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部編版第一課就是和一年四季有關的《春夏秋冬》,在詞語中學生感悟了一年四季天氣的變化和不同,本單元是識字單元,還應以識字為主。
成功之處:在教學中我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四季的美景圖帶領學生走進四季,了解四季的`景色變化。
本課中要求識記的生字較多,由于學生已初步具備認讀生字的能力,教學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識字方法進行識字,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能力。
在寫字教學中,我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筆畫順序來書寫,同時還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鼓勵他們運用各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另外學生邊說筆畫名稱邊書空,增加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力,然后我對關鍵筆畫進行點撥,最后讓學生描紅、臨寫。我在巡視過程中適當指點,并給學生寫得好的字畫個小紅星,這對學生起到較大的激勵作用
不足之處:
時間把握上不夠恰當,課堂前緊后松。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經(jīng)過前期精心地設計,我認為這篇課文執(zhí)教時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情境激趣,質(zhì)疑導學
我們的孩子對壁虎不是很了解,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創(chuàng)設了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出示小壁虎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么名字嗎?”從而在具體的情境中教學“壁虎”兩個生字。這樣做很好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調(diào)動了他們參與學習過程的積極性。在揭示課題后,我問孩子們:“通過讀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然會質(zhì)疑:“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它向誰借尾巴?借到尾巴沒有?”學生的這些問題其實是能夠通過朗讀解決的,這樣可使學生明白會提問也是會學習的表現(xiàn),自己提出的問題可以在讀書中自己解,從而品嘗了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樂趣,實現(xiàn)了引導孩子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行為方式。
二、以讀為本,識字學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敝挥谐浞肿x書,才能使學生真正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變“聽學”為“自學”。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我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采用多種形式,如:出聲讀、合作讀、默讀、分角色、齊讀等,求學生真正投入讀書之中。每次讀書都有明確的要求,并在讀書中自然引導識記生字,在反復讀書中掃清了生字障礙。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語感。
三、增長知識,擴散思維
學生了解到小壁虎長出了新尾巴之后,我問孩子們:“你知道這是種什么能力?”繼而通過聯(lián)系人體明白什么是“再生能力”。在學完課文后我布置了課下去了解動物尾巴的妙用,到課堂上來講一講。引導孩子們?nèi)ヘS富自然科學知識,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喚起了他們的求知熱情,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當然,這節(jié)課也存在明顯的不足:
一、面對個別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我試圖通過引導學習引他進入學習狀態(tài)不成功后,就沒有再理會他的行為。課中盡管他大聲搶答,但好幾句話都是與我提問有關的,我沒能適時引導。在課堂教育機智方面還需改進。
二、課堂設計環(huán)節(jié)有些多,使整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進行了47分左右。說明一節(jié)課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三、在隨文識字的方法上要繼續(xù)進行研究,如何使生字呈現(xiàn)更自然,更切合文本是我近期要解決的問題。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本學期上了一節(jié)小古文教學研討課,這也是教學過程中首次接觸到小古文教學。對于古文,我的感覺是又愛又怕。古文更好地展現(xiàn)了中華語言文化的魅力,有時在與人交流時想引用幾句古文,但是在別人眼里到成了另類。這也深刻地讓為感受到了古文文化的缺失,作為語文教師,我覺得我們也有這個義務讓學生能更多的接觸古文,更好的從古文中獲取文化的養(yǎng)分。
這次我展示的是《鐵杵磨針》一文,《鐵杵磨針》寫的就是李白幼年時鐵杵磨成針的故事。選擇這篇文章,我是覺得文章中的主人翁學生有過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學生也都接觸過,首先在教學時就減少了難度。在指導時,我是結(jié)合我自身學習古文的經(jīng)驗來指導。我中學時接觸小古文首先學會的就是記住每個字的意思,特別是古今異義的字,比如“易”在古文中是交換的'意思,但是在現(xiàn)代文中是簡單的意思。把這樣的古今詞義不相同的字記住也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望文生義的現(xiàn)象。在教學本文時我則是重點抓住了“媼”字進行指導,讓學生了解到“媼”是老婦人的意思,由此又引申理解“嫗”“叟”“翁”的意思。當然文中其實還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如 “欲作針”中的欲;“方磨鐵杵”中的方,但是時間緣故我則有意識的帶過了。另外我學習古文時還很注意古文翻譯的幾個方法,在教學本文時我著重指導了“留” “補”和“調(diào)”。我之要著重指導古文這樣的學習方法也是相對我原來學習古文的漏洞進行指導。我之前學習古文時老師在這方面的指導就比較欠缺。因此我想在自己指導時能在這些我覺得重要的方面多下點功夫。
