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月亮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教案月亮,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進一步了解月亮的變化過程,知道月亮每天都有變化。
2、學習故事中優(yōu)美的語言,并根據(jù)故事展開豐富的想象。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活動準備:
圖片,月亮變化圖(4張:眉毛、鐮刀、小船、圓盤),衣裳圖,裁縫師傅圖片,皺紙、剪刀、糨糊等,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流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月亮做衣裳的課題。
1、你們見過月亮嗎?你見過的月亮是怎么樣的?它們像什么?
2、你們見過的月亮它怎么不一樣呢,有的彎彎的,細細的像眉毛,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圓盤,如果有一天月亮姑娘想做衣裳了,那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二、結合裁縫師傅,月亮變化圖和衣裳變化圖,分段欣賞故事。
1、月亮姑娘長得怎么樣?為什么要做衣裳?能穿上衣裳嗎?為什么?
2、看來裁縫師傅得給她重做一件,讓我們接著聽……這次她能穿上嗎?為什么?
3、如果裁縫師傅再給她做,你們猜會成功嗎?為什么?那讓我們接著聽……有成功嗎?
三、結合圖片,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朋友們,月亮姑娘做成新衣裳了嗎?為什么會這樣?讓我們仔細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提問: 為什么月亮姑娘做不成新衣裳?
四、活動延伸——月亮姑娘做衣裳
師: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穿不上合身的衣裳,可是她不穿衣裳晚上出來會冷呀,你們想個辦法幫她做件衣裳好嗎?
反思:
這是一個穿插著科學常識的.語言活動。目的在于通過語言和描述了解月亮每月的陰晴圓缺,同時增加孩子們的詞匯量和語言組織能力。完成這次活動后,我對本次活動有了以下幾點反思。
1、語言活動的準備不夠充分。
本次活動的準備工作除了我們平時的一些教用具,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在課前觀察月亮的變化。但由于日常生活的一些安排和我的疏忽,使孩子們對月亮的變化不是很了解。印象只停留在前一天觀察過的“彎彎”的月亮。因此在課堂中,對于“彎彎的月亮像眉毛,像小船”很能理解。但是對故事后半段圓圓的月亮那理解卻乏善可陳。
2、太注重描述與原文的一致。
在讓孩子們復述故事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請慶慶到臺前來講。在這中間,慶慶多處地方用了自己的話,但語言組織的并不是十分合語法。我立刻引導他按照故事原文講下去,當時,并沒有覺得不妥。但事后回想,即使孩子在復述故事中出現(xiàn)了不符合語言習慣的句子,我們也應當好好鼓勵他,讓他用自己的話說下去。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2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月亮船,知道受水的吸附力可以使船體旋轉。
2、發(fā)現(xiàn)大小不同的月亮船向下滑時,速度不一樣。
3、對月亮船轉動的現(xiàn)象產生探究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泥工板,噴壺,月亮船
2、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月亮船,激發(fā)幼兒興趣。
1、觀看視頻,提出問題。
師:那個姐姐在干什么?跳什么舞?跳的怎么樣?
2、出示月亮船。
師:今天老師也請來了一位朋友,看它像什么?又像什么?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
二、初步探索使月亮船東起來的方法。
1、月亮船說它也要像剛剛的那個姐姐一樣,在舞臺上跳旋轉舞,你來幫一幫它吧。
2、想一想這么才能讓月亮船在舞臺上跳舞呢?
請兩到三名幼兒嘗試
3、小結:剛剛我們班的小朋友用嘴吹,用手彈和撥讓月亮船動起來了?墒窃铝链是不滿意,它想跟剛剛的那個姐姐一樣轉的又快又穩(wěn),時間還長。
三、第二次嘗試,感受旋轉的.現(xiàn)象。
1、怎么樣才能做到呢?老師要借助一樣東西,這是什么?里面裝了什么?我把這些水噴到這個光滑的舞臺上會怎么樣?那能像姐姐那樣轉的那么優(yōu)美嗎?
2、老師已經給你準備好了,你要用什么辦法讓它旋轉,去試一試吧
3、幼兒操作
。1.你用的什么辦法?2、月亮船有什么變化?3、中間的圖案這么樣了?)
4.月亮船轉累了,我們讓它休息一會吧,現(xiàn)在回到你的座位上,把不的好辦法分享一下吧
5、你用的什么辦法?小舞臺要怎么樣?(一高一低,一前一后)我的小舞臺變成了什么一樣。
6.那你的月亮船旋轉起來以后有什么變化?船中間的團原來是什么,轉起來一后變成了什么?
7、小結:原來在光滑的擋泥板上噴上水,這些水就有了神奇的吸附力,月亮船放到舞臺上就這個水就能把月亮船牢牢的拉住,月亮船就可以跳旋轉舞了。
四、競賽游戲,發(fā)現(xiàn)大小不同的月亮船轉速不一樣。
1、哇,這個事情真神奇,這么神奇的事情引來了另外一個好朋友。看!它和剛剛的月亮船有什么不一樣?
。ㄗ屑氂^察外形)一個胖一個瘦,那我們就叫他胖胖和瘦瘦吧。
2、胖胖想和瘦瘦在舞臺上比賽誰開的快?那怎么樣比賽才公平呢?(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3、猜測結果。你覺得他們比賽的話,誰會贏?為什么?
