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育文網(wǎng)>幼兒>兒童故事>

時間:2022-03-20 00:17:34 兒童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兒童成語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1

  西漢時候,有一位勇猛善戰(zhàn)的將軍,名叫李廣,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zhàn)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tǒng)領(lǐng)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wèi)國家的功臣,但他一點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tǒng)統(tǒng)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yīng)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饑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握犧牲。這是一位多么讓人崇敬的大將軍!

兒童成語故事

  后來,當(dāng)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漢朝偉大的'史學(xué)家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稱贊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李有著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走出一條小路,李廣將軍就是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zhì)贏得了人們的崇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嚴(yán)于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兒童成語故事2

  拋磚引玉

  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gǔ)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為一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rèn)為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到蘇州游玩,他十分的高興。心想,“這是一個向他學(xué)習(xí)的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可是用什么辦法才能讓他留下詩句呢?”他想,“趙嘏既然來到蘇州,肯定會去靈巖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廟里留下半首詩,他看到以后一定會補全的!庇谑撬驮趬ι项}下了半首詩。

  后來趙嘏真的來到了靈巖寺,在他看見墻上的那半首詩后,便提筆在后面補上了兩句。常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詩,換來了趙嘏的精彩的詩。后來人們說,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觀點或文章介紹給大家,目的是為了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是一個表示自謙的說法。

兒童成語故事3

  唐朝唐文宗時,大書法家柳公權(quán)忠良耿直,能言善諫,官職是工部侍郎。當(dāng)時有個叫郭寧的官員把兩個女兒送進宮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寧到郵寧(現(xiàn)在的陜西郵縣)做官,人們對這件事議論紛紛。

  皇帝就以這件事來問柳公權(quán):“郭寧是太皇太后的.繼父,官封大將軍,當(dāng)官以來沒有什么過失,現(xiàn)在只讓他當(dāng)郵寧這個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權(quán)說:“議論的人都以為郭寧是因為進獻兩個女兒入宮,才得到這個官職的!碧莆淖谡f:“郭寧的兩個女兒是進宮陪太后的,并不是獻給朕的。”柳公權(quán)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們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從古樂府《君子行》中的詩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引申來的。這里柳公權(quán)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懷疑。

  出處:《北史·袁翻傳》:“瓜田李下,古人所慎!钡涔剩罕扔魅菀滓鹣右傻膱龊稀

兒童成語故事4

  【成語】: 大放厥詞

  【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解釋】: 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F(xiàn)用來指大發(fā)議論。

  【成語故事】:

  “大放厥詞”這個成語,出自《韓昌黎全集·祭柳子厚文》,參考《新唐書·柳宗元傳》。

  唐朝著名的文學(xué)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自幼刻苦勤學(xué),10歲以后,他的詩文就受到人們的稱贊。公元793年21歲的柳宗元,憑他的才華考取了進士。26歲擔(dān)任集賢殿書院正字,替唐王朝編輯、整理圖書,有機會閱讀了許多書籍。他主張改革朝政,曾積極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的活動。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現(xiàn)在湖南省零陵縣)司馬,過了10年再貶為柳州(現(xiàn)在廣西柳州市)刺史。公元819年,病死在柳州,年47歲。

  柳宗元的散文豐富而多采。他的'短篇寓言簡練犀利,意味含蓄。他的山水游記形象生動,色彩鮮明。他的論說文縝密謹(jǐn)嚴(yán),條理井然。他的詩風(fēng)清朗疏淡,用功精細。他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820年,唐朝著名文學(xué)家韓愈曾寫了《祭柳子厚文》這篇文章,其中用了這樣兩句來贊揚柳宗元的文采才華:“玉佩瓊琚,大放厥詞!币馑际钦f文筆秀美,盡力鋪陳詞藻,美如晶瑩凈潔的玉石。

  “大放厥詞”原是用來贊美柳宗元寫出了大量優(yōu)美的文字,含褒義,F(xiàn)在這個成語的意義和色彩有了變化,常用來諷刺人大發(fā)議論,含貶義。

兒童成語故事5

  【成語】: 乘人之危

  【拼音】: chéng rén zhī wēi

  【解釋】: 乘人家危難的時候去威脅損害。

  【成語故事】:

