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總結> 語文教學論文

語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3-09-16 07:57:23 教學總結 我要投稿

語文教學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huán)節(jié)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學論文

語文教學論文1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是作文起步階段的訓練,通過看圖寫話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兒童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磮D寫話是低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看圖寫話培養(yǎng)

  正文: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一、二年級學生的寫話提出了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閱讀和運用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是作文起步階段的訓練,通過看圖寫話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兒童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

  在寫話過程中,學生存在著:觀察圖畫不夠仔細,不能理解圖畫的意思,想象不夠合理,不能把多幅圖連圖成篇,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磮D寫圖,一圖一句,語言表達能力差。針對孩子們的困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總結出看圖寫話的四步教學法。

  一、仔細地看。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首先應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觀察后引導學生敘述圖意,然后,再根據(jù)畫面引導學生聯(lián)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等,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jié)更加曲折動人。

  二、大膽地想。

  很多孩子在寫話的時候雖然表達了圖意,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象。其實想象可以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引導學生把不會思維的想象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lián)想到前后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lián)想到前

  后的`幾個動作。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創(chuàng)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家喻戶曉,每個孩子都非常愛看,而且講起來滔滔不絕,因此當我把一幅有關《喜羊羊摘蘋果》的故事的畫面展示出來時,學生的腦子馬上呈現(xiàn)出他們之間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通過想象,使整個故事顯得飽滿,生動有趣。

  三、開心地說。

  說顧名思義就是培養(yǎng)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陬^表達能力是語言實踐的重要工具,是書面表達,即寫作的基礎。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看圖說話”教學,可使學生在認識事物、口語表達的反復實踐過程中,提高讀寫能力,增強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發(fā)展智力。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善于模仿,喜歡表現(xiàn)自己,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具體思維占優(yōu)勢,但是由于沒有經過說話訓練,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后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復,有時帶有語病。因此在訓練時不能操之過急,開始的要點不應過高。

  在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1)要讓學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礎上,再組織語言說出來,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

  (2)要表揚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之處的學生。鼓勵學生用詞的準確與生動,啟發(fā)學生大膽思維、合理想象、積極發(fā)言。我總是要求學生:“誰能和大家說得不一樣?誰就是最棒的孩子;

  你還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興趣盎然,表達精彩紛呈,富有童趣和靈性。一幅簡單的圖畫,在不同的學生眼里就是一幅不同的圖畫。

  (3)訓練要有層次的進行。動員全班學生參與訓練,敢說敢講。先讓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說,再大面積展開。對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學生,要引導他們進一步提高口語能力:想好了再說,說完整、連貫的話,用自己的話來說。對那些膽小不敢說的學生,也要循循善誘,促其發(fā)言,哪怕是三言兩語,也應予以肯定。

  四、快樂地寫。

  當我把《喜羊羊摘蘋果》的故事的畫面展示出來時,學生的腦子馬上呈現(xiàn)出他們之間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通過想象,使整個故事顯得飽滿,生動有趣。一位孩子這樣寫到:

  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熟了,樹上掛滿了蘋果,像一個個紅紅的小燈籠。村長慢羊羊帶領大家到果園里摘果子。沸羊羊站在石頭上摘蘋果;喜羊羊站在梯子上;他們已經摘了一籃子。只有懶羊羊不僅沒摘,還坐在地上吃他們摘下的蘋果。它都已經吃了兩個了,還要吃第三個……美羊羊看見了,跑過來批評他:“懶羊羊,你不能光吃不摘呀!你要向沸羊羊和喜羊羊學習!”而村長慢羊羊正在想該怎么教育懶羊羊才好呢!