4、幼兒操作。到底誰會贏呢?去比一下就知道了。去剛剛你做實驗的地方喔。
5、交流分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快誰慢?
6、小結:因為胖胖的身體比較重,水拉不住它,而瘦瘦比較輕,泥工班上的水能拉住它,所以它就旋轉的慢了
五、比賽結束
小朋友今天的活動有趣嗎?帶上你的月亮船去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吧!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進一步了解月亮的變化過程,知道月亮每天都有變化。
2、學習故事中優(yōu)美的語言,并根據(jù)故事展開豐富的想象。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圖片,月亮變化圖(4張:眉毛、鐮刀、小船、圓盤),衣裳圖,裁縫師傅圖片,皺紙、剪刀、糨糊等,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月亮做衣裳的課題。
1、你們見過月亮嗎?你見過的月亮是怎么樣的?它們像什么?
2、你們見過的月亮它怎么不一樣呢,有的彎彎的,細細的像眉毛,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圓盤,如果有一天月亮姑娘想做衣裳了,那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二、結合裁縫師傅,月亮變化圖和衣裳變化圖,分段欣賞故事。
1、月亮姑娘長得怎么樣?為什么要做衣裳?能穿上衣裳嗎?為什么?
2、看來裁縫師傅得給她重做一件,讓我們接著聽……這次她能穿上嗎?為什么?
3、如果裁縫師傅再給她做,你們猜會成功嗎?為什么?那讓我們接著聽……有成功嗎?
三、結合圖片,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朋友們,月亮姑娘做成新衣裳了嗎?為什么會這樣?讓我們仔細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提問: 為什么月亮姑娘做不成新衣裳?
四、活動延伸――月亮姑娘做衣裳
師: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穿不上合身的衣裳,可是她不穿衣裳晚上出來會冷呀,你們想個辦法幫她做件衣裳好嗎?(幼兒用提供的材料做衣裳)
活動反思:
從表象到本質,去引發(fā)幼兒思考故事的內涵,幼兒在反復的感受、理解、學習、表現(xiàn)中受到啟發(fā),并能根據(jù)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幼兒的回答是零散的、不到位的,教師又根據(jù)有的回答進行提升,讓幼兒從中明白:“世上的萬物都是變化著的”,這一科學道理。
延伸活動,是本活動的補充和再思考,讓幼兒對“變化的事物”保持探究的欲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提高了幼兒問題意識。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4
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感受兒歌中的意境美和擬人化的風格。
2、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3、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地朗誦兒歌。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幼兒用書中班《語言》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活動
(1)小朋友,你們自己洗過手絹嗎?自己洗過澡嗎?
(2)討論:說一說,你是怎么洗手絹,怎么洗澡的?
。3)今天月亮也要來洗澡,想知道是怎么洗澡的嗎?
二、基本部分
(1)欣賞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兒歌的名字叫什么?月亮在哪里洗澡?月亮在洗澡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幼兒看掛圖,教師朗誦。
討論:最后月亮到哪里去了?
教師小結:這個月亮既調皮又可愛,你們喜歡她嗎?
。2)教師和幼兒已互動的方式學念兒歌。
1、教師說兒歌前半句,幼兒填上后半句,接句說兒歌。
2、教師說第一句,幼兒說第二句。
3、有感情的完整朗誦兒歌。
三、結束部分
表演朗誦兒歌《洗月亮》,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有感情的`大聲朗誦詩歌。
活動延伸:
教學活動的開始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通過欣賞“月夜”的短篇錄像或月夜的景物圖片,幫助幼兒幼兒感受月夜的意境美,使活動開始幼兒就沉浸在美的氛圍中。
活動反思:
從整個活動看,層次清楚,層層遞進,每一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整個活動比較順暢。教師的提問具有層次性,能將回憶性提問、體驗性提問和創(chuàng)造性提問融合起來,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質疑,達到了良好的師幼互動。整個活動氛圍寬松,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也比較到位,對兒歌的情感特征、重點句、詞的分析比較準確,教師在活動中情感的投入感染著幼兒,使幼兒在活動中也很投入。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5
【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大膽進行仿編,并嘗試完整地講述。
2、學會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已了解月亮的變化規(guī)律。
2、物質準備:圓形、半圓形圖片數(shù)張、兒歌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天黑了,星空中出現(xiàn)了月亮姐姐,小朋友們還記得月亮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對了,月初的時候小月牙彎彎的,過了幾天就變成圓形的!再過幾天又變成彎彎的小月牙。
二、引導幼兒想象“月亮像什么?”
1、“月亮真調皮,喜歡變魔術,你猜彎彎的月亮會變成什么?”
小結:彎彎的月亮變成香蕉,可以那在手里吃……還可以變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
2、“圓圓的月亮會變成什么呢?”
小結:圓圓的月亮變成皮球,可以拿在手里玩,變成西瓜拿在手里吃……還可以變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
三、欣賞并學習兒歌。
1、第一遍欣賞。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月亮的兒歌,聽聽兒歌里的小朋友和月亮做什么游戲。
提問:兒歌的名字是什么呢?聽了這首歌感覺怎么樣?你覺得好玩嗎?你想不想和月亮做游戲?
