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時間:2022-11-09 15:24:52 曉峰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有關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精選1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優(yōu)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精選13篇)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本課時在全冊書中的位置:

  年月日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內容,在本冊書中是一個獨立單元。本單元是學生在已經學過時、分、秒和24時計時法的基礎上,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的。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

  過程與方法:利用萬年歷,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猜想,討論,發(fā)現(xiàn)等一系列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

  難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平年、閏年的特點與規(guī)律。會判斷平年、閏年。

  二、說教法

  講授法、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課程、整合的方法、練習法

  三、學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

  四、說教學流程

  1、激趣導入初步感知年月日

  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開國大典和上海世博會兩段視頻,讓學生提取其中的時間單位——年月日。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主持開國大典,xxxx年5月到10月在上海舉行了舉世矚目的世博會。

  將課本上靜態(tài)的歷史事件動態(tài)的呈現(xiàn)。讓學生重溫當時激動人心的場面,十分具有情感與視覺的雙重沖擊力。

  2、合作交流經歷探索全過程

  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計算等活動過程。

  這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認識大月、小月,然后逐步探索出平年、閏年的特點與規(guī)律及全年天數(shù)。

  (1)認識大月、小月

  認識大小月時,利用網絡,給學生提供了“電子年歷卡”,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的工具和環(huán)境。學生可以輕松查找到1900年——20xx年每一年每一月的天數(shù)。此時教師選擇1998年——xxxx年的年份讓學生進行觀察,并填寫學習卡,師生共同匯總。引導學生從大量的、不同的年份中發(fā)現(xiàn)大月、小月的排列規(guī)律。即:一年有12個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

  這個學習活動真正地把學習的主動權、探索權、發(fā)現(xiàn)權還給學生,使學生獲取的知識既深刻、又有意義,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對于大月小月天數(shù)的記憶,給學生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記憶方法:拳頭記憶法,同時為聽力較好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準備了歌訣記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選擇,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在學生充分認識大月小月的基礎上,教師追問:剛才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沒有提到2月,那2月是大月,還是小月呢?由此質疑,順利的轉入本堂課的難點——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與2月的天數(shù)有關。

 。2)認識平年閏年和全年天數(shù)

  在突破難點的過程中,我采用考考老師的形式,讓學生隨機指定年份,我準確的說出那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讓學生產生對老師崇拜的心情和對知識好奇的心理。在此,老師說明:實際老師是找到了一個法寶,你們想知道這個法寶嗎?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中,我引導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中的每年二月份天數(shù),讓學生自主的發(fā)現(xiàn),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都是閏年。

  當學生為自己找到算法洋洋得意時,讓學生算算未來2100年是平年還是閏年,2100÷4=520,沒有余數(shù)肯定是閏年時,再通過萬年歷來驗證,卻發(fā)現(xiàn)2100年2月只有28天是平年,既而產生困惑。此時,我提出問題:誰能再列舉幾個整百年份呢?引導學生說出xxxx年、1900年、1800年時。我再次追問:他們又分別是平年還是閏年呢?引導學生通過萬年歷進行搜索,同時出示: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使學生明白這個道理。這里,還為學生提供了視頻閏月的產生這個內容,讓有能力的學生課后學習。

  在探究全年天數(shù)時,為了避免機械的記憶。通過討論比較得出簡便的方法,知道平年全年有365天,閏年全年有366天。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求異、求佳的思維。

  3、活用教學內化整理知識點

  課堂小結時我采用提問題、學生總結的方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歸納概括,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最后是回顧目標進行檢測,通過測評可以獲得反饋信息并及時補救,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掌握。測評時,我充分利用課本中的練習題。這些練習題緊扣重點,既有層次,又有梯度;既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考察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學好知識的自信心。

  4、拓展提高關注學生的差異性

  整堂課將數(shù)學與其它學科進行整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學生認識這些知識后,引導學生通過查詢有意義的歷史年份,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說板書

  年月日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平年28天

  二月

  閏年29天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分數(shù)的認識”。它位于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下面我將從教材與學情分析、教法與學法和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在說課之前,我覺得很有必要剖析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基礎。一方面,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shù),能夠理解整數(shù)的意義。另一方面,學生已經懂得了平均分,知道如何將物體按照所要求的分數(shù)進行平均分配。這都為學生學習分數(sh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從認識整數(shù)發(fā)展到認識分數(shù),是一次飛躍。兒童生活里沒有這樣的經驗,而且表達方式也不相同,讀數(shù)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數(shù)既表示一個量,又表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小學生較難理解。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這套教材,分數(shù)這部分知識是分兩次進行教學的。第一次是三年級的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第二次是五年級的系統(tǒng)學習分數(shù)知識。

  《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對第六冊的要求是: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這一課是分數(shù)教學的起始課。它是學生已經掌握整數(shù)平均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分數(shù)的加減計算等知識的基礎,在整個小學數(shù)學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shù)的必要性;并會正確地讀寫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shù)。

 。3)通過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初步掌握簡單分數(shù)的寫法和讀法,體會學習分數(shù)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一、教法與學法

  教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學習方式。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法與學法的設計著眼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只給予適當?shù)膸椭椭笇,并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愛學。

  學法:課剛開始,教師就設疑,讓學生用拍手的方式回答怎樣平均分。當1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人的時候,用拍手不能解決,學生就會出現(xiàn)認知矛盾。從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新知。怎樣表示一半。認識了二分之一后,讓學生動手操作,以各種方式認識、表示自己想認識的分數(shù),并與同伴交流,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獲得新的知識

  二、說教學流程

  (一)整體設計思路

  1、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一些整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含義。從整數(shù)到分數(shù)是數(shù)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和整數(shù)都有很大的差異。首先從生活中引入分數(shù),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例如:表示半個月餅時,讓學生嘗試著想辦法表示它。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生成和發(fā)展,知道產生分數(shù)學習分數(shù)的必要性。接著引入“一半可以用1/2來表示”。在多種表示方式的對比中,體會用1/2 表示一半的優(yōu)越性,體會學習分數(shù)的必要性。

