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美術(shù)教案

中班美術(shù)教案

時間:2023-05-23 09:04:24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中班美術(shù)教案錦集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shù)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中班美術(shù)教案錦集10篇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通過撕圓、把圓連續(xù)黏貼、添畫、制作毛毛蟲。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手工活動習慣,激發(fā)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嘗試撕圓、把圓連續(xù)黏貼的方法來表現(xiàn)毛毛蟲。

  活動難點:

  在黏貼的過程中表現(xiàn)毛毛蟲的多種動態(tài)。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閱讀過繪本版《好餓的毛毛蟲》、觀看了vcd版《好餓的毛毛蟲》

  物質(zhì)準備:教師教具:撕貼好的繪本毛毛蟲六條。幼兒操作材料:課前幼兒們?nèi)巳藚⑴c,用墨綠、翠綠、草綠、淺綠、淡綠、中綠、深綠、青綠、橄欖綠等顏色混刷好色紙人手一張。美工區(qū)中幼兒通過撕、畫、剪好的食物:每組一套:一蘋果、兩個梨、三個李子、四顆草莓、五個橘子、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蛋卷冰淇淋,一條酸黃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個棒棒糖,一塊櫻桃派,一根香腸,一塊小蛋糕和一片西瓜。

  活動過程:

  一、封面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封面:我們一起看了繪本《好餓的毛毛蟲》,觀看了vcd版《好餓的毛毛蟲》,毛毛蟲是什么樣的?

  幼兒講述,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式小結(jié):毛毛蟲頭是圓圓的,頭頂上有一對觸角,臉上有一雙眼睛和一張嘴巴。身體是圓滾滾的,有許多個圓或橢圓連續(xù)不斷黏貼而成,背上有許多刺,身體的下面還有好多小腳……。

 。ㄔu析:迎著孩子們對毛毛蟲的興趣,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觀看動畫片《好餓的毛毛蟲》,在這過程中,幼兒通過觀察、講述探究,幼兒對毛毛蟲的形態(tài)特征有了較深的印象,所以幼兒能夠這么細致的對毛毛蟲的外形加以描述。)

  二、觀察毛毛蟲的多種形態(tài)、講解示范、幼兒動手操作撕貼毛毛蟲。

 。ㄒ唬┯^察毛毛蟲的多種形態(tài)

  1、毛毛蟲的身上有哪些顏色?

  毛毛蟲的頭是紅顏色的,身體上是帶有墨綠、翠綠、草綠、淺綠、淡綠、中綠、深綠、青綠、橄欖綠的小圓組成。

  紅色和綠色系的小圓組合在一起你們看了有什么感覺?

  幼兒講述,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式的小結(jié):紅色和綠色組合在一起的,是一種鮮明的對比,紅色和綠色它們是一對對比色,用在這里,讓我們小朋友一看就區(qū)分開頭和身體。

  評析:在活動中很自然地滲透了紅與綠是一組對比色這一知識點。

  2、好餓的毛毛蟲吃了哪些東西,有什么變化?

  星期一,它啃穿了一蘋果。

  星期二,它啃穿了兩個梨。

  星期三,它啃穿了三個李子。

  星期四,它啃穿了四顆草莓。

  星期五,它啃穿了五個橘子。

  星期六它啃穿了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蛋卷冰淇淋,一條酸黃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個棒棒糖,一塊櫻桃派,一根香腸,一塊小蛋糕和一片西瓜。毛毛蟲每天吃完東西都會長大,漸漸地毛毛蟲由小變大,越來越長,越來越粗。

  3、PPT出示出示六天中毛毛蟲的不同形態(tài)。提問:毛毛蟲,吃了東西,還不忘每天鍛煉身體,做了哪些運動呀?(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不同姿態(tài)的毛毛蟲的不同之處。(重點觀察毛毛蟲頭部的表情及身體的動作)

