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說課稿

說課稿

時間:2022-06-28 11:46:1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說課稿模板集錦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模板集錦6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銳角和鈍角》。

  這堂課要求學生判斷一個角是銳角還是鈍角,是在二年級上冊中學會了如何辨認直角,并在判斷直角中滲透了比較大小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所用方法與上學期的一致,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比較的。但比較的重點不同,前者是判斷角是否是直角,后者是看一個角比直角大還是小。

  二、說教學目標

  l 知識和技能:能結合生活情景辨認銳角和鈍角,能口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l 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shù)學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l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鈍角。知道銳角、鈍角的特征。

  教學難點:能辨認銳角、鈍角。

  三、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jù)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了生動有趣的簡筆畫,讓學生在圖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動像發(fā)現(xiàn)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去發(fā)現(xiàn)角和展示角,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fā)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擺一擺、分一分、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四、說教學準備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一、 讓學生在有趣的綜合活動中鞏固和應用銳角和鈍角的概念

  活動化、個性化是課堂發(fā)展的重要趨勢。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shù)學,演繹數(shù)學,我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把練習九的第2題的一個直角設計為學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來的直角。有的學生說直角,有的學生說鈍角,產生爭辯。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進行判斷的方法,在矛盾沖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難點。然后通過信封中的圖形(圓、月牙、五角星、三角板等)讓學生找一找都有哪些角,學生小組活動積極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興趣盎然,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讓學生變活動的`角,等等。

  二、 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相互評價、共同發(fā)展

  新課標明確告訴我們,評價已不再是教師的專利了,應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互相質疑、互相欣賞、互相幫助。在“找銳角和鈍角——畫角——數(shù)角——變角”的多層次學習活動中,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學生對同伴的質疑與幫助。例如:“我覺得他們都做對了!”“我認為他銳角畫得比較好,鈍角有點像直角,建議以后畫鈍角,要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學生回答得好,其他的學生也能熱情地給予肯定。在自我評價中,有的學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現(xiàn),有的學生謙虛地對自己提出了希望。在質疑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欣賞、互相評價、相互幫助和自我評價、自我激勵,使學生既學會了學習又學會了做人,數(shù)學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

  總之,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fā)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說課稿 篇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中的《青蛙看!肥且黄⒁馍羁痰耐捁适拢瑪⑹鰪埰谏钤诤叺那嗤,很想看看大海,后來在蒼鷹的指點下,在松鼠的鼓勵下,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完了所有的臺階,最后終于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針對課文特點,結合本人承擔的課題,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識字,夯實基礎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識字太少,讀書,寫話必將遇到很大困難。低年級段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識字寫字,面面廣量大的“隨課文識字”是知識教學中的“重頭戲”。我們知道一個字(詞)的意思是隨著語言環(huán)境的確定而最終得到確認的,要在短短幾十分鐘的課堂上讓學生認識,會寫那么多的生字,對于每一位低年級老師來說都應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寫應該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過程,因而在教學時,我始終抓住識字教學不松手,如在復習環(huán)節(jié)中認讀的“蒼鷹、一雙、登山……”等詞都是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認讀,目的是讓學生再次讀準生字的字音,再現(xiàn)它們的字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一雙( )”,旨在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雙”這個量詞,對于“善跑”、“展翅”這些新詞,對于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可能不太會使用,因而采用了課文中現(xiàn)有的規(guī)范用語,事業(yè)幫助學生來積累詞組,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這引起生詞,(2)在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則是側重了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在語言環(huán)境中較好的理解生詞的意思,如理解“失望”,學生肯定無法用語言來描述,而把它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而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須要登上山項,可它又覺得自己上不去,所以它感很失望,這樣學生就容易接受。(3)在學習生字環(huán)節(jié)中,再次把這篇課文中所有要求會寫的生字進行認讀,目的是考察、學生在脫離了語言環(huán)境還能否認出這些生字,這樣識字教學貫穿于整個閱讀教學之中,也是使識字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但使更多的學生去主動識字,鞏固識字效果,夯實基礎。