當然我這堂課最大的漏洞就是缺少趣味性,趣味小古文還是要抓住他的趣味性,抓住了趣味性才能夠讓學生更有興趣,興趣永遠是孩子學習最大的動力。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這節(jié)課以讀為本運用各種評價手段,引領學生用多種方法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探索、讀中感悟、讀中運用,使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均得到發(fā)展。
學過的知識不去運用它,它就會逐漸被遺忘。如果立即使用它,它就會變成自己的.東西。語言也是這樣,在閱讀中學過的語言放在頭腦中不使用,它就會慢慢丟掉,如果經(jīng)常調(diào)遣它,它就會生成新的語言。文中有三個段落極其相似,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模仿創(chuàng)造故事情節(jié),學生就會掌握其規(guī)律,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
語文學習是一個綜合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小手介紹給他人,就是為學生提供語言交際的場所,但活動時,有的孩子表現(xiàn)膽怯、拘謹、羞澀,不能大方得體地說話,還有待于今后逐漸培養(yǎng)。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在教學時我沒有簡單地告訴,用慣常的老師做實驗給學生看的方法教學這一段。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老師相機引導讀書、領悟,從而達到不言而喻。使學生自己學懂,使老師的引導做到潤物細無聲。這種不是現(xiàn)成的給予,而是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獨具匠心的設計。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靠自己的力量學懂課文時,所獲得的絕對不僅僅是知識!
設計做實驗時,實驗器具并不是老師全部準備好,而是輕輕一問:"你需要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問喚醒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引起了學生對課文中語句的回味,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當水加到剛滿時,一句"夠了嗎?"再次促進學生思索,促使學生回到課文,從而真正明白什么是"滿滿的"。同樣,不抽象地講"漫" 字的概念,但全班同學都懂了什么叫"漫""誰還想試試嗎?"再一次做實驗,邊順勢引導,學生從中領悟了什么是"丟"?梢哉f:兩次實驗循循善誘,三個層次水到渠成。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發(fā)現(xiàn)真理,永遠比給予真理更重要。"我們做老師的不妨也放手讓學生動手試一試,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是有潛能的,會發(fā)現(xiàn)學生體驗更深刻,能把知識真正學到手,還會發(fā)現(xiàn)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我的力量,或許還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由此看來,我們的確應該為學生的有效學習來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重新系統(tǒng)設計我們的教學,知識才能從書本、教師頭腦中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真正內(nèi)化為自己的財富,真正具有遷移價值。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好事情》這是一篇兒童故事。故事告知我們,要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就應當付諸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本篇課文的教學,我立足于新課改理念,使學生能在快樂中,更好的知道課文內(nèi)容。
一、隨文識字,鞏固生字
針對本課滲透性識字較多的特點,在本課的生字教學上,我在學生掌控詞語的.條件下,再引用多種識字方法,如換偏旁法,數(shù)筆畫,找朋友,熟字帶生字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形象性的記識生字。但鑒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及認識特點,我在學生識字的基礎上,二次采取隨文識字,將識字與瀏覽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在課堂內(nèi)有效掌控生字。雖然花的時間多了點,但是學生卻可以當堂解決生字,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二、引導答疑,知道課文
本課的難點是,讓學生從課文中明白做好事情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學生如果僅是讀讀課文可能沒辦法完全知道,或者到達情感的激蕩。因此,我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交換,在交換的進程中,引導答疑,進而知道課文,升華情感。在課堂中,我讓學生討論“帶馬莎去玩,給小狗喝水,幫奶奶刷碗,這些事如果尤拉去做了,算不算好事情?”學生經(jīng)過討論后,一致認為是好事情,但是他們可能還不明白這些事都是身邊的小事。所以這時老師就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了,師必須引導學生去認識“為何尤拉不做這些事情?他的想法對不對?他做得對不對?”這些問題的背后老師稍加總結(jié)歸納一下,學生的情感便得到升華。
