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范文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草原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草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筆下草原之美,感受其對草原的深切情感。
2、理解文中蘊含深義的語句,學習并掌握“對比”的修辭手法。
教學理念:
提倡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平等對話,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體驗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在體驗中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獨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教學方法:探究、綜合學習法。
教具:草原掛圖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草原夜色美》:“……草原夜色美,未舉金杯人已醉;晚風唱著甜蜜的歌啊,輕騎踏月不忍歸……”這是草原女兒德德瑪獻給那塊美麗土地的崇高敬禮!蒙古民族素有“馬背民族”、“草原雄鷹”的稱譽,馬和詩歌是蒙古人的兩只翅膀。當我們想到蒙古人,第一感覺也許是豪放、爽朗、粗獷…,此文卻讓我們感覺到了他們的心靈的另一寫照:細膩柔情!安菰齽汀崩镏孽U爾吉原野情系故鄉(xiāng),本色質樸,個性謙遜低調。讓我們懷著一顆寧靜的心,走進原野,走進《靜默草原》。
二、作者簡介:
1、學生回憶:《雪地賀卡》
2、師補充:鮑爾吉原野面對種種環(huán)境,始終能保持一顆純真而善良的心,他用這顆心感受世界,感受人間,感受他的草原,這些感受洋溢著詩意的光輝,便如草原上的輕煙一般搖蕩在他的字里行間,形成了他作品的種種特點:優(yōu)美、雅潔、細膩、豪放、睿智等。
三、整體感知:
“風格即人”。風格是作家創(chuàng)作個性的體現(xiàn),時代是培植其創(chuàng)作個性的氣候和土壤。鮑爾吉原野來自蒼茫遼闊的北方,是成吉思汗的子孫,他的筆下有靜默的草原和蜜色的黃昏,文字如野馬破陣,云過山峰。沒有鮑爾吉·原野高度的人,挖不著草原的底蘊,自然著不出草原的生命。沒有鮑爾吉·原野寬度的人,合不攏草原的精神,自然著不出草原的風范。沒有鮑爾吉·原野維度的人,張不開草原的思緒,自然著不出草原的'靈魂。
正如“草原不可看,只可感”一樣,《靜默草原》對初二學生而言,也會誕生一個“陌生化”的世界,產生許多審美錯位。因而學習此文重在朗讀和品味,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在書香的芬芳中領略一腔細膩深沉的赤子情懷和一方靈光四現(xiàn)的草原風光。
1、教師范讀。
2、找出重點字詞:鮑(bao)簇(cu)立迥(jiong)然咆哮(paoxiao)鬃(zong)頰(jia)摩挲(suo)處境(chu)
3、學生展開想象,并思考:
“文章描寫草原特點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對草原感受的句子?”
明確:(1)特點:遼遠而蒼茫/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看不到與看不盡/在單一中呈現(xiàn)豐富/草原沒有邊際,它的每一點都是草原的中心。/可以接觸/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
。2)感受:人難免為這種遼遠而驚慌。/因而困惑。/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也可以說局促。/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人的處境感最強烈。/人在這里揮動雙拳咆哮顯得可笑,蹲下嚶嚶而泣顯得可恥。
四、探究本文:
1、自由談:與《敕勒歌》相比,鮑爾吉·原野的《靜默草原》有何特點?
明確:共同點都寫出了草原壯闊雄渾的美。不同點《靜》景物描寫少了,以敘述、議論為主,內容和寫法都比較單純、集中,用筆凝練干脆,主要寫感受,給人深刻的印象;全篇而言是遼闊蒼茫感,側重而言是不自由感和單一感。原野在對草原的一種獨特的情感基礎上,抒發(fā)了對生命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
2、作者對草原的情感層層遞進,在文中是怎樣抒發(fā)的?用了什么手法?
。ù宋牡母惺塥毺囟铄,
教案《北師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靜默草原》教案一》
其文思有著“三重樓臺”的意境,因而經(jīng)得起反復閱讀,耐人尋味。驚慌、困惑、自由、不自由等。對比手法。
3、討論回答:對比手法體現(xiàn)在哪里?有哪幾組?
