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觀察葉子的特征,知道葉子的構成(葉肉、葉柄、葉脈),知道葉子有葉綠素。
2、學會由整體到部分以及對比的觀察方法。
3、通過枯葉的綠葉的不同,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的欲望,能相互交流探索的過程。
【活動重點】觀察葉子,感知葉子的特征。
【活動難點】知道葉子的構成。
【活動準備】實物葉子、葉子小精靈、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景導入——–情景表演,激發(fā)興趣。
1、老師扮演葉子小仙子和幼兒在音樂聲中做律動帶入教室,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讓幼兒從葉子小仙子身上取下葉子進行觀察,揭題。師:葉子小仙子為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的樹葉,請小朋友們每人摘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看一看葉子有什么小秘密。幼:(認真觀察樹葉,相互交流。)
二、游戲活動準備——–借助課件視頻,感知葉子的結構。
1、感知葉子的結構
(1)教師出示課件,帶領幼兒一起觀看,幼兒以小組觀察、交流,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結合視頻的實物樹葉展示葉子的各部分結構。小結:葉子是由葉肉、葉柄、葉脈組成的。
2、感知不同的葉子都有相同的結構。
。1)你們還見過哪些葉子,它們都有葉肉、葉脈、葉柄嗎?它們的葉肉、葉脈、葉柄在哪里?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每一種不同的葉子都有葉肉、葉脈、葉柄小結:樹葉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形狀,但都有葉肉、葉脈、葉柄。
3、感知葉子都有相同,還有不同
。1)讓幼兒相互走動找找伙伴的'樹葉與自己的樹葉不同之處。
(2)出示課件圖片,幼兒相互交流,找出不同。小結:樹葉結構雖然相同,但它們的顏色、形狀、名稱卻又不相同,,小朋友回家還可以去收集許多不一樣的葉子看看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三、游戲活動過程——音樂游戲“小樹葉找媽媽”。
1、師:許多小樹葉生病了,它們都有離開了媽媽,我們一起來幫樹葉治治病,然后再幫樹葉寶寶找到大樹媽媽好不好?
2、幼:快速找到樹葉,添加葉脈、葉柄,準備音樂游戲。游戲規(guī)則:每一個小朋友手拿一片樹葉,把畫正確的樹葉貼在樹媽媽身上,等所有的樹葉貼好后,看誰用時少。
3、在音樂伴奏聲中,幼兒來畫樹葉貼在樹媽媽身上,進行比賽。
4、在比賽結束后,因為樹媽媽的孩子回家了,所以她和所有小朋友開心的跳舞,把游戲達到高潮。
四、游戲活動拓展——–樹葉秀秀秀。
1、師: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其實葉子寶寶也是很熱情的,它們還想給大家在來表演節(jié)目,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回到自己的坐位上,讓我們來欣賞葉子的表演吧!
2、出示課件葉子的藝術品,幼兒欣賞。教師小結(德育教育):葉子寶寶的表演可真精彩,樹葉藝術品雖然很漂亮,但我們不能為了作畫而隨意去折樹枝摘樹葉,我們應愛護大樹媽媽,保護環(huán)境!
