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高中>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及技巧_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及技巧_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時間:2022-03-14 20:19:59 高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及技巧_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及技巧_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1

  一、歷史學科遭遇窘?jīng)r的原因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及技巧_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1.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歷史學科的重視不足。

  在長期應試教育的陰霾下,不少學校、家長乃至學生把歷史學科視為“副科”,設置課程時。歷史學科的課時數(shù)很有限,歷史學科的教學任務往往很難全部完成。這就帶來連鎖反應: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法上倉促簡單,敷衍對待,扼殺了部分學生對歷史知識學習的興趣。有些學校違背素質教育的理念和課改精神,過早地進行文理分科,報考文科的學生相對較少,成績也相對較低,在歷史學科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更是數(shù)量有限。

  2.對歷史教材使用不恰當,學生缺乏質疑意識的教育。

  高中歷史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教教材而非用教材的狀況。教材中的結論只是教材編寫者對史實的解讀,具有時代性和主觀性.所以必須有質疑的精神一些教師不僅自己設有質疑的精神和尊重歷史的態(tài)度.而且扼殺學生的質疑意識,不允許學生質疑,既導致課堂教學的索然無味,又不利于高中歷史教學的與時俱進。

  3.教學評價模式單一,缺乏過程性評價。

  由于高考指揮棒的作用,歷史教學評價內(nèi)容僅僅局限于考試這個單一的工具,而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評價不夠重視,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歷史教育的'真正價值無法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落實。

  二、對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1.創(chuàng)新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歷史教學因其包含的人文情懷,可以成為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歷史是一種基礎知識,是一部社會的教科書,以史為鑒可以通古今之變,知社會之興衰,重視歷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有信仰、有理想、有精神的人。各科皆有其發(fā)展的歷史軌跡。所以歷史正是各學科的交匯點所在。因此歷史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陣地。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歷史知識探究的過程,鼓勵學生積累歷史知識,發(fā)揮想象力,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2.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在歷史教學中,生動形象的類比、深入淺出的解釋、幽默風趣的語言、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不斷出現(xiàn)的挑戰(zhàn)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參與式學習、探究式的學習,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內(nèi)外活動,如考察歷史古跡、歷史問題專題研究編演歷史劇等方式,可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其對歷史的興趣,使學習的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展自我能力,學會歷史學習方法的過程,F(xiàn)代教育技術,主要是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極大地豐富了歷史課程的教學形式。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也可以更好地詮釋教材內(nèi)容,拓寬知識范圍。當歷史知識以動態(tài)的視頻、歷史影像、課程設計等變換多彩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興奮點一下子就會被激發(fā),枯燥的歷史會一下子變得生動有趣。通過對歷史情境的營造,學生可以用眼、耳、心感知歷史長河中的社會巨變,朝代更迭,“身臨其境”地感知歷史,更為充分地理解歷史。實踐證明,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整合極大地推動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營造了一個師生共學、共享的和諧課堂。

  3.培養(yǎng)學生質疑意識和人文精神。

  教學不僅僅是講課,課堂上老師應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表達思想、釋放情感的機會。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要跳出教材處理教材,從宏觀上、學習方法原理上處理對待教材,這樣才能做到科學理性地面對教材。現(xiàn)今的中學歷史教材在過去的基礎上吸收了國外教材編寫的特點,引入史料,加入插圖,更為注重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

  但是教師不應止步于此。教師應在下工夫把教材吃透的基礎上,對其內(nèi)容做到合理取舍,以大歷史的眼光,從文明演進、全球、現(xiàn)代化進程甚至社會心態(tài)發(fā)展等各個角度揭示歷史事件背后隱藏的內(nèi)容;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意識。比如在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問題上,可提供不同角度的資料讓學生質疑、討論,使學生明白有多種觀點的存在,但是要做到有依有據(jù),不能信口開河,嘩眾取寵。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歷史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最高目標。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可以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汲取人類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歷史內(nèi)容一般都與人文價值有關系,反映的是人文情感,所以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引人人文精神.變歷史課堂為人文課堂,在人文中理解歷史的魅力。

  4.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建立完善科學的評價體系是歷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建立多維的評價體系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內(nèi)容,拓寬評價渠道,不以考試為唯一評價標準,而從學生對史料的處理能力、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能力、對所學歷史知識的應用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察。

  5.教學中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其他能力。

  歷史是一門知識性較強的科學,需要一定的識記能力。沒有記憶就沒有知識,也談不上運用知識的能力,更談不上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問題,揭示本質,必須以記憶帶動思維.以思維促進記憶,不可偏廢。當然提高記憶能力不是要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通過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加深記憶。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識點所闡述的內(nèi)容,將教材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思維.才能牢固地記憶,形成良好的記憶循環(huán)鏈條。所以在教學中,需要通過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重復練習不斷加強學生此方面的能力,提高對歷史知識的駕馭能力。無論是從歷史教學的要求出發(fā)還是從學生自身的成長需要出發(fā),高中歷史學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論述能力都非常重要.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論述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啟發(fā)學生運用所學自主認知探究,使得學生的論述能力在實踐中形成發(fā)展,還能提高其學習主動性。不過這個過程要滲透在歷史教學課堂的內(nèi)外,需要師生不斷地實踐方可達成。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及技巧_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2

  歷史課是一門綜合性、趣味性很強的科目,其學科的特點具有很鮮明的過去性。歷史是人類過去的活動,紛繁復雜、豐富多彩,但它是過去的人和事,無法重現(xiàn)在人們眼前,如果傳授方法不得當,往往使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覺。因此要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通過教師自身素質的展示,多種教學方式的設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歷史現(xiàn)象再現(xiàn)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受到感染,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形象鮮明,直接觸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師自身素質的展示

