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說課稿

說課稿

時間:2022-06-26 05:17:5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有關說課稿集錦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說課稿集錦10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ㄒ唬┙處熡脮堰@節(jié)課的目標設定為:

  科學概念

  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過程與方法

  在稱量的過程中,了解一些因素會影響稱量結果,產生誤差,學習準確稱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及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師用書對活動的說明如下:

  活動一:空氣有重量嗎。

  1.請學生對空氣是否有重量展開討論,以了解他們的原有想法。要求學生在討論中,要想辦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用證據來支持自己的想法。

  2.教科書中采用小天平來測量空氣是否有重量。只要學生觀察到充氣后氣球變得下沉,從而證實空氣有重量就可以了。教師在學生實驗操作時,一定要提醒學生仔細觀察小天平的初始狀態(tài),這樣才容易觀察到發(fā)生的變化。

  活動二:改進小天平的測量效果。

  1.學生在第一次實驗時會出現(xiàn)結果不一致的情況。這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改進。

  2.教科書列舉了兩種實驗改進的方法,一是多掛幾個氣球,二是氣球吹得更大一些。對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也加以了說明,即三條線的位置在對比前后要保持一致。

  活動三:天平稱量皮球的重量

  1.用天平稱皮球的重量,會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空氣有重量,同時也會加深對天平這種工具的認識。

  2.在兩次稱量中,第一次要將皮球充氣到圓滿,稱一稱其重量是多少。第二次要使皮球充足氣,再稱其重量?梢詥枌W生:為什么要這么做?(保持兩次稱量皮球體積一致,實驗公平)

  3.稱量后,可以問問學生:測量的結果說明什么?(空氣有重量,但很輕)用天平稱和用自制小天平稱,有何不同?(托盤天平不僅可以測出空氣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較準確地測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對測量物體的重量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接觸比較多的是彈簧秤,電子秤(在超市經常能看到)。但對于小天平和天平相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因為在生活中比較少見。

  在學生二年級的時候他們學習過重量單位克、千克,也見過幾種常見的秤(彈簧秤、臺秤、桿秤、體重秤),并曾使用過彈簧秤來測量物體重量。

  三.說實驗材料

  教材提到的'實驗材料有1根長細木條(或竹條)、3根細線、1塊橡皮泥、1個氣球、1個皮球(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1個托盤天平(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

  課前準備——

 、、教具:天平、皮球、一塊石頭,一瓶水,一瓶空氣,打氣筒,剪刀等。

 、、學具(分小組):自制小天平(細長木條或竹條,細線,夾子)、氣球、橡皮泥

  在試做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氣球用線來綁住口再掛到小天平上,學生操作起來不太方便。于是我決定在小天平兩端安裝兩個夾子,操作起來比較方便。

  四.說教學設想

 。ㄒ唬┙虒W目標

  科學概念

  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過程與方法

  初步學習設計簡單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及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知道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難點:能設計實驗來驗證空氣有重量。

  (三)教學思路

  明線:討論空氣有沒有重量——〉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分析實驗結果,改進實驗效果——〉使用天平測量出空氣的質量。

  暗線:根據生活經驗推斷空氣有沒有重量——〉通過實驗獲取證據證實空氣有重量——〉知道要使用適當的工具才能測量出空氣的重量。

 。ㄋ模┗顒釉O想

  活動一:空氣有重量嗎。

  讓學生對“空氣有沒有重量”展開討論,并列舉證據來說明。然后讓學生思考用什么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估計學生會想到用彈簧秤和小天平這兩種工具來實驗。為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課后實驗自己除了用小天平外其他的想法。

  在實驗前先讓學生對實驗方案進行充分討論。有兩種實驗方法:方法一是在小天平一端掛上沒氣的氣球,另一端掛上橡皮泥,使小天平左右兩邊平衡,再吹脹氣球,然后觀察小天平是否能保持平衡。方法二是左右兩邊先掛上等重量的沒氣氣球,讓小天平平衡。要注意讓學生認識到兩個大小一樣的氣球它們的重量不一定相等。然后再吹脹一端氣球,觀察小天平是否能保持平衡。

  實驗記錄采用圖畫的方式,一來比較直觀,二來也可以省時。讓學生畫出初始天平的狀態(tài),再畫出后來天平的狀態(tài)。實驗后把學生的圖貼出黑板,便于學生

  分析、歸納。

  活動二:改進小天平的測量效果。

  在活動一中提供給學生實驗的氣球有些組大,有些組小,這樣在實驗后的匯報中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氣球吹得越大,小天平傾斜度越大。引導學生認識到空氣越多,重量越大,小天平傾斜度越大,實驗效果越明顯。然后再讓思考還有哪些方法也能使實驗效果更明顯。

  活動三:天平稱量皮球的重量。

  教材上是用天平稱皮球里的壓縮空氣。我覺得稱能使皮球從癟到鼓起來的空氣更符合學生的思維走向。

  通過剛才的兩個活動學生已經知道了空氣有重量,繼續(xù)引發(fā)學生思考:要使球鼓起來要怎樣做?那要打多少重量的氣才能使球鼓起來?用小天平可以測量出來嗎?可以用什么工具來測量?然后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用途。先讓學生說說怎樣稱空氣有多重,再根據學生所說的方法進行演示。

  最后讓學生比較相同瓶子里的水和空氣的重量,讓學生認識到空氣的重量很輕。

  五.說教學設計

  ★★活動一:空氣有重量嗎。

  謎語引入: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一時一刻離不了。(謎底:空氣)

  1、(出示一個石頭)這個是?(出示一瓶水)這個瓶子里裝的是?(出示一瓶空氣)這瓶呢?