3、葉子寶寶還要表演,讓我們再來看看。(老師把樹葉掰開,在白紙上畫畫,讓幼兒來觀察)
4、告訴幼兒這是葉綠素,它有什么作用?為什么會有枯葉和四季長青的葉子?小朋友們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發(fā)現(xiàn)葉子的其他秘密。5。結束語:小朋友們,外面還有好多葉子寶寶在等著我們去玩,讓我們去外面玩吧!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比較目測法和點數(shù)法在計數(shù)速度和準確性方面的差異 2. 感知數(shù)字8的數(shù)量守恒 3. 運用已學過的群數(shù)法進行快速計數(shù)
活動準備:
1.7只小鳥圖片
2.8只老鼠和8只大象圖片
3.畫有8只小白兔排成一橫的圖片和8只小灰兔圍成一個圓形的圖卡各一張
4.氣球16個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比較目測法和點數(shù)法在計算速度和準確性方面的差異,復習群數(shù)法
。1) 教師出示畫有7只小鳥的圖片,請幼兒說說圖上有幾只小鳥
。2) 請幼兒一一點數(shù),最后確定小鳥的'正確的數(shù)量
2. 排除物體大小干擾,感受8的數(shù)量守恒
3. 排除物體排列位置的干擾,感知8數(shù)量守恒
4. 打開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感知數(shù)的分解組成的操作活動,體驗操作學習的樂趣。
2、能按照要求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理解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關系(總數(shù)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數(shù),兩個部分數(shù)合起來是原來的總數(shù),部分數(shù)大總數(shù)小)。
3、探索3的組成,理解分解與組成的含義,認識分合符號"∧"∨"。
活動重點:
探索3的組成,理解分解與組成的含義
活動難點:
能按照要求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理解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記錄的經驗,會寫數(shù)字。
2、每人4顆豆子,3顆花生,2個杯子,分合號"∧"∨":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分豆豆,初步感知3的分解和組成。
(1)教師請幼兒拿3顆分別放到2個盤子里,要求把自己所有不同的方法都記錄在紙上。
(2)請1-2位幼兒邊看自己的記錄,邊表達操作結果,教師在黑板上進行記錄,引導幼幾認識分合號(開口表示分開的意思,并上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并在一起的尖頭填而總數(shù),分開的兩頭填寫部分數(shù)),并提問:你們一共分了幾次?3顆豆子分成了幾和幾?
(3)請其他幼兒提出不同的看法。
(4)請全體幼兒對照黑板檢查自己的記錄,看看結果是否一樣,提問:你們是怎么記錄的?哪種、記錄最清楚,讓人一看就明白?
。捍蠹业挠涗浄椒ǘ伎梢,但用數(shù)字和分合號的記錄最清楚。
2、分花生,初步感知和發(fā)現(xiàn)3的分解與組成的規(guī)律。
(1)請幼兒猜測3顆花生放到2個盤子里,會有哪幾種分法?
(2)幼兒操作驗證白己的猜測,并記錄操作結果。
(3)請幼兒邊看記錄邊表達,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幼兒的表述結果,直接到幼兒提不出不同的分法。
(4)提問:如果把3顆糖分給兩位小朋友吃,會有哪兒種分法?
(5)幼兒表述自己的猜測,教師記錄。
3、觀察比較黑板上的記錄結果,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師幼共同逐一找出相同的記錄,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3次記錄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2)引導幼兒記錄結果(從多到少或從少到多進行記錄),發(fā)現(xiàn)分解與組成的規(guī)律:3分成兩份,一共有2種分法,一部分越來越多,另一部分就越來越少,而且總是多1或少1。
(3)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理解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關系,3表示3顆豆子、3顆花生、3顆糖,3是總數(shù);3顆豆子、3顆花生、3顆糖可以分成2顆和1顆,2和1是部分數(shù)。部分數(shù)1、2和總數(shù)3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部分數(shù)1、2合起來,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總數(shù)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數(shù),兩個部分數(shù)合起來是原來的總數(shù),
4、到活動區(qū)嘗試分3樣其他東西,同時探索2、4的分解與組成。
活動延伸:
結合課堂內容帶孩子們到種植角進行種豆豆活動,每個小朋友拿3顆黃豆種子,分別種在兩個坑里,看看誰種得又快又準確。
科學教案 篇4
1、《太陽和影子》教案
教學目標:
1.識到影子的方向和長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認識太陽在天空中的(視)運動模式。
2.道太陽的(視)運動與影子變化的關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識太陽的視運動規(guī)律。
2.續(xù)一天的觀測和記錄。
教學準備
手電筒、鉛筆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謎語:
人人有個好朋友,
烏黑身子烏黑頭,
太陽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處就分手。(謎底:影子)
2.生猜謎。
3.論:你怎么知道謎底是影子的?關于影子你還知道哪些?