  “乘人之!边@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趁別人危難之時去要挾或打擊。

  這個成語來源于《后漢書。蓋勛傳》,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東漢時,蓋勛因為人正直,很有才干,被舉為孝廉,當(dāng)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蓋勛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梁鵠管轄,而梁鵠又是蓋勛的朋友。當(dāng)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干盡了壞事,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梁鵠的`屬官蘇正和卻不畏強霸,敢于碰硬,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不料,梁鴿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quán)貴,連罪自己,焦慮不安。他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但又吃不準(zhǔn)這樣做是否妥當(dāng),于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勛商量究竟該怎么辦。

  也正巧,蓋勛與蘇正和是一對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并且建議他乘此機會,勸刺史殺了蘇正和,來個公報私仇。蓋勛聽了斷然拒絕說:“為個人的私事殺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現(xiàn);趁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為!

  之后,梁鵠果然來與他商議處置蘇正和的事。蓋勛打比方規(guī)勸梁鵠說:“喂養(yǎng)鷹鳶,要使它兇猛,這樣才能為您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jīng)很兇猛了,您卻想把它殺掉。既然如此養(yǎng)它又有什么用呢?”

兒童成語故事6

  【成語】:引狼入室

  【拼音】:yǐn láng rù shì

  【解釋】: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內(nèi)。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nèi)部。

  【成語故事】

  有個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見遠遠地有只狼跟著,就時刻提防著。幾個月過去了,狼只是遠遠地跟著,并沒有靠近羊群,更沒有傷害一只羊。牧羊人漸漸地對狼放松了戒心。后來,牧羊人覺得狼跟在羊群后面有好處,不用再提防別的野獸了。再后來,他索性把狼當(dāng)成了牧羊狗,叫它看管羊群。牧羊人見狼把羊管得很好,心里想,人們都說狼最壞,我看不見得……

  有一天,牧羊人有事要進城去,就把羊群托狼看管,狼答應(yīng)了。狼估計牧羊人已經(jīng)進城了,就沖著山林中大聲嚎叫了幾聲。它的嚎叫聲引來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狼。那群羊全被狼吃掉了。

  牧羊人不了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偽善欺騙了。成語引狼入室比喻把壞人引進內(nèi)部。迎刃而解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故事

  【成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拼音】: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解釋】: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xiàn)個別錯誤。

  【成語故事】

  劉邦派韓信去攻打趙國。韓信用計殺退了趙兵,殺死了趙軍統(tǒng)帥陳余,也活捉了趙國出名的謀士李左車。韓信知道李左車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便親自為他解下綁繩,并且十分客氣地向他請教說: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國,向東邊討伐齊,什么辦法才會成功呢?李左車感到很羞愧,說: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我是一個吃了敗仗的俘虜哪有資格談?wù)撨@樣的事情呢?韓信說:百里奚在虞國而虞國滅亡,在秦國而秦國稱霸。這并非是在虞國百里奚愚蠢,到了秦國又變得聰明,而在于國君是不是信任他,能不能聽他的謀劃。陳余的失敗,是他沒能聽取你的計謀。如果他按照你的意見作戰(zhàn),我也要被你們俘虜了。今天我是誠心誠意地想聽聽你的高見,請你別推辭了。李左車見韓信很誠懇,便講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聰明的人考慮千次,可能有一次是錯的;愚蠢的人考慮千次,也可能有一次是對的'。俗話說:狂人的話,至賢也可以選擇。只恐怕我的計策不值得您采用,但我愿意獻愚忠,為您效勞。您背水作戰(zhàn),不到一個上午打垮趙軍20萬,殺死陳余,名聞海內(nèi),威震天下,這是將軍在戰(zhàn)略上的長處。然而,農(nóng)民遭受兵災(zāi),非常貧苦,士卒經(jīng)過激戰(zhàn),非常疲憊。如果您現(xiàn)在用這樣疲憊的軍隊,去攻打燕國的牢固城池,恐怕難以攻下。而且,戰(zhàn)事如果拖得久了,士卒們會更疲憊。再說,軍糧也會發(fā)生困難。因此,我認(rèn)為,你如馬上用兵,這便是您的戰(zhàn)略的短處。善于用兵的人不會用自己的短處去攻擊敵人的長處,而是用自己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短處。韓信問:那么,我目前應(yīng)該怎樣呢?李左車說:現(xiàn)在應(yīng)該按兵不動,先安定趙國的秩序,撫恤趙國陣亡將士的遺孤。這樣做,人們就會擁護您。方園百里之內(nèi),就可能有人送來牛肉和酒,犒勞您的將士。到那時,您可以一面擺出向北進攻燕國的姿態(tài),一面派遣說客,拿著您的親筆信到燕國去,把自己戰(zhàn)略上的長處顯示給燕國看,那樣,十有九燕國會自行投降的。燕國投降后,再派遣說客到齊國去,把燕國投降的事告訴齊國,齊國也會像草隨風(fēng)倒一樣,很快降服。這樣,奪取天下就不難了。用兵向來講究先虛后實,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韓信按著李左車的意見去做,果然獲得了成功。