  2、石頭和水有重量嗎?那空氣有沒有重量呢?(幻燈片展示課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4、大家都說得很有道理,那能不能用實驗來證明你的想法呢?

  5、剛才大家說的方法都可以課后去試試。老師這里有這樣一個小天平(出示小天平)。能用這個小天平來實驗嗎?該怎樣做?下面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看哪個小組能用小天平設計實驗來證明空氣有沒有重量。

  6、學生根據實驗記錄卡,小組交流實驗方案。

  7、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實驗過程(幻燈片展示),并演示實驗。

  8、小組內分工合作展開實驗,把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卡上。(提醒學生吹氣球時要注意安全,同時別吹進唾液,那樣會導致實驗結果不真實)

  9、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10、說明了什么?(擦去“嗎”)得出結論:空氣有重量。

  ★★活動二:改進小天平的測量效果。

  1、在實驗中,小木棒傾斜,使我們知道了空氣有重量,怎樣才能讓小木棒的傾斜度更大,讓我們能明顯地感覺到空氣有重量呢?

  2、看書82頁內容,找出書中是怎樣說的,你們小組準備怎么做?

  3、小組內展開實驗.

  ★★活動三:天平稱量皮球的重量。

  1、(出示充滿氣的皮球)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了空氣是有重量的,那么這個球里的空氣有多重呢?

  2、(出示天平)這個工具叫做天平(板書:天平),是用來稱量物體的重量,這里有刻度可以讀出物體有多重,它的單位是克。

  3、演示實驗:稱量充滿氣的皮球的重量,再移動游碼使小天平平衡。讀數.(記錄在黑板上);稱量放氣后皮球的重量,再移動游碼使小天平平衡。讀數。(記錄在黑板上)

  4、兩次稱量的結果相同嗎?誰來幫我們算算這個球里的空氣有多重呢?

  5、(出示石頭、一瓶水、一瓶空氣)石頭有重量,水有重量,空氣呢?(也有重量)空氣的重量和沙、水比較怎樣?(板書:空氣的重量很輕)

  6、用天平稱和用自制小天平稱,有何不同?(托盤天平不僅可以測出空氣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較準確地測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活動四:拓展應用

  1、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你對你的表現(xiàn)滿意嗎?

  2、球里少量的空氣并不重,所以我們感覺不明顯,但一個像我們課桌那么大的箱子里裝的空氣大約有500克,差不多跟兩個蘋果一樣重。而彌漫在地球周圍的空氣有多重呢?請大家回去查找一下資料。

  3、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看課件)

  附一:

  板書設計: 空氣有重量嗎?

  天 平: 克

  空氣的重量很輕

  附二:實驗記錄卡

  實驗名稱空氣有重量嗎?

  實驗器材自制小天平、氣球等

  記 錄

  步 驟圖畫說明文字說明

  充氣前

  充氣后

  實驗結論

說課稿 篇2

  如果說正確把握教材的意圖,領會新課標精神是肥沃的土壤,那么隨時更新的教育理念,扎實的理論功底則是源源不斷的清泉。只有源源不斷的“清泉“灌溉著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土地上呈現(xiàn)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一、 說教材與學生

  《連加、連減》一課出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72頁。連加連減這一知識點經常用來解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將它放在學習了10以內兩個數相加減的后面,一方面是對加減法含義的一個拓展,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這一理念。這也是本單元的一個難點內容,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都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才能完成計算任務。而且這個知識點的思維方法對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個知識點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較重要的。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前已經熟知加減法的含義,對10以內數的加減口算也比較熟練。而且學生具有“添上、再添上”與“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所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并不困難。但是一年級兒童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時間短,思維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像連加連減這樣需要較強注意力的知識點,對他們來說是學習上的難點,表現(xiàn)在由于看不見或忘記第一步計算結果而導致第二步計算受阻的現(xiàn)象。

  二、 說教學理念

  1、數學文化觀。數學是一種文化,它不僅表現(xiàn)為一個結果,更加重要的是它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的一個見證。所以教學上應讓學生去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注重學生的經歷與體驗。

  2、建構主義心理學理論:數學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生必須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新的數學學習材料與原有的認知結構相互作用,主動地建構新的數學認知結構。

  三、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連加、連減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技能目標: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口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游戲中學,使學生喜學樂學;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并初步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增加學習的動力與信心。

  4、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

  1)應用意識;

  2)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及運用數學的思維解決問題。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用自己的'話表達圖意,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掌握運算順序。

  2、難點: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五、說教學過程

  1、 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學習連加。課的一開始,我就利用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充分的感知,并通過自己的感知說出圖意,培養(yǎng)了學生理解和說的能力。而且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舊知識的遷移,讓學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連加。課題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講述運算的順序,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編寫算式,并自己去計算,這時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教師借此讓學生在同桌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膽嘗試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建構連加的計算順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預算順序。學生初步理解連加的含義后,利用動態(tài)的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從形象向抽象過度,當學生匯報時配合課件將計算過程突顯出來,進一步鞏固了新知,也為學習連減埋下伏筆。

  2、 延續(xù)情節(jié),學習連減愛于表現(xiàn)是每個兒童的天性,讓孩子們有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孩子們增長有意注意的時間。因此教學設計上讓學生先發(fā)揮想象編寫連減的算式,再通過自己編寫的算式來編題目,充分理解連減的含義。出示板書連減,因為連減的算式動態(tài)的畫面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學生看著靜態(tài)畫面描述所發(fā)生的事,從整體上初步理解連減的含義。