(1)學生從文中找出四種和草原進行對比的景色:都市、名山、園林、大海。
(2)師補充:牧人與城市人的比較。城市人是在“尋找”草原;牧人,卻是在“享受”草原,如“總是瞇著眼睛”。所以說,城里人到了草原是“困惑”的,牧人卻裝滿了“蒼茫”。
。3)憶讀,找出課內外運用對比手法的例子。如《有的人》、《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筏子》、《黃生借書說》等。
。4)討論《靜》本文運用對比手法的好處。
4、思考:草原具體給作者怎樣的感受?(11段)
。1)“自由”與“不自由”矛盾嗎?(兩者都緣于草原的遼闊。實際上,這是作者的心靈寫照,他覺得自己在這里沒有依*,好象被世界遺忘了似的,沒有安全感,甚至是迷茫的感覺。自由的抒懷者諸如——————)
4、思考:草原具體給作者怎樣的感受?(11段)
(1)“自由”與“不自由”矛盾嗎?(兩者都緣于草原的遼闊。實際上,這是作者的心靈寫照,他覺得自己在這里沒有依*,好象被世界遺忘了似的,沒有安全感,甚至是迷茫的感覺。自由的抒懷者諸如——————)
(2)“拐杖”“人文背景”指什么?
明確:人背負的種種世俗之事,榮譽、地位、權利、金錢……也就是文中所說的“拐杖”“人文背景”,人因此以為自己至高無上,驕傲、自大……。
(3)如何理解“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
…然而面對草原的寬厚仁慈、自若坦然的闊大無邊的胸襟時,人所擁有的一切就顯得可悲、可笑。與草原相比,人是“微不足道”的!熬谷弧币辉~突顯了人面對草原的感受以及“處境感”。這就是草原給人自由感同時給予人的另一種體會“不自由”“局促”。
5、作者對草原的感受是“自由”而又“不自由的”,那么他對草原又有著怎樣的情感呢?如何理解作者將自己比為“母!薄傲荫R”?
分析:母牛、烈馬都是食草動物,在草原上生于斯長于斯,草原是它們的故鄉(xiāng)。母牛溫順,烈馬暴躁,但它們面對草原面對故鄉(xiāng)時,卻表現(xiàn)出了類似的行為,表達了同樣的感情——對草原的如同對母親的深沉的愛,細膩柔情。這正是作者內心的情感折射,一種綠葉對根的情誼。
5、引申討論:作者情感的源頭是什么?映射出的人生態(tài)度是什么?
明確:(肯定同學們的回答。)作者情感的源頭是對草原的無比熱愛,其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善忘”的豁達。由于作者是沉穩(wěn)的,不喜張揚的。所以,在他的眼里,草原也必然是“靜默”的,不是通常所說的“喧鬧”的。
五、師生共寫共賞:
以《靜默草原》為話題,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寫寫你心目中的草原或作者印象,六百字左右。參考題目:《夢中,我來到草原》、《假如我是草原人》、《原野先生,您好》等。
草原教案 篇2
第一課 金色的秋天
教學目標:
1、 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鈴鐺》;
2、 能大膽地上臺表演律動《摘果子》;
3、 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并能用輕快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
1、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鈴鐺》;
2、 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
教學難點:
1、 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2、 律動《摘果子》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1、 聽音樂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二、基礎訓練
1、發(fā)聲練習
1=C—1=F3/4
1 3 56 | 5— — |1 6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1 ||
秋風在唱歌, gulu lulu lu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在 唱歌, la lalala
lalalalala la lala lala la.
2、節(jié)奏訓練 2/4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準十六分音符 2/4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準八分音符,掌握節(jié)奏 2/4X X X X |X X X | XX | X —||
三、新課教學
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瞧,果園里傳來一首歡樂的歌,咱們去聽聽吧!
