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

時間:2022-12-23 12:17:15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評價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5篇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

  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當下仍流行的課堂教學評價還沿襲著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觀,已經失去了它對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功能,甚至異化為教學改革的障礙與阻力。因此,重建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已刻不容緩。

  我們是在深化我省中小學“指導—自主學習”教改試驗的進程中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新體系的探索的。我們認為,首先必須把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與課堂教學的改革目標統(tǒng)一起來。

  其次,這個教學評價不是終結性的,應該是診斷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對課堂教學的價值作出判斷,而且要對課堂教學增值的途徑提出建議。

  第三,評價者與教師在課堂觀察中應有共同關注的焦點,這個焦點就是課堂上學生的狀態(tài)。任何教學效果都必須通過調控學生的狀態(tài)才能實現(xiàn),而不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直接結果。

  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也有如下五個觀察的維度:

 。1)組織能力

  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語言的組織、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

  (2)注意中心。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應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除了觀察教師在自己講授時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學生身上,還要觀察當學生自主活動時,教師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學生活動的反饋與調節(jié)。

 。3)教學機智。

  開放的課堂更需要教師機智的品質。必須觀察教師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而且還要觀察他是否靈活果斷地采取恰當有效的策略與措施,推進教學發(fā)展的進程。

  某位地理教師上課,課前由值日生掛地圖,值日生故意把地圖掛反了,想看看教師怎么處理。教師并沒有生氣,而是說:“學地理就要達到這種水平,從地圖背面就能知道正面是什么。”接著他提問,學生不能應答,他說:“我們還沒有學到這種水平,今天還是要把地圖翻過來!边@種上課的機智,學生學到的不僅是一種知識,而且是待人處世的一種能力、一種行為方式、一種文化。

  (4)教學態(tài)度。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有的教師很有經驗,對學生很負責任,但學生的發(fā)展并不理想。心理學把教學態(tài)度分成兩類:一類為非交往性態(tài)度,另一類為交往性態(tài)度。前者與教學效果的相關系數(shù)極低,后者才會產生積極影響。我們強調對學生的交往,一是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對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負責;二是呼喚課堂上教師的熱情與寬容,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坦率與自發(fā)性。

 。5)教學境界。

  教學水平有三個相互貫通的層面:授受知識、啟迪智慧、人格生成。要觀察教師對這三者整合發(fā)展的關注與自覺性,鼓勵教師向更高的教學水平努力進取。其二,把主動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時間,作為一種教學境界去追求。

  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應成為教師改進教學過程的行動指南,應杜絕把課堂教學評價當作教學管理的棍棒。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而不是評價的靶子。須知課堂教學評價雖然很重要,但它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既不能代替學生學,也不能代替教師教。課堂教學評價如果脫離了改進教學過程的本真目的,而獲得其他功利性的社會價值,就會成為教學的災難。這是特別值得我們警惕和注意的。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心得體會通用4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對學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謂“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fā)展”。而學校質量提高的關鍵是如何構建有效課堂。以往我們總感到:語文教學花得時間較多,但卻收效較低,遠比不上數(shù)學成績,那么教師應如何發(fā)揮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么樣的語言講,用什么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fā)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么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xiàn)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興趣、情感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科的發(fā)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于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并給予適當?shù)募。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為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chuàng)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fā)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采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xiàn),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表揚。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這時采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chuàng)新因素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fā)。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心得體會通用5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劉__的《贏在課堂》唐山68中高效課堂途徑與方法,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淺、感觸頗多。書中的內容安排得科學合理,實踐與理論交相輝映,可讀性很強。內容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書中的很多教學方法非常實用,可操作性極強。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真真切切來自于我們的教學之中,讀來倍感親切,一篇篇精辟到位的分析一次次讓我茅塞頓開,很多教學方面的問題終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我一邊讀一邊思考著:如何讓課堂評價助燃課堂?

  俗話說:“表揚是最廉價、最有效的獎品!崩蠋焸円舶l(fā)現(xiàn),積極的鼓勵是肯定學生學習成績和態(tài)度的一種方式,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上進心、自尊心。在教學中,我們不失時機地運用“回答的很好”“考慮的周到”“問得好”等激勵喚醒親切的話語,使學生在平等愉快的氛圍中享受著學習的快樂?山虒W中一些過多的、籠統(tǒng)的表揚,就導致了評價缺乏真情實感。記得在一次公開課教學活動中,聽課的教師對我說,在我的課上,聽的最多的一句表揚是:“太好了!”,而且頻頻出現(xiàn),這種評價雖然是表揚性的,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但對于學生的學習卻幫助不大,因為他們不明白對在哪里,好在哪里。學生則無從獲得真正的成就感、驚喜感。

  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了解評價在高效課堂中的作用:1。調動學生積極性;2。激發(fā)創(chuàng)新欲望;3。使學生品嘗成功喜悅;4。最終使學生產生興趣和動力。

  高效課堂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蹲下來與學生交流”,并倡導“教學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高效課堂的評價要求我們區(qū)分對待:

  首先,對于學困生的評價時,我們要了解學困生的特點:缺少自信,需要鼓勵。評價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1。對于學困生的評價,重了,會傷害自尊心;輕了,無法起到評價作用。2。要從他們身上發(fā)現(xiàn)讓他們自己認同的優(yōu)點,進行準確評價。3。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打消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學習愿望,可側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方面,如:“雖然你沒有把問題回答全,但是你能發(fā)言,就很了不起,勇氣可嘉。你真有毅力,一次次說錯,一次次重說,一次次克服困難,終于將年的來歷說完整了!边@樣做的好處是讓后進生心服口服,為他們進步指明了方向。

  其次,對于中等生的評價,中等生的特點:占多數(shù),有向優(yōu)等生靠近的愿望,但學習的積極性不持久,潛力還未限度地發(fā)揮。評價時要注意他們對學習態(tài)度的鼓勵和欣賞,對知識正誤以及學習方法的點評,教師要抓緊時機,在他們表現(xiàn)好時候,給予限度的表揚,比如:“這句話你說得多好!請給大家再說一遍吧!““很欣賞你畫畫時專注的樣子!薄耙袅吭俅笮,老師覺得你長大肯定是個播音員!”