另外,在本課教學上,我還重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讓學生用“如果,我就”說一句話。學生在知道課文及詞語意思的情形下,一句比一句說得好,說得杰出。但是本課的教學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在知道課文時,多是教學方法采取不恰當,不夠吸引學生,導致個別學生的注意力煥散。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鮮花和星星》是一首兒童詩。全詩情景交融,語言優(yōu)美,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美的熏陶。”
我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未揭題前,讓孩子們先通過觀察圖片,引出這首的名字和內(nèi)容。利用孩子們對圖片直觀的感受,我設計了兩個問題,用觀察圖片,回答問題的方式倒入課文,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課文,從而有更高的熱情投入到課文的學習。
注重學生的讀書實踐。整篇課文都是通過讀來感悟,揭題后,我讓學生自由選擇讀的方式感悟課文,隨后又運用了自讀、指名讀、分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靈活多樣的讀法是相當重要的,體現(xiàn)了《課標》所要求的'“讓學生充分地讀”。
注重學生的說話訓練,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并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所以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實際上就是開發(fā)教材,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這樣進行訓練學生的潛能較為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了語言的積累,又實現(xiàn)了語文學習從課內(nèi)到課外的延伸,課堂也因此而美麗起來。
回看這一課的教學,學生增加了語言積累,能讀善思會說。事實證明,孩子的思想在課堂上一旦得到解放,他們將釋放巨大的能量。這能量的體現(xiàn)就是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讓課堂變得精彩紛呈。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在教學《離開媽媽的小黃鸝》一課時,我力求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落實“三維”目標。
一、自主學習,貫穿閱讀
閱讀教學以讀為主。本節(jié)課我共設計了三個層次的讀書,把讀貫穿于教學的始終。由于我講授的是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我以“小黃鸝第二次離開媽媽又干什么去了,結(jié)果又會怎樣呢?”這一與上節(jié)小黃鸝第一次離開媽媽有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為切入點,把學生讀書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了起來。這時,我安排了第一個層次讀書,并且要求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讀,或問老師,問同學。讀完后,我鼓勵學生站起來輪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緊接著我安排了第二個層次讀書,要求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中每一自然段寫小黃鸝干什么去了?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進行了第三個層次讀書,也就是隨文識字,分角色朗讀。以上三個層次的朗讀設計,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遞升,使得整節(jié)課的朗讀指導有目的,有層次,體現(xiàn)了教師指導和學生學習的過程; 由讀得不完全正確到讀得正確,讀得不大通順到讀得通順、流利,讀得比較平淡到讀出感情,真到實現(xiàn)了讀的目標。
二、多樣識字,讀中悟情
語文實踐包括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也包括情感的體驗,興趣的培養(yǎng)。這節(jié)課我注意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體驗入手,多種方法識字,再借助課文內(nèi)容,入情入境的讀,從而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比如,“真”先從拼字音開始,再想從這個字中想到哪些字,誰真可憐,怎么讀出老白頭翁的可憐呢?然后在范讀和仿讀中,為學生以后的情感升華作了鋪墊。再比如學習“跟著”時,我把對字形和字義的認識做為重點,鼓勵學生用換偏旁法記,在自己的身上找?guī)в小案钡脑~,然后再結(jié)合課文理解“跟著”的含義。特別是學完課文之后,為了達到情感的升華,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讀,老師來做解說,由學生來做小黃鸝和黃鸝媽媽,看誰讀的像。學生在這種趣味的讀和演中再次體驗到小黃鸝熱情助人和虛心好學的情感,此時情感目標的完成有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當然在教學中也有很多的不足和失誤,比如:對于每個字的字形的認識還不能做到有輕有重,學生的一些情感體驗不能做到有收有放,這些都需要各位同行們批評指正。
總之,整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本著只是起著一個引導作用的教學理念,更多的是學生的自讀、自悟;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不是老師說教式的灌輸,而是學生自我體驗后的感悟。離開媽媽的小黃鸝教學反思3篇。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教學,真正使三維目標落到了實處,從而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下面我來談談對這節(jié)課的體會:
一、煥發(fā)激情,在情境語境中學習字詞。
