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數學說課稿小學

數學說課稿小學

時間:2022-01-22 15:53:0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必備】數學說課稿小學范文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說課稿小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數學說課稿小學范文五篇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1

  大家好!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準備、教學效果預測過程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認識并掌握了長方體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有助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切身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表面積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比較抽象。雖然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為此,我在教學中加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并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突破難點。

  三、教學目標:

  遵照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課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技能目標:通過操作感知,提高學生概括、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生活經驗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在態(tài)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我把讓學生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由于學生剛剛深入學習空間立體圖形,空間想象能力較弱,因此我把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每個面的長、寬各是多少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法、學法:

  為了使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在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得到理解與發(fā)展,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 情境探究法、觀察法、演示法、比較法等,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為了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方法,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口和動腦,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獲得知識。

  六、教學準備:

  在學具上我讓學生準備了大小不一的長方體紙盒和小剪刀。

  七、教學過程:

  本著讓學生 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學有所得的理念,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實踐探索、獲取新知。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活動一:獨立感知建立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我讓學生觀察并觸摸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的各個面,感知表面的含義,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ㄔO計意圖)讓學生借助實物,總結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

  活動二:合作交流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放手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按照活動要求,通過看一看、剪一剪、寫一寫,并結合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和表面積的意義,討論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每個面的長和寬的關系,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我也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指導他們的實踐,傾聽他們的發(fā)言,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引導他們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討論、交流,各小組匯報,估計情況如下:

  有的小組直接觀察長方體紙盒,有的小組沿著棱把長方體紙盒展開,無論哪一種探究方式,都比較容易發(fā)現以下三種方法:第一種:把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相加;第二種:用上下面的面積加前后面的面積再加左右面的面積;第三種:上、前、左面的面積和乘2。然后,我通過課件演示并講解討論的問題,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選擇他們最喜歡的方法,通過自評、互評確定最簡算法,使計算優(yōu)化,最后,引導學生總結求長方體的表面積的`關鍵條件。至此,本課的重點、難點都得以突破。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經歷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理念。

  活動三:運用公式,嘗試解題。

  對于例1,我繼續(xù)放手讓學生從剛才發(fā)現的方法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決,

 。ㄔO計意圖)讓學生初步嘗到成功的喜悅,變教數學為用數學。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應用新知,培養(yǎng)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練習環(huán)節(jié)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基礎練習,照顧全面。

  我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學例題:已知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求它的表面積.(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填空進一步鞏固了知識,突破了難點,又為解決下面的變式練習作好鋪墊。

  第二層:走進生活,深化理解。

  為了體現數學和生活密切聯系,我出示了課本第34頁做一做,給簡易衣柜換布罩的題目,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像這種不需要算出長方體6個面總面積的情況。并舉出日常生活中類似的實例,讓學生回答。(設計意圖)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探索現實中的數學,培養(yǎng)他們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我設計的練習,內容緊貼生活,訓練由淺入深,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突出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評價體驗,歸納提升: 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我結合板書總結,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框架,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課堂總結,既讓教師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在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的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八、效果預測:

  縱觀全課,我的設計意圖是力求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生活化,展示數學的魅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目標。在教學中由于我設計了學生自己動手探索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一活動,加上課件的輔助教學和有梯度的課堂練習,學生在理解掌握并且運用新知上,一定會輕松自如。所以,我預測本節(jié)課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上都能全面促進,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2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2.教材簡析: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jié)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這一節(jié)內容。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寫法、意義與加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祛,這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3.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會讀寫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4.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從四導入手,導入新課、導學新知、導練、導總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著帶路人向導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fā),阻塞時給予點撥,上臺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發(fā)現新知,探究新知。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一)、聯系實際,設疑導新。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jié)課一開始從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看圖,聽錄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況。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fā)興趣。然后設疑,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怎么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fā)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為探求新知創(chuàng)下良好的開端。

  (二)、由"扶"到"放",導學探究

  葉圣陶先生曾說:”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第三個層次是學生看圖說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小組交流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到運用"一看、二數"的`方法讓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教師始終處于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fā)、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說一說,概括出乘法的含義,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ㄈ侠碓O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fā)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本節(jié)課的練習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基本練習,是讓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綜合練習。形式上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游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ㄋ模笇W生學會歸納總結。

  新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新課前提出的那幾個學習目標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這樣由新課開始想學什么到結束時回憶總結學會什么,這種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的目標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

  1.復習鋪墊,孕伏新知,設疑導新。

 。1)讓學生看圖,聽錄音,從本班具體捐款的事實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況,產生下列三道連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師:剛才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

  從中揭示知識生長點,為認識乘法作知識遷移。

 。3)導新: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揭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2.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ㄒ唬z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說說你想學什么?從而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意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ǘ┙虒W例1

  通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具體采用以下模式:

  動手操作、敘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說出加數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師生共同擺紅花,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3)學生看圖說圖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2+2+2=62×3=6

  3+3+3+3=123×4=12

  4+4+4+4+4=204×5=20

  (1)讓學生看一看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讓學生比一比這兩種算式,哪一種比較簡便?

