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初中數(shù)學教案

初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7-23 15:40:51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

初中數(shù)學教案1

  學情分析:

  高三(7)是我校理科重點班,該班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數(shù)學功底,處于復習階段的他們目標更明確,學習熱情高,課堂投入,思考積極。就本節(jié)開課的內容而言,學生已掌握了“對稱問題”本質屬性,能夠從圖象和表達式上準確地理解對稱問題。但也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基礎上,對問題的抽象、歸納概括,引申拓展還缺乏一定的能力和意識。對于周期概念,學生沒有什么的問題。

  教材分析:

  1.對稱問題是高中數(shù)學中比較難的問題,學生一般由于問題的抽象性,同時由于這中間存在關于點對稱和關于直線對稱這兩類問題,而它們的數(shù)學表達式又是那么相似,學生如果沒有真正理解很難分清誰是誰非。而且在高考的問題中經(jīng)常會碰到,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和深化理解。

  2.對稱問題和周期問題也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本節(jié)可以通過足夠的條件闡明這一聯(lián)系的實質。

  教學目標:

  理解一個函數(shù)存在兩次對稱(可能關于兩個點對稱或兩條直線對稱或一個點加上一個對直線)時,如何判斷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

  重點和難點

  具有兩次對稱問題的抽象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而且要求求出周期。

  教學方法:

  從簡單到復雜,以啟發(fā)思想為指導,精講重思,暴露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整節(jié)課都處于思考之中。

  教學程序:

  一、引入

  師:當一個人站在一面鏡子前,面對鏡子一定的距離,那么在鏡中的像有什么特征?

  生:(物理常識)人和像關于鏡子對稱。

  師:現(xiàn)在在此人的身后再放一面鏡子,鏡面對著人的背面,此時在此人面前的鏡子中的像又是什么?

  生:如果鏡子夠大的話,里面將是無數(shù)個排列的人。

  師:道理何在?

  生:首先是人在前面鏡中的像連同人一起要在后面鏡中成像,這一像反過來連同人又在前面鏡中成像,這樣反反復復,就得到了無數(shù)個人像,而且具有周期性(即圖象重復出現(xiàn))。

  師:如果將人看成一段函數(shù),將鏡子看成一條對稱軸,那么整個函數(shù)的圖象應該是怎樣的(圖象具有什么特征)。

  引入課題:對稱+對稱=?

  二、探究

  回顧:關于圖象的對稱問題分為兩類:一類是關于點對稱,另一類是關于直線對稱,今天我們來研究一般的函數(shù)對稱問題,我們從函數(shù)表達式來研究,對于直線對稱:若f(x)關于x=a對稱,則有f(x)=f(2a-x)或f(a+x)=f(a-x);對于點對稱:f(x)關于(a,0)對稱,則有f(x)=-(2a-x)或f(a+x)=-f(a-x)。

  對于奇函數(shù)[f(x)=-f(-x)]和偶函數(shù)[f(x)=f(-x)],則是這兩類對稱中的特例。

  延伸:若是f(a+x)=f(b+x),則函數(shù)關于什么對稱(關于直線x=(a+b)/2對稱)

  提問:請同學們找?guī)讉關于直線x=a對稱的`函數(shù)的表達式?

  生:f(4a-x)=f(6a+x)

  下面研究當函數(shù)具有兩次對稱時,結果有什么特征?

  問題設計:

 、俸瘮(shù)f(x)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分析:由條件(2),可得f(a+x)=f(a-x),又由條件(1),所以f(x+a)=f(x-a)。

  (以x+a代替上式中的x),所以f(x)=f(2a+x),由周期定義f(x)=f(T+x),所以f(x)是以|2a|為周期的函數(shù)

 、诤瘮(shù)f(x)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分析:由條件(2),可得f(x)=f(2a-x)又由條件(1)f(x)=-f(-x),所以-f(-x)=f(2a-x),即-f(x)=f(2a+x),所以f(4a+x)=-f(2a+x)=f(x),可得函數(shù)f(x)是以|4a|為周期的函數(shù),

  以此類推,

 、酆瘮(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芎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莺瘮(shù)f(x)滿足

 。1)關于x=b對稱

 。2)關于x=a對稱

  ⑥函數(shù)f(x)滿足

 。1)關于(a,0)對稱

 。2)關于(b,0)對稱

  ⑦函數(shù)f(x)滿足

 。1)關于x=a對稱

 。2)關于(b,0)對稱

 。◣熒餐瓿桑

  學生練習:見復習參考書

  評教:

  教材處理恰當

  1.前面的課堂教學中已經(jīng)講了關于圖象平移,伸縮的問題,對于對稱問題在前面也分析了關于含絕對值的函數(shù)圖象問題(y=|f(x)|,y=f(|x|))。

  2.今天這堂課分析非絕對值的對稱問題,主要是關于點對稱和直線對稱的問題。

  3.下一節(jié)殷老師構思,將一個函數(shù)的對稱變成兩個函數(shù)的對稱問題,即如: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x)的關系;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2a-x)的關系;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2a+x)的關系,即對照這堂課的內容,將一個函數(shù)變成兩個函數(shù),再尋找二者關系,以便通過其中一個函數(shù)來解決另一個函數(shù)問題。如:已知函數(shù)-f(x)的圖象,畫出函數(shù)f(2a+x)的圖象及分析其性質。

  (點評:對于教學任務的分析是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同樣的一個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各不相同,當然所得的結果也各不相同,我們評一節(jié)課好壞,同時也要關注這堂課的前述及后續(xù),只有知道前后的內容,才能把握上課之人想法,教學思路,處理教材的能力,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比較有邏輯性,能夠幫學生梳理知識,使學生對知識的結構比較清晰,符合建構主義觀點。這對高考復習內容較多的情況下更容易幫助學生的理解,體現(xiàn)上課老師對教材具有較高的處理水平。)

  引入貼近生活

  數(shù)學知識通常被學生認為是最沒用的,枯燥乏味的,原因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很少能夠和數(shù)學聯(lián)系起來,而通常這樣的聯(lián)系確定很難尋找,現(xiàn)在的新教材就加強了這一方面的聯(lián)系,這堂課殷老師就以是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照鏡子一事引入,這里我覺點有兩個地方比較不錯:

 。1)將數(shù)學知識和實際聯(lián)系起來,因此說聯(lián)系還是有的,主要我們沒有仔細體會,沒有這種思維習慣,這樣有聯(lián)系的問題學生就感興趣,自然投入更多了;

 。2)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引入不但引出了主題,還成功地解決了難點(抽象思維能力),如果是直接給出問題,學生可能不會想到結論是什么,但是由鏡子引入,學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為接下來從函數(shù)表達式上來分析埋下了墊腳石。對于問題情境的設置恰當與否,決定了能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可改進之處:對于照鏡子問題,在實際生活同時用兩面鏡子,可能不多,因此學生要推斷也只憑想象再結合物理知識,可能有學生想出來,那么他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就憑老師的講解,還是存有疑惑,如果能現(xiàn)實操作,理解會更深,當然不可能真的取來兩面大鏡子,我們可借助于“幾何畫板”數(shù)學教學軟件,它對于對稱問題,操作簡單,下面是本人做的圖片:

  (三)問題設計巧妙

  函數(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诤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酆瘮(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芎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莺瘮(shù)f(x)滿足

 。1)關于x=b對稱

 。2)關于x=a對稱

  ⑥函數(shù)f(x)滿足

 。1)關于(a,0)對稱

 。2)關于(b,0)對稱

  ⑦函數(shù)f(x)滿足

 。1)關于x=a對稱

 。2)關于(b,0)對稱

  題組、變式訓練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常用方法

 。1)學生能通過辨析達到對問題真正理解,對于突破難點起關鍵作用。

  (2)通過一連串的結論,使學生在以后拿到類似的問題,會引起重視,究竟是其中哪一種。

  同時這里的問題設計遵循了由易到難,特殊到一般的過程,這和學生的思維認識規(guī)律相符合。

  可改進之處:對于這類問題,當然有必要讓學生理解,對于一連串問題的理解經(jīng)過思考和老師的分析是可以理解但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是有待于提高的,到最后可能在頭腦里的印象還是比較模糊了,誰是誰非。⑤⑥⑦三個例子均可讓學生自己來演練,以便讓每個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以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真正檢測學生對剛才問題的理解程度。

