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教案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圖形分割與組合》中班下學期科學領域的一節(jié)數(shù)學活動。幼兒對一些基本圖形巳有了初步認識。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本節(jié)活動結合幼兒對基本圖形的了解基礎上,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并且將任一種圖形進行組合、分割,然后再遷移到多塊圖形進行組合,萌發(fā)幼兒對圖形的分割與組合的好奇心,并培養(yǎng)了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活動突出了兩方面內容,一是能將一種圖形通過不同方式分割并組合成其他圖形,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二是了解圖形變化前后之間的關系,初步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2.能對各種圖形進行分割與組合,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帽子一頂,圖形卡片(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正方形分割成七巧板,各種七巧板拼圖。
2.學具:
A每組一份各色的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小)。
B 每組一份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大)。
C 每幼兒一把剪刀、一個操作盤、一張無色墊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扮演魔術師,以變魔術形式引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2.比較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特征。
二、圖形組合,感知整體與部分的簡單關系。
1.引導幼兒用拼合的方法將一些圖形拼合成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幼兒選擇兩張顏色一樣的圖形拼貼成一個新的圖形粘在墊板上并展示在相應的黑板上)
2.引導先完成的幼兒和同伴說一說:
(1)你用幾個圖形拼成了什么圖形?
(2)原來的小圖形和拼完的大圖形有什么一樣或者不一樣?
3.集中談話:
(1)變出來的圖形送回家了嗎?和媽媽一樣嗎?(糾錯)
(2)你是用幾個什么圖形變成一個什么圖形?變出來的圖形和原來有什么一樣或不一樣?
(3)小結:小圖形比較小,是大圖形的一部分,一個大的圖形可以分成幾個和它一樣或者不一樣的小圖形,不管怎么分,分出來的小圖形比大圖形小,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是原來的大圖形。
三、嘗試對各種圖形進行簡單的分割,了解圖形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1.如果給你一張圖形你想怎么分?你想把一張什么圖形分成幾個什么圖形?
(1)幼兒自由討論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幼兒選擇圖形進行分割后再組合(可以拼成自己喜歡的圖案或原來圖形),教師巡視指導,并用相機拍下幼兒的作品。
3.引導先完成的幼兒和同伴說一說:你把什么圖形分成了幾個什么圖形,又拼成了什么圖案。
4.集體交流分享并小結。
四、欣賞七巧板作品,鞏固圖形分割與組合。
1.正方形分割成七巧板。
2.欣賞七巧板拼圖。
3.小結:圖形很奇妙,一個圖形可以分成許多的小圖形,許多的小圖形可以組合成原來的大圖形,還可以拼成不一樣的圖案。
五、PPT演示:生活中有關圖形分割與組合的實物圖片,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一節(jié)中班下學期科學領域的數(shù)學活動,活動旨在讓幼兒初步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積極嘗試對各種圖形進行分割與組合來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樂于探索體驗圖形變化的樂趣。
怎樣抓住《綱要》中科學領域“探究”的核心價值,充分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主,以游戲為輔,讓孩子在快樂中主動體驗、感知。這是我在課前想的比較多的。
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整個活動中老師沒有示范,而是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幼兒不受任何的限制。我用鼓勵、啟發(fā)性的語言,建立激勵鼓舞的環(huán)境,讓幼兒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鼓勵他們大膽表述出自己的探索結果,把自己的經(jīng)驗分享給同伴,讓他們在探索、交流中學會自主學習。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對圖形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提供的豐富材料環(huán)境中,能大膽的動手去操作。去嘗試圖形的拼搭,發(fā)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中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
2.能夠簡單的復述故事情節(jié),并大膽說己幫助過別人什么。
3.愿意將故事講給他人聽。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圖片小鴨子小公雞大草地河邊
2.知識經(jīng)驗準備:認識圖中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小朋友們,快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小公雞和小鴨子圖片)?你們知道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嗎?那老師今天給你們講講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你們要認真聽哦。
(二)主體環(huán)節(jié)
1.基本環(huán)節(jié):
(1).根據(jù)照片完整的講述故事內容“小朋友們知道小鴨子和小公雞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2).根據(jù)圖片分段講故事并提問,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講故事第1段“小鴨子和小公雞去了哪里?”
講故事第2~3段“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后來小鴨子有沒有吃到蟲子,是怎么吃到的`呢?”