  3、 觀察對比,小結算法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連加連減的含義及運算順序。但在學生的知識庫中這還是兩個獨立的知識點,有部分同學可能對連加連減的關系有模糊的認識,這時我引導學生在連加和連減知識點間搭建橋梁,形成聯(lián)系,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王國。

  4、寓練于樂。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課堂40分鐘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設計環(huán)節(jié),還是練習環(huán)節(jié)都要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與認知特征。因此在練習部分設計了一個懸念“只要猜出大腳印下的數學秘密,就能通向一個美麗的數學城堡!睂W生的胃口一下子調了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采用游戲形式來鞏固學生剛學到的新知,重點突出運算順序。

  六、反思

  1、在比較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時,我還可以在放手一些,讓學生去觀察,去表達,盡管學生有時表達得不到位,也給予充分的肯定,因為這是孩子們思維的萌芽,老師的肯定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發(fā)明家,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2、在練習看算式畫圈中,雖然我演示了一個學生得本子,如果在這里再拿幾本學生的本子上來演示,讓學生自己來作一個評價,這樣的話會更好。

  3、在上完新課后,可以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連加連減得例子。

說課稿 篇3

  《琥珀》第二課時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琥珀》是一篇科普性的說明文。作者由一塊稀世珍寶琥珀,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動傳神的語言,推測并再現(xiàn)了這塊少見的琥珀的形成過程。文章布局嚴謹,語言細膩形象,邏輯推理嚴密,真實與想象相結合,使文章具有神奇色彩。教學時,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真實情景描寫的簡潔翔實,了解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深切感受想象中的故事情節(jié)描寫的生動傳神,細致巧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以及想象的科學依據。培養(yǎng)學生刻苦鉆研的習慣,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在上新課前我先對上課時的內容進行了一個復習。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對琥珀有了一個了解,誰說說什么是琥珀呢?在學生說出琥珀的概念時,緊接著問本課中描述的是一個怎樣的琥珀?學生回答是同時包裹著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琥珀。這時我又過渡性提問這塊包裹著蒼蠅和蜘蛛的奇異的琥珀又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引起同學們對知識的渴望從而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1.學習琥珀的發(fā)現(xiàn)部分時讓同學們讀課文15-19自然段的同時。提問:琥珀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漁民為什么說這塊琥珀是很少見的?說明了什么?這時同學們說琥珀是漁民帶著兒子在沙灘上經過時,兒子踩著了琥珀并把它挖了出來。漁民認出這是一塊琥珀,并說是一塊很少見的琥珀。我進行小結一塊琥珀同時裹著兩只蟲子是很少見的。說明這塊琥珀是不可多得的,有著不同尋常的價值。

  2.學習琥珀的科學價值部分

  學生讀課文20自然段。提問:這塊琥珀有著怎樣的科研價值?學生相互討論后匯報: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fā)生在一萬年以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的時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樣蒼蠅和蜘蛛了。在學生匯報后理解詞語“推測”。通過理解推測導入琥珀形成部分的學習。

  (三)學習琥珀的形成部分

  在學習琥珀的形成部分是我首先讓同學們明白:一個事物的形成都是有條件的,琥珀也不比例外。已經知道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要想知道琥珀的形成就必須知道松脂球的形成過程。在講解中讓同學們理解松脂球形成必須的四個條件:1.松樹林。2.夏天---松樹才分泌松脂。3.湊巧---蜘蛛和蒼蠅在一起。4.松脂不斷往下滴。講解的同時板書。在學生理解松脂球的形成后再講解松脂球是怎樣形成化石的;男纬赏瑯右残枰牡臈l件:1.時間漫長。2.陸沉水漫。3.松樹腐爛。4.泥沙淹埋。再講楚松脂球形成化石以后這篇課文也就接近尾聲。于是我進行了總結。

  為了檢驗學生對本課時的掌握情況。我還設計了一些練習題對學生進行了考察。

  另外,在上本節(jié)課是我沒按課本安排的順序琥珀的形成,琥珀的發(fā)現(xiàn),琥珀的研究價值去講解,而是先講琥珀的發(fā)現(xiàn),研究價值,最后講它的形成。我個人認為這樣更能引起小學生的球知欲,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大自然探索精神。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分析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二年級上冊第五課這是一首兒童敘事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事,表現(xiàn)了當代少年兒童關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孩子閱讀的材料詩是美的載體,詩的排列形式的美,音韻節(jié)奏的美,創(chuàng)設意境的美,想象新穎獨特的美,抒發(fā)感情至真至純的美,兒童詩還有獨特的質樸美。本詩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但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直接聯(lián)系不夠普通。教學時要既抓“送蟈蟈”的敘事線,又抓“獻愛心”的.情感線,深入理解詩歌的含義,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讀中陶冶美好的心靈。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掘教材的內蘊美,引領孩子去品讀,去感受,去體驗。

  二、 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本課語言生動、形象,情節(jié)簡單,富有童趣,孩子們較歡迎。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由情而動,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朗讀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形象的感知,品讀,悟讀,并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fā)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綠線內的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四、說教學過程:

  讀

  1、認一認綠線欄內的2個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盲 滋

  2、讀一讀田字格內的9個生字,比一比,誰認得最快?