 。ㄋ模┥朴诓蹲綒w納

  在教學中處處留心,總能發(fā)現(xiàn)點什么,對于平時的練習也是一樣,通過平時作問題,從問題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進行提練、歸納。這節(jié)課的問題設計來自殷老師平時的留心觀察,這一點確實提醒我們這些年青教師,要善于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規(guī)律。

  (五)分析透徹易懂

  課堂45分鐘的效率如何是學生學好每一門課程的關鍵,教師分析有沒有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聽課效率,講得多并不是好事,講少了怕學生聽不懂,這是很多新教師關心的問題,老教師上課時知道講到哪就夠了,知道學生在哪兒可能有疑惑,就重點講解,有些地方一帶而過,這節(jié)課很多地方分析的非常清楚,比如在講解,關于直線對稱和點對稱時

  求表達式,他這樣講解f(x)關于x=a對稱,為什么會f(x)=f(2a-x)

 。1)兩點關于x軸對稱,縱坐標(函數(shù)值y)沒變,所以f()=f()(f()表示函數(shù)值)

 。2)橫坐標原來為x,對稱后變了,由中點坐標公式得,x1=2a-x,所以f(x)=f(2a-x),講解關于點(a,0)對稱時求表達式,由于縱坐標變?yōu)樵瓉硐喾磾?shù),所以f()=一f(),同樣橫坐標也可以由中點公式得2a-x,所以f(x)=一f(2a-x),分析得很清楚。

 。┍┞秾W生思維

  本節(jié)課應該說學生的思維還是比較活躍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表現(xiàn)比較積極、投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提出方案,對于問題的解答反映還是比較快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個別學生可能由于問題的抽象性,對于問題的本質缺乏充分的認識及自身理解水平的問題,對于問題的下一步是什么,如何思考沒有想法。

  可改進建議:由于課堂容量較大,教師可能考慮到時間的問題,對于后幾個問題沒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有些思維慢,或理解不夠的學生可能跟不上,在下面沒有反應,建議教師事先出張學案,將要研究的問題羅列出一張?zhí)峋V,讓學生在課前去思考,這樣上課的聽課效率可能會更好。

初中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學會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幾個解和檢驗某對數(shù)值是否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學會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個未知數(shù)用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一次式來表示;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并滲透德育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shù)的方程.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新聞鏈接:桐鄉(xiāng)70歲以上老人可領取生活補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2.

  2.新課教學:

  引導學生觀察方程80a+150b=902880與一元一次方程有異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并且所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3.合作學習:

  給定方程x+2y=8,男同學給出y(x取絕對值小于10的整數(shù))的值,女同學馬上給出對應的x的值;接下來男女同學互換.(比一比哪位同學反應快)請算的最快最準確的同學講他的計算方法.提問:給出x的值,計算y的值時,y的系數(shù)為多少時,計算y最為簡便?

  4.課堂練習: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則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變形為y=當x=2時,y=_

  5.課堂總結: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書寫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關性;

  (3)會把二元一次方程化為用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形式.

  作業(yè)布置

  本章的課后的方程式鞏固提高練習。

初中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單項式及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的概念;能準確迅速地確定一個單項式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1.在經(jīng)歷用字母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中,發(fā)展符號感;

  2. 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經(jīng)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情景,讓學生經(jīng)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shù)量關系,在解決問題中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增長“用數(shù)學”的信心.

  2.通過用含字母的式子描述現(xiàn)實世界中的數(shù)量關系,認識到它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數(shù)學工具之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單項式及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的概念。

  難點:單項式次數(shù)的概念;單項式的書寫格式及注意點。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式

  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學生自主探究現(xiàn)實情景中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問題,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找出材料中個體的共同點,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抽象、概括單項式及相關的概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一張奔馳在青藏鐵路線上的列車照片,并配上歌曲《天路》,邊欣賞邊向學生介紹青藏鐵路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之最。

  情境問題:

  青藏鐵路西線上,在格爾木到拉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凍土地段。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千米/時,在非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可以達到120千米/時,請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回答:列車在凍土地段行駛時,2小時能行駛多少千米?3小時呢?t小時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青藏鐵路的偉大成就,激發(fā)

  愛國主義情感,得到一次情感教育。

  解: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路程=速度×時間

  2小時行駛的路程是:100×2=200(千米)

  3小時行駛的路程是:100×3=300(千米)

  t小時行駛的路程是:100×t=100t(千米)

  注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若出現(xiàn)乘號,通常將乘號寫作“ · ”或省略不寫。

  如:100×a可以寫成100a或100a。

  代數(shù)式:用基本的運算符號(運算包括加、減、乘除、乘方等)把數(shù)和表示數(shù)的字母連接起來的式子。

  代數(shù)式可以簡明地表示數(shù)量和數(shù)量的關系,本節(jié)我們就來學習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類代數(shù)式整式。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數(shù)學經(jīng)驗:路程=速度×時間出發(fā),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讓學生歷一個從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認識過程,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觀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

  思考: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獨立完成),并觀察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點(小組可交流討論)。

  1、邊長為a的正方體的表面積是__,體積是__.

  2、鉛筆的單價是x元,圓珠筆的單價是鉛筆的2.5倍,則圓珠筆的單價是___元。

  3、一輛汽車的速度是v千米∕小時,它t小時行駛的路程為__千米。

  4、數(shù)n的相反數(shù)是__。

  解:(1)6a2、 a3 (2)2.5x (3) vt (4)-n

  思考: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6a 2=6·a·a a3=a·a·a 2.5x=2.5·x vt=v·t -n=-1·n

  單項式:數(shù)與字母、字母與字母的乘積。

  注意:單獨的一個數(shù)或字母也是單項式。

  設計意圖:從熟悉的實際背景出發(fā),充分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描述,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獲得數(shù)學猜想和數(shù)學經(jīng)驗,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探究欲,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充分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火眼金睛

  下列各代數(shù)式中哪些是單項式哪些不是?

  (1)a (2) 0 (3) a2

  (4) 6a (5)

  (6)

  (7)3a+2b (8)xy2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對不同形式的單項式的直觀認識。

  解剖單項式

  系數(shù):單項式中的數(shù)字因數(shù)。

  如:-3x的系數(shù)是 ,-ab的系數(shù)是 , 的系數(shù)是 。

  次數(shù):一個單項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的和。

  如:-3x的次數(shù)是 ,ab的次數(shù)是 。

  小試身手

  單項式 2a 2 -1.2h xy2 -t2 -32x2y

  系數(shù)

  次數(shù)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對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的概念是否理解,找出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鞏固概念。

  單項式的注意點:

  (1)數(shù)與字母相乘時,數(shù)應寫在字母的___,且乘號可_________;

  (2)帶分數(shù)作為系數(shù)時,應改寫成_______的形式;

  (3)式子中若出現(xiàn)相除時,應把除號寫成____的形式;

  (4)把“1”或“-1”作為項的系數(shù)時,“1”可以__不寫。

  行家看門道

 、1x ②-1x

 、踑×3 ④a÷2

  ⑤ ⑥m的系數(shù)為1,次數(shù)為0

 、 的系數(shù)為2,次數(shù)為2

  設計意圖:單項式的書寫和表示有其特有的格式和注意點,通過以上兩個題目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注意點。

  三、例題講解,鞏固新知

  例1:用單項式填空,并指出它們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

  (1)每包書有12冊,n包書有 冊;

  (2)底邊長為a,高為h的三角形的面積 ;

  (3)一個長方體的長和寬都是a,高是h,它的體積是 ;

  (4)一臺電視機原價a元,現(xiàn)按原價的9折出售,這臺電視機現(xiàn)在的售價

  為 元;

  (5)一個長方形的長0.9,寬是a,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 .

  解:(1)12n,它的系數(shù)是12,次數(shù)是1

  (2) ,它的系數(shù)是 , 次數(shù)是2;

  (3)a2h,它的'系數(shù)是1,次數(shù)是3;

  (4)0.9a,它的系數(shù)是0.9,次數(shù)是1;

  (5)0.9a,它的系數(shù)是0.9,次數(shù)是1。

  設計意圖:學生能用單項式表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進一步鞏固單項式的系數(shù)、次數(shù)的概念。

  試一試

  你還能賦予0.9a一個含義嗎?