4.生交流對影子的了解。
評析: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學生從下課到上課有個思維轉換的過程,謎語可使學生迅速集中思維,很快地進入課堂角色中來。同時,這個謎語中還暗含了許多科學知識,如影子是什么顏色,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影子的產生需要光線等)
二、畫影子
。ㄒ唬┊嬜约旱挠白。
談話:你們畫過影子嗎?有人畫過自己的影子嗎?
討論:你們打算怎樣畫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樣的
帶學生到操場上畫自己的影子。
這么多的學生一齊來到操場上畫影子,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場面。學生在討論中就已經盼望著畫出自己的影子來看個究竟。影子雖然是極為普通的,但他們就是對這些極為普通的影子沒有太多的關注,更談不上關注自己的影子了。
這一活動中,學生在畫影子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發(fā)現(xiàn):
1.子與太陽分別在人(物體)的兩側。
2.子的底端是與人(物體)相連的。
3.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著彩色的衣服也一樣)。
4.子比人長(注:早上9點鐘)
在獲得這些發(fā)現(xiàn)的同時,他們學會了合作,懂得:有時候,一個人是很難完成任務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畫出自己的影子。
過程:
1.發(fā)之前,告訴學生將干什么。
2.給學生每人一支粉筆,和學生一起到操場上畫影子。
3.影子的同時把腳印也要畫出來,并且把名字寫在影子里。
4.住自己站的姿勢。
5.學生觀察此時太陽在哪邊,影子和太陽的方向,F(xiàn)場的觀察更具有說服力,也為下面的研討打下基礎。
6.好之后,領取新任務。
評析:還有什么比畫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們呢。畫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讓學生留下影子的痕跡,為再一次觀察影子埋下伏筆,便于比較。學生在畫的過程中有了感受,經歷了一次趣味性地動手做的活動,有所發(fā)現(xiàn)。注意:這是他自己的發(fā)現(xiàn)。
。ǘ┊嬈渌矬w的影子
此時,學生還沉浸在畫影子的樂趣之中,再讓學生畫其它物體的影子,讓他們找一找,操場上還有哪些物體有影子,把他們的影子畫出來。如有難畫的,只要求畫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緣的一條線也行。
學生在畫其它物體影子的同時,他們會:
1.找:哪些物體有影子?認識到,并不是有了物體就有影子,在沒有光線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體影子里的物體就沒有影子。
2.察:這些影子是什么樣的,和物體本身的形狀有沒有什么聯(lián)系。
3.較:這些影子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
哪個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個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流:你畫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發(fā)現(xiàn)?哪些比較有意思或是比較特殊?
(三)制作簡易日影儀,畫影子
教師講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紙的中間畫一個“”或“”記號,把橡皮泥捏成底盤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紙上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教師示范畫影子的方法:按東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儀平放好,準確的方位要用指南針測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記號,同時記下測定影子的時間。
過程:
1.發(fā)學生材料。
2.生制作簡易日影儀。
3.作記錄桿影。
(說明: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詳盡地說明操作的方法,因為這是教會學生科學地學習方法,要求擺放日影儀時,一定要用指南針測準方位,確?茖W性)
三、猜想影子的變化
組織學生圍坐一圈,老師參與其中。
猜想:過一段時間,影子還會是原來的樣子嗎?
學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會動。然而僅僅到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接著讓學生猜想影子會怎么動?朝哪個方向動?為什么要朝那個方向動?除了方向變化,還有什么變化?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請他們說說為什么這樣猜測――意在向學生滲透:猜測也應是有根據(jù)的。以此培養(yǎng)學生根本已有經驗對未來事物做出較準確預測的能力。
評析:猜測是由問題到實踐的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種猜測,對于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學”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著科學探究的方向,為了這個方向而去收集事實,分析整理事實,去驗證它,修正它。學生作出猜想后,無需教師布置任務,相信他們肯定會再次觀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四、學生再次觀察影子,交流討論
1.師提問:影子真的會像你們所說的那樣變化嗎?