1、 師范唱;
2、 帶學生朗讀歌詞;
3、 帶唱歌曲;
4、 全班齊唱。
四、參與表現(xiàn)
師:下面啊,我們來一個摘果子比賽。
1、 教唱《摘果子》;
2、 律動《摘果子》。
五、總結下課
1、師:美麗的秋天,豐收的果園,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
2、師生再見,聽音樂出教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1、 聽音樂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首《金鈴鐺》,那是描寫什么景色呢?—對了,是秋天大豐收的景色。今天啊,我們再來聽一首《豐收之歌》。
三、新課教學
1、初聽全曲
A、聽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B、它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場景?
2、再聽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15 3 | 1 3 5 | 1 3 5 | 1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說說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C、簡單介紹歌曲
《豐收之歌》是一首丹麥民歌,它描寫秋天田野上的莊稼都已收割,果園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勞的人們獲得了豐收,同時,也不忘記幫助別人,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豐收后,到處都是歡歌笑語的熱烈歡騰的場面。
四、參與表現(xiàn)
師:豐收的'時候是一個熱鬧喜慶的時候,為了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農村里的勞動人民喜歡敲鑼打鼓來慶祝,我們就用打擊樂器來慶祝吧!
1、教學生用鈴鼓、沙錘和碰鈴,用輕快的節(jié)奏給樂曲伴奏;
2、請同學上來用樂器伴奏。
五、總結下課
師生再見,聽音樂出教室
草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及新詞,掌握1個多音字“蒙(měng)”,認讀1個字。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中描寫野花的句子。
4、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感情。
5、引導學生介紹、交流搜集到的信息。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結合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美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在語文的學習中,游歷過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欣賞過云霧繚繞的托木爾峰。今天,老師建議大家去領略一下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風光。誰有興趣?好!我們出發(fā)!
2、多媒體課件(剪輯過的配樂錫林郭勒草原風光)
3、啟發(fā):誰愿意談談感受?
4、師:看來,大家對錫林郭勒草原很感興趣。讓我們走近一些,來個近距離接觸吧。ò鍟n題)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各自輕聲朗讀
要求:體會一下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討論:錫林郭勒草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3、師:雖然,草原留給我們的'印象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字能概括出此時大家的感受,那就是草原很——美!讓我們踏上草原,細細地用心欣賞它!
三、細讀感受
。ㄒ唬┑谝、二自然段
1、請同學默讀
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可以邊讀邊畫。
2、討論:(1)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2)教師隨著學生回答相機引導:這是從哪個方面描寫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3、板書(廣闊美麗)(野草)(湖水)(野花)
4、引導學生體會
野草——廣闊、茂盛
湖水——稀少、神奇
野花——鮮艷、清香
5、重點句(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1)各自輕聲讀,體會
(2)討論:從哪兒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美麗?
(3)句子對比:
A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B草灘上,有一洼洼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光芒,就像鏡子一樣。
師:你感覺哪句好?為什么?
結合平時看的影視作品,說說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什么樣?
什么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為什么說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4)啟發(fā)想象:除了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還可能映出什么?
師:想不想親眼看看這廣闊美麗的草原?
6、多媒體課件(草原近景,配樂騰格爾所唱《天堂》)
7、指導朗讀
。1)各自有感情朗讀喜歡的句、段
。2)指名讀,評讀
師:誰有不同的讀法?
8、指導背誦描寫野花的句子
師:錫林郭勒草原不僅廣闊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我們去感受它的生機與活力。
。ǘ┑谌、四自然段
1、默讀
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錫林郭勒草原是歡騰的世界。
2、討論:
。1)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錫林郭勒草原是歡騰的世界?
(2)教師隨著學生回答相機引導:這里寫了草原上有什么?發(fā)出哪些聲音?有哪些動作?
。3)啟發(fā)想象:除了這些,結合搜集的資料,說說我們還可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3、板書(動物、人)
4、指導朗讀
師:老師深深地被草原的活力感染了,你們呢?我們來師生合作朗讀,再一次感受草原之美。
四、總讀感悟
1、師生有感情朗讀
師讀第一、三自然段,生讀第二、四自然段
2、小結:
草原之旅即將結束,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簡直是未來的作家和詩人!