2、出示圖片,欣賞兒歌。
提問兒歌里小月亮做什么事?月亮變成了什么?
3、結合圖譜,學習兒歌。
師:老師把這首歌,變成了小圖譜,誰能看著圖譜,給大家朗誦這首歌呢?
四、利用圖譜進行仿編。
1、幼兒自由討論,嘗試創(chuàng)編。
師:“你想不想請月亮下來呢?你覺得月亮是什么呢?”
2、引導幼兒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五、活動結束:月亮告訴我,它有點累了,小朋友們想她的時候在語言區(qū)告訴她吧!
活動延伸:將圖片投放在語言區(qū)。
附兒歌: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個皮球呀,
小弟弟,要把你,
拿在手中玩。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面鏡子呀,
小妹妹,要把你,
拿在手中照。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只小船呀,
小弟弟,小妹妹,
坐你到天上!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6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體會詩歌安靜、優(yōu)美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詞:掛、漂、盛的含義,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引起幼兒對月亮變化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詩歌的背景圖一幅。
2、恬靜、舒緩的音樂;錄音機(或碟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中秋節(jié)印象",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
教師組織談話:中秋節(jié)大家是怎么過的?有沒有觀察月亮?月亮看上去怎么樣?
二、感受、學習詩歌。
1、出示詩歌背景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請幼兒欣賞。
提問:喜歡這首詩歌嗎?你聽明白了嗎?月亮在什么地方?
2、第二次欣賞教師的`配樂朗誦,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通過想像、討論,重點理解動詞"掛"、"漂"、"盛"的含義,提問:為什么說"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每一灣池塘,漂一個月亮;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
(2)誰都看到了美麗的月亮?他們說什么?
3、幼兒跟學詩歌。
請幼兒跟隨教師的朗誦學習詩歌,教師隨機指導幼兒的朗誦,如吐字發(fā)音、銜接等。
4、幼兒多種方式朗誦詩歌。
(1)完整朗誦。(教師可適當提詞幫助)
(2)分句合作朗誦。(例,甲:每一棵樹梢;乙:掛一個月亮……)
。3)配樂朗誦。(體會并大膽表現(xiàn)詩歌安靜、優(yōu)美的意境)
5、啟發(fā)幼兒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通過提問:"我們還在哪里發(fā)現(xiàn)過月亮?它看上去像什么?" 鼓勵幼兒根據(jù)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嘗試仿編新詩歌,方法:可以個人或小組商討創(chuàng)編詩歌的一段,教師隨機用簡單圖標的方式記錄幼兒的語言,最后梳理小結,集體朗誦大家創(chuàng)編的新詩歌。
三、教師講評小結。
活動延伸:
1、此活動建議安排在中秋節(jié)前后,教師或家長應注意和幼兒一起充分觀察月亮并用語言講述月亮的變化和月亮的美。
2、與區(qū)域活動結合,在美勞區(qū)、語言區(qū)、科學區(qū)重點投放有關月亮的操作材料、圖書繪本、嵌板、操作卡等,供幼兒自主選擇。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7
活動目標:
1.欣賞并有感情地學念詩歌,理解詩歌中呈現(xiàn)的意境及其所表達的情感。
2.理解詩歌中月亮和樹梢、池塘的關系,運用角色替換的方法仿編詩歌。
3.能注意傾聽同伴發(fā)言,并大膽地說出自己仿編的詩句。
活動重點:
欣賞并學念詩歌,理解詩歌中月亮和樹梢、池塘的關系。
活動難點:
用角色替換的方法仿編詩歌并大膽地說出自己仿編的詩句。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家長在有月亮的晚上帶幼兒外出散步,從樹間、樓放下、河邊、小橋邊等不同地方觀看月亮。
2.月亮圖片,背景音樂。
3.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亮圖片,并播放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意境。
師:今天呀,老師請來了一個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我的好朋友是誰呀?它是什么樣子的呢?(月亮,圓圓的,黃黃的)
二、集體欣賞教師富有感情的配樂詩朗誦。
1.師:小朋友都喜歡月亮,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關于月亮的詩歌吧。◣熇收b)
2.師朗誦詩歌后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月亮和誰好?和誰是好朋友呢?
三、出示背景圖畫面,同時播放詩歌錄音。
1.集體傾聽詩歌錄音,進一步感受詩歌意境的美。
2.師:詩歌中有誰?(根據(jù)回答出示圖片)小鳥、青蛙和寶寶分別是在哪里看到月亮的?他們說什么?
。1)小鳥在哪里看到了月亮的?(樹上)小鳥看到的月亮是怎樣的?(掛著樹上的)那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說一說“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
。2)青蛙在哪里看到月亮的?(池塘里)為什么青蛙會在池塘里看到月亮呢?(因為青蛙生活在池塘里)青蛙在池塘里看到的月亮是怎樣的呢?(漂在池塘里)用一句好聽的話就是“每一個池塘,漂一個月亮”
。3)寶寶也在什么地方看到月亮了啊(臉盆里)寶寶看到月亮是怎樣的呢?(盛在臉盆里的)用一句好聽的話就是“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
3.師幼跟隨錄音完整跟念詩歌。
四、嘗試仿編詩歌。
1.替換動物仿編。
師:每一顆樹梢,掛一個月亮,除了小鳥說“月亮和我好”,還有誰也會說“月亮和我好”?(引導說出晚上出來活動的動物)
師:每一灣池塘,漂一個月亮,除了青蛙說“月亮和我好”,池塘里還有誰也會說“月亮和我好”?