  二、誦讀體味,增強體驗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閱讀教學首先是要求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而我們使用的教材用語言描寫的形象,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得以展示,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逼真,具體富有感染力。我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如在讀青蛙和蒼鷹的對話時,抓住“天哪,這么高的山!”“我沒有……也沒有……”來體會青蛙當時的畏難情緒,教學時,我采用了圖文結合,先讀正確,既而指導讀懂,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能力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鍛煉學生積極參加討論,讓他們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能做到認真聽別人講話,能用普通話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在教學中,我針對本課的特點有意識的設計了幾個說話的訓練點。(1)在復習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初讀了課文,你了解了課文哪些內容”,目的是檢查學生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了解程度。(2)另外一個說話的訓練點,就是在讀到“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臺階,到達了山頂”時,“青蛙終于到達了山頂,它會說什么呀!”因為有了前感悟課文內容的輔墊,青蛙從失望到充滿信心,一級一級地跳完了,所有的臺階學生也是有感而發(fā)了,因而說出了“我疑義于看到大海了!”“大海真美呀!”……我想,針對每篇課文內容的不同,設計相應的說話訓練點,對于提高低年級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一定是受益匪淺的。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鄉(xiāng)下孩子》是一首非常美麗的兒童詩。課文以兒童的筆觸描繪了鄉(xiāng)下孩子的日常生活,語言生動而富有童趣,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清新活潑,作者通過對鄉(xiāng)下孩子游戲、勞動等童年生活的豐富描寫,抒發(fā)了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摯感人。全詩共四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寫鄉(xiāng)下孩子幼小時生活在爸爸媽媽懷抱里的情景;第二小節(jié)寫鄉(xiāng)下孩子在田野里歡快游戲的情景;第三小節(jié)寫勞動給鄉(xiāng)下孩子帶來的歡樂;最后一小節(jié)是對鄉(xiāng)下孩子在農村廣闊天地里幸福成長的贊美。

  二、說學情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他們已經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認真聽講,能積極發(fā)言。他們思維活躍,敢于發(fā)表個人觀點,最大的特點是想象豐富。但是仍有一部分學生膽子小,性格內向,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在課堂上變現(xiàn)的不夠積極,基本處于聽眾的狀態(tài)。

  三、說學習目標

  根據(jù)教材特點,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倌苷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了解鄉(xiāng)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培養(yǎng)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

 、墼谡{查實踐的基礎上試寫兒童詩。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歌,教學難點在了解鄉(xiāng)下有趣的事情,并能仿照書上的詩句創(chuàng)編小詩。

  四、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有表達個人觀點的強烈愿望,因此,本節(jié)課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適當?shù)狞c播和指導,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情境教學法,講授法,點撥法。

  五、說教學流程

  1.開門見山,直奔課題,學生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激起興趣,培養(yǎng)書寫習慣,自然進入課堂。

  2.復習鞏固生字詞。二年級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識字,課上通過小老師領讀、指名讀等形式鞏固生字詞,又讓學生感到自己是課堂的小主人,學習興趣濃。

  3..反復誦讀,整體感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的感性認識階段,他是學生進行想象的基礎,讓學生反復誦讀,掃清閱讀障礙,積累感性材料,完成教學目標1、2。

  第一遍:聽老師讀課文,在心中樹立讀書的標準與目標。

  第二遍:自由閱讀,感知課文內容,做到讀對、讀好、讀美。

  第三遍:檢查朗讀效果。

  4.精讀課文,感受樂趣。

 。1)在學習第一節(jié)時: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幼小時在媽媽懷里、爸爸背上時的感覺,再抓住“歡唱的黃鸝、盛開的野菊”,指導學生朗讀和換起孩子回憶幼小時的情景,把學生帶入情境中,讓他們感受到在父母關愛下的幸福、快樂,從而把這種快樂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在理解第二、三節(jié)時,抓住想象點:想想孩子們會怎樣捉蝴蝶?捉到了蝴蝶,會編織什么美麗的故事呢?他們用草葉會吹出什么樣的曲子?進行想象說話,學生思如泉涌。在學生獲得了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再來指導朗讀。

  5.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1.說說鄉(xiāng)下還有哪些趣事呢?

