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26 09:41:35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科學教案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用)科學教案8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1、 能根據(jù)一天所需的食物營養(yǎng)設(shè)計一日食譜。

  2、 能利用圖書、網(wǎng)絡(luò)等方式獲取制定“一日食譜”的相關(guān)資料。

  3、 通過收集資料、與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教為科學的“一日食譜”

  4、 樂于用所學的知識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有關(guān)膳食結(jié)構(gòu)的資料

  教學重點:學生自己設(shè)計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譜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引入

  問:如果每天都吃一樣或2樣的食物,這樣行嗎?為什么?

  學生反饋并揭示課題:設(shè)計一日食譜

  二、 學生設(shè)計一日食譜

  (1) 討論:我們怎樣才能設(shè)計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譜?

  讓學生自由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考慮設(shè)計科學的一日食譜,通過什么渠道,獲取所需要的營養(yǎng),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實際、經(jīng)濟情況等來設(shè)計。

 。2) 出示課件:有關(guān)食物營養(yǎng)的`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的獲取設(shè)計一日食譜的信息。為設(shè)計食譜提高依據(jù)。

  (3) 學生自己設(shè)計“一日食譜”。學生設(shè)計的過程中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三、 交流設(shè)計的“一日食譜”

  (1) 交流設(shè)計的食譜,在交流的過程中說出自己設(shè)計的理由,以防出現(xiàn)不合理的食譜。

 。2) 學生相互評價設(shè)計的食譜。 相互比較評價出設(shè)計合理的食譜,進行肯定,對不合理的食譜進行完善、修改。

  (3) 根據(jù)交流和評價的結(jié)果,更加完善自己設(shè)計的食譜。

  四、 引導學生統(tǒng)計進三天的食物品種,對照設(shè)計的一日食譜,改正自己的飲食習慣。

 。1) 統(tǒng)計最近三天吃的食物,記錄下來。

 。2) 根據(jù)自己統(tǒng)計的結(jié)果與設(shè)計的一日食譜進行比較,找出要改進的地方。這樣是營養(yǎng)的結(jié)構(gòu)和食物的數(shù)量。

  (3) 相互交流,說出改進的理由。特別是自己平時愛挑食偏食的同學改進飲食習慣。

科學教案 篇2

  在“彩光變”活動的開始,我和孩子們遇到了很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一起實踐,一起研究,一起學習,一起深化我們的活動。

  一開始,老師滿懷希望地把手電筒和彩色的皺紋紙放進去,預設(shè)了孩子們喜歡的活動過程,但結(jié)果卻令人失望。孩子們的興趣只持續(xù)了十分鐘。的原因是什么?我向聽課的老師請教遇到的問題,希望通過群眾的智慧給我一些啟示。老師建議我可以先觀察孩子們對什么感興趣,然后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去深入挖掘。于是我下樓去觀察和思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光”變化的現(xiàn)象很感興趣,但因為我放進去的材料太單一,孩子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這導致了活動的停滯。因此,我找到了很多可以改變手電筒燈光的材料,比如糖紙,各種布料,透明紙,水果泡沫網(wǎng),雪花等等。實驗的結(jié)果出乎意料地成功。手電筒的光通過這些材料不僅變得明亮和美麗,而且還改變了形狀。這些新發(fā)現(xiàn)讓孩子們在新一輪的活動中感到有趣和快樂。

  實踐證明,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需要,跟隨孩子的興趣,選擇有價值和有益的活動點,更有利于孩子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積極地構(gòu)建相關(guān)的知識和經(jīng)驗。

  大班理科教學計劃

  幼兒園大班科學的教學計劃:理解的聲音

  活動目標

  1、要知道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不同的聲音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2、對事物振動的最初理解產(chǎn)生聲音。

  3、開發(fā)注意力和傾聽的潛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的聲音

  2、小鈴鐺、小鼓、木魚等玩具。

  活動過程

  聽錄音,介紹話題,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課件:聲音

  1、請閉上眼睛聽這個聲音。

  (1)笑

 。2)哭泣

  (3)打鼾

  請睜開眼睛

  2、你剛才聽到什么?

