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經(jīng)典(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沉船浮上來了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2、嘗試用各種辦法讓各種船浮到水面上;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
設計理念:由于幼兒天生就愛玩水,為此本著教育內容要從幼兒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關注兒童的.興趣、引導兒童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提供選擇與創(chuàng)造的條件的理念,設計這節(jié)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戲形式進行探索的活動。
教學準備:
1、七種(七種以上)質地不同、補救方式不同的沉船;
2、輔助材料:泡沫、塑料、紙、衛(wèi)生筷、鐵絲、透明膠、皮套,鹽;
3、潛水艇模型。
教學過程:
1、出示潛水艇模型。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潛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潛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進行演示)
2、探索做小實驗
---出示七種質地不同的船,可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么辦?讓幼兒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搶、互相謙讓。
---老師和幼兒一起玩(請幼兒自己選擇一個伙伴,兩個人一起選擇一種船去玩)
---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兒走?一起想辦法讓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兒探索,教師引導,
3、再探索、留作業(yè)
---拿出胡蘿卜做的小船,問:剛才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讓胡蘿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鹽,把鹽放入水中,讓船浮上來。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試試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耐心、細心地進行試驗,并注意仔細觀察實驗結果。
2、積極主動地參加實驗活動,探索自然界的秘密。
3、通過實驗,觀察水的內聚力現(xiàn)象和表面張力現(xiàn)象。
活動準備:硬幣、玻璃杯、回形針、皺紋紙一張,盛水的器皿。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的形式,激發(fā)幼兒探討水的秘密。
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猜一個謎語,看看誰先猜出來。
老師出謎面:“一種東西真奇妙,無形無色無味道,動物植物離不了,竹籃裝它全漏掉。
教師:為什么你覺得是水呢?水有這么多特點,它還有一些什么秘密呢?你知道嗎?今天讓我們來做兩個有趣的實驗,揭開它的秘密吧!
二、交代實驗的步驟及要求。
1、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老師先將玻璃杯里盛滿水,然后將這些硬幣一個個輕輕地放進玻璃杯中。放一個后引導仔細觀察一下,玻璃杯中的水有沒有溢出來。
2、教師:你在剛才的實驗中看出了什么?引導幼兒學會用完整的話來表達。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在玻璃杯中盛滿了水,然后放入硬幣,發(fā)現(xiàn)水沒有溢出來。
三、幼兒看老師實驗,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玻璃杯中裝滿水了嗎?玻璃杯中的水有沒有溢出來?仔細觀察杯口,杯口的水是什么樣的?為什么玻璃杯中裝滿了水又放了許多硬幣,水才高出杯口,但卻沒有溢出來呢?引導幼兒回答,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老師裝滿水的杯子的`杯口上是平的,并沒有高出杯口,放入硬幣后,杯子里的水高出了杯口,水確沒有溢出來。
四、交代實驗二的步驟及要求。
1、教師出示回形針:
教師:這是什么?回形針放在水里會怎么樣?
1、教師進行試驗將回形針放在水里,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教師:“回形針怎樣了?怎樣可以讓回形針不掉下去呢?
教師小結:從剛才的實驗中看出,回形針放在水里,水掉下去了。
3、教師再進行試驗,看老師先將回形針放在紙上,然后將它們一起放進水盆里,看看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引導幼兒回答。
4、幼兒互相交流:你觀察到什么想象了?
教師:紙怎樣了?回形針呢?為什么紙沉下去了,而回形針卻浮在水面上了呢?