 。ㄔu析:在提供毛毛蟲的范例時我注意提供不同姿態(tài)的毛毛蟲,有向上的、有往下的、有抬頭的、有低頭的……這樣的作品就能滿足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能力強者可選擇多個側(cè)面表現(xiàn),能力弱的幼兒選其一種進行撕貼。運用直觀的方法,幫助幼兒掌握美工創(chuàng)造的各種技能。)

  幼兒講述時,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式的小結(jié):

  毛毛蟲有時做伸展運動把身體伸得直直的,像一條線。

  有時毛毛蟲在做體側(cè)運動,調(diào)皮得把身體扭來扭去,像座拱橋。

  有時在做頭部運動,上下左右扭動頭部。

  4、交流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導幼兒模仿毛毛蟲的伸展、體側(cè)、頭部等運動。

 。ㄔu析: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模仿毛毛蟲的運動,讓孩子在玩中感知毛毛蟲的特征,有利于加深幼兒對毛毛蟲各種身體動作中的印象,這看似簡單的玩一玩,卻在活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玩得開心,看得仔細,加上老師的不斷引導,很快就把毛毛蟲的形態(tài)特征觀察得仔仔細細。為后面幼兒自主黏貼時,表現(xiàn)不同姿態(tài)的毛毛蟲做好充分的鋪墊。)

 。ǘ┲v解示范制作毛毛蟲的方法

  1、毛毛蟲可愛嗎?今天我們也來制作毛毛蟲,需要哪些材料呢?

  幼兒講述:色紙、雙面膠等。

  2、先做什么呢?

  幼兒講述:幼兒A撕圓、幼兒B剪圓、幼兒C畫好了再剪圓

  3、今天我們不借助工具,直接用手撕圓,怎么撕?

  (1)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式的示范:

  A用紅色的紙撕圓,作為毛毛蟲的頭。

  兩只手分別做小孔雀(用食指和大拇指分別捏住色紙),一邊撕,一邊轉(zhuǎn)動色紙。(2)請個別幼兒也來試一試。

  B用綠色的彩色撕圓作為毛毛蟲的身體。

  (3)想一想有沒有不同的撕法?

  幼兒:折一折撕成半圓再展開就是一個圓。

 。4)用同樣的方法繼續(xù)撕9或10個圓,教師直接出示事先撕好的幾個圓。

 。5)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互動式的黏貼。

  提醒幼兒注意黏貼時,注意要將圓片片一張一張連接起來,要緊緊地抱在一起,不能脫節(jié)。才能拼成毛毛蟲。

  黏貼好以后,與幼兒一起在圓片片上為毛毛蟲添畫眼睛、嘴巴、觸角、腳、刺。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重點,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老師沒有機械的示范毛毛蟲的撕貼方法,沒有乏味枯燥的技能訓練,而是在孩子們的說說、動動中,逐步掌握圓形連接的方法。)

  (三)幼兒自主撕貼制作毛毛蟲

  1、請小朋友自己制作毛毛蟲,先用紅色的紙撕圓做頭,在用綠色的紙撕圓做身體,再貼上雙面膠連接起來,做好以后再貼到紙上,添畫眼睛、嘴巴、觸角、腳、刺。

  2、幼兒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3、選擇毛毛蟲一天中喜歡的食物喂給毛毛蟲吃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毛毛蟲可能會到哪里去,發(fā)生了什么事?

  (1)可以黏貼一個蘋果或兩個梨、三個李子、4顆草莓、5個橘子、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蛋卷冰淇淋,一條酸黃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個棒棒糖,一塊櫻桃派,一根香腸,一塊小蛋糕和一片西瓜。

 。2)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添畫場景。

  三、展示作品,進行講評。

  1、將幼兒的作品分組一一進行展示。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毛毛蟲。

 。1)它找到了什么好吃的?