  設計意圖:同一個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義,通過這個例子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式子更具有一般性,而且發(fā)散學生思維。

  大膽嘗試

  寫出一個單項式,使它的系數(shù)是2,次數(shù)是3.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為不同程度的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拓展提高

  嘗試應用

  用單項式填空,并指出它們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

  (1)全校學生總數(shù)是x,其中女生占總數(shù)48%,則女生人數(shù)是 ,男生人數(shù)是 ;

  (2)一輛長途汽車從楊柳村出發(fā),3小時后到達相距s千米的溪河鎮(zhèn),這輛長途汽車的平均速度是 ;

  (3)產量由m千克增長10%,就達到 千克;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單項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掌握單項式及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的概念。

  能力提升

  1、已知-xay是關于x、y的三次單項式,那么a= ,b= .

  2、若-ax2yb+1是關于x、y的五次單項式,且系數(shù)為-3,則a= ,b= .

  設計意圖:照顧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體會跳一跳、摘桃子的樂趣。

  五、小結:

  本節(jié)課你感受到了嗎?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本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1、單項式的概念: 數(shù)與字母、字母與字母的乘積。

  2、單項式的系數(shù)、次數(shù)的概念。

  系數(shù):單項中的數(shù)字因數(shù);

  次數(shù):單項中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和。

  3、會用單項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注意列式時式子要規(guī)范書寫。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和反思,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激勵學生,使學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進步,不斷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結束寄語

  悟性的高低取決于有無悟“心”,其實,人與人的差別就在于你是否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這是對學生的激勵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期盼,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六、板書設計

  2.1 整式

  單項式概念 探究 例1 多

  單項式的系數(shù)概念 觀察交流 嘗試應用 媒

  單項式的次數(shù)概念 能力提升 體

  七、作業(yè):

  1.作業(yè)本(必做)。

  2. 請下面圖片設計一個故事情境,要求其中包含的數(shù)量關系能夠用單項式表示,并且指出它們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選做)。

  設計意圖:布置分層作業(yè),既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讓學生自行編題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改變一味由教師出題的形式,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能夠透徹理解知識,同時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

  八、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課,它是進一步學習多項式的基礎,因此對單項式有關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將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學習。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要加強直觀性,即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知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認識概念,同時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單項式結構時,借助反例練習,抓住概念易混淆處和判斷易出錯處,強化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為進一步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針對七年級學生學習熱情高,但觀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較弱的特點,教學時將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以啟發(fā)引導為主,同時輔之以討論、練習、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并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為進一步學習同類項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的意義,掌握的三要素;

  2.使學生學會由上的已知點說出它所表示的數(shù),能將有理數(shù)用上的點表示出來;

  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正確掌握畫法和用上的點表示有理數(shù).

  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shù)與上點的對應關系.

  課堂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小學里曾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shù),你能在射線上表示出1和2嗎?

  2.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shù)?為什么?

  3.你認為把“射線”做怎樣的改動,才能用來表示有理數(shù)呢?

  待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

  讓學生觀察掛圖——放大的溫度計,同時教師給予語言指導:利用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在溫度計上有刻度,刻度上標有讀數(shù),根據(jù)溫度計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shù),從而得到所測的溫度.在0上10個刻度,表示10℃;在0下5個刻度,表示-5℃.

  與溫度計類似,我們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shù),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shù)、負數(shù)和零.具體方法如下(邊說邊畫):

  1.畫一條水平的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通常取適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數(shù),也可偏向左邊)用這點表示0(相當于溫度計上的0℃);

  2.規(guī)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那么從原點向左為負方向(相當于溫度計上0℃以上為正,0℃以下為負);

  3.選取適當?shù)?長度作為單位長度,在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從原點向左,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

  提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條直線表示任何有理數(shù)?(可列舉幾個數(shù))

  在此基礎上,給出的定義,即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

  進而提問學生:在上,已知一點P表示數(shù)-5,如果上的原點不選在原來位置,而改選在另一位置,那么P對應的數(shù)是否還是-5?如果單位長度改變呢?如果直線的正方向改變呢?

  通過上述提問,向學生指出: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缺一不可.

  三、運用舉例 變式練習

  例1 畫一個,并在上畫出表示下列各數(shù)的點:

  例2 指出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

  課堂練習

  示出來.

  2.說出下面上A,B,C,D,O,M各點表示什么數(shù)?

  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正有理數(shù)可用原點右邊的點表示,負有理數(shù)可用原點左邊的點表示,零用原點表示.

  四、小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指出:是非常重要的數(shù)學工具,它使數(shù)和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系,它揭示了數(shù)和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為我們研究問題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節(jié)課要求同學們能掌握的三要素,正確地畫出,在此還要提醒同學們,所有的有理數(shù)都可用上的點來表示,但是反過來不成立,即上的點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數(shù),至于上的哪些點不能表示有理數(shù),這個問題以后再研究.

  五、作業(yè)

  1.在下面上:

  (1)分別指出表示-2,3,-4,0,1各數(shù)的點.

  (2)A,H,D,E,O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

  2.在下面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

  3.下列各小題先分別畫出,然后在上畫出表示大括號內的一組數(shù)的點:

  (1){-5,2,-1,-3,0}; (2){-4,2.5,-1.5,3.5};

初中數(shù)學教案5

  課題:一次函數(shù)

  教學目標:1.知道一次函數(shù)與正比例函數(shù)的意義

  2.能寫出實際問題中正比例函數(shù)與一次函數(shù)關系的解析式.

  3.掌握“從特殊到一般”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將實際問題用一次函數(shù)表示.

  教學難點:將實際問題用一次函數(shù)表示.

  教學方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是函數(shù)請舉例說明.

  2.購買單價是0.4元的鉛筆,總金額y(元)與鉛筆數(shù)n(個)關系式是什么

  3.在上述式子中變量是誰.常量是誰自變量又是誰

  二.講解

  在前面我們遇到過這樣一些函數(shù):

  y=xs=30t

  y=2x+3y=-x+2

  這些函數(shù)都使用自變量的一次式來表示的,可以寫成y=kx+b的形式

  一般的,如果y=kx+b(k,b是常數(shù),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數(shù).

  特別的,當b=0時,一次函數(shù)y=kx+b就成為y=kx(k是常數(shù),k≠0),這時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數(shù).

  例一:

  一個小球由靜止開始在一個斜坡上向下滾動,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秒.

  (1)求小球速度v(米/秒)與時間t(秒)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求3.5秒時小球的速度.

  分析:v與t之間是正比例關系.

  解:(1)v=2t

  (2)t=3.5時,v=2×3.5=7(米/秒)

  例二:拖拉機工作時,油箱中有油40升.如果每小時耗油6升,求油箱中的余油量Q(升)與工作時間t(時)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分析:t小時耗油6t升,從原油油量中減去6t,就是余油量.

  解:Q=40-6t

  課堂練習:

  P961,2

  小結:一次函數(shù)與正比例函數(shù)的意義,兩者之間的關系,一次函數(shù)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數(shù),而正比例函數(shù)一定是一次函數(shù),會將簡單的實際問題用一次函數(shù)或正比例函數(shù)表示出來

  作業(yè):P971。2。3。4。

初中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拧⒃诰唧w的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一個角的余角和補角,掌握余角和補角的性質。

 、、了解方位角,能確定具體物體的方位。

  2、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和知識運用能力,學會推理,并能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合理的猜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觀察、歸納、推理對數(shù)學知識中獲取數(shù)學猜想和論證的重要作用,初步數(shù)學中推理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能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中獲益。

  重、難點及關鍵:

  1、重點:認識角的互余、互補關系及其性質,確定方位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2、難點:通過簡單的推理,歸納出余角、補角的性質,并能用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性質是難點。

  3、關鍵:了解推理的意義和推理過程是掌握性質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觀察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建于1173年,工程曾間斷了兩次很長的時間,歷經(jīng)約二百年才完工。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而傾斜。

  二、新課講解:

  1、探究互為余角的定義:

  如果兩個角的和是90(直角),那么這兩個角叫做互為余角,其中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余角。即:1是2的余角或2是1的余角。

  2、練習⑴:

  圖中給出的各角,那些互為余角?