講故事第4~5段“小鴨子去河邊干什么了?”“有沒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公雞為什么不能去捉魚呢?”
講故事第6~7段“小公雞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后來小公雞是怎么上岸的呢?”
2.遷移環(huán)節(jié):
小朋友們,小公雞和小鴨子遇到困難時,他們相互幫助,最終小鴨子吃到了蟲子,小公雞被就上了岸。那么,小朋友們,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了困難,我們是不是也要像小公雞和小鴨子那樣去幫他們呢?
那么,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們回憶一下,你們過別人嗎,是怎么幫助的呢?
3.結束環(huán)節(jié):
在家里爸爸媽媽辛下班回家后,小朋友們能不能給他們倒杯水呢?能不能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呢?在幼兒園能不能和身邊的小伙伴彼此幫助呢?
(三).延伸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都知道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回家后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好嗎?
附故事
有一天,小鴨子與小公雞一起出去玩,它們走進了一片大草坪里。小公雞找到許多蟲子,吃得非常高興。而小鴨子卻捉不到蟲子,急得哇哇直叫。小公雞看見了,一捉到蟲子就叫小鴨子來吃。它們走到小河邊,小鴨子說:“公雞弟弟,我到河里捉魚給你吃。”小公雞說:“我也去。”小鴨子說:“不行,不行,你不會游泳,下去會被淹著的!”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下了水。小鴨子正在水里捉魚,忽然,聽見小公雞在喊救命。于是,它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讓小公雞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雞上了岸,笑著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設計背景
來我們班值班的車老師和我說《三只羊的故事》我們班的孩子差不多都能背下來,她組織孩子進行表演了,但是沒有表演幾個,就到點了,孩子還沒有表演夠呢,希望我能繼續(xù)組織孩子表演,滿足孩子的愿望,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表演中積累、豐富幼兒語言。
2、在表演中學會和小朋友互相配合,體驗表演的快樂。
3、通過表演,體會大灰狼的危險和遇到危險時要機智勇敢、不退縮。
4、通過本次活動,實現(xiàn)表演的愿望,增長表演閱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豐富幼兒語言,增長表演閱歷;體驗互相配合與團結合作,鍛煉幼兒應急反應。
難點: 互相配合,團結合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1、熟悉《三只羊》的故事情節(jié)。
2、有表演的欲望。
物質準備:
《三只羊》故事光碟、電視機、DVD,小椅子四把。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師幼律動
引入: 聽車老師說,小朋友們非常想表演《三只羊》的故事,是嗎?
車老師說,有幾個小朋友不知道故事里講了什么,想表演,但是沒有表演成功,那你們想不想表演呢?
想表演,好,老師就再播一遍《三只羊》的故事,我們認真聽故事是怎么講的,好嗎?
基本部分:
一、欣賞故事《三只羊》
1.教師播放故事,幼兒欣賞。
2.再次播放故事兩遍,教師帶著幼兒一同復述故事對話部分。
師:好了,我們現(xiàn)在準備表演啦!
二、故事表演《三只羊》。
1.教師準備表演活動:用椅子擺成一個半圓,假設是老狼的山洞,和幼兒說明上山、下山的'路線
2、組織幼兒表演:
師:誰愿意表演老狼啊?誰愿意表演小羊(中羊、大羊)?
。ㄔ谧栽副硌莸挠變褐,選定的幼兒以小羊為準,依次選個子比較高的孩子扮演中羊、大羊。)
幼兒表演《三只羊》的故事。(活動中,教師要及時幫助幼兒上、下場,互相配合,提示臺詞、演出結束敬禮等事宜,個別幼兒語氣不到位的地方,教師要指導,鼓勵幼兒重新說臺詞,發(fā)揮出幼兒的水平來。個別不敢表演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帶著一同演出,讓他體會參與的樂趣就可以,為以后的積極參與做準備)
結束部分:
播放《三只羊》故事,集體配音:第一行小朋友配老狼、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小朋友一次配小羊、中羊、大羊。
課外延伸:
欣賞故事《小飛俠》
(因為現(xiàn)實中,這節(jié)課結束時,幼兒要求要表演《小飛俠》,教師也答應了幼兒的要求)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的設計主題來源于幼兒的要求,也正是“做幼兒喜歡的游戲”的體現(xiàn)。 活動中,幼兒的表達熱情、積極配合的意識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幼兒也有意識地富有感情地去表演,活動中,幼兒那稚嫩的、富有感情的表演,也深深地感動著我,為我增加了努力工作的能量。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取暖用具,能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不同特點,知道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作用。
2.能較完整地講述自己的意見。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取暖工具,如暖手爐、熱水袋、電熱毯等。
2.課件:《各種各樣的取暖工具》。
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觀察過自己家的取暖工具。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有多種多樣的取暖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難點:能將自己在生活中運用取暖工具的經(jīng)驗用語言表述出來。
教學方法與手段:
觀察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小朋友,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怎么樣?