2.將幼兒編的詩歌整理,大家一起朗誦。
延伸:指導幼兒大膽想象并仿編。
師:除了樹梢、池塘,還會有什么地方接近月亮,還會有誰說“月亮和我好”呢?
例如:每一條小河,有一個月亮。小魚說:月亮和我好。每一座小山,頂一個月亮。貓頭鷹說:月亮和我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詩歌內容中月亮和樹梢、池塘的位置關系,通過圖片展示,孩子們很容易理解,活動重點的突破較為簡單。但是活動的難點對孩子們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讓孩子獨立進行創(chuàng)編實屬不易,因此在創(chuàng)編第一幅圖片的時候我念前兩句,孩子創(chuàng)編的部分僅僅是替換詩歌中的人物形象;第二幅圖片的創(chuàng)編我先請個別幼兒自由說一說,孩子們并不能順利地按照詩歌結構進行創(chuàng)編,此時教師總結孩子的發(fā)現(xiàn),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接下去幾幅也如此,在幼兒創(chuàng)編困難的時候老師進行總結性創(chuàng)編。在難點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有些幼兒還有點來不及反應,因此我覺得活動的設計可做適當調整,可以這樣設計:在學習詩歌內容的時候不僅提供圖片,再提供關于詩歌的圖譜,讓孩子們在圖片的視覺提示下理解圖譜并能根據(jù)圖譜念詩歌。這樣在創(chuàng)編的時候,可以在圖譜上作適當替換,這樣可以相應地降低創(chuàng)編的難度,保證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跟著念出。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8
教案目標:
1、感受詩歌內容,學習說“……醒來了”“……睡著了”。
2、區(qū)分兩段音樂不同的性質,體驗詩歌所表現(xiàn)的“熱鬧”和“靜悄悄”。
教案準備;
1、課件
2、太陽、月亮、小草、花、小鳥、小兔、小朋友圖片
3、音樂:《歡樂頌》、《搖呀搖》
教案過程:
、謇斫庠姼璧谝欢蝺热荩
1、看課件,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教師小結: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2、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小結:太陽出來了,……醒來了……醒來了……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承游、小朋友都醒來了,他們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們會唱歌跳舞真熱鬧呀。讓我們也來唱歌跳舞熱鬧一下。
、锤惺軣狒[的音樂:隨《歡樂頌》的音樂,師生共舞。
、胬^續(xù)看課件,理解第二段內容。
1、提問:看,誰出來了?小草在干什么?還有誰在睡覺?
教師用詩歌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草睡著了,小花睡著了,小朋友睡著了,黑夜靜悄悄。
2、提問: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著了?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結構說出來。
3、感受安靜的音樂:黑夜靜悄悄,大家都睡著了。我們也休息吧。
在《搖啊搖》的音樂中做花、草、睡覺的動作。
、缤暾蕾p:
1、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今天,太陽和月亮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
2、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月亮出來了,誰睡著了?(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9
設計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題《我是中國人》中的一個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通過與仙女的對話,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四個世界之最,將知識的傳授轉變?yōu)樗囆g感受,讓幼兒體會到祖國的偉大,產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識性。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了解我國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語言表述。
2、了解祖國秀麗山河,激發(fā)幼兒的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熱情。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了解我國的這四個世界之最,并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難點:注重愛國情感的激發(fā)。
活動準備
1、幼兒圖畫書《月亮船》;2、哭泣的蒲公英圖片一張;3、四個世界之最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蒲公英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圖片。
提問:這是誰?他怎么了?蒲公英為什么哭呢?教師引導幼兒自主猜測。
2、那讓我們一起聽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問題:蒲公英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見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兒回答后教師歸納,然后集體學說:我的家在世界的東方,那兒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兒有最高的山,那兒有最大的廣場,那兒有最長的城墻。
3、仙女告訴蒲公英什么了?