  3、探究互為補角的定義:

  如果兩個角的和是180(平角),那么這兩個角叫做互為補角,其中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即:3是4的補角或4是3的補角。

  4、練習⑵:

 。1)圖中給出的各角,那些互為補角?

 。2)填下列表:

  a的余角a的補角

  結論:同一個銳角的補角比它的余角大90。

 。3)填空:

 、70的余角是,補角是。

  ②a(90)的它的余角是,它的補角是。

  重要提醒:ⅰ(如何表示一個角的余角和補角)

  銳角a的余角是(90a)

  a的補角是(180a)

  ⅱ互余和互補是兩個角的數(shù)量關系,與它們的位置無關。

  5、講解例題:

  例1:若一個角的補角等于它的余角4倍,求這個角的度數(shù)。

  解:設這個角是x,則它的補角是(180-x),余角是(90-x)。

  根據(jù)題意得:

 。180-x)=4(90-x)

  解之得:x=60

  答:這個角的度數(shù)是60。

  6、練習⑶:

  一個角的補角是它的3倍,這個角是多少度?

  7、探究補角的性質:

  如圖1與2互補,3與4互補,如果1=3,那么2與4相等嗎?為什么?

  教師活動:操作多媒體演示。

  學生活動:觀察圖形的運動,得出結果:4

  補角性質: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教師活動:向學生說明,以上從觀察圖形得到的結論,還可以從理論上說明其理由。

  ∵1+2=180,3+4=180

  2=180-1,4=180-3

  ∵1=3

  180-1=180-3

  即:2=4

  8、探究余角的性質:

  如圖1與2互余,3與4互余,如果1=3,那么2與4相等嗎?為什么?

  教師活動:操作多媒體演示。

  學生活動:觀察圖形的運動,得出結果:4

  余角性質: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教師活動:向學生說明,以上從觀察圖形得到的結論,還可以從理論上說明其理由。

  ∵1+2=90,3+4=90

  2=90-1,4=90-3

  ∵1=3

  90-1=90-3

  即:2=4

  9、講解例題:

  例2:如圖,AOB=90COD=EOD=90,C,O,E在一條直線上,且4,請說出1與3之間的關系?并試著說明理由?

  解:3

  ∵2=COD=90

  3+2=AOB=90

  3(等角的'余角相等)

  10、練習⑷:

  如圖AOB=90COD=90則1與2是什么關系?

  11、講解方位角:

 。1)認識方位:

  正東、正南、正西、正北、東南、

  西南、西北、東北。

  (2)找方位角:

 、∫业貙椎氐姆轿唤洽⒓椎貙σ业氐姆轿唤

  12、講解例題:

  例3:選擇題:

  (1)A看B的方向是北偏東21,那么B看A的方向()

  A:南偏東69B:南偏西69C:南偏東21D:南偏西21

  (2)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OC的方向是北偏東60

  B:OC的方向是南偏東60

  C:OB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D:OA的方向是北偏西22

  (3)在點O北偏西60的某處有一點A,在點O南偏西20的某處有一點B,則AOB的度數(shù)是()

  A:100B:70C:180D:140

  例4:如圖.貨輪O在航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燈塔A在它南偏東60的方向上,同時,在它北偏東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別發(fā)現(xiàn)了客輪B,貨輪C和海島D.仿照表示燈塔方位的方法畫出表示客輪B,貨輪C和海島D方向的射線.

  三、課堂小結:

  1、本節(jié)課學習了余角和補角,并通過簡單的推理,得到出了余角和補角的性質。

  2、了解方位角,學會了確定物體運動的方向。

  四、課外作業(yè):

  1、課本第114頁:9、11、12題。

  2、學習指要第78-79頁:訓練二和訓練三。

  課后反思:

初中數(shù)學教案7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能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shù)乘法運算。

  2、 能力與過程目標

  經(jīng)歷探索、歸納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的過程,發(fā)展學生觀察、歸納、猜測、驗證等能力。

  3、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出法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符號法則及對法則的`理解。

  三、 教學過程

  1、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導入新課。

  教師:由于長期干旱,水庫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經(jīng)放了3天,現(xiàn)在水深20米,問放水抗旱前水庫水深多少米?

  學生:26米。

  教師:能寫出算式嗎?學生:……

  教師:這涉及有理數(shù)乘法運算法則,正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

  2、 小組探索、歸納法則

  (1)教師出示以下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探索。

  以原點為起點,規(guī)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為負方向。

 、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2)學生歸納法則

 、俜枺涸谏鲜4個式子中,我們只看符號,有什么規(guī)律?

  (+)×(+)=( ) 同號得

 。-)×(+)=( ) 異號得

 。+)×(-)=( ) 異號得

 。-)×(-)=( ) 同號得

  ②積的絕對值等于 。

  ③任何數(shù)與零相乘,積仍為 。

 。3)師生共同用文字敘述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

  3、 運用法則計算,鞏固法則。

 。1)教師按課本P75 例1板書,要求學生述說每一步理由。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例子中兩因數(shù)的關系,得出兩個有理數(shù)互為倒數(shù),它們的積為 。

 。3)學生做練習,教師評析。

 。4)教師引導學生做例題,讓學生說出每步法則,使之進一步熟悉法則,同時讓學生總結出多因數(shù)相乘的符號法則。

初中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有理數(shù)加法的意義,掌握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中的符號法則和絕對值運算法則;

  2、能根據(jù)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熟練地進行有理數(shù)加法運算,弄清有理數(shù)加法與非負數(shù)加法的區(qū)別;

  3、三個或三個以上有理數(shù)相加時,能正確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簡化運算過程;

  4、通過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及運算律在加法運算中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5、本節(jié)課通過行程問題說明有理數(shù)的加法法則的合理性,然后又通過實例說明如何運用法則和運算律,讓學生感知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教學建議

  (一)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是依據(jù)有理數(shù)的加法法則熟練進行有理數(shù)的加法運算。難點是有理數(shù)的加法法則的理解。

  (1)加法法則本身是一種規(guī)定,教材通過行程問題讓學生了解法則的合理性。

 。2)具體運算時,應先判別題目屬于運算法則中的哪個類型,是同號相加、異號相加、還是與0相加。

 。3)如果是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如果是異號兩數(shù)相加,應先判別絕對值的大小關系,如果絕對值相等,則和為0;如果絕對值不相等,則和的符號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shù)的符號,和的絕對值就是較大的絕對值與較小的絕對值的差。一個數(shù)與0相加,仍得這個數(shù)。

 。ǘ┲R結構

  (三)教法建議

  1、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在學習新課以前可以適當復習小學中算術運算以及正負數(shù)、相反數(shù)、絕對值等知識。

  2、有理數(shù)的加法法則是規(guī)定的,而教材開始部分的行程問題是為了說明加法法則的合理性。

  3、應強調加法交換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

  4、計算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加法算式,應建議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算習慣。不要盲目動手,應該先仔細觀察式子的特點,深刻認識加數(shù)間的相互關系,找到合理的運算步驟,再適當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加法運算更為簡化。

  5、可以給出一些類似“兩數(shù)之和必大于任何一個加數(shù)”的判斷題,以明確由于負數(shù)參與加法運算,一些算術加法中的正確結論在有理數(shù)加法運算中未必也成立。

  6、在探討導出有理數(shù)的加法法則的行程問題時,可以嘗試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用動畫演示人或物體在同一直線上兩次運動的過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數(shù)運算法則。

初中數(shù)學教案9

  1.知識結構

  2.重點和難點分析

  重點:本節(jié)的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雖然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在小學學過,但對于概念本質屬性的理解并不深刻,為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為以后學習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打下基礎,所以教師不要忽視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是以后證明四邊形問題的基礎,也是學好全章的關鍵.尤其是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的推論,推論的應用有兩個條件:

  一個是夾在兩條平行線間;

  一個是平行線段,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得出一個結論平行線段相等,缺少任何一個條件結論都不成立,這也是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教師要反復強調.

  難點:本節(jié)的難點是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的靈活應用.為了能熟練的應用性質定理及其推論,要把性質定理和推論的條件和結論給學生講清楚,哪幾個條件,決定哪個結論,如何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即書寫格式,都要在講練中反復強化.