 。3)讓學生說一說"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個結論。

  這樣通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特點,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ㄈ┓謱訉Ь殻柟绦轮

  1.做課本Pll0“做一做”的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3×2

  3.根據乘法算式,有節(jié)奏地做拍手游戲。

  2×6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戲。

  4×33×4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上面這組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ㄋ模┮龑Э偨Y,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學到哪些方法?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歸納小結,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知識擴展:

  第一學期上冊教學期末工作總結|年終總結第二學期下冊教學期末工作總結|年終總結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3

  (一)教材說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統(tǒng)計學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統(tǒng)計觀念是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統(tǒng)計中,對數據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學推斷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平均數”在小學和前兩節(jié)也已經初步學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非常廣泛;但現實生活的事務是多方面的,針對數據中出現的“異常值”時該如何評價呢?中位數應運而生。從知識的掌握看:它是對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進一步完善,提高數據分析能力。從數學的應用價值看:從“單一”的“平均數”評價逐步過渡到“多元”的綜合評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有利于逐步形成統(tǒng)計觀念。

  2、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明確中位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在描述一組數據特征方面的差異,對統(tǒng)計數據多角度、全面的分析。(由于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可以多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及現代教育技術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②、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嘗試解決一些社會生活問題,積累數學應用、創(chuàng)新意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社會調查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通過對大量數據的.統(tǒng)計、計算中培養(yǎng)認真、耐心、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佟⒆寣W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其自信心。

  ②、在問題情境中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在中位數的學習中,滲透一組數據對稱的數學美以及樹立求中位數時對應的數學思想。

  4.教法和學法:

 、、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主要采用“以問題為中心”討論發(fā)現法。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與學生(或教師)之間相互討論、學習;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發(fā)現概念的產生過程及思想方法的概括過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教師是通過參與學生活動中以啟發(fā)、調整、激勵體現主導地位。

  ②、在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始終堅持對學生進行“學疑結合”、“學思結合、“學用結合”的學法指導,注意對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流程:

  布置作業(yè)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合作探討、探究新知自主學習、形成概念指導應用、積極創(chuàng)新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事先布置學生準備統(tǒng)計圖表,包括扇形圖,折線圖和條形圖。課前時間學習小組長檢查,并作出評價。收集完成情況較好的作業(yè)。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1、某餐廳招聘服務員.小張聽領班說這里的平均月工資超過1000元,覺得不錯,就前來應聘,并獲得錄用。小張工作幾天后,發(fā)現沒有一個服務員的工資超過每月800元,平均工資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帶著這個疑問,他來到財務室看到這樣一張工資表:人員經理領班出納服務員雜工合計月工資(元)600025002000800600——人數(人)12220227工資支出(元)60005000400016000120032200請大家仔細觀察表中的數據,分別按學習小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領班所說的平均月工資超過 1000元,是否欺騙了小張?1.2、平均月工資1000元能否客觀地反映餐廳一般員工的收入?為什么?3、你覺得還能用什么更合理的數據來反映一般員工的收入?

  設計意圖:

  提出一個真實的問題,力求創(chuàng)設一種問題情境;疑問是發(fā)現之母,通過現實和學生認知上的矛盾激發(fā)同學的探索欲望。在問題的情境中發(fā)現,有利于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合作探討、探究新知】

  在討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1、去掉經理的工資,求其它幾個數的平均數。

  2、以大多數人即大堂服務員的工資來反映平均工資水平。

  3、以處于中等水平的員工(出納)工資來反映平均工資水平。

  設計意圖:

  學生之間各自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相互評價、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發(fā)現概念的形成過程,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整體認識水平。同時,教師作為參與者,應主動地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中,對學生的認識不斷地起促進和調節(jié)作用;在討論的過程中積極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教師對問題解答要點:(1)為什么去掉經理工資?與截尾平均數的區(qū)別?因為客觀存在的事實,是不容抹殺的。體現統(tǒng)計是一門客觀公正的科學,應具備實事求是的精神。(2)為什么以大堂服務員的工資來反映平均工資水平?因為這樣評價更符合實際情況。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科學價值觀的培養(yǎng)。