離與鸝,這是一組同音字,它們都出現(xiàn)在課題中,舒老師首先創(chuàng)設了一個你熟悉她嗎,看老師寫她的名字這一情境來學習“鸝”字,學生熟悉小黃鸝的名字的愛好很濃,激發(fā)了學習的樂趣。課題本身又提供了學習離的語境,通過讀學生能感悟離的意思。
二、抓住重點,在鼓勵指導中朗讀課文。
1、示范引路 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可以激發(fā)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教學小黃鸝的語言,舒老師采用了范讀,讀出小黃鸝的年齡特征,果然同學們練得愛好盎然。
2、激勵等待 學生讀文出現(xiàn)問題時,老師耐心等待,鼓勵他們,給孩子自己讀好課文的機會,讓他們體驗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做,全班學生的熱情都會激發(fā)出來。
3、學詞練句 段由句構(gòu)成,句由詞構(gòu)成,教學時,老師注重讀好詞,連成句。減輕了學生讀文的難度,有利于學生形成朗讀能力。
三、識讀結(jié)合,在相互作用中提高效率。
隨文識字,使識讀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以前我們的教學往往先搞一塊孤立的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把幾個生字音、義、形都解決了,然后再來閱讀。這樣做識字的時間拉得很長、很孤立,閱讀的時間被侵占了,結(jié)果使識字和閱讀互相干擾,兩敗俱傷。教學中舒老師以讀為本,寓識于讀,識字與閱讀同時進行,音、義、形可以分散難點,分布到位,這樣既加強了識字又聯(lián)系了閱讀,使識與讀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這樣效果就好了 最后我有一點疑惑,就是一節(jié)課學完這么多的字是不是太多了,學生會不會記得不扎實?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研究也表明: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探索它,認識它;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并趨向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xiàn)。
新課標要求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認為要想讓學生真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我在教學《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課時,努力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下面就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做簡單介紹:
一、猜謎揭題激趣。
猜謎語這是低段小朋友最喜歡的游戲之一,所以在上課之前我準備了兩個謎語,看誰是猜謎高手?謎語一、有種動物真可愛,耳朵長,尾巴短。紅紅的眼睛三瓣嘴,愛吃蘿卜和青菜。跑起路來特別快。謎語二、前腿短來后腿長,兩眼通紅耳朵長。三瓣小嘴不吃肉,白菜蘿卜吃不夠。這時候,學生興趣高漲,舉手積極,整個課堂非;钴S。當學生回答是小白兔時,我就趁機導入“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很喜歡童話故事,所以,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小兔子的故事,請小朋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聽!
二、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
上課時借助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簡短的講完童話故事后我就播放了動畫,把學生帶入了童話中,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對課文有了形象直觀的感知,就有了情感與態(tài)度的投入,學生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
三、圖文結(jié)合激趣。
在分析課文時,我主要通過圖文結(jié)合來上。課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圖(畫的是老山羊送給小灰兔一車白菜,而小白兔不要白菜,要了菜子)說說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課文中哪幾段寫的就是這幅圖中的內(nèi)容,然后再來指導朗讀。再出示文中第四幅圖(畫的是小灰兔又來向老山羊要白菜,而小白兔卻給老山羊送來了白菜),請小朋友說說從圖中看到了什么,哪幾段寫的是這幅圖的內(nèi)容。最后一起出示兩幅圖,說說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不一樣呢?因為小灰兔只吃不干活,小白兔卻自己種來吃。通過圖文結(jié)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興趣。
四、表演朗讀激趣。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中有具體的對話,總是讓學生自己讀也會缺少樂趣,所以讓學生表演朗讀也是很好的激趣方法。在上第二課時時,學生對課文已經(jīng)有一定的了解,我就叫他們來當當小白兔和小灰兔,老師讀白,學生對于當小白兔的興趣特別高,朗讀的時候表情也非常豐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五、結(jié)尾懸念激趣。
童話故事生動有趣,結(jié)尾處常常留下余味,教師如能處理好課文的結(jié)尾,適時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在課文上完時,我又問學生,如果你們是小白兔或小灰兔,你們想想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這時候?qū)W生興趣大增,“我會向小白兔要一包菜子自己種”各種各樣的答案從學生的口中講出來,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當然,依據(jù)課文體裁、題材的不同,還可靈活多樣的采取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以此為契機,打開學生的智慧之門,引領他們步入自主學習的天地。
