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時間:2022-12-09 14:23:13 煒玲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1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1篇)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

  10月14日和15日在礦區(qū)中學參加了《高效課堂走進伊旗》的學習,其中有大單元教學模式創(chuàng)史人x天卉中學胡志民校長的講座《提高教育質量的最佳途徑――高效課堂》,還有段海春老師的《小組的動態(tài)建立與建設》和《導學案的編寫》講座,還有兩位一線教師的預習展示課,以及課后的評課議課活動,非常實用,感受很深,收獲很大。胡志民校長認為教育質量不等于教學質量,素質教育不等于特長教育。我們要改變現行的明星制課堂、潑水式課堂和搬運式課堂為高效的學生自主的課堂。他認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出路在于改變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學習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老師的作用在于如何給孩子提供有效的學材。因此,胡校長在學習杜郎口中學的“10+35”模式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大單元的教學模式。“大單元教學”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遷移、大貫通。其具體表現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論壇”。其核心是“展示教育”。體現在課堂上就是立體式、大容量、快節(jié)奏。但我認為,整合、遷移、貫通適合中學教育,對于小學,尤其是小學英語來說胡校長的展示理念是比較適合的。

  我們還聽了段海春老師的英語預習展示第一課和礦區(qū)中學陳麗老師的第二課,聽課后接著進行了評課議課活動。英語是一門語言,不同于語文、數學,因此在備課、上課的環(huán)節(jié)上也和其它學科有所區(qū)別。在預習板塊上,他們也進行了整合有集中識詞、單純預習、預習指導、朗讀課、語言引領等方式,形式多樣。提升展示課是要把存在的問題切實解決,達到運用和熟練運用語言的目的,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就在設計開放性的導學案上,設立任務超市,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目標。我們目前還要面臨考試,所以專門設置了鞏固板塊,對學習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和考點進行有效的有目的'的訓練。其中,也需要教師點撥和穿插鞏固。關于小組的建立和建設,分組時要特別注意幫帶對子要鄰近,交流對子坐對面。小組要經常進行改建,可以自由組合、選秀、分層對組組合,小組要經常進行反思。要建立好小組的評價機制,做到日上課,周上板,月上本,評優(yōu)評模來激勵學生堅持小組合作。

  在編寫導學案上,我們以前的導學案就是練習題,從簡單練到難。在聽完專家的講解后,恍然大悟。好的導學案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幾種能力:探究、閱讀理解和學習能力,應該有適當的留白,從我們的太過于具體到粗放,達到無招勝有招,讓學生發(fā)揮自身能力。

  天卉中學的大單元教學理念有很多地方是我們學?梢越梃b的,也有一些是需要我們在實際運用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改變的,提高教育質量一定要走課改之路,高效課堂只有在不斷的探索、實踐和改革中才會逐漸完善。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對于“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與教學”這一概念的界定,其實包括以下幾個關鍵詞,分別是:小學,英語,整體,單元,教學。

  就整體而言,單元教學須關注:

  1)各個教學模塊之間的聯(lián)系;

  2)有較明確的整體教學目標;

  3)將小學五年教學視為整體。就教學而言:單元教學應關注:

  1)單元教學是一種教學的形式;

  2)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為核心;

  3)以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為宗旨;

  4)英語學習的系統(tǒng)化、循環(huán)化和遞進化;

  5)語言活動的系統(tǒng)化、循環(huán)化和遞進化;

  6)讓學生在過程中充分感知,體驗英語。就單元而言:單元教學須關注教材的整合,把“教科書”、“英語課文活動資源和小學生的一切英語學習資源”整合在一起。

  就英語而言:單元教學須關注

  1)教學中突出英語能力系統(tǒng);

  2)適當階段培養(yǎng)適切的能力;

  3)小學五年教學是一個整體;

  4)教學中遵循英語學習規(guī)律。就小學而言,單元教學必須把握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特征,認識到培養(yǎng)學橫、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標和歸宿。

  所以,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不是一條線”,而是在編織“一張網”。這張網不一定“涇渭分明”,但是有這樣幾條線:教材的文本,主題和話題,教材的結構,英語能力,英語特點,年段特點,教學方式。這些共同編織一張英語學習的網,而師生共同舞在網中央。

  在實施“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采取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應該考慮到學習內容(的整合)和學習過程(的建構)。從認知學習理論出發(fā),格式塔心理學認為,認知的`“整體”是單元整體教學整合教學內容的心理學基礎,把單元的內容作為一個整體來學習,明確了單元內各模塊、各項訓練的關系。讓學生在單元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各種關系,理解主題意義,在話題的語境中體驗、感知和實踐有意義的交際活動,重新建構和思考。

  可以說單元整體教學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它是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的情況來整合,可以把一個單元設計多篇彼此相關甚至于是彼此銜接的語篇,也可以由某一語篇推廣延伸,將相應內容拉進來整合學習,甚至可以是一篇語篇反復呈現,不斷提升教學要求,逐步實現教學目標。采用單元教學的方式,首先是可以實現知識的有效整合,為實現我們的英語語言的文化目標奠基。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有幸拜讀了余文森老師的《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讓我醍醐灌頂。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學校的教師仍然把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導致陷入了“唯分數論”的怪圈。學生學習壓力大,家長對于學生的關心也僅局限在于“考了多少分?名次怎么樣?”學生壓力大,但也只能每日埋頭苦學,但真正增長的只有那可憐的分數,導致最后培養(yǎng)的都是只會學習的書呆子。隨著雙減政策與核心素養(yǎng)一詞的'提出,學校、教師、家長開始弱化對分數的計較,轉向關注孩子的能力、品格的培養(yǎng)。而這一舉措,終于將教育的關注點真正放到了孩子的成長上,是以培養(yǎng)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的教育理念!

  余老師在文中強調,六大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抓手就在于學科素養(yǎng)。著名教育學家培根曾有過經典闡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辨。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各個學科所學的知識,只是我們獲取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最終要形成的能力與品格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現在做的是把工具和手段神話了,卻把目的邊緣化,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該如何撿起這顆“西瓜”,這正是我們新教師要學習的東西,在文中余老師也詳細為我們提出來解決辦法。

  作為一名資歷尚淺的教師,在以后的每一次備課中都應做到深研深究,透過知識追尋其本質,明白其中指向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在教學設計中,要多添加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自主學習的活動,提高孩子們自主求學的興趣,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的品格、樂于求學的態(tài)度等。總之,在每一次備課中,都要謹記一個原則,就是以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知識的運用為媒介,實現每一堂課都能有百分之一百的付出和百分之二百的收獲。并且,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做到每堂課后及時反思,總結優(yōu)點,反思不足,我們要在反思中揚長避短,在新形勢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余老師對我們的建議中肯而實用,需要我們反復咀嚼,學以致用!