  【自主學習、形成概念】

  讓學生自學教材,結合上面的故事帶著問題進行討論、解決。有助于同學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采取同學間“一問一答”的形式即:一部分同學提問,另一部分回答,活躍課堂氣氛?赡芴岢龅膯栴}:(1)什么是中位數呢?(2)怎么確定中位數呢?(3)中位數有什么作用呢?(4)中位數和平均數有什么異同?(5)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教師小結:中位數和平均數都是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平均數比較穩(wěn)定,它與這一組數據中每一個數都有關系,對這一組數據中所包含的信息最為充分、最為廣泛,在統(tǒng)計中有重要作用,但計算比較較繁,并且容易受極端值的影響;中位數作為一組數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計算較易,但不易受極端值的影響。

  【指導應用、積極創(chuàng)新】

  問題2:

  (口答)求下列各組數的中位數:(1)、90,96,84,80,95(2)、90,96,84,80,95,25(3)、-5,28,6,72,99,-1,56(4)、85,4,48,-2,95,4,8,100

  設計意圖:

  學生從練習中體會:(1)數據個數的變化對中位數的影響,如1、2小題。(2)中位數只與這組數據的個別數有關,如:3、4小題。

  問題3、十一月份兩個班級月考數學成績的比較:(三班人數43人,四班人數為38人)課前給學生兩個班級同學的月考數學成績,要求他們分組統(tǒng)計(按照習慣,組距為10分)。課堂上讓學生評價兩個班級數學成績哪一個更好些?學生多數會用平均數來評價,教師引導從中位數角度試著來評價。

  設計意圖:

 。1)未分組中位數的計算:應用電腦的排序功能與沒有排序時比較,加深印象。以及人數的變化對中位數的影響。

 。2)分組中位數的計算:根據分組表,先計算中位數所在的組數,再確定對應的標志值——中位數。體會分組可以提高統(tǒng)計效率。

  問題4、出示學生準備的折線圖,計算圖中這組數據的中位數。例如:

  月份7891011度數8747546894112用電統(tǒng)計表12

  問題5:出示學生準備的條形圖,計算圖中這組數據的中位數。例如:

  年份0102030405房屋中介個數:(萬)1.20.82.12.90.45

  問題6:出示學生準備的扇形圖,計算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55%30%5%10%合格良優(yōu)不合格

  設計意圖:(1)從同學提供、制作的圖表中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進行練習(如折線圖、條形圖)。來源于同學的基本素材,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2)通過練習,樹立求中位數時對應的數學思想﹝位置數,標志值﹞,從而解決利用中位數決定自己成績在班級的大致位置。

  【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本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內容?有什么體會?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設計意圖】:由于本節(jié)課采用的是“討論與探究”相結合的方法,同學對知識的理解可能不全面、不系統(tǒng);通過以上問題的歸納小結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和提升。

  【布置作業(yè)】練習冊§31.3選做題:(關于標準日產量的定額)某車間為了改變管理松散的狀況,準備采取每天任務定額,超產有獎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該車間15名工人過去一天中各自裝備機器的數量(單位:臺)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4

  教材分析

  《用字母表示數》是北師大版《認識方程》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是小學生學習代數初步知識的啟蒙課,在這之前學生已經認識簡單數量關系,字母表示計算公式、運算律,本課也是后續(xù)學習簡易方程以及中學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具有重要地位。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經歷運用字母表示具體數量的活動中,理解和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量和數量關系,能用字母表示圖形的計算公式;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一些書寫規(guī)定。

  2、能力目標:經歷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的探究過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優(yōu)越性,培養(yǎng)符號感,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量和數量關系并理解其意義。

  說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才會有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

  說學生學法

  首先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從喜歡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們身邊,再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進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數,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再通過各種聯系將其轉化為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掘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挖掘問題能力、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本課我主要分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提供平臺,引導探究;學以致用,拓展深化;課堂小結,質疑評價。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先說說生活中用到的字母,讓學生感知字母可以簡潔方便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稱和標志,再課件出示撲克牌A,問字母A表示什么呀?(表示一個特定的數),除了表示特定的數還能表示什么?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用字母表示數。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自然引入字母表示數,從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對新知油然而生親切感和認同感。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提供平臺,引導探究

  具體分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探究用字母表示任意一個數

  首先,讓學生說說“數青蛙”兒歌后半句:1只青蛙4條腿,2只青蛙8條腿,3只青蛙12條腿……教師提出疑問:“這樣繼續(xù)說下去,說得完嗎?”(生答:“因為青蛙有很多很多,永遠都說不完!保

  接著問:“怎么用一個式子表示任意只青蛙有條腿?”(學生答有:“?×4、a×4、x×4、a×b、”等等。)

  最后轉入小結:“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數?”(生1:“n可以表示1、2、3、4、5……”生2:“n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數!保

  這一層次,旨在通過貼近生活實際的“數青蛙”兒歌,從“永遠都讀不完”的體驗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數是一種需要,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學生感覺比較親切,也降低了學生對字母表示數的難度與知識間的銜接。

