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教學勇氣的心得

教學勇氣的心得

時間:2024-06-20 12:11:42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教學勇氣的心得(精華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勇氣的心得 ,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勇氣的心得(精華15篇)

教學勇氣的心得 1

  歲月如梭,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工作已經15年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后感。雖然從事教育教學多年,但我每次精心備好課后,充滿信心進教室,卻總是有遺憾地走出教室,難得有幾堂課自己覺得是挺滿意的,包括同學的每次作業(yè)、每次考試都有感到不滿意的地方,不知大家有沒有我這樣的感受。我從不懷疑自己的內心,我是一個熱愛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為了教好學生,可以傾己所有,包括時間、精力、感情、知識等。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我明白這種“不滿意”就是教育中存在的一種 “恐懼” ,因為教學是每天都進行的、隨時讓人檢測成效的工作,因而“恐懼”自己教學失敗,“恐懼”自己落下“誤人子弟”的惡名。有時上課提出問題,學生回答不出,總是疑惑自己設計的問題是否太難了,還是學生因懼怕而不回答?覺得自己教學了這么多年連這點把握都沒有,不該犯這種低級錯誤。課堂氣氛不濃烈時,不明白是我或我的課不受歡迎呢?還是學生習慣于“只聽不講”了?對教學目標能否真正達成心中無底,讀后感《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后感》。我也明白我們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提倡個性化教學,但在目前形勢下如何真正有效開展問題頗多,心存疑惑。

  我理解《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 “教師為著心靈的自由選擇他們的職業(yè),但是教學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師心靈失落。”這是產生“恐懼”的根源之一。我認為教學的勇氣就在于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鼓起教學勇氣,把心靈獻給學生嗎?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是出于心靈的原因,再加上熱衷于某個學科、樂于幫助人們學習等愿望的激勵而成為教師的。但由于常年遭受“恐懼”,使很多人失去了這種心靈的力量,教學熱情受到挫。我認為,要戰(zhàn)勝“恐懼”,唯有與學生、與同事真誠溝通,才能釋放心靈,因為心靈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

  教育的實質就是一個心靈引導的過程,而心靈引導是一個相互的過程,不僅僅學生要遇上合適的'教師,教師也要遇到合適的學生。在這種心靈相遇的過程中,不僅顯示出教師的素質,也引發(fā)出學生的素質。但現(xiàn)實是學生很難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師的機會,而教師也沒有選擇自己學生的余地。但我相信,教師與學生能夠彼此相遇就是一種緣分,只要在這既定的師生范圍內做到真誠溝通,彼此調適,互相適應,一定能戰(zhàn)勝彼此的“恐懼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當然作為教師負有更多的責任,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豐富自己的知識涵養(yǎng),提高自己的職業(yè)道德,開放自己的心靈,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此時進行心靈引導,才能產生優(yōu)秀的教學,才能使教學富有實效性,才能培養(yǎng)出富有個性素質全面的人才。

教學勇氣的心得 2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雖然是由被翻譯成中文的,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較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yōu)秀的書籍。關于教與學,一直是大家探索的問題,帕克.帕爾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于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其他崗位的人,這本書都代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們出于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卻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無力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yōu)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著重新把教師職業(yè)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fā)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斑@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于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于教師正直、誠實的優(yōu)秀品質!北M管表現(xiàn)形式不一,但是優(yōu)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復雜的網,這張網聯(lián)結著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lián)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xiàn)實之間還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為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斗,終于,有了小小的收獲,然成功的喜悅尚未遍及全身,便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而未覺著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斗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著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于是忍不住感嘆:人是多么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嘆過后,很多人會選擇再戰(zhàn),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斗志,從此消沉。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苯處、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教學勇氣的心得 3

  當我有幸讀了帕克·帕爾默著的《教學勇氣》之后,使我的心靈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對教學、教師認識過于簡單,過于膚淺!督虒W勇氣》使我對教學,優(yōu)秀教學和優(yōu)秀教師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認識。帕克·帕爾默談到教學中的困惑源自三個方面:學科,學生,還有自己對自我的認識。學科像生命一樣廣泛和復雜;學生遠比生命廣泛、復雜;而更為復雜的是教導自己認識自己。如果僅僅從學科和學生兩個方面去認識教學工作的復雜性,作為一個教師只要精通學科知識,學習足夠的教學技巧,使得自己處于引領學生精神的地位,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復制這個世界。當我們對學科以及對學生的認識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源自于我們對自我的認識,依賴于關于自我的知識。

