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4-05-29 10:28:4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熱)七年級數學說課稿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七年級數學說課稿15篇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1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一節(jié)二元一次方程組。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向大家匯報我對這節(jié)課的認識和理解。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識的延續(xù)和提高,又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另一種方程及方程組,它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的前提和基礎。通過類比,讓學生從中充分體會二元一次方程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概念,為以后函數等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它的解。

  能力目標:會判斷一組未知數的值是否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組的解。會在實際問題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情感目標:使學生通過交流、合作、討論獲取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概念。

  難點:在實際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二、教法

  現(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言道者,教學的一切活動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jié)課我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置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lián)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xiàn)教學素材,從而更好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學法

  “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心臟,活動是數學教學中的靈魂。所以我在學生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內設置并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數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參與度,力求學生在“雙基”數學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發(fā)展。

  四、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jié)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復習舊知,溫故知新

  籃球聯(lián)賽中,每場比賽都要分出勝負,每隊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某隊為了爭取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場比賽中得到40分,那么這個隊勝負場數分別是多少?

  設計意圖:構建注意主張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出發(fā),方程是本節(jié)課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認知基礎,這樣設計有利于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

  (2)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這個問題中包含了哪些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設勝的場數是x,負的場數是y,你能用方程把這些條件表示出來嗎?

  由問題知道,題中包含兩個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

  勝的場數+負的場數=總場數,

  勝場積分+負場積分=總積分。

  這兩個條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兩個方程中,每個方程都含有兩個未知數(x和y),并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兩個方程合在一起,寫成

  x+y=22

  2x+y=40

  像這樣,把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對舊知識產生設疑,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已激發(fā)了強烈的求知欲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3)發(fā)現(xiàn)問題,探求新知

  滿足方程①,且符合問題的實際意義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們填入表中。

  x

  y

  上表中哪對x、y的值還滿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設計意圖:現(xiàn)代數學教學論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必須在學生自主探索,經驗歸納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中必須展現(xiàn)思維的過程性,在

  這里,通過學習用坐標表示平移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例1(1)方程(a+2)x+(b-1)y=3是二元一次方程,試求a、b的取值范圍。

 。2)方程x∣a∣–1+(a-2)y=2是二元一次方程,試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m–1+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已知下列三對值:

  x=-6x=10 x=10

  y=-9y=-6y=-1

  x-y=6

  2x+31y=-11

 。1)哪幾對數值使方程x-y=6的左、右兩邊的值相等?

 。2)哪幾對數值是方程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數解。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論指出,數學知識要明確其內涵和外延(條件、結論、應用范圍等),通過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幾個重要方面的闡述,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yōu)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jié)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于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于是我把學生導入第五個環(huán)節(jié)。

  (5)強化訓練,鞏固雙基

  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102頁練習

  習題8.11、2題

  設計意圖:幾道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體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fā)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升華知識。

  (6)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yōu)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習的指示、方法、體驗是那個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么三個問題:

 、偻ㄟ^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谕ㄟ^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么;

 、弁ㄟ^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7)布置作業(yè),提高升華

  教科書第102頁3、4、5題。

  以作業(yè)的鞏固性和發(fā)展性為出發(fā)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一個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一個延伸?偟脑O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并充分體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tài)。

  五、評價與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類比思想,依次經過比較、歸納等活動,最終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組。下面是關于本節(jié)課的幾點說明:

  1、本節(jié)課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了優(yōu)化處理,為跳躍較大的知識點作充分的鋪墊,密切聯(lián)系新舊知識,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方法主動探索新知識,擴大知識結構,發(fā)展能力,完善人格,從而使課堂教學真正落實到學生的發(fā)展上,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思想為導向、知識為載體,以方法為中介、訓練為主干,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中心、操作為動力的教學理念。

  2、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注重引導學生分工合作,獨立思考,形成主見并進行交流,創(chuàng)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同時進行實驗操作,使課堂教學靈活直觀,新鮮有趣,從而使課堂教學實現(xiàn)教學思想的先進性、教學目標的整體性、教學過程的有序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教學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評價與質懷評價相結合,充分利用課堂觀察評價、問題討論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等多元化評價,通過幾組習題,將學生水平層次記錄在案,為學生的學習評價提供充分的科學依據,從而綜合檢驗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的理解,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在情感和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2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八節(jié)——教育儲蓄。因為《教育儲蓄》是在新課標理念下能夠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學習的一節(jié)課,所以我選擇本節(jié)課作為說課內容。我將以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三個部分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本節(jié)課是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章的最后一節(jié)課,是在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研究以教育儲蓄為背景的應用問題,對解決儲蓄問題有啟蒙作用,對其他知識有觸類旁通的應用。為學生初中階段學好必備的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經歷建立方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方程在數學上的應用價值。

  2、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儲蓄有關知識,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能運用計算器處理實際問題中的復雜數據,能運用方程對儲蓄問題做出科學的決策,滲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方法。

  (2) 數學思考目標。

  經歷猜想、推理、驗證、反思等過程,領悟到利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找“等量關系”。

 。3) 解決問題目標。

  培養(yǎng)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儲蓄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學會理財,在調查及問題解決中發(fā)展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及交流表達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4)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認識到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感受到國家對人才的重視,激勵學生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強烈愿望。

  3、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是理解儲蓄問題中幾個基本量之間的聯(lián)系,從中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2)教學難點是如何找到正確的等量關系。

  二、教學策略。

  1、教材處理。

  本節(jié)課與前面所學應用題相比,特點及解決方法是(1)本節(jié)應用題的背景與學生的生活接觸不多,有一定距離,故采取實踐調查、動畫片引入例題、填寫存款單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接觸儲蓄。(2)數據較大,可以運用計算器進行計算。(3)等量關系不易尋找,利用表格分析,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2、教法與學法。

 。1)教法:圖表分析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2)學法:實踐調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對教法與學法進一步詳細闡釋。

  3、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圖表使學生更直觀、更快捷地找到等量關系,從而降低理論教學的難度和分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三、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是通過五個教學活動展開的。

 。ㄒ唬┗顒右唬簞(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學生欣賞一組大學的圖片。教師通過數據分析,即大學學費與我國農民年平均純收入的比較,提出問題,引出本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內容。

 。康氖钦{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激勵學生立志成才的強烈愿望。)

 。ǘ┗顒佣簩嵺`應用,掌握重點。

  根據學生生活常識和休息日親自到銀行收集的資料找小組代表匯報,其它小組代表補充,教師再利用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出現(xiàn)相關概念和公式,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公式,教師板書在黑板上,作為解決儲蓄問題的公式。從中讓學生對儲蓄特別是教育儲蓄的相關知識有了更進一步了解。

 。康氖亲寣W生感知生活,體會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了解儲蓄的有關知識,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通過調查匯報,發(fā)展其實踐能力、綜合歸納整理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表達能力,為教學做好鋪墊。)

  然后出示兩個口算列式題,讓學生會利用儲蓄公式求解。

 。康氖墙档驼n堂教學難度,通過對解決問題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從而為例題的學習打好基礎。)

 。ㄈ┗顒尤和怀鲋攸c,突破難點。

  多媒體演示動畫片,先讓學生猜想問題答案,然后出示例題并引導學生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

  對問題:

  (1)可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對比較復雜的問題。

 。2)教師首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求解,在思考困難的`情況下,讓學生回憶前面所學內容,當等量關系不易找到時,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學生想到列表法,教師提供表格,學生填表,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對于本息和一格中,學生會有兩種填法,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思路不同,得到的表達式也不同,教師應鼓勵學生這種發(fā)散思維能力。對列表法找等量關系還有困難的學生,進行組內合作交流,從而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康氖牵1.要求學生認真讀懂題目,尋找反映題目全部含義的相等數量關系。2、必須根據活動二[即板書內容]找到的公式來列方程,通過自主學習,組內交流合作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立、合作的精神。3、利用表格尋找等量關系,形成解決儲蓄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

  在方程列出后,解方程的過程中,由于數據較大,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計算器計算。

 。康氖牵涸跐M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能運用計算器處理實際問題中的復雜數據。)

  通過(1)、(2)兩個問題答案的比較讓學生學會選擇最理想的方法進行儲蓄,學會理財。

 。康氖牵簼B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方法,能運用方程對儲蓄問題作出科學的決策。)