五、拓展
1、多媒體課件(課文中的歌詞)
2、欣賞歌曲第一段
3、自主創(chuàng)作第二段
4、展示
草原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于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二、能夠根據(jù)《銀杯》及《小黃鸝鳥》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銀杯》;能用獨唱的形式演唱《銀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黃鸝鳥》。
三、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萬馬奔騰》,感受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能夠辨別馬頭琴的音色。
四、學習并感受五聲調式音階,嘗試用五聲音階進行旋律創(chuàng)作。
教學重、難點:
1、繼續(xù)訓練用和諧自然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
2、學習五聲調式,并進行創(chuàng)作。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我們平時過節(jié)都是怎么過的呀?(學生自由討論)
二、學習歌曲《銀杯》
1、歌曲簡介:它是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調民歌。每當節(jié)日集會、招待賓客的時候,主人家便會在飲宴的過程中載歌載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對賓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詞多為珍重友誼、尊老愛幼、提倡團結的格言警句。
2、聆聽《銀杯》,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請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
4、老師伴奏,帶著學生演唱歌譜。
5、完整的演唱歌譜。
6、自由朗讀歌詞。
7、把歌詞帶進歌譜中試著演唱。
8、老師隨機糾錯,指導。
9、完整演唱。
三、進行音樂知識拓展活動
1、讓學生自由學習蒙古族的問候語及動作。
2、創(chuàng)設情境,隨音樂進行蒙古族關節(jié)的情景,讓學生充分體會氣氛。
四、演唱《銀杯》,結束新課。
第二課時
一、復習《銀杯》
二、對比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緒、風格。
2、學生自由討論、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與我們平時聽到的女聲演唱的不同之處。
3、對比聆聽《天堂》,請學生思考,與上一首歌曲在風格、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第一、二樂句劃旋律線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聽音樂。
三、邊播放錄音,邊完成作業(yè)。
第三課時
一、開課:
1、復習蒙古族的問候語及形式。
2、談話:我們前節(jié)課學習了蒙古長調民歌——《銀杯》,那么長調與短調有什么區(qū)別呢?(請學生復習長調與短調的含義,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蒙古歌曲《小黃鸝鳥》,看看它到底屬于哪一種類型。
二、學習歌曲《小黃鸝鳥》
1、老師范唱、初步聆聽,學生感受旋律并判斷它屬于長調還是短調。
2、簡單介紹歌曲。
3、讓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
4、老師伴奏,學生演唱歌譜。
5、自由朗讀歌詞。
6、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如何讀歌詞才好聽。
7、把歌詞帶進歌譜里,試著演唱。
8、隨機糾錯。
9、完整演唱。
三、音樂活動
1、找出《銀杯》與《小黃鸝鳥》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興創(chuàng)作旋律。
四、老師小結。
第四課時
一、觀看蒙古舞蹈錄象——筷子舞
二、簡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伊克昭盟的一種民族舞蹈。這種舞蹈多在喜慶的節(jié)日里由男藝人做單人表演。表演時,演員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勢邊唱邊跳舞。舞動時,用筷子敲擊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時還旋轉著敲擊地面。通常,舞蹈的節(jié)奏會由慢到快?傊@種舞蹈具有節(jié)奏性強、情緒熱烈歡快的特點。
三、跟著音樂,學動作。
四、隨音樂舞蹈。
五、分組展示。
六、小結。
草原教案 篇5
一、教學設計說明: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樂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唱歌內容。因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體驗。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差異等為基本理念;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理念,通過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和豐富有趣的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享受音樂,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智。在互動的學習中,教師以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的身份成為學生們的合作伙伴、平等中首席者。通過本次音樂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活動,使師生間達到共識、共賞、共進。
