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歷史說課稿

歷史說課稿

時間:2022-02-04 03:55:2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歷史說課稿范文匯編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靵韰⒖颊f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歷史說課稿范文匯編6篇

歷史說課稿 篇1

  一、情境導入

  課前播放圖片,講述:英國是怎樣蘊含了超凡的能量改變了自己又影響了世界呢?導入課題。

  二、新知探究

  第一環(huán)節(jié)革命的起因

  “新航路的開辟”

  探究:這幅圖片反映了什么事件?新航路的開辟對歐洲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新航路的開辟對英國有哪些重大影響呢?”

  多媒體展示“英國資產(chǎn)階級給國王的抗議書”。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意識到:封建專制統(tǒng)治,既損害了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也損害了勞動人民的利益,雙方矛盾的激化程度。

  通過以上分析,總結原因。

  第二環(huán)節(jié) 革命的`過程

  讓學生自主看書,了解大體經(jīng)過;

  借助歷史插圖和史料,對重要大事進行動態(tài)展示,強化重點。

  1、閱讀“第二目查理一世命喪斷頭臺”,歸納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初期經(jīng)過。

  2、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導火線是什么呢?為什么蘇格蘭人民起義成為戰(zhàn)爭的導火線?

  3、時勢造英雄。是誰呢?出示圖片。誰能介紹一下?

  4、思考討論: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為什么能取得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其中哪個原因是主要的?為什么?

  5、英國內(nèi)戰(zhàn)中取得的初步成果是什么?。

  合作探究

  1、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具有怎樣的特點呢?(長期性和曲折性)這也說明任何事物的發(fā)展并非都是一帆風順的,而是要經(jīng)過長期復雜的發(fā)展過程。

  2、請同學們動腦筋,思考兩人對1688年政變的不同觀點,分析討論一下誰正確。

  教師簡單評價,鼓勵學生形成好的思考學習習慣。

  3、出示史學界對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評價

  (三)《權利法案》頒布

  1、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經(jīng)過長期艱巨的斗爭終于推翻了專制統(tǒng)治,怎么確立新的統(tǒng)治秩序呢?用多媒體展示《權利法案》的摘選內(nèi)容。

  提問:“通過內(nèi)容可以看出,誰的權利受到約束,誰的權利得到保障? 它限制了國王的哪些權力?保證了議會所擁有的哪些權力?”

  2、講述:這樣,英國就建立起君主立憲政體。那什么是君主立憲制呢?結合自由閱讀卡,請一名學生簡明扼要的介紹一下。

  三、拓展延伸

  誰能說說在今天,英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是誰?除英國外,世界上還有不少國家不同程度地實行君主立憲制,你能舉例說明嗎?(日本、西班牙、丹麥、荷蘭、瑞典等國)可見歷史并沒遠去,而是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要繼續(xù)關注這些國家的發(fā)展。

歷史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無論人口多少,都是祖國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為祖國的穩(wěn)定和繁榮作出了貢獻。為此,課程標準選擇少數(shù)民族分布的內(nèi)容,使學生從地域空間的角度,認識加強民族團結對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意義。

  二、說學習目標

  1.認識偉大祖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和睦的大家庭。

  2.認識祖國大家庭中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一些有特色的民族生活。知道一些少數(shù)民族在中國分布的位置。

  3.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

  二、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1.知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應該是一律平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2.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少數(shù)民族在服飾、飲食、音樂舞蹈樂器、、節(jié)日、習俗上的特色。

  教學難點:了解一些有關民族團結的事例,知道各民族之間如何和睦相處。

  三、說教學策略

  小組討論、資料交流、合作探究、趣味識圖、歌曲播放

  四、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歌曲《愛我中華》、馬頭琴演奏《萬馬奔騰》、祖國政區(qū)掛圖、民族卡片若干(蒙古族、維吾爾族、傣族、壯族、赫哲族、滿族、朝鮮族)

  四、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fā)情趣

  問:喜歡宋祖英的歌嗎?

  下面我們共同欣賞她演唱的歌曲《愛我中華》。(配圖播放歌曲)這首歌好聽嗎?聽完這首歌你記住了什么?

  師:歌中把我們偉大的祖國比喻成一個大家庭,56個民族就像56個兄弟姐妹。那么你們知道中國這個大家庭有多少人口嗎?漢族人口有多少?