  本次活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采取“猜想――獨立思考――合作討論――獨立求解――學生作為小先生板書、講解――反思”的方法,教師作為知識的引導者還課堂給學生,使學生充分交流思想,更有助于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從而發(fā)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經歷猜想、推理、驗證、反思等過程,發(fā)展合作能力及交流表達能力。

  (四)活動四:隨堂練習,評價學習。

  練習1:小試身手。

  課前發(fā)給每名學生一個存款單,讓他們以例題中所得的數據為本金,為自己填寫存款單,利用實物投影給大家展示,教師進行表揚,使學生真正接觸儲蓄,學會理財。

  練習2:挑戰(zhàn)自我。

  出示一道與例題相仿的練習題,使學生加深對本課的理解和掌握。感受到國家對人才的重視,激勵學生報效祖國的強烈愿望。

  練習3:再上顛峰。

  出示一道有關利息稅的填空題,使學生舉一反三,能夠學以致用,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ň毩暤脑O置由淺入深,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可以調控掌握)

 。ㄎ澹┗顒游澹悍此伎偨Y,學以致用。

  教師引導學生做出本節(jié)課小結,歸納簡單的儲蓄知識,說出本節(jié)課的收獲。

 。康氖牵和ㄟ^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五)布置作業(yè):

 。1)書本作業(yè):175頁習題5。11的1、2題。

 。2)實踐作業(yè):與你的父母討論,為自己或家里的某項儲蓄或貸款設計一個最佳方案。并填寫成長記錄卡。

 。康氖牵涸谟跈z驗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的理解和運用程度;實踐作業(yè)的設置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把本節(jié)課所學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

  以上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全部說課內容,望各位專家、老師給予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多項式中同類項的概念,會識別同類項。

  2、使學生掌握合并同類項法則,能進行同類項的合并。

  3、通過觀察、比較交流了解教學的分類思想,并能準確判斷出同類項。并熟練運用法則進行合并同類項的運算。

  4、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同類項的概念、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及應用。

  難點:正確判斷同類項;準確合并同類項。

  三、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式教學、合作、交流、觀察、練習、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作為農村學生,我們都知道自己家的菜園里會把西紅柿、黃瓜、茄子、蔥分別栽培在一起,為何不把它們交叉種植呢?

  再如,在小學時,老師會讓我們把水果和非水果進行分類,生活中處處有分類問題,在教學中我們也會遇到一種分類問題,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

  根據下列單項式的特征試將其分類:

  8n、 -7ab、3ab、2ab、6xy、5n、-3xy、-ab、

  2、形成概念:

  以上式子歸為同類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導學生看書,讓學生理解同類項的定義)

  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

  注意:(1)同類項與系數無關,與字母的排列順序也無關

  (2)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

  (二)強化練習:

  1、思考:下列各組中的兩項是不是同類項?為什么?

  (1)ab與3ab; (2)2a b與2ab ;(3)3xy與- xy;

  (4)2a與2ab (5)-2.1與 ; (6)5與b ;

  2、請同學們思考下面的問題?

  3ab+5ab=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xy2+2xy2=_______ 理由是_______

  -3a+2b= 理由是_______

  3、不在一起的`同類項能否將同類項結合在一起?為什么?

  例如:試化簡多項式3x y-4xy -3+5x y+2xy +5

  解:3x y-4xy -3+5x y+2xy +5--------------找出

  (用不同的標志把同類項標出來!)

  =3x y+5x y-4xy +2xy -3+5 ----------加法交換律

  =(3x y+5x y)+(-4xy +2xy )+(-3+5)--加法結合律

  =(3+5)x y+(-4+2)xy +2 ---------乘法分配律逆用

  =8 x y-2 xy +2 ----------合并

  探討:

  合并同類項后,所得項的系數、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數與合并前各同類項的系數、字母及字母的指數有什么聯(lián)系?

  (三)例題講解

  例: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類項:

  1).2a b-3a b+ a b 2).2a b+2ab +a b-ab

  3).6a -5b +2ab+b -6a

  解:1).2a b-3a b+ a b=(2-3+ )a b=- a b

  方法是:(1)系數:各項系數相加作為新的系數。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數不變。

  2).-2a b+2ab +a b-ab --------------找出

  =-2a b+a b+2ab -ab ----------加法交換律

  =(-2a b+a b)+(2ab -ab)--加法結合律

  =(-2+1)a b +(2-1)ab ---------乘法分配律逆用

  = -a b+ ab ----------合并

  3).6a -5b +2ab+b -6a

  =(6a -6a )+(-5b +b )+2ab-------沒有同類項照抄下來

  =-4 b +2ab

  思考:合并同類項的步驟是怎樣?

  (四)鞏固練習

  1、嘗試訓練:(1)3x +x ; (2)xy - xy ;

  (3)4a+3b+2ab-4a-4b

  2、請你完成:

  (1) 3x-8x-9x (2) 5a2+2ab-4a2-4ab

  (3) 2x-7y-5x+11y-1

  3、知識延伸:

  已知 與 是同類項,求m.n的值。

  4.如果2abn+1與-4amb是同類項,則m=____,n=____;

  5.若5xy+axy=-2xy,則a=___;

  6.在6xy-3x-4xy-5yx+x中沒有同類項的項是______

  (五)課堂小結:

  談一談: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相同字母的指數一樣

  所含字母一樣

  ②交換律

 、劢Y合律

 、芊峙渎

  ①找出

  A.系數相加減;

  B.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

 、莺喜ⅲ

  合并

  法則

  要點

  (六)布置作業(yè)

  1、在下列代數式中,指出哪些是同類項。

  2x2 ,0 ,-3x ,-x2y ,(x+y)2 ,xy2, x2y ,6x ,

  -x2y , 0.5 , -x2 ,2(x+y)2 ;

  2、合并同類項

 、3y+2y ②3b-3a3+1+a3-2b

 、2y+6y+2xy-5 ④6mn+4m2n-3mn+5mn2

  3、填空:

  (1)在( )內填上相應字母,使得2( )3( )2與5x2y3是同類項;

  (2)若x3ym和xny2是同類項,則 = ;

  (3)若(n-3)x2yz和x2yz是同類項,則 ;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新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第八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容主要學習和二元一次方程組有關的四個概念。本節(jié)內容既是前面知識的深化和應用,又是今后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預備知識,占據重要的地位,是學生新的方程建模的基礎課,為今后學習一次函數以及其他學科(如:物理)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建模的思想方法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引導作用,因此本節(jié)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它們的解的概念,通過實例認識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也是反映數量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

  [數學思考]

  體會實際問題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反映現(xiàn)實世界多個量之間相等關系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能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重要作用。

  [解決問題]

  通過對本節(jié)知識點的學習,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

  引導學生對情境問題的觀察、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運用數學知識解答問題的活動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上述地位與作用的分析及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中相關概念的掌握是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親身體驗,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個數的確定。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希望平等交流研討,厭煩空洞的說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一方面通過學案與課件,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自主練習,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人合作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感受成功的樂趣。

  三、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在教學中不只傳授知識,更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引導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結論的方法。正所謂“教是為了不教”。所以我采用引導發(fā)現(xiàn)法為主,情景問答法、討論法、活動競賽法、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等完成本節(jié)的教學,真正做到教師的主導地位。

  2.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節(jié)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歸納總結,運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開拓自己的創(chuàng)造思維。這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榉e極主動的探究,這也符合數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四、教學過程與課堂活動

  為了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五個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概念

  NBA籃球聯(lián)賽情景再現(xiàn),利用世界男籃亞裔球星林書豪激勵學生相信自已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的勵志教育,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調動學生順利引入新課。

 。。觀察歸納,形成概念

  概念的教學,不糾纏于其語言本身,而是通過類比整合形成新的概念。由于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已經很了解,我主要采用了類比的方法,弱化概念的教學,強化對概念的正確理解,通過學案與課件相結合的方式,以題組形式分層漸進式訓練,讓學生明晰概念,鞏固概念,強化概念,提升能力。

  3拓展延伸,深入概念

  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是一個不斷循序上升的過程,而教學過程更是一個生動活沷,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讓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腦動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當堂檢測,強化概念