二、教學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內蒙古民歌音調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躍的節(jié)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現(xiàn)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歌曲為2/4拍,四個樂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進,表現(xiàn)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樂歡唱的形象。第三樂句在節(jié)奏上做了變化,八分休止符的運用,盡情的抒發(fā)了對美麗家鄉(xiāng)的贊美之情。歌曲的襯腔“啊哈嗬”是該曲的擴充部分,舒展的節(jié)奏,富有動力感的旋律,表現(xiàn)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時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復了第四樂句的曲調,天真活潑,自豪的情感表達了草原兒童對自己家鄉(xiāng)和甜美生活的贊美。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對本課教材的分析,結合三年級學生好動和學習積極性高的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讓學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調的風格特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們在體驗、探究、模仿、合作、綜合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
3、知識與技能目標
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和舞蹈創(chuàng)編能力,并能用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自豪、歡快的情緒,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學難點掌握附點音符、休止符、裝飾音的演唱。
五、教具準備:鋼琴、電腦課件、打擊樂器。
六、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音樂大本營,天天好心情。耶!”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音樂四十分又和大家見面了,大家高興嗎?(高興)請坐。
(二)激趣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乘坐音樂列車到美麗的蒙古大草原去旅游。我國是多民族大家庭,在大草原上主要生活的是蒙古族。對于蒙古族你們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他們吃的和我們不一樣:喝牛奶、吃羊肉:穿的衣服很鮮艷;住蒙古包;蒙古人騎馬。
2、師:大家知道的真多,那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美麗的大草原吧。
3、(播放課件)師:這里空氣清新、天空明朗,到處綠草茵茵。在牧人動聽的歌聲中,可愛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綠海中慢移,馬兒也悠閑地吃著嫩草,一切都是那樣的恬靜、祥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業(yè)為生,他們喜歡摔跤、射箭、騎馬,馬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當中非常重要,他們放牧離不開馬,外出也離不開馬,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師:蒙古族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動作大多來源于生活。騎馬動作就經(jīng)常在蒙古族舞蹈里出現(xiàn)。(現(xiàn)在,同學們請起立,每個人擺個騎馬的動作)看誰的小馬跑得又快又輕(腳下要輕)如果想讓小馬跑得快點呢?小馬的速度減慢了,小馬停下來了。生:學生馬上舉起一只手揚起小馬鞭。師:(老師做硬肩動作)大家看這個動作叫做硬肩,跟老師一起做,這個動作是由一個傳統(tǒng)的活動演變而來,誰能猜一猜?(學生猜)那就是——摔跤。ɡ蠋熥鰯D奶動作)再看這個動作,(教動作)我們一起做,猜出這個動作是在干什么呢?(師生一起做)。
。ㄈ⿲W習歌曲、培養(yǎng)興趣(播放歌曲)
1、初聽歌曲
師:了解了蒙古族,當然還要聽聽來自大草原的歌聲啊,它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覺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在歌聲中你的腦海里呈現(xiàn)怎樣的畫面呢?(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