  婆 綠 鄰 居 替 您 領 童 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對子糾錯。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再讀一讀。

 。4)抽生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5)指導朗讀,要讀出詩歌的韻味。

 。6)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7)展示讀課文。

 。8)指導背誦課文。

 。9)練習背誦課文。

  (10)檢查背誦。

  寫

  1、識記前5個生字,進行聽寫。

  2、師強調替、婆、鄰。

  3、識記后4個生字,進行聽寫。

  4、師強調領的讀音,多音字難

  5、按筆順描紅。

  說

  字詞句交朋友。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這個活動主題選自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品德與生活》第三冊第五單元內容。它所處的單元是一個以《我愛綠樹,我愛藍天》為主題的教育單元,包含“我身邊的環(huán)境”、“愛惜資源”、“美,就這么簡單”三個活動主題。旨在使孩子從小懂得珍愛生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知識,初步了解人環(huán)境與人的生存關系,為其一生身心健康打下基礎。本次節(jié)課的內容主要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認識身邊的環(huán)境,感受身邊的環(huán)境對自己、對大家生活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愛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責任感,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全文分為二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感受”。學生感受清潔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優(yōu)美清新的環(huán)境,

  可以給人們帶來舒適和愉快。

  第二部分是“調查”,誰把這兒弄臟了?這是活動的重點,也是學生道德觀點轉化為道德行為的重要材料。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

  1、我以學生的生活現(xiàn)實為根本,努力創(chuàng)設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以探究式學習為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_,使課堂充滿人文精神的氛圍,讓學生心情愉快、敢想、敢說、敢問。

  2、我以體驗式學習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和諧、活躍,把道理寓于活動和感性的認識之中,做到情理交融。

  4、我充分運用電教手段,自制電腦課件,通過聲、形、像的有機結合,加強直觀性、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感情,從而促使學生把"知"轉化為"行"。

  3、我?guī)ьI學生全員參與課內學習與課外的實踐活動,引導他們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去開展觀察、調查、探索等多種體驗式學習,重視他們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經驗的積累,加強他們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互動。

  三、說學法

  1、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一學習的過程,體驗探索的快樂。

  2、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去開展觀察、調查、探索等多種體驗式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進入角色體驗,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的興趣。

  四、說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fā)體驗

  首先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孩子們帶進整潔宜人的環(huán)境中。通過綠樹、陽光、鳥鳴、青蛙和小蟲的歌聲,讓他們感受到優(yōu)美清新的.環(huán)境可以給我們帶來舒適和愉快。提示: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你喜歡嗎?為什么?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自主探索嘗試體驗

  我身邊的環(huán)境怎樣?學生討論交流,當孩子們說到有關環(huán)境污染時,提示:找一找,我們身邊還有哪些討厭的污染呢?在交流的基礎上小組合作粘貼小卡片。我準備了一些貼圖:紙屑、果皮、菜葉、塑料袋等,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在格子里貼上相應的圖片,如果圖片中沒有的內容可以自己補充。

  家里:

  我家周圍:

  學校里:

  我想說:

  看到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被污染,你想說什么?這是一個散發(fā)性思維的題目,激發(fā)了學生求索的_,學生自由地、熱烈地在組內發(fā)表意見和觀點,暢所欲言。我引導學生談談:誰把這兒弄臟了?我們該怎么做?等問題。同時,我利用課件制作了一個的角色體驗題,展示了校內外一些文明和不文明行為習慣,學生進入角色體驗,興趣盎然。根據學生的回答我隨即進行總結板書。在交流聲討環(huán)境污染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達成了共識:環(huán)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

  (三)鞏固延伸實踐體驗

  臉臟了,可以洗一洗,桌子臟了,可以擦一擦。小河臟了,怎么辦呢?孩子們談了自己的看法后,我號召大家行動起來,用自己喜愛和擅長的方式表達對環(huán)境污染的關心,在了解每個孩子的愛好、特長的基礎上,我建議他們分成幾個不同的興趣小組:繪畫組、設計組、手工制作組、宣傳組、表演組等。孩子們分成小組后,在小組內合作、討論,并且彼此分享合作的成果。教師巡視幫助他們完成一些難題,課內未完成的可以在課外繼續(xù)完成。利用周會的時間班上再開展一次以“環(huán)!睘橹黝}的活動,主要展示孩子們的環(huán)保作品。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學生在自然的合作性活動中,形成對社會、對集體的熱愛和責任感,培養(yǎng)了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和良好的文明習慣。

說課稿 篇6

  今天我所說的篇目是紀伯倫《組歌》中的《雨之歌》,它是八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五篇。

  (一)說教材:

  八年級的第二單元所選擇的都是散文詩,都是由尋常的事物激起心靈之聲,語言優(yōu)美且貼近生活,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感知生活,并進而受到感染,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使語文真正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學生最害怕的就是寫作,長期以來,我們語文常把作文和課文分開來教,其實,在學習課文時,可以通過對文章的賞析,讓學生具有初步欣賞文章的能力,掌握一些方法并用來指導寫作,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樂于寫作。

  我的教學設想是:課文《組歌》共有2篇,分別是《浪之歌》和《雨之歌》。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浪之歌》主要通過朗讀指導訓練,品味文中的語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賞析課文,掌握散文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達與意象之間的關系,本課只說第二課時《雨之歌》。

  《組歌》中的《雨之歌》與一般哲理詩一樣,也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但又與一般哲理詩不同,它不以得到某種哲理為目標,而是最終形成一個有豐富感性內容的,難以被抽象為簡單道理的形象。在《雨之歌》中,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著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也把距離和遙遠的事物聯(lián)結起來。本文的語言清麗流暢,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這些都很適合學生學習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第一,朗讀課文,展開想象,體會散文詩中感情和美妙的意境;第二,賞析課文,揣摩語言,在品味中享受審美樂趣;第三,通過賞析,理解作者筆下“雨”的形象;第四,學習修辭手法的運用,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會學生自己賞析文章,尤為重要,我把文章的重點定為兩點: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品讀欣賞文章。2、通過模仿寫作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但是由于學生還是初中生,知識結構等還比較欠缺,為此,我把品讀文章,體味文章的思想內涵和作品的藝術特點作為本文的難點。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用指導朗讀、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拔膶W的本質是始于感情而終于感情,文學家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總是要在讀者的心中同樣引起感情作用的,”因此教這篇文章時,要注意通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寫的景物所傾吐的情和意,所闡述的哲理,叩擊學生的心靈,引發(fā)共鳴。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必須打破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從而完成賞析文章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我準備用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手段加大課堂的容量,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