2.生再次觀察影子。
他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站在自己的腳印上,影子和原先畫的不一樣了,特別是那些固定的物體的影子,變化很明顯。
3.流討論:
(1)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說明什么?
(2)這些發(fā)現(xiàn)和你剛才猜想的一樣嗎?
(3)再過一段時間,這些影子又會有什么變化?
五、觀測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記錄日影儀上的影子。
1.想:到了下午,這些影子又會怎樣呢?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變化的?
2.論:怎樣證明你的猜想是對的呢?
3.測記錄:
在觀察記錄之前,讓學生討論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儀要嚴格按著方位放。
畫圖或記錄時,一定要記下時間。
看太陽時,要隔著一層東西看,防止灼傷眼睛。
。1)記錄一天中整點時刻的日影儀上的影子。
(2)觀察記錄一天中整點時刻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選參照物觀察畫圖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張大紙上剪上一排排的圓,然后側立在面前看太陽,把太陽所在的圓記錄下來,最后拓印在紙上,就是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圖)
教師指導學生要選好觀察的參照物體。
六、分析整理日影儀上的影長記錄以及太陽在天空中的運動觀測記錄
1.理日影儀上的數(shù)據(jù)
。1)量出桿影的長度
(2)交流發(fā)現(xiàn)
比較桿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ㄊ裁磿r候最長?什么時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樣?)
2.析交流太陽在天空中的運動模式
。1)選擇學生的記錄圖展示,觀察太陽的運動模式。
。2)討論:太陽在天空中是怎樣運動的?(方向、高度)
3.論:太陽高度和影長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七、模擬太陽在天空中的運動模式以及影子的變化
。ㄕn前學生從家里帶來手電)
教師提問:你能用實驗模擬太陽在天空中的運動以及影子的變化嗎?
學生討論,設計實驗。(可以用手電模擬太陽,控制太陽的運動,觀察手電下物體的影子)
八、 總結
學習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獲?要求學生回答,老師做適當?shù)狞c評。
2、播種發(fā)芽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鳳仙花種子以及其它植物種子的外形特征及內部結構。鼓勵學生對種子的生長變化進行有根據(jù)的預測,激勵學生在課外獨立觀察“種子生長過程”的觀察活動。引導他們科學地進行觀察和實驗,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愛好。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3、組織、指導學生在精心設計的探究活動中,獲得對種子內部結構、播種以及發(fā)芽實驗的初步認識。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種子、自帶種植容器、透明塑料杯和適量的土壤。教師準備:
1、提前一周播種。
2、為每組準備一盆初出芽的苗。
3、浸泡過的鳳仙花、黃豆、玉米和小麥種子。
4、放大鏡、鑷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許多植物的種子落到泥土里,到了第二年春天醒來: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今天,老師也拿了一粒種子,我把它種進土里,同學們想一想,它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么?
(學生回答、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總結)
我們認識植物的一生,最后要用事實、數(shù)據(jù)來說明植物的一生。最好自己親自種植一株植物,堅持觀察、記錄,最后通過分析研究觀察記錄,用事實數(shù)據(jù)科學、準確地說明這株植物的一生。同學們有信心嗎?好,我們看看哪些同學堅持的最好,記錄的最完整。誰堅持到最后,誰就是勝利者,也就可能成為未來的科學家。
二、觀察種子
看書24頁或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鳳仙花、黃豆、花生、玉米、大豆、小麥等植物的種子。
1、觀察與描述鳳仙花種子的外形特征。
2、觀察與描述其它種子的外形特征。
3、外形不同的種子都會發(fā)芽并形成新的'植物嗎?