  當我們不了解自我的時候,我們就不了解我們的學生是誰,也就不能懂得我們所教的學科。然而在我工作的時候,我和同事經常會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教起來怎么越來越難了,越來越多“來自地獄的學生”;課程改革對教師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巧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從這些抱怨聲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僅僅從學科和學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學,我們也是在這個角度上來進行著我們的教學,很少從認識自我這個角度來理解教學,去理解我所教的學科,去認識我所教的學生。在帕爾默看來我們教學的目的就是去簡單的復制這個世界,而不是在改造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是要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我們要想讓我們的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去復制這個世界。作為教師就不能僅僅從學科和學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教學,教師應該去理解自我的知識,認識自我,把自我和學生、學科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體,去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因此,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僅是有精深的學科知識,好的教學方法,正如帕爾默所說的`真正的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在每一節(jié)課里,教師與學生建立聯(lián)系,進而引導學生與學科建立聯(lián)系,較少依賴于我所采用的方法,而更多的依賴于我了解和相信我自己,自我的身份認同,我的自我個性,還有身為人師的“我”的意識。

  然而當我回憶我這些年的教學工作時,我發(fā)現(xiàn)我和我的同事有很多類似帕爾默所描述的狀態(tài):課堂中的“我”與真實生活中的“我”是分離的,缺少自我身份認同和自我完整,“我”獨立于學生之外,獨立于所教的學科之外。當我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原因正如帕爾默所說的,在我們這個社會上占主導地位的認識途徑是以“脫離我們的自我”為代價,將我們帶入“真實”世界的“客觀”認識途徑。而懸置于我們教師和學生頭上的高考試卷使我們更加默認了這種認知途徑,我們害怕,恐懼我們介入到我們的學科會受到評判,有可能招來漠視和嘲諷。因此,造成了課堂上的“我”與真實的“我”相分離,與所教的學科相分離。師生有別的思想作怪以及害怕,恐懼與學生發(fā)生沖突,造成了“我”與學生的分離。這種種由于害怕和恐懼所造成的分離更使我缺少了自我身份認同和自我完整。我們在這種分離的狀態(tài)下日復一日的重復著相同的事情,造成了我們教師的職業(yè)倦怠,缺少了教育的熱情和沖動,本來生機勃勃的教育被我們弄得死氣沉沉。因此為了讓教育事業(yè)恢復它應有的活力,發(fā)揮它應有的對這個社會的功能,作為我們要尋找自我,尋找自身認同和自我身份完整。

  我們應該如何去尋找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呢?帕爾默在這本書里已經告訴可我們,首先,從心靈導師身上去尋找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們可以把心靈導師理解為引領我們進入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原因,它可以是我們學習生涯中真實的教師,也可以是感動我們的事件,也可以是我們的理想和抱負,這些可以匯聚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也是我們優(yōu)秀教學的源泉。其次,我們要明白為什么選擇某個具體學科作為我們所從事的領域,這部分的知識可以激發(fā)我們的自我意識,在這之前,自我意識是處于潛伏狀態(tài)。當我們尋找到了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們就不需要躲在講臺后面,利用我們手中的“權力”去控制學生,與學生造成分離;我們也不需要簡單的模仿其他教師的教學法方,而是去尋找契合自己個性的教學方式,真正好的教學應該是源自教師的心靈。

  在用心讀過帕爾默的《教學勇氣》之后,使我明白我們應該從學科,學生以及教師的自我知識三個層面來看待教學,優(yōu)秀教學是源自于自己的心靈,優(yōu)秀教師是不把自己的教學簡單的降低在技術層面,而是在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基礎上讓自己的教學源自自己的心靈。因此,正如這本書的名字,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鼓起勇氣,去開放我們的心靈。

教學勇氣的心得 4

  每個學生都是一棵果樹,只是結果的多少和季節(jié)不同。作為一名教師,要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寬容的態(tài)度處理學生的錯誤。如作業(yè)中有的學生答對的很少,甚至全錯,但我們可以從作業(yè)書寫的認真態(tài)度,能否按時獨立完成等方面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上課不專心聽講、講話、搞小動作等學生,可用他們的能夠接受的語言吸引他們,或在課外找他們談心,等等,想方設法的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初中生天性好奇,求知欲盛,作為課堂氣氛的調控者,可把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啟發(fā)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和設想,發(fā)表意見看法,讓他們展露靈性,展示個性,使課堂氛圍輕松愉快,這樣學生思維得到了更多的訓練,我們也可從學生的觀點中吸取自己所疏忽或未能想到的東西。在上完一節(jié)課后,應引導學生自我總結,并說清楚為什么,使學生能夠自己抓重難點,如果學生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要告訴他們應采取什么策略,還要幫助學生把本節(jié)課學過的知識和以前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它們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同時反思自己一堂課的教學過程,總結成功之處,反思失敗的地方和原因,并加以改正,以備下次再用。

  回首十幾年教學路,我若有所悟:原來,育人永遠是一門藝術,永遠沒有固定的“套路”,而是以欣賞的眼光,接納學生一切優(yōu)點和包容他們的缺點...