  最后,對于班上優(yōu)等生的評價,優(yōu)等生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課本對于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他們所需要的是超越課本難度的新知,要體會學識上同齡人的快感,要享受獲得更高水平知識的樂趣。所以,評價時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簡單課本上的知識,而應選擇獨特視角,激發(fā)深入思考,使其進入更深層次。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2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一項最主要的工作。課堂教學離不開評價,評價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是教與學主要的、本質的、綜合的一個組成部分,貫穿于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下是我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點滴感悟

  一、發(fā)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既不是課堂的支配者,但也不能失去對課堂的控制。運用評價語言的導向作用,可以巧妙地組織課堂。比如,“×××說得可真完整!”其他同學就知道,下面再回答問題要像×××同學那樣說完整。再如,教師不經意地說一句:“第×小組行動得可真快!”其他小組聽到后就知道要抓緊時間了。教師在發(fā)揮組織作用的同時,又沒有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一個管理者,既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又使課堂活而不亂。

  二、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 真心 實意地評價學生,讓學生感到教師的評價是珍貴的,而不是“例行公事”;要用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語言去評價學生,而不是模式化的套話。好的評價語言能在無形之中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比如,“你說到老師心里去了,老師就想要這個方法呢!”“你真厲害!高年級的知識你都知道!”“雖然你這道題做錯了,但是不要泄氣,你在老師的心里還是很棒的!”教師激勵性的評價語喚起了學生激動、振奮、羨慕等多種積極的情感,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三、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 因此在課堂上,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來,成為學習活動的有機部分。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自評和教師的導評,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

  其實,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評價是目標多元、主體多元、方法多樣的。如果我們能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不僅有成就學生的發(fā)展,也能成就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我們要不斷積極研究、優(yōu)化評價內容和方法,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3

  努力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怎樣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現(xiàn)淺談本人閱讀《小學體育教學評價》的點滴體會:

  一、巧設懸念誘興趣

  懸念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的焦慮心理,它是學生對新知識企盼的興趣來源。在教學中抓住小學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識規(guī)律,結合體育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如在進行教材《緒言》一節(jié)教學時可向學生展示體育科學的發(fā)展歷史和21世紀化學發(fā)展的宏偉藍圖,介紹體育與人類生存和社會文明的重大關系,使學生體驗“處處有體育”的真情實感,與此同時巧妙地配合體育訓練設置問題,使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感受體育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向往學習體育,增強對體育學科的興趣。

  另外,在每節(jié)課的導入時,也可以聯(lián)系實際設計一些與知識有關,并且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驗現(xiàn)象問題或者實驗,作為懸念,讓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為什么”,使學生一上課就興趣盎然,沉浸在樂學的氣氛中。

  二、誘導探究激興趣

  誘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操作、觀察、設計、討論等)尋找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整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以思維為主線,視聽并舉,深思結合,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感知活動,激發(fā)探究體育知識的興趣。不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三、研討釋疑增興趣

  學生通過學習一些疑問已經解決但同時又會產生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學生在探究新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怎么去做,受到了什么啟發(fā)都會反饋出來,甚至爭論不休。此時,教師只要給以恰當?shù)恼T導、點撥,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開展熱烈的討論、認真思考、質疑辯難,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就會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這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步步設疑,步步深入,步步點撥,使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成功的喜樂。使學生情緒倍增,效果良好。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優(yōu)化體育訓練,充分利用實驗電教手段,積極開展體育活動課,充分調動學生積

  極性,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強制性”教學活動為“主動性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4

  通過對“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學評價”的學習,使我認識到新課程下的教師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探究式教學,不但要加強學生的雙基知識,而且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但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像力;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通過這次學習,結合我個人教學實踐,心得體會有以下幾點。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機械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老師,被束縛在教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其創(chuàng)造力受到壓抑和扼制。因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準確把握教學評價這個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角,教師要成為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增強學生的自信、自立、自強的觀念,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去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發(fā)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fā)展。

  沒有觀察就沒有發(fā)現(xiàn),更不能有創(chuàng)造。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又具體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并運用直觀教具及現(xiàn)代教學技術,以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做仔細、深入的觀察。沒有想象就沒有感悟。在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然后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誘發(fā)學生進行課境想象,使學生從中對所學內容有之感悟。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基礎教育特別是小學教育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新課程標準倡導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而以個人電腦、多媒體教學、計算機教學軟件等為主要內容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使知識的積累途徑和學習方法發(fā)生了變化,豐富的信息使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此信息技術可以成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有力工具,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的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必然隨之發(fā)生變化。信息技術強大的互動功能可以豐富傳統(tǒng)的師生互動關系,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廣泛、更有針對性,從而促進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所以,作為新課程下的教師,要積極的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的實踐、探索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是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的必須具備的技能。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就是為了學生的“學”,新課程下教師教學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放在實處,使每個學生學習能力有長足進步,這是我們教師的職責和任務。我們要大膽拋棄“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開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景,讓學生輕輕松松地學習,以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素質,優(yōu)良的思維品質,從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5

  世界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核心的理念之一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炒。然而現(xiàn)今,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使得很多學生討厭學習,不善學習。一談起學習就焦慮不安。特別是應考這根指揮棒在牽著教師與掌生的鼻子走。使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以致教師與學生在精神層面都得不到那種學習快樂的享受。但現(xiàn)實總歸是現(xiàn)實。這種現(xiàn)實目前還不是我們教師個人所能改變的,那唯有的,我們只有改變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策略。使我們的教學變得更聱松、令人最滿意。工作更有效。

  本學期。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我對教學的“有效性”有了進一步思考。有效教學是一種理念,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一種注重全面發(fā)展的結果。實際教學中,只要學生沒有取得“預期的應有的進步和發(fā)展”,就不能稱之為有效教學。那么該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有效備課。切實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用心研讀課標要求,把握教學目標,精心研讀課文,熟悉教學內容,精心撰寫教案。要全面地掌握學生的特點,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進行考慮如何創(chuàng)建與之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選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關鍵抓住有效教學的主陣地一一課堂。要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教師要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一一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不妨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復、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深刻體會到課堂提問要集中,不能太散亂,指向性要明確,緊扣教材內容,圍繞掌習目標,化零為整,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另外,教師要重視課堂評價,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對于回答出色的學生給予高度的評價的同時。對于因為膽小害怕而說話語無倫次的學生也應適時給予鼓勵,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在尊重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教學機智調節(jié)好課堂教學。