 。ㄈ┱f學法

  〈〈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據此,我準備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說教學程序設計:

  首先,用雨聲和有關雨的詩文進行導入。

  第二步,進行朗讀感知,回憶朗讀應注意哪些內容

  第三步,配樂朗讀,激發(fā)興趣。通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的再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

  全班朗讀,在朗讀中進行整體感知。我設計了三個題目:

  1、《雨之歌》中“雨”的形象是什么特點?

  2、這首詩從哪節(jié)開始出現(xiàn)了“人”的形象,人的出現(xiàn)有怎樣的作用?

  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賞析文章,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1、討論賞析一篇文章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2、結合所學方式賞析文章。

  3、教師進行小結

  第五步:拓展延伸,隨堂練筆

  請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選取一物,以“ 之歌”(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風之歌”),模仿寫一首散文詩,表現(xiàn)你對人生的思考。

  第六步:當場寫作,當場與學生評析作文

  布置作業(yè)

  1、摘抄文中你欣賞你喜歡的句子 2、把模仿的句子整理到作業(yè)本上。

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初中北師大版數學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章第3節(jié)《用圖像表示的變量間關系》。下面我將從教材地位及作用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及重、難點、教法分析、教學程序及設想、教學評價等方面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用圖像表示的變量間關系》是本章的第三節(jié)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用表格法和關系式法表示變量關系,而圖象表示以其直觀性有著其他表示方法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數學思想、使學生學會建立數學模型、形成自己的數學方法等;本章是函數學習的初步,而函數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變化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數學模型,其中圖像的觀察以及用圖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函數學習的基礎,為后面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還有二次函數以及這些函數圖象的分析起到重要的鋪墊作用,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力圖向學生傳達數形結合的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節(jié)中我會引導學生讀圖、識圖并對圖象加以分析。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一些生活中熟識的圖形充滿了好奇。同時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認識和簡單的分析的能力,基本上能通過個人分析和小組合作解決書上所提及的問題。

  本著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對學情分析,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學習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三、學習目標:

  1、會從圖中分析變量之間的關系;

 。ńY合書上的引例時間與溫度的變化和課堂實驗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從圖中分析不同時間內溫度的.變化情況)

  2、結合具體情境,能說出圖像上的點表示的實際意義,預測以后的變化過程;

  (我會在圖像中給出具體的點讓學生來分析,并能預測圖像的走勢)

  3、學生能讀懂生活中常見的兩個變量之間關系的圖像并能獲取相應的信息。

 。ㄍㄟ^學習學生能夠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變化、水位變化的圖像,并能對圖形加以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圖像上的點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ㄎ覍⑼ㄟ^典型例題突出重點)

  難點:從圖像中獲取變量之間關系的信息

  (通過多媒體課件,動畫展示;以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分析來突破難點。)

  四、教法分析:

  根據20xx年制定的新課程標準,為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面向全體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主要采用了:動手實踐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和體驗成功,以激發(fā)學習興趣。

  下面我來具體談一談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及意圖:

  五、 教學程序及設想

  1、動手實踐、激趣導入 由一個水溫測量的實驗引入:

  意圖:通過實驗操作讓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的動手、動腦及合作的能力

  2、展示圖像、進入新課 通過實驗展示圖像,引導學生分析進入新課學習。

  意圖: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的動機。

  3、樣題檢測、達成目標 通過目標樣來題檢測學習目的標達成情況。

  意圖:通過例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分組討論,兵教兵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從而化難為易,突破本課難點。

  4、過關測試,能力提升

  意圖:及時鞏固通過圖象法探究兩變量間關系的方法和思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5、知識梳理,強化認識。

  意圖:讓學生回顧本課內容,理解本課的知識脈絡,并使重點突出,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促使能力的形成。使知識構建的不斷完善

 。ǹ梢酝ㄟ^問學生三個問題:(1)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2)我學會了什么?(3)我能解決什么問題?

  讓學生在組內交流,然后小組代表作答,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

  6、分層布置作業(yè):

  意圖:鞏固本課所學內容,并讓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留有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六、評價建議:

  注重對學生活動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的參與程度,課堂發(fā)言,小組展示、與學生合作交流的情況(通過小組互評與自評的形式)。

  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從而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增強競爭意識。

  七、教學反思: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剛才,我僅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程序、評價建議等方面說明了這節(jié)課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思路,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和說課過程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

  附:

  實驗方案:

  工具:一只敞口玻璃杯、一個家用溫度計、酒精燈和一塊電子表。

  方法:在玻璃杯倒入適量溫開水,先測出開始的溫度,再點燃酒精燈,將溫度計放入玻璃杯中,每隔1分鐘觀察一次溫度

  問題:

 。1)當觀察時間為3分鐘時,玻璃杯中的水的溫度是多少?

  (2)如果用t表示觀察的時間,T表示玻璃杯中的水的溫度,隨著t逐漸變大T的變化趨勢是什么?

 。3)t每增加1分鐘,T的變化情況相同嗎?

  (4)估計當t=8時,T的值是多少。 你是怎樣估計的?