。▽W生分組討論并匯報)
4、分組解剖植物的種子,了解種子的內部結構。討論和交流種子在結構上的共同點,并說說鳳仙花種子和哪些種子相似。
。ń處熖峁┙葸^的種子并進行指導,學生匯報時可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它的種皮、兩瓣子葉和芽。)
三、播種活動
1、討論和交流“如何播種”:播在那里、怎樣播種、種多深、怎樣澆水等等。
2、教師可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進行結構化的板書:
播種地點 播種方法 播種深度 種子方向 澆水方式 ……
。總學生選一種種植方法并做上標記。)
3、教師提供教材中的播種方法,并做好標記。
4、教師要求:對兩種不同播種方法的種子發(fā)芽情況進行課外觀察。(以小組為單位在花盆里播種,在盆上做上本組的標記,放在學校由各組同學輪流管理。每個學生帶種子回家根據(jù)自己情況地栽或盆栽)
5、預測種子在一周內所發(fā)生的變化。
6、記錄播種的日期。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賞、討論,能對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蠟染感興趣。
2、嘗試利用蠟筆和水性顏料油水分離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蠟染工藝的制作過程。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顏料、毛筆、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看七寶老街的蠟染花布(視頻),感受蠟染工藝品的獨特美。
師:老師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
:對呀,我就是去了七寶老街的手工藝坊,我還買了一塊花布呢,你們知道這種花布叫什么名字嗎?
二、了解蠟染花布的.制作工藝
1、幼兒自由說說蠟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師:這么漂亮的蠟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幼兒討論)
。河械恼f……有的說……我們一一看手工坊的阿姨們是如何進行蠟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們說的是不是一樣的?
2、觀看蠟染的制作。
師:你們看到阿姨們是如何進行蠟染工藝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
。涸瓉硪粔K蠟染花布需要經過畫蠟、染色、晾干這些步驟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
三、幼兒操作
1、用語言激發(fā)幼兒嘗試蠟染工藝的興趣。
師:我們的蠟染工藝真是神奇,周老師也嘗試了一下,我們來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播放ppt老師制作的圖片)
2、分組操作,指導。
3、分享作品。(幼兒完成后讓其掛到繩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賞。)
四、欣賞影片“蠟染畫”,激發(fā)幼兒對蠟染的喜愛之情。
師:我們的蠟染作品都完成了,用這樣神奇的蠟染工藝制作出來的花布漂亮嗎?蠟染工藝是我們古老的民間手工藝,只有我們才有哦!而且我們人很聰明,不僅會做藍白相間的蠟染花布,還會做彩色的蠟染花布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科學教案 篇6
知識技能目標:
知道月球圍繞地球的公轉運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歷經自學、實驗推理想象交流培養(yǎng)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熱愛科學 主動參與 培養(yǎng)運動觀 掌握規(guī)律性
教師準備:
1 、分組實驗材料:電燈(100瓦的6個)、皮球6個
2 、課件:一個月的月球方位和月相變化、月球的公轉、月相成因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l 、提問:
。 1 )地球在空中是怎樣運動的?
。 2 )地球自轉一周用多少時間?地球公轉一周用多少時間?
。 3 )伴隨地球自轉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伴隨地球公轉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 4 )我們是根據(jù)什么推想地球運動狀況的?(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情況。)
2 、談話:
。 1 )月球除了像太陽一樣有東升西落的現(xiàn)象以外,還有什么現(xiàn)象?
。ǔ鍪菊n件:一個月內的月球方位和月相變化。)
( 2 )說一說,在一個月內不同日期的同一時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變化?月球的樣子有什么變化?
。 3 )關于月球的方位變化和月球的圓缺變化,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 、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月球的運動和月球圓缺變化的原因。
二、探究新知
1 、指導學生認識月球的運動
。 1 )我們首先來研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變化能告訴我們什么。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變化有兩種,一種是在一天中不同時刻的'變化,另一種是在不同日期同一時刻的變化,我們分別進行研究。
。 2 )討論:
①根據(jù)你過去的觀察說一說,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 19 時、 20 時、 22 時……),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樣的變化的?(自東向西移動)每天都這樣嗎?你認為這種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就像太陽東升西落一樣,是由于地球自轉產生的。)
、谠诓煌掌诘耐粫r刻(初3、初7、初9……的傍晚),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樣變化的?(自西向東移動)這說明什么?(月球在自西向東運動)這種變化是由于地球自轉或公轉產生的?(不是)為什么?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
、坜r歷初2、初8、15的傍晚,月球分別在天空中的哪個方位?農歷16、21、27的早晨,月球分別在天空中的哪個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移動的“路線”(軌跡)是什么樣的?(弧形)
、苌习朐,我們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線自西向東運動;下半月,我們仍然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線自西向東運動。這說明什么?(說明月球在圍繞地球轉動,轉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蒉r歷初2月球在什么方向?農歷16月球在什么方向?每個月都是這樣嗎?這說明什么?(這也說明月球在繞地球運動,只有這樣,上述現(xiàn)象才能循環(huán)出現(xiàn)。)
、尥ㄟ^以上分析,你知道了什么?