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最大的廣場是天安門廣場,最長的城墻是長城。(教師相應貼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圖片)。
4、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鼓勵幼兒跟學蒲公英和仙女的對話部分,強化幼兒對中國幾個重要特征的認識。
三、感受祖國真?zhèn)ゴ?/strong>
1、問題: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國,那你們的家在哪里呢?(中國)
2、我們的祖國出來蒲公英剛剛提到的那些地方外,還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過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吧。
幼兒自由發(fā)言加深幼兒對祖國美麗風景的印象,激發(fā)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教師把幼兒圖畫書《月亮船》分給幼兒,幼兒看著書本,跟著故事錄音學講故事。
教學反思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習欲望
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蒲公英圖片,設置情境,猜測蒲公英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傷心難過的心情,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擔心,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激發(fā)幼兒幫助蒲公英的愿望。懸念的討論,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同時激發(fā)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二、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
整個活動中,我采用的是一種視、聽、講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注重提問的啟發(fā)性、開放性與各問題彼此之間的銜接,對于孩子的回應給予積極的應答,及時整理幼兒的回答予以適當?shù)靥嵘,組織幼兒討論、與教師交流,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小朋友們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來!币婚_始我沒有注意到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帶而過。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換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會怎樣?自然而然地讓幼兒體驗到迷路的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然后再自然地導入接下來的故事。在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說說自己祖國有什么美麗景色,孩子們經驗不足,回應很平淡,只有幾個孩子知道一些景點。如果改為請孩子們談談自己家鄉(xiāng)有哪些美景,對他們而言,家鄉(xiāng)才是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應該選擇幼兒會說,有話說的話題。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10
活動目標
1. 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體驗動物們齊心協(xié)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2. 喜歡閱讀,能對故事內容展開想象。
3. 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 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大膽想象并設計出森林里的動物來嘗月亮的情景。
學習句式“XX爬呀爬咔嚓、咬下一片月亮,它說月亮的味道真好”
難點形成原因
想象力局限
難點解決策略
需要幼兒實際圖像與手形進行結合想象。
活動過程
一、幼兒預期表現(xiàn)
1. 每年中秋節(jié)晚上的月亮是怎樣的?
2. (出示圖書)老師這里有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
《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們想
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 讓我們來聽聽故事里的動物是怎么想的。
二 、看PPT,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老師邊講述故事邊插問)
1. 請大家數(shù)一數(shù)畫面上有幾雙眼睛?有幾只小動物?
2. 小動物們都很著急,請你們幫幫它們,怎樣才能
夠夠到月亮?
3. 小魚在想什么?你們認為它說得對嗎?
4. 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哪里最有趣?
5. 小動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三、完整欣賞,想象遷移
1、讓我們一起再來完整欣賞這個故事。
2、如果讓你們也來摘月亮,你們會想什么辦法?
幼兒能想象月亮的各種形態(tài),以及月亮的形狀,對月亮的味道具有想象力。
活動反思:
1、提問的方式還有待改進,提問的主題要更加明確,避免因為主題不明而?影響幼兒回答。
2、對故事的講述方式上還有待改進,可以采取更多的形式闡述故事,避免一次次的重復讓幼兒喪失閱讀興趣。?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11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2、運用掛圖和課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3、萌發(fā)對月相變化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個月里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和小兔玩偶、課件、單月的日歷一張。
2、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
3、《望著月亮吃大餅》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是誰呀?”(出示玩偶)“打個招呼吧!”“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媽媽,它會怎么等媽媽呢?”(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平時,你的媽媽不在家,你會怎樣等媽媽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了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小兔子怎樣等媽媽呢?請聽故事《望著月亮吃大餅》。”
教師:“兔媽媽要多長時間才回來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時間有多長呢?”(教師出示日歷: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日歷,就知道半個月有多長了)除了用數(shù)日歷的方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么好辦法呢?
3、出示掛圖,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好,我們一起來聽聽兔媽媽的好辦法吧!”(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
提問:(1)兔媽媽走后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演示掛圖中的月亮變化)
。2)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
(3)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餅也變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5)小兔是照著誰的樣子等回了媽媽呢?原來圓圓的月亮會變呢!
4、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好,我們看著大屏幕,一起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5、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結束活動。
“小朋友,月亮不僅會變樣子,它還會和我們做唱歌做游戲呢!”(教師彈琴,幼兒做律動)
活動反思
《望著月亮吃大餅》是一個童話故事欣賞。一開始利用頭飾兔媽媽和小兔來導入故事情節(jié),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并讓幼兒跟兔媽媽和小兔打招呼問好。在我第一次完整地講述故事時,孩子們聽的很認真,當我故事講完開始提問:半個月到底是多久的時候,小朋友的回答千奇百怪,都迫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我用數(shù)一數(shù)和故事中兔媽媽教給小兔觀察月亮變化的方法告訴小朋友半個月到底是多久。這節(jié)課的難點就是在于幼兒對月相變化的理解,在活動中準備了月亮變化的圖片,幼兒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半個月中月亮變化的過程,孩子們也可以輕松的說出故事情節(jié),比如老師提問:兔媽媽走后剛開始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孩子們積極地說:“月亮缺了一些”。老師問:“小兔把月餅吃成什么樣?”孩子們說:“吃掉了一點點”。老師問:“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孩子們說:“變成了半圓”。老師問:“小兔把大餅吃成了什么樣”?孩子們說“吃掉了一半”……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演示和提問的方式把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了,這樣幼兒既理解了故事內容,也明白了月相變化的過程,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
1、教師在講述月象的原因時,語言可更簡潔。
2、在活動中應發(fā)揮幼兒主體,讓他們多說,用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想法。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12
學習目標:
。1)在操作過程中學習運用量詞。
。2)激發(fā)參與講述活動的興趣。
。3)教育幼兒在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將廢舊物有效的利用起來。
制作材料:月餅盒、紙卷筒、方便面紙碗、卡紙、紙杯、藥瓶紙盒等。
制作步驟:
。1)在方便面紙碗的外面畫磚紋,碗口向下做井。
。2)紙卷筒做樹干,用綠色卡紙做樹葉,粘貼在樹上。
。3)用卡紙畫猴子后剪出外形并過塑。并在猴子的背面粘貼上磁鐵。
。4)打開紙盒,用深藍色卡紙做背景,然后將井、樹和猴子一起置于盒子里,組合成《猴子撈月亮》的故事畫面。
操作要求:
低、中水平:能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愿意操作,并能愛護玩具。
高水平:自己能獨立的.一邊講述故事、一邊操作玩具,做到口手的統(tǒng)一。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13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猜測故事內容,初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嘗試用連貫的語句講述動物們的活動與對話。
3、重點認讀字詞:味道、動物、伸、夠不著、袋鼠、肯定。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活動準備:
大圖書、大字卡、大頭飾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你見過月亮么?你見過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引導幼兒月亮是有變化的) 你知道月亮的味道么?