  讓孩子們說出他們所聽到的,并引起他們對聽力的興趣。

  3、你想聽到其他聲音嗎?

  請再閉上眼睛

 。1)吃飯的聲音

 。2)打噴嚏

 。3)秒針

  回答老師,你聽到了什么?(孩子們暢所欲言)

  2、識別聲音

  你知道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嗎?

 。ㄗ層變焊鶕(jù)自己的理解說話)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實驗:擊鼓

 。ㄗ層變和ㄟ^實驗了解物體的振動)

  讓孩子們把手放在鼓上。老師將木槌敲幾下讓孩子們通過

  聽覺、手形、視覺和感知物體不斷地振動。

  孩子們用什么能聽見?耳朵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耳朵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它可以把聲音從振動轉(zhuǎn)化為神經(jīng)信號,然后傳遞給大腦。

  除了聲音,你還知道耳朵的功能嗎?

  告訴孩子們,我們的耳朵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平衡。

  耳朵非常重要。我們必須保護他們!

  3、兒童操作,感應震動,發(fā)聲

  1、請在桌子上玩小鈴鐺、鼓、木魚等玩具。

  提醒幼兒邊敲門邊觀察,聽不同的物體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讓孩子在物體不斷振動時感受到物體的聲音。

  概要: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聲音。我們用耳朵聽各種各樣的聲音。

  2、討論什么聽起來不錯。

  (1)播放音樂

 。2)噪聲

  讓幼兒感受音樂和噪音,引導幼兒結(jié)合日常生活經(jīng)驗談?wù)摳鞣N聲音,好聲音,壞聲音。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yǎng)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 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jié)。

  三、 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里有東西嗎?(杯子里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討論:手帕為什么沒有濕?水為什么進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將茶杯倒扣傾余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么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么濕了呢?

  6、總結(jié)。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了解信息記錄和存儲的手段,以及它們的演變過程。

  2. 學習用科學的方法,選擇適當?shù)妮d體記錄、存儲獲得的信息。

  3. 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shù)發(fā)展的關(guān)注。

  【教學準備】

  1. 光盤、磁盤等實物

  2. 課堂信息記錄紙

  3. 學生搜索“筆和紙的發(fā)明及演變”等資料

  【教學過程】

  一、指導學生如何有效、規(guī)范地記錄信息

  1. 交流學生搜集到的關(guān)于“筆和紙的發(fā)明和演變”的信息。

  2. 說說這些信息的來源。

  3. 討論:記錄信息來源的重要性。信息的來源和途徑可以幫助判斷信息的可靠性,需要查找更詳細的信息時可以通過信息的來源快速找到相關(guān)資料。

  4. 如果要記錄信息的來源,你們覺得應該主要記錄些什么內(nèi)容?

  通過書籍查找可記錄:書名、作者、出版社、重要內(nèi)容……

  通過網(wǎng)絡(luò)查找可記錄:網(wǎng)名、網(wǎng)址、作者……

  5. 分小組討論并制作信息記錄卡。

  6. 根據(jù)教師提供的信息填寫信息記錄卡。

  7. 學生交流并小結(jié)。

  我們在記錄獲得的信息時,不僅要如實記錄相關(guān)信息的.內(nèi)容,還應該詳細記錄信息的來源。因為信息的來源、途徑,能幫助我們判斷信息的可靠性,同時也是尊重作者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表現(xiàn)。

  二、回顧記錄信息的方法

  1. 在剛才的學習活動中,我們都采用了文字記錄的方式來記錄信息,平時我們還會用什么方式記錄信息?(圖畫、表格……)

  2. 翻看我們的科學學習活動手冊,在我們四年的科學學習中學會了用什么方式記錄信息?

  3. 你們覺得信息的記錄與保存對我們的科學學習有什么作用呢?

  三、了解儲存信息方式的演變過程

  1. 我們在記錄信息時都用到了什么工具?(筆和紙)

  2. 在筆和紙發(fā)明之前,古代的人們是用什么來記錄信息的呢?(甲骨、竹簡、絲綢……)

  3. 為什么這些方法和工具沒有延用到今天?