  感謝余老師的書讓我猶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團隊共讀《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接近尾聲。在未讀這本書之前,只知道核心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應具備的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和品格,具體在課堂中如何滲透、挖掘、運用還不清楚。

  這本書不僅有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育觀重建,還有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作者余文森教授闡述的深入淺出,條理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讀者讀了豁然開朗,收益頗多。

  讀了這本書,使我倍感壓力,想到教育為孩子一生打基礎,責任重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抓牢學生核心素養(yǎng),助力學生成長。為此,我想到了三個關鍵詞:關鍵、共同、個性。

  一、關鍵

  1、關鍵能力和關鍵品格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把核心素養(yǎng)內涵界定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中,關鍵能力包括閱讀、思考、表達的能力;必備品格包括自律、尊重、責任。這些關鍵能力和關鍵品格,要求教師在課堂和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能力環(huán)境和品格形成環(huán)境,并對能力和品格進行有效地指導和幫助。

  2、關鍵期

  中小學是孩子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期,錯過了這個時間,這些素養(yǎng)就很難形成。正如有學者說,人們在基礎教育階段讀的書會進入血液和神經,會成為精神的一部分。錯過了這一時段,就難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孩子們在關鍵期掌握關鍵能力和品格。

  二、共同

  1、核心素養(yǎng)框架相同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素養(yǎng)。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核心素養(yǎng)兩者方向和性質上是統(tǒng)一的。

  兩者是上位與下位、整體與部分、抽象與具體的關系。兩者是目的方向與手段途徑的`關系,兩者是相互包容,包含融合和有機轉化相互促進的關系。

  書中還呈現了高中課程標準修訂所提煉的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有機體,其各個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在內容上相互交融,在邏輯上相互依存。

  三、個性

  在培養(yǎng)孩子們共同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還應該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不同個性的孩子發(fā)展,例如創(chuàng)新精神、批判精神、思辨能力等。有的孩子就是有某一方面特別突出,我們就要多鼓勵他勇敢的開發(fā)自己的某些方面的天賦和能力。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包括精神狀態(tài)、參與狀態(tài)、交往狀態(tài)、思維狀態(tài)、生成狀態(tài)。要培養(yǎng)學生有價值感,對知識充滿好奇、為未來充滿信心、成為快樂的人。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6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自治區(qū)組織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討會”及教學觀摩活動,聆聽了xx老師的講座及xx等老師展示的觀摩課,收獲頗多,尤其是她們對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小學語文教材以單元的形式進行編排。每個單元都有特定的訓練目標和訓練重點,而單元內不同課文又各顯風格與特色,從而形成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學科邏輯結構序列。因此打破傳統(tǒng)的課課教學模式,從單元思想出發(fā)實施“單元整組教學”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單元整組教學”按從“整體感知”到“部分體驗”再到“整體感悟”的模式進行設計,采用整組單元塊狀結構進行教學,為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間。

  “單元整組教學”不是對單元進行簡單的內容組合,而是重在“整體把握”,即不僅要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更要根據不同單元的特點闡發(fā)文本內容、研究表達形式等,從而讓單元整組教學的內涵和價值真正得以實現。

  “整體感知”是在單元內容學習之前,進行單元“導讀”。其具體操作為:以單元開頭的“導語言文字”為切入點,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通過聽錄音、看錄像、自己試讀或同座互讀互聽等多種形式的活學習活動中心動,初步了解本單元內所有學習內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單元專題的情感意識,孕育求知欲望;與此同時,教師相機指導收集相關資料,為單課學習做準備。

  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學習方式的融合。遵循新《課標》的理念編寫的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既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滲透――為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更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水平――所選內容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形成;同時,為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使教科書成為學生喜愛的學本,成為師生共同開發(fā)課程資源的范例。為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條件。

  進行“單元整組教學”,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習和運用領域,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全體學生在相同或不同學習內容、不同學習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和有機整合中開拓視野、熏陶情感、發(fā)展思維;在不增加負擔的前提下,使其獲知數量和獲知能力得到最優(yōu)增長,為后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單元整組教學”是依據教材優(yōu)勢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與傳統(tǒng)教學比較的基礎上發(fā)現的一種有利開發(fā)課程資源、有利提高學習效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興趣培養(yǎng)為基點,以扎實基礎為主要任務,以啟迪心智為原動力,以能力形成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指導思想不能變,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的客觀現實。

  通過學習我深深感覺到,進行單元目標導向意義非凡:從整體入手感知單元,可以讓學生知道這個單元學什么,自己將要經歷什么,興趣點與疑惑點在哪里,可以結合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在一個相對大的范圍內確定學習目標我們將“單元整體感知”獨立成一個課時,導趣、導學、導讀、導行,較大程度地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愿望,使學生樹立了“主人翁”的學習精神。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我們以聊談同一話題入手,以喚起學生的經驗開始,讓說的、讀的、寫的都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讓個體的感受和體驗貫穿始終。閱讀每一篇課文時,學生很自然地將自己的經歷與作者的經歷相聯(lián)系,一邊傾聽作者的聊談,一邊為作者能夠形象地表達經歷而折服,自己想要去學習,想要去積累,想要去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經歷。這種學習熱情的驅動,使學生主動奔向想要追尋的目標,更快樂、更有效、更堅決地投入學習。

  可以說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充滿問題的情境,教師要在教材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設置認知沖突。讓學生在沖突中由“無疑”而“生疑”,由“有疑”而“釋疑”,建構知識的“順應”過程,并充分感受到思維之趣。

  這只是我自己的一點認識,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繼續(xù)摸索,找到更好的方式進行教學。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6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就是在通盤考慮《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教師針對一個單元,整體組織教學內容,整體設計教學方法,整體安排教學時間,整體設計單元主體作業(yè)。整體單元教學有利于教師實現多樣化教學方式的統(tǒng)一,整合時間資源,使有限的課時產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學生合理認知組塊的建構,促進學生知識的記憶、保持和提取,促進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確立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既要從本課特點出發(fā),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課文上,要樹立英語的整體教學觀念。從整體出發(fā),把眼光放在一單元、使其上下關聯(lián),互為照應,分解合理,體現出學科的序列性。這樣,就不會為教一課而教一課,以致脫離教材,失去“英語味”。如涉及具體單元或某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不能過于籠統(tǒng)、淡化。

  新課標提倡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但是,很多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并沒有想到要分層落實,而是使用一把尺子來衡量全體學生。教師設計目標時必須認真進行目標的分解,提出整體目標的層次要求,實施分步分批達標。另一方面,學生間存在著個性差異,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就同一內容達成同一目標是不科學的。因此,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應準確把握學生課前目標的達成度,而后分層提出要求,逐層提升,以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上體現分層教學原則:

  A層:切實掌握所學單詞、詞組及各語法項目,流利地背誦并表演所學的課文,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B層:掌握所學單詞、詞組及語法項目,能模仿課文進行對話,背誦重點內容。C層:基本掌握所學的四會詞語、句型,能理解并朗讀課文。

  在具體的語言操練中,要求A層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自編對話并進行表演:B層學生背誦教師規(guī)定的課文。能用書上所提供的詞語做替換練習并進行對話;C層學生會讀和理解課文,能機械模仿交流、表演。因此教學中:

  第一,“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發(fā)展需要來設計教學目標的理念符合英語課標精神,是英語課標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發(fā)展的具體體現。

  第二,注重聯(lián)系教材前后內容,有效地將生日這一話題融入本課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并有所拓展,活用教材,體現了教學目標實施中的具體過程與方法。

  第三,教無定法,因材施教,目標設計具有人情味。

  總之,單元整體把握教學法對我們現今的小學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教師不僅要懂得借助恰當的教學手段完整地把握教學內容,而且要善于“瞻前顧后”地設計任務以及“化零為整”地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達到進一步優(yōu)化整體教學,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的目的。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7

  10月28日,很榮幸聆聽到了小學數學學科教研基地的《促進理解與遷移的小學數學單元教學實踐》的主題教研活動,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首先我聆聽了井蘭娟老師的《圓的認識》一節(jié)課。課堂伊始,井老師從回顧圓的特點入手,再到生活中圓的例子,然后播放小視頻展示古代銅鏡的制作過程,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出示殘缺的銅鏡,提出問題,哪些銅鏡是可以復原成圓形的?同學們有了不同的觀點,針對質疑進行實驗探究:哪些銅鏡(紙片)可以復圓,為什么?各個小組踴躍發(fā)言,奇思妙想,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復圓方法,最后老師總結復圓的關鍵在于找到圓的圓心和半徑。

  短短的40分鐘,讓我受益匪淺,井老師的課教學重難點突出,切入點新穎,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適時點撥,是一節(jié)重過程,重發(fā)現,重生活,重主體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啟發(fā)教育的課。我們在座的老師不禁感嘆,這是培養(yǎng)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數學家啊!