  2、學生要建立概念的過程是很慢的,為了讓學生能較好地理解簡單的分數(shù)的意義。先讓學生認識分數(shù)1/2,又讓學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實踐操作中,使學生體會1/2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3、為使學生對分數(shù)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在認識1/2的基礎上,再通過觀察涂色部分所占總體部分,認識“幾分之幾”。通過獨立思考,嘗試讀寫,使學生能真正體會到: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幾份就是幾分之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自主的數(shù)學活動中真正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4、在練習、反思與評價、課外延伸中,主要是要讓學生進一步清楚地認識

  到分數(shù)是在“平均分”的前提下研究的一種數(shù),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同時也揭示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心世界

  (二)教學預設方案

  1、故事導入,激發(fā)情趣

  通過王媽媽幫雙胞胎女兒過生日的故事導入,先將4個蘋果分成2份,每人幾個?(可能不是平均分,不公平,引出平均分),再將2個小熊平均分成2份到1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怎么表示這"半個"?

  當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時,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示一半,并作集體交流。交流是要讓學生說清表示的意思。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這一階段的教學,復習"平均分",從每份是整數(shù)過渡到每份不是整數(shù),自然引出分數(shù)。激活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并對學生發(fā)出了挑戰(zhàn),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2、學習1/2(1) 板書課題,直觀演示,強調平均分

  師: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一半”,說明你們很有辦法。現(xiàn)在我們就來幫他們分一分(將一個月餅分成一大一。

  (這里故意用錯誤的動作引起學生的'質疑,為后面學習分數(shù)的意義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師:他們每人分到的半個月餅,在數(shù)學里用分數(shù)二分之一表示。

  板書:把一個月餅平均分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試問孩子們剛剛一大一小的月餅能用1/2嗎)

  (2) 認、讀、寫分數(shù)及其意義、各部分名稱

  指導學生認、讀、寫分數(shù)及其意義。

 。3) 提高認識

  師:同學們,如果把這個月餅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整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呢?

 。4) 強化平均分 (出示題目)

  師:同學們,你能判斷這些圖中哪些陰影部分能用1/2表示的?

 。◤膶W生的現(xiàn)實學習狀況入手,用多種手段加強鞏固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初步體驗分數(shù)的意義)

 。5)認清1/2的含義

  隨機分給學生不同的紙片(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星形),折出紙片的1/2。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平均分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1/2。滲透單位"1"相同,則其1/2也相同,單位"1"不同,則其1/2也不相同。為學習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埋下伏筆。同時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突破重點。]

  3、 認識幾分之幾

 。1)讓學生自己動手折一折、涂一涂等辦法來表示分數(shù)。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寫出的分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

  (3)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寫分數(shù)、讀分數(shù)的?

 。4)師引導學生小結分數(shù)的意義。使學生能真正體會到: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主體部分。通過1/2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分數(shù)的含義。再讓學生去進行自主創(chuàng)造、拓展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辦法也許五花八門,但只要是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就應該給予肯定。

  (5)教師引導像1/2、1/4、2/4、3/4、4/4,的數(shù)都叫分數(shù),并分數(shù)各組成部分的名稱,再次正確指導學生正確地寫分數(shù),讀分數(shù)。

  4、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在練習設計中采用了課本的“練一練”,是由淺入深的基本練習,旨在鞏固新知,掌握重點內容。

  (課本55頁“練一練”)

 。1) 選擇一個正確的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并讀一讀。

 。2) 看分數(shù),涂顏色。

  (3) 判斷對錯,對的給笑臉,錯的給哭臉。

 。4) 誰能最快說出一個分數(shù)表示涂色部分?

  (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而又有趣的練習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外,更有效在鞏固了新知。)

  5、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能結合實際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幾分之一”、“幾分之幾”。(通過小結,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并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三、教學計劃預評估。

  本節(jié)課通過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按照“激趣激疑—自主探究—體驗驗證、深化知識”的過程進行教學,不僅把學生實際生活和課堂生活緊密相連,加深了學生的思考,突破了學生思維和經驗的障礙,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板書設計:

  分數(shù)認識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像1/2、1/4、2/4、3/4、4/4,這樣的數(shù)都叫分數(shù)。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集合》是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角的內容,它主要是介紹和滲透一些數(shù)學思想方法,涉及的重疊問題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shù)學知識。在本節(jié)課前,學生雖然已經學習過分類的思想方法,但《集合》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例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為以后繼續(xù)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二 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到交集的含義,能借助直觀圖,體驗利用維恩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設計集合圖的活動,啟發(fā)學生對交集部分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說理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生活情景的課堂再現(xiàn),讓學生在探究、應用知識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利用交集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用圖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四 說教法

  本節(jié)課劉老師主要采用游戲法、直觀演示法、講解法、師生合作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學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進而將問題解決,達到教學目標。

  五 說學法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游戲、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方法來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義,根據集合圖直觀形象的解決問題。

  六 說教學過程

  1劉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利用猜拳和搶凳子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集合圖的理解。

  2在游戲中引起矛盾沖突,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世界中出現(xiàn)碰撞,便產生了求知的火花,從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領悟問題存在的根源——重復。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集合圖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4 借助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的語數(shù)競賽活動的情況,讓學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計算方法。

  5小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設計集合圖,進一步加深對集合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6 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讓學生考慮到集合與集合之間關系的多樣性使所學知識得到了延伸。

  總之,數(shù)學課不僅是讓學生學數(shù)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從欣賞和體驗中去感悟數(shù)學道理、培養(yǎng)數(shù)學素養(yǎng)。本節(jié)課學生在學習活動的參與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體驗到了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年月日”之“24時計時法”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充分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教學,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主動探索24時計時法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理解和發(fā)現(xiàn)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并能在兩者之間進行互換。通過鼓勵學生收集相關知識的內容來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把握24時計時法的方法與普通計時法的相互轉換的規(guī)律,學會推算經過時間。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思考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

  教學難點: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

  教具準備:鐘表、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依據《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發(fā)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chuàng)新為宗旨,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畫線段圖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方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較輕松掌握24時記時法,時間與時刻的區(qū)別,靈活計算有關時間的題目。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小數(shù)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以及采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shù)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币虼,教學本課我采用了“問題探究”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序:

  一、從生活導入

  1、新聞聯(lián)播的播出時間,進一步豐富感知。

  師:這段節(jié)目大家熟悉嗎?新聞聯(lián)播什么時間播出?