  4. 因為這些方法存在很多的限制,隨著社會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我們又有哪些記錄和儲存的方法和工具呢?(磁帶、膠卷、軟盤、硬盤、光盤……)

  5. 這些工具的應用使我們的信息儲存量越來越大,而且在現(xiàn)在辦公中越來越普及。這樣下去我們是否就不需要紙了呢?

  6.小組交流筆和紙的優(yōu)點和缺點并嘗試記錄討論過程。

  7.大組交流。

  8.小結(jié)。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記錄和儲存方式。筆和紙記錄占用空間大,查找不方便,但它使用便捷還將是我們,特別是小學生記錄信息的主要方式。

  四、作業(yè)

  課外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和儲存“人們?nèi)绾尾粩嗟靥剿骱透倪M記錄信資料”。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背景】:

  《浮力》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的第5課。學生通過前面四課的學習,探究了構(gòu)成物體的材料、重量、體積大小對沉浮的影響,感受到在水中的物體有浮力存在。從本課開始,學生著重研究浮力問題,分析物體沉浮的秘密。第5、6兩課將引導學生從浮力和重力的的關(guān)系,解釋物體沉浮的原因。本課主要是學習用實驗探究浮在水面的物體、上浮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測量方法;分析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下一課探究下沉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及原因,旨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有關(guān),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上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2、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時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等于重力。

  過程與方法:

  1、學習用彈簧秤測量泡沫塑料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運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懂得方法的改進有利于研究的順利進行。

  2、懂得數(shù)據(jù)在分析解釋現(xiàn)象過程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感受上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并會測量。

  【教學難點】

  運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教學準備(每小組)】:

  小水槽(借用物體沉浮套件中的水槽,并在其外壁貼上容積刻度)、水、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塊3塊、彈簧秤、細線、滑輪(可借用簡單機械實驗盒中的滑輪)、小竹棒(長度略短于水槽的寬度)、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感受浮力:請同學們用手把泡沫塑料塊壓入水中,注意體驗手的感覺。

  2、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像泡沫塑料塊這樣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會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水的浮力。(揭示課題)

  二、研究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的浮力

  1、出示用線系著的泡沫塑料塊:同學們已經(jīng)學過用彈簧秤測物體的重力,請測一測泡沫塑料塊的重量,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

  2、此時的泡沫塑料塊一共受到幾個力的作用?你能把它畫下來嗎?

 。▽W生試畫泡沫塑料塊的受力圖,拉力=重力)

  3、猜一猜:讓泡沫塑料塊靜止在水面時,它的重量會相同嗎?

  4、測量泡沫塑料塊靜止在水中的重力。質(zhì)疑:是重力等于零嗎?

  5、解釋:泡沫塑料塊靜止浮在水面上時,重力并沒有消失,而是與浮力相互作用,抵消了,此時,浮力=重力。(貼圖示板畫)

  三、測量上浮物體在水里受到的浮力

  1、再次用手把泡沫塑料塊壓入水中,注意體驗手的不同感覺。

  2.為什么把泡沫塑料塊按入水里突然松開手它就會快速上浮?(浮力遠遠大于重力)

  3、當我們用手把泡沫塑料塊壓入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有變化嗎?既然浮力遠遠大于重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什么?能用彈簧秤測出來嗎?

  4、看課本第13頁的示意圖,小組討論:“浮力=重力+壓力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探索有彈性的物體,獲取有關(guān)彈性的科學經(jīng)驗,了解有關(guān)彈性物體的特征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2、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大型玩具彈跳墊。

  2、彈簧及帶彈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彈簧秤),其他有彈性的物體(橡皮筋、皮球、籃球、乒乓球、海綿、布玩具、跳跳球、扇子、鋼琴、風琴、鼓、鑼、碰鈴等)收集生活中有彈性的物品擺放在活動區(qū)內(nèi)。

  3、鐵絲、紙、易拉罐、筆、棉花、布、石頭、木塊等。

  4、大屏幕、投影儀。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在室外玩大型玩具彈跳墊之后進入室內(nèi)。

 。1)小朋友在玩跳跳床時身體有什么感覺?

 。2)你們知道身體什么會向上跳嗎?