  “教"是為了“學”,檢驗“教”的有效是積極地“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是動態(tài)生成師生教與學的智慧的教學,是關注師生雙方生命健康發(fā)展的教學。對有效課堂的反思就會“逼”著教師們提高自身素質,盡快由教書匠型教師轉變?yōu)榭蒲行、專家型教師。強化自己的有效意識,使其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一個教師絕不能憑感覺、憑經驗、憑苦干去教學,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機械性記憶、淺層次理解和簡單運用上。而是要持續(xù)不斷地追問自己:“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什么樣的教學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掌有效嗎?"“有沒有比我的教學更有效的教學?”

  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努力提升自己。我們在教學工作中還要進行教學反思,只有在不斷反思中才能不斷調整教學設計,不斷積累經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相信只有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從關注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高度。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6

  12月21號,我聽取了譚麗君老師的關于課堂教學評價的講座,讓我深有感觸。下面就講座做個總結: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新課程改革實驗在全國范圍內的大面積鋪開,傳統(tǒng)教學評價中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地在改革中體現(xiàn)了出來,因此,建立一種新的適應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體系,已經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相比,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既要遵從教育評價理論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評價的特征。

  一、發(fā)展性

  發(fā)展性是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評價最重要的特征。所謂發(fā)展,指的是教學評價要改變統(tǒng)一的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擇的功能,而發(fā)揮其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功能。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特別是考試評價強化選擇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無法認識自己的潛能,從而喪失了自我發(fā)展的動力。因此,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評價應該承認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個性差異,承認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同發(fā)展水平,評價的作用是為了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斷發(fā)展。為此,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應從評價學生的“過去”和“現(xiàn)在”,轉向評價學生的“將來”和“發(fā)展”。所以在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評價里,是對學生過去和現(xiàn)在做全面分析,根據(jù)他們過去的基礎和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預測性地揭示每個學生未來發(fā)展的目標,使他們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激勵他們釋放自己的發(fā)展?jié)撃,通過發(fā)展縮小與未來目標的差距。在評價中主張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重視學習過程和體驗情況、重視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視學生之間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歸根結底是重視學生各種素質尤其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狀況。

  二、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傳統(tǒng)考試方法的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學生則是被評價者,是評價的客體,在評價中處于被動地位。而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要求評價主體是多元的。評價提倡的是多元化主體,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生與教師互動評價等等,提倡把學生小組的評價與對小組中每個學生的評價結合起來,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結合起來。教學評價不再是評價者對被評價者的單向刺激反應,而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互動的過程,其中,評價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評。在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評價中,學生應該是主動的自我評價者——通過主動參與評價活動,隨時對照教學目標,發(fā)現(xiàn)和認識自己的進步和不足。評價成了學生自我教育和促進自我發(fā)展的有效方式。

  就評價內容而言,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要求評價既要體現(xiàn)共性,更要關心學生的個性,既要關心結果,更要關心過程;評價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評價可以是多角度的,評價關注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包括他們的使命感、責任感、自信心、進取心、意志、毅力、氣質等方面的自我認識和自我發(fā)展。評價學生的學習不再僅僅依靠成績測驗,還包括了對和學生學習有關的態(tài)度、興趣、行為等等的考查。用一句話說,就是以多維視角的評價內容和結果,綜合衡量學生的發(fā)展狀況。

  三、多樣化

  多樣化指的是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的多樣化,即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智力因素評價與非智力因素評價相結合等等。

  在教育評價的方法論上,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體系:一種是實證評價體系,另一種是人文評價體系。與此對應,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運作模式:一種為“指標——量化”模式,另一種為“觀察——理解”模式。兩種體系和模式各有其優(yōu)勢,也都存在著局限性。從我國評價發(fā)展的歷史看,最初對學生的評價方法多注重整體概念和印象,缺乏對要素的細致分析;引入現(xiàn)代評價方法后,以評價指標的方式進行較為精確的測量,對觀察數(shù)據(jù)或事實進行量化或“二次量化”處理,“指標+權重”的定量評價方式逐步成為中小學教育評價主要操作模式。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往往把定量評價發(fā)展到不恰當?shù)某潭,或者機械地運用于一切評價場合。甚至在學生的思想品德的評價上也機械地采用定量評價的方式。而事實上,學生素質的某些側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難進行量化處理的,不可能也不應該采用劃一的評價指標體系來對待千變萬化的評價對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評價手段(如“指標+權重”方式),處理諸如創(chuàng)新個性或創(chuàng)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價值判斷問題。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評價則是需要汲取上述兩種方法論體系的優(yōu)點,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鑒,分別應用于不同的評價指標和評價范疇。評價方法應該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標+權重”方式進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則應該采用描述性評價、實作評價、檔案評價、課堂激勵評價等多種方式,以動態(tài)的評價替代靜態(tài)的一次性評價,視“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為同等重要,把期末終結性的測驗成績與日常激勵性的描述評語結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教學評價簡單理解為總結性地“打分”或“劃分等級”。

  四、全面性

  全面性是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評價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所謂全面性指的是教學評價必須全面、全員和全程(課程和過程)采集和利用與學生各種素質培養(yǎng)及各種技能發(fā)展有關的`評價信息,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全部學習、教育的動態(tài)過程。

  全面性強調教學評價的整體性與動態(tài)化,旨在把傳統(tǒng)的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為一個整體運動過程。因此,教學評價是在一定的時域內,結合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三種形式的評價,不斷地循環(huán)反復,動態(tài)地監(jiān)控學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課程教育和全體學生各種素質發(fā)展的整體狀況。所以,為了全面真實地評價全體學生的學業(yè)成就和學習潛能,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把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評價對于教學活動的導向、反饋、診斷、激勵等功能。評價的信息來源不再僅僅局限在課堂,而是拓展到了學生各種發(fā)展的培養(yǎng)空間(包括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等)。評價也不再僅由教師通過課堂內外的各種渠道采集學生素質發(fā)展的信息,而是設計各種評價工具,鼓勵學生主動收集和提供自我發(fā)展的評價信息。