 。5)你能制作一幅圖反映從實驗開始到實驗結束玻璃杯中水的溫度的變化情況嗎?試試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說課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一個預案,而實際的課堂教學具有生成性,我認為本節(jié)課后,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1、課堂不是培養(yǎng)學生“學新知識”,而是去“生長新知識”

  2、創(chuàng)設情景,先易后難,認知規(guī)律。

  3、整個課堂力圖體現(xiàn)學生“主動參與、樂與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當教師的教學設計富有創(chuàng)造性時,才能把學生帶入創(chuàng)造之中,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實踐性,學生的學習成果才能富有創(chuàng)新性。只有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生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學,一旦學生的學習活動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時候,學習過程便充滿美的魅力,成為學生積極進取、自我完善的過程。教學成功之樂,在于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發(fā)展了學生的能力。

說課稿 篇8

  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站在這里,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外科護理學》,下面就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條件、教學組織與實施以及教學效果反思五大板塊進行解說:

  一、課程設置

  課程的設置取決于課程的性質,課程的性質又由課程定位、課程任務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組成,那我們就具體看一下課程的定位。

  1、課程定位

  我們選用的教材是由岑曉勇主編,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外科護理學》,此課程屬于護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也是護理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理論課程,更是護理崗位必備的一項專業(yè)技能。本課程是在護理基礎理論、護理心理學以及系統(tǒng)基礎醫(yī)學知識做鋪墊的基礎上,通過《外科護理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熟悉并掌握常見外科疾病護理的基本理論,規(guī)范的進行基本技能操作!锻饪谱o理學》屬于臨床專業(yè)課,它在護理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但具有理論性強、實踐性強和應用性強的特色,同時本課程在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中占25%以上的內容,所以學好《外科護理學》不但是學生將來能夠勝任臨床護理工作的前提,更是他們考取護士資格證所必須掌握的重要學科內容。

  2、課程任務

  本課程安排三學期學習,第一學期36課時,第二、三學期分別為72學時,共計180課時。

  課程內容與學時分配如下表所示。根據課程的內容與結構,再結合學生自身情況,重、難點也已標識。

  3、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

  通過本課程教學,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外科護理素養(yǎng),即:具備發(fā)現(xiàn)問題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然后運用評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日后走上臨床護理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二、課程內容

  根據課程的結構和內容,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外科護理學中基本理論知識,各類外科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及護理措施。

  熟悉:各類外科常見疾病發(fā)生的病因及治療原則;了解:各類外科常見疾病的輔助檢查及健康教育。

  能力目標:以人為本,運用整體護理模式,做到人性化護理。規(guī)范進行無菌操作和外科常見專科護理操作,運用整體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

  素質目標:培養(yǎng)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和對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業(yè)務品質,同時具有愛崗敬業(yè)、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滿足以上目標,才能提升就業(yè)能力,全面發(fā)展智力,完善人格修養(yǎng)。

  三、教學條件

  1、學情分析

 。1)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高職護理專業(yè)二年級學生,他們雖已完成了部分基礎醫(yī)學知識的學習,但內、外、婦、兒等臨床學科也剛剛涉及,其臨床護理思維模式還未成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他們已學的基礎知識,再聯(lián)系到臨床

  疾病,進而引導他們按照正確合理的醫(yī)學、護理學知識體系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21世紀最缺什么?創(chuàng)新!再結合學院“授人以漁”的'辦學宗旨,所以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為日后走上臨床護理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

  2、師資分析

  我們的教學團隊不但要有一定的知識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職業(yè)資格,即護士資格和教師資格,俗稱“雙師”。我們系部大多數教師具有多年的臨床護理實踐經驗,教學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夠做到教書育人,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

  3、教學資源

  課程教學除常規(guī)的教材、課程標準、課件及相關習題集,還有網絡課程、教學案例和教學視頻等。

  4、教學環(huán)境

  由于《外科護理學》屬臨床護理課程,以理論教學為主,所以,我們的教學環(huán)境大多數在教室進行。此外,我系還有設施齊全的校內實訓室及以延大附院、市人民醫(yī)院為首的十幾家醫(yī)教聯(lián)盟校外實習基地,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教學組織與實施

  《外科護理學》課程是一門臨床專業(yè)課程。因此我們采用工學結合、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及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設計和手段上,主要以學生為主體,以護理程序為導向,貫穿整體護理思想,充分體現(xiàn)教、學、做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xiàn)教師做中教,學生做中學。再應用講授、案例分析、情景教學、觀看視頻、教師指導、實訓練習、臨床見習等多種教法相結合,達到“工學結合”的目的。

  1、教法與學法

 。1)講授法:主要運用語言講授,清晰、直觀、明了、系統(tǒng)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化難為簡、化多為少,層次分明、重難點顯著,易學習、易理解、易記憶的優(yōu)點。

  學法與手段:多媒體病例圖片、病例講解視頻等多種媒介結合講解,應用于外科疾病病因及臨床表現(xiàn)的講授。

 。2)角色扮演法:選取護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情況作為情境教學的背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運用所學的知識按照操作規(guī)程嘗試完成各種操作。

  學法與手段:組織學生分組,模擬工作情景,進行仿真操作,應用于外科疾病護理措施的實施。

  (3)病例討論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幫助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學法與手段:多展示真實病例,討論分析,應用于外科疾病患者的護理。

  2、教學過程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所以我們的教學過程如下圖所示,同時,在授課時我們的課堂教學安排如下:

  3、教學考核

  課程考核辦法:平時成績10%(案例分析、課堂回答)、實踐成績30%(實訓操作)、筆試成績60%(期中考試、期末考試)

