的內(nèi)涵,感受榕樹的美麗。但是,很遺憾的是對于句子“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讓學生體會新的生命時僅停留在表面,思維比較局限,記得前兩次在教學這課時也是在這個句子的學習時不夠順暢,在這句的指導上欠妥。
感受了大榕樹的美麗后遷移練筆,引向讀“鳥”。這部分的學習除了要讓學生感受到鳥的多,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感受為什么這里的鳥會這么多。因此在教學中,我先是給學生介紹了一份關(guān)于天馬村的人們是怎樣愛鳥的小資料,接著安排了一個小練筆:正是由于有了這美麗善良的南國的人,才有了這神奇美麗的南國的樹。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飛來的仙鶴,你發(fā)現(xiàn)了這株美麗的南國的樹,你將怎樣召喚你的親人、朋友來此安居樂業(yè)?請你寫下最能打動他的話。學生對這個練筆特別感興趣,就連平常特別愛調(diào)皮搗蛋的思涵也特別積極,高高舉起他的手,生怕我不給他機會。之后,出示了一段眾鳥紛飛的視頻文件,學生一片歡呼,興奮得不得了,本來并沒有要求讓他們發(fā)言,可大家卻在觀看后情不自禁地舉起了手想來交流自己的觀后感。記得有一個孩子說道:這里的鳥可真多!各種各樣的,我眼睛都看不過來了。然后我順勢點撥:孩子們,眼睛看不過來這就叫――應(yīng)接不暇,非常輕松地就理解了這個新詞。緊接著,我又試著從多個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樹上還有些什么形態(tài)的鳥呢?畫眉鳥可能在唱什么呢?最后,再次回到寫巴金爺爺感受的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這時讓學生再來解答課始提出的問題:為什么有的“鳥的天堂”加引號,有的不加引號?學生的體會就很深刻了。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5
鳥兒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物,如何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中接受作者的描寫成為本課的重點。備課時我就朝著這方面去努力。課上我這樣去做。
課前導入新課,我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根據(jù)自己知道的知識“天堂”是什么樣子的。聽到這個話題,學生們顯得很興奮,都舉起了小手。學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等學生稍平靜了一些,我說:“我想小鳥在天堂里一定也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吧!”同時我板書了課題《鳥的天堂》。讓學生讀了課題之后,我進一步引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稍做思索,又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問題:“鳥的天堂”指什么?“鳥的天堂”是什么樣子的?“鳥的天堂”在哪里?“鳥的天堂”里有什么?鳥在鳥的天堂里過很快樂嗎?“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
課上,我先讓學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問題。有些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回答說:“鳥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樹”、“鳥的天堂在廣東省新會縣環(huán)城鄉(xiāng)天馬村前的天馬河中”、“有許多鳥在鳥的天堂里過著辛福快樂的.生活”……有些問題學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問題學生回答不夠全面。對此,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稍加整理,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有關(guān)語句,經(jīng)過小組合作討論,全面、合理地解答問題。學生解答問題的欲望非常強烈。于是,學生帶著問題開始閱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讀得非常認真,非常投入。有些學生獨自閱讀、獨立思考,有些同學閱讀課文再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只見學生一陣是讀書,一陣是用筆在書上點點畫畫,找出了有關(guān)詞句,一陣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學生在書上相互指點,有的在滔滔不絕地陳述著自已的觀點,有的在補充他人的敘述……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思考、討論問題、到組織語言,解答問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配合的很好,而且興趣也很高。
課后我就在想,正是課堂中抓住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才把學生帶入到文本之中。學生把通過閱讀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當成是值得從事的活動,學生有了參與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自己也就融入了課堂,我們的課堂還愁學生不愿意學嗎?課堂是學生的,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作為學生學習自身活動的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在課堂上重情感教育,重習慣培養(yǎng),重學法指導,重思維訓練,長期堅持下去,我們的課堂一定是受歡迎的課堂。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6
《鳥的天堂》一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前,我深挖課文中的環(huán)境教育因素,明確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為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榕樹很大,很茂盛,周圍是河流,氣候適宜。);其二,是因為這兒的人好(農(nóng)民不許人捉它們。)同時生態(tài)環(huán)境好又有人為的因素。在教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課前查找資料,初步感知生態(tài)美。