  2、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電視節(jié)目預報時間19:00,讓學生說說這是怎么回事?

  3、講解這種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揭示課題二探索新知。

  師: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呢?看鐘表演示教具。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新年的鐘聲是什么時候敲響的呢?學生回答是12時,這是夜里12時,是舊的一天的結束,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把這一刻稱為0時。閉上眼睛想一想,時針一天正好走幾圈呢?接著演示時針是怎樣走的。提問:這是時針走幾圈,是幾小時?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24時計時法?學生練習撥表盤。讓學生回答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有什么不同。老師講解這種用0-12時來計時,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計時法叫普通計時法。(板書:普通計時法)。第二種不用加文字說明,只用數(shù)字0-24時表示的叫24時計時法。(板書讀題:我們今天要研究24時計時法)

  [從情境中導入生活化,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到處存在著數(shù)學思想,關鍵是教師能否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數(shù)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用電視上的節(jié)目時間創(chuàng)設情境,一方面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明確了方向。]

  二、比一比:

  1、分組研究兩種記時法有什么不同,討論喜歡哪種記時法。

  2、比較兩種記時法的相同點,初步了解轉換方法。

  [“相信自己的學生,別以為他做不到“凡是學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師絕不代替。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是沒有找到學好的方法”。]

  三、互換

  1、學習把24時記時法轉換成12時記時法。

  2、學習把12時記時法轉換成24時記時法。

  四、強化“零時”

  利用鐘面模型的課件,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感知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時針在鐘面上轉兩圈,一晝夜共有24個小時,建立0時的概念。通過具體的事例,幫助學生明確一天中開始和結束的`時間“0時”。認識0時是一天的開始,24時是一天的結束,他們就是夜里12時。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之一。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對時間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教學信息化,激發(fā)學生直觀形象思維。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低年級兒童的思維是直觀形象思維,且愛好新奇。所以,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變靜為動,用活動的鐘面,將24時的形成這個難點突破。激發(fā)學生發(fā)言樂趣。課堂中,課件的使用都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特別是那個一晝夜鐘面變化過程(隨著鐘面的變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變淡,太陽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過程),學生對這個知識有了深刻的印象。]

  五、鞏固知識:

  通過層層深入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兩種計時方法,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里的應用,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不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它主要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它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不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后,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就迎刃而解了,還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shù)是更多位數(shù)的乘法問題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算法多樣化,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新知,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意見的能力和參與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獲的成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喜悅,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重點:理解算理,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乘的順序及第二部分積的書寫方法。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和喜愛的情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迫不及待獲取新知的欲望,發(fā)現(xiàn)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產生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

  2、游戲教學法:在練習的時候加入游戲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愉快的學習。

  三、說學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是新課標特別提倡的學生學習的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經歷算法多樣化,將其所學新知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當中去。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新知

  我結合學生積極進行少科院研究,引出買書這一話題,引導學生解決買書中的數(shù)學問題:24×2,24×10,24×12并引導學生解決,既復習鞏固了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及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為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做準備。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自主嘗試,算法多樣

  學生獨立嘗試計算,不規(guī)定算法,給予他們充裕的思考空間,培養(yǎng)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為緩解學生的表現(xiàn)欲,讓他們先在小組里講一講,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然后由學生代表講講算法。(轉化為加、拆數(shù)——連乘、乘加、乘減、筆算這幾種)

  3、呈現(xiàn)算法,突破難點

  學生的方式多樣為建立與筆算乘法的聯(lián)系我首選了這樣的算法,它有利于知識的遷移。

  三)聯(lián)系實際,理解算理

  結合復習導入部分的買書,讓學生理解算理。第一步用第二個因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是舊知,我就一筆帶過;第二步用十位上的()數(shù)去乘得到是幾個十,所以要寫在十位上,從而突破難點。第三次聯(lián)系導入部分的買書,讓學生理解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然后通過個別說,同桌互說逐步掌握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拓展創(chuàng)新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

  考慮到學生在45分鐘學習中難以始終集中注意力,我在練習中特別加進闖關游戲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關:填空我能行

  第二關:計算我能贏

  第三關:錯題我來改

  第四關:問題我來解

  第五關:拓展我最行

  練習設計由淺入深,有扶到放,讓學生逐步掌握并應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小結反思,回顧新知。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從知識、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兩方面進行回顧,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受到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的熏陶。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課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策第六章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中第一課時口算乘法,本章節(jié)的學習內容建立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而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整百乘以一位數(shù),也為后續(xù)節(jié)次進行鋪墊,如末尾為零的乘法、兩位與三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時看成整百、整十來進行計算,所以本節(jié)課非常重要。

  二、學生分析

  學生進入三年級后,在思維上顯得更加活躍,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他們的思考往往不夠全面;同時也有部分學生懂得偷懶了,日常作業(yè)出現(xiàn)拖欠現(xiàn)象。對基礎知識,學生的主要問題,還是靈活運用的問題,而往往當學生碰到幾次難題后,學生缺少成就感,甚至是畏懼情緒,一提筆就覺得難。有幾個后進生前面抓得不夠,與自學性強自學能力好的`學生相比,有不少差距,令老師擔心。三年級的學生在心里和生理發(fā)展還不成熟,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在上課時應經常鼓勵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

  掌握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shù)口算算理

  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遷移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看待問題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jié)課時開展是圍繞著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shù)展開的,可以說都是以此為基石的,所以整十、整百的乘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整十、整百的計算雖然不難,但是如何深入理解并多方面的理解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shù)對學生而言是有難度的。

  五、教、學法分析

  教師以情境引導法、討論指導法,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積極引導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再通過適當?shù)穆?lián)系,幫助學生形成技能。

  六、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教師:我們平時是如何幫媽媽忙的,都幫什么忙?