 。2)或它吃了東西后來到了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

  四、延伸活動制作繪本《可愛的毛毛蟲》

  在區(qū)域活動中,請幼兒分組進行繪本制作。

  與幼兒一起把毛毛蟲作品進行串聯(lián)創(chuàng)編起來,變成自己的繪本故事《可愛的毛毛蟲》,用回形針連在一起。

  活動反思:

  一、以幼兒的興趣為基點

  從幼兒近階段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以新《綱要》為指導,注重幼兒“喜歡毛毛蟲的情感” 。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身上的顏色、形態(tài),激發(fā)幼兒用靈巧的雙手撕貼表現(xiàn)毛毛蟲。并通過黏貼食物,添畫場景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心中毛毛蟲可愛、生動的形象特征”。又通過延伸活動制作自己的繪本故事《可愛的毛毛蟲》,來激發(fā)幼兒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感受活動的無比快樂和驚喜。

  二、生動形象,關注細節(jié)

  在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外形時,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毛毛蟲的的頭是紅色的,身體是綠色的,讓人一看就明白哪里是頭哪里是身體。自然的滲透了對比色的知識。同時在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多種形態(tài)時,通過形象生動的提問:毛毛蟲,吃了東西,還不忘每天鍛煉體,做了哪些運動呀?來激發(fā)幼兒觀察、比較毛毛蟲表現(xiàn)出的不同姿態(tài)、表情、動作,這樣的提問也易于幼兒表達。交流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導幼兒模仿毛毛蟲的伸展、體側(cè)、頭部等運動。滿足了幼兒們好動的天性,同時對毛毛蟲的不同形態(tài)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快樂的情感體驗

  整個活動中,以幼兒為主體,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體現(xiàn)了自然的遞進性。幼兒是主動的觀察者;激情的參與者;成功的體驗者;快樂的收獲者。充分的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尊重了幼兒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讓每一位幼兒都感受到了美工活動的樂趣。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能用語言表達出一串紅的外形特征。

  2、學習用畫橢圓的技能表現(xiàn)一串紅的基本特征,探索畫出各種姿態(tài)的一串紅來撐滿畫面。

  3、培養(yǎng)幼兒懂得愛護花朵的情感。

  活動準備:

  觀賞花園里的一串紅,收集各種一串紅的圖片,蠟筆和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一串紅范畫,講出其顏色及特征。

  師:秋天到了,公園里的花兒都開了,看,這是什么花?(出示范畫)它像什么?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狀?是什么顏色?(公園里都開滿了一串紅,一串紅花朵成串,顏色鮮紅,像一串串的小鞭炮,在綠色的葉子襯托下真美麗)

  二、新授部分。

  1、了解一串紅的用途。

  師:這么漂亮的一串紅放在公園里有什么用處呢?(可以讓人觀賞,美化環(huán)境)

  小結(jié):一串紅可以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使我們的生活增添美,今天我們也來開個一串紅花展。

  2、教師示范講解。

  我們先在畫紙的中間畫根長長的樹枝,在頂上方畫一個小的橢圓形花瓣,然后在樹枝的兩邊畫出成串的橢圓形花朵,左邊一片右邊一片,畫好一朵花瓣后空出一點位置再接著往下畫,好像一串串的小鞭炮,快要畫到下面時接著畫葉子,在綠色的葉子襯托下更是美麗。但是一朵花太孤單了,我們也為了讓畫面變得更漂亮,再在空白處添畫一串紅,秋風吹來一串紅隨風搖擺。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蠟筆和紙,你們在畫時要注意花瓣與花瓣之間要留出空隙,而且是用橢圓形來表現(xiàn)花瓣,現(xiàn)在請你們也來畫一畫吧!