  緊接著聆聽了楊光有老師的《“圓”單元的實踐》,楊老師先介紹了這一單元每小節(jié)的課時安排,再分別講解了每一節(jié)課的活動設計。車輪為什么是圓的,井蓋為什么是圓的,修復銅鏡怎樣補全圓?使學生對圓和圓的特點有充分的認識,從而對于后邊圓的周長和面積的探究學習奠定基礎。楊老師的單元實踐使我認識到在教學中要善于提出和生活有關,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也要注重知識的前后銜接,把握數學整體性。

  曹云老師的'新授課《空氣質量中的百分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個小組的精彩展示,他們運用了不同的方法,發(fā)現也各有千秋。學生之間真正地做到了“真交流”。學生一直在說想法,互評價,真思考,不停問。學生之間的這種探究和挖掘讓學生真正的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和重點,理解了知識點。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很自然,沒有刻意的提問,沒有死板的回答。而是師生之間真正的知識的溝通,理解,生成。可以說,我們覺得枯燥無味的知識,在曹老師這里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學生更感興趣,也更愿意說。整個課堂我覺得孩子們是一種享受,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

  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講座及課堂教學實踐,各位專家老師講的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在學習過程中,我領悟到了一些有助于教學工作的方法與技巧,我將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去。努力使自己的課堂豐富起來,讓孩子們真研究,真學習,真喜歡上數學!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8

  一、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正確解讀

  最近明星、網紅因個人各種各樣的品格問題而跌落神壇,讓人大跌眼鏡。讓我反思的是他們的人生中不缺能力、不缺努力,缺的正是自身品格、德行等方面的問題。

  深入了解核心素養(yǎng)之后更深知一個人從小習得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長遠的整個人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核心素養(yǎng)是個體在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境時,能夠綜合運用特定學習方式所孕育出來的(跨)學科觀念、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結構化的學科知識和技能,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內的動力系統(tǒng),進行分析情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的綜合品質。

  作為一個音樂老師用美育的方式直達孩子心靈,可以更巧妙的用各種音樂活動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任重而道遠,但我此刻想到“教師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覺得特別的幸福!

  二、立德樹人教學本質與目的

  對于“立德樹人”的解讀剛開始覺得是大概念,深讀之后方能感知國家教育的遠見。真正的教育是教人。

  一個人成績再好,連基本的正誤是非觀念都分不清;國家辛苦培養(yǎng)了很多年卻淪為賣國的公知;流量明星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影響的是一代代的青少年……

  這些沒有把德行放在第一位的高知、高報酬的人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更惡劣。

  立德樹人要和學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從小學到高中大學的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科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為、進入學生的道德和心靈世界,內化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對真、善、美由準確地辨識能力,煥發(fā)出內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堅強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遠不滿足于現狀的批判與創(chuàng)造的`欲求,以德先行進而樹人為教學之本!

  三、基于課程意識的學科教學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弊鳛榻處熞镜母咄倪h,不能深深陷入教學“表面知識”的漩渦,橫向拓寬學科教學的廣度,課堂教學也只是一種教學資源,教師對課程的理解、看法、觀點、態(tài)度,直接影響孩子們的知識面。縱向深入學科教學的深層,挖掘教材的本質和能夠形成終身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意圖。

  有課程意識的學科教學要加強以學生為主的參與式學習,先學后教、探討式學習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同時要讓課堂教學與課堂、課外活動緊密結合,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綜合素質才能不斷提高。課程意識下的學科教學不一定只在教室進行教學校園、野外、大自然、互聯(lián)網、外太空教學,不斷拓寬可以使用的教育資源,讓每個孩子在有課程意識的教學中閃閃發(fā)光!

  以及書上對于教材的正確使用,學生原生態(tài)學習,都是我將要探索并實踐在課堂上非常好的內容,思維改變行為,實踐促動創(chuàng)新。希望自己在實踐方面有更多的參與,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會不斷摩擦出思維的火花,促進課堂的革新!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9

  有幸參與本次研討學習,觀看了五位老師不同的課堂展示,我能感受到她們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她們敢于大膽嘗試,做先行者,這種精神和魄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理解,展示了單元整體教學課例,可謂各有所長。教研室王萬軍主任親臨指導,清晰明了又直中要害的點撥,讓人思路更明朗,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次教研進行總結。

  一、對于用的認識更清晰了。

  王主任提到,要樹立三種意識:課程意識、文體意識、運用意識。我認為課程意識和文體意識都是語用的基礎。語用在教學中處于至關重要的一個地位。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的建構和運用”就需要我們去繼續(xù)揣摩,是否是語用的直觀體現。老師應將理解的重心聚焦到語言的表達形式上,不能僅是理解和知道。運用才是最好的理解。當然,語言文字的“運用”不能離開“理解”這個基礎,“理解”只有在“運用”中才能真正形成。所以,閱讀過程是理解和運用相互融合的共生過程。

  二、對《感受鄉(xiāng)村生活》課例重構的看法

  張彩虹老師所授《感受鄉(xiāng)村生活》,能尋求《鄉(xiāng)下人家》和《麥哨》的共同點,這一點是值得我去學習的`,老師善于把握學材,能有效將其整合,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但老師這節(jié)的不足也是在此,未將文本挖透、挖深,找對真正對學生有用、有效的教學點,原本的授課讓人聽來仍是過于繁瑣,訓練點不夠突出,領悟表達方面也只是將其中寫作順序、修辭手法提了出來。重構后的教學設計就做到了注重領悟表達,讓學生關注“場面描寫”這個點,進而引導學生去感受場面描寫中的語言美,最后能使學生對鄉(xiāng)下、對田園風光有更清晰的感受,也會更深刻地體會到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通過再次引領朗讀,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表達的特點并學著運用,順其自然不刻意。這樣學生既理解了文本的內涵,又學會了運用作者的表達,能夠一舉兩得!罢Z用”點清晰,又不單獨分離于文本。

  三、自己該如何實施教學

  首先,我要做到的是:具備解讀課標、解讀教材、解讀學情的能力;其次,要樹立大語文觀,時刻謹記: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不要教課文,而是要教語文。意識非常重要;最后,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要去教方法。我所理解的語用就是語言文字的運用,是領悟到作者的表達后,將作者的表達方式(用語言的方式)運用到自身。因此,拿起課文,我就要去關注到教學的語言訓練點。相信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風景”!帮L景”各不相同,必須做到“一課一得”。具備以上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老師要多去嘗試,敢于打破陳舊模式,摒棄低效課堂。盡管開始實踐階段很吃力,盡管會經歷很多失敗,但一想到單元整體教學勢在必行,要想將教語文這條路走下去,就必須在一次次實踐和思索中讓自己的教學盡快走上光明大道。

  也許這條路上布滿荊棘,但足夠的理論是披荊斬棘的一大法寶。老師要去讀《學會閱讀》,去讀《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等書籍,去學習名師課堂,去接觸教育專著,豐富理論素養(yǎng),沉淀自己。帶著扎實的理論基礎上路,相信我們會走得更穩(wěn)、更遠!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影響學生一輩子,一個好的團隊可以成長一批人!剛拿到《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我隨手翻了幾下,覺得這本書還不錯,但是一周過去,自己也沒多大進展。