  例如:幫爸爸買香煙,爸爸給了我30塊錢,買兩包香煙。

  學生描述…

  今天小明碰到這樣的問題?你們幫小明一個忙

  演示一個簡單的FLASH:今天媽媽讓小明買洗衣粉,7元一袋買三袋,媽媽給了他25元,夠嗎?

  1、學生探討如何得知是否足夠

  2、得出先計算三袋洗衣粉的準確價格,然后跟25元進行比較

  通過設計一個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情境,使學生這樣一個貼近生活情境當中,開展學生的聯(lián)想,快速的融入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ǘ┻m當練習鞏固探究方法

  1:小明在大家?guī)椭拢浅蚀_是的買到了洗衣粉,媽媽決定在星期天的獎勵小明去游樂園玩,小明非常高興,他問了媽媽一個問題:如果有20個人坐旋轉木馬要多少錢?媽媽非常準確的說出了答案,你們說媽媽說的是多少?

  討論:十個人坐,也就是10個2相加,所以是2+2+2+2+2+2+2+2+2+2=20

  討論結果:1×2=2 推出10×2=20

  10×2=20(元) 板書(由學生歸納總結所得,教師引導讓學認為是他們自己的討論結果)

  答:乘旋轉木馬需要20元。

  練習:P69、做一做,通過練習對以上的探討結果來進行鞏固。

  通過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設計好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在學生的共同探討,深化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從而突破重難點,并在后設置幾個簡單的練習,樹立學生的信息,使學生相信自己已經學會、掌握、理解該項知識點。

 。ㄈ┥罨R,著重總結

  學生探索:大家能不能也像小明一樣提你想到的一些問題。

  例如50人坐碰碰車需要多少錢?

  練習:50×9= 900×9=

  小結:計算方法

  計算過程

  通過此環(huán)節(jié),開動學生腦筋,深化知識點,并適時進行鞏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一課時《認識千米》。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既能讓學生感知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又為以后學習單位間的換算打好基礎。教材例題首先提供現(xiàn)實情境,讓學生整體感知千米的含義,并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然后通過看一看、走一走、算一算等豐富的實踐活動來理解和體會千米,認識1千米=1000米,真正體驗和感悟千米的實際長度。隨后的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畫一畫、算一算、填一填及時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在運用中感受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長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并能熟練地應用于生活情境中。

  能力目標:經歷探索運用千米來描述事物長度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shù)感,發(fā)展抽象思維;在簡單的單位換算練習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深刻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1千米長度的概念,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榱四芨玫貙崿F(xiàn)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力得到提高,興趣得到培養(yǎng),我主要通過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引導學生開展本課的探究)

  二、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組織學生回憶: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并引導學生比劃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引出并板書課題,通過復習,激活學生的學習經驗,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環(huán)節(jié):實踐體驗,構建概念。

  我打算分三個層次來組織學生探索新知。

  第1個層次:初步體驗生活中的千米。通過媒體播放搜集到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從中了解了哪些信息?然后組織學生交流:你還在哪里聽過或看過“千米”?使學生在交流中明確: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從現(xiàn)實情境引入,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2個層次:教學“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

  教師設疑:1千米到底有多長?組織學生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讓學生體會100米的長度。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你覺得走100米的路長嗎?那走10個100米該有多長呢?使學生在交流中明確10個100米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然后引導學生想一想:“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從而引導學生得出1千米=1000米。通過引導學生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動,使學生深刻理解1千米有多長,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第3個層次:感知、體會1千米。提出問題:學校跑道一圈是200米,幾圈是1千米?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在你熟悉的路段中,從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一步理解1千米的長度。

  第三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深化應用。

  我打算分兩個層次設計練習:基礎練習:第1、2、3、4題。通過引導學生畫一畫、算一算、填一填,既加深了對千米的認識,又鞏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綜合練習:第5、6題。通過運用千米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探索新知,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揮想象,親身體驗和感悟,讓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能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數(shù)。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會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本課的重、難點是在具體操作中,感知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明確余數(shù)與除數(shù)之間的關系。

  二、說教法學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自主操作、體驗感悟

  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促進學生有意義地構建新知,我設計了一個擺小棒的活動,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體會余數(shù)的產生,以及余數(shù)的意義。這個活動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和空間,充分發(fā)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反思交流、應用提高

  在教學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中,我結合學生擺小棒的例子,鼓勵學生猜想、驗證,逐步抽象概括,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反思性學習,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深刻地體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突破教學難點,最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以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三、教學流程

  為了能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復習舊知,引入新課”、“實踐操作,自主探究”、“鞏固新知,體驗快樂”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在理解除法的意義和表內除法算式的寫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新課之前一定要對這兩個知識點進行復習,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識,技能,經驗和心理上的準備。

  我利用復習導入, “用18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能擺幾個三角形?”讓學生知道此題可以轉化為“18里面有幾個3?”用除法計算,從中復習除法的意義。

  2、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余數(shù)的意義,會正確用算式表示有余數(shù)的`除法。

  學生操作:請每個學生用9根小棒,擺正方形。學生展示:學生擺出了2個,還剩1根。全班交流:請學生分別說一說擺小棒的過程,明確剩下的是多余的,不能再擺一個原有的圖形,也就明確了余數(shù)的產生的意義。接著,我讓學生充分體驗感知除法算式橫式和豎式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然后接著用十根小棒擺正方形,并列出橫等式及豎式,進一步體驗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最后,依次列出用12、13、14、15、16擺正方形能擺幾個余幾根的除法橫等式。探究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時,我讓學生觀察黑板上幾個算式中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大膽猜測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學生一般都會得出:余數(shù)﹤除數(shù)。

  3、鞏固新知,享受快樂

  這部分我安排了課本中的一些習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讓學生共同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9

  一、賽事簡介

  “數(shù)學解題能力展示”活動由《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報社組織,其前身即為舉辦多屆的北京市中小學數(shù)學“迎春杯”競賽,始于1984年,在目前小學奧數(shù)競賽中含金量較高。

