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石頭書》說課稿

《石頭書》說課稿

時間:2022-02-16 21:02:5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石頭書》說課稿(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石頭書》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石頭書》說課稿(4篇)

《石頭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石頭書》是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有三篇課文,《石頭書》在記敘一件真實的事情過程中介紹了化石,《小稻秧脫險記》寓農業(yè)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雜草對于稻秧生長的危害,以及噴灑除草劑對保護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逗教祜w機》則從普通飛機的視角,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基本特點和相關知識,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yè)上的新成果。這三篇課文均為科學性的小品文或童話,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

  《石頭書》為一篇科學小品文,講兩位小朋友——川川和磊磊向勘探隊員詢問“石頭書”——化石的情景,介紹了化石和化石的作用等有關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贊揚了他們刨根問底的精神。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5):

  寫石頭的外形一層一層的,像一冊厚厚的書;第二部分 ( 6 - 11) :介紹了石頭書的內容:“字”和畫;第三部分 ( 12-14 ):寫石頭書的作用。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于充滿童真的對話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其產生閱讀期待。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初步了解什么是石頭書、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

  (3) 初步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默讀課文找出川川和磊磊的問題初步學會默讀的方法;

  (2) 通過欣賞圖片了解課文內容,對礦物、化石留下直觀印象。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初步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并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

  三、說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2.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語境,特別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來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土晫

  成功的導入,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整節(jié)課奠定基調。在設計中先對課文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征來一個回憶,“川川和磊磊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有利于新的內容的學習;點出“刨根問底”,也為教學情感目標作鋪墊。

 。ǘ 精讀感悟

  (1) 《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因此在找川川和磊磊提的問題時設計為默讀,邊讀邊畫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2)由“刨根問底”導入課文,抓住“問”來走進文本,幫助學生建立“問”的意識,為教學情感目標作鋪墊。在講授的過程中進行朗讀訓練,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驗。另外,第一小節(jié)到第五小節(jié)為課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寫“石頭的外形一層一層的,像書”,點出這一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脈,同時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

  (3)三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仍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于較抽象的事物還不能很好的建立關聯(lián)點。而圖片正具有形象、生動等特點,符合現(xiàn)階段學生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更易于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易于接受知識。因此在教授過程中通過出示雨痕、波痕、礦物、化石的圖片來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形象,幫助他們更好地感知礦物、化石等抽象事物,同時更好地理解課文。

  (4)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匯,陶冶情操!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疚囊詫υ挒橹,其中有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引導學生通過讀來表達自己的體會。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fā)學生更高的朗讀目標。另外,通過分角色朗讀來幫助學生體會對話體課文的特點。

  (三)總結深華

  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多學的同時更要多問,將“刨根問底”的習慣內化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四)作業(yè)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本課所學的內容為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化石,因此讓他們搜集有關化石的資料他們將樂意而為,在興趣之上培養(yǎng)習慣,提高學生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石頭書》說課稿2

  教學內容:蘇教版實驗教材,P95——98第17課《石頭書》。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在反復朗讀中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認識人物對話。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課文大概內容,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與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

  課前準備:各種石頭、生字卡片、電腦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對比導入:

  1、同學們,再一次看到大家,老師心里很高興,所以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禮物,這第一件禮物就是:出示語文書,問這是什么啊?那你們能告訴老師語文書用什么用么?(生答)說得真好,老師帶來的`的第二件禮物就是:出示石頭(生答)其實這也是一種書,他同樣教給我們知識,這叫做石頭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

  2、板書課題:17、石頭書(齊讀課題)

  3、當你們第一次讀到這一課題,讀到石頭書這三個字時,你們想到了什么?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質疑:

 。1)石頭怎么能做書呢?

  (2)石頭書有多重。

  (3)石頭書的作者是誰?

  (4)石頭書上有什么內容?

 。5)石頭書有什么作用?

  過渡: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不少。±蠋熃裉鞄砹艘恍┦^書,你們來看看里面有哪些學問?(課件)

  過渡: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很富有想象力,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里是怎么說石頭書的。

  二、初讀指導

  1、出示自學要求。(投影)

  2、學生自學課文。

  3、檢查詞語自學情況。

 。1)快速認讀生字。(生字卡片)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學生認讀詞語。(投影)

  4、檢查讀書自學情況。

  (1)師生分句對讀。

 。2)男女生分節(jié)對讀。

  過渡: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見一個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那他們都看到了哪些呢?