  3.教法建議

  (1)教科書一開始就給出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我感覺這樣引入新課,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己設計了一個動畫,建議老師們用它作為本節(jié)的引入,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2)在生產或生活中,平行四邊形是常見圖形之一,教師可以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平行四邊形的圖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然后,讓他們自己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教師最后做總結.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四邊形,要判定一個四邊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要判斷兩點:首先是四邊形,然后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既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個性質.

 。3)對于教師來說講課固然重要,但講完課后有目的的強化訓練也是不可缺少的,通過做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講內容,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要反思回顧,總結深化.

  平行四邊形及其性質第一課時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理解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1、2.

  3.并能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有關的證明或計算.

 。ǘ┠芰τ柧汓c

  1.知道解決平行四邊形問題的基本思想是化為三角形問題來處理,滲透轉化思想.

  2.通過推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推導、論證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ㄈ┑掠凉B透點

  通過要求學生書寫規(guī)范,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膶W風.

 。ㄋ模┟烙凉B透點

  通過學習,滲透幾何方法美和幾何語言美及圖形內在美和結構美

  二、學法引導

  閱讀、思考、講解、分析、轉化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的應用

  2.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的概念和運用性質定理2的推論;在計算或證明中綜合應用本節(jié)前一章的知識.

  3.疑點及解決辦法:關于性質定理2的推論;兩點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兩平行直線中間的距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注重對概念的教學,使學生深刻理解上述概念,搞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平行四邊形的高有關問題.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做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投影儀,投影膠片,小黑板,常用畫圖工具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復習提問,學習思考口答;教師設疑引思,學生討論分析;師生共同總結結論,教師示范講解,學生達標練習

  第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復習提問】

  1.什么叫做四邊形?什么叫四邊形的一組對邊?

  2.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在位置上有幾種可能?

 。教師隨著學生回答畫出圖1)

  圖1

  【引入新課】

  在四邊形中,我們常見的實用價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邊形,如汽車的防護鏈,無軌電車的擊電桿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形象,平行四邊形有什么性質呢?這是這節(jié)課研究的主要內容(寫出課題).

  【講解新課】

  1.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注意:一個四邊形必須具備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才是平行四邊形,反過來,平行四邊形就一定是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一個四邊形.因此定義既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判定方法(定義判定法)又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個性質.

  2.平行四邊形的表示:平行四邊形用符號“

  ”表示,如圖1就是平行四邊形

  ,記作“

  ”.

  align=middle>

  圖1

  3.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講解平行四邊形性質前必須使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從屬于四邊形,因此它具有四邊形的一切性質(共性),同時它又是特殊的四邊形,當然還有其特性(個性),下面介紹的性質就是其特性,這是一般四邊形所不具有的.

  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1: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2: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

  (教具用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拼湊的平行四邊形演示,由此得到證明以上兩個定理的方法.如圖2)

  圖2如圖3

  所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所以.由此得到

  推論: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圖3

  要注意:必須有兩個平行,即夾兩條平行線段的兩條直線平行,被夾的兩條線段平行,缺一不可,如圖4中的幾種情況都不可以推出圖4

  4.平行線間的距離

  從推論可以知道,如果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從一條直線上所有各點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相等,如圖5.

  我們把兩條平行線中一條直線上任意一點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叫做平行線的距離.

  圖5

  注意:(1)兩相交直線無距離可言.

 。2)連結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兩點間的距離,從直線外一點到一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叫點到直線的距離.兩條平行線中一條直線上任意一點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叫做這兩條平行線的距離,一定要注意這些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例1 已知:如圖1,

初中數(shù)學教案10

 、俳Y合你對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次的理解,說一說你對一次函數(shù)中的“一次”的理解. ②k可以是怎樣的數(shù)?

  ③你怎樣認識一次函數(shù)和正比例函數(shù)的關系?

  一個常數(shù)b的和即 Y=kx+b 定義:一般地,形

  如

  Y=kx+b( k,b 是常數(shù),k≠0 )的函數(shù),叫做一次函數(shù), 當

  b=0時,

  Y=kx+b即Y=kx,所以說正比例函數(shù)是一種特殊的一次函數(shù)。

  例1、下列函數(shù)中,Y是X的一次函數(shù)的是( )①Y=X-6②Y=3X③Y=X2④Y=7-X

  學生獨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例2、寫出下列各題中x與y之間的關系式,并判

  解釋與應用

  斷,y是否為x的一次函數(shù)?是否為正比例函數(shù)?①汽車以60千米/時的速度勻速行駛,行駛路程中y(千米)與行駛時間(時)之間的關系式;②圓的'面積y(厘米2)與他的半徑x(厘米)之間的關系:③一棵樹現(xiàn)在高50厘米,每個月長高2厘米,x月后這棵樹的高度y(厘米)之間的關系式

初中數(shù)學教案11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第一節(jié)。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這為本節(jié)的學習起了鋪墊的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會將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形式。

  (二)數(shù)學思考:

  體會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利用二元一次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獲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意識和能力,使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學難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的理解;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形式。

  四、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學法、比較教學法、閱讀教學法。

  學法:閱讀、比較、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從學生熟悉的姚明受傷事件引入。

  師:火箭隊最近取得了20連勝,姚明參加了前面的12場比賽,是球隊的頂梁柱。

 。1)連勝的第12場,火箭對公牛,在這場比賽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罰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幾個兩分球?(本場比賽姚明沒投中三分球)師:能用方程解決嗎?列出來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連勝的第1場,火箭對勇士,在這場比賽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幾個兩分球,罰進了幾個球嗎?(罰進1球得1分,本場比賽姚明沒投中三分球)師:這個問題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嗎?,你能列出方程嗎?

  設姚明投進了x個兩分球,罰進了y個球,可列出方程。

  (3)在雄鹿隊與火箭隊的比賽中易建聯(lián)全場總共得了19分,其中罰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別投進幾個兩分球、幾個三分球嗎?

  設易建聯(lián)投進了x個兩分球,y個三分球,可列出方程。

  師:對于所列出來的三個方程,后面兩個你覺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嗎?那這兩個方程有什么相同點嗎?你能給它們命一個名稱嗎?

  從而揭示課題。

 。ㄔO計意圖:第一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體會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從而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問題設置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當實際問題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滲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輕松的問題情境,點燃學習新知識的“導火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我要學”的主人翁姿態(tài)投入學習,而且“會學”“樂學”。)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歸納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師: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學生思考后回答)

  師:翻開書本,請同學們把這個概念劃起來,想一想,你覺得和我們自己歸納出來的概念有什么區(qū)別嗎?(同學們思考后回答)

  師:根據(jù)概念,你覺得二元一次方程應具備哪幾個特征?

  活動:你自己構造一個二元一次方程。

  快速判斷: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①x2+y=0②y=2x+

  4③2x+1=2x ④ab+b=4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課設計的重點,為加深學生對“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的內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閱讀書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對“項的次數(shù)”的思考,進而完善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通過學生自己舉例子的活動去把“項的次數(shù)”形象化。)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師:前面列的兩個方程2x+y=36,2x+3y=16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嗎?通過方程2x+3y=16,你知道易建聯(lián)可能投中幾個兩分球,幾個三分球嗎?

  師:你是怎么考慮的?(讓學生說說他是如何得到x和y的值的,怎么證明自己的這對未知數(shù)的取值是對的)利用一個學生合理的解釋,引導學生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讓學生歸納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記法。(學生看書本上的記法)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一對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取值,猜x和y的值,從而更深刻的體會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本質: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一對未知數(shù)的取值。引導學生看書本,目的是讓學生在記法上體會“一對未知數(shù)的取值”的真正含義。)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對于2x+3y=16,你覺得這個方程還有其它的解嗎?你能試著寫幾個嗎?師:這些解你們是如何算出來的?

 。ㄔO計意圖: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有三個:首先,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檢驗一對未知數(shù)的取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其次是讓學生體會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最后讓學生感受如何得到一個正確的解:只要取定一個未知數(shù)的取值,就可以代入方程算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這也就是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如何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已知方程3x+2y=10,

 。1)當x=2時,求所對應的y的值;

 。2)取一個你自己喜歡的數(shù)作為x的值,求所對應的y的值;

 。3)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y;

  (4)用含y的代數(shù)式表示x;

  (5)當x=負2,0時,所對應的y的值是多少?