  通過課堂隨機選題的形式答題,通過合作小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競爭,將小組的認知成果轉化為全班同學的共同認知成果,從而營造寬松、民主、競爭、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從而充分體現(xiàn)數學教學主要是學生數學活動教學的`基本理念。

  5.反思小結,回歸概念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培養(yǎng)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養(yǎng)成及時反思的習慣。

  五、教后反思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在《人人關心數學教育的未來》的報告中指出“沒有一個人能教好數學,好的教師不是在教數學,而是在激發(fā)學生自已去學數學”。只有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建立對數學的理解力,才能真正的學好數學。本節(jié)課,我致力于讓學生自已去發(fā)現(xiàn)數學,研究數學,加強數學思想、方法及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不斷從“學會數學”到“會學數學”,但教無止境,課堂仍然留有遺憾,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從這樣的三個方面加強對課堂的研究:

  一是加強對學法研究、學情研究,讓教學方式與內容更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更貼近學生實際;

  二是重視學生課堂的學習感受,營造民主、開放、合作、競爭的學習氛圍;;

  三是提高教學機智、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方法,科學、合理、靈活地處理課堂上生成的問題。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5

  一、教材內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學習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識及其應用,是中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在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之后,進一步探究現(xiàn)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

  本章通過對汽車行駛速度問題的分析,使學生經歷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抽象過程,體會到現(xiàn)實世界中有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既有相等關系,也有不等關系,使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不等式。

  2、主要知識結構

  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3、教學重點和難點

  對于初一學生來說,以前接觸到的代數式及方程等知識都具有唯一性,給定字母的值,能確定唯一的代數式的值,給定方程能得到唯一的解,而這一節(jié)所接觸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卻有無數個解,需要我們去用集合的形式來表示,這對學生形象思維來說是一個大的轉變,所以我們將不等式解集的理解和表示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將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題學習力求達到如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不等式的意義,不等式解的意義,并能判斷出不等式的解。

  2、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數軸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經歷問題的提出→分析→探索→類比的過程,體會到生活中數量關系的多樣性,初步了解數形結合的重要數學思想。

  情感與態(tài)度: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讓學生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師生共同探索不等式的意義及找到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教法學法分析

  根據本節(jié)課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以講學稿為載體,采用探索發(fā)現(xiàn)法,以問題為主線,體現(xiàn)“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求解與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通過情境的分析過程,強化學生的主動探索,加強對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的數學建模思想教學,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里,對重要的概念和數學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則。

  四、教學過程分析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ǘ⿴熒樱n堂探究

  1、導入新知,解釋疑難

 。1)不等式的概念

  通過對前面情境的分析,學生對生活中的不等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并對進一步了解不等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此時再引入新的情境,讓學生去分析其中的不等關系,學生樂于接受。

  問題: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11:20距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車速應滿足什么條件?

  分析:設車速是x千米/時。

  從時間上看,汽車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則以這個速度行駛50千米所用的時間

  不到小時,即①

  從路程上看,汽車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則以這個速度行駛小時的路程要超過

  50千米,即②

  式子①和②從不同角度表示了車速應滿足的條件。

 。2)不等式的解和解集

  在了解不等式之后,學生很容易將思維轉移到什么樣的值才滿足這個不等式,光憑想像很難得出結果,此時利用多媒體的交互作用,讓學生對未知數的值進行試探。比如:若速度為100千米/時,(多媒體演示)輸入速度x的值為100,多媒體中的汽車隨之進行運動,觀察運動的結果,滿足題目的要求,所以100是這個不等式的解,從中得到不等式解的概念。

  如果學生對這個演示過程感興趣的話,鼓勵學生多進行試探,比如再輸入80、75等,同時穿插一些不滿足題意的值,如40、50等,便于進行對比,尋找這個不等式的解的范圍。在演示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不等式的解到底有多少個?

  2、這些解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

  學生回答后,從中歸納得到:只要是大于75的數都滿足這個不等式。用集合的形式表示為,從而得到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3)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ǘ嗝襟w演示)畫數軸表示不等式解集的過程。

  然后在黑板上按四步引導學生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畫數軸—→找點—→描點—→牽線

  2、歸納類比,尋找解集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ㄋ模w納總結,知識回顧

  師生合作,共同歸納。由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老師進行引導、整理。歸納時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什么叫不等式的解?什么叫不等式的解集?

  怎樣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板書設計(略)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6

  我是來自××中學的×××。我的說課稿內容是合并同類項。下面我就教 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教學評價五個方面進行設計說明。

  一、教材分析

 、宓匚、作用

  本節(jié)課在學習了單項式、多項式及其有關概念之后,以同類項的概念、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及其運用為教學內容。合并同類項是整式運算的基礎,而整式的運算對學好初中數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娼虒W目標

  ⒈知識目標:①理解同類項的概念,并能辨別同類項;② 掌握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并能熟練運用。

 、材芰δ繕耍孩偻ㄟ^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產生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抽象概括能力;②通過鞏固練習,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計算能力。

  ⒊情感目標:①讓學生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享受通過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②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由特殊到 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這一認識規(guī)律,接受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教育。

  ㈢重點、難點

  重點是同類項的概念、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及其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難點是同類項定義的歸納、概括。

  二、教法

  根據本節(jié)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為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將采用探究發(fā)現(xiàn)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教學中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fā)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并適時運用多媒體演示,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以此來達到他們對知識的發(fā)現(xiàn),并自我探索找出規(guī)律,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tài),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學法

  根據學法自由性原則,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 題情景下,通過教師的啟發(fā)點撥,在學生的積極思考努力下,自由參與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發(fā)現(xiàn)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教學程序

 、逍抡n引入

  新課的開始,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在新課伊始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望,就可以使學生愉快而主動地去接受新知識,從而取得課堂教學的理想效果。所以一開始上課,我用大屏幕顯示一道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通過探究討論解決問題,由此導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同時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

 、嫣剿餍轮

  本節(jié)課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同類項的概念,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活動1: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后,分組討論,互相交流,然后每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概括這兩組單項式的特征。教師傾 聽學生交流,在學生概括出上述幾組單項式的特征之后,提出同類項的概念,再由學生概括出同類項 的定義。由教師補充: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這樣,學生直接參與到同類項概念產生的過程,不僅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理解同類項的含義,而且能使學生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歸納、抽象概括的能力。

  為鞏固同類項的概念,我設計了一道判斷題,由學生一個個單獨完成,并簡單闡述理由,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關注每一個學生。通過這個活動加深對同類項概念的理解,為后面合并同類項打好基礎。

  另外還設計一道開放性題目,讓學生自己動手寫出兩組 同類項,組內交流寫出的項是否符合要求,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參與指導,幫助加深理解同類項 的含義,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第二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合并同類項的法則。通過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獲取新知。問題1,實際上是引例中的兩個等式,通過學生觀察,容易得出結論,左邊兩項系數之和等于右邊的系數,明確同類項相加成為一項的方法,使學生對合并同類項有個初步認識。為克服學生對這個認識可能存在的疑點,我設計了問題2,學生展開討論,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參與學生討論,指導學生探究,驗證上述認識的正確性,體現(xiàn)了獲取知識不僅要有觀察、歸納、猜想過程,還必須有驗證過程。打消疑點之后,提出問題3,有上面兩個問題做基礎,學生極易回答這個問題,教 師抓住時機,讓學生總結概括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再次培 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珈柟绦轮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三道題。

  第一題:學生判斷、理解只有同類項 才能合并,教師加以指導。本次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①學生對同類項的概念是否混淆不清,能否正確辨別問題。②是否在正確辨別 后只重視系數而忽略了字母和字母的指數。③對一些同類項的變式能否正確的.辨別。通過這道練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同類項的含義和合并同類項的方法,為本節(jié)課的應用做好鋪墊。

  第二題:是一道實際應用題。學生小組討論、交流,首先明確要解決什么問題,并圍繞這個問題開展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幫助學生展示大小兩個長方體紙盒的模型,并深入小組,傾聽學生交流,指導學生探究。學生在掌握同類項的概念和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后,通過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學數學、用數學”的基本理念,并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第三題: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直接代入計算,另一組先化簡再代入計算。通過比較讓學生充分認識新知識的優(yōu)越性,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枵n堂小結