  這時紅太狼突然從草叢后面探出頭來,灰太狼也從大樹后面鉆出來,原來他們知道小羊們今天會來摘蘋果,早就在果園里埋伏著,準備趁他們不注意就抓住他們。

  哎!真為喜羊羊他們擔心啊……

  寫到這里學生已經把畫面的內容表達清楚了,但是有的學生興趣盎然,繼續(xù)往下編故事,而且每個學生編的故事確實是五花八門,精彩極了。

  總之,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作文處在啟蒙階段,只有教師注意培養(yǎng)興趣,正確引導,認真觀察,啟發(fā)想象,鼓勵創(chuàng)新,巧妙評價,才能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才會文思如泉,筆走如神,才會寫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才會終身受益。

語文教學論文2

  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對“合作”一詞并不理解,他們并沒有合作的概念,因此引導他們理解“合作”的含義,并將“合作”融入到他們的行動中至關重要?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著手:

  一、分工是合作學習的首要任務

  開展合作學習之前,班主任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差異將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我們班有47人,我將全班分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5至6人,每個小組選一位學生作為該組的小組長,該生負責小組的討論與學習。小組的組員要合理分工搭配,取長補短,以求讓小組中的每位學生都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二、利用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

  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首要陣地。比如: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一些簡單的內容,小組內可以討論一些較難的問題。對于難或者有爭議的.內容,可以進行全班討論,從而找到滿意的答案。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著合作,而答案的獲得又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必要的合作我們要盡量避免,有些教學內容沒有合作的必要就可以完成,那么我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例如在教授《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我采用的便是小組合作交流法。文中的烏鴉是通過不斷向瓶子中投遞小石子,促使水位升高,從而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請學生們小組討論:除了此。種方法之外,還有什么其他的好辦法能夠幫助烏鴉喝到瓶子里的水?小朋友們討論得十分激烈,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分享一些孩子們的討論結果:

  1、可以找一根吸管放入瓶中就能喝到水了。

  2、先在地上挖一個小洞,再把瓶子中的水倒入小洞中,就能喝到水了。

  三、課堂教學要有趣味性

  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因此,課堂教學要有趣味性,學生在趣味中進行合作,從而提高合作的實效。同時也要選擇好合作學習的時間,讓孩子在趣味中合作便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例如,《小松樹和大松樹》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課文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為。這篇課文十分有趣,語言的感情色彩也很有特色,教授過程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時,可以請組內的小組成員們扮演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繪聲繪色地進行表演,配合著相應的動作。低年級小朋友最喜歡此類活動,沉悶的課堂容易促使他們走神,有趣的課堂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都要讓學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意義,并在行動中體現(xiàn)出來。

語文教學論文3

  課堂教學改革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然而,課堂教學耗時多、收效低、“吃力不討好”的尷尬現(xiàn)象已是人所共知。同時,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既忽視作為個體的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多種需要和潛在能力,又忽視師生群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多邊多重、多種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創(chuàng)造能力。課改專家崔允郭博士說:“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一、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效率低

  目前的小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教師講得苦,學生學得累,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造成此現(xiàn)象的最主要原因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缺失,教學效率極其低下。

  首先表現(xiàn)在教師角色:“傳授型”,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強調“齊步走”、“一刀切”。這種教學對教師的角色定位很明確,只需要“傳授”,教師的基本職能就是“照本宣科”,而事實上,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實施,不利于因材施教。班級學習機會差異懸殊,部分學生課堂實用時間少。教學時間對全班學生而言一般是一樣的,但課堂實用時間、學習機會和質量則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以語文閱讀教學為例,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獲得分析課文的機會有多有少,大約只有小部分能力強、思維敏捷的學生能參與分析課文的全過程,大部分的中等生長期只能得到部分參與分析全篇課文的機會,還有小部分學困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長期得不到獨立分析課文的機會,F(xiàn)代教學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差異常常是課堂實用時間差異造成的。