課前查找資料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變其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通過網(wǎng)上查閱,圖書查閱,訪問查閱,了解到巴金先生寫作的《鳥的天堂》原文,鳥的天堂所在地,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時間,老百姓是怎樣保護它的,以及作為保護區(qū)和游覽勝地,鳥的天堂的現(xiàn)在的情景。同學們對鳥的天堂了解地越多就越喜歡這鳥的天堂,這就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和情感基礎(chǔ)。同學們所查找的資料不是獨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分享,這樣他們的知識寶庫又有了新的內(nèi)容,頭腦中初步建立了這樣的概念:鳥的天堂是美的,這美是人為的創(chuàng)造出來,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才能創(chuàng)造生態(tài)美。
二、課中品讀體味,深入感受生態(tài)美。
《鳥的天堂》一文內(nèi)容寫的非常美,語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來自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美!為讓這美的生態(tài)圖深深地根植于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究就成為關(guān)鍵。
1、 猜疑激趣,提出探究專題。
探究專題不能只是對課文語言疑難問題的解決,更應(yīng)是直入中心,圍繞文章中心提煉出探究專題。學習《鳥的天堂》就是要讓學生領(lǐng)悟“動物、植物、大自然、人”之間的和諧共存。課伊始,可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理解“天堂”的意思,然后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會抓住“天堂”一詞,提出一個什么專題供大家探究?學生頓時興趣倍增,紛紛猜測,有的說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有的說為什么稱為鳥的天堂?還有的說鳥的天堂是怎樣的?教師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問題提得好的基礎(chǔ)上,拋出探究性專題——這里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調(diào)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也為學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真是一舉兩得。
2、品讀體味課文,勾勒生態(tài)和諧圖。
為完成這個探究性專題,學生就不能只局限于領(lǐng)悟樹的“大”,還需深刻領(lǐng)悟“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不提及這點就表明對課文學習的層次是停留在膚淺層次的。因此抓住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通過學文,在大腦中勾勒出一幅生態(tài)和諧的圖景,從而感受生態(tài)的美,達到以課文為載體滲透“綠色教育”的理念,這樣的滲透才是自然生成的。如文章一開頭幾個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夏日的傍晚,這兒不僅四周很靜,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流水聲,而且景色迷人,燦爛的紅霞還在天邊。抓住“大概漲潮的時候……”讓生知道這兒氣候溫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于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有生機。抓住“臥”“垂”這些重點詞的品析,讓學生生感悟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繁葉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當學生都說這兒水分充足,可以為鳥兒提供必要的水分,這時一位學生立即舉手說:“我認為‘水分’、‘榕樹’和‘鳥’這三者是因果關(guān)系。因為水分充足,這棵榕樹才長得如此高大茂盛;榕樹高大茂盛了,所以才適合鳥兒在這里生活!庇秩绠攲W生都認為農(nóng)民保護了鳥,鳥兒們才能在這兒棲息繁衍快樂的生活時,教師適時點撥:大家想,由于人們的保護,這里的鳥兒會越來越多,旅游業(yè)隨之發(fā)展,這地方經(jīng)濟也會隨之得以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會怎樣?學生紛紛說: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快樂……教師隨即板書:“鳥因人樂,人依鳥和”。然后告訴學生:寫完后,我又覺得不完整,不深刻,誰能根據(jù)所學來幫老師添一添?于是,學生脫口而出:“樹因人樂,人依樹和;動物因人樂,人依動物和;植物因人樂,人依植物和……自然因人美麗,人因自然而幸福!边@里,沒有教師生硬地灌輸環(huán)保教育,而是巧妙利用板書引路,讓學生興味盎然添、改,思維火花噴涌而出。這樣的設(shè)計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潛移默化地受到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教育,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統(tǒng)一和諧,可謂一舉兩得。
3、今昔對比,升華綠色教育的情感。
品讀全文后,我找出收集的圖片,讓生欣賞“鳥的天堂”的美景。正當大家都沉浸在自然美中。一位學生站起來說:“從我搜集的各種資料來看,現(xiàn)在的‘鳥的天堂’并沒有巴金爺爺所描繪得那么美了!”此言如一石擊起了千層浪,同學們不禁交頭接耳起來了。見此情景,我讓那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引導學生對“鳥的天堂”今昔情景進行對比,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保護環(huán)境迫在眉睫。
三、課后練習,延伸綠色教育。
課后練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練習來延伸綠色教育:畫圖或?qū)懚螌в谓庹f詞來表達自己對“鳥的天堂”情感。通過完成練習,資料、課文再一次地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xiàn),“鳥的天堂”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成了學生贊頌的內(nèi)容,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印入學生的頭腦。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7
覃桂秋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樹枝繁葉茂,眾鳥歡樂歌唱.文中描寫動靜結(jié)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表達感情細膩.這篇文章文質(zhì)兼美,作者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以樸實優(yōu)美的語言贊頌了這自然景觀.