兒童成語故事7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jù)朝廷,孫權(quán)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xué)識,又有才能,就和關(guān)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xiàn)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zhuǎn)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guān)羽、張飛冒看大風(fēng)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zhǔn)備再去請諸葛亮。關(guān)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xué),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zé)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兒童成語故事8

  孺子可教

  張良是西漢初期著名的謀士。他年輕的`時候,曾計劃刺殺秦始皇,刺殺計劃失敗以后,便隱居到下邳(在今江蘇睢寧西北)。有一次,張良在下邳的一座橋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走到張良前面,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去,然后回頭對張良說:“小伙子,到橋下面去幫我把鞋撿上來!睆埩己敛华q豫地照辦了。當(dāng)張良把鞋子撿上來后,老人又對張良說:“給我穿上!庇谑菑埩脊蛳掠职研咏o他穿上。老人笑著走了。走出老遠,又回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意思是你這個小伙子可以教誨)!五天后一大早到橋上來見我。”

  五天后,張良一大清早就去了橋頭,卻看到老人已經(jīng)在橋上了。老人責(zé)備道:“和長者見面,怎么能遲到呢?”老人叫他五天后再來。五天后,雞剛叫張良就到橋上去,可是老人又先到了。老人還是責(zé)備張良來遲了,讓他五天后再來。又過了五天,張良不到半夜就去橋上等,他等了好一會兒老人才來。老人可高興了,于是就把一部《太公兵法》贈給他,讓他認(rèn)真學(xué)習(xí)。

  張良得到兵書后像是得到了寶貝一樣,回到家中日夜研究,苦苦地琢磨,終于成了漢高祖劉邦的開國功臣。

  后來人們就用“孺子可教”來贊揚年輕人有培養(yǎng)前途。孺子,小孩子;教,教誨。

  南轅北轍

  魏王要出兵攻打趙國。大臣季梁在外邊游歷,半路上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趕了回來。他衣服來不及理,臉也來不及洗,就跑進宮去見魏王。魏王很奇怪,問他:“您怎么回來了?有什么要緊話要跟我說嗎?”季梁說:“是呀,我在路上碰見一個人,他乘著馬車直奔北方。我問他上哪兒去,他說要上楚國去!蔽和趼牭竭@兒,忍不住笑了出來,說:“上楚國去怎么往北走呢?”季梁說:“是呀,我也這樣問他。他說:‘沒關(guān)系,我的馬挺能跑!覍λf:‘馬雖然能跑,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呀!’他說:‘沒關(guān)系,我路費帶得不少!艺f:‘你路費雖然多,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呀!’他說:‘沒關(guān)系,我這個駕車的挺有本領(lǐng)。’”魏王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說:“天下哪有這樣胡涂的人!奔玖赫f:“是呀,馬越能跑,帶的路費越多,駕車的越有本領(lǐng),他離楚國可就越加遠了。大王老是想當(dāng)各國君主的首領(lǐng),那就應(yīng)該讓各國的君主都信任大王?墒谴笸鯌{著兵精糧足,打算借攻打趙國來提高聲望。這樣攻打別國的`次數(shù)越多,離您當(dāng)首領(lǐng)的愿望可就越來越遠,這正跟到楚國去走了往北的道兒一個樣!