  5、默讀課文,然后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

  6、小結。

  學到這里,你們覺得石頭書到底是一本()的書。(課件)

  三、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石頭書里有很多知識,里面既有字,還有畫,那這些字啊、畫啊是怎么形成的,石頭書里還有哪些知識,我們將下節(jié)課來學習。

  四、鋼筆字指導。

  1、指導寫法。

  2、學生描紅。

  字:雨痕、波痕、礦物

  板書設計:17、石頭書畫(化石):樹葉、貝殼、小魚

  教后記:通過多遍朗讀課文,以老師的感情帶動學生的感情,整體感知課文,學懂課文。

《石頭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流,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

  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

  第一自然段:(1—5)寫勘探隊員告訴兩個孩子,山上的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第二自然段:(6—11)介紹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第三自然段:(12—14)寫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不少,石頭書的作用可大了。

  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與充滿童真的對話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其產生閱讀期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反復朗讀中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認識人物對話。

  二、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化石的作用,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與思考問題“刨根問底”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設計

  1、對比導入,激發(fā)興趣。

  首先借用實物(語文書和石頭),形象對比,引起學生興趣,導出課題后,讀題設問,讓學生質疑問難。

  2、圖片展示,感知石頭書。

  現(xiàn)階段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過程當中,而圖片正是具有形象、生動等特點,符合學生規(guī)律,因此更易于激發(fā)小學生興趣,易于接受知識。

  3、以讀為核心,讀中感悟。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在教學中貫穿這一宗旨,始終把讀放在第一位,讓學生自己讀懂課文。

  4、圖文結合,感知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我由圖到文,再由文到圖,圖文結合,遙相呼應,把文中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達到感知課文、學懂課文。

  5、滲透寫字指導,培養(yǎng)書寫能力。

  俗話說字如其人,一手好字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快,所以在最后一點時間里,我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字的間架結構,同時給與適當指導、評價,讓學生想寫好字、能寫好字。

  四、說教學方法

  在教的過程中,努力做到精講精問,讓學生自己多讀多練,重在積累和感悟。課堂上努力做到擴大訓練面,讓每個學生多讀多練,重在參與,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時反饋和調控,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掌握。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著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課堂上學生細細的讀書,靜靜地思考,展開適當?shù)挠懻,給學生學習和自主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到引導,扶持,點撥,“到位”而不“越位”。

  指導學生寫字,培養(yǎng)書寫能力。

《石頭書》說課稿4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石頭書》是義務教育國標本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

  本課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與充滿童真的對話中,是一篇有趣的科普作品,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熏陶的好體例。

  我們學校的科技展廳里有一些化石和動物的標本,學生已經參觀過,并且也像文本中的川川和磊磊一樣對它們非常好奇。因此,當他們接觸到這篇課文時,馬上會進入文本所描寫對話情境中。

  基于以上對教材簡析和學情分析,并根據(jù)《語文課程新標準》對本年級段的具體要求,我擬訂了這樣的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

  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借助課文的語言文字,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其中,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好對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結合課文語境,特別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來理解石頭是一本怎樣的書,從三年級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來看我覺得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借助多媒體課件等有關必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來優(yōu)化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對于本課的教學,我安排了兩教時。

  第一教時,我準備安排“疑問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指導書寫”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中,我準備先板書課題,當你看到這三個字時,想到了什么?學生提出了一系列的疑問。教師小結:同學們腦海中一下子浮現(xiàn)出這么多問題,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問題弄明白為止,學生齊聲說:對!教師歸納: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就叫刨根問底(板書:刨根問底)那么,就讓我們輕輕打開書,到課文中去刨根問底吧。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布置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特別要指導學生讀準生字詞的讀音,如“堪、炭”是前鼻音,殼是多音字,還要指導學生讀好長句子的停頓,如第七自然段,要指導學生讀通讀順。同時在讀的過程中,借助多種方法理解部分詞語,如借助媒體展現(xiàn)雨痕、波痕、礦物的畫面,讓學生理解石頭書上的字是什么樣的。通過理解“刨根問底”的“刨”是“挖掘”的意思,接著讓學生找出他們問了哪些問題,請男同學問,女同學讀叔叔的回答,再次感知課文內容。在這一教時的最后,是“學習生字、指導書寫”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分析字形、示范書寫、巡回指導,引導學生在田字格內把字寫端正、勻稱。