  教師的自身素質包括思想修養(yǎng)素質、專業(yè)知識素質和教學技能素質三個方面。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形象語言的使用、豐富情感的流露、教學圖片的設計等來展示教師自身的素質,以達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1、教學中形象語言的使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面對的都是十多歲的青少年學生,他們的知識面不寬,語言詞匯的積累也很有限。 因此,教學語言更應該注意口語化、通俗化,盡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詞匯和晦澀的.語言,能適當使用形象性的語言表述手段,使教學過程充滿感情色彩,效果就大不一樣。

  2、教學中豐富情感的流露

  歷史課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歷史事件有血有肉,而目前有些中學歷史教材限于篇幅,把原來生動的史實濃縮成抽象枯燥的概念,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的同時,受到強烈的思想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各種情感的流露,當然課堂上教師的語調(diào)、節(jié)奏、表情都應隨教材內(nèi)容的變化而變化。在講哥倫布航海之后,我還對哥倫布航行日記和其他有關資料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其中有:大西洋上飄忽不定的綠草、閃爍不停的燈光,部下強烈的思鄉(xiāng)情緒乃至反抗, "印第安人"的相貌、生活等等,這樣的描述,加之教師忽而激動忽而憤怒,忽而慢條斯理,忽而激情高亢,仿佛把學生帶到哥倫布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大西洋上航行,共享"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喜悅,這樣學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維就完全集中于教師講課之中了。

  教師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喜怒哀樂的感情色彩,輔之以形象生動的教學圖片,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習的動機,喚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是有益的,教師的教學能"俘虜"學生的全部思維,完全"占領"他們的心靈,使之達到欲罷不能的境界,這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

  二、新穎教學方式的設計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才能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藝呢?首先,應該善于學習,通過各種渠道。 博采眾"法",廣泛吸收,注意儲存各種教學方法的信息,仔細研究其中的異同,這樣才能在設計教學方案時 做到信手拈來,亦即"教學有法"。其次,"教無定法",教學方法不能一成不變,要因人、因課、因境而異 。所謂"因人而異",即要因教師、學生的實際而異。如有的歷史教師,演講能力強,講課時聲情并茂,"情 境教學法"能使其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師則善于使用圖表、幻燈、錄相、彩圖等多種立體教學手 段,結合啟發(fā)、提問、歸納講解等教學方法。總之,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要注意揚已之長,避己之 短。所謂"因課而異"即因歷史教學內(nèi)容而異。根據(jù)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系,不同的內(nèi)容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自然也就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如在講授新知識時,可主要采用講述、講解、講讀、講演法等;在導入新 課和鞏固新課、課后練習中則可用談話法,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提問,對課文中理解和運用部分等重點內(nèi)容進行 精心講解、分析,而對非重要內(nèi)容和一般性史實介紹則用講述法。同樣,歌頌歷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韃奸賊等 則應慷慨激昂,進行生動的描述和演講。如遇較為復雜的歷史事件和理論,我們還可輔以圖表法、綱要法、聯(lián) 系對比法、演示法等。所謂"因境而異",即因教學情境而異。隨著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的不同,教師也應施 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師課前準備了電教手段(錄音、錄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電或機器故障,教師就應 隨之進行相應調(diào)整,或采用"激將法",啟發(fā)讀朗好的學生將歷史材料繼續(xù)讀下去或結合歷史課本中豐富的插 圖進行講解,或在小黑板上進行圖表法演示?傊瑑(yōu)化教學方法要善 于學習,博采眾"法"之長,根據(jù)自己施教的不同內(nèi)容、不同對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應的教法,最后形成適 合自己特點的一套完整、科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指導學法應明確外因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雙方,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的主觀動因是內(nèi)因,教師的啟發(fā)誘導是外因。內(nèi) 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根據(jù)內(nèi)、外因這種關系,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就不只是指教師的"教"法的優(yōu)化,還應包括學生"學"法的優(yōu)化。

  所謂教法,是指教 師依據(jù)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向學生發(fā)送信息、傳授知識的方式方法;所謂學法,就是學習學科知識的基 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教應該著眼于學生的學。就歷史學科來說,具體講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確本課學習 目標,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而采用相應教學方法及手段,充分發(fā)揮歷史課生動有趣的優(yōu)勢,進行啟發(fā)式教學, 通過多種教學因素的優(yōu)化組合,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積極的參與狀態(tài),從而使他們從"要學"變?yōu)?會學"。 教學中力求注意歷史學科學習規(guī)律的滲透和學習方法的優(yōu)化,努力改進歷史課教法以適應學生掌握和運用學法 ,使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及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史實的方法和能力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教師的教法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學法,只有達到學生"會學"境界的教法才是好教法。 "外因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學生產(chǎn)生了對歷史濃厚的興趣進而掌握了歷史課的學法,教法的實施才能產(chǎn)生預期 的效應。

  當然,關于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與技巧有許多,作為一名年輕的歷史教師,我還需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提高,多向前輩,同仁請教,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及技巧_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學好高中歷史最有效的方法和技巧04-30

高中歷史教案01-03

高中歷史教學反思12-30

高中歷史教學總結06-28

孔子與老子高中歷史說課稿02-16

高中歷史怎么才能學好03-31

高中歷史教學計劃02-16

【精選】高中歷史說課稿三篇01-12

中小學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策略論壇學習心得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