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時間:2022-02-12 04:31:2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物理說課稿模板集合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物理說課稿模板集合九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專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及分析。

  一、教材分析

  《動能和動能定理》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7節(jié),動能定理實際上是一個質點的功能關系,它貫穿于這一章教材,是這一章的重點.課本在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時,沒有把二者分開講述,而是以功能關系為線索,同時引人了動能的定義式和動能定理.這樣敘述,思路簡明,能充分體現(xiàn)功能關系這一線索.考慮到初中已經(jīng)講過動能的概念,這樣敘述,學生接受起來不會有什么困難,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根據(jù)新課標要求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要實現(xiàn)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上述教材結構與內(nèi)容分析,依據(jù)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2)理解動能定理及動能定理的推導過程。

  3)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條件,知道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動能定理的演繹推導.感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3、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難點:會用動能定理解決有關的力學問題。

  三、教學方法

  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與探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實驗方案以小組合作研討的方式參考教材提出的問題由學生自行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識,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實驗和理論分析相結合,體現(xiàn)教學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四、教學過程

 。ㄒ胄抡n)

  通過上節(jié)課的探究,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那么物體的動能應該怎樣表達?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物體的動能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1、動能表達式

  【提問】我們在學習重力勢能時,是從哪里開始入手進行分析的?這對我們討論動能有何啟示?

  總結:學習重力勢能時,是從重力做功開始入手分析的。討論動能應該從力對物體做的功入手分析。

 。ㄍㄟ^知識的遷移,找到探究規(guī)律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設物體的質量為m,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發(fā)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圖所示。試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力F對物體做功的表達式。

  【提問】教材上說“xx”很可能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物理量,為什么這樣說?

  總結:質量為m的物體,以速度v運動時的動能為xx

  2、動能是標量,國際單位制中,動能的單位是J(焦耳)

  3、動能定理

  1)表達式

  有了動能的表達式后,前面我們推出的xx,就可以寫成xxx

  其中xx表示一個過程的末動能xx,xx表示一個過程的初動能xx。

  2)概念: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作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這個結論叫做動能定理。

  【提問】

  1)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動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么意義?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2)動能定理,我們實在物體受恒力作用且作直線運動的`情況下推出的。動能定理是否可以應用于變力作功或物體作曲線運動的情況,該怎樣理解?

  4、能力訓練

  例題1和例題2,引導學生一起分析、解決。

  5、幫助學生總結用動能定理解題的要點、步驟,體會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yōu)越性。

  1)動能定理不涉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和時間,用它來處理問題要比牛頓定律方便.

  2)用動能定理解題,必須明確初末動能,要分析受力及外力做的總功.

  3)要注意:當合力對物體做正功時,末動能大于初動能,動能增加;當合力對物體做負功時,末動能小于初動能,動能減小。

  6、總結歸納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高中物理的一個重中之重,是高考中必考的內(nèi)容之一,并且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本節(jié)連同下一節(jié)內(nèi)容(機械能守恒定律)是用能量觀點解決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節(jié)課后可以加適當?shù)牧曨}課加以鞏固,也可以在本節(jié)課后就加一節(jié)習題課.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不是十分復雜,在用牛頓定律推導動能定理時學生一般都能夠自己推導,要放開讓學生自己推導,以便學生對動能定理的進一步認識。

  動能定理的應用當然是這一節(jié)課的一個關鍵,這節(jié)課不可能讓學生一下子就能夠掌握應用這個定理解決問題的全部方法,而應該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而這個最基本分析方法的形成可以根據(jù)例題來逐步讓學生自己體會。

  【作業(yè)】書面完成課本74頁“問題與練習”中3、4、5題。

物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章第1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為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讓學生通過對長度和時間這兩個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國際單位制并學會基本的測量方法,第一次科學正確的對物體進行測量并且讀數(shù),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為后面運動的快慢的學習做好鋪墊。

  2.教材的特點

  教材從測量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過“測量活動”貫穿教學!皽y量活動”的選擇可以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參考。本節(jié)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測量活動,如用刻度尺測量長度。鑒于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測量知識和技能,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測量活動”為核心展開。使學生在測量的實踐中,通過教師指導、閱讀以及師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等方式進行教學。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長度的國際單位及單位換算;(2)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3)知道測量的結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4)知道測量有誤差。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明確測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過實際測量,讓學生體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2)培養(yǎng)動手、動腦的好習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刻度尺的正確使用和長度的測量;(2)誤差和錯誤的區(qū)別

  二.說教法和學法

  突出物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仔細觀察,勤于思考,倡導學生的主動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腦、善于表達、體現(xiàn)教育的全面性、個性化。

  教學重視三性: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即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生活需要引出測量的實質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充分開發(fā)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盡量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為材料探究長度測量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生活到技術多角度、全方位認識長度的測量,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發(fā)展學生探究、分析、歸納、遷移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通過問題導入法引入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而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問題一: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常用的長度測量的工具,教師總結

  1.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

  問題二:請學生回顧小學所學到的長度單位及其換算,教師補充

  2.長度的主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我們走兩步的距離約是1米,課桌的高度約0.75米。長度和時間的側量

  3.長度的單位

  還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們關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問題三:請學生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和寬,教師總結

  4.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會認、會放、會看、會讀、會記。

  認:認清刻度尺上標注的單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側緊貼被測物體。

  看:視線應垂直于被測物體及刻度尺讀:讀出準確值,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記:記錄的數(shù)據(jù)要有數(shù)字和單位。

  問題四:讓學生回答裁判是怎么判斷出長跑運動中的冠亞軍的,教師總結

  5.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測量的儀器:秒表、電子表、鐘

  問題五:讓學生回答我們測量所得的值就一定和真實值完全一樣嗎?