在設(shè)計教學過程時,我從中心句入手,引導質(zhì)疑問題,接著細讀課文,體會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情景,認識大榕樹奇特、美麗、大而茂盛的特點。教學中,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縮短學生的認識和客觀事物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實感。由于學生沒有親臨過鳥的天堂,對大榕樹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認識,了解不多,難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那么,依據(jù)多媒體能夠通過聲,光,色,形,把遠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變實。對于這一點,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大榕樹的實景,從而拉近學生與鳥的天堂的空間距離。在教學第三大段鳥多、鳥歡時,我又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語文教學的作用。開始我播放了群鳥在榕樹上活動的錄象,讓學生用心去傾聽,用心去感受。這群鳥雀躍,嬉戲玩鬧的場面就促使學生情不自禁的產(chǎn)生想親眼看到畫面的情感。情感的投入,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增,也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它能再現(xiàn)語言文字所表現(xiàn)的紛繁世界,使語言內(nèi)容變抽象為具體、生動,使文字教學信息傳遞由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活動的欲望。
朗讀訓練時,主要采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而B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zhì)樸,意境優(yōu)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lǐng)悟。教
師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閱讀,引導學生學習:抓句子,談感悟。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來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xiàn)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xiàn)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拓展延伸時,教師出示思考題:請你以導游或小鳥兒的身份,向游人介紹這里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
我在《鳥的天堂》一文的設(shè)計中,結(jié)合教材重點內(nèi)容和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和發(fā)展水平,有目的的恰當適時的運用電教媒體,將學生帶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美的情景中去,接受美的教育。整堂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比較濃的,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做課堂學習的主人。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8
本次優(yōu)質(zhì)課選取了第一組課文最后一篇課文:巴金的《鳥的天堂》,選擇的原因一是因為課時恰巧順延到此課,這是一篇語言非常美的,相信孩子們對此課也很感興趣。二是因為想從區(qū)優(yōu)質(zhì)課略讀課文的研讀中多加領(lǐng)悟,立足實踐,真正的略讀課文落實到日常的教學中來。
對于此課,我提前設(shè)計了預習學習單,將字詞的學習放入到自主學習中來,并且以表格的形式梳理課文脈絡(luò),讓孩子梳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經(jīng)歷,這樣在課堂教學中直接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為接下來的拓展延伸節(jié)省了很多寶貴的時間。
在課文感知方面,由于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lǐng)悟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涵,就需要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zhuǎn)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如借助多媒體播放了“眾鳥紛飛”錄像,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后再引導學生談感受,將感受帶入朗讀效果就比較好了。
課后練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由于本課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是一重點,所以我提前設(shè)計看生成單,學生當堂練習“找句子”,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著兩種描寫方法。隨后又將這兩種描寫方法帶入寫作:以小鳥的身份寫段導游解說詞來表達自己對“鳥的天堂”情感。通過完成練習,課文再一次地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xiàn),“鳥的天堂”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成了學生贊頌的內(nèi)容,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印入學生的頭腦。
當然此次優(yōu)質(zhì)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感謝組里的姐妹們給我提出了這么多寶貴的意見,每一條意見都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將在課堂語言上多加斟酌,教學設(shè)計上更加完善,給孩子預留出更多的時間用來交流與練筆,抓好重難點,取舍得當,同時也多向前輩們學習,爭取在教學這條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風格。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9
課文《鳥的天堂》描寫的是一棵棲息著無數(shù)鳥的大榕樹,巴金寫自己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和經(jīng)歷,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畫面,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難點是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句子。