幼:很冷。
師:所以你穿了很多的衣服、褲子,還穿了棉鞋,那大家覺得午睡室里怎么樣?幼:很暖和。
師:為什么?誰來告訴我?
幼:因為開了空調。
2.師小結:小朋友很聰明,一下子就找到原因了,正是因為冬天有了這么多的取暖工具,所以才我們才這么的方便。
二、認識各種取暖用具,了解各種取暖工具的發(fā)熱方法。
1.幼兒交流各自帶來的取暖用具。
師:冬天是很寒冷的,北風呼呼的吹,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褲、帶上了手套、圍上了圍巾,那冬天里,除了用空調能給我們帶來溫暖,讓我們感到暖和,你們還有哪些用具也能讓人來取暖呢?(請幼兒互相交流)
2.請幼兒介紹自己所帶的取暖用具的名稱及其產(chǎn)熱源。
師:老師知道小朋友今天都帶來了你家的取暖用具,他們都是各種各樣的,那你帶的是什么取暖工具呢?它應該怎么用呢?請你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讓大家也來認識一下不認識的取暖工具。(請幼兒上臺作介紹)
3.翻看幼兒用書,學習陌生的取暖工具。
師:那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其他的取暖用具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書上也有很多,我們逐步的來認識吧。
4.了解取暖用具的發(fā)熱方法。
師:你知道為什么要有這么多不一樣的取暖用具嗎?他們都是怎么產(chǎn)生的?這些取暖用具它們分別是依靠什么產(chǎn)生熱量的?
三、了解取暖用具的.安全適用方法。
1.師:小朋友們,這些取暖用具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是如果你們不正確的使用會很危險的哦,那你們知道怎樣安全地使用這些取暖用具嗎?
2.引導幼兒關注新的取暖用具,了解科技進步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生活一直在進步,所以我們的取暖工具也會不斷的更新,所以我們要時刻的關注他們的變化,爭取長大以后也做一個發(fā)明家,造福人們。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安靜地傾聽故事內容,理解故事情節(jié);
2、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水果屋的組成。
3、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喜悅,體驗設計水果屋的樂趣。
活動重點:
幼兒能注意傾聽故事內容,理解故事情節(jié)。
活動難點:
幼兒會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水果屋的組成。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PPT。
2、未涂色的各種水果圖片;3、蠟筆、膠水。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觀看"果園",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問:"果園里有哪些水果?它們是什么樣子的?"2、教師以"這是誰的果園?(熊貓媽媽的)"引出故事。
。ǘ┻吙碢PT,教師邊講述故事。
1、教師講故事:從開頭講至"…… 怎么辦呢?"2、提問:"誰來幫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想辦法"?
引導幼兒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出示水果屋圖片。
引導幼兒觀察"屋頂(墻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門(窗)?"啟發(fā)幼兒講述。
4、教師繼續(xù)講故事,"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蓋了間水果屋,還做了什么事情?"