  2、幼兒自由探索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1)請幼兒玩帶有彈性的物體,自我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玩具,請小朋友試著拉一拉、壓一壓、捏一捏、扔一扔,看看有什么變化。

  提問:

  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玩的什么玩具,怎么玩的.,玩具怎么樣了?

  你剛才玩的是什么東西?有什么特別的發(fā)現(xiàn)?(它們會改變形狀。)

  這些東西為什么會變長變短?變大變小?變高變矮?還能彈擊出聲音?(因為它們有彈性。)

  你是怎樣使它變化的?做一遍給大家看一看。(對彈性物體用力拉、壓、吹后可改變大小、形狀,不用力時又恢復原狀;敲一敲、彈一彈會發(fā)出不同聲音。)

  (2)鼓勵幼兒再嘗試一次,并把發(fā)現(xiàn)用符號記錄下來,來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請小朋友再玩一玩剛才沒有玩過的玩具,并用你自己喜歡的符號記錄下來。

 。3)請小朋友講述自己的記錄(把記錄投影到大屏幕上)。

  請小朋友互相講講自己的記錄及發(fā)現(xiàn)。

 。4)小結(jié):這些東西真有趣,用力壓或拉它時它會變形,手一松,它又會變回來。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彈性的認識和理解

 。1)找找你身上什么是有彈性的東西?

 。2)找一找我們幼兒園內(nèi)和活動室內(nèi)有哪些有彈性的東西?

 。3)想想、找找你家里有哪些彈性物品?(引導幼兒總結(jié)出彈性的東西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作用很大。)

  4、請幼兒自己制作彈性玩具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紙、鐵絲、棉花、石頭、木塊、皮筋等東西,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把它們制作成彈性玩具。

  5、結(jié)束。

  請小朋友把自己制作的玩具放到科學區(qū)。

  到外面去找一找哪些東西有彈性。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

  2、污水需經(jīng)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

  過程與方法

  做污水凈化實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充分認識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增加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做污水凈化實驗,理解污水凈化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作用。

  課前準備:教師收集有關(guān)水污染的圖片和資料。

  學生準備簡易的過濾裝置(可樂瓶和細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生活污水可讓孩子們選擇既有泥沙,又含有油污或洗滌劑的)、自來水一杯。

  課時安排:1課時

  教 學 過 程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一、圖片導入

  1、出示“水污染”組圖,提問:看到這組圖片,你有什么感受或問題?

  學生匯報(老師可在黑板上隨匯報板書關(guān)鍵詞,使后面的學習更有的放矢。)

  2、小結(jié):在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污染更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探討水污染的有關(guān)問題。

  二、觀察比較自來水和生活污水

  1、談話:課前老師讓各組同學準備生活污水和自來水各一杯。下面,我們就一起以小組為單位,用已經(jīng)掌握的觀察方法比較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并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學生匯報觀察結(jié)果。

  2、示圖介紹“沉淀”、“過濾”的方法,開展分組實驗:要求學生用自己課前制作的簡易過濾裝置做凈化污水的實驗。

  3、提問:比較凈化前后的水,有什么區(qū)別?經(jīng)過沉淀和過濾,原來的污水達到自來水的潔凈程度了嗎?

  學生匯報

  4、講述:淡水在自來水廠中除了沉淀和過濾之外,還要加入藥物進行滅菌處理。這樣才能符合我們使用的標準。

  三、污染源的討論

  1、提問: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哪兒?

  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先獨立思考,再組內(nèi)交流,最后全班匯報,一起完成教材82頁的網(wǎng)狀圖。

  學生匯報,完成網(wǎng)狀圖。

  2、小結(jié):

  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nóng)業(yè)的`殺蟲劑、肥料等,可能來自工業(yè)的廢水、油污等,可能來自家庭的洗滌劑、人的排泄物,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尸體等。由此可見,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水最終會流向河流、湖泊,我們的日常生活污水,最終會影響整個水環(huán)境。

  那么,如何讓我們每天排出的那么多臟水不給水體“添麻煩”呢?建造污水處理廠就是最主要的措施。

  四、污水的處理

  1、學生自行閱讀教材中的污水處理圖。

  2、提問:污水處理一般要經(jīng)過哪幾道程序?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當中,污水得到了怎樣的處理?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學生思考、匯報