在體會作者兩次去大榕樹的不同感受時,我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鳥的天堂加了引號,有的卻沒有加?在學生充分朗讀的情況下,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題,并讓他們進行小組的討論,引導學生通過結(jié)合上下文來分析兩個鳥的`天堂所帶給作者的不同感受,接著找出文中的相關(guān)句子進行對比教學,前后對比作者到達大榕樹的感受,也了解到鳥的天堂有雙引號與否的區(qū)別。而在體會作者看見鳥兒后的歡樂心情,我則結(jié)合對鳥兒的描寫的分析來取得突破。文中兩個“到處”寫出了鳥兒不可計數(shù),后面一句“大的,小的……”則寫出鳥的數(shù)量多,種類多。13自然段中則寫出了鳥兒的活潑,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的動作描寫來突出鳥兒可愛活躍的形象,而襯托作者的心情。
《鳥的天堂》向?qū)W生展現(xiàn)的是大自然的美,沒得語言需要反復的品讀,美的情感需要用心地體會。朗讀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有效途徑,因此,我讓學生多讀文本,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0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就特別注重了怎樣做到用課文去教?運用課文中的重點的字,詞,句.段以及整篇文章來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那么,這篇課文能教給學生一些什么?我在腦海中思索著:<<鳥的天堂>>這篇課文主要是描寫大榕樹的靜態(tài)和鳥的動態(tài),學習此篇文章應(yīng)該讓學生感受到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領(lǐng)會了這一文章要旨,我設(shè)計了兩個主題:
1、“鳥的天堂”在哪?是怎樣的?
2、為什么叫做“鳥的天堂”?
在出示第一個主題后,學生直接就抓住了這棵大榕樹的特點,于是,我就和學生展開來討論這一主題,通過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感受榕樹的大,綠,茂盛的特點。抓住“臥”這個字體會榕樹的大等等。在研討第二個主題時,我緊緊抓住兩個“到處”和“有的...有的...還有的...”等詞語,來讓學生體會鳥多,并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讓學生體會這真的是“鳥的天堂”啊!
教完了這一課,我認為我和孩子們在一課中都有所得,我的'最大收獲是我已經(jīng)懂得如何去用課文去教以及教一些什么?緊緊抓住課文要領(lǐng),高效率地訓練學生的能力,不再是無所謂的泛泛生成,學生的收獲也很大,除了有課堂上能學有所得,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1
前不久,聽了xx老師《鳥的天堂》覺得在這堂課的教學中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的教學思想,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有活力。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去借鑒和學習。具體表現(xiàn)如下:
一、構(gòu)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事情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作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币蠋煹恼n,充分反映了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能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點燃了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才能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二、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guān)注他們的獨特感受。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姚老師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guān)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顯得那么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在教學中,姚老師能照顧差生。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引領(lǐng)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對于膽小的學生能給予他們鼓勵,對于答錯問題的學生給予方法、尊嚴,對于積極發(fā)表見解的學生給予熱情、成功,整節(jié)課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
三、突出了語言文字訓練。
姚教師緊扣單元訓練重點,聯(lián)系上下文,引導學生對重點詞語、句子反復推敲、品析,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如對中心句的理解,在學生理解了其含義后,最后還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重視“讀”的訓練,做到讀前有要求,讀中有指導,讀后有評議,使整個教學過程變成不同要求的讀書活動。
四、精心地設(shè)計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采用了變序的結(jié)構(gòu)。從結(jié)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設(shè)計了“引疑—質(zhì)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
在速讀全文后,姚教師有意識地抓住文章結(jié)尾段的中心句“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一句中,為什么前一個“鳥的天堂”要用引號?力爭起到從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著,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析疑、解疑的過程成為語言文字訓練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
五、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語文課堂,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課堂,還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陣地。在這堂課上可以窺見姚老師平時的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多么執(zhí)著與重視。例如在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讓學生在書本上劃劃,隨手寫上一些讀書后的感想和體會。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習慣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是何等的重要。這一點我想聽課的老師都會有此感受。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2