教師小結:放了紙在水里,水有表面張力,所以回形針就不會掉下去,表面張力支撐著它浮在水面上。
5、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了解水的這兩個秘密在生活中的現(xiàn)象。
發(fā)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看書,了解水的表面張力。
五、最后總結。
教師:請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做水的實驗,進一步了解水的秘密。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朋友,中班的孩子們也特別想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但常見的話題只是有關“動物的外形、習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動物們各種各樣、姿態(tài)萬千的睡眠姿勢。于是我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激發(fā)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及保護動物、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探索動物睡覺的秘密。
2、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
【活動準備】
1、動物睡覺的課件。
2、歌曲《小豬睡覺》的音樂,輕音樂兩首。
【活動重難點】
了解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并用動作表現(xiàn)。
【活動過程】
1、以小客人做客導入活動:(播放歌曲《小豬睡覺》)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想知道它是誰嗎?
(小豬)你聽一聽它在干什么?它是怎樣睡覺的?(閉上眼睛睡覺,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搖搖。)還發(fā)出什么聲音?(咕嚕嚕)2、小豬邀請幼大家去大森林旅游,看看別的.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播放課件《動物睡覺》,讓幼兒探索不同動物睡覺的秘密。
馬——站著 蝙蝠——倒掛 刺猬——蜷成球形丹頂鶴——單腳站立 魚——睜著眼睛睡覺烏龜——縮到龜殼里
貓頭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3、游戲:看誰說的對(出示課件,幼兒說出不同方式。)4、游戲:看誰學得像(1)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聽到歡快的音樂,小朋友模仿動物就出來游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小朋友模仿動物就睡覺,睡覺時必須安靜,不要大聲喧嘩。
。2)教師組織游戲,播放音樂。
5、教師教育幼兒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眠姿勢。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模仿動物睡覺的動作,比一比看誰學得像。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我班的自然角里飼養(yǎng)著幾條泥鰍,前段時間.孩子們在給泥鰍換水時不小心把泥鰍掉在了地上.幾個孩子們手忙腳亂地抓了起來,呀,真滑!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們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我知道孩子們對泥鰍不容易抓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興趣,于是,自然生成了――《泥鰍》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并了解泥鰍的主要特征。體驗抓泥鰍的樂趣。
2.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xiàn)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xiàn)象,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了解了魚類知識。
2.泥鰍、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介紹泥鰍主要特征及黏液作用的相關錄像。
活動過程
1、觀察感受泥鰍,了解泥鰍的外形特征。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泥鰍是什么樣的。有沒有特別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會兒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為便于幼兒觀察,事先在幾個大臉盆中放若干泥鰍和水)
幼兒觀察后自由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幼:眼睛小小的。
幼:嘴邊有胡須。
幼:背上有鰭,尾巴上也有,游起來很靈活。
師:是呀.這一點和誰一樣?
幼:和魚一樣。
師:是的。因為它也是魚家族中的一員啊。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泥鰍有趣的事情呢?
幼:它身上很滑。
幼:它滑溜溜的。老從我手里滑走。
幼:它身上很粘。
師: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么呀?
幼:叫黏液。
師:這些黏液對泥鰍有什么好處?
幼:能幫它逃走。
幼:因為很滑。別人不容易抓住。
師:除了幫它很快逃脫,黏液還會有什么好處呢,你們猜一猜?(幼兒可能回答不上來),好吧,老師請你們看一段錄像?戳司椭懒。
看錄像.梳理有關泥鰍的知識。
師:剛才我們說的,錄像中都說到了。現(xiàn)在你們知道了吧,泥鰍的黏液還有什么作用呀?
幼:能幫它的皮膚呼吸。
幼:能幫它在泥地里很快地行走。
師:黏液對泥鰍的好處真不少啊。
2、嘗試體驗、比較發(fā)現(xiàn)粗糙材料易捉泥鰍的現(xiàn)象。
幼兒徒手嘗試捉泥鰍后集體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說泥鰍身上滑滑的,不好捉,F(xiàn)在你們去試一試,是不是真的很難捉。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怎么捉的?
幼:我捉了很長時間才捉到兩條。
幼:真不好捉啊,我先用一只手沒捉到,后來用兩只手才捉到的。
師:泥鰍在你手里是怎樣的?