  后來在張玉佩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打卡活動。就算每天再累,事情再多,也跟著老師跟著團隊,堅持閱讀并寫出感悟,不知不覺將近一個月了,這本書已經閱讀結束,非常感謝這個團隊!回顧這個月的讀書狀態(tài),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忙碌并收獲著。

  這本書以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主線,層層深入地告訴大家在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下,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應該是怎樣的,怎樣達到這個目標,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我們要關注什么,為什么要關注這些等等。下邊我就介紹一下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獲。

  一、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

  “核心素養(yǎng)”這個詞,我們常聽到,但它具體指什么,卻一直都是含糊不清的。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把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界定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其中關鍵能力是指閱讀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必備品格指自律、尊重、認真。也就是說,我們教學的最終指向是培養(yǎng)他們的三種能力和三種品格。而這三種能力和三種品格都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不是老師灌輸的,而是學生自己學會的。

  二、教育到底是什么

  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書中明確告訴我們,教育的真諦是:讓學生有價值感,讓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讓學生成為快樂人。而讓學生成為快樂人有兩方面意思,一是讓學生具有尋找快樂的能力,二是帶給學生快樂。

  如果教育本身不能給學生帶來快樂,他又如何去尋找快樂呢?所以,讓學生“樂學”是教師的一大任務,只有在“樂學”中,學生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進而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在我們的教學中,完成教學任務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視這個過程所帶給他們的.情緒體驗,否則會有“舍本求末”之嫌。

  三、將關注點轉移到學生上來

  聚焦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課堂教學,其關注點應該有所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確定了教學目標,然后把任務完成,再在作業(yè)、評講時查缺補漏。至于學生怎么學的,關注不多,只要他學會了解題就行,能做那一類題就好了。讀了這本書,才發(fā)現自己的關注點出現問題了。

  在課堂上,我們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關注他們的情緒狀態(tài):是興奮的還是有氣無力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是少數精英參與了,還是大多數孩子參與了;關注學生的交往狀態(tài):是否真的在討論,是否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并有理有據;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有沒有問題提出來,是怎樣解決的;關注學生的生成狀態(tài):他們從這一課時學到了什么解決問題的方法,還發(fā)現了什么新問題。

  四、教學中,把握好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的度

  文中第二章提到:“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一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的過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交錯、相互滲透的,兩者總是具體地統(tǒng)一在一定的認識水平之上的!

  由此我想到了音樂學科,由于它的性質決定了音樂教學是兼具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音樂教學過程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體驗,又不能輕易淡化“雙基”的學習。因為音樂審美的過程需要音樂的專業(yè)知識來支撐。

  譬如:想要唱好一首歌,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必須把歌譜中的節(jié)奏和旋律唱準確。沒有一定的音樂能力,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就不能夠深入。

  新課標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該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強調在音樂審美的基礎上學習知識,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和運用。即使是一些概念性的基礎知識也要通過音樂的聆聽體驗來進行,不能脫離音樂情境。只有這樣,兩者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在所有學科中,音樂課恰恰是最能放松身心、陶冶學生的性情、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還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以及道德觀念的滲透,促進學生德智美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教育中,我們音樂教師要重視音樂這門學科帶給學生的影響,正確地運用教學手段,發(fā)揮這門學科的真正價值,體現它的真正意義。

  總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教學過程,還需要我們每一位學科老師去研究和實踐。教育總在不斷地完善與改進,只要有一顆真正愛學生的心,從心出發(fā),從實際行動出發(fā),我們就能不斷進步。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是更加具有人文性的教學,是更加具有科學性的教學,是更加具有可發(fā)展性的教學。

  相信,如果我們真的把核心素養(yǎng)作為圓心,以學生為半徑,那么畫出的一定是教育的圓滿!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有幸聆聽了徐和平專家關于素養(yǎng)導向的單元教學設計的新策略與新模板學習講座,感覺收獲頗多,現簡單談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對單元整體教學的新認識

  一場講座聽下來,高頻詞匯“統(tǒng)整”“整合”“結合”“聯(lián)結”“整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一個詞——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運用所學知識和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就像薛峰老師說的那樣: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再學。想培養(yǎng)學生的“再學”能力,就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怎么學,讓教師知道教什么和怎樣教。統(tǒng)編教科書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它是學科能力體系的構建,是全盤考慮的頂層設計。它的全盤考慮、頂層設計體現在不同年級不同單元知識要素之間的相互交織并螺旋上升中,讓我知道了此時此刻我的學生們以往的能力經驗和即將要習得的能力點是什么,也就是知道了此時此刻我的教學點、學生的能力訓練點是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

  認清了這一點也就能更好地找準教學的落腳點——單元整體教學。學生知識能力體系的構建則要靠“單元整體教學”來實踐和實現!皢卧笔俏覀兟鋵崒W生能力點的最小整體,是我們能看得見、抓得住、學得來的最小整體,因此在實踐中,要力爭一課一得,一單元一得,所“得”即知識、即能力、即建構的體系,是為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基。梳理了這個思路,我對心得最初提到的`幾個高頻詞,對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編排特點也就有了更深的認識,思維也感覺更開闊了。教師有了大局觀、統(tǒng)領觀,有了對學生能力體系構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積極落實方法、積極實踐,才能把更廣闊的思維帶給學生。

  二、對落實單元整體教學的新思考

  對單元整體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后,就要思考如何在實踐中落實單元整體教學。我認為落實單元整體教學也要遵循頂層設計、全局建構的原則,通單元考量,還要思前想后。通過學習徐和平專家的講座,我認識到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首先要在體系之下建立目標意識,聚焦語言訓練點。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將單元知識要素目標化為可檢可測的能力點,知道本單元學生需要學會什么,教師需要教會什么。確定目標后,就要聚焦這個單元但不只限于這個單元,聯(lián)結學生以往能力經驗明確要素銜接點;統(tǒng)整單元學習資源,思考單元各版塊之間、課后題與課本知識要素之間的能力交織點和提升點;聯(lián)結恰當的學習資源落實本單元能力訓練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關注素養(yǎng)提升,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實際能力。明確了目標,思考了資源配置與運用,初步確定了教學手段,接下來就需要認認真真進行備課了。專家提到的“三次備課”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一要裸備,前面的經過其實都是裸備的過程,經過一番思考才能使自己對文本的解讀更深入;二要參考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二備要比一備更具體更精準更有路徑方法和支架;三要實踐后再修改完善之前的教學設計,也就是要及時反思,實踐出真知,從實踐中發(fā)現問題及時修改到備課中,才能使教學設計更加完善,對以后的教學更有幫助。

  單元整體教學的講座使我了解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它注重學生的內在驅動力,使其沉浸在有意義的學習環(huán)境里,使學生在學科學習活動中主動習得真實語言,獲得知識能力的提升。在操作單元整體教學中,要注重小任務聯(lián)動,貫穿于大任務中;要學生自學先行,完成小任務;要教師后導,完成大任務。它重點落實在語境統(tǒng)整、支架輔助和任務驅動中,讓思維表征化,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支持。

  另外徐和平專家的單元教學設計模板令人眼前一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對教材編排閱讀策略單元的意義、編排特點、策略單元特殊之處等方面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今后,在策略單元教學中,我需要特別關注知識要素的不斷復現,抓住能力要點的循序漸進、層級遞進,教前思后孕伏目標,樹立全局教學觀。還要做好與教材的溝通,只有讀好教材,讀全面,才能用教材教,形成較好策略。