師:很多小動物也非常喜歡月亮,你們猜猜它們是為什么喜歡月亮?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二、出示大圖書閱讀觀察理解
師: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這本書的名稱叫“月亮的味道”(出示大字卡“味道”,并講述故事) 觀看圖書P1—P3。
師: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想干什么?(出示字卡“動物”)是誰想要去嘗一嘗月亮?(出示大頭飾“烏龜)小烏龜遇到了什么麻煩?(出示字卡“夠不著”) 烏龜叫來了誰?(出示頭飾“大象”,并按順序擺好)教師翻閱圖書,適時出示大字卡“袋鼠”
師:最后誰咬下了一片月亮?月亮這一次為什么不輕輕往上一條呢?(出示字卡“肯定”)
師:有哪些動物嘗到了月亮? 它們有什么感覺?
你們吃到最好的東西時會怎么說?
小魚看到大家費那么大的;力氣摸到月亮。它是怎么想的?
你們同意小魚的想法么?
三、 看大圖書完整講述故事,結束。
師:故事聽完了,小動物們品嘗到了月亮的味道,它們是怎樣夠到月亮的?
師小結:疊在一起就夠到了,團結起來力量大。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課后反思: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蘭作家麥克·格雷涅茨創(chuàng)作的著名圖畫書。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單看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就能猜出故事大概。故事本身淺顯易懂,講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動物之間的故事。同時,這又是一本充滿童趣和智慧的圖畫書。
《月亮的味道》這個語言活動,非常富有趣味性,故事輕快幽默,富有想象力!毒V要》中指出: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就是要創(chuàng)設一個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幫助幼兒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大膽的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用語言描述月亮的味道是我們這個活動的目標。
月亮掛的高高的,小動物們怎樣才能嘗到月亮的味道呢?他們會怎么做呢?在集體活動前,我通過問題“ 你們知道月亮的味道嗎?”讓幼兒進行了一次討論,孩子們的發(fā)言都很積極,大家都爭著發(fā)表自己想法 ,大家的'想法意見都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說月亮的味道是甜的,有的小朋友說是咸的,有的說是酸的。我以講故事內容,讓幼兒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和奇妙為突破口,邊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靈活的調整動物圖像的疊加順序與月亮圖像的變化,體會小動物們一起分享月亮味道的愉悅,最后根據(jù)幼兒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想象,用語言描述月亮的味道。通過本次活動,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對教材把握不夠,對孩子的已有經驗也了解不夠。相信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更好的從多方面考慮問題,讓我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小百科: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wèi)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wèi)星。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14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能理解作品描繪的畫面,感受詩歌語言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
2、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正確運用量詞:灣、棵。
3、運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大膽想象,嘗試仿編詩句。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配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
1、談話導入
師:你們看到過月亮嗎?
幼兒: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時候清早還能看到月亮等
師:你們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圓圓的、亮亮的;有時是彎彎的像香蕉。
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非常好,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關于月亮的詩歌,我們一起欣賞
二、初步感受詩歌內容
1、教師富有感情地配樂朗誦詩歌。
師:詩歌的題目是什么?你們聽到詩歌里說了什么?
幼兒可以泛泛地說
2、幼兒看圖片,再次欣賞教師配樂朗誦。
提出欣賞的要求:詩歌里有誰?他們在哪里看到了月亮?
(1)師:小鳥在哪里看到了月亮?它說了什么?
(2)師: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說了什么?
(3)師:寶寶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又說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詩歌的情感內涵
1、幼兒在教師帶領下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注意語調的輕柔及量詞的運用。
2、組織幼兒討論。
(1)師:月亮真的掛在樹梢了嗎?為什么說樹梢掛一個月亮?
幼兒:這是月亮的光照在樹梢上。
師:小鳥為什么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給小鳥照亮了路;月亮看著小鳥睡覺,月亮喜歡小鳥。
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樹梢上,遠遠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樹梢上掛著一個月亮。
理解詞:掛
師:這里用了一個好聽的詞:掛,請小朋友做一個“掛”的動作,
老師示范用“掛”說一句話:墻上掛著一個包。
請幼兒也用“掛”說一句話。
幼兒:架子上掛著一塊毛巾;晾衣架上掛著一件衣服等。
(2)師:為什么詩歌中說池塘里漂一個月亮?池塘里真的有月亮嗎?幼兒:在池塘里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師: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來月亮好像漂在水面一樣,什么東西還會漂在水面?幼兒:紙會漂在水面;塑料汽車會漂在水面等。
師:為什么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里,,青蛙以為月亮來和他玩
幼兒:月亮的影子一會有,一會就看不見了,青蛙以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說月亮和他好。
教師小結:在明亮的夜晚,水面上就會出現(xiàn)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好像池塘里漂著一個月亮,當微風吹來,水波蕩漾,月亮的倒影若隱若現(xiàn),好像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3)詩歌中還說臉盆里盛一個月亮,你們是怎么認為的?