  “南轅北轍”就是從季梁打的比方來的!澳稀焙汀氨薄笔恰巴稀焙汀巴薄钡囊馑!稗@”是“車杠”,這里就指車;“轍”是車輛在路上碾出來的痕跡,這里就指路。成語的意思是說:如果采取的行動跟所要達到的目標(biāo)相違背,盡管條件好,也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

  不自量力

  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代。那時,鄭國和息國睦鄰相處。一年,息國為了一件小事,和鄭國鬧翻。息國國王要討伐鄭國,就召集大臣來商議。有的說:“陛下和鄭國國王同姓,不要輕易動武!庇械.說:“我們的威望是不是比鄭國高?”還有的說:“我們的力量是不是比鄭國強?”息國國王對這些勸說一點也聽不進。他下令要全體兵向鄭國發(fā)起襲擊。鄭國馬上出兵迎戰(zhàn)。最后,息國兵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不自量力”就是不衡量自己的實力而輕舉妄動。息國正是犯了這個錯誤而遭失敗。

  空中樓閣

  古時候,有一個既愚蠢又固執(zhí)的富翁。有一天,他去拜訪另外一個富翁。到了這個富翁的家里之后,他看見那樓房造得十分華麗美觀,明亮寬敞,心中非常羨慕。他呆呆地望著樓房,暗暗地想:我的錢財一點兒也不比他少,為什么不可以建造一座這樣高大美觀的樓房呢?他回到家里以后,馬上就把當(dāng)?shù)氐墓そ痴襾恚瑔柕溃骸澳亲鶜馀煞欠驳母邩鞘悄憬ǖ膯?”工匠回答說:“是我建的。”富翁很高興,跟工匠說:“你也照樣給我建一座那樣的高樓吧。”木匠答應(yīng)了這個富翁的要求。

  沒多久,工匠就動手建造高樓了。富翁看到工匠從地上建造房屋,感到奇怪,就問:“你們這是干什么呀?”木匠答道:“建三層樓房啊!备晃搪犃耍睋u腦袋,著急地說:“我不要下面兩層,趕快給我建造最上面的第三層!蹦窘陈犃诉@傻話,真是哭笑不得,耐著性子給他解釋:“這是辦不到的。如果不造第一層和第二層,第三層是建不起來的!备晃虉猿炙囊庖姡骸拔也灰旅鎯蓪,你們一定要給我建最上面的那層!碑(dāng)?shù)氐?人們聽說這件事后,都覺得這個富翁太愚蠢可笑了。

  “空中樓閣”就是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原意是指懸在半空中的樓房亭閣。后來,人們就用它來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空想。

  半途而廢

  戰(zhàn)國時期,黃河岸邊有個叫樂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個十分賢惠懂事理的婦女。有一次,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拿回家交給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勸告他說:“我聽說有道德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的人不接受帶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況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聲呢?”樂羊子聽了,慚愧萬分,便把撿到的金子放回了原處,并且外出求學(xué)訪師,以求能在學(xué)問上有所進步。

  然而過了一年,樂羊子便回到了家中。妻子問:“你怎么剛剛學(xué)了一年就回來了呢?”樂羊子說:“我在外面待時間長了,非常想念你,于是就趕回來看望一下!逼拮勇牶螅湍闷鹨话鸭舻蹲叩搅丝棽紮C旁,說:“這些絲綢,是把蠶繭抽成絲,再通過織布機織成,是一根絲一根絲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而成寸、成尺、成匹的。現(xiàn)在如果把這匹絲綢剪斷,以前的勞動就會白費。你在外求學(xué)也要日積月累,要通過不斷鉆研才能提高自己的學(xué)問和修養(yǎng)。如果學(xué)了一半就回來,這不是與剪斷織布機上的絲線一樣會前功盡棄嗎?”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這番話,非常感動,隨即又外出繼續(xù)求學(xué)。七年之后樂羊子學(xué)成歸來,得到了魏國國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

  后來人們就用“半途而廢”來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無終,不能堅持到底。

  塞翁失馬

  在兩個國家的邊境上,住著一個老頭兒。有一回,老頭兒家的一匹馬跑丟了。左右鄰居知道了,都來安慰老頭兒。老頭兒并不著急,他說:“這算不得什么。跑了一匹馬,未必不是件好事!边^了幾天,跑丟的`那匹馬自己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匹千里馬。左右鄰居知道了,都來向老頭兒道賀。老頭兒并不高興,他說:“這算不得什么。白得一匹千里馬,可能會惹出什么禍?zhǔn)聛!崩项^兒有個兒子,最喜歡騎馬。有一天,他騎著那匹千里馬出去玩兒。