  二、“數(shù)學解題能力展示”賽事解析

  根據前兩年北京市小升初經驗,證書依然是進入重點中學的一塊敲門磚,因此,“數(shù)學解題能力展示”活動獲獎證書,是獲獎考生數(shù)學能力的一種證明,是一些重點中學在選拔優(yōu)秀生源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唯一一個在寒假之前舉辦的奧數(shù)賽事,六年級的學生是絕不能錯過的,年后就能拿到成績,直接增加升學的砝碼。中低年級學生也一定要早參與早做準備。

  根據去年的經驗,只有在“2010年數(shù)學解題能力展示活動”進入復賽的學員才有資格報名參加明年的“第十五屆華杯賽”。

  作為組委會協(xié)作單位之一,將設立初試考點,接受學員以及非學員的各年級優(yōu)秀考生報名參賽!歡迎數(shù)學成績優(yōu)秀的'學員報名!

  三、報名方法:

  【報名時間】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2009年11月6日(星期一)

  初賽時間原定12月6日,這與BESTS考試沖突,因此可能會將初賽時間提前(具體時間待定),

  擔心本次比賽與BESTS撞車的同學放心報名!

  【報名地點】本次報名均采用現(xiàn)場報名的方式,泡泡各中心均可報名。

  【報名條件】數(shù)學成績較好的小學三、四、五、六年級學生均可自愿報名參加。請學生

  或學生家長持學生身份證(號)到中心前臺登記填表報名。

  【溫馨提示】請學員報考時,務必登記學員姓名,性別,年級,就讀學校,聯(lián)系方式(手機號),確保資料齊全正確,以免影響學員成績。前臺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為12:00-19:00,周六日為8:00-19:00,請家長注意。(大賽組委會實際每人收取20元報名費,學員憑09年秋季班聽課證,免費報名!非學員,代收20元報名費!)

  五、比賽時間:

  在“2009年數(shù)學解題能力展示”活動中,POP少兒共組織238名學生參賽,其中60%的學員進入復賽,進入復賽的40%的學員分別獲得了二等獎和三等獎!

  預祝今年參賽的同學們再獲佳績!

  同時,為了表示對熱愛數(shù)學思維訓練的同學們的鼓勵和嘉獎,少兒部特對本次“2010年數(shù)學解題能力展示”大賽設立獎學金如下:

  獲得本次比賽一等獎者:獎勵1000元課程優(yōu)惠券;

  獲得本次比賽二等獎者:獎勵500元課程優(yōu)惠券;

  獲得本次比賽三等獎者:獎勵9折課程優(yōu)惠卡;

  注:以上課程優(yōu)惠券僅限報“數(shù)學思維訓練課程”使用!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十單元的第一課時《認識分數(shù)》。分數(shù)的認識是數(shù)概念的一次拓展,本冊“認識分數(shù)一、教材地位:

  本課內容是《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十單元的第一課時《認識分數(shù)》。分數(shù)的認識是數(shù)概念的一次拓展,本冊“認識分數(shù)”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shù),且學生在生活經驗中又接觸得較少,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本單元只是“初步”,對分數(shù)概念的教學僅定位于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初步認識和理解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本課時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繼續(xù)學習分數(shù)和學習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紙、涂色等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礎上,初步感知和體驗分子、分母的含義;能正確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通過參與豐富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使學生觀察探究、動手實踐、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了解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樹立自信心。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是探索和發(fā)現(xiàn)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shù)幾分之一來表示,認識幾分之一,并能正確表示出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的幾分之一。能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三、預設教學流程

  為了使上述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切實落實,我預設如下的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在本步驟教學中,我設想由特殊到一般,從認識1/2遷移至認識幾分之一。

  1、認識1/2kfn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郊游時分食品的情境,把4個蘋果2瓶礦泉水和1個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當分到一個蛋糕時,學生發(fā)現(xiàn)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整數(shù)來表示,這時,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xiàn)實問題發(fā)生了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了求知的欲望。這里我設計了一個多媒體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強調每份都是它的1/2。并結合1/2介紹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各部分的具體意義,這樣教學不僅在發(fā)展學生符號感上有意義,而且容易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了對1/2的理解。

  2、認識幾分之一

  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認識: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在認識1/2的基礎上認識1/4。接著出示了一道練習題,讓學生判斷這些圖還可以用1/4來表示嗎?主要是對平均分的理解,進一步強調一定要平均分。

  認識幾分之一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利用各種學具紙片長方形、正方形、圓,還有鉛絲,通過折一折、畫一畫,表示出1/4,貼在黑板上,并說說為什么可以用1/4來表示。這時再追問學生:用的東西不一樣,折的方法也不同,涂色部分形狀更是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1/4來表示呢?讓學生思考討論發(fā)現(xiàn):平均分的圖形不同,它們的1/4形狀也不一樣,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個圖形(或物體)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1/4來表示。教師重點指出“要講清是誰的1/4”。這里為今后分數(shù)應用題中分率與對應單位1埋下伏筆。

  接著是利用課本P99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四幅圖,組織學生討論“每個圖形是怎樣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引導學生完整地敘述幾分之一,并學會寫分數(shù)。因為前面已突出認識了1/2和1/4,學生在此基礎上通過直觀圖形認識幾分之一相對來說比較容易。

 。ǘ┰诟惺軒追种恢斜容^分數(shù)的大小

  這個環(huán)節(jié)分兩個層次。首先,我出示了書本第99頁第三題,先出示一條紅紙條,告訴學生可以用“1”來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顏色的紙條,(書本上是沒有的,加入這一內容第一為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作準備,第二是為估計1/3做鋪墊)讓學生估計出1/2。這時再出示涂1/3顏色的紙條,讓學生估計出是1/3后,教師問:同一張紙條的1/2和1/3哪一個大?這里只要讓學生從圖上直觀的看出哪個分數(shù)大就可以了,簡單的說一下為什么。接著再來估計1/6,可能有一些難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鋪墊,學生應該可以估計出。最后再比較1/6與上面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這個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識,讓學生在經歷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等思維活動后自主探索出結論,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和對數(shù)的感覺,也通過直觀圖形讓學生體會了1/2、1/3、1/6和1的關系,為后面學段繼續(xù)學習分數(shù)打下伏筆。