  學生分組討論、歸納,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傾聽, 并對學生發(fā)言給予充分鼓勵和肯定,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合作的重要性。

  ㈤布置作業(yè)

  為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從課本中調選了兩道題。第一題是合并同類項,既能鞏固同類項的概念,又可利用合并同類項的法則進行計算,起到鞏固新課的目的。第二題是實際應用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運用數學意識。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完成課后作業(yè),老師批改,做好批改記錄,及時反饋學生學習的效果,便于進行課堂教學優(yōu)化。

 、臧鍟O計

  體現(xiàn)了新知識的產生過程,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并加深記憶。

  五、教學評價

  整個教學過程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這一認識規(guī)律,教師始終是學生 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激勵者、協(xié)調者、服務者,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活動時間與空間,設計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獲得技巧,使他們在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形成素質。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題是新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jié)“平方根”第二課時的內容。是在七年級學習了乘方運算的基礎上安排的,是學習實數的準備知識。運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礎上以引入了開方運算,使代數運算得以完善。因此,本節(jié)課是有助于了解n次方根的概念,為今后學習根式運算、方程、函數等知識作出了鋪墊,提供了知識積累。

  2、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幫助學生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會進行有關平方根的運算;理解算術平方根與平方根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思考

  在具體問題中抽象出平方根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⑶、解決問題

  通過舉例使學生明確平方根是靠它的逆運算平方來進行,發(fā)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主動參與使學生勇于面對困難并能夠解決困難,發(fā)展合作交流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與關鍵:

  重點: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質難點: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的理解。

  關鍵:求平方根(即開平方)運算要靠它的逆運算平方來進行。

  二、學情分析

  根據教學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我從學生現(xiàn)有知識基礎、學習現(xiàn)狀等方面分析。

  1、學生的現(xiàn)有基礎

  在“平方根”的學習中,學生在七年級時已學過了乘方的運算,上節(jié)課又學習了算術平方根的運算,初步理解了根號的表示,有助于本節(jié)的學習活動進行。

  2、學習的現(xiàn)狀

  此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強烈的“自我”和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因此對新鮮事物或新內容特別感興趣,但缺乏學習的方法。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

  (1)情境教學法:目的就是使學生盡快“走進課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

 。2)對比教學法:即把新舊知識,把二次方與平方根的概念,計算過程等對比起來進行教學.即使他們掌握了概念的本質,又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3)經驗交流法:即使學生在獨立練習、思考的基礎上,學會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經驗共享.

  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應該把過程還給學生,讓過程與結果并重。新課程也強調學生的學習應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據此學生的學法我定為小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學習法.這樣,既能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學習氛圍,又能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個人魅力的平臺.

  四、教學程序: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首先,我動畫的形式,用多媒體示出問題情境:

 。1)()2=9,()2=9;()2=0.64,()2=0.64.

 。2)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

 。3)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

  總結得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這樣的設計,其目的是通過填空,與算術平方根比較引出平方根的概念,溝通二者之間的關系,與乘方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ǘ┖献鹘涣,理解概念

  1、填空:

 。1)32=(),(-3)2=(),22=(),(-2)2=(),02=()

 。2)()2=&

  nbsp;9,()2=4,()2=0(3)有沒有一個數的平方等于負數的?

  2、想一想

 。1)正數的平方根有()個,它們互為();(2)0有()個平方根,它是();

 。3)負數______平方根(填“有”或“沒有”)

 。ㄈ┚C合訓練,突出重點

  1、出示例3求下例各數的平方根:

 。1)64;(2);(3)0.0004;(4)(-25)2;(5)11

  2、為了加深對平方根的理解,我出示課本P42頁“想一想”:

 。1)()2=();()2=();()2=()(2)對于正數a,()2=()

 。ㄋ模┱n后小結

  (五)作業(yè)P47第3和第4題

  五、板書設計平方根

  平方根概念:……例3:---------------

  開平方概念:……解:(板演詳細解題過程)……

  法則:……

  六、設計說明:

 。ㄒ唬⒅笇枷耄

  依據學生已有的基礎及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現(xiàn)代教學思想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注意數學思想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人品質;使學生體驗數學的“實踐第一”和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思想。

 。ǘ、關于教法和學法

  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及情感教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用實例和生活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節(jié)學習情緒,讓學生在乘方運算及其逆運算及平方根性質法則的比較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在練習訓練中提高解題能力,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同時,采用媒體輔助教學,增大教學密度,更好地揭示了問題的本質,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三)、關于教學程序的設計

  在教學程序設計上,充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突出以下幾個注重:

  ①注重目標控制,面向全體學生,啟發(fā)式與探究式教學。

 、谧⒅貙W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體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圩⒅貛熒g、同學間的互動協(xié)作,共同提高。

 、茏⒅刂芙y(tǒng)一,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方法,靈活運用。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8

  老師們:您們好!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來交流說課活動,謹此向在座的老師們學習。我說課的內容是華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教科書代數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數軸”的第一課時內容。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標有刻度的溫度計表示溫度高低這一事例出發(fā),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借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后學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必要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 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說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 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實踐,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確定: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系(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tǒng)的去講述。

 、茖W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xiàn)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怯捎谄吣昙墝W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征和生理特征,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fā)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fā)表見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刃睦砩希瑢W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老師應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的科學性,學好數學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知識的滲透性。

  五:教學策略:

  由于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征,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jié)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于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并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鉆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毓手拢ぐl(fā)情趣

 。ǘ┑贸龆x,揭示內涵

 。ㄈ┦帜X并用,深入理解

  (四)啟發(fā)誘導,初步運用

 。ㄎ澹┓答伋C正,注重參與

 。w納小結,強化思想

 。ㄆ撸┎贾米鳂I(yè),引導預習

  六:教學程序設計:

 。ㄒ唬毓手,激發(fā)情趣: 首先復習提問:有理數包括那些數?學生回答后讓大家討論: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實例嗎?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溫度計與數軸最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于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溫度計,并提問: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溫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數軸。結合實例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進入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實踐,同時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ǘ、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么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里說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里說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guī)定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是習慣與方便所作,由于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因此標上箭頭指明正方向,并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里說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1、2、3…負數反之。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畫數軸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給學生以示范。 畫完數軸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通過教師的親切的語言啟發(fā)學生,以培養(yǎng)師生間的默契) 通過討論由師生共同得到數軸的定義: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溫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三)手腦并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么? A、 B、 C、 D、 E、 F、 A、B、C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fā),D和F是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后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并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fā)展,畫完后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guī)范”“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并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通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ㄋ模﹩l(fā)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后,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么反過來,數軸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后面實數的學習埋下伏筆,這里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23頁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

  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說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展示自己,并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ㄎ澹┓答伋C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23頁練習1、2

  2、課本23頁3題的(給全體學生以示范性讓一個同學板書) 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3、數軸上的點P與表示有理數3的點A距離是2,

 。1)試確定點P表示的有理數;

 。2)將A向右移動2個單位到B點,點B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3)再由B點向左移動9個單位到C點,則C點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果,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達到靈活運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w納小結,強化思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師生共同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提問:你知道什么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嗎?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用什么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并能說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ㄆ撸┎贾米鳂I(yè),引導預習: 為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如下:

  1、全體學生必做課本25頁1、2、3

  2、最后布置一個思考題: 與溫度計類似,數軸上兩個不同的點所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大小關系如何? (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七:板書設計:

 。裕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fā)現(xiàn)結論,實現(xiàn)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設想,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9

  大家好,今天我上的課的題目是《角》,下面對這節(jié)課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4章第3節(jié)第一課時《角》。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點、射線的定義及對角的概念已有粗淺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角。本節(jié)課的學習將為后面學習角的比較與運算建立基礎,同時又對今后的幾何學習有重要的作用。

  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進一步認識角的意義,了解角的表示方法及掌握角的不同單位及簡單轉換。在教學安排上通過生活中角的圖形例子引入,進而由直觀到抽象出角的數學圖形,然后引導學生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歸納出角的定義。對比角的幾種表示方法,學會表示各種不同的角。在角的單位的教學中,通過學生熟知的時鐘的時、分、秒的轉換幫助學生認識度、分、秒的.概念及相互之間的轉換。

  二、教法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中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注重提供直觀素材,各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展現(xiàn)。通過對比啟發(fā)使學生獲取知識經驗。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分析

  1、知識技能: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的有關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理解平角、周角意義。 使學生正確掌握“角、分、秒”的互化,會進行角度的和、差計算.