  板書:56個民族13億漢約12億

  師:在中國這個大家庭里,56個民族相處的怎么樣呢?你能用一句話或一個詞來形容嗎?

  課件:和睦的家庭

  板書課題: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二)合作探究深化拓展

  (1)分析課題明確題意

  解題:和睦的家庭指的是普通人家嗎?

  學生活動1

  小組小聲交流:你怎樣理解“和睦的.家庭”?和睦的家庭是什么樣的?

  板書:平等友愛團結互助

  (2)引導提問突出重點

  學生活動2

  圍繞課題提問題:你想了解有關“和睦的家庭”哪些方面的問題?

  板書:服飾美食節(jié)日歌舞民居風俗

  課件出示:

  請每個小組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話題結合教材、插圖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組內(nèi)交流。

  話題一你能說出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嗎?

  話題二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有什么特點?

  話題三少數(shù)民族有哪些美食?

  話題四少數(shù)民族的住房和我們一樣嗎?

  話題五少數(shù)民族有主要有哪些歌舞音樂?

  話題六少數(shù)民族有什么風俗?

  (3)合作探究教師參與

  學生活動3

  選擇自己小組喜愛的話題結合教材、插圖及資料進行組內(nèi)交流。

  (4)暢談匯報深化擴展

  學生活動4各小組結合教材、插圖及資料暢談匯報

  話題一你能說出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嗎?他們分布在哪些省?

  板書:蒙維傣壯赫哲滿鮮

  學生活動5趣味識圖(出示中國政區(qū)圖)

  將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貼到地圖上的相應位置。

  (蒙古族、維吾爾族、傣族、壯族(全國人口最多的民族)、赫哲族(全國人口最少的民族)、滿族、朝鮮族)

  話題二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有什么特點?

  學生活動6暢談不同民族的服飾。

  傣族: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窄袖緊緊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前后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銀腰帶統(tǒng)裙長至腳踝,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充分展示了女性的“三圍”之美,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師:有人說,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它就像孔雀開屏一樣,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只要了解情況的人,都覺得這話一點也不算夸張。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tài)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

  師:同學們愿意欣賞這些漂亮的民族服裝嗎?

歷史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動蕩的中東地區(qū)》是選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的一節(jié)課。本課內(nèi)容緊緊圍繞一個主題——中東地區(qū)的局勢動蕩,按照一條線索中東動蕩局面的產(chǎn)生——動蕩局面的頻仍——動蕩根源的復雜性展開敘述。層層推進,逐步深入。

  二戰(zhàn)后,和平與發(fā)展逐漸成為世界兩大主題,世界大戰(zhàn)短期內(nèi)不會爆發(fā),但地區(qū)沖突成為影響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中東問題尤為突出,它集中了戰(zhàn)后國際社會的各種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經(jīng)濟、地緣……任何構成混亂與動蕩的因子都能在中東發(fā)現(xiàn)其淵藪,這也是中東問題至今懸而未決的癥結。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中東矛盾的復雜性這一關鍵問題。解決好了這一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二戰(zhàn)后世界政治局勢的把握,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歷史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中東地區(qū)的相關知識學生在地理課中已有所涉獵,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關于中東問題,多數(shù)學生對其動蕩表象很感興趣,但由于認知水平的限制,對動蕩局勢的成因、后果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手段,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讓學生貼近歷史。并設置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去思考,達到認識上的提高。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根據(jù)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及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了解中東地區(qū)在地理、交通、經(jīng)濟方面的重要價值;知道為解決中東問題作出過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掌握中東戰(zhàn)爭的基本概況。

  (2)在收集并運用資料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整合資料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樹立小組合作意識;并通過討論中東地區(qū)錯綜復雜的矛盾理解中東問題的復雜性,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分析中東戰(zhàn)爭的嚴重后果,認識到?jīng)_突與戰(zhàn)爭最終受害的是廣大人民,戰(zhàn)爭不是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樹立和平觀念,認識到生命與和平的可貴。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掌握中東戰(zhàn)爭概況、認識戰(zhàn)爭的嚴重后果