幼:我剛把泥鰍捉到,它就馬上從我手里滑走了。
幼:它在我手里時拼命扭動,要從我手里逃走。
師:泥鰍這么難捉,是什么在幫它的忙?
幼:是黏液在幫忙。
師:哦,有了黏液,泥鰍真不容易捉啊。剛才我還看見幾個小朋友用老師給你們擦手毛巾在捉掉在地上的泥鰍呢,這個辦法也挺好。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用這些材料試試捉泥鰍。
出示材料,交待要求:每一樣都試一試、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
幼兒嘗試、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
評析
我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立足于泥鰍主要特征的觀察和感知,在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自由觀察泥鰍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特征與其生活環(huán)境的密切關系。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幼兒帶著泥鰍長得什么樣?它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等問題進行探究,活動中始終讓幼兒處于一個寬松、和諧、自由的觀察氛圍,不要求幼兒獲得完整知識,只要是幼兒有自己的觀察與發(fā)現(xiàn)就行了。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同伴、老師交流,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地建構相關知識,而教師此時只是一位積極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在幼兒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時,我們針對黏液這一難點展開分析、設疑,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猜想,而后在操作實踐和觀看錄像中得到答案。
孩子們對活生生的泥鰍不易抓是抱有濃厚探究興趣的,我始終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在活動中以抓為主線,在抓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泥鰍因為黏液的幫忙而容易逃脫的現(xiàn)象。在此基礎上,材料的出現(xiàn)使探究活動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在這個過程中,我重在讓幼兒比較粗糙材料與光滑材料捉泥鰍的不同現(xiàn)象,只有試捕捉泥鰍的過程,提供適時的幫助,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共同探究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有助于幼兒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發(fā)現(xiàn)。
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學會選擇和正確使用工具,嘗試利用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合作、互助、關愛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
準備:
修理工具、縫紉工具、炊具、餐具、潔具、文具等
修理工具
(扳子、鉗子、改錐、錘子、剪子、釘子)
重點指導
幼兒了解、使用各種工具的修理工具,了解工作原理。
活動一、認識釘子
目標:
1、哪種釘子最省力。
2、通過嘗試激發(fā)幼兒敢于操作的興趣。培養(yǎng)觀察力。
材料:三種不同的釘子,每人一小塊三合板,改錐、錘子,記錄表
過程:
1、觀察三種釘子一樣嗎,哪不同,猜猜為什么要設計成這樣?
2、猜猜哪種釘子最先穿透三合板,最省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3、分別嘗試三種釘子,也可用其他工具
反思:
工具給我的啟示 這周的教育主題是“神奇的工具”,最初孩子們只能說出具體解決辦法,不會歸納工具的概念,活動后他們明白,解決問題的東西就是工具。 為滿足孩子們對工具的好奇,我們討論了生活中常見的工具類別很多。包括:衣、食、住、行四方面。最常用的有修理工具、縫紉工具、餐具、炊具、交通工具、文具等等。修理工具對孩子們來說是安全、可操作的工具,我們一致同意在活動區(qū)認識、嘗試、使用修理工具。我和孩子們收集到了鉗子、錘子、改錐、扳子,釘子、螺釘?shù)炔牧稀榘踩,對各種材料的使用方法有必要集體介紹,很多孩子看大人用過,主動給大家介紹、演示,有的還提出要點,有的發(fā)現(xiàn)釘子的不同點。我被他們細致地觀察、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打動,但為了安全,我還是不厭其煩德給予正確的引導、提示。 很不起眼的修理工具,在孩子們眼里都是寶貝,他們在家肯定受到父母的指導與叮囑,積累了生活經(jīng)驗,能主動表達交流自己的感受,獲得成功和自信。
活動二、我會用:
目標:
1、認識這些工具,說出他們的名稱和用途,掌握使用方法。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準備:扳子、鉗子、錘子、改錐、三合板、螺栓、釘子
過程:
1、說出這些工具的名稱,每人選擇一種,說出使用方法
2、選擇與他相符的材料嘗試正確使用方法。
3、說出操作過程中的困難? 每種工具都會使用嗎?