幼兒:臉盆里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師:為什么用一個詞:“盛”來說?
幼兒:盆里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這樣說
幼兒:好像盆里放了一個月亮。
師:寶寶為什么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來到寶寶的盆里,寶寶覺得月亮喜歡她
師:假如在你的盆里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么感覺?
幼兒:我覺得很驚訝;我覺得很高興。
師:寶寶的水盆里有一個月亮的倒影,就像盆里盛著一個月亮一樣,寶寶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寶寶玩起了捉迷藏,寶寶開心極了。所以寶寶說月亮和他好。
3、師:我們明白了詩歌的內容,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最喜歡那句詩,請幼兒讀出來。
4、師:這首詩寫的是在靜靜的晚上,月亮悄悄地來和小鳥、小青蛙、寶寶玩,我們在讀詩歌的時候要用輕柔的語氣,心情愉快的讀。請全體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并加些動作來表現(xiàn)
四:創(chuàng)造性仿編
1、你們還在那里看到過月亮?(啟發(fā)幼兒說出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教師出示小河、小魚的圖片,鼓勵幼兒運用圖片仿編詩歌。
3、還有哪些小動物在什么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請幼兒把想到的畫在紙上,然后嘗試按詩歌的句式說出來。
活動反思:
從整個活動看,層次清楚,層層遞進,每一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整個活動比較順暢。教師的提問具有層次性,能將回憶性提問、體驗性提問和創(chuàng)造性提問融合起來,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質疑,達到了良好的師幼互動。整個活動氛圍寬松,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也比較到位,對詩歌的情感特征、重點句、詞的分析比較準確,教師在活動中情感的投入感染著幼兒,使幼兒在活動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兒在朗讀詩歌的時候,幼兒能做到深情并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內容多,用時長,所以,將這個活動內容分成兩個課時,把目標3:嘗試仿編詩句。放在第二課時,這樣效果會更好。還有一點:教師的提問感到有一點多,如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會縮短課堂時間,避免幼兒疲勞。在教具的使用上,如果能運用動畫讓幼兒目睹月亮的倒影在水中忽明忽暗的情境,幼兒對詩歌的理解會更深刻。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15
一、設計意圖:
這是一本富有童趣的書。對于幼兒來說,吃,是最感興趣的事了。香蕉,吃過。蘋果,吃過。可是,夜晚高高地掛在天上的月亮,卻沒有吃過。月亮是什么味道呢?圓圓的、黃黃的月亮,是像餅干一樣脆脆香香的,還是像橘子一樣甜甜酸酸的呢?書中小動物一個疊一個的場面,而且越疊越高會讓幼兒們很感興趣。故事中通過小動物們同心協(xié)力的吃月亮,一起品嘗月亮的味道讓幼兒感受團結的力量。故事不但有趣,還富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二、活動目標:
。ㄒ唬┫矚g閱讀,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和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
。ǘ┕膭钣變捍竽懴胂螅掠诒磉_。
。ㄈ┲缊猿值降祝瑘F結力量大的道理。
三、活動準備:
繪本PPT、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引題: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是關于誰的故事呢?
。ㄔu析: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前面的導入比較平常,可以把最后“小老鼠吃到月亮”的圖片放到前面,讓幼兒猜猜小老鼠在地上是怎么吃到月亮的,更加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
。ǘ┯^察畫面,利用想象猜測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ㄔu析: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采用的是先分段再完整的方式引導幼兒欣賞故事,通過故事傳達一個信息“團結起來力量大”。在活動中教師很重視孩子自己去觀察,去想想猜測,各環(huán)節(jié)很清晰,教態(tài)自然,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1.導入部分:欣賞第一張畫面
教師:“天黑了,你看,天上有什么?月亮下面藏了些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眼睛?有幾雙眼睛?會是誰的眼睛?他們在想什么呢?
2.教師講故事:“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還是咸的?真想嘗一下口!夜里,動物們望著月亮,總這么想?墒悄,不管怎么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提問:(1)小動物望著月亮想干嗎?--想嘗嘗月亮的味道。
。2)那你覺得月亮會是什么味道的呢?---幼兒猜測
(3)小動物夠的著月亮嗎?我們來幫小動物想想辦法,怎么才可以夠到月亮呢?——引導幼兒舉手回答。你們真聰明,幫小動物想了那么多辦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書里的小動物是怎么辦的,繼續(xù)講述故事。
3.畫面切到第二張(出現(xiàn)小海龜)
教師:“有一天,一只小海龜下定了決心,他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提問:小海龜想了個什么辦法啊?——爬到最高的山上。恩,這也算個好辦法,你覺得小海龜能夠的著月亮嗎?為什么?)