  2、理解中東地區(qū)矛盾的復雜性

  【確立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知道中東戰(zhàn)爭,認識戰(zhàn)后中東地區(qū)矛盾的.復雜性;通過對歷次中東戰(zhàn)爭的分析,不僅可以準確把握中東政治局勢的特點,而且為理解中東問題的復雜性作了鋪墊。而中東地區(qū)錯綜復雜的矛盾是中東局勢動蕩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東問題難以順利解決的癥結所在。

  難點:分析中東地區(qū)錯綜復雜的矛盾

  【確立依據(jù)】中東地區(qū)戰(zhàn)火頻仍,其原因錯綜復雜,而九年級學生知識儲備有限、理性思維能力不足,讓他們有條理的分析交織在一起的諸多矛盾,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教法與學法

  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對本課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教法:

  1、情境創(chuàng)設法: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

  2、探究式教學法:設計恰當?shù)膯栴},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歷史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板書標題)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以及教學過程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4課的教學內(nèi)容。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大發(fā)展的時期,此時開創(chuàng)并完善的科舉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央政權選拔各級官吏的一項基本制度,影響至為深遠。本冊教材特以一課的篇幅讓學生了解科舉制度,按序介紹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舉制度形成和完善過程中發(fā)揮的關鍵作用及科舉制的影響。學習這一課對于學習隋唐歷史具有重要作用。

  二、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對歷史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一方面帶有兒童的特點,希望老師講課內(nèi)容新鮮、充實、饒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說教;另一方面已具有接受較系統(tǒng)的知識,理解一些問題的能力,但看問題不深刻,不全面。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標要求及本節(jié)課的知識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了解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chǎn)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了解它給隋唐社會帶來的影響。

  通過討論隋朝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的原因、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帶來的變化、科舉制度的影響等問題,培養(yǎng)學生從具體歷史事實引出結論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收集資料,整理相關信息,或編講歷史故事,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通過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共同學習、互相促進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內(nèi)容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科舉制度的出現(xiàn)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進步,是隋唐繁榮的因素之一,符合當時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使學生認識制度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組成部分。

  四、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本課的重點是: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和逐漸完善

  本課的難點是:科舉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五、教法與學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jù)對本課的教材分析和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將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開放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激勵教學法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情境,將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鼓勵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學生主要通過分組合作學習法、對比學習法、體驗性學習法及聯(lián)系實際法,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我將采用現(xiàn)實引入法,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通過高考制度引出古代選拔人才的主要制度,由此導入新課。

  2.講授新課

  (1)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由教師向?qū)W生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動建構者,這種建構不能由他人代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把握課本基礎知識。

  那么,如何設計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分為三個步驟:

  A閱讀課文——自主學習、以學為主

  進入此環(huán)節(jié)后出示導學提綱,導學提綱的運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這些問題的提出是教師完成本節(jié)課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重要手段.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結合地圖自學教材。邊掌握教材,邊列出長征的路線,教師做隨堂指導。

  B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

  要求學生在初步掌握了長征概況后,針對閱讀中遇到的無法解決的疑問,提出問題,以紙條的形式,送遞老師。

  C探究討論——合作探究、競爭意識

  教師將學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問題交由學生,組內(nèi)合作交流,探究解決,小組再以成果的形式連同導學問題向全班展示。這一步驟的設計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是以問題為主線,以學生自學為主設計活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針對重難點,精講點撥

  科舉制的誕生

  本目內(nèi)容我是這樣設計處理的:

  1) 在自學的基礎上大致把握科舉制誕生的基本知識。繼而進一步提問:

  魏晉時期是采取怎樣的方式選拔官員的?這樣的選官方式合理嗎?為什么?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概括出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的弊端。這樣自然引出隋朝建立不久要廢除舊的選官制度,而創(chuàng)立出新的選官制度----科舉制度。

  2)然后進一步設問:在隋朝,科舉制度是怎樣誕生的?總結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過程。通過這個問題,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組織學生討論:科舉考試比原來的選官制度有什么進步?過將科舉考試與原來的選官制度作比較,學生能加深理解“科舉制度”,為后面學習科舉制的影響作好鋪墊。

  緊接著思考討論::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會給各階層人帶來什么變化?科舉制度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通過這幾個題目的設置,很自然地總結出科舉考試誕生的意義,為以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突破重難點奠定了基礎。