  再有就是徐和平專家的課例解析,使我的思路逐漸開闊起來。三篇精讀課文,他設計了三個問題清單,層層遞進,逐步提高。通過實錄片段,我還知道了對學生的提問要還原學生的思維過程,激發(fā)閱讀思考,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你是怎么想象的?”還是“為什么你想到了這個問題?”都要比單純地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和只完成提問更具有實際價值,“追問”一下其實是讓學生更加明確了閱讀思維和思考問題的路徑和方法。

  我在想,為什么新課標要要求我們老師用大單元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呢?其實答案我們應該能想到,以前的教學更多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單方面的能力,或者說是為了工業(yè)和農業(yè)培養(yǎng)專門的人才,而現在的教育早已經不能用這樣的結果來衡量。要知道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對新時期的人才有了更好地要求,以前的專一在現在還需要,只不過現在又要多添一專多能的人才。

  說實話,我對大單元教學這樣的方式嘗試還不夠。雖然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喜歡聯(lián)系與所教課本相關的知識和與教學重點相關的點,喜歡在課堂上旁征博引,但是這和現在的大單元教學只是有形式上的相似,其本質和內涵還差的遠,也就是說以前我只是涉及到了皮毛而已。

  每一次學習,每接觸一樣新的東西都是收獲。即使沒能學到精髓最起碼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論語里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這要求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嘗試,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多在自己感到困惑之處研究。

  可以說本次培訓不虛此行,我對單元整體教學的認識更深刻了,期待單元整體教學各類實踐課的觀摩和學習,希望可以從中得到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更大提高。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近幾年,總是聽到有關“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內容,但真的要說一說“核心素養(yǎng)”,對它的了解卻又少之又少。

  近幾個月,在工作坊的引領下,閱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讀完以后,對“核心素養(yǎng)”,有了初步的了解。

  全書分為了三篇內容,分別論述了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核心素養(yǎng)導向教學觀重建以及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讀完后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也意識到了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同時有了以下感觸。

  從教育的角度講,我們必須凸顯素養(yǎng)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即核心素養(yǎng),它是學校教育的`據焦點和著力點。在教學中,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而是要教會他們怎樣去學。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是教的出發(fā)點、落腳點,教學的中心、重心在學而不在教,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不僅是教學本質的體現,也是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把學習的權力和責任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到引領者的作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自主討論從而學會自主成長,只有通過自主建構的知識才能真正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書中講到了立德樹人的教學,真正的教學是教人,而不是教書,學科教師不是教學科,而是用學科來教人,這是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首先必須確立的教學觀念。那種只見學科不見人、只關注成績不關注學生的做法從根本上背離了教育基礎,是會被教育規(guī)律排除在外的。

  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善于發(fā)現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以及他們的不足之處,要注重因材施教,更應該以尊重包容的態(tài)度去引導他們,讓他們最終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識里邊所蘊含的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道理和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具備優(yōu)秀的社會品格。

  作為老師的我們,每天都在和學生打交道,我也經常會思考我們與學生到底應該處于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更有利于他們的成長,我在這本書里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善于發(fā)現兒童,當我們無論是在備課還是上課以及一節(jié)課過后,我們都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思維方式去思考,以孩子看問題想問題的角度去提問,以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去講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與孩子連接的橋梁,我們才能把知識運輸到他們的世界中去。

  其次要學會欣賞兒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善于用發(fā)現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看到他們的每一次進步,看到他們每一次的積極參與,看到他們每一次獨立解決問題的智慧,做到與他們一起成長。

  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老師進下心來,潛心鉆研。真正做到了解自己所教學科。了解自己所教的每個孩子。在教學的道路上,我們要堅定信念,砥礪前行!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教育熱點話題,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今年寒假有幸閱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不只是導向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是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導向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師與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互為因果。在師、生、教材碰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因素更為能動,或者說教師促使學生更為能動,才是素養(yǎng)形成的課堂,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新課程改革,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策略才是改革的源頭。

  一、“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

  1、20xx年3月,“核心素養(yǎng)”首次出現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并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位置,成為研制學業(yè)質量標準、修訂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重要依據。

  2、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3、就實際表現而言,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個體在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境時,能夠綜合運用特定學習方式所孕育出來的跨學科觀念、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結構化的跨學科知識和技能,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內的動力系統(tǒng),進行分析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的綜合性品質。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yǎng):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社會參與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文化素養(yǎng)方面);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自主發(fā)展方面)。

  4、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制《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根本出發(fā)點是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提升21世紀國家人才的核心競爭力。20xx年9月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成果確定了核心素養(yǎng)的框架和內涵。20xx年年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新課程標準修訂稿在全國范圍征求意見,現已進入正式頒布的倒計時。核心素養(yǎng)開始進入課程,走進中小學。中國基礎教育已邁入核心素養(yǎng)的新時代。

  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思考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抓手,是學科教育的靈魂。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的就是受過這門學科教育的人所展現出的形象、氣質、行為、習慣、能力、素質,這些素養(yǎng)構成了與沒受過這門學科教育的人的差別。

  2、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生物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之間,是彼此關聯(lián)的立體結構,其中生命觀念居于突出的位置,體現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物學特征。它們都需要以生物學概念為支撐,又在價值觀、品格與能力層面走向一致,具有整體性。

  三、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解讀

 。ㄒ唬┥^念

  課程標準中生命觀念的定義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人們經過實證后的觀點,是能夠理解或解釋生物學相關事件和現象的意識、觀念和思想方法!鄙^念不等同于生物學概念,它更為上位。概念必須是嚴格界定的,具有清晰的內涵和外延,其意義在于區(qū)分不同的客觀事物;觀念是對客觀事物整體考察而獲得領悟的結果,具有模糊性和廣泛性,可以反映客觀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生命觀念的建立需要以概念學習為基礎,對于學生來說,不一定要求他們記住生命觀念的'名稱,而應重在理解其實質意蘊,重在概念整合,重在指導解決實際問題。

 。ǘ┛茖W思維

  在課程標準中,對科學思維的闡述是:“尊重事實和證據,崇尚嚴謹和務實的求知態(tài)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

  生物學課程中的科學思維,要以生物學事實、概念為基礎,生物學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同時,生物學概念的建立,生物學所揭示的生命現象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和生物學規(guī)律,也無法離開科學思維為工具。在嘗試獲取證據、運用證據與邏輯的過程中,需要設計并進行實驗,需要科學思維。在思維過程中,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又彼此關聯(lián)。

  (三)科學探究

  關于科學探究,課程標準的定義主要指探究能力提升,同時,在進一步說明時,闡述了應該在探究過程中建立探究精神、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善于團隊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梢,在課程標準中對科學探究活動的目標追求,包括掌握探究思路方法,包括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關鍵能力,也包括探究精神、科學態(tài)度、團隊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等品格。

  (四)社會責任

  課程標準對社會責任的定義是指:“基于生物學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做出理性解釋和判斷,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擔當和能力”!皳敽湍芰Α敝辽侔ǎ盒纬稍旄H祟惖膽B(tài)度和價值觀,科學態(tài)度,生態(tài)文明觀,關愛生命、健康文明生活觀念等態(tài)度和觀念;具備關注社會議題并參與討論、作出理性解釋、辨別迷信和偽科學、嘗試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參與環(huán)境保護實踐、做健康中國的促進者和實踐者等行動能力。這里,既有價值觀念,也有能力和品格。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里融入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態(tài)中國、健康中國的理念。引領學生做生態(tài)中國、健康中國的促進者、實踐者,是生物學科發(fā)揮育人價值、立德樹人的要求。