  教師總結并引入誤差

  6、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

  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

 。ㄈ┱n堂小結

 。ㄋ模┱n堂鞏固練習

  (五)學后反思

 。┌鍟O計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測量

  1測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

  2單位國際單位米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3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會認、會放、會看、會讀、會記

  二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測量的儀器:秒表、電子表、鐘

  三誤差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

  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錯誤可以消除。

物理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是_____號,我說課的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_____年級物理____冊第____章第____節(jié)的內(nèi)容,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說教學

  方面來說這節(jié)課。 《高中物理說課稿模板》正文開始>>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學生在學習了 和 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一節(jié) 課(概念課或規(guī)律課或實驗探究課),本節(jié)內(nèi)容同時又是學生學習 和 等后續(xù)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jié)內(nèi)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 知識,了解研究物理問題的 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實驗法、類比法等),初步學會運用 知識解決 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 能力。

  高一學生正處于從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討論;從初中的形象思維到高中的抽象思維;從初中簡單的邏輯思維到高中復雜的分析推理的轉變過程中。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他們的一般能力已經(jīng)具備,具有一定的觀察力、記憶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創(chuàng)造能力還比較欠缺,對于利用已有知識創(chuàng)造出新的概念、理論的能力很弱;(創(chuàng)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識創(chuàng)造出新的概念、理論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把握還不是很準確,數(shù)學的推理能力較弱;但學生對感性材料的認知能力較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很強;而且學生的社交能力也正處于發(fā)展階段,需要得到不斷的鍛煉。

  2、教學目標的確定:

  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本節(jié)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2、

 。ㄟ@部分目標一般為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2、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哪些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讀圖分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

 。ㄟ@部分目標一般是通過對科學家生平的介紹,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或者是通過學習什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什么意識和品質等)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節(jié)教材實際,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 ,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 ;而對 知識,限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可能無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所以 定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

  教法一:現(xiàn)代素質教學理論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行為是由動機引起的,學習動機對于學生的學習可以發(fā)揮明顯的推動作用。要有效地進行長期的有意義學習,動機是必不可少的。本課采用演示實驗,巧設物理情景引發(fā)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學生的分組實驗,激發(fā)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再通過例題深化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或教法二:為貫徹生本教育,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實際,本節(jié)課準備采取啟發(fā)誘導、點撥釋疑、合作學習兵教兵的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作為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其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因此這節(jié)課采用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的兵幫兵學習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數(shù)據(jù)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學程序及設想: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2分鐘)

  為了順利得出本節(jié) 概念(或規(guī)律),同時讓學生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采用類比法設計復習題: ?(如密度、壓強、功率的引入要類比速度)

  為更好的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nèi)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導入本節(jié)新課時,采取故事導入或生活現(xiàn)象導入或演示實驗導入的方式,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故事是。。;蛏瞵F(xiàn)象是。。。或演示實驗是。。。。)

  2、任務驅動、自主預習及展示:(5分鐘)

  學生閱讀課本Px頁---Py頁,獨立完成下發(fā)的學案上的自主預習題。為最大限度的培養(yǎng)學生最基本的自學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結合教材實際和已確定的目標,本節(jié)課設計的預習題如下:問題1、。。。。。。。。。。。

  問題2、。。。。。。。。。。。。

  問題3、。。。。。。。。。。。

 。ㄈ纾)

  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后,教師采取投影學生學案、學生補充完善學案的方式順利完成此環(huán)節(jié)。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鐘)

  同學們針對學案中設計的探究問題,分小組先討論解決后再上黑板分別進行板演,為展示交流做準備。然后本小組講解,其余小組聆聽并發(fā)現(xiàn)其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此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注意歸納思路、滲透學科理念。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合作探究題和處理的方法為:

  (以《》一節(jié)為例:

  4、課堂小結,構建體系(5分鐘)

  對應本節(jié)課的目標,讓學生敘述這節(jié)課的收獲,包括知識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獲,然后師生共同構建本節(jié)課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有整體的把握,也有機體現(xiàn)了學科知識建構的思想。構建體系時以屏幕投影的方式完成。

  5、當堂檢測、鞏固升華:(10分鐘)

  學生獨立完成學案上的檢測題后,教師投影答案,對出錯和疑問較多的地方,通過兵教兵和師教兵的方式解決。

  6、學后反思:(3分鐘)

  學生針對所學內(nèi)容和本節(jié)的目標,在學案上自己構建本節(jié)的知識樹。

  四、板書設計:

  最后說一下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要注意黑板大部分是給學生展示用的,所以教師的板書內(nèi)容不宜過多,基本包括標題和簡單的知識樹即可,并告訴評委這樣設計的道理:以生為本,凸顯學生學的地位等等)