  2.模仿說一說:割一籃青草,()。采一束野花,能干()……

  6.拓展閱讀

  采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讀——想——創(chuàng)”的方法閱讀兒童詩《小腳丫》《夢中》,感受兒童詩的樂趣。

  六、說板書

  板書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導、發(fā)散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課堂教學起到了總結性作用。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時間都去哪兒了》。下面,我將從活動背景、活動目標、活動流程、活動效果、活動反思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活動背景

  古訓云:“百善孝為先”。感恩父母,孝敬長輩在中華民族的美德中占第一位。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嬌生慣養(yǎng),百般呵護。致使他們: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接受,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感恩。為了擦亮學生蒙塵的心靈,喚醒他們的責任意識,讓他們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并結合學校正在開展踐行的“感恩”德育教育活動,我決定開展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目標

  根據(jù)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我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大膽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搜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觀察、表達、傾聽、習作及動手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采訪記錄、調查問卷、拍攝視頻等一系列實踐活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感悟到父母之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活動將激發(fā)學生對父母的熱愛之情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感,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三、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分為四個階段:主題確定階段、活動準備階段、活動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

  (一)主題確定階段

  確定活動內容,安排時間一課時。

  (二)活動準備階段

  學生按照興趣、特長自由構建合作小組,并給小組命名。

  制定活動計劃,探討活動方法。安排時間一課時。

 。ㄈ┗顒訉嵤╇A段

  各小組采訪、調查、搜集、整理資料。

  分小組制作家庭手冊、父母寄語錄像、歌曲小品,以及相關PPT。

  共安排時間2個星期。

  在孩子們活動過程中,我始終用靈活有效的辦法幫助他們保持較高的熱情和信心,快樂地去實踐,去活動,鼓勵小組同學團結合作。

  (四)總結交流階段

  匯報交流,成果展示。安排時間一課時。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走進我班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成果匯報。本次綜合實踐活動匯報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 引發(fā)話題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恩情懷,活動之前,我播放了最近融化眾人心靈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為實踐匯報活動創(chuàng)設動人情境。在這情境之中,讓同學們一起朗讀小詩《家》,帶他們進入感恩之家,自然而然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2.感恩交流 真情互動

  在兩個星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孩子們快樂地忙碌著、體驗著、探索者、收獲著。終于可以展示他們的勞動成果了,孩子們心里肯定特別激動。

  說一說

  知恩組同學準備了有趣的《家庭手冊》,手冊里有家里的每個成員,他們的愛好、工作、生日等等資料躍然紙上,那是一本本制作精良的圖畫名片,蘊涵著孩子們對每個成員滿滿的愛。聽著他們滔滔不絕地介紹家里的父母,講述著每個感人的點滴,大家頓時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感同身受,有時便是如此。

  問一問

  頌恩組同學在活動期間進行了《我對父母知多少》、《父母對我知多少》為題的問卷調查,通過調查他們總結出自己對父母的了解太少,而父母卻知道自己的`每一個細節(jié),無微不至的關懷有時卻得不到孩子的一絲體諒。這其中滿是無奈與傷感,當他們把調查分析圖展示在大家面前時,同學們唏噓不已,不禁想起自己,想起辛苦養(yǎng)育他們長大的父母。

  演一演

  憶恩組同學順勢表演了小品《嘮叨的媽媽》,講述平凡生活中媽媽處處嘮叨,卻又處處關愛的小事。他們深入生活,觀察媽媽的每個嘮叨瞬間;記錄生活,寫下自己的小品臺本;展現(xiàn)生活,表達對媽媽深深的愛,準備的過程對于他們而言,就是對生活的體驗,對父母的感恩。小品結束時,全體演員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在全班引起共鳴,大家不禁大聲合唱,那歌聲動聽而感動。

  看一看

  感恩組同學把一張張兒時和現(xiàn)在的父母與自己的對比照,一一展示在大家面前,分明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少年越發(fā)俊俏挺拔,而父母臉上卻悄悄爬來了皺紋和幾絲白發(fā),起先大家還會為同學兒時的稚嫩捧腹大笑,“瞧,這也太逗了!”緊接著便停了下來,此時他們終于明白“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來得及報答,你們就老了。”

  當事先錄好的“父母寄語”爆笑登場時,大家已再也笑不出來,“你健康長大,是媽媽最大的愿望”,“要多吃飯,正長身體呢”,“爸爸陪你慢慢長大”......一句一字都震懾的大家的心,什么是愛,便是如此簡單平凡,卻深入人心。