  4、教師講解涂色技巧。

  師:我們畫得一串紅和公園里的有什么不同嗎?(顏色)

  是的,天氣涼了,我們都穿上了衣服,我們也來給一串紅穿上漂亮的衣服,讓它們變得更漂亮。那一串紅是什么顏色的呢?選擇好顏色后,在畫上涂色,涂色時要注意順著一個反向,使畫面圖滿。

  5、幼兒進行涂色,教師指導。

  師:請小朋友給一串紅穿上衣服吧。注意涂色順著一個方向。

  三、評價活動。

  1、請幼兒將自己完成的作品貼在墻上。

  師:花展即將開始,請大家將一串紅添在墻上,我們一起來欣賞。

  2、教育幼兒要愛護花朵。

  師:你們喜歡一串紅嗎?為什么?

  師:公園里花兒開,紅得紅,白的白, 花兒好看我不開。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教幼兒學習用手指作畫,培養(yǎng)幼兒作畫興趣,通過作畫進一步了解梅花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梅花一束,范畫一張。

  2.幼兒作畫用紙,教書示范紙.調(diào)色盤.墨汁.紅色水粉顏料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告訴幼兒,作畫工具有許多種,今天學習用手指作畫,也就是蘸上顏料作畫。

  教師即興畫寫動物.花草,給幼兒看,激發(fā)幼兒學習愿望。

  教師出示梅花一束,啟發(fā)幼兒觀察梅花的枝和葉。讓幼兒知道梅花的.特征:盛開的花有五個花瓣,有的花互相遮擋,只看見三個花瓣或四個花瓣,有的書花苞;花枝有長有短,越往上升越細,個枝朝不同的方向伸展。

  2.講解示范:

 。1)布局畫枝:右手食指蘸上墨汁,用指尖由紙的下方往上畫枝,畫出長短.粗細及轉(zhuǎn)折。

 。2)點花:仍然用右手食指蘸上紅色的顏料,用指尖點出五個花瓣及三個.四個花瓣的梅花若干朵,用側(cè)指點花苞。提醒幼兒花要點在花枝上,要有疏密.有大小,盛開的花多畫些,遮擋的花及花瓣畫少一些。

  3.幼兒作畫。

  交代作畫要求,幼兒可站著作畫;注意畫面干凈,當心不要把顏料弄翻;畫好后等顏料干了以后再拿起來。

  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獨立完成。

  4.作業(yè)評價。

  把幼兒的作品掛在“小小畫廊”上,讓全體幼兒欣賞,說說哪一幅畫得好。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圖片,觀察陀螺的外形特征,學會陀螺制作的基本步驟。

  2、嘗試利用圓規(guī)畫圓,利用多種材料裝飾陀螺。

  3、通過玩陀螺,感受制作的成功感,體驗動手的樂趣。

  教學重點

  陀螺的制作及裝飾方法。

  教學難點

  陀螺的制作方法。

  課前準備:

  1、各種各樣的陀螺。

  2、準備圓規(guī)、鉛筆、膠水、硬紙板、小棒、彩紙、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看,你們認識老師手中的物品嗎?

  在老師小時候就玩這樣的玩具,陀螺。

  板書課題(21、陀螺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二、新授

  山東民間自制的玩具種類繁多,這些玩具就地取材,都帶有本鄉(xiāng)本土的特色。陀螺,就是兒童們十分喜愛的玩具。傳統(tǒng)陀螺大致是木質(zhì)和鐵質(zhì)的倒錐形,玩法是用是用手發(fā)動旋轉(zhuǎn)起來,再用鞭子抽陀螺的底部,使其不停的旋轉(zhuǎn)。欣賞各種各樣的陀螺(木質(zhì)、鐵質(zhì)塑料、果凍殼、粘土等)。討論:

  1、你喜歡什么樣的陀螺?

  2、什么樣的造型才適合陀螺旋轉(zhuǎn)?怎樣裝飾才能使陀螺鮮艷亮麗?