 。6)寫出方程3x+2y=10的三個解.

 。ㄔO計意圖:此處設計主要是想讓學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讓學生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再從他們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復步驟中提煉出用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然后把它與原方程比較,把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代入哪一個方程計算會更簡單,形成“正遷移”,引導學生體會“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過程,實質是解一個關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滲透數(shù)學的主元思想。以此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

  大顯身手:

  課內練習第2題

  梳理知識,課堂升華

  本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能和大家說說你的感想嗎?3.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書本作業(yè)題1、2、3、4。

  選做題:書本作業(yè)題5、6。

  設計說明

  本節(jié)授課內容屬于概念課教學。數(shù)學學科的內容有其固有的組成規(guī)律和邏輯結構,它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數(shù)學概念作為核心和邏輯起點,形成系統(tǒng)的數(shù)學知識,所以數(shù)學概念是數(shù)學課程的核心。只有真正理解數(shù)學概念,才能理解數(shù)學。二元一次方程作為初中階段接觸的第二類方程,形成概念并不難,關鍵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因此本節(jié)課采用先讓同學自己試著下定義,然后與教材中的完整定義相互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點,進而理解“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一次”這句話的內涵。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讓學生體會“一個解、不止一個解、無數(shù)個解”的漸進過程,感受到用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并不能求出一對確定的未知數(shù)的取值,從而讓學生產生有后續(xù)學習的愿望。

  在講授用含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時候,采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學流程,以期突破難點。首先拋出問題“這幾個解你是如何求的”,

  此時注意的聚焦點是二元一次方程;其次學生歸納先定一個未知數(shù)的取值,代入原方程求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此時注意的聚焦點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師引導回到二元一次方程,假如x是一個常數(shù),那么這個方程可以看成是一個關于誰的一元一次方程,此時注意的聚焦點是原來的二元一次方程;最后代入求值,此時注意的聚焦點是等號右邊的那個算式,體會“用含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在求值過程中的簡潔性,強化這種代數(shù)形式。另外,在引導學生推導“用含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過程中,滲透數(shù)學的主元思想和轉化思想。

初中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是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難點為在較復雜的圖形中辨認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掌握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相關概念是進一步學習平行線、四邊形等后續(xù)知識的基礎、

 。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構成八個角(簡稱“三線八角”),其中同位角4對,內錯角2對,同旁內角2對、

 。2)準確識別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關鍵,是弄清哪兩條直線被哪一條線所截、也就是說,在辨別這些角之前,要弄清哪一條直線是截線,哪兩條直線是被截線、

 。3)在截線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內角,在截線的兩旁找內錯角、要結合圖形,熟記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位置特點,比較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在復雜的圖形中識別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時,應當沿著角的邊將圖形補全,或者把多余的線暫時略去,找到三線八角的基本圖形,進而確定這兩個角的位置關系、

  三、教法建議

  1、上節(jié)課討論了兩條直線相交以后所形成的四個角,這一節(jié)課是進一步討論三條直線相交后所形成的八個角,所以在教課過程,要運用基本圖形結構將所學的知識及其內在聯(lián)系向學生展示、

  2、在講三線八角概念時,一定要細致地分析、顧名思義,把握住兩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三條線與一條線”,盡量給出變式的圖形,讓學生分辨清楚、

  3、這節(jié)課雖然不涉及兩條直線平行后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的'問題,但在可能的情況下,將平行線的圖形讓學生見到,對下一步的學習很有好處,例如,平行四形中的內錯角,學生開始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在這一課時中,出現(xiàn)這個基本圖形,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設計示例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理解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

  2、結合圖形識別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變式圖形的識圖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

  2、通過例題口答“為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ㄈ┑掠凉B透點

  從復雜圖形分解為基本圖形的過程中,滲透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化歸思想;從圖形變化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三線八角”基本圖形,使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位置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嘗試指導,討論評價、變式練習、回授、

  2、學生學法:主動思考,相互研討,自我歸納、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生點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

  (二)難點

  在較復雜的圖形中辨認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ㄈ┮牲c

  正確理解新概念、

  (四)解決辦法

  引導學生討論歸納三類角的特征,并以練習加以鞏固、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三角板、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一組練習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基礎知識,引入新課、

  2、通過學生閱讀書本,教師設問引導,練習鞏固講授新課、

  3、通過師生互答完成課堂小結、

  七、教學步驟

 。ㄒ唬┟鞔_目標

  使學生掌握“三線八角”,并能在圖形中進行辨識、

  (二)整體感知

  以復習舊知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以指導閱讀、設計問題、小組討論學習新知,以變式練習鞏固新知、

  (三)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1與∠3,∠2與∠4是什么角?它們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2、如圖,∠1與∠2,∠l與∠4是什么角?它們有什么關系?

  3、如圖,三條直線 AB 、CD 、EF 交于一點 O ,則圖中有幾對對頂角,有幾對鄰補角?

  4、如圖,三條直線 AB 、CD 、EF 兩兩相交,則圖中有幾對對項角,有幾對鄰補角?

  5、三條直線相交除上述兩種情況外,還有其他相交的情形嗎?

  學生答后,教師出示復合投影片1,在(1、2題的)圖上添加一條直線 CD ,使 CD 與EF相交于某一點(如圖),直線 AB 、CD 都與EF相交或者說兩條直線 AB 、CD 被第三條直線EF所截,這樣圖中就構成八個角,在這八個角中,有公共頂點的兩個角的關系前面已經(jīng)學過,今天,我們來研究那些沒有公共頂點的兩個角的關系、

  【板書】 2.3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教法說明】通過復合投影片演示了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產生過程,并從演示過程中看到,這些角也是與相交線有關系的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是相交線的又一種情況、認識事物間是發(fā)展變化的辯證關系、

  嘗試指導,學習新知

  1、學生自己嘗試學習,閱讀課本第67頁例題前的內容、

  2、設計以下問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概念、

 。1)同位角:∠4和∠8與截線及兩條被截直線在位置上有什么特點?圖中還有其他同位角嗎?

 。2)內錯角:∠3和∠5與截線及兩條被截直線在位置上有什么特點?圖中還有其他內錯角嗎?

 。3)同旁內角:∠4和∠5與截線及兩條被截直線在位置上有什么特點?圖中還有其他同分內角嗎?

 。4)同位角和同分內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內錯角和同旁內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5)這三類角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對上述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然后學生間互相評議、

  4、教師對學生討論過程中所發(fā)表的意見進行評判,歸納總結、

  在截線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內角,在截線的不同旁找內錯角,因此在“三線八角”的圖形中的主線是截線,抓住了截線,再利用圖形結構特征( F 、Z 、U )判斷問題就迎刃而解、

  【教法說明】讓學生自己嘗試學習,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幾個問題的設計目的是深化教學重點,使學生看書更具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學生互相評價可以增加討論的深度,教師最后評價可以統(tǒng)一學生的觀點,學生在議議評評的過程中明理、增智,培養(yǎng)了能力、

  投影顯示(投影片2)

  例題?如圖,直線DE、BC被直線AB所截,(1)∠l與∠2,∠1與∠3,∠1與∠4各是什么關系的角?

 。2)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嗎?∠1和∠3互補嗎?為什么?