教學勇氣的心得 5

  這學期,學校開展共讀一本好書的活動。讀完《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絲毫感覺不到“閱讀”的累,而如同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讓我鼓起教學的勇氣,心懷希望的去教學。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yè)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fā)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

  作者帕爾默先生不灌輸深奧的理論,而是用一個個真實教學案例與你產生共鳴。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學中能夠用到、從而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點子、竅門、技能,幫助真正的教師顯露其本能。教學是需要勇氣的,雖然也教了十幾年的書,但每當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的講臺上,當上百雙眼睛齊刷刷的望向你的時候,就唯恐自己平下里稀松平常的小小錯誤就這么被放大了十倍百倍。于是,就必須更加的謹言慎行,信口胡謅肯定是不允許的,要邏輯嚴謹要言辭順暢措辭得當,可能大概也許估計這類詞的出現(xiàn)頻率應幾乎為零。

  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書中這段話給我印象很深。帕爾默引導我們進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幫助我們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教育是帶領孩子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才能學會用更真實的方式來看世界,學會在這個世界中生存。陶行知先生說:“教師與學生的臉是相對的,感情不能對立!敝挥邪l(fā)自內心地愛學生,學生才能感受到老師的愛,才會快樂、健康地成長。新課程改革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為了學生”,這將是我們心中為之奮斗的目標;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我們教學中的唯一原則。因此在教學中應樹立新的師生觀,構建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關系。要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就是不斷寬容他人,關注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傾聽和發(fā)現(xiàn)他們真的心聲,鼓勵學生能真實而又自信地說話,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備課前先備他們,能深入學生,了解他們;在教學中有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學生比較單一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把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立、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傊鳛榻處熞3中撵`的完整,讓教學成為自己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只有教師能和自己的心靈對話,才有可能將心靈呈現(xiàn)在他的學生面前,讓知識變得綠意盎然,真正的教學才能發(fā)生。

教學勇氣的心得 6

  因為讀譯文著作,也許是因為中西方人思維表達方式的不同,也許是因為本人生性笨拙,帕克的《教學勇氣》需要我采用慢讀加回讀,邊讀邊批注并融入思考,再同步記錄發(fā)表日志的方式來進行閱讀。其間的困難與快樂也許是我讀其它著作所不曾經歷過的,感覺很真實、很自我、很好。

  讀罷第一章《教師的心靈》,我做出這樣的歸納:帕克以一個主題“教學中的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融合來自于個人或他人的數(shù)個案例,按六個次主題疊加的結構層次,引領讀者進行著一次關于教師心靈的洗禮。在不斷強化的“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我認同與自身完整。”

  假設指引下,我從閱讀中提煉出下面一些我自認為關鍵的詞語,分別是:“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不違心而教,應觸心而論;化解爭論、真實的內心、人生的經歷、尋找真實、非融合、用心去教、撕開偽裝、直面真我;個人生活、公眾責任、功利學習、自我解體;喚醒、銘記、相遇、啟蒙、認同、反思、深度反思、尋找、效果、發(fā)展;鑄造學科、學科鑄造、反思文字的魅力、簡單而激進的思想,前臺與后臺、沖突與反思;“靈魂的首肯”、呼喚、尊重、吶喊、真實自我、“自言自語”、權威和威信來自原創(chuàng)。

  沒有閱讀過此書的朋友也許會覺得這些詞語羅列有點唐突或無序,其實不然。對照譯文仔細看來,每一個分號前后詞語代表的就是相同主題下,不同層面的閱讀心得整理。

  因為是我自己的'提煉,所以可能不夠貼切、不夠準確,甚至不夠具有普遍意義,但這正好是我在閱讀中實現(xiàn)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的最最“原始體現(xiàn)”。這難道不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嗎?