師:孩子們,大草原的歌聲美嗎?趕快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聽后的感受吧。(你最想做什么)生:我仿佛來到了大草原,和小牧民一起放羊。生:.
2、二次聆聽歌曲,跟著音樂做舞蹈動作
師: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牧民,去體驗一下放牧時的樂趣?(想)好,那我們就把教室比作美麗、遼闊的大草原,現(xiàn)在你就是神氣的小牧民,請同學們輕輕起立,小牧民們請騎上你們的小駿馬,和蒙古族小伙伴放牧去嘍。úシ拧段沂遣菰∧撩瘛犯枨瑢W生隨音樂做動作)大家說當小牧民的感覺怎么樣?(好)草原的小伙伴說了,要想真正成為小牧民,還要會唱草原的歌曲,下面就讓我們來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板書)
3、學打節(jié)奏
1)(出示筷子)(示范打節(jié)奏。)
師:在學習歌曲之前,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了新的自制打擊樂器,是什么呀?(筷子)筷子不僅是我們吃飯的工具。還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大家聽聽。(示范)好聽嗎?老師也給大家每人準備了一雙筷子,拿出你們的筷子跟老師打一下。跟老師一樣拿好啊!認真聽。(生打)老師又換一個,注意聽,會不會呀,孩子們。(師生共打)我又換了,認真看(一起做)。
2)(出示課件)
師:這個呀就是剛才老師領大家敲打的節(jié)奏,我們在分別來敲一敲,第一行節(jié)奏就是老師敲的第一組節(jié)奏,(師示范,生學打)第二行(繼續(xù)打)第三行(繼續(xù)打)。
3)分組打節(jié)奏
師:現(xiàn)在老師把同學們分成三組,你們根據(jù)自己對應的節(jié)奏敲一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合奏好不好?現(xiàn)在聽老師指揮,我指揮到哪組,哪組就演奏。(師哼唱打擊)兩遍。
4)聽伴奏打擊
師:下面我們隨著伴奏一起演奏一遍。(師生演奏)誰聽出來了,哪組同學演奏了兩次?第二組同學先接了哪組,又接了哪組?這回我們聽著音樂再來一遍好不好?()大家的表演的太精彩了。
4、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師:下面我們把這首歌完整的聽一遍。(聽歌)小牧民在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我們來讀一讀,因為音樂是流動的文學,我們只有把歌詞清晰流暢的朗讀出來,才能更好的演唱歌曲,請同學們先跟老師有節(jié)奏的讀一遍。
。1)老師邊敲雙響筒邊有節(jié)奏的'讀詞,學生跟讀。
。2)同學們完整的讀一遍。(學生完整讀詞。)
。3)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讀“啊哈嗬”這句歌詞時特別高興,為什么呀?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高興的意思。表達很快樂的心情。很開心地吆喝聲。師:大家理解的非常準確,“啊哈嗬”是一句襯詞,表現(xiàn)愉快的心情,就像我
們平時“哼哼”小曲時的樣子。所以我們在演唱歌曲時要懷著怎樣的心情演唱呢?(愉快、快樂)速度上應該怎樣把握?(稍快)
5、再次聆聽歌曲
師:接下來,想不想聽顧老師為你們演唱這首歌曲呢?(想)大家在認真聽的時候,用你那雙機靈的大眼睛,找找有沒有我們以前沒見過的音符寶寶?(師演唱)(教師范唱歌曲)顧老師唱得好聽嗎?(好聽)掌聲鼓勵鼓勵我吧。▽W生拍手)謝謝大家。誰說說歌曲里沒見過的音符寶寶是什么?
生:在“草兒”的上面多了兩個零、在歌詞“肥”字上出現(xiàn)的小音符。
師:我們看看它都出現(xiàn)在哪句歌詞上?老師把它放大在屏幕上!安輧呵嗲,羊兒肥”歌譜上出現(xiàn)的這兩個紅色的符號叫休止符,遇到休止符要停一停,在這里我們要唱半拍,在演唱時要有跳躍的感覺,在“肥”字的譜子上面出現(xiàn)了小音符,它是前倚音,我們唱的時候要拐個彎(老師范唱)老師來唱一下,你們分辨哪個是加了休止符和前倚音的。(教師彈奏旋律,學生認真分辨)
師:這些音樂符號的加入,讓我們感覺好像青青的草兒跳起來了,肥壯的羊兒扭起來了!
6、哼唱旋律。(用學生名字輕聲哼唱旋律)
師:讓我們趕快來唱響歡樂的旋律吧?以前咱們都是用“啦、啊”來哼唱旋律,今天老師突然有個想法,那就是用咱們班同學的名字來唱行嗎?注意要選擇適合模唱的開口音,先用誰的名字呢?大家推薦一位。(學生推薦)XX同學你愿意嗎?好,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用“董”輕聲的哼唱旋律。咱們先兩小節(jié)兩小節(jié)的哼唱。一句一句的哼唱。完整的哼唱。注意歌曲的前奏出現(xiàn)了四分休止符,聽老師彈一遍前奏,在心里喊空拍,咱們再完整的哼唱一遍(教師完整彈琴、學生跟唱,用稍慢的速度模唱歌曲旋律。)
7、帶詞演唱。
(1)學生輕聲帶詞半句演唱。
師:熟悉了旋律之后,讓我們把歌詞加進來,跟老師先兩小節(jié)兩小節(jié)的唱。
。2)學生整句演唱。
師:下面讓我們跟著琴聲一句一句的演唱。
。3)學生輕聲帶詞完整的演唱。師:下面讓我們跟著琴聲,用悄悄話的聲音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老師的前奏。。
。4)解決難點:
師:通過唱詞,同學們感覺哪里不太好唱?生:“啊哈,啊哈嗬”等(師生共同幫助解決)師:(課件出示這句歌詞)“啊哈啊哈嗬”在第一個音處出現(xiàn)了大附點節(jié)奏,要唱得長一些,后面的音要唱得短一些。(老師邊打拍子邊示范唱)我們一起邊打拍子邊唱一唱。要唱出歡快、自豪的感覺,跟著老師的琴聲再唱一唱。
。5)讓我們把聲音放開,用自豪、歡快的聲音唱一遍
8、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
師:剛才在演唱時,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唱得美美的,有的同學眼睛睜得亮亮的,讓我們大家都像他們一樣,隨著老師的琴聲愉快的演唱,好嗎?(好)看看誰的表情最美!