  小組討論制作陀螺的材料,造型及如何裝飾。

  三、演示捻捻轉(zhuǎn)陀螺的制作方法。

  1、用圓規(guī)在硬紙板上畫幾個等大的同心圓。

  2、小心的用圓規(guī)的針尖在圓心上扎一個孔,把畫好的圓剪下來。

  3、將剪好的圓形疊加后用膠水粘牢。取6厘米長的細木棍或牙簽,將一頭削尖,穿透圓心,尖頭部分留三分之一長。

  4、試試旋轉(zhuǎn)一下,看是否能夠旋轉(zhuǎn),可調(diào)試其平衡,使旋轉(zhuǎn)更穩(wěn)定后粘牢。

  5、設計美麗的彩繪圖案裝飾陀螺,使陀螺更好看。

  6、一個漂亮的陀螺制作完成了。

  四、藝術(shù)實踐:

  用你準備的.材料制作一個既可以旋轉(zhuǎn)起來又裝是好看的陀螺。

  五、評一評

  介紹自己的作品材料、造型及如何裝飾的。

  互評誰制作的陀螺更穩(wěn)定,裝飾更好看?

  六、小結(jié)

  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很多都可以變成好看又好玩的玩具,用心觀察,巧裝飾,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創(chuàng)意。

  板書設計:

  21、陀螺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造型

  裝飾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撕、貼圓形的西瓜和西瓜上紋路。

  2、嘗試用一只手轉(zhuǎn)動蠟光紙,一只手撕,變成圓形,撕出圓圓的西瓜。

  3、將自己撕剩下的紙張放進空簍子中。

  活動準備:

  每組兩盤漿糊,兩塊抹布,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西瓜。

 。1)教師:圓圓又大大,像個大皮球,衣服綠油油,身體紅通通。西瓜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欣賞范例。說說:西瓜的外形是怎樣的?西瓜里面的瓜瓤是什么顏色的呢?你知道這幅畫面上的西瓜是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

  三、教師示范撕西瓜的基本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撕西瓜的方法,重點讓幼兒掌握撕圓形的方法。

  四、幼兒撕貼:甜甜的西瓜。

  教師鼓勵幼兒撕切開的西瓜,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注意要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撕紙的方法。

  五、評價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讓大家相互欣賞,相互交流,讓幼兒說說:你最想吃誰的西瓜?為什么?教師對幼兒制作的西瓜給予表揚和肯定。

  六、音樂游戲:大西瓜。

  結(jié)合活動在點點加工廠提供了撕紙材料,讓孩子撕貼西瓜,培養(yǎng)孩子對撕貼畫的興趣。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西瓜》首次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撕出有規(guī)則的圓形(西瓜),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yǎng),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于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xié)調(diào)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fā)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情景,讓幼兒以“我的大西瓜”來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作的欲望,而且我在示范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夸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復強調(diào)并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后,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住圓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沿著外邊的記號撕,慢慢的移動按住西瓜的大拇指和食指,雖然孩子們有著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主題墻上時,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復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后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畫直立人的基礎上學習繪畫小朋友手拉手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好朋友的親密關系。

  2、能適當添畫背景,表現(xiàn)活動的.場景。

  活動準備:

  油畫棒,繪畫紙。

  活動過程:

  1。觀察好朋友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手拉手站立的兩個幼兒與一人站立有什么不一樣。

  ——重點觀察手臂的姿勢及兩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動態(tài)。

  2、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每位幼兒選一個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選一個座位坐在一起。

  ——引導幼兒畫一畫“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啟發(fā)幼兒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哪里玩,然后添畫相應背景。

  3、說說我的好朋友

  ——展覽作品,讓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干什么。

  ——啟發(fā)幼兒說一句最想說的話,并在老師的幫助下將它們記錄在圖畫背面。

  活動反思:

  在以后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觀察菊花的顏色的和姿態(tài),能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菊花。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認識菊花的經(jīng)驗,知道菊花的大體形狀。

  物質(zhì)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紙張

  活動過程

  1、出示菊花ppt,引導幼兒觀察、感知、交流菊花的特征。

 、僖龑в變簭幕ā⑶o、葉幾部分觀察菊花的特征

  提問:花朵是什么顏色的.?花瓣是什么形狀的?菊花和其他的花有什么不一樣

  的地方?