物理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課,引言則是啟蒙課的開篇。向孩子們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展示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物理世界。通過引言學習讓學生們初步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物理學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學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的重大作用等,以便使孩子們對物理世界有一種新奇感、求知欲,產(chǎn)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引言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階段物理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從引言可見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僅要從知識與技能方面培養(yǎng)學生,而且還將注重從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良好的思維習慣,有根據(jù)的懷疑精神,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

  2、教學目的:

  根據(jù)初中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節(jié)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認為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有三點:(1)通過觀察、實驗活動,初步感受物理現(xiàn)象的奇妙,激發(fā)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經(jīng)歷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初步體驗觀察的方法,能根據(jù)觀察到的物理現(xiàn)象提出簡單的科學問題。(3)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實驗探究,從而感受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使學生們對物理世界有種新奇感、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學的濃厚興趣。

  難點是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二、說教法

  物理課是初二年級學生接觸的一門新課程。這門課對于部分初二學生來說簡直有點“談虎色變”,因為聽哥哥姐姐或高年級同學說物理最難學,所以對物理課已經(jīng)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畏難情緒。要改變同學們對物理課的'偏見,必須用“興趣”心理去戰(zhàn)勝他們的“逆反”心理。心理學理論指出對事物的第一次印象是最深刻、最難忘的。而引言課是初二物理的第一節(jié)課,所以我精心設計,力求把它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們一接觸物理,就對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和美好的印象。本節(jié)課我采用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fā)展學生智力的前提條件,是檢驗物理知識真理性的標準。教師邊演示、邊導控,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并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三、說學法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和本節(jié)課的特點,在教學中,我著重指導學生如何觀看演示實驗和自己動手做實驗,讓學生對實驗結果做出猜想,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xiàn)象,不失時機的引導同學們討論研究,啟發(fā)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提出問題。因為這是初中物理的第一節(jié)課,對于這些物理現(xiàn)象,無需讓學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實驗探究的過程,并產(chǎn)生追根究底的欲望,獲得科學研究方法的初步體驗,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教具和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新教材配置的VCD、長、短兩只蠟燭、火柴、大、小兩個玻璃罩、圓底燒瓶、、試管夾、酒精燈、金魚。

  學具:玻璃杯、水、鐵架臺、條形磁鐵、鐵釘、細線、玻璃板、搪瓷盤、塑料板、銅板、鋁板。

  五、說教學程序

 。、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幾幅圖片(如蔚藍色的天空、從樹上掉下的蘋果、浮在水面上的鋼鐵輪船等)和一段二胡曲。從幼年起我們就對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懷有好奇心和神秘感,一個個現(xiàn)象覺得就是一個個謎,總想把它們打開,為了揭開其中的奧秘,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 進行新課

 。1) 觀察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

  本活動包括兩個簡單的演示實驗。完成這兩個實驗本身并不難,教師也無需花費力氣去講解實驗的原理,但在整個活動中要讓學生參與到對問題探究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對實驗結果做出猜想,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xiàn)象,不失時機的引導同學們討論研究,啟發(fā)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提出問題,對于提出有獨到見解問題的學生要給于鼓勵。例如,放在玻璃罩里的長、短兩只蠟燭,誰先熄滅的演示實驗,實驗前,先讓學生猜一猜究竟是那只蠟燭先滅,引導學生討論,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實驗,實驗時控制條件可得出不同的實驗結果。實驗完成后,在啟發(fā)學生思考實驗現(xiàn)象,并對實驗現(xiàn)象提問。有的同學在課堂上思維很活躍,會提出各種猜想,作為老師,這時即使學生提出的某些猜想顯得很幼稚、很荒誕,也要發(fā)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勵。但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猜想,在學生說出他的猜想后,可以問問他“你為什么要這樣想呢?”接著做水煮金魚的演示實驗。實驗前讓學生猜一猜,實驗后,使其感到驚奇,產(chǎn)生疑問,引起思維,激發(fā)興趣。

 。2) 動手做一做

  這是學生第一次獨力觀察物理現(xiàn)象,我采用同座位的兩個同學為一小組的方式進行;顒樱1)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書本上的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同學們做個小小科學家,實驗前先猜測結果,再做實驗驗證你的猜測是否正確。比賽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發(fā)現(xiàn)的物理現(xiàn)象最多。 實驗時,給學生留有足夠的觀察和思考時間。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物理現(xiàn)象并說出自己的各種發(fā)現(xiàn)。如從杯子側面觀察發(fā)現(xiàn)書本上的字是變大了;發(fā)現(xiàn)書本離玻璃杯越來越近,書本上的字就越來越大;書本離玻璃杯越來越遠,書本上的字就越來越小,其間還有一個字體左右反向的過程;從杯口向下觀察的情況等。教師與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再請同學們將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的物理現(xiàn)象做實驗驗證。教師不要刻意追求學生得出完整的觀察結果,重要的是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最后請同學們參與探究活動(2)隔著玻璃板、課本、搪瓷盤、塑料板等物品,磁鐵對鐵釘?shù)奈龝兓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物理現(xiàn)象,也產(chǎn)生了許多疑問,要想知道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等你們學習了物理以后,就能將這些謎一個個打開。

 。、 課外作業(yè)

 。1) 調(diào)查一下,你周圍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和問題?