  科舉制的完善

  1)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要參加唐朝的科舉考試,你講考哪些科目?讓學生了解朝的科舉考試的科目。

  2)然后引導學生重點掌握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為完善科舉制所做的貢獻。提出問題:唐朝科舉制的完善與哪些皇帝有關?討論并歸納他們分別為科舉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貢獻?并運用圖片展示科舉的有關圖片和具體內(nèi)容。

  科舉制的影響

  這是本課的難點鑒于這一綜合較強的問題,我是這樣處理的(采用層層推進的方法來提問):

  設置問題:唐太宗、唐玄宗統(tǒng)治措施中的一個共同點是什么?引出科舉制對選拔人才的影響。

  對于唐太宗的貢獻,讓學生閱讀P18的第二段內(nèi)容,加以歸納。然后多媒體出示材料,組織學生討論:科舉考試最大的獲益者是誰?

  3)然后多媒體出示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唐朝的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好不好?為什么?指出唐朝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對于唐朝文學繁榮和發(fā)展、詩歌藝術的普及與提高是利的。對于確立唐詩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地位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然后對科舉制的影響,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兩目所學的內(nèi)容,得出結論。對后世的影響,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19第三段的內(nèi)容。對外國的影響:引導學生閱讀第 20頁的有關小字內(nèi)容,并多媒體出示第21頁英國大百科全書中的相關內(nèi)容和孫中山說的話,并讓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試制度!

  (3)課堂小結

  板書形式的設計,清晰明了,重點突出,對紛繁復雜的知識體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有條理的理解這段歷史。(在課堂小結的時候以板書作結。)

  (4)檢測反饋

  以基礎知識為依據(jù),精選習題,由易到難,有梯度的加強難度,學生回答,教師點撥疑惑并指導解題方法。

  總之,我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xiàn)教改精神;明確教師的職責和學生的任務,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所有問題都力爭在課堂上解決,達到“教得輕松”,“學得愉快”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歷史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成吉思汗與忽必烈》

  一、 說教材:

  《成吉思汗與忽必烈》是七年級下冊,第七學習主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與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第4課的內(nèi)容元朝上接遼宋夏金下啟明清,它結束了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國家長期統(tǒng)一的局面。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忽必烈改革措施,民族關系的發(fā)展,理解元統(tǒng)一的進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義性

  (2)過程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通過用騰格爾MTV,文天祥話劇表演,小組討論,蒙古滅夏、金、南宋的動畫設計,學生結合提綱自學,元朝疆域圖和中國政區(qū)圖的對比,故黃河、棉花圖片展示,《上下五千年--馬可波羅》影片剪輯,回族學生生活習慣介紹,調(diào)動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認識到蒙古是中華民族大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員,通過文天祥抗元斗爭精神的學習,培養(yǎng)為國家民族現(xiàn)身的高尚情操,通過回族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意識和形成對外接納的開闊胸襟。

  (4) 本課重點: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及其措施

  難點:元朝統(tǒng)一與文天祥抗元的關系

  二、 說學情

  下面說一下學情,經(jīng)過初一近一年的積累,學生知道了中國朝代更替的順序,了解了唐朝和吐蕃的關系,知道三國時期吳國衛(wèi)溫、諸葛直到達夷洲的情況,剛學過遼宋夏金的并立,初步積累了一些民族關系的知識。隱約知道成吉思汗屬于蒙古族,元朝疆域很大。初一學生知識正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知識積累的過度階段。在生活中,對學校北邊徐州的故黃河十分熟悉,但不知黃河何時經(jīng)過徐州及黃河發(fā)生的水患;知道自己屬于江蘇省,但不知道省級制度何時建立;部分學生知道京杭運河經(jīng)過徐州,但不知京杭運河開鑿及疏通的歷史;知道回族有不吃豬肉的習慣,部分學生知道回族的信仰,但對回族的歷史并不明確。

  三、說教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課教學主要采用師生互動,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同時綜合運用圖片、視頻、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編演話劇,古今對比,時空聯(lián)系等教學方法,力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習中,在這一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華。

  下面我將重點說一下我的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師:我國有多少個民族?(學生齊答:56個民族)師:正是56個民族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大家知道我國歷史上元朝是哪個民族建立的嗎?你知道回族是什么時候形成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蒙古族及元朝相關的歷史。

  2、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板書)

  放映騰格爾MTV《蒙古人》2分鐘,問:蒙古人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自學課本P52找出統(tǒng)一蒙古的人物?蒙古汗國建立的時間?思考: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蒙古帝國的急速擴張有什么關系?