反思一:
體驗成功 區(qū)域活動時,孩子們丁丁當當?shù)闹谱髦壑械募揖。有的釘出四條腿的茶幾,有的釘了個斜坡說是滑梯,還有的釘三條腿的`椅子。 看到他們全心投入制作,我提出新的要求:“怎樣讓你的作品更穩(wěn)當,還別傷著人,才有人喜歡。”這可難壞了孩子們,招來各種瓶蓋,在反復的嘗試中,最后選中橡膠瓶蓋,即容易釘又牢固?吹胶⒆觽冞@種不輕言放棄的執(zhí)著精神,我鼓勵他們到其他班展示作品,受到大家的好評,他們還說,別人明天也來做。
反思二:
工具讓孩子們學會合作與關愛 制作是孩子們熱衷的活動,他們拿到喜歡的修理工具,邊制作邊聊天,王一凡不小心砸到手,我很擔心,他停下來吹了一會,對張英杰說:“我覺得小釘子不好砸,你能幫我夾著點釘子嗎?”英杰問:“咋夾著呀?”“給你用小尖鉗子”,一凡邊說邊送上鉗子,英杰看了看,說:“這咋使呀?”一凡接過來示范,“我會了”他們有說有笑,開心的幫著同伴。 孩子們在遇到困難時,沒放棄,而是及時地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工具,主動求助同伴幫忙,初步養(yǎng)成克服困難,做事有始有終的意志品質。
反思三:
制作過后 兩周過后,制作家具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情有獨鐘,我們舉辦一場展覽會,請其他區(qū)域的孩子們來參觀,他們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有的還看到別人得不足。 為了能讓幼兒學會欣賞和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創(chuàng)作成果,我引導孩子們,“你發(fā)現(xiàn)他做得那地方最好,給別人帶來方便!彼麄兡馨l(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有的發(fā)現(xiàn)人家釘?shù)暮茫瑑蓧K板之間連接的嚴實,有的說人家裝飾的漂亮,還有的說能干別的用。 通過欣賞活動,孩子們認識到,每件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足,要學會取長補短。
活動三:談話:選擇運水工具
目標:
1、選擇生活中其他適宜的用具,當作運水工具把畫下來。
2、說出選擇的理由,發(fā)展邏輯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過程:
1、談話:生活中哪些用具能裝水,說出你的理由。
2、畫出你選的工具。
3、選擇出最佳的工具大家準備,
活動四:運水
目標:通過運水工具(碗、瓶、盆、管、水杯、漏斗)感知水是流動的、沒有形狀的。
準備:兩個大紅盆,碗、不同形狀的、塑料和玻璃的瓶子、盆、管子、漏斗、魚缸,塑料袋、一次性手套,皮筋
過程:
1、談話:我們每天都喝水,水有顏色、有味、味道嗎?回憶水的特性
2、說一說水有形狀嗎?每人選擇一個消毒過的瓶子,接點兒水喝,邊喝邊觀察水的形狀。說出水的形狀。
3、選擇不同工具運水比賽。規(guī)則:幼兒分兩組,每人拿不同的工具接水,倒在大紅盆里,來回的路上不能撒水。5分鐘后看哪組運的多?