。2)放音樂跟唱
師:下面我們跟隨音樂在唱一唱。
。3)加入打擊樂器跟唱
師:孩子們,拿出你們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再跟唱一遍。
。4)接龍游戲師:歌曲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學會了,下面我們做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仙女棒我來唱”。我來起頭,仙女棒對準誰,誰就接下去唱下一句,有可能仙女棒對準的是兩名同學,也有可能是一位同學或者是大家,所以請同學們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啊。(開始游戲)(放伴奏)師:仙女棒施展了她的魔力說了,我們的歌唱得不錯,但唱得還不夠神氣。讓我們再聽聽小牧民是怎么唱的。
9、聆聽歌曲,跟伴奏演唱師。
(播放歌曲)聽到小牧民唱的這么自豪,大家服氣嗎?(不服氣)讓我們也來比一比,誰唱得更神氣?(生唱)除了采用合唱的形式,我們還可以用哪些形式唱呢?(獨唱、小合唱、男女生對唱)下面我要請一名同學上前面來唱一唱,看看誰最勇敢?(生邊唱邊做動作)老師把大家分成男女兩隊,女生唱第一句,男生唱第二句,襯詞的地方我們一同來唱。(放錄音伴奏)
。ㄔ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采用聽唱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反復聆聽歌曲,做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熟悉旋律,體會歌曲的情感情緒,在學習歌曲中讓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幫助突破歌曲的難點,然后完整演唱全曲,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輔導者。)
。ㄋ模┩卣寡由鞄熒鹚游琛
師:從大家的歌聲中讓我感受到你們越來越像個小牧民了。大家還記不記得“硬肩”是什么活動演變而來的?我要找一名男同學和我一起來跳摔跤舞,大家在用愉快的歌聲演唱好嗎?(設計意圖: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把本課教學推向又一個高潮,讓孩子們真正的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享受音樂,陶冶高尚情操。
。ㄎ澹┱n堂小結
師:快樂的四十分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請大家騎上你們的小駿馬,隨著優(yōu)美的歌聲走出教室。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是,體驗音樂的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蒙古族音樂、舞蹈的魅力,我首先借助多媒體把一段蒙古民族特有的舞蹈——筷子舞展示在學生面前。視與聽的結合,營造了強大的震撼力,激起學生隨歌起舞的情感。這時拿出我自費為他們準備的筷子,邊講解邊示范,很快地把他們引入音樂,變身為驕傲自豪的蒙古族小牧民。在感受音樂帶給自己快樂同時,進一步了解了蒙古族舞蹈,從而為民族音樂感到自豪。
本節(jié)課的不足是學生在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音樂的時候,總是忽視自己的唱,使得歌曲教學課中唱的不突出。分析原因,是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分布不均,顧此失彼了。還有就是新學歌曲,唱的熟練度還不夠。從這也看出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是真實的。
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多運用這樣或類似的方法,讓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同時,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促成更強的學習音樂的能力。
草原教案 篇6
教學準備:
CD音樂、CD機、練功服
教學目的:
了解蒙古族人的性格,習俗,生活環(huán)境,以及蒙族舞蹈的風格、特點,通過學習進而掌握該民族舞蹈,達到自如展示
教學難點:
民族感覺,重點動作的掌握
教學過程:
1、說明本節(jié)課將要接觸的民族
2、對該民族舞蹈進行賞析并提問學生該民族的動作特點
3、介紹該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活環(huán)境,動作特點等基本知識
4、教師展示完整舞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5、分析音樂,單一介紹舞蹈動作中的重點、難點
6、強調基本位置
7、示范、講解單一動作
8、串連動作并提問動作所屬名稱
9、帶領學生結合音樂串連完整舞蹈
10、學生單獨展示
教學內容:
硬肩、提壓肩、蹉步、硬手、移重心步伐、勒馬手、小馬步、吸跳步、騎馬步
作業(yè):
總結本次課的優(yōu)劣之處,課后進行舞蹈復習
草原教案 篇7
草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xiàn)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新詞,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新課
1.談話: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qū)有寬廣無邊的,景色優(yōu)美,牛羊成群。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觀看《》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3.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是怎樣的景象。
3.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讀生字組詞,并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組詞:
駿( ) 。 ) 竣( ) 限( ) 馳(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締( ) 荼( ) 藐( ) 懷( ) 膠( )
2.理解詞語。
3.質疑問難,現(xiàn)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四、理清課文的線索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景象是怎樣的?