  第二是讓學生動手自己解決課本第100頁第5題,通過涂出指定的分數(shù),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和比較分數(shù)大小的方法。

 。ㄈ┟嫦蛉w,分層練習

  新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能有所發(fā)展,但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差異,分層練習,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這2個練習:①想想做做第6題,《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藝術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②播放生活中的一段廣告,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廣告中的動態(tài)畫面讓你聯(lián)想到了幾分之一?最后一幅圖又是兩人分蛋糕,每人“半個”,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

  接著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分數(shù)。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11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義務教育三年級下冊第46頁~48頁的例1及做一做。我分五個階段完成說課。一是說教材,二是說教法,三是說學法,四是說教具準備,五是說教學過程。

  一、是說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的時間單位。我們知道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算單位。學生已經學習并掌握了時、分、秒,本單元是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方面知識的。本課是讓學生觀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且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和一年有多少天。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了形成較長的時間觀念的基礎,理解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學生能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熟練地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與交流,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yǎng)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難點

 。1)探究發(fā)現(xiàn)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發(fā)現(xiàn)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二、是說教法

  為了體現(xiàn)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依據現(xiàn)代認知科學理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采取的教法是:

 。1)努力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通過啟發(fā)、誘導、設置懸念,培養(yǎng)學生探討知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從學生的“要我學”到“我要學”意識轉變,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

 。2)盡量利用直觀教具、演示等手段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是說學法

  由于年、月、日的知識比較抽象,而三年級的學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學法是:教師適當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從而形象直觀理解該知識。并運用學會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觀察、質疑、討論、總結、概括、實踐運用等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動手操作、觀察等方法主動獲取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學習主動探究問題的方法。

  四、是說教具準備

  學生:不同年份的年歷卡。

  教師:課件、年歷等。

  五、是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我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復習舊知

  師:(出示課件)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1分鐘邊看題邊想,把答案記在腦子里。(1分鐘過去了)師:老師要請五位同學分別來完成這五道練習題,誰來呢?(學生舉手)我先請一位學生回答第一題,然后發(fā)動學生評論,統(tǒng)一認識,得出結論:2時=(120)分。(出示隱藏答案)。然后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表揚。(我平時上課的表揚方式是全體學生邊拍手邊說:嘿嘿嘿,你真棒。)同上完成以下四道練習題最后提問:大家知道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學生就會回答是時間單位)

  這樣設計的意圖在于檢查學生舊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后面要學新的時間單位做好鋪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設置懸念、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到現(xiàn)在你們一定很累了吧?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放松放松一下好不好?”(這時同學們的情趣會高漲起來。)但在講故事之前老師要向你們提出幾個要求,那就是聽故事要認真,聽完了要回答幾個問題哦。ǔ鍪菊n件開始講故事)故事講完了,請大家想一想,我們的警察是怎么一下就發(fā)現(xiàn)了呢?發(fā)現(xiàn)什么呢?請同學們拿出老師課前發(fā)給大家1993年年歷卡片。假如你現(xiàn)在就是這位警察,請你在卡片上找出這位罪犯的生日。(學生在尋找時,我提示他們要在2月份找。)學生找了一會兒就會說找不到2月29日這一天。為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學生肯定會說想)因為1993年2月份根本就沒有29日這一天,所以我們的警察就知道他的護照是假的。由此可見,年、月、日這個時間單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多重要。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的比原來時、分、秒更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板課題:年、月、日)

  這樣設計的意圖:一方面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有利于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

  師:請同學們先閉上眼睛(出示課件),現(xiàn)在可以睜開了。(當學生看到這張照片可能會很高興地議論:這不是咱們班的同學跳舞的照

  片嗎?)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是咱們班在哪一年的什么節(jié)日參加表演時拍下的照片呢?(出示隱藏時間xxxx年1月1日)

  師:大家還想看照片嗎?(學生肯定特別高興地說:想!出示課件當學生看到張相片也肯定會說:這不是最近咱們班女子拔河比賽的照片嗎?)對!那大家還記得這是什么時候拍的嗎?(同時出示隱藏時間)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學生會回答:國慶節(jié))那么國慶節(jié)是從哪一年開始的呢?(學生可能會說不知道)這張照片拍的是我們的'毛主席10月1日在天安門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刻,那是在哪一年呢?(同時出示隱藏時間1949年)從此我國的第一個國慶節(jié)就在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誕生了。

  我們再來看下一張照片。(出示課件)

  大家看,照片上的人怎么樣呢?(學生可能會回答他們高興得大叫起來!)那他們?yōu)槭裁催@么激動、高興呢?(老師用鼠標指著“中國申奧成功”這幾個字提示學生。學生會回答中國申奧成功了)那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是在哪一年的7月13日呢?(同時出示隱藏時間xxx年。)那我們一起來讀一下xxx年7月13日中國申奧成功。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說一說,這又是一個什么有意義的日子呢?(學生一看照片自然會說出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對!同學們的眼睛真亮!那我們一起來讀一下: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

  師:那這張圖片呢?(學生看到這張圖片就會脫口而出六一兒童節(jié)是6月1日。)對!同學們真棒!我們自己來表揚自己一下:嘿嘿嘿,我真棒!