 。ㄈ纾夯ǘ涞念伾泻芏喾N,花開在頂端,葉子邊緣有鋸齒,花有黃、白、紫

  等顏色。形狀多樣:有的花象個球,有的花瓣象一條條蘿卜絲,有的象媽媽的

  卷頭發(fā),有大有小,有直有彎,有寬有窄。)

  小結(jié):菊花有不一樣的品種,每個品種的形狀顏色是不一樣的。

  2、示范作畫,激發(fā)作畫的興趣,引導幼兒構(gòu)圖。

  教師邊示范作畫邊引導幼兒構(gòu)思菊花的畫法:圓圓的是花蕊,長長的橢圓形是

  花瓣,圍著花蕊長滿花瓣。

  花下面還有什么?(莖)用咖啡色畫莖。(還有葉子)用深綠色或淺綠色畫葉子小結(jié):菊花顏色有很多種,可以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菊花的花瓣很多,有的

  是細長的,有的是重疊的?梢援嬕划嬓螤畈灰粯拥木栈。

  3、幼兒自主作畫,對個別幼兒加以指導,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①引導幼兒有順序地畫:花蕊——花瓣——花莖——葉子

 、谠趯懮幕A上鼓勵幼兒大膽用色,重點是畫出菊花的基本特征。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因本班幼兒在戶外做游戲時,紛紛拾地上的落葉玩,而且玩得不亦樂乎。為了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特設計本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秋天的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貼樹葉的方法。

  難點:1、怎樣才能把拾樹葉和貼樹葉兩個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倪B接起來。

  2、怎樣讓幼兒對貼樹葉的'活動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樹葉若干、畫有樹干的大紙一張、塑料盆、雙面膠若干。

  活動過程

  過程一:導入

  1、教師出示樹葉以“樹葉寶寶來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產(chǎn)生興趣。

  2、教師用擬人的口語告訴幼兒“樹葉寶寶”很孤獨,它想要很多朋友,請幼兒幫“樹葉寶寶”找朋友導入下一個活動。

  過程二:拾樹葉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拾樹葉,讓幼兒感受秋天的情景。并引導幼兒知道秋天來了,樹葉變黃,會從樹上掉下來的道理。

  過程三:貼樹葉

  1、教師出示畫有樹干的大紙,引導幼兒將樹寶寶送回樹媽媽的懷抱。

  2、教師示范把樹葉貼到樹干上。

  3、教師請幼兒將樹葉貼到大樹干上,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總結(jié):幼兒通過自己的勞動把樹葉寶寶送回了樹媽媽的懷抱,讓樹干變成了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幼兒從中體會了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的樂趣,同時感受了大自然的奧秘。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富有童趣,幼兒很感興趣。在貼樹葉的過程中,幼兒積極地參與,但似乎意猶未盡,下一次如果叫我重新上這堂課,我會把教具準備得更充分,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思維想象力。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從情節(jié)、遠近順序、色彩上欣賞美術(shù)作品《喂小鳥》,感受畫面的單純與簡潔以及作品中的生活情趣和溫暖的柔情。

  2、通過遷移生活中和媽媽在一起的經(jīng)驗,體驗作品中的母親對孩子無限的愛。

  3、愛媽媽,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愛與關心。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前期經(jīng)驗:能用簡單的語言說說在和媽媽在一起的事情

  幻燈、電腦、電視、MP3。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米勒的畫:

  1、出示幻燈《喂小鳥》。這是法國畫家米勒的一幅畫。提問:這是白天還是晚上?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陽光照在身上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2、這幅畫遠處有什么?近處呢?他們會是誰?你是怎么知道的?