  3.感恩留言 唱響感恩

  活動匯報課上回蕩著動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旋律舒緩而感人,同學們在這感恩的氛圍中寫下對父母的心里話,此時的他們心中一定滿盛著對父母的愛。當他們大聲的念出自己的留言時,早已熱淚盈眶。

  四、活動效果。

  最后,同學們彼此交流著此次活動的體會和感受,并填寫了活動收獲卡,孩子們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懂得了要多關心、體貼父母,感恩父母。有人說“我的膽子變大了!”,有人說“我養(yǎng)成了查閱資料的習慣!庇腥苏f“我學會了與他人合作”而說的最多那句還是“我們感謝爸爸媽媽!”……家長也深有感觸地說:“這種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體驗、交流中受到了教育。而我們做家長的也在這一過程中知道了孩子的心聲,更明白了自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痹诖嘶A上,我們共同填寫了《綜合實踐活動星級評估表》,通過自評、同學評價、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在多元化的評價中,給予孩子實踐能力的肯定。

  五、活動反思:

  一個個永恒的瞬間記錄著孩子們那一顆顆真誠的感恩之心。他們真的懂事了,真的長大了!這次活動也讓我明白了原來學科整合并不難,而且整合后的課堂教學顯得更加的生動有趣。如:收集有關的資料,撰寫心得和調查報告等,這是和語文學科的整合;上網查資料,這是和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還有的學生統(tǒng)計調查各種數(shù)據(jù)和繪制統(tǒng)計圖表,得出有用的信息,這是和數(shù)學學科的整合;吟詠、歌唱,又是與音樂學科的整合;制作賀卡、心語卡,又是與美術學科的整合。

  當然,這一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學生不太受小組同學的歡迎;有的小組的展示形式太過單一……但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加以正確引導,我們的孩子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天空中一定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活動結束后,一位孩子送給我一張賀卡,上面寫道:“敬愛的老師,謝謝您!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我要學會感恩生命中的一切!”是呀,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們磨練了你的心志……于是,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又可以生成新的課題。感恩無處不在,我們應該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社會、感恩祖國。

  感恩,生活中的智慧,它是愛的別名。在感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孩子們收獲了能力,收獲了責任、收獲了真情。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心存感恩,與愛同行!讓我們一同攜手走進綜合實踐活動更廣闊的天空!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過渡句】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jié)是高中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二節(jié),在高中地理內容的基本結構中屬于自然地理的部分。水是生命之源,本章是以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開始,以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結束。以人水關系為主線,分別講述了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及過程與意義,世界表層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對地球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及其與人類的關系。海洋水體是地球上海陸間水循環(huán)的起點和終點,也是陸地水資源不竭的源泉,所以本節(jié)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在本章中起著呈上啟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二、說學情

  【過渡句】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一堂成功的課不僅要熟悉教材,還需要我們充分的了解學生的特點。首先,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大勢,有一定記憶,這對洋流名稱、分布特點的理解和記憶有一定的'幫助。其次,對于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規(guī)律的直接影響因素——世界上的氣壓帶和風帶以及南亞冬夏季風風向風帶的變化在第二章剛剛學過,這也有利于對本節(jié)的學習。而高一學生對于密度流和補償流的理解有一定難度。課程標準也沒有作具體的要求,所以我在這一知識內容上盡量不會拓展太多。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洋流的概念及分類;會分析洋流的成因;能夠說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

  【過程與方法】

  通過運用“洋流模式”圖和“世界洋流分布”圖,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規(guī)律,提高讀圖、析圖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養(yǎng)成用地理眼光看待周圍的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地理思維,形成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辯證思維。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

  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這也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guī)律。

  【難點】

  洋流的性質判斷;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

  五、說教法方法

  【過渡句】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地圖法、小組合作法。

  六、說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運用故事導入法。我會向學生講述哥倫布兩次前往美洲所花費時間的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原因。引出洋流幫了哥倫布的忙。并通過提問“什么是洋流?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有何分布規(guī)律?”進而導入新課。

說課稿 篇6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透鏡》。本節(jié)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jié)。

  一、《透鏡》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透鏡》是照相機、投影儀、望遠鏡等光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鏡對光的作用是準確理解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的基礎,能否掌握透鏡對光的作用是學生今后能否學好第三章的關鍵,是本章的核心內容。