  師:同學們像以上這些有意義的日子都需要用哪些時間單位去記載呢?(學生自然會回答年、月、日)那大家再大聲得讀一讀課題:年、月、日。(再一次出示板書年、月、日)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年、月、日這個知識來自生活實際中,以致學習本知識的必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師:請大家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給你們2005年的年歷卡,一邊看一邊想如何回答這幾道思考題,(出示課件)并做出答案。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出示課件)按問題的順序出示隱藏答案。如一年有12個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30天。師:同學們睜大眼睛看一看還有那個月沒有出來跟我們玩呢?(學生回答2月份)(出示隱藏答案2月)那2005年的2月份是多少天呢?(學生回答28天)(出示隱藏答案28天)師:人們習慣把有31天的叫大月,(在31天后板書大月,出示隱藏答案)把30天的叫小月。(在30天后板書小月,出示隱藏答案)那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那它是什么月呢?(出示隱藏答案特殊月)

  師:同學們誰有什么好辦法能較快地記住各月有多少天?(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說出自己的辦法。)表揚能想出比較好的辦法的學生,F(xiàn)在輪到老師向你們介紹一種拳頭記數(shù)法看你們喜不喜歡。(出示課件)師示范演示:請大家舉起左手,攥成拳頭,背向自己。從食指的凸起處依次往小指那數(shù):1、2、3……12。數(shù)8月時要從數(shù)1月的地方數(shù)。凡是凸起的是31天也是大月,凹下去的是30天也是小月,除2月外。

  學生自己練習拳頭記數(shù)法,同桌互練互評,指定學生演示,大家評。然后根據投影的拳頭全體一齊記憶。最后再介紹兩首兒歌請學生選擇一個自己認為好的辦法記一記。(出示課件)

  第四環(huán)節(jié)::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1)為了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份,你聽好,大月點頭,小月?lián)粽啤钡挠螒。判斷大、小月游戲的加入,使整個課堂的氣氛達到高潮,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學生數(shù)學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得到進一步提升。

  (2)師:看誰是個聰明的小朋友,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這兩道練習題。(出示課件)學生完成練習后,師生共同訂正答案。

 。3)拓展延伸,回歸生活。

  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在課堂的最后幾分鐘我設計了一道開放性練習題:小明在外婆家連續(xù)住了62天,正好是兩個月,你知道是哪兩個月嗎?如果是61天?60天呢?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創(chuàng)建繼續(xù)發(fā)展的空間。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為了活躍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營造了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至此,結束整節(jié)課的教學,在設計過程中,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純在不少問題,希望得到老師們的指導。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1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秒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學習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可以加深對時間單位實際大小的認識,培養(yǎng)時間觀念。教材先通過例1及“做一做”第1題,教學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由于學生還未學習兩位數(shù)的乘除法計算,所以只出現(xiàn)數(shù)目較小的,能夠用加法計算的把較大單位變換成較小單位的換算。例1中求2時等于多少分,由1時=60分,就可以推導出2時等于多少分了。例2編排的是學生早晨上學的情境,圖上提供下列信息:7:30離家,7:45到校,要求算出: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在具體的計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種思路,有從鐘面數(shù)格的,也有列算式的,體現(xiàn)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二)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2)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培養(yǎng)數(shù)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今后學習和生活中,會經常遇到時間單位的換算和求經過時間的應用,內容較為重要,所以我確定了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能正確進行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和計算兩個時刻之間經過的時間。由于這幾個相鄰時間單位的進率是60,與以前學習的十進不同,以前的學習經驗對本課有負遷移作用,同時學生沒有學習兩位數(shù)的乘除法,也給本課教學加深了難度,因此教學難點也是時分秒間的換算和計算經過時間。

  二、說教法:

  這節(jié)課我主要用嘗試法、直觀演示法、觀察法、圖示法等教學方面有機結合。本節(jié)課可以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嘗試教學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要求學生進行嘗試計算經過的時間,把學生推到主動的地位。圖示法直觀而形象,學生學習起來既感興趣,又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本課在學生疑難處,可采用圖示法。如求經過時間,對于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親自動手撥一撥鐘表。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本課教學的學法培養(yǎng)方面主要做到二點,1.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主體具有主動探索的意愿時,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活動。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驗證、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學會獨立探索知識的方法,掌握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和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新知識、新經驗,充分發(fā)揮作用,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人們在進行口頭表達的時候必須同時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因此,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對培養(yǎng)思維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課放手讓學生能夠學會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歸納、總結學習方法,并在自己獲取中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滲透成果,學會用數(shù)學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交流匯報中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聰聰學習時的情景)

  師:學習了時分秒的知識后,聰聰比以前更加珍惜時間了。

  1、學習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師:這是聰聰數(shù)學日記中的一段話:“學習了時間的知識,我發(fā)現(xiàn)時間真的很寶貴,我決心改掉做作業(yè)磨蹭的壞習慣。原來周末完成家庭作業(yè)需要2小時,現(xiàn)在完成同樣多的作業(yè),用了110分!甭斅斢羞M步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根據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不難發(fā)現(xiàn)聰聰有進步,學生都是看她完成同樣多的家庭作業(yè)所需的時間是否少了。怎樣判斷他所需的時間了呢?此時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并板書。

  可以先把2小時與110分化成相同的單位,也就是先進行時間單位間的換算。板書:時間單位間的換算,再進行比較。①1時=60分,2時=60分+60分=120分>110分;②1時=60分,110分等于1小時多50分,還不到2小時。從中都可以看出聰聰現(xiàn)在做家庭作業(yè)的速度快了。

  【創(chuàng)設“學習了時分秒的知識,聰聰比以前更加珍惜時間”這一情境,目的在于讓學生珍惜時間。同時以“聰聰有進步嗎”這一問題將學生的關注引向比較兩個時間量上來,進而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并提倡算法多樣化!

  師:剛才同學們應用時分之間的進率進行了時間單位間的換算,請同學們快速獨立完成下面的練習。

  (1)62頁做一做第1題。3時=()分4分=()秒

  (2)63頁第2題。

  在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學生交流,請他們說說是怎樣想的。

  2、學習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師:為了科學、合理的安排一天的學習、生活,聰聰還特意制訂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聰聰?shù)淖飨r間表)

  上午

  6:30——6:45起床、洗漱

  6:45——7:00晨讀

  7:00——7:20吃早飯

  7:20——7:35去學校

  上午7:40——下午3:45在校學習、吃午飯、午休

  下午

  3:45——4:00回家

  4:00——4:30自由活動

  4:30——5:30做家庭作業(yè)

  5:30——6:00吃晚飯

  6:00——8:00課外活動

  8:00——8:10洗漱、睡覺

  師:聰聰每天早上起床、洗漱要用多少時間?你是怎樣知道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以聰聰?shù)淖飨r間表為素材,放手讓學生嘗試計算聰聰每天早上起床和洗漱需要多少時間,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計算經過時間是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預設:在具體計算時,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算法,學生可能會借助鐘表推算,也可能直接計算。無論學生想到了哪一種方法,都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再鼓勵大家想一想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對于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可以讓他們親自動手撥一撥鐘表.