  四、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課堂教學的結合

  余文森教授從理論、觀念、操作三個層面對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包括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大主題,旨在幫助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培養(yǎng)新時代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多年來的教學,我認為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懂得教育的規(guī)律,具有教學和教育的各種能力,今后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教學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學生的健康、幸福、尊嚴和個性的發(fā)展以及內心的自由。受應試教育作祟,我們常把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于是,很多人陷入圍繞“分數”而教的怪圈,忽視了人的本性發(fā)展。通過學習,我更加堅信:強調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有所長的做法是對的。智力、能力的培養(yǎng)是重要的,同時德育、美育、體育等各方面的滲透及全面進步,才能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2、學生才是學習和發(fā)展的真正主人。通過學習,我意識到要著重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上下功夫,改革課堂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生理特點,設計學生樂于接受的趣教,在課堂中做到少講精練,著力體現訓練過程,提問問在重點上,問在難點上,問在語言文字上。教師“少講”、“少問”便節(jié)約出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把練習有機地結合在講問之中,訓練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在訓練中,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引導學生“樂學”、“學會”,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會知識,提高能力。

  3、經常反思,不斷提高。反思是教師得以成長和不斷進步的必備條件。素質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教育工作既要有實干精神,又善于開動腦筋,善于在反思中運用新技術、新理念解決教育教學存在問題。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經途徑,反思是教師進步的一大階梯。我們要在反思中揚長避短,在新形勢下以自己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目標。當然,反思不僅僅是停留在腦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寫教育和教學反思。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會反思和積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積極改進。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良好道德作用于學生的心靈,塑造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斷成長。

  以上所述,僅是我閱讀學習后的一點淺顯體會,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過程,而且還有待于我們去實踐和研究。借助互聯(lián)網資源等在內的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素養(yǎng)。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并付諸于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我時常有這樣的苦惱:有些知識點課堂上講了好多遍,自以為已經講得很詳細、很透徹,練習得也夠充分,可是一到檢測環(huán)節(jié),就發(fā)現自己之前的努力“事倍功半”。教來教去,發(fā)現自己賣力地想拉著學生往前跑,可是學生卻慢悠悠不邁步子,盡管還有很多家長很給力地在學生身后做“推手!

  我曾經一直在思考背后的原因,但找不到精準的答案。讀了《從教走向學》這本書,我的思維才漸漸清晰。這本書讓我明白,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才能真正讓學生走得更遠。

  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是每一個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和價值觀。

  作為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從教走向學》這本書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以教師的視角,結合已有的經驗和探索,通過具體案例闡述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維度、策略與方法,給大家提供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工具和腳手架,提示一些容易出現的誤區(qū)。這本書從七個維度闡述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我主要從“從課程標準到教學目標”這一維度談感受。

  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量要求。從課程標準到教學目標,是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原則和出發(fā)點,是教師首先要學習和研究的內容。教師每天備課都要寫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從哪里來,主要來自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是依據課程標準制定的。反觀自己的教學,教學目標的制定主要依據的是教材,依據的是學情,依據的是考試說明,甚至是教輔資料,依據課程標準制定教學目標的次數真的是屈指可數。一個不研讀課程標準的教師,如何保證教學質量達到國家的基本要求。我的教學活動距離課程標準的要求有一定距離,文中的四個問題為我以后依據課標制定目標提供了方向。我的教學目標是否將課程標準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落實?我的教學目標是否從知識維度上升到了素養(yǎng)維度?我的教學目標是否將問題解決作為了重點目標?我的教學目標是否關注了對學科大概念的理解?課標指導教師,應更加關注人的培養(yǎng),綜合品質的提升;要更加關注真實生活,聚焦真實的問題情景,聚焦現實問題的解決;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學生的真實學習和深度體驗中,培育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的核心素養(yǎng)。

  課程標準如此重要,能直接當作教學目標嗎?在課堂上,教師不能直接將課程標準當作教學目標,應將課程標準轉化為具體的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來制定。這就要求老師要再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習目標。這是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時容易忽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卻是從教走向學的前提和保障。

  人們常常以為,“教學目標”就是“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就是“教學目標”,兩者沒什么區(qū)別。其實不然。過去大家寫教學目標時,是不是通常這樣描述:“理解……”“掌握……”“解釋……”?那么,什么是“理解”呢?學到什么程度叫“掌握”呢?從哪些維度去“解釋”呢?對這些問題,教師是清楚的,教師知道該做什么、該講到什么程度、該從哪些維度去解釋。也就是說,這樣的目標是寫給教師的,是教學目標。

  這樣描述的目標,學生是看不懂的,更不知道該如何做。不知道學習目標的學生如同旅游時不知道目的地,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在通往目標的路上。在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上,教師需要將自己熟悉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清晰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看得懂,聽得明白,知道如何做,讓學習真實發(fā)生。

  王易春老師給出了幾個制定目標的原則讓我豁然開朗。

  第一,制定目標要遵循整體性原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育人,所以,制定教學目標時,既不能割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彼此的關聯(lián),也不能割裂這三者的統(tǒng)一,制定教學目標從整體性出發(fā),就是強調要定位于人的培養(yǎng),立足核心素養(yǎng)來制定教學目標。整體性還體現在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是一個目標體系,彼此要有連貫性,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第二,主體性原則。教學目標是對學生要達到的學習結果的描述,目標是由學生來實現的,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首先,教學目標要描教述清晰,學生能看得懂,看得明白。其次,教學目標應難度適中,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已有經驗,又處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最后,教學目標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要設計得有層次、有梯度,學生有選擇的空間。

  第三,可操作性原則。教學目標要描述具體,能實施,能測量。忌空話、套話,大而不當。要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通盤考慮,厘清關系,設計出能落實、可評價的教學目標,教師知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學生知道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

  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從知識的了解和記憶,轉變?yōu)殛P鍵能力、必備品格的培育,特別強調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對接。教學目標要定位于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培訓學生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切入口是問題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讓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說,應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學習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和素養(yǎng)。

  教學目標是否落實了核心素養(yǎng),一個檢驗標準就是看教學設計是否給學生提供充分體驗、探究的機會,是否將問題解決貫穿課堂,是否將說所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建立聯(lián)系。例如,語文學科的課程內容,從語文的學科特點和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處罰,以語文學科素養(yǎng)為指導,以語文實踐為主線,設計了“語文學習任務群”。這樣就指導教師走出單篇課文的教學,從整體和任務出發(f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和觀念。

  對教學來說,課程標準具有導向性作用,是展開教學活動的方向,是“綱”。依據課程標準,制定教學目標,意味著教學的大方向是正確的;按照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設計教學活動,意味著教學實施走在了有效教學的路上。

  新課標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明了教學方向。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是課程的總目標,它與具體的教學目標之間還有很多小臺階,將核心素養(yǎng)轉化為一系列的具體目標后,只要系統(tǒng)中的每個具體目標落實到位了,核心素養(yǎng)的總目標也就達成了。核心素養(yǎng)這個總目標的落實,是在每節(jié)課、每個單元、每個模塊中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系統(tǒng)化的落實。由此可見,課程標準轉化為教學目標是一個復雜過程。教師要系統(tǒng)、學習研究課程標準,特別是“課程的性質理念”、“課程的總目標”、“學業(yè)質量標準”、“課程結構內容”,用課程總目標統(tǒng)領具體目標,將課程理念貫徹到每個具體目標上。然后教師根據學業(yè)質量標準的不同水平,結合學情,將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素養(yǎng)向一系列目標轉化,即轉化為課程具體目標、模塊具體目標、單元具體目標、課時具體目標。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自己教學中的種種不足和局限,也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把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才能成長得更快,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才更有潛力。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5