 。劢谭ㄕf明]例題較簡單,讓學生口答,回答“為什么”只要求學生能用文字語言把主要根據(jù)說出來,講明道理即可,不必太規(guī)范,等學習證明時再嚴格訓練、

  變式訓練,鞏固新知

  投影顯示(投影片3)

  【教法說明】本題是對簡單變式圖形的訓練,以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第2題指明第三條直線是 c ,即 a b c 所截,如 c a 被占所截,則結果截然不同,因此遇到題目先分清哪兩條直線被哪一條直線所栽,這是解題的關鍵和前提、

  投影顯示(投影片4)

  【教法說明】本組練習是由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找出構成它們的“三線”,或是由“三線八角”圖形判斷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這兩者都需要進行這樣的三個步驟,一看角的頂點;二看角的邊;三看角的方位、這“三看”又離不開主線——截線的確定,讓學生知道:無論圖形的位置怎樣變動,圖形多么復雜,都要以截線為主線(不變),去解決萬變的圖形,另外遇到較復雜的圖形,也可以從分解圖形入手,把復雜圖形化為若干個基本圖形、如第2題由已知條件結合所求部分,對各個小題分別分解圖形如下:

  投影顯示(投影片5)

  【教法說明】學生在較復雜的圖形中,對找這一類的同位角,找這一類的內錯角,找這一類的同旁內角有一定困難,為此安排本組選擇題,有利于突破難點,第2題中學生對 C 、D 兩個圖形易混淆,要加強對比以便解決教學疑點。第3題讓學生掌握三角形中的3對同旁內角。另外本組練習也為后面的練習打基礎。

  投影顯示(投影片6)

  【教法說明】本組題目是上組題的延伸,再次突破難點,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學生解決此類題常常因考慮不全面而丟解,要使學生養(yǎng)成全方位多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第2題以裁線為標準分類求解,分別把 AB 、BD 、EF 看成是截線找三類角,這樣既不遺漏又不重復、

 。ㄋ模┛偨Y、擴展

  1、本節(jié)研究了一條直線分別和兩條直線相交,所得八個角的位置關系,掌握辨別這些角位置關系的關鍵是分清哪條線是截線,哪些線是被截直線,在截線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內角,在截線的不同旁找內錯角,只要抓住三線中的主線——截線,就能正確識別這三類角、

  2、相交直線

  3、教師指著圖中的一條被截直線,問:“這條直線繞著與截線著與截線的交點旋轉,當同位角相等時,兩條被截直線是什么關系?”

  【教法說明】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加強了知識問的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了所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最后用是合式小結、可使學生課后自覺地去看預習,尋找答案。系統(tǒng)性,最后用懸念式小結,可使學生課后自覺地去看書預習,尋找答案。

  八、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72頁B組第4題、

  【教法說明】課本練習穿插在課堂練習中完成,故只留一道提高題,讓學有余力的同學繼續(xù)探究,提高學生思維廣度

  作業(yè)答案

  4、答:(1)設 E BC 延長線上的一點,∠ A 與∠ ACD 、∠ ACE 是內錯角,它們分別是由直線 AB 、CD 被直線 AC 截成的和直線 AB 、BE 被直線 AC 截成的。

 。2)∠ B 與∠ DCE 、∠ ACE 是同位有,它們分別是由直線 AB 、CD 被直線 BE 截成的和直線 AB 、AC 被直線 BE 截成的。

初中數(shù)學教案13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理解畫兩個角的差,一個角的幾倍、幾分之一的方法.

  2.掌握用量角器畫兩個角的和差,一個角的幾倍、幾分之一的畫法.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角的畫法.

 。ǘ┠芰τ柧汓c

  通過畫角的和、差、倍、分,三角板和量角器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ㄈ┑掠凉B透點

  通過利用三角板畫特殊角的方法,說明幾何知識常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進行幾何學在生產、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教育,鼓勵他們努力學習。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體會到簡單幾何圖形組合的多樣性,領會幾何圖形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嘗試指導,以學生操作為主.

  2.學生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動手參與,認真思考領會歸納.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ㄒ唬┲攸c

  用量角器畫角的和、差、倍、分及用三角板畫特殊角.

 。ǘ╇y點

  準確使用量角器畫一個角的幾分之一.

 。ㄈ┮牲c

  量角器的正確使用.

 。ㄋ模┙鉀Q辦法

  通過正確指導,規(guī)范操作,使學生掌握畫法要領,并以練習加以鞏固,從而解決重難點及疑點.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一副三角板、量角器.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教師設,學生動手及思考創(chuàng)設出情境,引出課題.

  2.通過學生嘗試解決、教師把握幾何語言美的方法,放手由學生自己解決有關角的畫法.

  3.通過提問的形式完成小結.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使學生會用量角器畫角及角的和、差、倍、分,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ǘ┱w感知

  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完成對畫圖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掌握.

  圖1

 。ㄈ┙虒W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如圖1).

  師:現(xiàn)有工具量角器和三角板,誰到黑板上畫一個角等于呢?請同學們觀察他的操作,老師要找同學說明他的畫法.

  【教法說明】有上節(jié)課的基礎,學生會先用量角器測量的度數(shù),再畫一個度數(shù)等于這個度數(shù)的角,學生也會敘述其畫法.

  提出問題:若老師想畫的余角、補角呢?

  學生會想到畫、減去的度數(shù)后的角,即為的余角、補角.

  師:是否還有別的方法?

  這時學生一定會積極思考,立刻回答還有困難.教師抓住時機點明課題:同學們不用著急,今天我們就研究角的畫法,學習用三角板、量角器畫角的和、差、倍、分以及一些特殊角.老師提出的問題你們會解決的.另外,角的.畫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板書課題……)

 。郯鍟1.7角的畫法

  探究新知

  1.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找學生再次敘述方法:用量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數(shù),再畫一個等于這個度數(shù)的角.

  操作:略.

  注意:量角器使用三要素:對中、重合、讀數(shù).

  2.用三角板畫特殊角

  師:請同學們準備好練習本和一副三角板,再找同學說出一副三角板中各角度數(shù).

  學生活動:用三角板在練習本上畫出直角、角、角、角.

  提出問題:你能利用一副三角板畫出、的角嗎?

  學生活動:討論畫、的角的方法,在練習本上畫出圖形,同桌可相互交換檢查,找學生到黑板上畫.

  【教法說明】有前一節(jié)角的和、差的理解和、 、角的畫法,學生對畫、的角不會有困難.因此,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的能力,但對于畫法學生不會敘述得太嚴密,教師要把關,培養(yǎng)學生幾何語言的嚴密性.

  教師根據(jù)前面學生所畫圖形,引導學生寫出畫法.(以角的畫法為例,與例題相符.)

  圖1

  畫法如圖l,①利用三角板,畫

 、谠诘耐獠浚佼嬀褪且嫷牡慕牵

  反饋練習:用三角板畫、的角.

  【教法說明】由學生獨立完成以上三個角的畫圖.教師不給任何提示,只要求寫出畫角的方法,注意觀察畫法,是否寫出了“在角的內部畫的角”.區(qū)別例題中兩角和的畫法.

  提出問題:由一副三角板可以畫出多少度的角?

  學生討論得出可以畫出的角.

  這些角都是的倍數(shù),用三角板也只限畫這樣的角.由此得出:由量角器畫任意角的和、差、倍、分角.

  3.畫任意兩個角的和差及一個角的幾倍、幾分之一.

  問題:如圖1,已知、(),如何畫出與的和?與的差?

  圖1

  學生活動:討論畫,的方法,并在練習本上根據(jù)自己的想法畫圖.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回答,老師歸納以下方法:

 。1)用量角器量出、的度數(shù),計算出它們度數(shù)的和、差,再用量角器畫出等于它們度數(shù)和、差的角.

 。2)用量角器把移到上,如果本方法.

  圖1

  教師示范,寫出兩種畫法:

  畫法一:(1)用量角器量得,.

 。2)畫,就是要畫的角如圖1.

  圖2

  畫法二:(1)用量角器畫.

 。2)以點為頂點,射為一邊,在的外部畫.

  就是要畫的角如圖2.

  學生活動:敘述用兩種方法畫的畫法.出示例1由學生完成,要求用兩種方法,找同學板演.

  例1?已知,畫出它們的余角.

  畫法一:(1)量得.

  圖1圖2

  (2)畫,就是所要畫的角,見圖1.

  畫法二:利用三角板,以的頂點為頂點,一邊為邊,畫直角,使的另一邊在直角的內部,如圖2,就是所要畫的角.

  【教法說明】第二種畫法學生可能敘述或書寫不太完整,教師要注意其嚴密性.

  反饋練習

  1.已知,畫出它的補角.

  2.已知,畫它們的角平分線.

  3.畫的角,并把它分成三等份.

  【教法說明】本練習只要求圖形正確即可,不要求寫出畫法.

 。ㄋ模┛偨Y、擴展

  以提問的形式歸納出以下知識脈絡:

  八、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46頁習題1.5A組第2、3題.

