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敕勒歌語文教案

敕勒歌語文教案

時間:2022-01-30 21:50: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敕勒歌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敕勒歌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敕勒歌語文教案

敕勒歌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老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并配樂)

  2、老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二年級學生回答

  3、老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二年級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二年級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老師:詩中哪句是描寫中的內容?

  指名朗誦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年級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二年級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教師評價: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二年級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敕勒歌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重點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容?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笔痉蹲x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語文教案3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領略遼闊壯美的草原風光,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說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這首民歌描繪了我國內蒙古陰山腳下土地遼闊、牧草豐茂、牛羊肥壯的草原風光。反映北方少數民族的生活,表現了他們對生活、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敕勒川,陰山下”,這句詩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陰山腳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句寫天空像圓圓的蒙古包大屋頂,籠罩著大地!疤焐n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句主要寫草地。在藍藍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邊,風時時吹來,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壯的牛羊從草里顯露出來。 整首詩場面宏大,意境高遠,層次清楚,語言通俗,充分表達了牧民對草原風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建議

 。ㄒ唬┱n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風光的圖畫。

  課文朗讀錄音帶,《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盤(或錄音帶)。

 。ǘ┳R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生字不多,要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采用部件分析方法記住字形,教學中要專設環(huán)節(jié)檢查指導。

  2、寫字教學。

  廬:半包圍結構,字體偏斜,書寫時應特別把握好字的`重心!皬V”字旁的橫,不要寫得過長,第三筆撇,應寫作豎撇。里面“戶”字的“”寫得開闊些,末筆要寫成豎撇。

  蓋:上下結構,上邊是美字頭,下邊是皿字底。

  (三)詞句教學。

  敕勒歌:敕勒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陰山:陰山山脈,大部分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境內。

  穹廬:蒙古人住的圓形帳篷,也稱蒙古包。

  籠蓋:籠罩、遮住、蓋住。

  蒼蒼:深青色,本課可理解為藍藍的。

  茫茫:遼遠,沒有邊際。

  本課的詞語,大多數是憑已有知識理解不了的,教師應在學生通讀詩句的基礎上講解。詩句的理解,要在教師指導下,結合插圖加以體會,然后通過反復朗讀,加深理解。這首詩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陰山腳下。

  天像圓圓的大屋頂,籠罩在原野上。

  藍藍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邊,

  風吹過來,草低下了頭,

  露出了一群群肥壯的牛羊。

 。ㄋ模├首x、背誦指導

  在指導讀的過程中,結合看插圖投影、看錄像、聽音樂等,盡量讓學生感受到詩的意境。朗讀指導可參考示例如下: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指導朗讀這首民歌時,教師要多示范,必要時可領讀難句。只要在教學中采取各種形式多讀,就會熟讀成誦。

 。ㄎ澹┚毩曁崾

  課后1、2題,應在教學過程中完成。課后第3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通過讀詞語,體會“蒼蒼、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時,有不同的含義。應聯系事物特點去體會。

  天蒼蒼:形容天空藍藍的。

  松柏蒼蒼:形容松柏翠綠翠綠的。

  白發(fā)蒼蒼:形容頭發(fā)白白的。

  野茫茫:形容原野沒有邊際。

  大海茫茫:形容大海沒有邊際。

  云霧茫茫:形容云霧濃厚,看不清楚。

 。┱n時安排

  教學本課用1課時。

  四、參考資料

  《敕勒歌》見于《樂府詩集》的《雜歌謠辭》類,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當時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居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帶。這首民歌雖僅27字,卻形象地展示出一幅雄渾壯麗、蒼茫遼闊的北方大草原的畫面。

【敕勒歌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敕勒歌教案01-24

《敕勒歌》教案03-14

敕勒歌教案09-13

敕勒歌教案(13篇)04-11

敕勒歌教案13篇01-13

敕勒歌教案15篇12-18

敕勒歌的教學反思04-21

《給巴特勒的信》語文教案01-26

對韻歌語文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