  如第一題是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也可以直接計算:45-30=15分

  師:看看聰聰?shù)淖飨r間表,你能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1)從聰聰?shù)淖飨r間表中任選一件事,算一算他完成這件事需要多長時間?

  (2)你是在何時做這件事的?你用了多少時間?比較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本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聰聰每天做的事是三年級學生所熟悉的,他們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所以在學生獨立思考后積極組織學生交流,在關注學生是否能夠準確計算經過時間的同時,了解他們各自的時間安排,并適時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

  二、鞏固內化,應用新知

  師:在聰聰?shù)纳钪谐3P枰M行時間的計算(板書;時間的計算),例如;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等,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讓我們一同看看。

  1、第62頁做一做第2題。

  (1)請學生說說:圖中講了一件什么事?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學生獨立解決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若學生沒提出書上所說的問題,老師提出來,請學生幫忙解答。

  (3)組織學生交流。

  2、64頁第5題

  請學生獨立從圖中獲取信息并解決所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

  組織學生交流。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可以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直觀演示。

  3、66頁第9題

  請每個學生填寫自己每天的作息時間。

  在小組里進行交流,比一比誰的時間安排得比較合理。

  【從模擬的情景回歸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shù)學的愿望!

  三、總結全課,課外延伸

  1、課堂總結

  師:這節(jié)課是從8:20開始,現(xiàn)在時8:56,這節(jié)課我們已經上了多長時間?

  這這三十多分鐘時間里,你學會了些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設計“這節(jié)課我們已經上了多長時間”這樣一個問題,緊扣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鼓勵學生思考、反思自己還存在的疑問,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提出的疑問可采取同伴交流當堂解決,也可課后查找資料!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 篇13

  一、說教材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教材從材料的選擇到呈現(xiàn)方式,都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知道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系,體驗1分、1秒的長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豐富的學習活動中發(fā)揮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難點: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課件、鐘面、口算卡片、

  二、說教法

  根據以上目標,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引導觀察、學具操作、組織討論探索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發(fā)展過程,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

  三、說學法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在學法的指導上,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議一議、做一做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感知秒,體驗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中共同發(fā)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說教學過程

  依據這節(jié)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水平,這節(jié)課我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回想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倒計時情景,從學生熟悉的春晚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1、認識1秒

  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鐘面,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秒的知識呢?四人一小組交流自己的認識。

  這一小節(jié),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反饋等學習活動,探索出:秒針是鐘面上最細最長的一根針、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一秒。(板書: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

  2、認識幾秒

  出示課件,提問:秒針從數(shù)字幾走到數(shù)字幾經過了多少秒?為什么?這樣反復多次地練習,讓學生說出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學生是一小格一小格地數(shù),有的是一大格一大格地數(shù),體現(xiàn)方法的多樣化的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方法進行優(yōu)化。

  3、探究分與秒的關系

  讓學生認真觀察鐘面,想一想:秒針在鐘面上走一圈是多少秒?秒針走了一圈后分針有什么變化?從分針與秒針的走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全班匯報。得出結論:1分=60秒。(板書:1分=60秒)

  分與秒的關系是本課的重點,所以在這一小節(jié)我采用個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匯報總結的方式來解決。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就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給予學生充分信任。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4、實驗活動,體驗時間

 、袤w驗1秒

  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聽“嘀嗒”聲感受一秒的時間,再讓學生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一秒的時間?赡苡械1秒鐘會拍一下手,有的會翻一下手腕,有的會眨一下眼睛,就讓學生用自己想的動作跟著“嘀嗒”聲做一做,充分地體驗時間單位“秒”。

 、隗w驗1分鐘

  讓學生拿出口算卡片在1分鐘里進行口算練習,體驗1分鐘的長短。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是這樣考慮的:口算是我們數(shù)學課堂一項基本的訓練,把它作為1分鐘的體驗內容,可以讓我們活動的.數(shù)學成分更濃,讓學生對1分鐘有更充分的體驗和感受。

  5、知道1秒的價值,懂得珍惜時間

  播放課件,通過介紹我國體育健將劉翔110米欄奪冠的成績和一些現(xiàn)代化工具在1秒鐘里創(chuàng)造價值的一些數(shù)據,讓學生感受到1秒雖短,但能創(chuàng)造出意想不到的價值。借此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和愛國主義教育。

  6、時間名言欣賞

  通過欣賞時間名言,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對學生進行了一些情感的熏陶。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每天大約睡( )小時大約需要20( )大約需要25( )

  2、練一練。

  (1)1時=( )分1分=( )秒

  (2)秒針走一圈是( )秒,走半圈是( )秒。

  (3)鐘面上有( )大格,有( )小格,又細又長的針叫( )針。

  通過層次性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并靈活運用,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我評價,享受收獲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呢?

  讓學生自己歸納所學內容,既能使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又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享受成功的喜悅,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知識網絡,培養(yǎng)概括能力。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用精煉的語言對教學內容進行概括,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簡潔明了。

  板書: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

  1分=60秒

  在這整一節(jié)課,我盡量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組織他們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體驗,鼓勵他們去討論、去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數(shù)學的世界里快樂地翱翔!

【三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用數(shù)學”數(shù)學說課稿03-09

數(shù)學說課稿03-25

數(shù)學廣角說課稿11-07

數(shù)學樂園說課稿11-12

數(shù)學活動說課稿07-09

《數(shù)學樂園》說課稿07-09

小學數(shù)學的說課稿01-09

《數(shù)學廣角》說課稿06-27

數(shù)學統(tǒng)計說課稿07-02

初中數(shù)學的說課稿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