  綜上所述,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評價和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相比,評價功能從甄別選拔轉向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的主體從教師一元轉向了師生多元;評價的內容從單一的評價學生學習成績轉向了評價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評價的方式方法從單純地“打分”或“劃分等級”轉向了以定性評價統(tǒng)整量化評價的多種方式;評價的過程從靜態(tài)地評價結果轉向了動態(tài)地評價整個過程,從評價學生的“過去”和“現(xiàn)在”轉向了評價學生的“將來”?偟膩碚f新課程需要的是一個能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全面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7

  這段時間學習了尹志錦老師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研究>>,我對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以前在教學過程對這種評價不怎么重視,對學生的對與錯只是簡單的加以表揚與批評,F(xiàn)在認識到了這種評價的重要性,并對這種評價有如下幾點心得體會。

  第一 ,“即時評價”作為師生之間交流的一種及時、有效的方式而貫穿于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始終。及時、準確、積極、有效的“即時評價”方式,不僅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同時也對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更能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不僅如此,課堂中良好的“即時評價”因增添了許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課堂生動、活潑了起來。

  第二,“即時評價”重視對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價。要選擇恰當?shù)恼Z言,適時的時機,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對待數(shù)學學習的態(tài)度; “即時評價”有著及其深遠的意義和廣泛的使用價值,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最大受益者是學生,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發(fā)揮和自身業(yè)務的提升。

  第三,“即時評價” 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shù)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評價中我們要遵循激勵性、真實性、時效性、多維性等這些原則 。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對學生的.表揚要有標準,要有分寸,要得體,要一視同仁。我們的評價越真實,越有“透明度”,就越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我們教師從怎樣的角度、用怎樣的語言、在怎樣的時候進行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是什么,問題在哪里,怎樣評價,這樣不僅對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很好的激勵作用,還對其他聽課的學生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只有把握好評價的最佳契機,才能真正積極地推動學生的發(fā)展。

  總之,我們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認真做好“即時評價”,只有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運用自如,才能使“即時評價”真正起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作用。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8

  學習是經驗的獲得過程和經驗影響行為變化的過程。知識的獲取是知識信息的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什么是同化和順應呢?知識的獲取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相適應的,完全可以被納入到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這種納入行為叫做同化。知識的獲取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不相適應的,不能被納入到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這時學生需要調節(jié)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主動去適應新的知識信息,這種行為變化為順應。如果學生能主動去尋找信息,那么學生就會主動積極地去同化或者順應這些信息;如果學生是被動遭遇到某種信息,學生對待這種信息的態(tài)度就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信息本身的形式不特別引人注目,學生就可能視而不見;二是,這種信息對學生的感官造成強烈的沖擊,只好應對它。但是,一旦沖突得到緩解,這種應對行為就會停止。不論哪一種,對它們的掌握的效果都不會比學生主動去尋找信息所產生的效果好。因此,實現(xiàn)學習行為最有效的信息是學習主體主動去尋找有效的信息。

  學生的.學習就是通過教學內容的接收和內化,并轉化為自己的經驗,而影響自己行為變化的過程。因此,教師要設計容易被學生接受的課堂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為,首先,教師要對所受知識進行加工,要按照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水平來對知識進行加工,如增強知識本身的邏輯性,研究知識展示的順序性;注重知識本身的節(jié)奏變化,研究知識結構中的重點、難點以及與學生現(xiàn)有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的關系;探索知識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化,研究多種表現(xiàn)形式與學生感知覺的適應性規(guī)律等等,從而降低學生接受知識的客觀障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知識接受過程的意義,降低知識接受與內化的主觀障礙。任何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外在的,要轉化為學生自身的經驗,就必須經過學生主體的內化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主體的主動建構。因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尋找信息而不是被動遭遇信息,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極為重要。

  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就有一種想學的沖動,并產生強烈的欲望,而且這種欲望在開始上課時就必然強烈發(fā)生。良好的開端,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墒,這個問題許多教師沒有注意到。于是,許多教師一上課就開始講新知識,總覺得時間緊,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知識講授以外的事情上。然而,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低,教學效果差甚至是無效的教學。興趣的激發(f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直接提出新問題。這就是設置懸念,把問題一下子拋到學生的面前,引起學生內在沖突,產生學習的需要。問題提出以后,就需要制造問題情景。這個問題情景是經過教師加工處理的,它能適合學生的理解水平,能夠引起學生想要解決問題的沖動。

 。2)從舊知識中尋找與新問題有聯(lián)系的關節(jié)點,探索出新問題。這就是溫故而知新。我這里強調的溫故,并不是完全為了問題本身的邏輯聯(lián)系,而是為了讓學生在溫故過程中得到激勵,提高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但同時溫故又能起到與新知識連通的作用,從而也降低了學習的客觀障礙。

 。3)從問題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中尋找線索,增加問題解決的現(xiàn)實意義。學生生活在現(xiàn)實之中,思考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強烈興趣。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9

  課堂評價機制多種多樣,但對于學生分數(shù)的個人診斷分析,及班級情況診斷分析這一教育評價機制,對于初次接觸這一項目培訓的我來說,能有這種學習的機會,覺得很榮幸,這次培訓,歷經兩個月的培訓,我收益匪淺,收獲頗豐。

  通過學習使我明白教學不能一味的關注學生的成績,不應以分數(shù)的高低來評估學生的能力。在培訓階段,魏老師的報告中小學教育評價的方向與未來,從評價中心的成立,當前教育評價的頑瘴痼疾,管辦評分離的現(xiàn)代教育治理結構,認知診斷功能的學業(yè)評價等的學習,使自己明白新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綜合全面的評估,為今后更好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通過學習構建校本教研新生態(tài)專題報告,對我感觸頗深,研究為了更好的教,研究在教學中相當重要。過研究型的教育生活。發(fā)現(xiàn)是的教育是我最理想的狀態(tài),但如何去研,如何在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學中,從評價結果入手,樹立全人發(fā)展觀,實現(xiàn)學生的全方位會診,為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提供無限可能。