總之,我在教學《小白兔和小灰兔》時,有意識地運用以上方法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學生不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但在教學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由于這個班的學生本來就很活躍,而我的教學設計就是想讓他們產(chǎn)生興趣,活躍起來,導致課堂上有點亂。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童話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內(nèi)容淺易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這個故事教育學生: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
在教學本課時,我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這樣設計的:
導入環(huán)節(jié):
低年級學生還是以玩為主,抓住學生這一年齡特征,在導入新課時,我先模仿自然界風、雨、雷的聲音,接著再故做神秘地發(fā)出“咕咚”的聲音從而引入課文學習。這樣的導入是為了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營造一種將閱讀期待。
字詞教學:
針對本課生字較少,我對字詞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讀好文中較難的四個句子,但是我對四個句子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句要求讀出“拔腿就跑”的感覺來,第二句讓學生讀準“呀、啊、哇”三個較難讀的語氣詞。第三句則是讀準兒話音“大伙兒”。最后一句要求根據(jù)標點讀好停頓。四個不同的句子,四個不同的`讀書要求,扎實地完成字詞教學,為課文的讀文做好鋪墊。
精讀文本環(huán)節(jié):
1. 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加深對課文中心意思的理解。學生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思考交流:當聽到咕咚聲音時,小兔、小猴、狐貍、大象、野牛等怎樣做?怎么說的?接著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抓住重點,因勢利導,指導朗讀,如:兔子、小猴兒,大伙兒說的話要讀出驚慌緊張的樣子。這樣通過多次反復朗讀品味課文,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的能力。
2. 角色演評,滲透德育。童話故事的教學運用“角色演評”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對童話隱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內(nèi)化和升華。在學生朗讀動物們的喊叫之后,我安排了一個角色表演,目的是讓學生對角色有所理解,在表演結(jié)束之后老師馬上進行現(xiàn)場采訪,問小動物們:為什么逃跑?咕咚是什么?在有趣的表演中再一次感受動物的盲目、可笑。
3. 抓住重點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朗讀感悟、表演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跟、跑、叫”明白兔子、猴子等小動物的可笑。抓住“攔、問”兩個字體會野牛的鎮(zhèn)定自若。同時通過重點字的對比引申到對動物們表現(xiàn)的進行對比。
練習說話、升華內(nèi)容環(huán)節(jié):
本文的內(nèi)容是較為簡單的,但是他所蘊含的道理是很深的,在學生笑過之后我安排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類似這樣的事情。通過說來訓練語言的水平同時挖掘課文的深層道理。
在今天的教學中學生的朗讀較為到位,把動物們的慌張、尖叫很好的感悟出來了,但是對于文中的深層含義:“遇事學會動腦不要盲目跟從”這一道理沒有很好的理解。以至于在最后的說話練習中學生不知所云。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要用心。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一、教學目標:
1、能會認紡線等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學習氵、勹、門3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觀察插圖。多層次的朗讀。表演等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通過學習課文理解春雨滋潤大地、萬物復蘇,從而產(chǎn)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鳥圖片
四、教學方法
觀察法、情境法、講授法、朗讀指導法。
五、課型:看圖學文
六、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課題,理解色彩。
1、組織談話,導入新課。
師:你們今天很可愛,他穿的紅色的衣服,他戴著藍色的帽子。衣服有各種顏色,你還知道什么有顏色?
生:自由說。
師:這兒有位朋友,他有顏色嗎?
2、板書課題:春雨的色彩(齊讀課題)
3、設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可以根據(jù)我會認勾出生字。
2、分組自學生字。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ǎ保┲该x(2)開火車讀(3)組詞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ㄒ唬⿲W習一自然段,感受春雨的輕和細。
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沙沙沙,沙沙沙我聽出來了,春雨真的很輕。可哪兒告訴了我們春雨很細呢?
2、指導朗讀。
師:(進一步引導)你們見過春雨嗎?想一想,春雨落在臉上是什么感覺?
生:談感覺。
3、指名學生朗讀。
師:我們帶著這種感覺再讀讀第一段。(生再讀)
學習第二自然段,引出問題。
師:屋檐下有三只小鳥在躲雨。瞧,他們來了。(出示圖片,認識三只小鳥。)他們在干嗎呢?
1、指名學生第二自然段。
思考:小鳥們在爭論什么有趣的問題?