。ㄈ┯變和暾蕾p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熊媽媽和熊寶寶蓋了間什么?他們是怎樣蓋的水果屋?"引導幼兒完整學說"用××做屋頂,用××做墻,用××做門,用××做窗,蓋了一間美麗的水果屋。"(四)幼兒分組設計水果屋并大膽講述。
1、出示水果圖片讓幼兒根據(jù)水果特點涂色。(播放故事錄音)2、教師出示房子圖片,讓幼兒根據(jù)故事內容粘貼相應的水果貼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豐收了!熊媽媽的果園里到處都是水果,紅紅的蘋果、碧綠的西瓜、黃黃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極了,熊貓媽媽樂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一天,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早早的'來到果園里采摘水果。它們摘了一個又一個,裝了一車又一車。熊貓寶寶在前面用勁地拉,熊貓媽媽在后面使勁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們高興的把一車車的水果運回了家。熊貓媽媽看到有這么多的水果,高興得說:"今年可有水果吃了。"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滿滿的,連院子里堆得也到處都是。
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沒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都凍得睡不著覺,在院子里走來走去。小熊貓著急地說:"媽媽,我們沒地方坐、沒地方站,也沒地方睡覺,這可怎么辦呢?"熊貓媽媽想了想,大聲說:"有了,有了,我們用水果蓋間屋子吧。"第二天一早,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就忙開了。
他們用紅紅的蘋果做屋頂、用碧綠的西瓜做墻、用黃黃的梨做門、用粉紅的桃子做窗……蓋了一間美麗的水果屋。熊貓媽媽還把許多水果分給了鄰居們,熊貓寶寶又請來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來做客,他們圍著香甜的水果屋吃著水果、跳著舞,高興極了。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意愿。
2、學說句子:XX我變成XX你。
3、知道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
活動準備:
音樂、錄音磁帶;帶領幼兒觀察落葉;各種落葉若干,樹葉圖人手一份;樹干二棵;電視機、實物投影。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葉飄落的情景。
1、秋風到,秋風吹,小樹葉怎么啦?
2、引出主題:小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他會飄到哪里去、會遇到誰呢?
二、根據(jù)情景想出幫助小動物的方法:
1、邊講述故事邊提問:
小樹葉看到了誰?它是怎樣說的?
討論:小樹葉還會變成什么幫助小狗、小豬?(學說句子:XX我變成XX你)
2、提要求:小樹葉還會遇到誰呢?它會變成什么它呢?請小朋友仔細的看一看、想一想,把畫下來,畫好了說一句好聽的話,XX我變成XX你
3、用作畫的方式表達想到的.方法:
4、請個別幼兒用XX我變成XX你的句式說說幫小樹葉想到的方法。
三、提升主題,體驗快樂:
1、幫助大樹媽媽把小樹葉送到大樹媽媽身邊。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小樹葉幫助了別人,它真快樂,你們快樂嗎?我們一起圍著大樹媽媽跳個舞吧!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感受自拋自接球的動作,探索接住空中球的方法。
2.通過練習自拋自接球,提高幼兒手眼協(xié)調能力以及上肢動作的靈活性。
3.體驗"炒豆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廢報紙(每人一張)
2、綠色的豆豆娃。(用小球做的)
3、熱身音樂《小小廚師》,游戲背景音樂《炒小菜》
4、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境引入。
師:"嗨,小朋友!今天來了一為神奇的小廚師,他可以做很多很多好吃的 美食,他來我們班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和他一起學做炒豆豆。。。。。。"教師引出 豆豆娃,請幼兒與他打招呼。
2、幼兒與豆豆娃一起做熱身運動。
二、基礎部分
1、教師出示報紙,請幼兒動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把廢報紙變成一顆小豆豆(揉一揉,捏一捏,搓一搓)。教師為幼兒分發(fā)報紙,看誰做的又快又好。
2、"豆豆都準備好了嗎?現(xiàn)在我們的豆豆娃要開始教小朋友炒豆豆了哦!"教師隨著背景音樂向幼兒示范"炒豆豆"、"翻豆豆"的動作。("炒豆豆":左右手交替拿報紙球。"翻豆豆":自拋自接報紙球。)在示范的過程中為幼兒講解炒豆豆的要求:雙手為鍋和鏟子,要盡量保證豆豆不能掉到地上去了。
3、幼兒分組自己探索自拋自接球的方法,教師觀察幼兒游戲的方法,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接不落地球的好方法。
4、請幼兒介紹"如何接住不落地的'球",師生共同小結:球要直直的往天上拋,并且不要拋太高,眼睛要一直注意小球的去向,才容易接住小球。
5、師生一起隨著背景音樂一起來炒豆豆。教師鼓勵幼兒,嘗試把球拋得高一些。
三、結束部分
1、"翻炒豆豆"大比拼。每組選一位炒豆高手來進行翻豆豆比賽,看誰自拋自接球的次數(shù)最多,球沒接住落地的淘汰。
2、整理部分。幼兒歲音樂做整理運動,并有序送小豆豆回家。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11-30
中班教案11-30
中班教案12-02
中班教案12-02
中班教案12-03
中班教案12-03
中班教案12-03
中班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