  馬飛奔起來,他拉不住韁繩,摔下馬來,折斷了大腿骨。左右鄰居聽說了這件事,又都來安慰老頭兒。老頭兒仍舊不著急,他說:“這算不得什么。孩子的大腿骨固然摔斷了,也未必不是件好事!边^了一年,兩個國家發(fā)生了戰(zhàn)爭。邊境上的年輕人有的被這邊拉去當(dāng)兵,有的被那邊拉去當(dāng)兵,十個倒有九個沒回來。那老頭兒的兒子因為腳跛了,沒被拉去,因而得到了保全。

  “塞翁失馬”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通常跟“安知禍!边B在一起用。如果發(fā)生了一件壞事情,但是事情發(fā)展下去,可能有好的結(jié)果,就可以用“塞翁失馬”來作比喻。有人遭到了什么不幸,通常也用“塞翁失馬,安知禍福”來安慰他。

兒童成語故事9

  聞雞起舞

  晉代,有一位非常愛國的將軍,他的名字叫祖逖。他非常的有才能,也很受人尊敬。但祖逖小時候卻是一個淘氣的.孩子,他不愛讀書習(xí)武,整天只知道到處去玩。

  他長大后,看見國家衰落、戰(zhàn)爭不斷,百姓的日子非常艱苦,他的心里很悲傷。為了改變國家的狀況,他開始刻苦的學(xué)習(xí),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去請教別人。認(rèn)識他的人都說:“祖逖將來會是國家的棟梁之材!

  他24歲的時候,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但是,他覺得自己的學(xué)問和能力還遠遠不夠,就沒有答應(yīng),仍然刻苦讀書。

  祖逖有個好朋友叫劉琨,兩人經(jīng)常一起談?wù)搰掖笫,兩人的關(guān)系非常的好,經(jīng)常談到深夜,困了就在一張床上休息。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雞叫聲,便爬起來對劉琨說:“公雞叫了,我們快去練劍吧!”從此以后,祖逖和劉琨約定,每天聽到雞叫聲就起床練劍,不管刮風(fēng)下雨,不管酷熱寒冬,從來沒有間斷過。

  經(jīng)過長期刻苦訓(xùn)練,兩個人都成長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聞雞起舞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堅持和努力,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我們要向祖逖和劉琨學(xué)習(xí),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兒童成語故事10

  【成語故事】:

  “寸木岑樓”成語由“方寸之木可高于岑樓”變化來,出自《孟子·告子下》。

  有一位任國的人向孟子的學(xué)生屋廬子問禮與食哪個重要的問題,屋廬子隨口答道“禮重要”。任人又問道:“娶妻與禮哪個重要?”屋廬子答道:“還是禮重要!

  隨后,這位任人便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要是按著那些禮節(jié)去找吃的,恐怕就要挨餓、甚至餓死;如果不按著那些禮節(jié)去找吃的,可能就會有吃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還要按著禮節(jié)去行事嗎?再有,假如按照親迎禮,就得不到妻子;要是不行親迎禮,就能得到妻子,還一定要行親迎禮嗎?”

  這一問,屋廬子沒有答出來。第二天,便去鄒國,轉(zhuǎn)告了老師孟子。

  孟子聽后,說道:“回答這個問題有什么困難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高低是否一致,那么一寸長的小木頭也可能比頂端的高樓還要高。說金子比羽毛重,但是,豈能說三錢多重的金子也比一車的羽毛還要重?拿吃的重要與禮的細節(jié)相比較,何止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與禮的細節(jié)相比較,何止于娶妻重要?你去這樣回答他:‘扭折了自己哥哥的胳膊而奪取了他的食品,自己便有了吃的;而不扭折,便得不著吃的,那么他會去扭折嗎?越過東鄰的墻去摟抱人家的女子,便得到了妻子;而不去摟抱,便得不著妻子,那么他會去摟抱嗎?”

  后人用“寸木岑樓”成語來比喻差距懸殊。

【兒童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兒童成語故事06-05

兒童經(jīng)典成語故事05-25

兒童的經(jīng)典成語故事03-28

兒童簡短成語故事大全05-24

兒童經(jīng)典成語故事15篇05-27

成語故事教案02-27

成語故事的教案06-11

成語故事課教案06-17

《狐假虎威》成語故事教案01-26

兒童故事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