2、評議,全班齊讀。
師:讀得真好,是真的想提出問題。我們象他那樣,也來讀一讀,好嗎?學習第(三)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認真讀課文的3、4、5自然段,找找課文里寫春雨都有些什么顏色。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范讀3自然段。
師:孩子們把春雨中的景色說得太美了。我高興得想給大家朗讀一段課文,好嗎?就把我最喜歡的綠色讀給大家聽。
師:你喜歡什么顏色,像老師那樣美美地去讀一讀,比比誰把他喜歡的'顏色讀得最美。
3、學生自由美讀。
4、指名學生表演讀。
師:大家都想讀,我們就來演一演三只小鳥
5、學生齊讀3、4、5自然段。
。ㄋ模⿲W習6自然段。拓展思維。
1、句式練習,拓展思維。
師:在春雨中,你看到些什么顏色?(生自由說)除了紅黃綠,春雨還有別的顏色嗎?
師:學到這兒,你最想知道什么?(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生討論匯報。
師:同學們你一言我一句,發(fā)表自己不同的看法,這就叫做(爭論)聽了大家爭論,猜猜春雨會怎么想?
生:說春雨的想法。
2、齊讀6自然段。
。ㄎ澹┯懈星榈乩首x全文。
四、實踐活動。
到外面看一看,看看春天的花、草、樹木有什么變化,各是什么顏色的,并把看的結(jié)果畫出來,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一、鞏固全文,練習朗讀、表演
1、指名分角色朗讀。
2、學生表演課文內(nèi)容。
二、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1、指名讀生字。
2、開火車用生字進行擴詞練習。
3、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
4、認讀詞語花籃中的五個詞語。
三、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認讀田字格中的七個生字,指名擴詞。
2、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教師范寫生字,學生仿寫。
四、結(jié)束課堂,布置作業(yè)
仿照文中的句子,用下列的句式練習說話。
春雨是色的。你們瞧,春雨下到,。
板書設計:
4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綠色
麻雀紅色
小黃鶯黃色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我叫足球》是蘇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8課課文。這篇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fā)展概況。通過教學,我形成了以下的教學反思。
許多語文教育專家、特級教師早就提出要簡簡單單教語文。那就是讓我們走出那“非語文”“類語文”的尷尬圈子,投入到真正的語文教學中來。賈志敏老師概括得好——語文教學要講“八字‘憲法’”:字、詞、句、篇;聽、說、讀、寫。也正如張慶老師所說學習語文的最好方法就是“讀讀寫寫,寫寫讀讀”。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在教學中,以下幾點是值得肯定的。
一、突出重點,訓練讀寫
《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蔽抑贫ǖ牡谝徽n時教學目標非常簡單:就是正確,流利地讀課文及識寫生字。
因此,教學中我把讀和寫作為訓練重點。導入課題后,學生初讀課文,接著同桌間互相檢查讀。至此,課文已經(jīng)讀了3遍。接著再讀課文,自由讀,師生比賽讀,學生邊聽邊學,邊聽邊讀,充分保證了學生讀的時間。這樣,學生讀得充分,讀得扎實,不走過場。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根據(jù)漢字“音、形、義”相結(jié)合的特點,首先利用師生比賽的方式,認讀生字的“音”;接著辨析生字的“形”,并想辦法記住生字;然后自學筆順,保證把生字寫正確;最后,學習讀帖,把字寫漂亮。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螺旋上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識字、寫字,真正做到了把識字寫字教學作為低年級課堂教學的重點。從而達到了《課標》中“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钡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但會識字、寫字,還學會了讀帖。經(jīng)過檢查,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書寫的“帶”字無論是占格還是字形都很漂亮。
二、激發(fā)興趣,主動學習
這節(jié)課的設計,課堂容量是很大的。教學中,我摒棄了那些花哨無用的東西,就是要學生扎扎實實地通過讀和寫來學習課文。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重要的。
課文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介紹足球的,和其它課文在表述方式上有很大的區(qū)別!鞍盐战滩奶攸c,靈活運用”是我的設計理念。課堂伊始,我組織了一次師生之間的簡單自我介紹,很快拉近了學生與教師、文本之間的距離。同時,“不會說話的足球?qū)殞氁蚕胱鲎晕医榻B,邀請大家?guī)蛶退拿,替它向全世界做自我介紹。”這兒又吊足了孩子的胃口,讓他們積極投入到文本的閱讀中去。