  (2) 做以下的小實驗:

  [1] 將一個生雞蛋放進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漸向水里加食鹽并使其溶解,注意觀察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并對這個現(xiàn)象提出問題。

 。2]小心地把水、食用油(每種一小杯)沿著杯壁依次緩緩倒入深玻璃杯內(nèi),然后再放入一粒葡萄或一小段蠟燭。將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畫下來并提出問題。

  4、 板書設計

  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

  第一節(jié) 奇妙的物理現(xiàn)象

  一、 觀察有趣的物理實驗

  二、 動手做一做

物理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環(huán)節(jié)一,地位與作用。

  地位:牛頓第一定律是經(jīng)典力學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個力學中的基礎。如果我們把所有力學現(xiàn)象看作一座大廈,那么牛頓三大定律則是這個大廈的奠基石,牛頓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頓第一定律定義的慣性系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牛頓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頓第一定律基礎上。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礎的基礎,是否領會這一物理規(guī)律,不僅影響學生對這一章的學習,而且會影響整個物理課程中力學部分的學習。

  作用: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運動,又知道力學一些簡單知識,牛頓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礎上將運動和力聯(lián)系起來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梁,是進一步分析和處理直線運動和力學問題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冊書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本節(jié)、本章的重點。

  環(huán)節(jié)一:學習狀況分析:牛頓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實驗結果,部分外推假設、部分定義所構成的一個復合體,就其定義本身的表述學生不難記住,但初二學生由于接觸物理時間比較短,學生平均年齡比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及認知結構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頓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難度,怎樣形成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及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認識由直觀的感覺上升到科學理性認識則是本節(jié)的難點。

  環(huán)節(jié)二、目標、重點、難點確定:基于以上分析,結合教材和大綱。

  本節(jié)重點:牛頓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確定本節(jié)教學目標、難點:了解理想實驗推得物理規(guī)律方法。

  目標:

  1、知識目標。

  2、能力德育目標。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

  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而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概括,推理總結出的一條規(guī)律。

  (2)理解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3)了解理想實驗推得物理規(guī)律的方法。

  牛頓第一定律是一節(jié)物理規(guī)律教學課。

  2、德:培養(yǎng)學生以事實為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學習方法,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到理性的思維

  3、情感目標:注意師生間溝通,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知識目標上針對本節(jié)特點對學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個層次,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清脈絡,把握重點部分。以往教學實踐中證明,物理規(guī)律是物理基礎知識部分比較難學的部分,學生往往只注意背定義、記公式、做習題而忽視了對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的理解,以至于豐富的物理含義被形形色色的`數(shù)學符號所淹沒。面對這一現(xiàn)象在這一節(jié)教學中突破重點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題上創(chuàng)設情境,以毛主席詩詞“坐地是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為開端,引導學生從宏觀上復習運動現(xiàn)象,故而知新,提供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支點,使學生感到新知識并不陌生,便于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識結構中,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有利于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

  (2)通過物理實驗進行啟發(fā)誘導

  A:做課本中小車演示實驗,讓學生對此實驗進行認真、仔細觀察以獲得足夠的感性材料。

  每次實驗前向學生交代清楚實驗的條件和做法,使學生找出實驗中哪些條件不變,變化的是什么條件,不變:同一小車、同一斜面、讓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變化:三種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針對實驗結果,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滲透比較,分析綜合等研究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引導起變化的原因,使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動腦筋思考問題,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得越遠”為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過上面的演示實驗,簡單介紹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結論。突出他的理想化實驗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實驗雖然不能實現(xiàn),但都有可靠的事實基礎,因而推理是合理的。

  c:在此基礎指出牛頓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以事實為依據(jù)總結出一條經(jīng)得起時間和實踐檢驗的一條真理,牛頓第一定律。

  3:在教學突出重點中,對定律中關鍵詞語進行說明,各種易犯的錯誤進行分析,糾正學生頭腦中原有的錯誤生活觀念以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由于牛頓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實驗和觀察基礎上大膽而合理的確良外推,它只是一種基礎假設,由于不存在絕對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因此這條定律無法直接用實驗來證明,它的正確性在于它推得結果與客觀事實相吻合,形成對比知道知識的發(fā)展過程由錯誤正確完善學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點和關鍵。投影牛頓第一定律

  一、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物體就要靜止下來(錯誤)

  二、運動物體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正確)

  三、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完善)

  環(huán)節(jié)五:難點突破

  牛頓第一定律雖已建立,但學生對其建立過程仍比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對牛頓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徹,形成難點針對此現(xiàn)象采取了,實驗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使直觀實驗與抽象受力分析相結合的起來,這樣做到了使其難點先簡后繁,先定性,后定量;先具體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解決方法,使其難點被逐步得以解決,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學體系。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和理想實驗推得物理規(guī)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節(jié)課在程序安排上針對學生特點主要采取了如下程安排:

  1、引題,創(chuàng)新情境,復習提問導入新課。形成新舊知識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

  2、重視物理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猜想,推導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3、重視各種變成恰當?shù)膽,對其定律中學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關鍵詞語進行解釋,使牛頓第一定律得以鞏固,理解定義、特定的含義。