( 3 )出示課件:月球的公轉。
( 4 )教師小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月球總在圍繞地球轉動,月球的這種運動叫做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 5 )指導學生填寫課本中這個問題的空白。
2 、指導學生認識
。 1 )講述:下面我們來研究月球的圓缺變化。月球圓缺的樣子叫做月相(板書:“月相”)。
。 2 )討論:
、匐S著日期的推移,月相是怎樣變化的?(初二是向左彎的月牙兒,初八是有半邊明亮,十五是圓月,二十二是左半邊明亮,二十八是向右彎的月牙兒。)每個月都是這樣的嗎?從月圓到再次看到月圓,中間相隔多少時間?(農歷一個月)
②月相變化是月球的形狀在變化嗎?你認為可能是什么在變化?
、墼虑驎l(fā)光嗎?為什么我們看到月球是亮的?(月球反射的太陽光)在陽光的照射下,整個月球都能被照亮嗎?哪部分是亮的?(只有月球向著太陽的一面才是亮的,才能反射光由此推想月相變化可能是怎么回事?)
、茉孪嘧兓前殡S月球的什么變化發(fā)生的?伴隨月球的方位變化而發(fā)生,隨著日期的推移,月球逐漸向東移動,月相不斷變化。)這兩種變化在時間上有什么共同的規(guī)律?(月球的方位變化與月相變化部是循環(huán)的,周期都是農歷的一個月。)由此推想月相變化可能與什么有關系?(可能與月球圍繞地球的轉動有關系。)
。 3 )講述:以上,我們做了一些推測,認為可能與月球的公轉有關系。為了證明這些推測對錯,我們來做個實驗。實驗的方法是:用教室里這盞燈當作太陽,你自己當作地球,用皮球當作月球;把“月球”舉在空中,使燈光照到“月球”上,觀察此時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狀;然后使“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周,觀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變化?
。 4 )學生分組實驗。
。 5 )匯報實驗結果。
。 6 )討論:
、僖陨蠈嶒炚f明什么?
、诟鶕(jù)以上研究,說說月相是怎樣形成的?
。 7 )講解:月球不會發(fā)光,朝著太陽的一面是明亮的,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轉過程中,向著地球的一面有時全部是明亮的,有時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時明亮部分與黑暗部分各半。有時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時全部是黑暗的。這樣,在地球上就會看到有月相變化。
。 8 )指導學生填寫課本中這個問題的空白。
。 9 )提問:用你自己的話說說,月相變化是怎么產生的?
三、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月球的運動和月相的成因。
四、 布置作業(yè) :
觀察月相的變化,畫出其變化示意圖。
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甜甜蜜蜜的糖果對幼兒很有誘惑,它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的很有價值的教育資源,但幼兒在平時吃得多,但對糖果的種類和糖紙的利用并不高;顒又形页浞掷眠@一資源,組織了這次《甜甜蜜蜜的聚會》,旨在使幼兒感知各種甜食的種類,體驗與同伴共同品嘗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甜食的種類,初步學習分類。
2、體驗與同伴共同品嘗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帶一種甜食來園。
教師自制分類標志,分別放在每張桌子上。
活動過程
1、參加甜蜜蜜的聚會。
。1)幼兒拿出自帶的'甜食,向同伴、教師介紹它的名稱,并說說是什么味道的,吃起來有什么感覺。
。2)為甜食找家。幼兒根據(jù)分類標志,將食品分類放在相應的桌子上。
2、交流品嘗的感覺。
。1)幼兒品嘗自己帶來的甜食,可以與自己的好朋友交換品嘗。
。2)你吃的是什么?甜嗎?