  2.過程與方法:在度、分、秒的換算過程中,類比體會時間的互換方法培養(yǎng)學生準確運算的能力.

  3.情感目標:經歷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角的數學活動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增強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角的定義、表示法及角的度量單位。 難點:角的表示方法的選擇與角的單位轉換。

  四、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觀察實物圖片,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實物給我們共同的形象是什么?

  師生活動:師生共同欣賞圖片,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 1 (創(chuàng)設這一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自然地把學生引入課堂。)

  (二)1.角的定義

 。o態(tài))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角.這個公共端點叫角的頂點,兩條射線叫角的兩條邊。

 。ㄟ@一活動從生活中引入角,讓學生易于理解,開拓學生思維,充分體現(xiàn)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通過幻燈片動畫演示引出動態(tài)角的定義及平角和周角的意義。 (動態(tài))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形成的圖形。 2.認識平角和周角

  通過多媒體角的動態(tài)演示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幾個概念。 (這一活動的設計,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角的兩種概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

  3.設計了兩個練習題鞏固角的概念

 。ㄈ┙堑谋硎痉椒

  1、從直觀圖形引出角的表示方法 A B 角的表示方法:

 。1)用三個大寫字母表示,頂點字母在中間;如∠ABC、∠CBA (2)用一個大寫字母表示(當頂點只有一個角時)如∠B (3)用數字表示:如∠

  1、∠2 (4)用一個希臘字母表示:如∠α、∠β.

  2、合作探究

  設計了5道練習題來鞏固角的表示方法。

 。ㄋ模┙堑亩攘

  1、既然角的大小不同,我們怎樣才能精確的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單位又是什么呢?

  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 角的度量單位:度、分、秒

  度的定義: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

  C 2 1°的60分之一為1分,記作“1′”,即1°=60′ 1′的60分之一為1秒,記作“1″”,即1′=60″ 1°=60 ′=3600 ″

  練習:

  (1)把18.18°化成度、分、秒為________ .(2)把59°31′30 ″化成度的形式為__________ .

  練習:

  用度、分、秒表示:

 、0.75°=

  ′=

  ″

 、(-)°=

  ′=

  ″ ⑶16.24°=

  °

  ′

  ″

 、34.37°=

  °

  ′

  ″

  (五)小結:談一談,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然后教師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概括:

  1、角的兩種定義;

  2、角的四種表示方法;

  3、平角、周角;

  4、角的度量單位及單位間的簡單轉換。

  (六)布置作業(yè)

  課本134頁練習1.2題

  五、教后反思

  我覺得自己在內容安排上有些問題,前面角的表示方法用的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度分秒之間的轉化時間不夠。難點沒給學生講清楚。最后的練習題也沒做完。度分秒的引入也沒說好,可以直接讓學生對比時間的小時分秒來學習度分秒,會更好一點。"度分秒"的第一個練習題有點難,學生不會做.應該有個過度的過程。自己說的比較多,學生參與的少些。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是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第四節(jié),也學生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含義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通過分析圖形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認識方程模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讓學生通過分析實際問題中的“不變量”,建立方程解決問題

  ②讓學生明白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到等量關系并建立數學模型

  2、能力目標:設未知數,正確求解,并驗明解的合理性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讓學生在探索問題中學會合作

  三、說教學重點:

  如何從實際問題中尋找等量關系建立方程,解決問題后如何驗證它的合理性.

  四、說教學難點:

  如何從實際問題中尋找等量關系建立方程.

  五、說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自探式

  六、數學思想方法:

  方程的思想、化歸數學思想

  七、說教學過程:

  引入:

  情景1、放映“朝三暮四”的動畫(附內容:從前有一個叫狙公的人養(yǎng)了一群猴子.每一天他都給足夠的栗子給猴子吃,猴子高興他也快樂.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如果再這樣喂猴子的話,等不到下一個栗子的收獲季節(jié),他和猴子都會餓死,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并且把這個辦法說給猴子聽,當猴子聽到只能早上吃四個,晚上吃三個栗子的時候很是生氣,呲牙咧嘴的.沒辦法狙公只好說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沒想到猴子一聽高興的直打筋斗)請大家談自己的看法!

  1、設疑自探

  動手把自己的橡皮泥做作圓柱壓一壓,看看有什么變化!手壓前和手壓后有何變化?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相等關系沒有?能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嗎?

 、傥覟槭裁磿兣?變胖過程有那些量在變化,那些量沒有變化?

 、诶靡辉淮畏匠淘鯓咏鉀Q等體積變化問題?

 、劾靡辉淮畏匠痰戎荛L變形問題?

 、芰蟹匠痰年P鍵是什么?

 、葜荛L不變,圍成長方形圖形和正方形,那種面積最大?

 、迲梅匠探鉀Q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2、解疑合探

  問題1:

  將一個底面直徑是10厘米、高為36厘米的“瘦長”形圓柱鍛壓成底

  面直徑為20厘米的“矮胖”形圓柱,高變成了多少?

  第一步:引導學生審題

  第二步:假設未知數

  第三步:找等量關系

  第四步:列方程

  第五步:解方程

  第六步:解釋其解的合理性

  第七步:答

  3、質疑再探

  問題2:

 、侔岩桓F絲圍成一個長方形,有多少種圍法?它們的周長改變了嗎?它們的面積都相等嗎?

 、谟靡桓L為10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使得該長方形的長比寬多1.4米,此時長方形的長、寬各是多少米呢?面積是多少?

 、凼归L方形的長比寬多0.8米,此時長方形的長、寬各為多少米?它所圍成的長方形與第一次所圍成的長方形相比,面積有什么變化?

 、苋羰归L方形的長和寬相等,即圍成一個正方形,此時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米?圍成的面積與前兩次圍成的面積相比,又有什么變化?

  4、拓展運用

 、賶ι厢斨靡桓世K圍成的梯形形狀的飾物,如圖實線所示。小穎將梯形下底的釘子去掉,并將這條彩繩釘成一個長方形,如圖虛線所示。小穎所釘長方形的'長、寬各為多少厘米?

 、谌粜∶饔10米鐵線在墻邊圍成一個長方形雞棚,使長比寬大5米,但在寬的一邊有一扇1米寬的門,那么,請問小明圍成的雞棚的長和寬又是多少呢?

  八、知識小結

  本課學了如何在問題中尋找等量關系,并建立方程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之后如何驗證它的合理性

  1、等體積變化:

  鍛壓前體積=鍛壓后體積

  鍛壓前重量=鍛壓后重量

  2、等周長變形:變形前周長=變形后周長

  3、列方程的關鍵是正確找出等量關系

  4、列方程的關鍵是正確找出等量關系

  5、線段長度一定時,不管圍成怎樣的圖形,周長不變。

  6、長方形周長不變時,長方形的面積隨著長與寬的變化而變化,當長與寬相等時(即正方形),面積最大

  7、應用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審、設、找、列、解、檢、答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11

  一、教材分析

 。ㄒ唬┙滩牡牡匚慌c作用

  本節(jié)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一節(jié)的第二課時,在此之前,剛學過算術平方根,而平方根這一節(jié)內容不僅是為今后學習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準備知識,而且它完成了數的范圍的擴大,從有理數擴充到了實數,同時讓代數運算得以了完善,在乘方的基礎上引入了開平方運算,因此學好本節(jié)知識是學好后續(xù)知識的主要紐帶,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ǘ┙虒W目標

 。1)知識技能使學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與開平方的關系。學會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負數的平方根掌握平方根性質。

 。2)數學思考通過用類比的方法探尋出平方根的運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我總結出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的異同。

 。3)解決問題通過學習平方根,培養(yǎng)學生理解概念并用定義解題的能力。

 。4)情感態(tài)度①發(fā)展學生的求同存異思維,使他們能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確的處理。②通過探究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習熱情。

 。ㄈ┙滩牡闹攸c與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質。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求一個數的平方根及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二、教法學法

  教法設想采用引導探索法。采用遞進練習法。

  用類比及引導探索法由淺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平方根的定義,將定義的應用融入到探究活動中。

  學習方法觀察猜測交流討論分析推理歸納總結

  三、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為了趣味接力比賽,要在運動場上圈出一個面積為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場地,這個正方形場地的邊長為多少?