  4、教學評價

  主要采用學生測評、同行互評、督導評課及專家檢查等多種方式綜合評價。

  5、特色與創(chuàng)新

  具有理實一體化教學、開展“第二課堂”學習、師生共同學習以及搭建網絡平臺學習等。

  五、教學效果反思

  經過以上努力,我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實現(xiàn)了課程培養(yǎng)目標

  2、學生的護士資格考試過關率高(20xx年過關率84.33%提高到20xx年的85.89%,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得到了實習醫(yī)院的認可(據調查,在各實習醫(yī)院大多數由我系學生擔任實習組長,20xx年有3名同學獲得延安市人民醫(yī)院“優(yōu)秀實習生”稱號)

  4.參加省級比賽成績理想

  反思:目前我系外科護理教學團隊的集體努力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學生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醫(yī)學教育的發(fā)展腳步也越來越快,外科護理教學仍需努力,需要大力借鑒、學習、應用更多最新醫(yī)學教育成果,并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變化,將課程的組織形式,授課的方式方法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護理人員。謝謝!

說課稿 篇9

  人美版實驗教材九年級17冊第8課運用新課標的理念,我擬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對本課的設想:以審美能力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重視美術實踐,鼓勵美術創(chuàng)作,提倡學科綜合,是新的美術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原則和要求,需要我們以全新的感覺來面對課堂、學生和教材,這也是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理論依據。

  1、教材內容、地位及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實踐課,是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設置的課程。教材從日常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提取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平凡、樸實的物質材料,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并利用材質的美感進行有目的的創(chuàng)意設計與制作。本課內容趣味性強,最重要的不只是讓學生掌握制作的技能技巧,而是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利用各種材料,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挖掘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應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主導和指導思想,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持久的興趣,并獲得美的熏陶。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是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一大特色課。在第15冊《坐椅設計》、《布置理想的家居》中,學生對材料的利用有了一定的接觸,本課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感悟對材料的綜合體驗活動,同時也為后面“綜合探索”的學習做鋪墊,形成一個簡單而又完整的學習過程。

  2、學情分析

  這節(jié)課所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從學生掌握知識的角度看:經過兩年的新課程學習,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創(chuàng)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有一定知識面和制作技能。從學生的特征看:初三年齡段的學生已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理解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能有意識地運用形和色,對自己所感所想進行有個性的表現(xiàn),對本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基礎。

  3、教學目標根據《美術課程總目標》所倡導的“激發(fā)學習興趣”

  的基本理念以及“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我確定本課的三維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通過認識、感受材質,初步體驗材料的不同肌理和質感特征,加強對形式美感的基本認識。

  過程與方法: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通過欣賞和制作裝飾品,培養(yǎng)學生感知美的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生活情趣,體驗嘗試發(fā)現(xiàn)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及同學之間友好協(xié)作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教學重點:認識材料的肌理、質感特性、感受材質的形式美感,合理利用材質進行造型。

  教學難點:巧妙運用材質原有的形式特征創(chuàng)造新事物,并充分體現(xiàn)其裝飾性與趣味性。

  解決重難點的突破點:以“問題驅動”的方法,

  通過作品賞析的手段,采用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從而達到解決重難點的作用。

  5、教材處理

  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圍繞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積極的參與精神展開,過程設計分為發(fā)現(xiàn)、體會材料的美感和創(chuàng)造新作品兩個部分,教學時間1課時。重點在于以生活中的廢舊材料為載體,通過欣賞、感受、體驗、創(chuàng)作與評價,充分體現(xiàn)“教寓樂中,樂為教存”的理念。

  6、資源分析

  學生資源:結合環(huán)保主題,課前讓學生收集生活中不同肌理與質感的廢舊材料,完成本課。學校資源:利用學校資源庫的學生作業(yè)及多媒體,拓寬知識面,啟迪學生的思維。

  教師資源:通過圖片資料及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窘誑臥謐⒅厥ι實現(xiàn)教學互動的情況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重點運用兩種方法即啟發(fā)問答法和分析法進行教學。以問題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

  交替采用欣賞、啟發(fā)、分析、歸納相結合的啟發(fā)引導式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教師在課程中只是一個引路者,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師生共同探究學習,學法指導上側重于“自主探究法”,要求學生事先做好課前預習,收集有關資料,課堂中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把設疑、發(fā)現(xiàn)、探究、體驗實踐等學生認知能動性凸顯出來,引導學生運用獨立思考,自我總結的方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愉快的情景中自主學習,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本著“美術教學是美術活動的教學,學生是美術學習的主人”的新課標精神,本課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線組織教學,采用情境激趣——感受體驗——賞析探究——實踐活動——評價展示的教學方式。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欣賞幾幅用不同形式、不同材質創(chuàng)作的作品)

  問題:下面作品中許多材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你能分析其是用什么材質制成的嗎?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相互討論,并踴躍發(fā)言。(設計說明:這個過程以引導觀察、分析與討論結合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生體驗不同材質帶來的多方位的美,并驚嘆,原來我們身邊的一些普通物品,甚至一些“廢品”經過藝術加工后可以創(chuàng)造出強大的藝術魅力。使學生在課的開始就對本課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積極投入,在愉快、興奮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融入到美術的藝術魅力中。體現(xiàn)出教與學的方式的改革)

  2、感受體驗材質認識材質:要求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材質,體驗不同材質的質感特點。討論1:你收集了哪些寶貝?你所帶來的廢舊材料在質感、色彩、形狀等方面有什么特性,給你的感受是什么?例如:玻璃的透明之美、麻質品的粗獷之美,木材的質樸之美......