。3)教育幼兒持糖后及時漱口。
3、利用糖紙進行創(chuàng)作。
。1)請幼兒想想糖紙可用來做什么?
(2)幼兒通過折折、剪剪、疊疊制作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延伸
請幼兒繼續(xù)搜集不同種類的糖果和同伴一起品嘗。在區(qū)角活動中放置各種糖紙供幼兒制作。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初步了解空氣占有空間的性質。
2.運用所獲得的體驗及時調整操作方法,并能大膽表述自己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3.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空氣占有空間的性質。
難點:不斷調整自己的操作,并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裝有水的水盆若干。
2.自制潛水員,透明杯每人一份。
3.紙、筆。
4.抹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潛水員,提出問題
師:你們看,知道他是誰嗎?(出示潛水員)
師:潛水員會干什么?把潛水員放在水上。
師:咦!潛水員為什么沒有潛入水底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透明杯,進行猜測,并分組試驗,相互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師:這是什么?
師:我要用這個杯子幫助潛水員潛入水中,猜一猜潛水員的衣服會不會濕呢?
幼兒操作,并交流結果。
師:你們的潛水員進入水中了嗎?
師:潛水員的衣服濕了嗎?
2.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師:許老師今天也要來試一試,注意看哦。
幼兒討論:潛水員現(xiàn)在在哪里?他的衣服會濕嗎?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的潛水員衣服濕了嗎?
師:我是怎么做到的?
幼兒討論:為什么潛水員潛入水底而衣服沒有濕?如何讓潛水員潛入水底而衣服不濕?
幼兒記錄杯子放入水中的方法。
3.幼兒再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注意調整方法,再次操作。
師:你們可以再試一試,怎么樣可以讓自己的'潛水員衣服不濕。
引導幼兒及時觀察自己的實驗結果。
師:你的潛水員在運動的過程中濕了嗎?
師:你是怎么做的?你認為潛水員為什么會濕?
師:水是怎么進去的?
4.交流操作的過程及結果。
幼兒交流討論。
師:剛才你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么樣?
師:誰的潛水員沒濕,是如何做到的呢?
幼兒討論潛水員不濕的方法。
師:為什么同樣是把杯子放入水中,潛水員有的會濕,有的不會濕?放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交流。
教師操作兩種方法(直放、斜放),幼兒觀察。
師:水只要有一點縫隙就能跑進杯子里去,為什么杯子豎直放進水里,水就沒法進入到杯子里呢?
小結:當杯子豎直倒扣放入水中,杯子里充滿了空氣,擋住了水,水進不來,潛水員就不會濕;如果傾斜杯子,空氣就會從杯子里跑出來,水也會流進杯子里,潛水員就會濕了。
三、結束部分
1.請幼兒可以再嘗試。
2.整理材料。
活動延伸:
1.出示紙巾,將紙巾放在杯底,問:“將杯子放進水中,紙巾會濕嗎?”
2.請幼兒回家后進行試驗,并將結果記錄下來。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是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來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緊湊。從執(zhí)教后的效果上來看,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積極地參與,活動自始至終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的。通過一次次問題的拋出,請幼兒思考,培養(yǎng)幼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次操作都給幼兒新的挑戰(zhàn),讓幼兒自己在操作探索中發(fā)現(xiàn),原來空氣無處不在——由于杯子里充滿了空氣,當我們將杯子豎直壓入水中時,杯子里的空氣就會把水阻隔在杯子外面,不會進入杯子里。
活動中教師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自由探索空間,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xiàn)了同伴間相互的學習。滿足了幼兒的探究欲望,使幼兒萌發(fā)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經典)10-04
【精選】科學教案10-03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典)08-23
(經典)科學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