  4、在此引導說明,對其進行加深,從而形成深刻印象,通過不同層次聯(lián)系,加強基礎與習題的配備,能夠及時反饋學生認知情況,從而調(diào)整教學加經(jīng)改進,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5、歸納總結。由學生回憶本節(jié)學到了什么為主線,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更加清晰,明確、系統(tǒng),從知識結構上把握新內(nèi)容,達到鞏固和提高的目的,經(jīng)過這一回顧,讓學生會用科學方法去研究問題,從而進一步發(fā)展了思維能力設計。

  6、定量作用:讓學有余力的同學進一步提高,學習困難的同學加深對本節(jié)特點及基礎知識理解認識,為之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進行如下設計。

  (1)明確目標,激發(fā)動機(在復習運動和力基礎上)

  (2)新舊聯(lián)系,指引注意。

  (3)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實物、小車實驗)

  (4)討論分析形成結論。如果物體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物體運動情況又會怎樣呢?讓學生思考,講座得出結論,從而養(yǎng)成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

物理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第三節(jié)“空氣的力量”,下面我就從以下七個方面來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滬科版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物理八章第三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壓強的概念、壓強的公式和單位、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guī)律以及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公式之后,學習的又一壓強方面的知識。這節(jié)課主要講的是關于氣體壓強中大氣壓強的初步知識,與前面所學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一起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教材通過事例、實驗引入課題,教材的編排符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重視定性分析和實際應用,強調(diào)實驗探究。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實驗說明了什么,知道大氣壓強的大。畬W好本節(jié)課,對學生理解大氣壓的成因、大小及其應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進一步認識“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科學研究方法具有指導意義。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本人覺得安排二個課時,當然實際操作時不能被課時所左右,應以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物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本課的編排特點,結合未來教育發(fā)展的方向,擬定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1)理解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

 。2)知道托里拆利實驗和標準大氣壓的大小。

 。3)知道大氣壓強隨高度增加而減小,大氣壓強的大小可以用氣壓計來測量 。

 。4)知道沸點隨氣壓減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2、能力目標

  (1)進一步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夠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生產(chǎn)實際相結合。

 。3)培養(yǎng)物理科學實驗探究研究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學會與人合作,共同學習。

  (2)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經(jīng)過一個多學期的物理學習,對這門學科有了簡單的了解,物理觀察、實驗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親身體驗到了物理知識與人們生活、生產(chǎn)的密切聯(lián)系,對物理有了一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他們希望教師能滿足他們對新知識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師的引導下獲得鍛煉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機會,同時更希望品嘗到成功學習的快樂。教學中應注意設計好問題,引導學生的同時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勇氣,教會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讓學生成為探究式學習的主角。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選擇生動、趣味性強、直觀的實驗,不但有力地說明大氣壓的存在,降低教學難度,同時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

  2、觀察托里拆利實驗,說明原理和變化

  3、大氣壓的變化的理解和應用

  五、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說學法

  當今信息時代,實施素質教育,施行新課程改革,改變教育理念,現(xiàn)代教育所面臨的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應引導好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帶著強烈的求知欲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探究活動,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八年級學生有學好物理的*望,但顯得比較吃力,本人結合學生實際,主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去學習:

  1、課先預習為學習新知識作好充分的準備。

  2、學會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

  3、結合自己的觀點學會提出問題。

  4、通過動手實驗,檢驗問題。

  5、通過多練,鞏固知識、解決問題。

  6、交流與合作,共享成果。

 。ǘ⒄f教法

  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根據(jù)本單元特點,本節(jié)課可采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究的方法。

  1、小組合作:全班可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好的學生與需要幫助的學生搭配組合,互幫互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2、自主學習:課前布置好習任務,提出思考問題,提供必要的參考資料如實驗設想、相關網(wǎng)站等,讓學生懷有極大的興趣嘗試解決問題。同時更進一步激發(fā)他們探求下一個答案的樂趣,提高解題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3、實踐探究:由各個學習小組展示各自準備的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或事例,教師通過演示或利用網(wǎng)頁動畫課件設置懸念,用虛擬實驗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判斷真假。在后面“大氣壓強有多大”的學習中,主要由教師通過實驗演示結合課件講解分析,對教材的重點難點逐個突破。最后出示相關問題進一步拓展研究,達到鞏固深化學習的目的。主要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復習引入-問題-猜想-分析討論-結論-驗證-理解、應用-延展擴寬-新的問題

  六、主要教學程序設計:

 。ㄒ唬⿵土曁釂枺

  1、如圖(多媒體展示)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液體對它的壓強?(受)

  2、液體內(nèi)部向什么方向有壓強?(各個方向)

  3、液體內(nèi)部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液體受重力,具有流動性)

 。ǘ┮胄抡n:

  問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層所包圍,即大氣層,也有流動性,地球上的物體(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那么大氣對浸它里面的物體是否有壓強呢?說說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見一些現(xiàn)象來支持你的猜想。

  引導學生根據(jù)日常所見一些現(xiàn)象來支持他的猜想。

  如:(1)把一個小小的塑料掛衣鉤緊貼在很平的墻上,就能用它掛衣服而掛衣鉤卻不掉下來(2)只有一個小孔時,飲料罐里的飲料不易倒出(3)吸飲料時,飲料罐紙盒會變扁

 。ㄈ┬抡n教學:

  1、大氣壓強:

  通過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從以上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大氣對我們應該是有壓強的。

  但是,靠討論出的結論是否完全正確呢?所以我們還得從科學實驗探究中驗證是否有大氣壓強?茖W實驗探究:請用給出的儀器,設計一~二個驗證是否有大氣壓強的實驗,并解釋現(xiàn)象:

  實驗1、拉開“皮碗”,用力擠出皮碗中的空氣,兩個皮碗還容易拉開嗎?