 。2)學校要舉行美術作品比賽,小明很高興,他想裁出一塊面積為5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畫布,畫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參比賽,這塊正方形畫布的邊長應取多少厘米?

  采用多媒體播放問題情境,前一個問題很好直接回答,而第二個問題就會使學生產生思維上的困惑,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導入平方根。

 。ǘ﹩l(fā)誘導探索新知

  概念:(類比算術平方根的定義)

  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從學生熟知的乘方運算入手,讓其積極參與數學創(chuàng)造活動,初步形成概念。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12

  1、說教材

  1.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平行線的判定(1)這節(jié)課是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平行線第2節(jié)的第1課時內容,它是繼“同位角、內錯角、同象同角”即三線八角內容之后學習的又一個重要知識,它是繼續(xù)學習平行線的其它判定的奠基知識,更是今后學習與平行線有關的幾何知識的基礎。因此這節(jié)內容在七~九年級這一學段的數學知識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通過這一節(jié)內容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結合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鼓勵學生思考、歸納總結,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

  12教材的重點、難點

  因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是平行線其它判定的重要依據,所以它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由于例1判定兩直線平行時需將已知條件作適當的轉化,說理過程要求有條理地表示,這在學生學習“證明”之前,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還比較薄弱,所以我把例1定為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

  2、說目標

  21知識目標:理解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并學會運用這一判定方法進行簡單的幾何推理:

  2.2能力目標:通過“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這一判定方法的發(fā)現(xiàn)過程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操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歸納分析能力。通過這一判定方法運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

  2.3情感目標:體會用實驗的方法得出幾何性質(規(guī)律)的重要性與合理性。進一步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期依據是:

  第一,判定方法的得到必須有一個實驗操作,歸納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去揭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強化知識體系形成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

  第二,這樣的教學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學生學習的認識過程和人類獲取知識的過程基本相同,需要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著名西方教育家布魯納認為“探索是數學教學的生命線”所以組織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可以突出學生是認識的主體,也有利于教師的角色轉化,教師應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3、說教法、學法

  3.1教法

  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活動,所以我采用了①探索性教學,以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②綜合性教學,把探索到的本質特征用概括地語言形成判定方法,從而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③實踐性教學,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等。

  3.2學法指導

 。1)樂學,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斷強化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會:通過新知的學習,讓學生學會新知在新的情境下如何應用,從而逐步完善其認知結構。

 。3)會學: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更進一步體會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其它知識的重要方式。

  4、說教學過程

  41實驗操作,探索新知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時,就會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

  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驗操作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問題情境:已知直線和直線外一點P,過點P畫直線的平行線:

  有哪些步驟,學生根據以下平行線的畫法,邊畫邊回答:

  ①落②靠③推④畫

  提問:⑴怎樣用語言敘述上面抽象出來的圖形(直線;被AB所截)

 、飘媹D過程中,什么角始終保持相等?(∠1=∠2)

 、撬鼈兪且粚κ裁唇牵浚ㄍ唤牵

 、戎本、的位置關系如何?(∥)

 、煽梢詳⑹鰹椋骸摺1=∠2∴∥

  42交流歸納,揭示新知

 、抛寣W生討論交流,上面敘述的條件與結論,要求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表達。

  目的: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積極地參與到觀察對象的關鍵特征,尋求平行線的判定方法的發(fā)生過程的探索活動中去,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考,把自己觀察歸納出的結論與同學交流,加強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時間與空間。

 、普堃粋同學代表回答,其他同學進行修改與補充,學生在歸納過程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有不完整之處,教師應先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新結果,給予積極的評價,再作適當好的進行修正,得出結論: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地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目的:使學生的認識從感情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

  43討論質疑,突出重點

  提問:⑴現(xiàn)在要判定兩條直線平行,關鍵要找什么條件成立?(同位角相等)

 、颇敲,同位角在怎樣的幾何圖形中才會出現(xiàn)?(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即“三線八角”)

  目的:強化判定方法的大前提及提設條件,以突出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重點。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圖例,要求學生說出條件與結論,更進一步突出教學的重點。

  課堂練習:

  44范例研究,突破難點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教材,例1:已知直線、被所截。(如圖)∠1=45,∠2=135,判斷與是否平行,并說明理由

  教師根據例題的圖形與已知條件,作這樣的分析:

 、挪聹y與平行嗎?(平行)

 、埔f明與平行關鍵要得出什么?(∠1=∠3)

 、乾F(xiàn)∠1=45度,那么能得出∠3=4度嗎?(能,∠2與∠3互補)

  目的:啟發(fā)學生把例題已知條件作適當地轉化,從而符合平行線的判定方法⑴的題設條件,作這樣的啟發(fā)與分析,使學生逐步掌握這種“執(zhí)果索因”的分析方法,來突破難點。教師先請一個同學代表敘述說理過程,再請其也同學補充完整,這樣逐步培養(yǎng)學生說理的條理性與層次性。

  以上教學,層層深入,始終讓學生參與整個問題的“發(fā)生”和“解決”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學生的探索問題的能力,滲透輔導學生會學,巧妙突破難點。

  45反饋評價,體驗成功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平行線的判定,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生對所學知識到底掌握了多少?為了撿測學生對本課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把課后練習、作業(yè)作為反饋練習,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針對學生的解答情況采取措施及時彌補和調整。接著安排了課后P6的練習及課本作業(yè)題的2、3、4,特別是2、4兩題完成后學生提問是否還有不同的方法?是否還能探索出其它的結論成立,為后續(xù)學習平行線的判定2和平行線的性質打下伏筆和鋪墊。

  以課本練習、作業(yè)為載體,體現(xiàn)了教學層次性、符合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突出體現(xiàn)基礎性、普及性與發(fā)展性。

  46歸納總結,鞏固提高

  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進而教師歸納總結。目的是訓練學生歸納概括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生在歸納過程中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小結:①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②平行線的判定⑴必須要找什么條件使結論成立?

  ③要找同位角相等,有時需對問題的已知條件作適當的轉化。

  ④你認為還有什么不懂的

 、菽阌惺裁唇涷炁c收獲讓同學們共享呢?

  作業(yè)的布置體現(xiàn)整體和局部相結合,注重分層訓練,分兩部分。一是必做題,作業(yè)本、同步練習,讓所有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及時鞏固。二是選做題,讓學有余力的同學完成,可以滿足他們學習的愿望,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才能,也符合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原則。

  5、說評價

  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給予充分的肯定。

  在教學活動中重視讓學生暴露解決問題中的思維過程,拓展性和開放性的練習安排,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大量的信息反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靈活安排教學細節(jié),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13

  一、教材分析:

  “數的運算”是“數與代數”學習領域的重要內容,減法是其中的一種基本運算。本課的學習遠接小學階段關于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減法運算,近承第四節(jié)有理數的加法運算。通過對有理數的減法運算的學習,學生將對減法運算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為后繼諸如實數、復數的減法運算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鑒于以上對教學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認識和理解,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經歷探索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的過程,理解有理數的減法法則,并能熟練運用法則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2、能力目標:

  經歷由特例歸納出一般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達能力;通過減法到加法的轉化,讓學生初步體會轉化、化歸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

  在歸納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過程中,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同伴間的合作學習。

  為了實現(xiàn)以上教學目標,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的理解和運用。教學難點是:在實際情境中體會減法運算的意義并利用有理數的減法法則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我們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已具備一定知識儲備和一定認知能力的個性鮮明的學生,而不是一張“白紙”,因此關注學生的情況對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學生經常會進行同類量之間的比較,因此學生對減法運算并不陌生,但這種認識常常流于經驗的層面;在小學階段學生進一步學習了作為“數的運算”的減法運算,但這種減法運算的學習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種技能性的強化訓練,學生對此缺乏理性的認識,很多時候減法僅作為加法的逆運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利用這些既有的知識儲備作為知識生長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來促進新課的學習,另一方面要通過具體情境中減法運算的學習,讓學生體會減法的意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齡段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探索欲望強烈,但數學活動的經驗較少,探索效率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調控。

  三、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谝陨侠砟,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及學生情況,教學設計中采用“引導——發(fā)現(xiàn)法”組織教學。其基本程序設計為: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驗證——總結歸納——反饋運用。

  上述教學程序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學生的學習,因此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是十分重要的。本節(jié)課應鼓勵和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親歷從列舉特例到歸納(不完全歸納)出一般的減法法則的全過程,體驗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全過程。

  四、過程分析: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設計、設計說明

  a、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引入

  1、首先與學生互動談論合肥本地今日的氣溫,了解合肥今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提問:合肥今天的溫差是多少度?你是怎樣計算的?