  二、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定

  根據(jù)課程標準提出的“通過實驗,認識透鏡對光作用”這一要求及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了解透鏡對光的作用,知道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2.過程和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通過讓學生分析得到平行光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鼓勵學生用毅力去戰(zhàn)勝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疑惑等阻力,逐步超越自我。

  4.教學重點

  探究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探究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5.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真實的復雜的物理實驗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從而實現(xiàn)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三、學習方法:

  根據(jù)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這一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形象具體,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親自探究、動手操作,強調學生的感受、體驗、實踐,強調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本課教學以實驗為教學的主線,以講學稿為學習載體,采用實驗、討論、交流、指導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四、教具準備:

  電教媒體、自制教具、凸透鏡、凹透鏡

  五、教學流程:

  本節(jié)課分為七個部分完成:

  (一)課前預習:

  分為溫故知新和問題線索兩部分。本過程是在復習光的折射的基礎上,結合問題線索有序地對教材進行全面預習,對教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板書課題: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第一節(jié) 透鏡)

  此環(huán)節(jié)準確的找出了新知識的生長點,為學生順利的猜想和理解透鏡對光的作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本流程按學點進行。

  學點1、凸透鏡和凹透鏡。(板書:透鏡的種類)

  先設置活動為“收集透鏡并進行分類,試說出分類的依據(jù)”;

  此過程可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積極參與者,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把學習延伸到課外和生活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

  通過看幻燈片認識透鏡及概念:主軸和光心;并設置相應的練習加以鞏固。(板書:主軸、光心)

  幻燈片可形象地展示透鏡及概念的形成過程,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學點2、透鏡對的光的作用、焦點和焦距(板書:焦點、焦距;透鏡對光的作用)

  本流程設置三個活動,分別探究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并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光路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同時設計一道思考題:折射光線相對入射光線而言,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工與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通過思考題的設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通過對比的方式,觀察到:平行主軸的光經凸透鏡作用后,折射光線靠近主軸,光束變窄;平行主軸的光經凹透鏡作用后,折射光線遠離主軸,光束變寬。在實驗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出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具有發(fā)散作用。

  接下來,幻燈片演示透鏡對光的作用及焦點和焦距。在演示過程中,通過如下問題: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還是虛焦點?在透鏡的另一側還有焦點嗎?透鏡的兩焦距是否相等?引導學生認識實焦點、虛焦點,且透鏡均有兩個焦點。

  經過如上流程的學習,學生可輕松完成如下部分。

  小結: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凹透鏡對光有 作用。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做 ,用 表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 ,用 表示。凸透鏡的焦點為 焦點,凹透鏡的焦點為 焦點,且分別有 個。

  運用透鏡對光的作用及光路的可逆性,完成下面的練習。

  練習過程中安排小組自由指定組員到黑板展示,或將練習情況通過展臺展示,并由學生點評。

  此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主動地應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去解決練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也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學點3、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板書: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本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此過程中,要發(fā)現(xiàn)學生操作過程中的其他方法,及時予以表揚、鼓勵,如:學生在測量凸透鏡焦距時,借助圓規(guī)來量焦距(即“亮點”到“光心”的距離),方便、精確!

 。ㄈ┱n堂小結:

  學生用知識樹的形式將本節(jié)課的收獲展示出來。

  此環(huán)節(jié)可有效督促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幻燈片演示:

 。ㄋ模┱n堂達標:

 。ㄎ澹┩卣固嵘

  (六)課后延伸:

  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以練習的形式鞏固基礎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七)反 思:

  該環(huán)節(jié),學生可反思學習過程中知識的收獲、能力的鍛煉、認識上的提升,也可以反思學習過程中成功的經驗以及不足之處,并針對自己不足之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改正。

  態(tài)度成就人生,細節(jié)決定成。

  作為執(zhí)教者,我在每節(jié)課教學完成后,結合學生學習效果和反思情況進行全面反思和總結。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氯氣說課稿12-07

燕子說課稿12-09

《亡羊補牢》說課稿12-09

排序說課稿12-09

《洗澡》說課稿12-10

祝福說課稿12-11

麋鹿說課稿12-11

《軍神》說課稿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