  第二教時,我將在第一教時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精讀課文的重點對話部分,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教師有機調控,學生自主參與達到逐步到位,對第二課時的教學,我也準備安排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復習檢查,作好鋪墊;精讀課文,理解感悟;總結課文,延伸拓展。

  課始,先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進行復習,然后對上堂課的學習進行回顧:讓學生說說通過上一節(jié)課學習,對課文有了什么了解,從而為精讀課文作好鋪墊。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精讀課文,理解感悟“中,我將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段,通過讀一讀、想一想、看一看、議一議等形式引領學生進入文本,體會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究知識的強烈的愿望。進而讀懂石頭書。比如在學習課文的第六至第九自然段時,我準備進行這樣的預設:

  1、請同學自己讀讀課文的第六至第九自然段,邊讀邊想川川和磊磊提了一個什么問題?你讀懂了嗎?

  2、學生自讀課文第六至九自然段。明白他們的問題是石頭書上有字嗎?有畫嗎?根據(jù)叔叔的回答學生明白了石頭書和語文書一樣,上面有字、有畫。

  3、引導學生再次進入文本,仔細讀讀,找出描寫石頭書上的字、畫的一段,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的先后順序出示相應的句子引導學生仔細研讀。“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那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叫礦物。這些都是石頭書上的字!薄斑@是樹葉,這是貝殼,那塊石頭上還有一條小魚,這些都是化石!

  第一步: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第二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鼓勵:你真行,一邊讀一邊將“石頭書”與“語文書”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他們有相同的地方。石頭書上的字只有勘探隊員才能看明白。

  第三步:借助媒體,使“雨痕”這個石頭書中的字變紅,旨在引導學生好好讀悟,交流各自感受。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師的適當點撥下,體會出“雨痕”是“雨點留下的腳印”,教師出示放大的雨痕的圖片,教師總結這些都是石頭書上的字。這些字呀,可只有勘探隊員才認識呢。所以,指板書,大家一起讀:石頭就是書。在感悟的基礎上再讀這句話,把句子中包含的情趣表達出來。

  其他“波痕”“礦物”我也將采用上述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如在討論“波痕”時重點抓住“波浪留下的足跡”引導學生體會波痕就是石頭書中的字,也只有勘探隊員才能看懂,所以指板書:一起讀“石頭就是書。學生再次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通過讀讀、想想、看看、等方法,緊扣“石頭就書”來品悟文本內涵。

  第四步:教師過渡,石頭書中的畫能看懂,學生讀書上的話“這是樹葉,這是貝殼,那塊石頭上還有一條小魚,這些都是化石!

  第五步:借助媒體,使“樹葉、貝殼、小魚”這些石頭書中的畫變紅,旨在引導學生好好讀悟,交流各自體會。你說你認識石頭書中的畫,那么你上次參觀了我校的科技展廳,你說說看到了哪些畫呀?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估計會說:恐龍蛋化石,三葉蟲化石等等。教師小結:所以,石頭就是書。學生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把他們那種熱愛科學、探究知識的強烈愿望表達出來。通過讀讀、想想、議議等方法,緊扣“石頭就是書”來品悟文本內涵。并在這過程中,形成這樣的板書:

  石頭書字:雨痕、波痕、礦物

  畫(化石)樹葉、貝殼、小魚

  課文的最后一段對話化石說明的問題,我準備聯(lián)系課文的第七自然段“這是樹葉,這是貝殼,那塊石頭上還有一條小魚,這些都是化石!眮韺W習,如果我們在這座山上發(fā)現(xiàn)有樹葉的化石,說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什么?學生通過想想、議議發(fā)現(xiàn)曾是密林,我隨即利用媒體把“密林”點紅,出示密林的圖片,引導學生讀好“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還有許多昆蟲!

  其他的“大海”“高山”我也準備采用上述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讓學生明白“石頭書里的學問還真不少”再出示課文第一段,怪不得“他們在山上玩,看見一個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原來,教師引讀““石頭書里的學問還真不少”。

  學完課文,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總結課文,延伸拓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準備讓學生當一回解說員,在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我校的科技展廳缺少一個解說員,教師作當場測試進行選拔,題目:向游客介紹“石頭書”……

  板書:石頭書

  字雨痕、波痕、礦物

  畫(化石)樹葉密林

  貝殼大海

  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