同時,在讀課文和識、寫字的時候,我創(chuàng)設了師生之間的`比賽情景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在識字環(huán)節(jié),學生看到平時“高高在上”的老師,居然也因為他們的努力被遠遠地落在后面,最后“慘敗”在他們手里,無疑學生是興奮的。課文的朗讀中,也采用了相同的方式,抽生與老師比賽讀,點燃了他們讀書的激情。這時其余學生的聽和評,也是在訓練他們聽的習慣和能力,在別人的朗讀中,他們邊聽邊學,也“讀”了好幾遍課文。
三、教給方法,學會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平時我們在備課時,都有一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備”學生。但這次教學,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一無所知的。一年級下學期,學生應該初步掌握學習課文的基本方法。借助拼音,學習課文;寓識于讀,讀中識字;結(jié)合生活,理解字詞。實踐“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即從讀句子到讀生詞,再到認識生字。
為了達到對學生的扎實訓練,在初讀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加上了學法指導: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教會孩子們怎樣學習課文,掌握學習課文的方法。
從課堂教學來看,這些孩子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但卻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不知道怎樣學習課文,由此看來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非常必要的。
四、有所側(cè)重,不搞平均
每一樣訓練,都應該有重點。教學中,教師心中必須清楚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突出自己的教學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本課教學中,第一自然段的讀作為“讀”的重點,目的是指導學法。而識字、寫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自己的側(cè)重點:認讀環(huán)節(jié),強調(diào)的是“紀”“己”“!焙汀斑\”這些最愛讀錯的字音。辨析字形,記住筆順時,重點強調(diào)“運”的筆順是先里邊,后外邊;“!睆娬{(diào)字形和新偏旁。指導書寫時也不是平均使力,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以“!弊鳛榇,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以“帶”作代表,其余的字自己識記、書寫。這樣的教學,才能做到有訓練重點,實現(xiàn)由“扶”到“放”,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在比賽讀第一自然段時,一個女孩讀得非常不錯,這時,應該及時利用這一生成的寶貴資源,讓全班同學像她一樣的讀課文。其次,比賽讀課文時,原來設計的由班長指定本班的進步生和老師比賽讀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關系未能實現(xiàn)。還有寫字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學生不會讀帖,甚至不會占格,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用時過多,導致最后的寫字環(huán)節(jié)沒能讓學生把全部生字在課堂上書寫。
總之,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體現(xiàn)的就是以簡單的教學目標,簡單的教學流程,簡單的教學方法,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上一堂真正有“語文味”的語文課。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但是,這次的課上,我們班卻出現(xiàn)了一位“賽曹沖”。
教學中,我在學生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后,提出一個建議:“曹沖能夠想出這樣的辦法,是因為他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我們班中有不少孩子平時特別愛觀察,現(xiàn)在你們就動動腦筋,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想出比曹沖還好的`辦法呢?”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教師熱鬧起來,讀書的,看圖的,跑到講臺做實驗的,討論的,反駁的……真像一鍋煮沸的開水。我則靜待佳音。
一會兒,幾名同學就大叫起來,提出他們的新方法:曹沖稱象時,用石頭代替大象,方法的確很巧妙,但是,士兵們太費勁了,因為他們必須得一塊一塊地搬,既費時又費力,太辛苦!我們想的辦法是直接讓人來代替大象,讓曹操官員們甚至士兵們都上船,當水面即將接近船上劃線處時,讓曹沖或其他小孩代替更小的石頭,這樣,既省時,又省事,官員們還親自參與了實驗,體會了其中的樂趣,真是一石三鳥!