  今年我有幸拜讀了余文森的《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讓我真正認識了: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什么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等一系列的問題,收獲頗多、受益匪淺。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把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界定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核心素養(yǎng)在特定學科(或學習領域)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或特定學習領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成就(包括必備品格和關鍵水平),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核心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擁有什么,才能夠給予學生什么。教師只擁有知識,就只能給學生知識。唯有智慧啟迪智慧,唯有素養(yǎng)才能培育素養(yǎng)。學科老師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主要條件,要從知識教學走向素養(yǎng)教學,教師必須從知識型教師轉變成素養(yǎng)型教師。

  心靈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學之根本,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道德與心靈世界。唯有進入學生情感、生命、靈魂深處的教學,才能內化為學生高尚的道德生活與豐富的人生體驗,才能逐步促進學生人格健全地發(fā)展。我認為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懂得教育的規(guī)律,具有教學和教育的各種能力,而且必須有較高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教育應當是個人一生中連續(xù)不斷的學習過程,終身學習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今后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教學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學生的健康、幸福、尊嚴和個性的發(fā)展以及內心的自由。真正的教學是教人,而不是教書,數學教師也不是教數學,而是用數學教人。各門學科的性質、任務有所不同,但在育人的使命和任務是一樣的,人才是教學的共同對象,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確,在現有的體制下,追求分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以犧牲兒童的健康、幸福、品行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高分。通過學習,我更加堅信: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有所長”。

  2、學生才是學習和發(fā)展的真正主人。學生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的眼睛要看著學生,心里要想著學生,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組織、實施和調整教學。通過學習,我意識到要著重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上下功夫,改革課堂教學設計,根據初中生的心理、年齡、生理特點,設計學生樂于接受的趣教,在課堂中做到少講精練,著力體現訓練過程,提問問在重點上,問在難點上,教師“少講”、“少問”便節(jié)約出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在訓練中,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引導學生“樂學”、“學會”,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會知識,提高能力。

  3、經常反思,不斷提高。反思是教師得以成長和不斷進步的必備條件。只有通過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細致地、冷靜地加以推理總結,具體地對于某一個問題的對策、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質疑,甚至某一個辯論回合展開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所以我們必須要經常反思,總結經驗,進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總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教學過程,還需要我們每一位學科老師去研究和實踐。教育總在不斷地完善與改進,只要有一顆真正愛學生的心,從心出發(fā),從實際行動出發(fā),我們就能不斷進步。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6

  一、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正確解讀

  最近明星、網紅因個人各種各樣的品格問題而跌落神壇,讓人大跌眼鏡。讓我反思的是他們的人生中不缺能力、不缺努力,缺的正是自身品格、德行等方面的問題。

  深入了解核心素養(yǎng)之后更深知一個人從小習得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長遠的整個人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核心素養(yǎng)是個體在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境時,能夠綜合運用特定學習方式所孕育出來的(跨)學科觀念、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結構化的學科知識和技能,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內的動力系統(tǒng),進行分析情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的綜合品質。

  作為一個音樂老師用美育的方式直達孩子心靈,可以更巧妙的用各種音樂活動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任重而道遠,但我此刻想到“教師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覺得特別的幸福!

  二、立德樹人教學本質與目的

  對于“立德樹人”的解讀剛開始覺得是大概念,深讀之后方能感知國家教育的遠見。真正的教育是教人。

  一個人成績再好,連基本的'正誤是非觀念都分不清;國家辛苦培養(yǎng)了很多年卻淪為賣國的公知;流量明星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影響的是一代代的青少年……

  這些沒有把德行放在第一位的高知、高報酬的人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更惡劣。

  立德樹人要和學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從小學到高中大學的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科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為、進入學生的道德和心靈世界,內化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對真、善、美由準確地辨識能力,煥發(fā)出內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堅強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遠不滿足于現狀的批判與創(chuàng)造的欲求,以德先行進而樹人為教學之本!

  三、基于課程意識的學科教學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弊鳛榻處熞镜母咄倪h,不能深深陷入教學“表面知識”的漩渦,橫向拓寬學科教學的廣度,課堂教學也只是一種教學資源,教師對課程的理解、看法、觀點、態(tài)度,直接影響孩子們的知識面?v向深入學科教學的深層,挖掘教材的本質和能夠形成終身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意圖。

  有課程意識的學科教學要加強以學生為主的參與式學習,先學后教、探討式學習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同時要讓課堂教學與課堂、課外活動緊密結合,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綜合素質才能不斷提高。課程意識下的學科教學不一定只在教室進行教學校園、野外、大自然、互聯(lián)網、外太空教學,不斷拓寬可以使用的教育資源,讓每個孩子在有課程意識的教學中閃閃發(fā)光!

  以及書上對于教材的正確使用,學生原生態(tài)學習,都是我將要探索并實踐在課堂上非常好的內容,思維改變行為,實踐促動創(chuàng)新。希望自己在實踐方面有更多的參與,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會不斷摩擦出思維的火花,促進課堂的革新!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7

  為了更好的進行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落實數學核心素養(yǎng),張冬霞數學名師工作室成員進行了大單元教學的集體學習和研究,相互之間積極交流討論,在教學中做了幾次實踐后,得到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結合當前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我理解的單元指基于教學需求,以教材為基礎,對教材中關聯(lián)性的內容進行重組,整合形成大單元。

  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意義有利于教師對教學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化。

  通過對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引入和落實,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充分分析后,把教材中有關聯(lián)性的內容整合形成一個大單元。比如:學習方程時可以把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函數與方程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大單元設計。

  通過對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引入和落實,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充分分析后,把教材中有關聯(lián)性的內容整合形成一個大單元。比如:函數可以把函數及其表示,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函數的圖像,函數與方程,函數模型及函數應用形成一個大單元,可以按知識的先后順序來排列,也可以按要講解的重點或難度做適當調整。學生在經過一次系統(tǒng)的學習后,不僅了解了知識的來龍去脈,還掌握了知識在考試中怎么考察,逐步領悟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識不再是孤立的點,而是連成了線,鋪成了面,甚至根據各種需求生成了一顆顆立體的樹木。有利于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利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在大單元教學中,各種教學手段可以積極配合使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講統(tǒng)計與概率這個大單元時,可以用各種圖表如頻率分布表與頻率分布直方圖來加強直觀性;也可以用多媒體做擲骰子試驗增加趣味性,理解頻率與概率的關系;還可以模擬招聘環(huán)節(jié)加強學生對中位數,平均數的.理解和實際應用。這些一方面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另一方面達到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

  合理制定單元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難點,重點。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的,不能本末倒置。合理的制定單元教學內容,就一定要動員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大家集思廣益,討論大單元包含哪些內容。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反復琢磨,仔細研究,使大單元教學確實能為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不搞形式主義。在確定好內容后,要明確教學目標,教什么,怎么教,哪些是難點,哪些是重點,該怎么有效分解難點,又怎么把握教學重點。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簡單事情,需要不斷地打磨,課前研究,上課試驗,課后調整。比如在函數教學時一開始并沒有二次函數的內容,但具體教學時,發(fā)現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有很大漏洞,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一元二次函數圖像的使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都或多或少有問題。最后經過大家商議,把這些內容加入到函數的大單元教學中來。

  通過學習,認真進行反思,避免閉門造車,知不足而奮進,知遠山而力行。我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提高課堂效率,不斷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大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從一章或者一單元的角度出發(fā)根據章節(jié)或單元中不同知識點的需要,綜合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

  在學習內容方面,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深入理解了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了信息資源的獲取方法、處理方法,還通過案例的研討,掌握了探究型學習和授導型學習的設計方法及評價方法,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提升了教學設計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獲頗豐”來概括。

  張玉琴老師利用大單元教學的教學方法為我們展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很震撼,一節(jié)課竟然可以如此完美的展示給學生,帶著學生循序漸進的理解學習應用。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向其他老師,學習,努力有所提高。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8