4、找出最好用的工具。
反思:
“言行不一”的孩子們 延續(xù)工具的活動,我們選擇了運水工具,順利過渡到下個主題《水的游戲》。運水更需要做計劃,體驗孩子們分工合作,我們討論了分工的內容,孩子們都認領自己的任務,明確重點,準備工具嘗試計劃、分工、合作的意義。 實際運水的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每人都拿了工具,開始我還強調按計劃行動,他們看到裝水后都興奮不已,一路小跑把水倒入大盆里,緊接著不定的裝水、運水、倒水,把計劃早已拋到九霄云外,我很想讓他們體驗計劃的重要性,但實際活動中,計劃好像紙上談兵。
我也明白一個道理,孩子們的興趣與計劃發(fā)生沖突,按計劃行動對大班幼兒來說很難,但也很正常,這種試驗可能不適合分工合作,按計劃行動可以選擇其他活動讓幼兒體驗。
科學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冀人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下第三單元第10課第1課時。
【教材分析】本部分內容原為小學自然學科五年級的課程,現(xiàn)在前移到三年級,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對彩虹的形成原理只做原則性的要求,而對折射的概念不要求具體掌握,對折射的角度也不進行深入的探究。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半年的科學課程,對“科學”這一學科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僅限于表象化的認識,對于探究實驗更是所知甚少。所以,應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通過實驗來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他們勤于探究、勇于嘗試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
A、能自主選擇實驗方法進行實驗。
B、能用兩種方法制造“彩虹”。
2、科學知識目標:
能明確說出陽光是由七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的奧秘,并從中獲得樂趣。
B、能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種實驗。
C、能用語言描述彩虹的美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實驗,并從中體會到實驗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
在實驗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到過彩虹嗎?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彩虹是什么樣的?
那么,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制造彩虹呢?下面我們共同學習《七色光》。
(板書課題:七色光)
二、探究活動1: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1、出示彩虹圖片,提問:
A、同學們: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嗎?它美不美?
B、那么,它是由哪幾種顏色組成的呢?找學生回答,集體補充。
。I讀或齊讀:紅、橙、黃、綠、青、藍、紫)
2、我們在什么情況下能見到彩虹?學生舉手回答,共同總結,教師補充。
雨后
灑水車后面
科學教案 篇7
一、作者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科學家,科學近代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他具有非常廣博的知識,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語和漢語在內的14種語言。有人稱他為20世紀世界上學識最淵博的人之一。他將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學科知識和諧地集于一身,成為罕見的科學家與人文學者相結合的典范。
二、解題
本文中的東方是指亞洲和非洲一帶,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遠東、中東地區(qū)和近東地區(qū)。在上古和中古時期,這里曾建立了光輝燦爛的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華夏文明等等。
三、字詞積累
重蹈覆轍: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多指壞事)。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
四、整體感知
速讀全文,試給課文分出3部分,并歸納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引論部分抓住“兩件事”這一中心;本論
部分抓住對科學的態(tài)度;結論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引論(第1-3節(jié))強調“必須記住兩件事”,要正確對待東西方科學;
本論(第4-9節(jié))論述研究科學,必須有科學的態(tài)度;
結論(第10節(jié))提出“希望和前景”。
五、問題探討
1、前三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例證法:古希臘因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獨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例子。事實勝于雄辯。(用意是什么?)告誡那些排斥東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轍而要引以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東方。
2、仔細閱讀本論部分(第4-9節(jié)),完成以下練習。
(1)試分析這一部分的結構特點。
(2)論述“我們必須謙虛”時,用了怎樣的論據(jù)?論述走向實證科學的極端時(離開東方的人文理念,正確思想指導下的“科學方法”——實驗科學的方法,會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寫到了怎樣的論據(jù)?
第一問,答案在第5段。
第二問,答案在第6段。
3、“光明從東方來,法則從西方來”的含義?
光明從東方來,東方是雙關、隱喻,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人文主義的理念是東方文化所具有的。東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則相結合必然會使世界文化呈現(xiàn)異彩。
4、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有什么樣的.關系?作者從什么角度論述了東方科學在發(fā)展人類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評了某些偏見的?
東方科學和思想思西方科學的源頭,并且會給現(xiàn)代西方帶來新的生計。作者將自己多年研究科學史得出的結論,告誡某些帶有民族和地區(qū)偏見的西方人,要他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與現(xiàn)實,進行文明對話,促進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和繁榮。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3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3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