4.畫面切到小海龜爬到最山頂?shù)哪且粡垼處煟骸芭赖缴巾,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龜還是夠不著”
(1)為什么小海龜夠不著?
。2)用什么辦法能夠摸到月亮呢?(幼兒發(fā)揮想象)
5.它會請誰來幫忙呢?(切換至出現(xiàn)大象畫面)“海龜叫來了大象。”“小烏龜說,大象你到背上來,說不定我們能夠得著呢?”(重點:幼兒學說此句語速較慢)幼兒說說看。
“月亮想,這是和我在玩游戲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輕輕的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
6.它會請誰來幫忙呢?(幼兒發(fā)揮想象)(切換至出現(xiàn)長頸鹿畫面)“他叫來了長頸鹿!贝笙笳f:“長頸鹿,你到背上來,說不定我們夠得著呢?
提問(1)大象是怎么說的?(學說句型)
。2)長頸鹿夠摸到月亮了嗎?(沒有)長頸鹿使勁伸長了脖子,可還是夠不著(幼兒學做長頸鹿夠月亮的動作伸伸脖子)該怎么辦呢?
7.切換到出現(xiàn)斑馬的畫面:誰來了?(斑馬),長頸鹿找來了斑馬,長頸鹿怎么說的?誰愿意來說說!“斑馬,你跳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一下就夠到了!”
8.切換到出現(xiàn)斑馬和大家共同夠月亮的畫面,你們看,這里有幾只小動物在摸月亮拉?(四只)那四只小動物能夠地著月亮嗎?(幼兒猜想)月亮一看到斑馬,又輕輕得往上一跳。“他們離月亮越來越近了,有摸到月亮嗎?怎么辦?斑馬叫來了誰?
9.切換到獅子的畫面)斑馬是怎么說的?說:“獅子,你跳到我背上,說不定我們就可以夠到了”月亮一看到獅子,又輕輕往上一跳。動物們還是夠不找月亮,叫來了狐貍。
10.(切換到狐貍的畫面)月亮太高了,小動物們還是夠不到,獅子又叫來了狐貍,獅子說:“狐貍,你跳到我背上,肯定能成功!月亮一看到狐貍,又輕輕的跳高了一點。他們現(xiàn)在夠高了吧!有幾只小動物。繑(shù)一數(shù)?這么多小動物都來幫忙應該可以摸到月亮了吧(猜想)
11.切換到猴子出現(xiàn)的畫面?咿,你們這里有只小猴子啊?他來干什么?(猜想)狐貍會怎么說的?“猴子,你到我背上來,這回我們肯定可以夠到了。”月亮,一看到猴子,又輕輕得往上一跳。猴子都能聞到月亮的味道拉,可還是夠不著。猴子叫來了小老鼠。
12.你覺得小老鼠來,會摸到月亮嗎?為什么?
“老鼠,快爬到我的背上來,我們就能爬上月亮了!”月亮看著老鼠,心想“這么個小不點,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經玩累了,這回它沒有動。月亮為什么會這么想?
13.(切換到小老鼠咬了一片)想不到,“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它給動物們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覺得,這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提問:(1)小老鼠成功了嗎?
(2)為什么大家覺的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ㄖ挥型ㄟ^努力才得到的東西才會顯得特別珍貴。)
14.切換到睡覺的一張“這天夜里,大家擠在一起睡著了”可是切換到初始的畫面(9雙眼睛)還有一只會是誰呢?去哪里了呢?切換到最后一張“一條小魚看著這一切,怎么也鬧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敲促M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這不是還有一個嗎?喏,就在水里,在我旁邊。
提問:奇怪,怎么水里有月亮呢?是怎么回事?(倒影)
。ㄈ┡錁吠暾蕾p故事,知道堅持到底,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ㄔu析:配上音樂完整欣賞一遍故事,給孩子視聽覺上的共同享受,讓孩子深深得沉浸在繪本作品的意境中,感受到同伴之間的團結互助的力量。)
1.這本書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我們一起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看一遍。
2.提問:
。1)小動物摸不到月亮的時候,有沒有放棄?
(2)最后小動物們摸到月亮了嗎?是誰摸到的嗎?
。3)是不是小老鼠的功勞最大?(不是)小老鼠是怎么夠得著的?他們是怎么做的?(一個一個疊得高高的)
3.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大家能摘到月亮并不是小老鼠的功勞,而是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合作才能成功,看來團結合作的力量真的大啊。
。ㄋ模┫胂筮w移:月亮真的能吃嗎?(這就是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如果月亮能吃,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味道?
。ㄔu析:想象的遷移提升了幼兒想象的空間,讓整個活動充滿了童趣和天真。)
教師示范: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五、活動延伸:
。ㄔu析:活動的延伸是幼兒對作品想象的延續(xù)。)
。ㄒ唬┯^看動畫片《月亮的味道》。
。ǘ┌言铝恋奈兜喇嫵鰜。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月亮教案04-27
中班語言《月亮船》教案02-04
月亮中班語言教案02-07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月亮04-27
中班語言月亮教案及反思04-22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03-23
中班語言教案:月亮船04-28
中班語言月亮下來吧教案04-23
中班語言月亮船教案(精選13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