2.理清課文線索
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以后的經(jīng)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交流、整理:
。1)美景
。2)歡迎遠客
。3)親切相見
(4)熱情款待
。5)聯(lián)歡話別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和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讀課文,說說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意思。
二、學習第一段
1.聽師范讀,邊聽邊在腦海中勾勒畫面。
2.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讀這一段,說說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的特點,那么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呢?看圖,默讀這一段,畫出有關語句,小組交流細細體會。
教師適時點撥。
4.朗讀第一段,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的心情。畫出有關詞句,集中交流。
5.再讀第一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的。
三、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初入和走了許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
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4.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
2.指導朗讀第三段。
五、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
2.請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
六、學習第五段
1.齊讀最后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2.反復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說說你的理解。
七、總結
總結全文: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xiàn)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教案點評:
課文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訪問記。文章記敘了作者到內蒙古訪問時所看到的優(yōu)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漢族同胞的動人情景,反映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情厚誼。在初讀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線索。然后借助錄音、錄像、圖片,結合對課文重點詞句的品味,逐段領略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學的重點放在:1、讓學說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xiàn)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2、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草原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蒙古族是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通過觀看音像資料和圖片,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3、對蒙古族產生好奇感。樂意隨著音樂表演蒙古舞蹈。
活動準備:
1、收集關于蒙古族風情的影像資料。
2、中國地圖一張。
3、蒙古音樂舞蹈《小小騎兵》。
活動過程:
1、播放蒙古族影像資料,讓幼兒初步了解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1)教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他們是哪個民族的人嗎?
(2)他們穿的衣服是怎樣的?他們住的房子又是怎樣的?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他們說的話和我們一樣嗎?他們說的話和我們一樣嗎?
。3)引導幼兒學習一句蒙語,例如:“你好”。
2、分段欣賞,進一步感知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1)歌曲欣賞。
。2)欣賞蒙古族的民族舞蹈。
(3)了解蒙古包。
教師:蒙古族住在哪里?蒙古包是什么樣子的?
3、出示圖片,進一步感知蒙古族的民俗風情。
。1)教師(出示食物圖片):你知道蒙古人喜歡吃什么?認識酥油、奶酪等。
。2)教師(出示馬頭琴):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它由什么用?
。3)讓幼兒欣賞一段馬頭琴的'彈奏的音樂,讓幼兒感知馬頭琴悠揚的琴聲。
4、知道蒙古族是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
(1)教師出示地圖,找出內蒙古的位置,并貼上標志。
(2)啟發(fā)并引導講述自己知道的民族,教師總結。
5、音樂舞蹈:《蒙古舞》。
引導幼兒觀看錄像,學習表演簡單的蒙古舞蹈。
【草原教案】相關文章:
《草原》教案08-27
《草原》的教案09-14
《草原 》教案02-19
草原的教案04-10
草原的教案04-06
關于草原教案04-12
靜默草原教案08-07
《草原》優(yōu)秀教案08-25
《草原的早晨》教案09-09
《靜默草原》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