《鳥的天堂》是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級上冊第3課。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是在一個“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的傍晚時分,這一次,他沒有看到鳥,只見到高大茂盛、充滿生機的大榕樹。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是在陽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見到了鳥飛鳥鳴的熱鬧情景。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gòu)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美。
我依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學情,安排三個課時完成教學目標。第一課時主要是初讀感知,落實通讀課文、識字解詞、理清脈絡(luò)的學習目標;第二課時主要是朗讀感悟,引導學生在讀悟中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對事物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描寫;第三課時歸納延伸,引導學生在歸納中升華情感,在延伸中體會作者描寫方法。
這樣不僅對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描述有了清晰的感悟:時間有變化,前為傍晚,后為早晨;氣氛有變化,前為靜寂,后為熱鬧;景色有變化,前為靜景,后為動景;心情有變化,前為喜愛,后為留戀;描寫的景物有變化,前者著重描寫大榕樹,后者著重描寫眾鳥。寫榕樹,是為寫眾鳥設(shè)下伏筆;寫眾鳥,是為驗證大榕樹確實是鳥的'天堂。而且感受了作者通過對事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描寫能使文章更生動,更具體,更形象,更準確,更感動讀者,并引導學生將這一方法嘗試著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獲取。
總之,從教學效果看,學生讀書、思考問題、討論問題、交流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發(fā)揮,課堂里出現(xiàn)了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書聲朗朗,學生敢于提問,敢于發(fā)表意見,各抒己見。若長此以往,則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得到審美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3
《鳥的天堂》主要講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的情景。由于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了解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大榕樹的樣子以及眾鳥紛飛的場景,還要了解人們是怎樣保護環(huán)境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課件能夠了解到大榕樹的大和茂盛的特點,也由此認識到鳥兒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多么美麗,在使用課件時,學生的精力也集中到了一點上,也被課件中的大榕樹的美和眾鳥紛飛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特別是在感受大榕樹的樹根和大榕樹茂盛的枝葉時,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學生有了較為直觀的理解,然后再引導學生細讀句子來感悟文中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凝練,體會大榕樹的美。再如在教學大榕樹上鳥兒紛飛的場景時,我又借助課件播放群鳥在大榕樹上活動的錄像,展示鳥的天堂鳥兒翻飛,鳥聲悠揚,令人目不暇接的熱鬧景象,真實地再現(xiàn)了眾鳥紛飛的歡鬧景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了對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滿足的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說說你看到鳥兒們在大榕樹上干什么呀!再讓學生仔細體會體會。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寫動靜結(jié)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的確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好文。今年,它早早地出現(xiàn)在四年級教材中,讓我們執(zhí)教者有一種欣喜和想教好它的沖動。這篇文章文質(zhì)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一直以來,我對這篇文章情有獨鐘,因而自認為備課備得很充分,無論是對作者的遣詞造句,還是表達方法的運用,都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教學時,我注意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說他們所說,訴他們之真情。
一節(jié)課下來,雖然沒有借助多媒體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的優(yōu)勢給學生傳播課本知識,但學生學習的興趣依然盎然,或許是他們被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被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很好。 傳統(tǒng)的教法,可按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wù)归_,先學第一次只見到勃勃生機的大榕樹,但沒有見到一只鳥,再讀第二次看到了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或者圍繞“為何能成為鳥的天堂?”的兩個因素展開教學。本課設(shè)計時以讀、悟、說為基本思想,把“榕樹”與“鳥兒”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加以品味,教學設(shè)計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突出語文的人文性。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感受榕樹的勃勃生機和“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
3、初步學會換位思考,養(yǎng)成辯證思維的習慣。