  補充回答:

  2、自然過渡到烏魯木齊的溫差的計算問題,在學生列出算式4–(–3)后引入課題:有理數的減法

 。ò鍟n題)

  通過溫度的比較讓學生明白減法的實際意義在于同類量之間的比較,為后來運用減法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從學生身邊的實際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學數學的樂趣。同時這也符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特征,使學生樂于進一步探索。

  在學生提出可以用4–(–3)計算烏魯木齊的溫差后,教師鼓勵學生充分探索計算4–(–3)的方法,得出結果為7。

  在學生得出4–(–3)=7后,教師引導學生比較4–(–3)=7與43=7這兩個算式及其結果。

  在學生對有理數的減法計算提出初步的猜想“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后,教師設問:

  只有4–(–3)=43=7這一個例子,你能不能斷定這個猜想成立?

  引導學生通過列舉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特例,如:正數

  減去正數、正數減去零、正數減去負數、負數減去正數、負數減去零、負數減去負數、零減去正數、零減去零、零減去負數等。

  最后請學生根據上面的數學活動經驗自主總結歸納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教師板書這一法則)

  學生得出結果的方法可能不一樣,教學中只要是合理的都應鼓勵。

  如采取逆運算的方法,或利用溫度計直接數讀數的方法等。

  對4–(–3)=7與43=7的觀察、比較,是進一步探索有理數減法法則的基礎?山柚嗝襟w課件演示算式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探索其中的內在關系。

  從提出猜想到得出正確得結論之間有一個探索驗證的過程,這個過程正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做數學”的過程,教學中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探索、交流。

  學生通過相互補充,不斷列舉不同代表性的特例,在合作交流中徹底理解有理數相減時總成立的一般法則。而這個“舉例”過程,正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正是一種對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學生的歸納可能不規(guī)范,教師可請學生互相交流、補充使之規(guī)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b、例題講解即時反饋

  1、師生共同完成p53例1,其中第(1)小題教師講解,其余各題請學生完成。

  在完成例1后,教學中采用分組競賽的方法及時處理p54“隨堂練習”。

  2、師生共同完成p53例2、p54例3

  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實際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并熟練利用減法法則進行減法運算。

  教師講解第(1)小題時要點明算理,規(guī)范解答。

  互動交流式的練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更積極主動。學生在活動中能體會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例2、例3是實際問題,它們的解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c、拓展應用

  師生一起分析p55的習題第5題。在弄清題意后,請學生填寫方陣圖。

  解決問題的核心是找到“每個數都加上的同一個數”是什么,這就是有理數的減法在這個實際情境下的應用。

  另一方面,本題也提供了一個三階幻方的一般填法,拓展了知識面,并為“試一試”的思考提供參考。

  d、課堂總結

  多媒體出示總結性問題:

  1、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

  2、對這些內容你有什么體會,請與你的同伴交流。

  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e、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p54-55習題2。6第1、2、3、4題

  2、課外思考:

  p55習題2。6試一試

  利用課堂作業(yè)及時反饋本課重、難點。

  利用課外思考給部分學生提供進一步發(fā)展的機會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14

各位老師:

  我說課的題目是《有序數對》.該節(jié)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材(供天津用)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第一節(jié)(教材86頁-88頁).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本章的起始內容,是學生學習了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的學習,為以后學習直角坐標系和研究函數的運動變化奠定知識基礎.雖是初始內容,但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用“數對”表示點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識以很濃,只是談到“有序”感到陌生.這些知識積淀,為完成本節(jié)課內容的學習做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本節(jié)內容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符號感,是“數”向“形”的正式過渡,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是描述解決實際生活中事物、問題的重要工具,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方面:目標分析.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本節(jié)內容的特點,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三個方面確定本節(jié)課的目標.

  一、知識能力目標:

  1.理解有序數對的概念,能說出一對有序數對的實際含義.

  2.根據一對有序數對在坐標平面內能確定一個點,根據一個點能寫出一對有序數對與它對應,滲透一一對應關系.

  二、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研究實際生活中座位位置的確定方法的活動,讓學生樹立“數“與”“形”統(tǒng)一的數學思想.

  2.通過研究有序數對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歸納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價值目標:

  1.通過參于活動,同學間協(xié)商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探究知識的精神.

  2.通過對有序數對的研究學習,進一步感悟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樹立刻苦學習品質.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品質.

  結合以上目標,我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立足學生發(fā)展的宗旨,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有序數對的含義,熟練、科學的達到“數”與“形”的統(tǒng)一.

  2.教學難點:“有序數對”中“有序”的含義.

  為了更好凸顯重點突破難點,我在學生已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通過確定座位、找路線等活動,探究有序數對的含義.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合理設疑、啟發(fā)引導、解疑點撥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第三方面: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我認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元素.教師的教是圍繞著學生的`學展開的,學生的學是在教師的教之下進行的.數學研究性活動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載體.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為此,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一、教法

  我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注重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結合目標,針對我班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和教材插圖合理設疑、巧妙點撥.適情設計梯度,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將采用以下方法:

  1.引導發(fā)現(xiàn)法:在活動中讓學生觀察所給圖片,帶著問題思考、探究知識,體悟有序數對的作用,感觸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調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適當梯度,合理設疑法:提問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形式,它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使學生的思維條理化.我結合目標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合理設疑、提問,引導學生完成學習.

  3.合作交流,協(xié)作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我的引導下,采用學生個體探究、小組內交流的學習形式交叉進行,以逐步突破重難點,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合作意識,樹立學習信心.

  4.練習鞏固法:合理選配習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檢測是否達標.以此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

  能力.

  二、學法

  學生是否學會、會學成為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標準.在本節(jié)課中我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體會知識的產

  生過程,學會學習.因此我注重以下學法的指導:

  1.觀察分析法: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

  2.探究歸納法:通過學生個體研究和小組交流協(xié)作進行探究歸納,真正體會有序數對的含義,從中領悟知識的產生,歸納規(guī)律.

  3.練習鞏固法:讓學生樹立數學重在應用的意識,檢驗學生掌握情況,找出差距,對癥下藥.

  第四方面: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明確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請同學說出自己在班上的座位的位置,就一名同學說的例如:“3排4列”進行討論,讓學生認識它的不足,補充完善,即從左向右數,從前向后數等.再次描述自己的位置,從而體會到:①數對中數應有一定的順序,是非常必要的.②在每一對數對中每一個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根據學生的討論、發(fā)言馬上引出本節(jié)課題和本節(jié)課要達到什么目標,把課堂教學推進,把學生的思維推向深入.

  第二環(huán)節(jié):協(xié)作商討,歸納總結,達成目標

  結合教材中的插圖,“電影院找座位”.我設置了問題是:①9排7號與7排9號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是什么?②在實際生活中,諸如表示座位的數對第一個數字表示什么?第二個呢?③這兩個人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請幫助錯的人找到正確的座位.通過問題,學生動腦去思考、探究、歸納,真正體會“有序數對”的含義及有序的重要性.

  接下來我出示有序數對(2,4)、(4,2)設問這兩個數對中的數字相同,只是他們呈現(xiàn)的順序不同,結合我班的座位說說他們有什么關系?他們表示的是同一個座位嗎?問題解決后我馬上又寫(3,3),這個數對中的“3”分別表示什么意義?有幾個座位和他對應?

  第三環(huán)節(jié):應用新知,體驗成功

  在目標的指導下,針對上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反饋,我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兩道習題:

  1.在黑板上畫如下圖樣式的坐標系:

 。1)如果它代表我班同學們的座位,請同學根據給出的有序數對(1,3);(3,4);(5,3),(6,2)等確定座位.