  實驗2、“覆杯”實驗,在杯中裝滿水,蓋上硬紙片,倒置過來,水是否會流出來?

  實驗3、馬德堡半球實驗---它第一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得出結論:由以上的眾多實驗證明,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大氣對我們確確實實有壓強。

  那么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釋原因: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地球周圍被厚厚的氣體包圍著。地球周圍被厚厚的氣體包圍著,這厚厚的氣體人們通常稱之為大氣層。大氣層的厚度大約有幾百千米,主要由氮氣、氧氣等多種氣體組成。其中,大部分氣體分布在距離地球表面幾十千米厚度的范圍內(nèi)。

  交流與討論:空氣有質量嗎?我們在上一章里已經(jīng)知道空氣的密度是1.29kg/m3 ,可見空氣是有質量的,空氣體積很大時,其質量也是相當大的。同學們試計算充滿我們這間教室的空氣的質量有多大。

  計算: v=10m×6m×4m=240m3

  ∵ρ=m/v

  ∴m=ρv =1.29 kg /m3 × 240 m3 = 309.6 kg

  得到原因:我們周圍的大氣既有質量,同時又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動性。

  2、大氣壓強的測量:

 。1)托里拆利實驗

  根據(jù)馬德堡半球實驗,不僅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還表明大氣壓強是很大的。那么大氣壓強有多大呢?

  我們先看看,歷史上人們是怎樣測量大氣壓強的?1644年,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及其同伴通過實驗第一次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大小。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托里拆利是怎樣測出大氣壓強的?

  ①介紹托里拆利實驗裝置

 、谘菔荆和欣锊鹄麑嶒灒ㄕn件演示)

 、鄯治觯翰AЧ軆(nèi)水銀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銀面受到大氣壓強,正是大氣壓強支持著管內(nèi)760mm高的'水銀柱,就是大氣壓強跟760mm高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相等。p=ρgh=13.6×103kg/m3×10N/kg×0.76m=1.013×105Pa

  ④思考:

  玻璃管的上方不是真空會怎樣?

  玻璃管傾斜一定的角度管內(nèi)外水銀柱的高度差如何變?

  玻璃管的粗細會影響水銀柱的高度差嗎?

  玻璃管的頂端破裂了水銀柱的高度差如何變?

  水能代替水銀做實驗嗎?若能,水柱有多高?

 、輵茫喝说念^頂面積約為0.02m2,請計算大氣壓對頭頂?shù)膲毫槎嗌伲?/p>

  (2)測量大氣壓強的工具:

 、偎y氣壓計: 優(yōu)點:精確 缺點:不方便攜帶

  ②金屬盒氣壓計:優(yōu)點:使用方便 缺點:不精確

  3、大氣壓強的變化:

 。1)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氣壓強不斷減小。

  海拔3000M以內(nèi),每上升10M,大氣壓強減小100Pa。

 。2)1個標準大氣壓= 760mm高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

  4、大氣壓強與液體沸點的關系:

 。1)氣壓越大,液體的沸點越高。

 。2)應用:高壓鍋。

  5、思考:

 。1)、本節(jié)后,你對馬德堡半球實驗,有什么新的推論?

 。2)、抽水機是靠大氣壓把水壓上去的,抽水機能否一次把水從地面抽到高樓大廈的樓頂?

 。ㄋ模、歸納小結:

  讓學生總結本節(jié)所學的內(nèi)容(結合板書用多媒體給出)

  1、體驗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2、討論了大氣壓強的特點

  3、探究了大氣壓強的測定

  4、應用了大氣壓強的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

  1、復習課文,預習第四節(jié)——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課本第159頁,作業(yè)1、2、3。

  七、板書設計:

  板書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體現(xiàn)所講知識的順序性、條理性,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所知識。本人采用如下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空氣的力量

  1、 大氣壓強:

  ①生活現(xiàn)象:紙片托水、可樂罐變形、掛鉤吸墻上。

 、隍炞C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③產(chǎn)生原因:氣體受重力,具有流動性。

 、芙忉尙F(xiàn)象:鋼筆吸墨水、抽水機抽水。

  2、 大氣壓強的測量:

 、贉y定實驗:托里拆利實驗

  實驗注意事項:

 、诖髿鈮褐担1.013×105Pa

 、蹨y量工具:金屬盒氣壓計、水銀氣壓計。

  3、 大氣壓強的變化:

  ①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氣壓強不斷減小。

 、跇藴蚀髿鈮海1.013×105Pa

  或760mm高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

  4、 大氣壓強與液體沸點的關系:

 、俅髿鈮簭娫酱,液體沸點越高。

 、趹茫焊邏哄。

物理說課稿 篇7

  物理庫侖定律說課稿高中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以及物理這一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抽象能力、運用數(shù)學的解題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學生能否在盡量短的時間適應高中的學習,順利地跨過這個學習臺階,是影響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如何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為高一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為了使學生容易接受、更好、更快的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時間安排五方面來說說這節(jié)課。

  一、說教材

  1、說課內(nèi)容:高中物理第二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庫侖定律

  2、本節(jié)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單元教材的核心是庫侖定律,它既是電荷間相互作用的基本規(guī)律,又是學習電場強度的基礎。因此,在本單元教學中對電荷間的相互作,不僅要求學生定性知道,而且通過庫侖定律的教學還要求定量了解,但對庫侖定律的解題應用,則只限于真空中兩個點電荷間相互作用的一些簡單計算。

  3、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劈c電荷的物理意義、

  ⑵理解庫侖定律及其適用條件,并能應用解決簡單問題。

 、侵漓o電力常量k的物理意義和數(shù)值、單位。

 、扰囵B(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的能力。

  4、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教學重點:庫侖定律及適用條件。教學難點:庫侖定律的實驗。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貫徹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為原則,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力求做到層次清楚,環(huán)節(jié)緊湊,并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操作,突出體現(xiàn)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方法:啟發(fā)講練式

  學習目的及達標方法選擇:

  三、說教學程序

  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以求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學生學有所獲,我根據(jù)本課教材的特點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本課劃分成三大部分:

  ㈠復習準備、引入新知

  在課的開始讓學生先觀察2組演示實驗,并通過學生對舊知識的回顧,進一步了解電學的基本知識,為學生對庫侖定律及應用的學習做好知識和思路方面的準備。

  [演示1]摩擦起電

  提出問題:摩擦起電的原因?如何判斷物體是否帶電?

  [演示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1、兩種電荷:自然界只存在正、負兩種電荷

 、僬姾桑河媒z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上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谪撾姾桑河妹つΣ吝^的硬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③電量:帶電體上所帶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2、物體的帶電方式有三種:(1)摩擦起電(2)接觸起電(3)感應起電

  3、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創(chuàng)造,也不能消滅,任何起電方式都是電荷的轉移,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同一隔離系統(tǒng)中正、負電量代數(shù)和不變。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電荷間有相互作用力。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兩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娣e極主動,探究新知

  1、點電荷

  ⑴點電荷:帶電體的形狀、大小對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忽略,那么帶電體可以看作一個點,所帶電荷稱為點電荷。

  點電荷是一種理想化帶電體模型,當帶電體間的距離比帶電體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于帶電體的形狀和大小對作用力的影響可以忽略時,此帶電體可以看作點電荷。

  ⑵元電荷:任何帶電粒子,所帶的電荷等于電子或質子的電量的整數(shù)倍,或者與它們相等,因此一個電子或質子所帶電量的絕對值稱為元電荷,大小為1e=1、60×10—19c。

  2、庫侖定律

  [演示3]讓帶電小球*近懸掛在絲線的帶電小球,觀察在不同距離時小球偏轉角度。

  這說明什么?

  啟發(fā)學生回答:帶電體之間的作用力的大小用跟帶電體間的距離有關。

  問:若以懸掛的小球作為研究對象,它受到幾個力?平衡時它受到電荷間作用力跟那些因素有關?

  啟發(fā)學生回答:f=mgtgα。,帶電體間距離越小,偏角α越大,這表明電荷間作用力越大。

  [演示4]帶電量不同的小球*近懸掛絲線的帶電小球,觀察小球的偏角的變化關系。

  討論得到:帶電體間作用力還跟帶電體所帶電量有關。

 、艓靵雠こ訉嶒灒

  出示庫侖扭秤掛圖,簡單介紹法國物理學家?guī)靵隼门こ友芯侩姾砷g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電量和距離的關系所用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設計的扭秤成功的解決了用普通測力計無法測量微小作用方法。

  實驗結論,真空中的庫侖定律。

 、茙靵龆桑涸谡婵罩袃蓚點電荷間的作用力跟它們的電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物理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本章教材簡析

  本章講述運動學的一些基礎知識,主要內(nèi)容是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這些內(nèi)容是進一步學習動力學知識和研究比較復雜的運動規(guī)律的基礎。

  2、自由落體這一節(jié)教材分析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運動形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落體運動可以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同時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簡單基本的運動形式,這一節(jié)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可強化學生對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認識;啟下,為以后學習拋體運動(例如上拋運動、平拋運動等)打下基礎。

  教材先是通過生活中常見現(xiàn)象提出落體運動的運動情況,然后通過實驗對現(xiàn)象進行定量探究分析,研究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進而得出科學結論。

 。ǘ、教學目標要求、重點和難點

  目標要求:

  1、認知目標

 。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運動產(chǎn)生的條件

 。3)、認識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4)、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概括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問題,概括問題,分析問題及推理歸納能力。

  3、德育和情感目標

  掊養(yǎng)學會認識事物時善于抓主要矛盾,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了解物理發(fā)展史,學習伽利略的科學方法和刻苦鉆研的精神,體會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實驗加強師生互動和培養(yǎng)同學間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和科學態(tài)度等方面的教育。