其教學過程根據(jù)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感悟,發(fā)展語感”出發(fā),主要以朗讀感受、自主感悟、換位再讀再悟、拓展延伸幾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朗讀感悟第一課時教學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研讀二、三段,即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不同景象,在回顧課文內(nèi)容后,讓學生挑選出描寫榕樹與鳥兒的段落來讀。在讀、評的過程中,學生對這些重點段落有了整體的感悟。 自主感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采用學生自主選擇(在描寫榕樹與鳥的段落中任選其一)、自主研讀(品味描寫榕樹或鳥的語言文字)、自主感悟(用第一人稱介紹榕樹或鳥的魅力)的方法,積極引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讓學生分別以“樹”和“鳥”的身份贊美自己,從中培養(yǎng)自尊、自愛、自信,使每個學生的聰慧、可愛、悟性和靈氣都表露了出來,做到了人文一致,人文合璧;讓學生始終有積極的閱讀心理,從讀中感受到榕樹的勃勃生機和“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從中獲得了愉悅,獲得了對人生價值的感悟,獲得了人文精神的升華。
換位整和、再悟教學時,引導學生深究榕樹與鳥的關(guān)系,進而互換角色,進行再讀再悟,使學生從整體上感悟、了解“鳥的天堂”的含義,使學生同時學會欣賞別人,我即是樹,你即是鳥,樹和鳥互相欣賞形成整體;我和你也互相欣賞,互助互勵,讓學生真正做到了認識自我,欣賞別人。
這里滲透了換位思考的意識,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辯證地、全面地看問題的習慣。這樣處理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為學生人生的光彩涂了一層亮麗的底色。 拓展延伸我以課文內(nèi)容“一只小畫眉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的唱著,它的歌聲真好聽”引導學生想像。讓他們圍繞“如果你是小畫眉,你會唱些什么?”進行交流,引導學生經(jīng)歷從讀到悟,最后到表達的一個完整的語言文字學習過程。朗讀訓練這是本課另一個較成功之處,主要采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而B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zhì)樸,意境優(yōu)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lǐng)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閱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guān)系,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xiàn)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華,進一步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fā)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因此,我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chǔ)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說喜歡榕樹還是鳥兒,并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2、抓句子,談感悟。在學生暢談喜歡段落的基礎(chǔ)上,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來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xiàn)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xiàn)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自已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在小組中讀,推薦讀等。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4
《鳥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語言準確傳神,生動形象,簡潔灑脫,富有節(jié)奏感。課文描寫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只是看見了一棵大榕樹,第二次看見了真正的鳥的天堂。我在教學時采取了先讓學生初步感知,然后先學習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情景,接著以“作者因為第一次看得非常留戀,所以作者再次去欣賞一次嗎?第一次倒底看到的是怎樣的?”過渡學習第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時,由于我缺乏對優(yōu)美字句的朗讀指導,學生沒有體會到鳥的天堂的美,他們學習積極性不夠高,致使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當我上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時,吸取了前一課時的教訓,設(shè)置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展開想象。比如:教學作者看到的大榕樹的真正面貌時,我要求學生邊討論,邊想象,然后交流的學習方式,并要求學生根據(jù)重點句提問,學生積極性得到了提高,課堂氣氛活躍,主動學習,想學習的欲望也很強烈。
教師不僅要備好課,上課時教師的引導語和上課的精神面貌都是影響課堂教學的.一個因素。我在上第一課時時,沒注意到自身因素,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思考和討論。課后,字我感覺非常差,于是,我主動要求去聽師傅的課,師傅沒怎么精心準備,但是,對我啟發(fā)真的太大了,就指導朗讀來說,師傅總是有那么多的“理由”和方式讓他們品讀,每次讀都有不同的目的。學生讀得興致也非常高。而我總是直來直去,不講究教學藝術(shù)。上課時也不像師傅那么動情和投入。第二課時,我有意模仿師傅的教學方法,產(chǎn)生了一定的效果。我覺得新教師真的應(yīng)該多聽聽老教師的課,肯定會受益匪淺。多上十節(jié)課的效果也比不上聽老教師的一堂課受益大。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
《鳥的天堂》教學片斷及反思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鎮(zhèn)東華小學 高憶梅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枝繁葉茂,眾寫歡樂歌唱。作者巴金以樸實優(yōu)美的語言贊頌了這自然景觀。對學生來說,這世界是新奇的,問題無處不在。給予學生質(zhì)疑,就等于使學生知道他們的“無知”,給予他們“求知”的自由。對《鳥的天堂》一課的教學,我嘗試放手讓學生讀、讓學生感悟的同時,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脫離以往的教師設(shè)計問題,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的方式,并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教學片段】
生:“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边@一句中,作者為什么用“仿佛”呢?