  討論2:想一想這些材料的特性和生活中的日用品有什么聯(lián)系?適合表現(xiàn)什么內容或形象,來美化自己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怎樣做?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討論分析問題。(設計說明:這一部分教學是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源,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感知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啟發(fā)——引導法”,及時對學生的課前準備與資料收集做小結,培養(yǎng)收集資料的能力、分析資料和得出結論的能力,真正做到面向全體。為教師有效的調控教學提供參考)

  3、賞析探究材質的運用(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范例,再次體會對材料的巧妙利用。

  引導討論以下問題:

  1、范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通過怎樣的手段制作的?

  2、哪些作品保留了材料原有的美感?采用什么方法裝飾?

  3、你準備如何巧妙使用你們找到的材料?

  互動學習:針對學生的討論、發(fā)言,教師適當歸納,看看作品是怎樣利用材質之美表現(xiàn)主題與情感的。(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通過一系列圖片的欣賞,為學生打開創(chuàng)作的思路,引導學生從這些作品中獲取構圖、形體結構、造型變化等方面的各種設計元素,

  解決本課難點:日常生活用品或裝飾品的設計制作:

  (1)先確定主題思想,進行構思。(2)選材:根據構思與構成來選擇材料的顏色、紋理質感形態(tài)。以便構成和諧的畫面。(3)分解構成:適當進行裝飾處理,尋找可利用的造型因素。(4)制作:通過剪、撕、粘、貼等方法對原材料進行分解、添加、掏空、貼邊等處理,組合新的造型。(需注意原材料的本身特性)。習方式是一種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就整個學習過程而言,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與同學、教師產生教學互動,這樣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有利的。從而改變舊教學中教師把知識嚼啐后喂給學生的教學方式。)

  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裝飾品的制作過程展示(多媒體展示):

  (設計意圖:設計創(chuàng)作中,既要保持原材料的美感特性,又要增強對材料的裝飾性與趣味性,這是本課中的難點,所以通過簡潔的制作方法直觀展示,進一步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裝飾化處理綢布貼畫生活中的.原型

  4、實踐活動(抓好輔導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

  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根據身邊已有的材料的美感,加上巧妙的想法,構思創(chuàng)作一件新穎、美觀的生活、學習用品或裝飾品溫馨提示:

  A、盡量利用收集的廢棄資源

  B、某種材料為主,其他材料作為點綴、輔助進行表現(xiàn)

  C、提倡團隊合作精神,三、四個人一小組的形式編排,可互換資源,各組互相借鑒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ㄔO計說明:通過多方互動的實踐,讓學生感受和體驗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到處都有美,只要有一雙靈巧的手,有一個愛思考的大腦,相信每個同學都能將我們的生活裝扮得多姿多彩。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帶著一種精神來完成教學任務)。設計過程中參考欣賞屏幕上的同齡人作品,希望能從中吸取靈感。

  5、評價與展示

 、儆米詈5分鐘的時間鼓勵學生自告奮勇展示小組作品,由小組長對本組設計的生活用品或裝飾品進行評述:用什么材料,通過怎么的手段制作的,滿意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又不足。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自己完成后有什么感想?然后貼到老師指定位置(教師給予肯定,培養(yǎng)學生成功感,活躍課堂氣氛)

 、谕瑢W之間相互評價,你喜歡其中哪件作品,理由是什么?(設計說明:在課堂上,我努力體現(xiàn)評價標準的多維性和多級性,幫助學生正確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實現(xiàn)了評價的功能,從而求得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拓展:

  在課堂上,由于時間有限,我們只能設計制作一小部分的生活裝飾品,在課余的時間里,我們是否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設計更多更有趣的作品呢?我們不妨積極主動地嘗試一下。(設計說明: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建議,自主的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這也是研究性學習在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把學生的視野由課內推向課外,拓展了美術學習的空間,以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體現(xiàn)了美術學科的生活性。)

  板書:

  板書旨在讓學生明確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力求簡明扼要,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

  我的板書就是這樣設計的。

  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

 。ㄒ唬┎牧系奶攸c

 。.相同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2.同一種方法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

 。ǘ┌l(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構思方法

 。保_定主題

 。玻x定原材料

  3.對原材料進行結構分解等裝飾處理。

 。矗谱

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是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屬于議論文。課文的題目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也是課文的主要觀點,課文用三個事實論述了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fā)問,不斷解決疑問,契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真理。

  2、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誕生、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fā)現(xiàn)的故事,找出他們的相同點。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3、本課重、難點:

  從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看出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本課的三個例子:(1)、洗澡水的漩渦,(2)、紫羅蘭的變色,(3)、睡覺時眼珠的轉動!?”的含義是:看出問題,不斷發(fā)問。“!”含義是: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tǒng)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以課題導入——學習詞語——初步感知課文——探究體驗——學習升華。

  由于文章題目發(fā)人深省,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提問:讀了課題,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檢查詞語情況,了解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程度,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課文寫了哪三個故事?三個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確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學生進行自生探究,這樣就為理解和探究作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接著進入教學的第四階段——探究體驗。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復讀文,反復對比,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合作探究,學生由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問題基本明朗化?茖W家們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你是怎么理解課題這句話的?文中講了哪三個故事?故事的介紹和內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時眼珠的轉動“?”和“!”的含義是什么?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匯報相機板書,并及時引導學生齊讀第二和第七自然段。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科學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學重難點: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了,能較好的體現(xiàn)當堂課的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起到言簡意賅的作用。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氯氣說課稿12-07

燕子說課稿12-09

《亡羊補牢》說課稿12-09

排序說課稿12-09

《洗澡》說課稿12-10

祝福說課稿12-11

麋鹿說課稿12-11

《軍神》說課稿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