  3、畫中有幾個寶寶?媽媽在喂誰?寶寶是怎么吃的?(我們來學一學)旁邊的寶寶在干什么?(我們來學一學)我們想象一下,媽媽喂飯的時候表情會是什么樣子的?當媽媽微笑地看著你的時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媽媽一邊喂飯的時候還會說什么呢?我們來聽聽這幅畫中的媽媽對她的寶寶說了些什么?教師用語言描述作品。欣賞完這幅畫,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4、其實,每個媽媽都很愛她們的寶寶。欣賞幻燈。請幼兒仔細觀察媽媽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候,她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除了我們?nèi)祟惖膵寢屵@么愛寶寶之外,動物媽媽們也非常愛他們的寶寶。重點講解北極熊。

  5、我們給米勒的畫取個名字。

  二、遷移已有經(jīng)驗表述媽媽對自己的愛:

  1、請幼兒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愛你的。教師將幼兒回答進行提升。

  2、這里還有一首說媽媽的歌呢!仔細聽一聽。幼兒隨音樂邊唱邊跳。

  三、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關心媽媽:

  你也愛媽媽,怎么讓媽媽知道呢?

  活動延伸:

  美工區(qū)提供一些材料,想做禮物給媽媽的小朋友可以使用。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獅子威猛的外形特征,學習繪畫獅子。

  2、嘗試用折線、射線等方式表現(xiàn)獅子的鬃毛,體現(xiàn)獅子威武的特征。

  3、愿意大膽創(chuàng)作與表達。

  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獅子王》動畫片及科普碟片,了解公獅子和母獅子的區(qū)別。

  2、獅子圖片,森林背景圖。

  3、黃色卡紙,黑色記號筆,剪刀。

  活動過程

  1、播放動畫片《獅子王》片段,感受獅子王威猛的特征。

  教師:動畫片里的獅子王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2.欣賞單幅圖片,初步感受獅子王的外形特征。

  (1)教師:獅子王是什么樣子的?給你什么感覺?什么地方讓你覺得獅子王非常非常威武?

  (2)教師:獅子王的臉很大,全身長滿蓬松的、密密的、棕黃色的毛,有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吼叫起來聲音很大,給人很威武的感覺。

  3、出示獅子頭部的圖片,嘗試繪畫獅子的頭部。

  (1)出示第一幅獅子頭部圖片,教師拋出問題引發(fā)幼兒思考。

  教師:獅子的臉是什么形狀的?臉上有什么?在臉的什么位置?獅子臉的周圍有什么?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線條來表現(xiàn)鬃毛呢?怎樣畫出密密的鬃毛,讓我們的獅子看上去很威武?

  (2)出示第二幅獅子頭部圖片,進行對比欣賞。

  教師:這頭獅子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它的嘴巴是什么樣子的?你覺得它在干什么?

  (3)幼兒初步嘗試繪畫獅子的頭部,并討論、反饋繪畫情況。

  要點提示

  1)教師對關注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的情況及遇到的困難。

  2)在反饋時,請幼兒相互交流、討論并嘗試自己解決困難。

  4、欣賞獅子的整體圖片,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作。

  (1)引導幼兒欣賞完整圖片,仔細觀察獅子的身體和四肢等細節(jié)特征。

  教師:獅子的身體、四肢、尾巴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5、幼兒將畫好的獅子圖片沿輪廓剪下貼在有森林的背景圖中,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師:今天我們用記號筆畫了獅子王。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工具來表現(xiàn)獅子密密的鬃毛呢?

【中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shù)教案06-12

《太陽》中班美術(shù)教案04-07

中班美術(shù)《魚》教案02-14

中班美術(shù)教案:盲女04-28

中班美術(shù)教案臉譜12-15

中班美術(shù)教案《小雞》04-15

中班美術(shù)教案《花瓶》04-15

中班美術(shù)教案:大樹01-31

中班美術(shù)瓢蟲教案01-31

中班美術(shù)教案:星空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