  新評價旨在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為學生提供生涯初期的參考,新得評價體現(xiàn)正是基于現(xiàn)實,積極改進,全面發(fā)展,面向未來,為學生終生發(fā)展提供了一套更有效的評價機制。

  在6月份中的優(yōu)秀評價案例解讀環(huán)節(jié)中,每位老師通過自己的評價分析很好的將班級,個人學業(yè)診斷將班級級學生進行了評價,為今后更好的教、更有效的研指明了方向,也使自己明白怎樣去評價,怎樣因材施教,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深感做為一名教師,需有先進完善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更應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機制和策略。

  總而言之,這次培訓是十分成功的,對我來說可謂收獲多多。我要以此學習為契機,切實提高對評價教育的認識,將自己所學運用于課堂,服務教學。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課堂評價中真正走出來,運用新型的教育評價機制去教學,去教研,讓自己的研修之路長青,一路綻放異彩。

  第二,學習。雖然此次培訓只有短短的6次,但教育評價這一理念,自己將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運用中游刃有余。并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更好的服務于自己的教學。

  第三,實踐。學習即研究,在學習中充實自己,在學習中提高自己,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0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币虼,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應堅持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人格的和諧發(fā)展為根本目標,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充分發(fā)揮各種評價方式的作用,協(xié)調各種評價手段的關系,從整體而又多元的角度關注學生學習、生活過程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逐步形成關注學生健康全面成長的多元性評價體系。 教師要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tài)度來激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需求,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通過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前進的足跡,進而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力量;通過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形成對自己的鞭策;通過多元化的評價融切師生關系,加強師生的溝通和理解,進行心與心的撞擊,使學生能“親其師而近其道”。

  一、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整合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應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泵科诮Y束的考試是必要的,能夠檢查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情況,反應出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特點。但不能用一張試卷來給學生的一學期學習定性。學生在一學期甚至整個小學階段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成果,應通過比較完整的成長記錄袋來記錄。這樣能夠比較全面、真實地表現(xiàn)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學生的個性在記錄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示。例如:給學生建一個成長記錄袋,開學初,就開始收集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先對上學期的情況作個簡單的分析,看看假期中有沒有進步,然后將每個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有突出的地方加以記錄。(小進步、學生的個人反思、一段時間的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到學期結束,讓每個學生看看自己的記錄袋中都有些什么內容,然后進行自我評價。

  二、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結合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結合原則。教師在一學期的結束都會根據(jù)這學期的學習情況和最后的考試對學生進行一次客觀的評價,而評價的結果應盡可能全面地、公正地反應學生這學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成長。依據(jù)這個要求就必須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結合起來,對學生這學期的語文學習檔案資料和考試結果加以分析,在素質報告書中客觀地描述學生各方面的情況。例如:學期結束,給學生這學期的學習情況打等級(優(yōu)、良、一般),我不只看最后的語文分數(shù),而是將這學期的課堂作業(yè)、作文、綜合實踐和成長記錄袋中記錄的'情況綜合起來,加以分析,最后根據(jù)細則得去學生的等級。

  三、教師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的融合

  新課程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倍嘣u價方式將代替?zhèn)鹘y(tǒng)的單一評價方式,并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發(fā)生著積極而有效的作用。教學中要從多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對待學生的學習不應只看他有沒有掌握,更要看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學習的態(tài)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敗的勇氣。教師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的融合能使學生從多方面來把握自己的現(xiàn)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健全和潛能的激發(f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我在教學《螳螂捕蟬》時,組織學生用表演的形式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生表演時背好了臺詞,順利地完成了表演,但由于學生初次上臺表演,神態(tài)不太自然,扮演各個角色的學生還忍不住露出了笑意,不能完全進入角色。表演完后,我先要求表演的同學進行自評,說一說表演時的感受,對所演人物的理解接著又引導學生進行互評,較全面地指出了表演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在自評的基礎上,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可以開展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及全班范圍內對學生進行評價。如朗讀、背誦、作業(yè),可以開展互評和自評相結合的方法!澳阌X得自己做的怎么樣?”“你認為他做的怎樣?”“好在那里?”“如果是你,應該怎么做?”“還有那些要改的,怎么改?”從而鼓勵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在評價中提高評價能力,全面發(fā)展素質。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必需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發(fā)展是多元化的,因此需要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來激勵學生、鼓舞學生,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開啟學生的心智。讓學生在一種始終寬松、和諧、民主、發(fā)展的評價空間里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1

  河北省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比在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舉行,來自全省的專家、教師幾百人人參加了這次盛會,我有幸作為王灘中心小學美術教師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比賽共有來自全省的12節(jié)小學美術課,課程涉及到“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兩個美術教學領域。這些課,凝聚著老師們無限寶貴的智慧。它開闊了我的教育視野,也令我獲益匪淺。參賽老師的先進教學經驗、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首先,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展現(xiàn)情感教育的美術課程,成了每一節(jié)課的亮點。

  這次參賽的美術教師都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各種辦法引入,讓課程更生動有趣。比如廊坊市廣陽四小的高陽老師《大森林里的故事》一課,來到北戴河,用北戴河清新的空氣做引導,讓學生倍感親切,對陌生教師的'排斥感瞬間消失。又用魔法的形式讓學生更加有了學習的興趣,用新奇的手段把學生帶到了大森林里,感受大森林里的氛圍。還有徐麗媛老師《育兒游啊游》一課,緊緊抓住學生這個主體不放,一開始就是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做魚兒游啊游的音樂律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魚兒基本形的階段,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并拓展了學生的思路,為下一步的教學打下了基礎。這些亮點,對廣大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其次,教師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使美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