  其次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密度量小、質量差。課堂教學密度是指教學活動中合理運用的時間與一節(jié)課總時間的比例。它又可分為一般密度和特殊密度。在一般密度中,屬于教學合理運用的時間不僅包括學習新材料所用時間,而且包括了組織教學、復習舊知識等其他環(huán)節(jié)所用的時間。特。殊密度則指學習新教材所用時間在一節(jié)課中所占的比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既要盡量提高一般教學密度,又要適當掌握特殊密度。但是,小學中,普遍存在因學生違反紀律,教師花時間處理、教師上課離題或用語羅嗦、師生教學準備不足出現(xiàn)大量無謂動作等現(xiàn)象。有些片面強調提高特殊教學密度,忽視課堂理解、鞏固和新舊知識綜合貫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使學生因新知識掌握不牢而影響后續(xù)學習,造成教學效率下降。同時,教學密度不僅有量的大小,更有質的好壞。同樣的教學時間,既可以用于記憶和理解,也可用于分析、綜合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教學中用于低層學習任務的時間過多,用于高層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時間減少,使教學密度量大質差。

  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有效的語文教學,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進步與發(fā)展,使之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并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瞄準三維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必須在有效的教學手段上下功夫。

 。ㄒ唬﹤浜谜n是上好課的保證。

  備課包括: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三個方面。我們可以把備課重點細化,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提高備課的有效性,來保障有效的課堂教學。

  1、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目標對課堂具有引領作用,是一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jù)。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方面考慮,以更好地實現(xiàn)課程的總體目標。在此基礎上,還應照顧全體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情況制定分層次教學目標,以適應不同學生的發(fā)展要求。

  2、突出教學資源的開發(fā)。首先是教材資源。新教材給教師更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給學生更大的探索空間。如一位教師備古詩《贈汪倫》一課時,搜集了以往學過的李白的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抓住兩者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其次是生活資源。生活中處處有教學資源。第三是網絡資源。網絡把整個世界縮小了,在課堂里輕點鼠標,就可以發(fā)現(xiàn)大量有價值的資源。一位教師備《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在搜集到威尼斯城的迷人風光、小艇的圖片、課件中精選一部分,使得從未見過小艇的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甚至對見過水城的學生也激起了新鮮之感。

  3、注重教學問題的生成。好的問題能帶動一堂課,好的問題需要設計,也需要生成。在備課中考慮的問題生成,主要還是預設性的',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學習活動,預測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能會產生什么問題。

  4、教學方式的靈活選擇。即倡導教師根據(jù)教材、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用教學方式、設計教學方法。

  值得提醒注意的是備課應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不單指寫教案、做課前準備、搜集教學資料,也包括教師素養(yǎng)的積累與提高。對于后者,我們如何進行準備呢?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談到過,那就是讀書學習。

  三、恰當?shù)慕虒W方法有利于進行深層的學習活動、

  目標適宜了,我們再選擇教學方法。方法是為目標服務的。要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呢?應是按照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的內容與目標進行選擇。需要特別注意選擇能引發(fā)學生思維或情感的學習情境,并且把組織形式、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主體整合起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向縱深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否有效,就要看能否使學生進行深層的語文學習活動。在實施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課堂的生成實際,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展開教學。

  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語文課堂教學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必不可少。本人在教授《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時,采用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討論,以達到解決問題的方式。結果學生們對我的這種做法頗感興趣,他們能敞開自己的胸懷,盡情地談論自己的觀點,在談論的過程中,他們解決了課文中難點、重點。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再看看許多卓有成效的語文教師之所以取得教學的高效率,其訣竅之一正是貫徹教學民主原則,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僅班級管理依靠民主,討論問題發(fā)揚民主,就連每節(jié)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跟學生共同商量。這種民主作風將教師的意愿不知不覺化作了學生自己的意愿,給課堂帶來了活力與生機,大大提高了學習時間的利用率。因此,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五、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有情感的投入。