 。2)根據我指的座位用有序數對表示.

  2.教材88頁的練習.此題是用有序數對表示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線,讓學生代表說出路線坐標,讓同學去畫.在此題中有學生可能說出如(2,5);(3,4);(4,3);(5,2)這樣的路線,此條路線是斜的它從數學角度無論是有序數對還是描點都是正確的但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路線行的通嗎?讓學生討論.這樣讓學生再次體會學習數學的用途.

  第四環(huán)節(jié):完善知識體系,布置作業(yè).

  1.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2.作業(yè):教材91頁1、2題以此再次鞏固,進一步內化學生的知識體系和提高能力.

  本節(jié)課板書的內容比較少,板書有序數對和實際舉例的有序數對目的是突出“有序數對”的概念,讓學生從感官上得以完善,建立簡單的坐標系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鞏固同時為下節(jié)課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做下基礎.

  第五方面:本節(jié)課的預期評估:

  本設計未在課堂中實施,憑借我的經驗和對我校學生認知水平的了解,可能在課堂中有以下幾點困惑:

  1.在確定座位位置時可能只用排或列表示.此時我不忙于糾正,而是讓他自己去實際尋找,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此要多讓學生發(fā)言,此環(huán)節(jié)是學習好本節(jié)課的關鍵.

  2.因為本節(jié)課給學生的空間很多,課堂上的時間結構相對難控制有可能就完不成教學任務,因此我力爭使自己的提問更有針對性、學生能夠表達清楚的不在做陳述、做好學生討論問題的指導不讓學生的思維脫離軌跡等措施來調控時間.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1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魯教版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第十一章第二節(jié)《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指導,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評價.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研究不等式的性質和簡單應用.它是進一步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礎.它與前面學過的等式性質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為滲透類比,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這節(jié)課在整個教材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繼方程后的又一種代數形式,繼承了方程的有關思想,并實現(xiàn)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進一步學習一次函數的性質及應用有著及其重大的作用。

  結合本節(jié)課的地位和作用,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能解簡單的不等式;

  (2)理解不等式與等式性質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能力目標:

  (1)通過不等式性質的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猜想,分析,歸納,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探索過程,滲透類比,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鉆研精神,同時加強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

  (2)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探索研究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熱情,

 。3)通過不等式基本性質的學習,滲透不等式所具有的內在同解變形的數學美,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美的興趣與激情,從而陶治學生的數學情操。

  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本節(jié)課的

  重點是不等式性質及簡單應用.

  難點是不等式性質的探索過程及性質3的應用.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采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不同層次的思維探索過程,化抽象為具體;用類比,對比的方法化生疏為熟悉,化零散為系統(tǒng).

  二、教法分析,教學手段的選擇:

  為了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探索發(fā)現(xiàn)法和啟發(fā)式教學法,即采取觀察猜測---直觀驗證---推理證明---得出性質。在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滲透類比,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學生通過觀察,類比,猜想,驗證,應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動,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體現(xiàn)數學的嚴密性和系統(tǒng)性.為了突破學生對不等式性質3,理解的困難,采取了類比作化抽象為具體的方法來設置教學。

  三、學法指導:

  由于七年級學生有比較強的好奇心,好勝心以及顯示欲.同時經過一年初中數學的'思維鍛煉,已經初步具備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學生的以上心理特點及認知水平,所以采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展開思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理解類比,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

  四、教學過程設計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緊緊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進行如下的教學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類比猜想

  提出問題:今年我比你大10歲,5年后,我比你大還是比你小,大幾歲,小幾歲?

  2年前,我比你大還是比你小,大幾歲,小幾歲?

  類比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有類似的性質嗎?

  【設計意圖】通過一些生活實例啟發(fā)學生思考,猜想不等式的性質1

  2、舉例說明,驗證結論

  設計小活動:你說我驗

  同桌合作,舉幾個例子,可以是數字例子,也可以是生活當中的例子。相互驗證一下你猜想的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旨在增強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增強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增強學生思考的嚴謹性。活躍課堂氣氛,掀起課堂的一個小高潮。

  學生總結,教師板書,以及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同一個整式”的含義。

  3、類比等式的性質2,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不等式是否有類似的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2,3是這一節(jié)的重點、難點,在這個知識點的處理上,完全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不等號沒變,在什么情況下不變?不等號發(fā)生了改變,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了改變?讓學生自己的思維發(fā)生碰撞,再套用乘以或除以一個數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因此,必須分成正數和負數兩種情況。這種分類不是老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水到渠成的。讓學生再舉幾例試試,發(fā)現(xiàn)有沒有類似的結論。

  【教法說明】為了突破學生對不等式性質3理解的困難,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采取化抽象為具體的方法來設計教學過程。為了體現(xiàn)以學生

  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探索發(fā)現(xiàn)法和啟發(fā)式教學法,即觀察猜測---直觀驗證---得出性質,突出時間、結果和體驗學生有效學習的三個重要指標,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诖耍淖円酝o學生畫好框架,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的教學模式,大膽放手給學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這種方式能再次掀起小高潮。讓學生各有所獲,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學生通過觀察,類比,猜想,驗證,應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動,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體現(xiàn)數學的嚴密性和系統(tǒng)性.

  師生活動:由學生概括總結不等式的性質2,3,同時教師板書.

  4、例題講解,探究新知

  例1將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1)x-5-1(2)-2x3

  解:(1)根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兩邊都加上5,得x-1+5即x4

 。2)根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兩邊都除以-2,得X-3/2

  【教法說明】解題時要引導學生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進行對比,并將原題與或對照,看用哪條性質能達到題目要求,要強調每步的理論依據,尤其要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質3與基本性質2的區(qū)別,解題時書寫要規(guī)范.

  【設計意圖】應用性質精講精練,對不等式進行變形,加強對不等式性質的理解,規(guī)范書寫格式

  例2:對習題1進行適當的改編:已知ab,填空并連線:

 。1)a-3____b-3根據不等式的性質1

  (2)6a____6b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

  (3)-a_____-b根據不等式的性質3

  (4)a-b____0

  教師活動:巡視輔導,了解學生作題的實際情況,及時給予糾正或鼓勵.

  注意問題:做此練習題時,應啟發(fā)學生將所做習題與題中已知條件進行對比,例2(3)是根據不等式性質3,不等號方向應改變.這是學生做題時易出錯誤之處.

  【設計意圖】連線改變以往簡單說明理由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同樣讓學生明白言之要有理,推理要有依據,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小試牛刀: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佟摺( ) ②∵∴( )

 、邸摺( ) ④若,則∴,( )

  學生活動:一名學生說出答案,其他學生判斷正誤.

  答案:①√ ②× ③√ ④×

  【教法說明】以多種形式處理習題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2)練習第③④題易出錯

  6、拓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

  比較2a與a的大小

  【設計意圖】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勢:2a一定比a大,培養(yǎng)學生的分類討論的思想。

  7、分層布置作業(yè)必做題:b,填空并連線:(1)a-3____b-3根據不等式的性質1

  (2)6a____6b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

  (3)-a_____-b根據不等式的性質3

  (4)a-b____0

  教師活動:巡視輔導,了解學生作題的實際情況,及時給予糾正或鼓勵.注意問題:做此練習題時,應啟發(fā)學生將所做習題與題中已知條件進行對比,例2(3)是根據不等式性質3,不等號方向應改變.這是學生做題時易出錯誤之處.

  【設計意圖】連線改變以往簡單說明理由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同樣讓學生明白言之要有理,推理要有依據,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5、小試牛刀: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①∵∴( ) ②∵∴( )③∵∴( ) ④若,則∴,( )學生活動:一名學生說出答案,其他學生判斷正誤.答案:①√ ②× ③√ ④×

  【教法說明】以多種形式處理習題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2)練習第③④題易出錯6、拓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比較2a與a的大小

  【設計意圖】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勢:2a一定比a大,培養(yǎng)學生的分類討論的思想。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 】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07-07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05-15

七年級數學《整式加減》說課稿07-14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數軸》06-26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熱)05-15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經典15篇05-15

數學說課稿11-05

數學統(tǒng)計說課稿07-02

數學活動說課稿07-09

《數學樂園》說課稿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