  此次教學比賽中,參賽教師都很注重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教師教學手段走向多樣化,學生學習方式也多樣化,美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逐漸從“多聽”變?yōu)椤岸嘧觥,從“隨機”變?yōu)椤疤骄俊保瑥摹皞體學習”變?yōu)椤胺止ず献、共同嘗試”。教師的教學也從“灌輸”變?yōu)椤耙龑А,從“表演”變(yōu)椤皩υ挕。通過觀摩,發(fā)現(xiàn)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明顯增強,凸顯了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比如,栗冬娜老師《長長的線》一課,教師帶領學生大膽的一次、兩次嘗試,學生將一根長長的線不經意中出現(xiàn)神奇的各種造型。岑陽老師《刮出來的畫》課上,老師利用有趣的示范——墨汁吸附作畫引導、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方法材料去感受機理的奧秘。在許多課上,都有這樣的做法,學生對材料的形狀、顏色、特質的探索與嘗試,教師直觀精湛的示范,教師到位的激發(f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人人動手,互相合作,創(chuàng)作出了活靈活現(xiàn)的作品。

  第三,作業(yè)點評提升為學生作品展示,生動有效的作品展示,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感悟。

  在觀摩的過程中,我還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把作業(yè)點評提升為學生作品展示。在美術課上,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在作品展示過程中學生的發(fā)言多了,老師的主觀評價少了,學生展示的形式也豐富了。通過展示讓學生個體自信得以加強,群體眼光得以拓展,審美品位也得以大大提高。老師們選擇了合適的形式,揚長避短,使展示更為生動有效。如《刮出來的畫》把作品直接貼在了老師事先做好的畫框里,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畫成為了一幅幅精美的完整的作品,讓學生體會到刮畫的實用價值。巧妙精美的展示方式使學生被自己的作品所震撼,也被自己的作品所感動。學生作品的展示將學生的審美感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總之,新時期的美術課堂教學給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將以此次觀摩學習為契機,認真總結、吸收、消化觀摩成果,博采眾長,尋找差距,完善自我。我始終認為,在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過程中,借鑒他人先進的教學經驗,不失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良徑。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2

  我國基礎教育的英語課程正在發(fā)生著重大變化。其指導原則是注重學生在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其核心是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習者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基礎。教學原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與情感,引導學生積極運用學習策略完成學習任務。評價作為英語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課程發(fā)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外語課程改革的方面、力度與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探索課程評價體系既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又是基礎教育課程的研究重點;因此,實施新課程需要我們對課程評價再認識,需要我們具有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程評價觀,明白新課程小學英語評價的價值取向,確定符合要求評價的要素、內容、標準、方法等,才能使新課程評價由觀念變?yōu)樾袨,發(fā)揮課程評價在課程實施中的導向與質量監(jiān)控的重要作用,因此學習小學英語教學評價對于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很有必要,通過這次在線培訓,通過對評價建議的學習,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體會。

  首先,我更加明確了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促進其發(fā)展,而不是僅僅在活動結束時對學習成果進行監(jiān)控。我們要將教學過程與評價結合起來。在讓學生快樂的游戲、歌唱、表演時,利用評價對課程進行調控。幫助學生快樂學的同時也能取得發(fā)展,學的有效。

  而不是一課下來只顧著玩了,學習沒有效果或者效率低下。如在學生表演時,對個別學生坐姿端正、認真聽的好習慣給予表揚,使其他學生模仿、學習,以此來調控課堂紀律。在學生朗讀時,找出聲音響亮或者語音語調優(yōu)美的學生,讓其他學生進行模范,用榜樣的作用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我懂得了評價不僅要重視結果,還要重視過程。不能只是根據(jù)評價的'結果對學生進行肯定或者否定,應看到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是否有所收獲。我們要科學的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形成性評價的著眼點不在于“考”,而在于“導”,引導教師們更為科學有效、有針對性地利用評價工具提高教學效率,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評價過程,更好評估自己的發(fā)展狀態(tài),學會學習。如課堂中,當學生回答不了問題時,我們不應放棄或者批評。

  可是慢慢的用手勢或者關鍵詞去引導其回答,促進學生的學習,給予他們學習的信心。終結性評價是課程或項目結束時,對學習者習得的知識和應用能力進行的測驗,以界定其學習成果和能力發(fā)展水平。這類評價一般采用較為正式的大規(guī)模測試形式。

  終結性評價不應僅是使用間接性、客觀性試題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測試,而需要更多任務型和表現(xiàn)型評價活動,并且應與學生平時學習狀態(tài)記錄等形成性評價手段組合,才能反映學生的綜合狀態(tài),達到全面的終結性評價,F(xiàn)在的一、二年級雖然已經學習英語,但期末并不只是組織大規(guī)模的書面測試。而是用表演對話、小詩、歌曲再加上聽力,并用排序、配對等較有趣的方式進行答題,從聽、說、讀、寫、演,多方面結合起來進行評價,效果也是較好的,學生較輕松也較有信心。

  再者評價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因為評價并不是為了篩選出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這就意味著設計的評價內容應該適合所有的學生。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而不是選“尖子生”打擊大部分學生。所以評價時還是大眾的,基礎的內容較多,適當?shù)陌才乓、兩題較有難度的。

  總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評價應該是正面的、鼓勵性的東西較多。通過培訓對于評價我得到了一些啟發(fā),但如何更合理的評價學生,用評價來幫助學生學習,發(fā)展,這還是我今后將認真研究、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3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边@種教學的理念與傳統(tǒng)的教學觀有較大的不同,因此教學評價也發(fā)生了轉變。如何通過教學評價的改進,促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貫徹新課程,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就成為新課程實施之后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本文就這方面的認識和實踐闡述如下。