  當我們看到上課時部分學生懨懨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師提問,少數(shù)人回答,思維積極的往往只有幾個。到老師確實在認真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有些精彩的詞句也在著力推敲,可學生不承情,沒能打動學生的心。這樣懶散的課堂氣氛,教育資源浪費,師生的精力與時間也浪費了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共同存在著一點,那就是缺少一個字“情”。平靜中冷冷的,冰冰的,缺少青少年的勃勃生氣,缺少學習中的熱情洋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通過課標,我們知道了重視情感的培育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之一。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熱情,更指內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因此,課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師生就會精神振奮,獨特的感悟、別有情味的語言就會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

  首先,要先感動自己。即教師要情動于中,要深入文質兼美的一篇篇課文中去,深受感動。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學生。在教《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我先簡要介紹寫作背景,然后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特別是在分析內容中,我聲情并茂地示范朗讀,情不自禁地把學生帶入到小女孩的悲慘的境界中。是的,正是老師被這篇課文感動了,才能感動學生。教學,就是求其真,教師真愛學生,真傾心與語文,真受到課文中的景物、崇高的思想、精辟的間接、珠璣的語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擻,真情實意伴隨著語言流淌,扣擊學生的心扉,在學生心靈深處彈奏,引起悅耳的共鳴。

  六、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服務

 。ㄒ唬┻\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蘇聯(lián)教育家說:“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睈垡蛩固拐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學生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語文課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xiàn)情境,啟發(fā)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fā)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如《北京的春節(jié)》一課,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網絡展示當?shù)氐墓?jié)日風俗,通過創(chuàng)設視聽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講授《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教師根據(jù)“流落街頭,幾次檫燃火柴產生幻想,凍死街頭”幾個情節(jié)制作課件,課堂展示給學生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師生仿佛身臨其境。這種以聲音、圖形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ǘ┻\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訓練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就像是一個圓的中心,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只有認真研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取最能體現(xiàn)該目標的教學媒體,實現(xiàn)媒體與目標的統(tǒng)一性、協(xié)調性、突出性,才能達到解決重、難點的目的?s短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達到“啟其所感,導其所難!钡哪康,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達到開發(fā)學生智能,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率的目的。如《語言的魅力》一課,學生理解重點句意思是比較困難的,教師針對學生實際,制作兩組課件進行對比,一組是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并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使學生賞心悅目。另一組則是這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出現(xiàn)了一片漆黑的畫面,這樣的對比,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課文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云,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這良辰美景,對于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钡囊馑,更進一步體會到“春天來了,可是…”這富有詩意的語言所產生的魅力。

  小語第七冊《爬山虎的腳》一課,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寫出了爬山虎的葉子、腳及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中,可先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讀明白的同學在圖上畫出爬山虎的腳。然后再用實物投影把同學們的畫展示出來,集體討論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說說這樣譴詞造句的好處。這樣形象直觀的畫面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突出教學重、難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到知識。

 。ㄈ┻\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感知語言,培養(yǎng)語感。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強調抽象思維而忽視了形象思維的發(fā)展。這就造成了語文課上的“老師講學生聽”。如何才能使學生愛上語文課,能對祖國的語言文字產生興趣呢?如何才能使學生意會到語言文字的“味道”呢?如何才能最終提高他們駕御語言的能力,開啟他們的智慧之門呢?在教學實踐中,本人體會到: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訓練語感,語感就是指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和迅速領悟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直覺的、整體的把握,是構成一個人語文素質的核心因素。語感的訓練不能憑教師的三言兩語,而是要以形象思維理論為依據(jù),以現(xiàn)代教育我們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僅僅是個開端,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距離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還有很大的差距,還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語文實踐中努力總結提升,以構建更加和諧生動高效的教學模式。

【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課的教學效率教育論文03-19

語文議論文03-28

語文滿分議論文08-23

高考語文議論文02-15

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的內容論文(通用8篇)09-02

高中語文議論文05-20

高中優(yōu)秀語文議論文05-23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11-02

語文高考滿分議論文04-24

高二語文議論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