  3、忽必烈建立元朝(板書)

  學生通過自學理清元統(tǒng)一的過程。自學完請同學對照投影《金南宋西夏形勢圖》,到講臺前說出滅各國順序。再通過動畫視頻重復,讓學生對蒙古滅西夏、滅金、建立元朝、滅南宋的順序性加深理解。角色扮演:三個同學表演忽必烈勸降文天祥的話。ㄍ黄齐y點)然后小組討論:如何認識評價元統(tǒng)一的進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義性通過討論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史實。小組合作探究---元朝改革的措施:(突破重點)這是本節(jié)課重點,采用知識提綱化和聯(lián)系的方法予以突破。注意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故黃河、棉花圖片展示),注意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唐朝和吐蕃的關系,知道三國時期到達夷洲的情況)。學科交叉,樹立時空觀念(元朝疆域圖和中國政區(qū)圖的對比)。PPT投影自學提綱元朝改革的措施:中央:地方:農(nóng)業(yè):水利:自學后先組內(nèi)討論,再確定知識點。以此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對有價值的生成性問題,及時予以肯定和解答。

  4、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板書)放映剪輯的動畫片“中華上下五千年---馬可波羅”約3分鐘,通過看動畫片了解元朝對外開放的態(tài)度,師設疑提問:元朝的民族情況是怎樣的?回族是如何形成的?請對照提綱自學本節(jié),PPT投影自學提綱。

  5、知識總結利用PPT展示本課脈絡圖,同時老師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認知。

  6、隨堂練習為提高課堂氣氛引入謎語搶答:如:忽必烈、都燕京(答一盛世名稱),忽必烈稱帝。(答一節(jié)日)。為了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可針對本課的重難點設計幾道選擇題,用PPT展示給學生,簡單的讓學生以搶答的方式完成,稍難的題個別回答。最后通過該部分中考材料題選講拓展練習的深度。

  謝謝!

歷史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方面: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張。探討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即具體的措施看本質(zh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

  (1)結合多媒體中示意的地圖、圖片,復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張。

  (2)模擬演說,依據(jù)課本和補充的歷史資料,認識孔子與同時代的其他諸子主張的異同。

  (3)鼓勵學生多渠道查閱、搜集資料,以撰寫小論文、發(fā)言提綱等形式,對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展開研究性學習。

  (4)教師應注重啟發(fā)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并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xiàn)予以及時而恰當?shù)脑u價。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

  (1)通過對孔子生平活動的體察,培養(yǎng)學生對事業(yè)的堅定信念和對人生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2)通過學習與討論,既要看到孔子思想與活動的偉大貢獻,如以禮、仁治國的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觀念,興辦私學、有教無類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誘、學思相長的先進的教育方法,整理典籍、保存文化的執(zhí)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張的時代特性及其歷史局限性。

  (3)全面認識孔子對我國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廣泛的歷史影響,激發(fā)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孔子的思想核心:禮與仁。

  【教學難點】1、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

  2、孔子提出“禮”、“正名”、“仁”的原因、含義和作用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投影:孔子的故鄉(xiāng)

  曲阜是春秋時期魯國的都城,是我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故鄉(xiāng)。

  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績,值得受到中國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一位美國學者

  為什么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會受到如此高的評價?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

  一、孔子其人(板書)

  (提出問題)1.孔子一生可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如何概括?