  通過本次的學習,對大單元教學有新的認識,專家的講座內容結合了初中數學知識和具體課例進行解讀,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們都是以零散的知識點為載體,以課時為單位的視角,孤立的進行課時教學,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老師們以學生的深度學習為出發(fā)點,以大單元主題教學為新的教學模式,整合教學目標,就能讓知識間的聯(lián)系更清晰,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構建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知識結構。數學大單元教學是數學思想的整合教學,我們應該挖掘一個單元中符合課標的大的數學思想,學生需要掌握的'超越知識和技能的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也就是說教材只是一個能力提升的素材,當我們突出一種數學思想時,應單元統(tǒng)籌考慮。教學應做到教前面的內容,如果后面有廷伸就要適度延伸,為后面學習開一扇窗,那怕敲一道縫,播一粒種子,讓它在那兒慢慢拓開為一扇門,發(fā)一下芽。學后面內容應該往前面再“溫故”一下,把當初不太懂的讓孩子站在一個高臺上回頭看山下的風景,這樣實現“教前顧后”、“教后顧前”來達到前后兼顧。大單元教學要求老師要對數學知識有整體的了解把握,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更高的了解,這樣對大單元的把握才更清晰準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自己去整合研究,收獲更多。對于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對老師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學習思考才能更好的教學。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19

  9月14日下午我們仙臺鎮(zhèn)中全體數學老師通過釘釘直播觀看了“基于數學素養(yǎng)提升的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專題講座。專家分析和講解的大單元教學設計真是干貨滿滿,讓我們受益匪淺!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落實大單元教學。首先必須設計好日常課時教學,熟練掌握全國中小學數學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評價標準,嚴格遵照執(zhí)行河南省中學數學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的五個基本結構,在新課標和大單元理念指導下扎扎實實做好日常的每一個課時教學。

  大單元設計中的.“大”就是“遠大”既可以理解成站得高看得遠。又可以理解為包含的內容多、課時多、關聯(lián)多、銜接多、對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提升多。專家分析在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驗中要遵循九個要點:大單元教學主題名稱、教學知識結構體系、大單元教學研究的方法即“一般套路”再到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內容解析、學情分析,課時安排、專項訓練、大單元課時教學設計與實施和最后的教學目標評價反思等。以《一元二次方程》一單元為例先是歸納概括出了概念,接著抽象出了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常數,a不等于0),進而發(fā)現了與解有關的兩個重要結論體驗了研究代數的方法從問題情境中抽象建立模型再到最后的歸納概括。以及在這些過程中運用的類比、轉化、分類、模型和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最后聯(lián)系生活運用方程思想解決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程最后師生共同朗誦的“數學強,則少年強!數學強!則國家強!”讓我們深有感觸。

  大單元教學是種子!,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注重細節(jié),站在課標和教材之上,高瞻遠矚,把握全局,從情景線、問題線、知識線、能力線進行設計,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能力、落實素養(yǎng),大單元教學就一定能取得豐碩的成果!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20

  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備課,如何上好課,教學的重心在哪里?核心素養(yǎng)該如何落實,我的教學路該走向何方?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20xx年9月14日下午當我聆聽了張玉琴老師的專題講座后逐漸明晰了方向。

  在這次專題學習研討會上,張玉琴老師的講座先從課標的變化、核心理念和大家做了分享,然后是張玉琴老師向大家展示了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的成功做法,她的設計層次分明,內容詳細,重點突出,目標意識強,特別是她能以身邊的生活實際為背景,創(chuàng)設數學情景,讓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突出數學的應用意識,并始終以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她靈活整合教學素材的能力讓我佩服,也讓我深受啟發(fā)。

  張玉琴老師的講座讓我對大單元教學有了清楚地認識,也知道了大單元教學的設計內容與實施過程,透過張玉琴老師的`大單元教學設計能看出新課標背景下,對老師們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不是一句空話,要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吃透教材和課標,靈活整合教材內容,承前啟后備課,把握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老師們要把能力培養(yǎng)滲透在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知識與能力并重,減負與質量同行。

  從此次培訓學習讓我認識到:教師要不斷深入學習新理念,了解國家教育方針,育人方向,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培養(yǎng)出國家和時代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更需要教師與時代同行,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新課標背景下,新學期的教學對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我會不斷自我加壓,積極改進,牢記育人使命,以學促行再出發(fā)!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 篇21

  20xx年9月14日下午,在葉縣第二實驗學校,我參加了張玉琴老師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實踐與實施》的講座。通過張老師的講座,讓我對單元教學設計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新的思考。

  一、對大單元教學設計的認識

  大單元教學設計就是站在系統(tǒng)的高度,根據課標、教材和學情,從整體出發(fā),承前啟后、瞻前顧后、左顧右盼、左右逢源的長遠教學規(guī)劃!按髥卧敝械摹按蟆本褪恰斑h大”“長遠”“多而廣”,既可以理解成站得高、看得遠,又可以理解成包含的內容多、課時多、任務多、關聯(lián)多、街接多、對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提升多。“單元”就是系統(tǒng)規(guī)劃、統(tǒng)籌兼顧、關聯(lián)街接、整合重組得到的“整體”!按髥卧本褪恰岸鄠”有某種共同基因的內容科學有效地關聯(lián)銜接在一起的富有生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機組織!按髥卧崩砟钪笇,對于每一個“單元”包括知識點都要回答:本節(jié)知識是什么?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和哪些知識有聯(lián)系?只有弄清楚了這些,才能從單元整體、甚至是學科整體的思路去規(guī)劃整個單元的知識體系,才能有清晰的整個單元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

  二、如何規(guī)劃大單元教學設計

  1、認真閱讀數學教材,明確教學內容的地位;

  2、結合教學內容,仔細斟酌咀嚼課程標準要求,參考當年《河南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解析與檢測(數學)》中的考查內容與目標即雙向細目表,明確教學目標,清楚教師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庭,學生要學什么、怎么學、學得怎么樣;

  3、要全面如實地分析學情,確立教學重點難點,正確敘寫教學目標;

  4、根據目標和學情精準選擇恰切的教學策略,明確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

  5、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6、設計評價任務,正確評價教師教得怎么樣,學生學得怎么樣,最終形成內容—目標一學習一評價一致化的整體教學方案設計。

  三、教材決定重點,學情決定難點

  在講座的過程中,張老師的一句話讓我恍然大悟——教材決定重點,學情決定難點。雖然在寫教案的時候“教材重難點”這幾個字醒目的出現在每篇教案的第一頁,但是我似乎從來都沒有深入的去思考過重點和難點有什么區(qū)別,甚至吐槽過“重點不就是難點嗎?”聽了張玉琴老師的講座,似乎茅塞頓開,重點是由教材、有知識本身決定的,而難點卻是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接受難易程度決定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盡管編排順序不同,導入不同,例題不同,但是只要知識確定了,那么重點就確定了。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盡管在同一個教室,面對的是同一個老師,學習的是同一個知識點,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思維方式、學習風格的不同,難點也因人而異。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想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就需要認真?zhèn)浣滩、備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知道學生學習的起點在哪里,并采取補救或復習措施,才能讓盡可能多的學生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真正達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最后,感謝教研室和侯老師給我們安排這種如及時雨般的學習機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的更遠,而借鑒前輩的寶貴經驗能讓我們的職業(yè)生涯走的更寬。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12-01

核心素養(yǎng)的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11-15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8篇12-09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12-21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15篇12-01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精選24篇)12-07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9篇)04-23

單元整體教學心得體會匯編15篇12-01

單元整體教學學習心得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