  3、歸納,小結(jié):污水的處理是復雜的,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一種叫“格柵“的裝置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雜物有塑料袋、菜葉雜草等;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生物方法是污水處理的核心。化學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學藥劑一氯,通過它來有效殺滅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污水經(jīng)過處理,一般可以無害地回歸環(huán)境,還有一些污水經(jīng)過處理后,還是不能作為飲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因此,我們要特別加強對飲用水源的保護,飲用水是否潔凈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注:如果有條件,組織學生參觀附近的污水處理廠,由技術(shù)人員為學生介紹污水的處理過程,是最理想的。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蘑菇是真菌類生物,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另一類生物。

  2.認識蘑菇的特點,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細菌和病毒的特點,知道細菌對人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蘑菇的特點,比較蘑菇和動植物的異同。

  2.能通過調(diào)查活動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能辨證看待身邊的事物。

  教學準備:

  1.收集關(guān)于蘑菇、細菌、病毒的掛圖或視頻資料。

  2.供學生觀察用的構(gòu)造完整的.蘑菇(每組1~2種),放大鏡、小刀、白紙等。

  3.生活中常見的真菌類生物:木耳、銀耳、平菇、金針菇、香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guān)于蘑菇的資料。

  1.導入。

 。1)教師可以采取實物導入的方式:看一看,實驗桌上放著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會生長蘑菇?

 。2)利用教材插圖或掛圖等引導學生小結(jié)蘑菇的生活環(huán)境。

 。3)提問:你還知道關(guān)于蘑菇的哪些知識?

  2.觀察蘑菇。

  (1)觀察一個完整的蘑菇。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眼看、鼻聞、手摸等方式全面、細致地觀察。

 。2)用小刀把蘑菇縱向切開,用放大鏡觀察切開的菌蓋、菌蓋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觀察發(fā)現(xiàn):從整體看,蘑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我有什么重大發(fā)現(xiàn)等。

 。4)整理觀察到的蘑菇的特點并記錄下來。

  4.認識蘑菇屬于真菌。

 。1)小組研討:蘑菇與動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導學生從外部形態(tài)特點、獲取營養(yǎng)的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

 。2)交流,整理意見。

 。3)講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它屬于真菌。

 。4)你還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提供的資料。

  5.認識食用菌和毒菌。

 。1)提問:吃過蘑菇嗎?我們平時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嗎?

 。2)觀察教材插圖(或?qū)嵨、掛圖),認識常見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關(guān)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識。(可以結(jié)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6.課外調(diào)查:小組或者獨立調(diào)查: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學生記錄食用菌的名稱、顏色、形狀,還可以了解它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等。

  第二課時

  1.了解細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師展示一幅細菌或病毒的彩圖,這是什么?說一說:你為什么這么猜?

 。2)交流學生了解的細菌和病毒的知識。

 。3)觀察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菌和病毒的照片。談一談: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們是細菌和病毒,我們也許會認為它們很美麗,但當我們明白了它們是什么之后,我們可能覺得它們很可怕。)

 。4)閱讀教材上的小資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細菌和病毒也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5)小結(jié):細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們因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見,被稱為微生物,F(xiàn)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員?

  2.展示食用菌調(diào)查成果。

 。1)小組交流、展示。

 。2)小組選擇代表向全班展示調(diào)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為一種自己感興趣的食用菌設(shè)計一張名片,內(nèi)容包括:名稱、特點、外形圖、主要食用價值等。)

  (4)名片展示與評價。

  板書設(shè)計:

  4 蘑菇

  蘑菇是真菌類生物,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另一類生物。

  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細菌對人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作業(yè)設(shè)計:

  填空:

  1、蘑菇是( )類生物,真菌是既不屬于( )也不屬于( )的另一類生物。

  2、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

  3生活中常見的真菌類生物:( )、( )、( )、( )、( )等。

  4、細菌對人有( )兩方面的作用。

  簡答:

  請介紹3-5種你熟悉的食用菌的顏色、形狀等。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8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