  (學生活動)

 、僮詫W禮樂:15歲時立志學習禮樂,后成為儒士,苦研《詩》《書》《禮》《樂》,在禮崩樂壞的情況下,以傳承禮樂文化為已任。

  ②從政失。50歲時第一次獲得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官至司寇,試圖實現(xiàn)報復。后因和魯國執(zhí)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壑苡瘟袊55歲時,孔子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沒被采納。

  ④獻身文教:68歲時回到重國,整理編訂《六經(jīng)》,專門從事教育。

  (提出問題)2.孔子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對其思想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學生活動)

  (1)時代:春秋社會大變革時代。經(jīng)濟上井田制崩潰;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諸侯士大夫崛起;階級關系上出現(xiàn)新的變化,傳統(tǒng)禮法秩序受到?jīng)_擊,“禮崩樂壞”。

  (2)影響:

 、偬岢觥翱思簭投Y”,維護舊的'禮樂制度。

 、诳鬃犹岢觥叭省(核心),反對暴政。

 、厶岢鲋杏顾枷耄鲝垖⒏鞣N思想、原則加以調(diào)和,使之互相補充,互相限制。

 、芴岢鲇薪虩o類思想,開創(chuàng)私人辦學的先河。

  二、基本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

  (提出問題)3.孔子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如何評價?

  (學生活動)

  A.思想:

  (1)“仁者愛人”:核心:仁。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準則。“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是孔子給“仁”下的兩個最重要的定義。主張以愛人之心和諧社會人際關系。

  評價: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有進步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

  (1)“克已復禮”:即周禮,要求人們能夠以禮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把禮作為立國立身的基礎。主張“克已復禮”,匡正社會秩序。

  評價:孔子推崇周禮,恢復周禮,實質(zhì)是維護搖搖欲墜的奴隸社會規(guī)范制度?鬃哟砼`主貴族利益,違背歷史潮流,體現(xiàn)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統(tǒng)一安定、和諧有序的社會局面,使人們生活安定,有積極意義。

  (3)“中庸之道”:把倫理范疇的“仁”和政治范疇的“禮”結合在一起,主張?zhí)幚砣魏问虑槎疾黄灰,恰到好處,將各種思想、原則加以調(diào)和,使之互相補充,互相限制。

  B.教育:“有教無類”

  (1)教育對象:“有教無類”,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標:不僅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人”,而且要培養(yǎng)成“君子”。

  (3)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傳身教。

  (4)教學內(nèi)容:孔子晚年整理編撰出“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是我國第一套完整的教科書,五經(jīng)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是官學和私學的最基本教材。

  三、“萬世師表”——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提出問題)4、孔子在中國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學生活動)

  A.對中國:

 、俅笏枷爰,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儒家學說成為幾千年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诖蠼逃遥焊淖兞艘酝F族壟斷文化的局面,為教育的推廣創(chuàng)造了條件。私學的形式也保證了中國文化免受朝代變遷的影響,連續(xù)不斷的發(fā)展下來。

 、邸傲(jīng)”是留給中國最寶貴的遺產(chǎn),其中五經(jīng)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tǒng)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

  B.對亞洲: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

  c.對歐洲: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fā)。

  (提出問題)5.今天儒家思想過時了嗎?還有必要提倡它嗎?為什么?

  (學生活動)

  1.儒家強調(diào)“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的教育教學思想,對我國當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才的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義“、”誠信“等道德倫理觀有助于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儒家強調(diào)”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強道德修養(yǎng),有助于約束和規(guī)范市場經(jīng)濟主體的交易活動和行為,使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健康、正常、有序的進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促進經(jīng)濟的發(fā)展。

  5.儒家主張的”大一統(tǒng)“思想有利于鞏固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在今天更是有著現(xiàn)實意義。

  (總結歸納)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論,并在教育實踐中提出了啟發(fā)式教學等原則。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私人辦學的先河。在思想文化方面,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提出了“仁”和“禮”的學說,主張“仁者愛人”和“克已復禮”?鬃诱J為要實現(xiàn)“仁”和“禮”就必須遵循中庸之道。在政治方面,孔子周游列國,兜售“仁”“禮”學說。但孔子的思想代表了當時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主張挽救奴隸制,緩和階級矛盾,他的思想在當時并未受到太多重視,孔子晚年退修詩書?鬃铀枷虢(jīng)過后來歷代學者的發(fā)揚和統(tǒng)治者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響。

【歷史說課稿】相關文章:

歷史說課稿(精選10篇)10-17

歷史說課稿(精選10篇)05-11

歷史說課稿(精選13篇)09-27

初一歷史說課稿02-25

開元盛世歷史說課稿11-05

初中歷史說課稿01-05

初一歷史說課稿12-02

歷史說課稿匯總8篇01-16

實用的歷史說課稿4篇01-18

歷史說課稿(通用14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