初中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無理數(shù)和實數(shù)的概念,掌握實數(shù)的分類,會準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有理數(shù)還是無理數(shù)。

  2、使學生能了解實數(shù)絕對值的意義。

  3、使學生能了解數(shù)軸上的點具有一一對應關系。

  4、由實數(shù)的分類,滲透數(shù)學分類的思想。

  5、由實數(shù)與數(shù)軸的'一一對應,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分析

  重點:無理數(shù)及實數(shù)的概念。

  難點:有理數(shù)與無理數(shù)的區(qū)別,點與數(shù)的一一對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有理數(shù)?

  2、有理數(shù)可以如何分類?

 。ò炊x分與按大小分。)

  二、新授

  1、無理數(shù)定義: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叫做無理數(shù)。

  判斷:無限小數(shù)都是無理數(shù);無理數(shù)都是無限小數(shù);帶根號的數(shù)都是無理數(shù)。

  2、實數(shù)的定義:有理數(shù)與無理數(shù)統(tǒng)稱為實數(shù)。

  3、按課本中列表,將各數(shù)間的聯(lián)系介紹一下。

  除了按定義還能按大小寫出列表。

  4、實數(shù)的相反數(shù):

  5、實數(shù)的絕對值:

  6、實數(shù)的運算

  講解例1,加上(3)若|x|=π(4)若|x-1|= ,那么x的值是多少?

  例2,判斷題:

 。1)任何實數(shù)的偶次冪是正實數(shù)。( )

 。2)在實數(shù)范圍內,若| x|=|y|則x=y。( )

 。3)0是最小的實數(shù)。( )

 。4)0是絕對值最小的實數(shù)。( )

  解:略

  三、練習

  P148 練習:3、4、5、6。

  四、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實數(shù),請同學們首先要清楚,實數(shù)是如何定義的,它與有理數(shù)是怎樣的關系,二是對實數(shù)兩種不同的分類要清楚。

  2、要對應有理數(shù)的相反數(shù)與絕對值定義及運算律和運算性質,來理解在實數(shù)中的運用。

  五、作業(yè)

  1、P150 習題A:3。

  2、基礎訓練:同步練習1。

初中數(shù)學教案15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關初中數(shù)學教案之公式的相關內容,以供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示例一——公式

  教學目標

  1.了解公式的意義,使學生能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公式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

  教學建議

  一、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具體例子了解公式、應用公式.

  難點:從實際問題中發(fā)現(xiàn)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并抽象為具體的公式,要注意從中反應出來的歸納的思想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人們從一些實際問題中抽象出許多常用的、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往往寫成公式,以便應用。如本課中梯形、圓的面積公式。應用這些公式時,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義,以及這些字母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數(shù)求出所需的未知數(shù)。具體計算時,就是求代數(shù)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運算推導出來;有的公式,則可以通過實驗,從得到的反映數(shù)量關系的一些數(shù)據(jù)(如數(shù)據(jù)表)出發(fā),用數(shù)學方法歸納出來。用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決一些問題,會給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帶來很多方便。

  三、知識結構

  本節(jié)一開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見的公式,接著三道例題循序漸進的講解了公式的直接應用、公式的先推導后應用以及通過觀察歸納推導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整節(jié)內容滲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證思想。

  四、教法建議

  1.對于給定的可以直接應用的公式,首先在給出具體例子的前提下,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清晰地認識公式中每一個字母、數(shù)字的意義,以及這些數(shù)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在具體例子的基礎上,使學生參與挖倔其中蘊涵的思想,明確公式的應用具有普遍性,達到對公式的靈活應用。

  2.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認識有時問題的解決并沒有現(xiàn)成的公式可套,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嘗試探求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和具體運算推導新公式。

  3.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應觀察哪些量是不變的,哪些量是變化的,明確數(shù)量之間的對應變化規(guī)律,依據(jù)規(guī)律列出公式,再根據(jù)公式進一步地解決問題。這種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認識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二——公式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能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理解公式與代數(shù)式的關系.

 。ǘ┠芰τ柧汓c

  1.利用數(shù)學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導新公式的能力.

 。ㄈ┑掠凉B透點

  數(shù)學來源于生產實踐,又反過來服務于生產實踐.

 。ㄋ模┟烙凉B透點

  數(shù)學公式是用簡潔的數(shù)學形式來闡明自然規(guī)定,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了色彩斑斕的多種數(shù)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公式的簡潔美.

  二、學法引導

  1.數(shù)學方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以復習提問小學里學過的公式為基礎、突破難點

  2.學生學法:觀察分析推導計算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利用舊公式推導出新的圖形的計算公式.

  2.難點:同重點.

  3.疑點:把要求的圖形如何分解成已經(jīng)熟悉的圖形的和或差.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者投影顯示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圖形,學生思考,師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啟發(fā)學生求圖形的面積,師生總結求圖形面積的公式.

  七、教學步驟

 。ㄒ唬﹦(chuàng)設情景,復習引入

  師: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代數(shù)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用字母表示數(shù),用字母表示數(shù)有很多應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在小學里學過許多公式,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公式,教法說明,讓學生一開始就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計算感到不生疏.

  在學生說出幾個公式后,師提出本節(jié)課我們應在小學學習的基礎上,研究如何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公式

  師:小學里學過哪些面積公式?

  板書:S=ah

 。ǔ鍪就队1)。解釋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

  【教法說明】讓學生感知用割補法求圖形的面積。

 。ǘ┨剿髑笾,講授新課

  師:下面利用面積公式進行有關計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圖是一個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積公式求這個梯形的面積S。

  師生共同分析:1.根據(jù)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要計算梯形面積,必須知道哪些量?這些現(xiàn)在知道嗎?

  2.題中“M”是什么意思?(師補充說明厘米可寫作cm,千米寫作km,平方厘米寫作等)

  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師予以指正并指出,強調解題的規(guī)范性.

  【教法說明】1.通過分析,引導學生在一個實際問題中,必須明確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計算時,要先寫出公式,然后代入計算,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ǔ鍪就队3)

  例2如圖是一個環(huán)形,外圓半徑,內圓半徑求這個環(huán)形的面積

  學生討論:1.環(huán)形是怎樣形成的.2.如何求環(huán)形的面積討論后請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做在練習本上,教育巡回指導.

  評講時注意1.如果有學生作了簡便計算,則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果沒有學生這樣計算,則啟發(fā)學生這樣計算.

  2.本題實際上是由圓的面積公式推導出環(huán)形面積公式.

  3.進一步強調解題的規(guī)范性

  教法說明,讓學生做例題,學生能自己評判對與錯,優(yōu)與劣,是獲取知識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測試反饋,鞏固練習

  (出示投影4)

  1.計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積

  2.已知長方形的長是寬的1.6倍,如果用a表示寬,那么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當時,求t

  3.已知圓的半徑,,求圓的周長C和面積S

  4.從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車上坡時每小時走千米,下坡時每小時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時間公式。

 。2)若千米/時,千米/時,求從A地到B地所用的時間。

  學生活動:分兩次完成,每次兩題,兩人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換評判,第一次可請兩位基礎較差的同學板演,第二次請中等層次的學生板演.

  【教法說明】面向全體,分層教學,能照顧兩極,使所有的同學有所發(fā)展.

  師:公式本身是用等號聯(lián)接起來的代數(shù)式,許多公式在實際中都有重要的用處,可以用公式直接計算還可以利用公式推導出新的公式.

  八、隨堂練習

 。ㄒ唬┨羁

  1.圓的半徑為R,它的面積________,周長_____________

  2.平行四邊形的底邊長是,高是,它的面積___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3.圓錐的底面半徑為,高是,那么它的體積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ǘ┮环N塑料三角板形狀,尺寸如圖,它的厚度是,求它的體積V,如果,,,V是多少?

  九、布置作業(yè)

  (一)必做題課本第xx頁x、x、x第xx頁x組x

  (二)選做題課本第xx頁xx組x

【初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數(shù)學教案08-12

初中數(shù)學教案05-28

初中數(shù)學教案【精】04-02

【熱】初中數(shù)學教案03-27

初中數(shù)學教案【熱門】04-18

【薦】初中數(shù)學教案02-27

初中數(shù)學教案【薦】03-31

初中數(shù)學教案【熱】03-27

【精】初中數(shù)學教案02-24

初中趣味數(shù)學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