  第二個層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及數量間的關系

  其中包含兩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是計算年齡——列出含有字母的加、減法式子

  首先,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自主發(fā)現媽媽的年齡比笑笑大26歲,如果用字母a表示笑笑的年齡,寫出媽媽相應的年齡,同時引導學生理解一個人的年齡是有限的,n不能無限大,從而明確:用字母表示數,有時可以表示任意的數,而有時所表示的數卻有一定的范圍,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接著讓學生變換角度思考:如果用n表示媽媽的年齡,怎樣表示笑笑的年齡,同時引導觀察發(fā)現:笑笑年齡在變,媽媽年齡也在變,但年齡關系始終不變。由此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又可以表示出數量間的關系。

  本知識點教學,以熟悉的年齡問題切入,貼近生活實際,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及數量間的關系,滲透函數思想;同時,懂得用字母表示數時取值要符合生活實際。

  另一個知識點是引導學生自學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簡便寫法。

  先讓學生說說如果青蛙的只數用a表示,青蛙的眼睛怎么表示?嘴呢?,再讓學生自學課本,最后全班交流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簡便寫法。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學以致用,拓展深化

  1、探究用字母表示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

  首先,師問:“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生回答后,接著課件出示有關正方形周長、面積公式的字母表示要求。然后,引導學生根據這些要求分別用字母表示出這兩個公式。通過合作、對比,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一些公式字母表示方法,加深學生對公式的認識,從而加強學生對新舊知識的聯系。

  2、再續(xù)游戲:你能用一句話結束這首兒歌嗎?

  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3只青蛙3張嘴,6只眼睛12條腿;……____只青蛙____張嘴,____只眼睛_____條腿。繼續(xù)從兒歌入手,加深知識的應用,讓學生再次在活動中體驗成功。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質疑評價

  首先學生談本課學習收獲。然后,教師進行恰當評價。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5

  這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初步探索并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學習的。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既是進一步理解分數意義的需要,也是學習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以及學習分數與小數互化等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整數相除的商,會用分數表示有關單位換算的結果;

  2.能列式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探索分數與除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數感,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具體體會每一個商的由來和表示的含義。

  教學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共安排4個環(huán)節(jié)完成。

  一、復習鋪墊。出示情境圖:把8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 ,每人可以分得多少塊?如何列式,為什么?

  二、探索新知:分成以下6個層次完成。

  第1層,分析問題,列出算式。我首先把剛才的情境圖變?yōu)椋喊?塊餅平均分4個小朋友,每個人分得多少塊?學生很容易將復習題的解題方法遷移過來,列出算式3 4,老師適時板書出來。

  第2層,動手操作,探究結果。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發(fā)現每人分到的餅不滿1塊時,可以用分數表示。這個分數是多少呢?接著讓學生根據課前準備的圓形卡片,在小組內動手做一做。

  第3層,組織交流分法,得出答案。可能會出現兩種分法。一種是一塊一塊地分,每人每次分到1/4塊,3個1/4塊是3/4塊。第2種分法,3塊一起分,每人分得3塊的1/4,即3/4塊。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兩種分法用電腦動畫逐個演示。并相機完成板書:3 4=3/4.

  第4層,自主探究。在此基礎上,我提出“把3塊餅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塊?"讓學生自主探索。并讓學生將探索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并在組織交流時適時板書:3 5=3/5.

  第5層,歸納總結。這時,我指著板書內容提出問題:觀察黑板上的兩個等式,你發(fā)現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同時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在學生充分交流后老師小結:被除數相當于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母。然后板書:被除數 除數=被除數/除數。最后,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分數與除法關系的字母表達式,并讓同學們討論為什么分母不能為0,讓其明白其中的道理,板書:a b=a/b.

  第6層,嘗試練習。先試做“試一試”的題目。反饋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接著讓學生獨立做練一練的兩組題。第一題要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的上下兩題有什么不同,進一步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第二組繼續(xù)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三、鞏固新知。這一環(huán)節(jié)共安排5組習題。

  1、做練習八的第一題。先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再指名口答。

  2、做練習八的第二題。獨立填寫,集體訂正。

  3、做練習八的第三題。讓部分學生說說是怎么向的。

  4、做練習八的第四題。要讓學生說出題中的問題有什么不同。

  5、做練習八的第五題。讓學生聯系分數的意義填空,再引導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列出算式。

  四、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先讓學生說一說,老師在適時補充: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其實數學上很多知識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同學們不但要會做題,更要思考這些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這樣你就會越來越聰明。

【數學說課稿小學】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說課稿11-02

小學數學優(yōu)秀說課稿11-26

小學數學方程說課稿11-07

小學數學優(yōu)質說課稿02-28

小學數學說課稿范文04-07

小學數學《角分類》說課稿03-13

優(yōu)秀小學數學說課稿11-30

《方程》小學數學說課稿11-08

【熱】小學數學說課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