  重點和難點:

  1、重點是使學生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和規(guī)律

  2、難點是演示實驗的技巧把握和規(guī)律的得出

  二、說教法

  1、關于教學方法

  鑒于當前教學現(xiàn)狀,很多學生受應試教育影響,只注重知識本身,而忽視主動探求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為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我將采用實驗啟法式和問題討論式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各項教學目標,可采用“提出問題 實驗探究 分析討論 理論推導 歸納概括”的教學思路。

  2、關于演示實驗

  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建立伽利略關于落體運動的正確觀點,而實際實驗時有很多實驗現(xiàn)象符合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點,這些實驗要做,不能回避,因為真理是不怕考驗的,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一定要全面,抓主要矛盾,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并且培養(yǎng)歸納總結科學規(guī)律的能力。

  三、學法

  這一節(jié)就知識本身而言很簡單,學生易掌握,我覺得這一節(jié)最重要的是在對各種情況的落體運動過程表現(xiàn)出不同現(xiàn)象的研究中掌握物理學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步: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列舉幾個常見落體運動的生活實例,并介紹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和伽利略(1564~1642) 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后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對落體運動的不同看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討論。

  第二步:實驗驗證,觀察現(xiàn)象

  [演示1] 一張紙片和一小硬幣從同一高度落地,硬幣先落地

  說明亞里士多的觀點也是有實驗基礎的,并非憑空想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演示2] 一張紙片和一張同樣的紙片擰城的紙團從同一高度落地,紙團先落地

  [演示3] 把上面第二個實驗中,紙片擰成的紙團,再與硬幣做實驗,發(fā)現(xiàn)兩物基本同時下落。

  說明物體重量不變或變小有時下落會變快,亞里士多德觀點出現(xiàn)破綻,培養(yǎng)學生探研問題的興趣和決心。

  [演示4]觀察空氣中的金屬片、紙片下落運動和玻璃管內(nèi)“真空”中的金屬片、紙片、羽毛下落運動,比較得出常見的輕、重物體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氣阻力所致。

  綜上分析,定性、粗略實驗有時不能說明和解決實質問題,須有精確定量的實驗和對實驗的全面歸納分析總結,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分析問題要全面,尊重事實和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并養(yǎng)成勤思考,好探索的習慣。

  第三步:定量分析,得出結論

  利用打點計時器做紙帶實驗,讓學生根據(jù)以前做過的“研究物體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實驗,分組定量測定,分析出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第四步:對比分析,總結規(guī)律

  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1)初速度為零 (2)只受重力

  自由落體的運動規(guī)律: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大小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自由落體加速度g的特點:在同一地點g的值不變;通常:g=9.8m/s2或10 m/s2, 方向豎直向下。

  第五步:反饋練習,鞏固知識

  (題目略)

  第六步:學以致用,深化主題

  課外實驗:1、一個秒表、一個小球,并且知道本地的重力加速度是9.8m/s2, 用以上器材測量教學樓1-3樓的高度。

  2、P 48測量反應時間。

  第七步:本節(jié)小結

物理說課稿 篇9

  我說課的題目是“機械能守恒定律”,選自高一物理必修2的第7章第8節(jié),下面我對這節(jié)課分六部分進行說明: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設計思想、學法指導、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一、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在初中學習過有關機械能的基本概念,對“機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來相對輕松。通過前幾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同學們對“機械能”這一概念較初中有了更深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ㄒ唬┙滩乃幍牡匚缓妥饔

  本節(jié)課是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要求學生能初步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nèi)容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機械能守恒條件的判定、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是教學的重點。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關的問題,這一內(nèi)容在整個高中力學中又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物理學理論和應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運動形式的轉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們揭露自然規(guī)律、取得豐碩成果。但這種思想和有關的概念、規(guī)律,由于其抽象性強,學生不易理解、掌握。學生要真正的掌握和靈活運用還是很困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教材上通過多個具體實例,先猜測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的關系,引出對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條件的探究,聯(lián)系重力勢能和重力做功及彈性勢能與彈力做功的關系的學習,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計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結論,并通過應用使學生領會定律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優(yōu)越性。在教學設計時,力圖通過生活實例和物理實驗,展示相關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出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過建立物理模型,由淺入深進行探究,讓學生領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并通過規(guī)律應用鞏固知識,體會物理規(guī)律對生活實踐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依據(jù)

  根據(jù)教材特點(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邏輯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學生的特點以及高中新課程的總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yǎng),滿足全體學生終身發(fā)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體性、發(fā)展性、和諧性)和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要求特制定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2.(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

 。2)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3)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nèi)容。

 。4)掌握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5)學會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機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6)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xiàn)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在具體的問題中判定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xiàn)象,分析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并利用已有知識探索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2)通過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如:觀察、實驗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能量守恒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物理說課稿12-17

物理說課稿03-11

物理重力說課稿12-18

物理單擺說課稿12-01

物理《質量》說課稿12-01

初中物理說課稿09-21

初中物理說課稿02-16

精選物理說課稿九篇01-19

【精選】物理說課稿9篇01-27

高三物理說課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