說得真好!我暗暗佩服!百惒軟_”真是當之無愧。課后與眾老師談及此事,都說:“現(xiàn)在的孩子,只要引導正確,個個都比古代的強呀!只是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呀,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xiàn),孩子們個個都會成為“賽曹沖”。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課了情未了,我的思緒還在“月亮、珍珍、媽媽”間徘徊。這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課文,仔細研讀了課文之后,我將教學重點定為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我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想帶領著學生走近文本,感受媽媽愛珍珍,珍珍愛媽媽,月亮關心小朋友的美好行為。并有感情地讀好月亮的兩個心愿以及母女倆的對話。但課上下來,效果不盡如人意。圍繞教學的有效性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1。在識字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說出識字方法,在幾個學生講了之后,我并沒有適時地進行識字方法的小結(jié)。可以在學生講完之后這樣補充,是啊,像這樣一些合體字,上下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我們大都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這樣更容易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形成學習能力,便于學生在課外的閱讀時進行識字方法的遷移。
2。在母女倆的感情朗讀中,我努力引領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來進行感悟朗讀。比如:早點兒、還是、可是,不僅僅是這些詞,還有句末的標點符號,兩個感嘆號。指導后,我叫起一組同桌進行分角色朗讀。一個小男生其實讀得很不錯,美中不足的是讀到后面,聲音有點高了,聽得出來,孩子讀到“玩玩吧”是很高興的,在這里,我的引導語沒有及時關注到孩子的讀書情緒上來,而是引向了讀書的聲音:媽媽生病了,說話的聲音還能這么重嗎?這樣一點撥之后,學生的聲音明顯輕了很多,我想他也正很努力地想要進入生病的媽媽的角色,可是也正因為如此,引發(fā)了很多小朋友的笑場,之前創(chuàng)設的情境一下子消失了。課后,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同時,能突顯出教學的有效性。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機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能充分考慮到學生對文本的多元解讀以便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朗讀點撥,能準確到位的觸摸到文本的感情色彩。
3。在內(nèi)化了文本之后,拓展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了一首小詩,語言文字雖十分優(yōu)美,可是站在學生的高度,要真正讀懂文字背后深厚的情感,很難。語言不夠富有童趣,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只能望而卻步,因而無法達到升華感情的目的。
失敗的地方還有很多,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建議,幫助我更快地成長,謝謝。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春曉》是語文版教材一年級下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對于這首詩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成人都不陌生,它甚至成了很多成人童年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得我的小時候,我們會惡搞這首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也來大狗熊,誰也跑不了。”還是蠻合轍押韻的,那時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是帶有一片歡笑。今日以教師身份觀之,如此熟悉的一首詩卻讓我覺得陌生之極,遲遲不敢動筆去寫教案,無從下手……
想來想去,這首詩唯一的落腳點就是讓熟悉的故事變得有新鮮感。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著手點。
于是,認真地觀看了竇桂梅老師的《游園不值》教學視頻,期待從中受到些許啟發(fā)。最后反復琢磨了好久,課上下來,自己還是非常滿意的:
一、平平仄仄中找到了吟誦之感。
一直認為,古詩是最接近中國人性靈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有些古詩湮沒在洪流里,有些古詩雖保留卻面目全非,徒有其表。所以,在我的課上,我要從孩童抓起,讓學生進入古詩,還原古詩的本來面目。所以,我選擇了帶領孩子畫分平仄,再依據(jù)平仄而吟誦?粗⒆觽儠r而皺眉標注,時而放聲開唱。我不得不承認,這和朗誦相比,不甚好聽。但我也不得不直言,這越聽越有味道,“難聽,是因為你不懂它!
二、覺與不覺、知與不知中的品讀。
孩童對于古詩的理解是有很大限制的,所以并不打算把古詩拆分了投給學生,而是打算,萃取古詩的氣味,揉碎在學生的記憶里。說起來很浪漫,實際上就是從高度去理解,給學生的不是古詩的文字,而是古詩的感覺。所以在課上,重點帶領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覺與不覺”“知與不知”。
孟浩然在這樣的一個春日清早,感受到了什么?沒有感受到什么?
孟浩然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特別是最后一句中的“花落知多少”,我們討論了孟浩然到底知不知道花落多少。孩子們出現(xiàn)了兩種觀點:
不知道,因為他問了一句“多少”?
知道,因為他看見了滿地落花,很心疼,所以慨嘆了一句“多少”!
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最后我們達成觀點:他不知道具體落了多少,但他知道很多,所以這里既有疑問又有疼惜。
古詩是我鐘情的東西,我希望能夠讓我的孩子們含英咀華,吟誦作詩,這節(jié)只是一次小小的嘗試,算不上成功,也不能說是失敗,總之,古詩教學,我們在路上!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9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9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3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教案及反思02-14
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教學反思04-20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熱門)03-26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范文03-29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3-29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9-19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