師:你讀書真仔細!同學們,請想一想,“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仿佛”就是好像。
生:“仿佛”就是似乎。
師:作者為什么在這一句中用“仿佛”呢。
(學生沉默)
師:大家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讀一讀,想一想“仿佛”這個詞語寫出了什么?
(學生自由讀課文后,陸續(xù)舉手。)
生:我認為當時有鳥兒在撲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時,沒看到鳥,不能確定是否真的有鳥,所以在這句話中用了“仿佛”。
生:我認為當時沒有鳥兒在撲翅膀,這是作者想象到的。因為他聽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急切地想見到鳥,所以他想象到了這里有許多鳥。這是作者的錯覺,因此作者用 “仿佛”。
(學生掌聲鼓勵。)
生:我想是因為樹葉很茂密,把鳥窩都遮住了,所以“我”不知道鳥在哪里。
生:還有,當時天快黑了,鳥兒要休息了,所以作者見不著一只鳥。用上“仿佛”更準確。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都很精彩。一個“仿佛”竟有著這么多不同的解釋,老師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在平時寫作文時,也會像作者一樣,認真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地用好每個詞。
【教學感悟】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為中國,有疑問才有思維,經(jīng)過思維才能解疑?梢姡诮裉斓恼n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不知道什么”,提出“想知道什么”,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并以“求知”為學習的動力,鼓勵學生敢于“異想天開”,敢于突破常規(guī),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求新的能力。
1、鼓勵大膽質(zhì)疑:
教師組織全體學生對“疑”討論研究,無形中激勵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維。特別是有的問題教師在備課時可能都沒想到,所以學生一提出來,便可以請學生幫忙解決這個問題,雖然一下子難以確定誰講得更有道理,不過這時告訴學生“課外一起去查找資料”,既不浪費課堂的寶貴時間,也促使閱讀教學向課外延伸拓展,激起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2、發(fā)展學生思維:
在學生質(zhì)疑的時候老師可以延遲評價,由于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講得都有道理,思維就漸漸地由單一性走向多向性,由常規(guī)性走向創(chuàng)造性,久而久之學生就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3、重視多讀:
在閱讀教學中,“讀”也是學生最重要的能力,更是其它能力形成的基礎(ch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篇文章學生讀得不夠,對內(nèi)容毫無感知,能問出什么?又從何處問呢?因此在教學新課時,一定要先讓學生充分地讀。先通過形式多樣、選擇自由的讀,使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懂意思,形成一定的感知,再讓學生讀出問題,給予思考、提問的時間。
4、改變“請君入甕”的教學方式:
當前的.閱讀教學中,以問題來牽引教學進程的教學思路非常普遍,但是我們往往忽略,這些問題是學生的問題嗎?我們往往是教師獨自鉆研教材,圍繞教學目標與訓練重難點,設(shè)計一系列有助于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語言文字的“問題”,在課堂上以“問題”為教學思路,一步一步地友好或懊惱地“請君入甕”,從而在學生身上求得教師所定的答案,完成教師所定的目標。雖然其中有“思”,也有“疑”,更有“問題”,但細一思考,其實這種教學是“思非思”,“疑非疑”。學生思考的只是老師提出的問題,他們心中是否有這樣的疑問,老師并不了解;而教師也不過是無疑而問,問的都是自己知道的不是問題的問題,只是想應(yīng)灌給學生。我想這也就是高年級的同學越來越?jīng)]人提問題的原因吧!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08-08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02-09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18篇)05-10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6篇)04-07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篇04-14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篇02-21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15篇02-18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篇02-04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