  1、課堂教學評價盡量采用質性研討,減少主觀的定量評價。新課程標準推出時間不久,各級部門對新課程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研究不多,時間不長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研討。因此對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宜用“是什么”的態(tài)度去研究,暫時不宜用“怎么樣”的態(tài)度去評價。我們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盡量不采用量表來對教師的課堂進行打分,而采用質性研討的方式,與執(zhí)教者進行教學的研究商議,鼓勵教師大膽改進教學,逐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采用先進電教手段和網絡資源,運用同伴互助的形式,加大研討的深度。傳統(tǒng)的教研由于時空的限制,造成研討的時間不夠充分,觀點碰撞引發(fā)的思考不夠深入。而且面對面的交流,教師的意見難以充分表達,使教研的質量打了折扣。教師平常的教學是單兵作戰(zhàn),同伴間缺乏相互的支持和借鑒,因此造成好的經驗無法及時得到推廣。根據(jù)現(xiàn)狀,我們借助電教手段來改善。用數(shù)碼攝錄機把教師的典型課例錄下,執(zhí)教者可以不斷反復觀看,和同事研討,直觀重現(xiàn)的評課效果會更好。同時我們借助網絡資源,在網上開設專區(qū),交流聽課的感受和對課堂教學的理解。網絡跨時空的優(yōu)勢,使教師們可以在線隨時隨地的發(fā)表意見,充分思考之后回應意見,可以用書面語言較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贊賞,最新的教學心得和體會能與同伴分享,教學資源的及時共享成為了現(xiàn)實。

  3、摒棄一些非本原性標準,建立科學化的測評體系。一段時間,一些老師把教學研討課看作是表演課,把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絕對、僵硬、機械地看成是學生在堂上自由學習,看成必須有若干時間的小組討論,必須有多媒體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因此在一些課堂上,課室變成了“自由市場”,學生動輒七嘴八舌地圍在一起嚷嚷;教師的教學被學生牽著鼻子走,老師一味鼓勵,不敢指出學生的錯誤;用軟件演示代替教師講授,這樣的教學遠遠偏離了新課程所提倡的狀態(tài)。為此我們提出教學評價應該摒除一些非本原性的標準,如過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小組交流等等,用課堂教學的本原性標準建立一套能使教師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策略,真正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新課標的施行。這套評價標準就是要讓課堂呈現(xiàn)動態(tài)生成的狀態(tài),做到真正以生為本。

  (1)指導自學,形成習慣。學生自學,既是主動學習的表現(xiàn),也是主動學習的開始。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的自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像“這篇課文有點難,看誰能自己讀懂,說出文章的內容!、“看誰能在讀書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和看法”、“這課的內容很有趣,課前可以查查有關的一些資料,上課時向同學們介紹。”等學習建議的提出激發(fā)起學生自學的興趣和欲望。教會學生利用字典、課文插圖、課外書、網絡等工具和手段,用自學本記錄自己的收獲、疑問和感受,嘗試解決課后的一些問題和習題。學生通過自學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或獨特的感受,教師要像批改作業(yè)一樣閱讀,及時的予以表揚、鼓勵,總結并推廣這些好的學習方法。

  (2)反饋學情,靈活調整。新課程的課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教學設計,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好地適應學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好的幫助。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需要在課上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自學中你有什么問題?”“通過你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等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根據(jù)學生所反應出來的情況,調整教學的重難點,而不要把教案看成是“雷打不動”的計劃,無視學生的基礎而仍然“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價值并感受成功,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自悟的能力,又節(jié)省了教師新授的時間,一舉兩得。

  (3)總體把握,放手探究。學生課前自學的情況我們無法預知,學生在自學時提出來的問題也難以一一在堂上解答,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和見解也不可能全部匯報。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總體把握,抓準訓練點,對教學重點和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要肯花時間,放手讓學生探究,而對一些可以由學生自己解決或屬于個別學生的問題就可放手。不然,勢必造成要不就是時間不夠,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要不就是探究、討論流于形式,匆匆走過場,失去應有的價值。這里要注意放手不是“自流”,無論是學生個體或小組的自主探究都應在教師精心設計下進行,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給予必要的指引,充分發(fā)揮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使學生的自主探究真正富有成效。

  (4)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綜合。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之外,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學習的良好情境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里的情境可能是語文教學的感情氛圍,可能是數(shù)學教學的問題情境,也可能是科學課的動手實驗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利用競賽、表演、游戲等形式,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活動中。此外,設計情景性強的作業(yè),讓學生覺得想寫、愿做,并與他們的生活實踐結合,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注重課后延伸,這必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這種教學上的策略,有助于教師理解和操作,也有助于評價者根據(jù)策略來與執(zhí)教者研討,緊扣“自主、合作、探究”這條主線,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會使課堂教學中一些非本原性標準的干擾降低,突出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4、要對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做出指導。

  對教師不但要分析當前教學的優(yōu)劣,指出教學中的優(yōu)點,提出改進的意見。同時,也要分析教師的個性、氣質、優(yōu)勢特長、發(fā)展的潛力,應該尊重教師的個性,針對不同教師的特點,給予個別化的指導。要幫助教師運用新經驗、新理論歸納、提升課堂教學行為,剖析課堂教學問題,引導教師完善、固化符合新理念的教學行為,改造不太符合教學新發(fā)展的教學行為,丟棄不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種種做法。同時對執(zhí)教者的`教學能力發(fā)展提出建議,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這才真正為教師的發(fā)展服務,把教師教學的現(xiàn)實和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有機結合,從而促使教師自覺規(guī)劃自己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教師教學能力的指導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是教師對教材的分析解讀能力。只有秉承一定的教育理念,才能對教材進行個性化分析與解讀,課堂教學才能呈現(xiàn)人文光彩,體現(xiàn)執(zhí)教者的風格。如對《統(tǒng)計》一課,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讓同學們統(tǒng)計全班同學以及聽課老師的生日、愛好、穿著、個人愛好、屬相等,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統(tǒng)計的價值,同時也很好地掌握了統(tǒng)計的基本方法,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這就是教師對教材的獨特解讀。

  其次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調控能力。它包括了課堂中有效問題的設計、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把握、學生知識面拓展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引導等,要引導教師不斷提高在動態(tài)生成課堂中的組織調控能力,就要培養(yǎng)教師的學生意識,時刻關注學生的學情,不斷積累教學機智。比如一位老師在教學長方體的長、寬、高時,讓孩子們分組量一量身邊的一些長方體的“長、寬、高”。當有一個小組異想天開說:“我們組打算量教室的長寬高!苯處煵坏珱]有制止,還鼓勵他們說:“那就請用你們的方法試試吧!边@個組的學生用步估測出了長和寬,用教室墻角的長雞毛撣,舉起做上記號的方式量出了教室的高。教師能根據(jù)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況,動態(tài)生成出符合學習實際的新教案,孩子們由此綻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創(chuàng)造熱情與生命智慧,教師的組織駕馭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再次是教學之后的反思總結能力。教師在教學之后,善于反思自己教學的得失,發(fā)現(xiàn)教學的存在問題,并積累教學案例,總結規(guī)律,提升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像我校的一位語文教師,學生考試中反應出想象能力較差,她沒有責怪學生,而是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fā)覺平常教學對此忽略了。在下個學年的教學中,她在語文教學中加強了續(xù)寫、擴寫等的想象思維訓練,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最后是教師的課程開發(fā)能力。新課程要求教師能有機地整合各類教學資源,能開發(fā)和設計輔助的教學材料,大膽進行教材的開掘。這也需要學校予以指導和鼓勵。比如,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社會教育資源的運用等都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教師只有不斷根據(jù)課程開發(fā)出適應學生發(fā)展的教學資源,教學能力才真正得到發(fā)展。

  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進,使課堂教學評價成為評課者與執(zhí)教者平等交流的平臺,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以我校為例,過去我們的全校教研課,是由專家評課,其余教師沒有發(fā)言的機會,F(xiàn)在評課時執(zhí)教者、專家與其他教師平等對話,有時甚至意見相左,大家各自發(fā)表看法。還有老師會把雙方的發(fā)言觀點進行比較,結合自己的教學談對新課程的思考。這樣的教學評價多元化了,教師們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和思考走向深層次。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4

  本周五,我校舉行了高效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學習專題會,通過學習,我對高效課堂的認識更加深刻。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制定了高效課堂評價標準,可以更好的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fā)展。高效課堂對教師備課的.要求更高,教師只有精心備課,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達到高效。在高校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轉變,由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其次在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與學生一起學習;再次在教師與學生合力打造一節(jié)高效課時,教師又是這一堂課的決定者;教師從教學中獲得發(fā)展,改變觀念,做一個幸福的職業(yè)者。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課堂真正的還給了學生。老師真正輕松了嗎?不是的。預習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要求,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方法,學生帶著問題,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才能更高效;展示中,教師要充分選題,做到典型題、重點題不遺漏;達標測試中,教師要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充分吃透,把握好重點難點,才能對學生進行選題測試。同時在教學中,課堂要活,而不能亂,這要求教師有較高的課堂駕馭力。

  高效課堂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教學理念,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改革中,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方法,改變傳統(tǒng)。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科學地把握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變

  革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教學評價心得體會15

  聽了專家的《課堂教學評價診斷》專題講座,聽后受益很大。通過學習,我對新課程下聽課、評課的方式、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第一、新課程改革宏觀背景下對聽、課評課的要求。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意味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必須走出目標單一、過程僵化、方式機械的“生產模式”,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fā)展。這種新的價值觀,對新課程聽課、評課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的知識觀要求聽課、評課超越知識技能的取向。

  原先的聽課體系過分強調了知識技能的確定性,把知識技能視為普遍的、不變的、供人掌握的內容,導致了聽課評課的知識技能取向。在新課程改革中,不再把知識技能看作是一成不變的供人掌握和存儲的內容。

  2、新的學生觀要求聽課、評課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新的學生觀更加關注學生的潛力,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fā),關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新的學生觀把學生看作具有主觀能動性、有可能參與教育活動的人,他們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教育活動中復合主體的重要構成。

  3、新的課程觀要求聽課、評課引導課程回歸生活世界。

  教材、教室、學校并不是知識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書。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正在成為課程改革中教學實踐的新觀念。

  第二、 新課程下聽課、評課的方式方法。

  1、教師怎樣聽課:

  首先,教師聽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如:先了解下聽誰的課,上那篇課文,提前了解課文的大體內容,自己簡單預設一下這課的教學流程。

  其次,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學,兩者兼顧。看“教”——主要是看教者對教材的鉆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主要是看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即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機結合。

  此外,聽課后要思考和整理。在分析總結他人的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聽課的教師要善于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吸收他人的有效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2、教師怎樣評課:

 。1)由教者自評。一般自評的內容有教材、教法、學法、程序。教材,主要介紹教學的要點、難點、編者的意圖以及本課在單元中的地位,談自己的認識和處理與設計的差距。教法,主要介紹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方法,評議自己的設計與課堂上的設施情況。學法,主要評議自己在課堂上怎樣對學生進行了學法指導,以及取得的效果等。程序,主要評價自己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2)同行教師評議。聽課的同行教師要針對聽課的情況對本節(jié)課的優(yōu)缺點,尤其是教學特點從不同角度和側面進行評價。但要明確評課的身份要以研究者、學習者的身份出現(xiàn)。評課的目的以激勵為核心,真正了解教師上的疑惑和困難,和教師共同探討,重視培養(yǎng)教研團體和諧的氣氛,互相關心,共同進步,而不是挑三揀四,監(jiān)督檢查。

 。3)專家評議。根據(jù)教者的自評和同行老師的評議情況,由較有權威的領導和專家綜合大家的'意見,對課做一個基本評價。評價應切切實實歸納出幾條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和若干必須注意的有關問題,增強大家多這節(jié)課的總體印象。

  (4)在教者自評、專家評價和同行老師評價的基礎上,主持人應在最后做畫龍點睛的概括總結,提出課堂教學中哪些做法、思想值得學習和推廣,應該怎樣去學習借鑒。

  教師的工作性質和肩負的重要任務要求教師應該成為終身學習的先行者,聽課、評課活動也為教師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經常進行聽課、評課活動,有利于教師總結和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促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學習、提高和成長,更能有效的促使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總之,新課程改革對聽課評課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與探索,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研究的“藝術效果”。任何的學習、交流都是為了不斷的反思、改進我們的教育行為,聽課、評課將是讓我們揚長避短,共同進步。而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課,才是真實,離老師最近,于學生最受用,也最有研究和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