  帕克關于教師心靈的故事告訴我,有好的老師,才有好的教學。好的教學來源于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好的老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不好的老師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過程中,也遠離了學生。

  帕克的言說理論使我明白:自身認同是一種發(fā)展的聯(lián)系。自身完整在于發(fā)現(xiàn)、識別、選擇、體驗和整合。體驗是要冒險的,同時因為“教學就是無止境的相遇”,所以教學的勇氣就在于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教師把握與學生心靈相遇的過程,開始尋找與本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并在與他人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天資,學到展示而非掩飾自我個性的教學技巧,優(yōu)秀教學則從中產生。

  喚回真我的心靈是對“我靈魂的首肯”。為此,帕克給予我們一些熟悉又陌生的方法:獨處靜思,沉思默讀,野外散步,堅持讀報刊,找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別忘了一個更簡單的建議,那就是要盡可能多得學些“自言自語”的方式。在我看來,這些建議都可以讓我們嘗試與體驗一番,尤其是要學會“與自己說話”。無論是寫下生活瑣碎,還是記錄隨思奇想,或是發(fā)表胡言亂語,做過博客的你也許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這也是一種經常性、隨機性、自由式地與自己對話的公開方式。慢慢地,做博客讓我們學會了“我的地盤我做主”;漸漸地,做博客使我們懂得了關注自我、交流自我、分享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威信自我。

  喚回真我,過一種踏實卻又真實的生活吧。謝謝你,帕克!

教學勇氣的心得 7

  暑假有幸拜讀了《我的教學勇氣》一書,真是受益匪淺,雖然當初懷著對音樂的熱愛,對教育的向往才選擇這個行業(yè),工作九年來,已經被磨練的沒有了當初的激情,讀過此書,自重拾對教育的敬畏、再次點燃教學的激情。

  書中關于傾聽,更給我指明了教學中“聽”的方向。傾聽似乎算不上送給他人的一件禮物,但至少可看作改變的一個起點——事實上,又何止是起點。

  自己的'訴說有人傾聽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望,有人傾聽可以滿足自己那種被期盼被人認可、理解、賞識、敬重的心愿。因此,傾聽,專注的傾聽,是引發(fā)個人變化和社會變革的動力。

  只要我們心甘情愿地去傾聽,就能治愈人世間的許多創(chuàng)傷。想一想,倘若黑人和白人,亞裔美國人和拉丁美國人能謙恭地相互傾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景象;想一想,男與女、老與幼、僧與俗、富于貧之間彼此能相互傾聽,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場面?墒,我們中間有太多的人早已不去傾聽,在他們度過的歲月中只顧張口提出自己的主張,而不愿側耳傾聽對方的意見。

  我們害怕聽到我們不想聽到的話語,害怕聽到促使我們反思自己,從而改變自己感情、思想、行為的話語,害怕聽到促使我們反思自己自己,從而改變自己感情、思想、行為的話語。如果我們只說不聽,就能給自己劃定一處安于現(xiàn)狀的小天地,也不必面對小天地之外那些眾說紛紜的復雜問題。事無巨細都去傾聽,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問道于盲,令我們頭腦糊涂,手足無措,因此我們寧愿與顯而易見的謬誤結伴,而不愿與難窺堂奧的真理為伍。

  我們不必忙著編造冠冕堂皇的空洞口號,而應去認真探究錯綜復雜的真實思想和真實生活。

  只要我們對世界的紛亂不再心村畏懼,就能從傾聽中知曉世界的真理。最要緊的是先從傾聽自己開始。

  我們之所以聽不到世界試圖告知我們的真理,是因為我們去不傾聽居于自己心中的“教師”。內心某處其實明白什么是世界的真理,可我們卻有意把真理嚴密地藏掖在心中的暗角,這樣我們就可以佯裝不知真理,從而也不必與真理打交道。

  倘若我們更多的人都來凝神傾聽自己心中明察秋毫的“教師”,那么就能分清何為錯綜復雜的真理,何為避難就易的謬誤。

  傾聽自己或許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可能造成難以釋懷的內心沖突,甚至帶來迫不得已的個性突變,但傾聽內心是我們與世界現(xiàn)實重新建立聯(lián)系的最可靠途徑。只有當我們是從“心內”接聽關于世界的新聞時,才更有可能相信從“心外”聽到的消息。

  學會傾聽對我們個人而言頗為不易,因為免不了會聽到使人為難的話語。但教師在教育改革中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之一,就是不僅要把自己看做服務青少年的工作者,還要看做服務學校和社會的領導者,我們要學會傾聽!

教學勇氣的心得 8

  值此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暑期學校特別開展“青年教師共讀一本書”活動,旨在用豐富的學識武裝教師的頭腦,以高尚的品格洗滌教師的心靈,讓教師勇?lián)鷷r代使命,更好地引領學生的人生,點亮學生的夢想。

  剛拿到帕克·帕爾默著作的《教學勇氣》時,作為一名數(shù)學老師,我第一反應是機械地計算全書320頁,每天讀10頁,得耗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然而當我真正沉下心來細品這本書時,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書中的教學故事是那么活潑有趣,書中的理論是那么回味無窮。我對書名也有了新的認識:教學勇氣,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

  全書共七章。前三章探討可供共同體生長的內在基礎的方法,如恢復自我意識,敢于正視恐懼,以相反相成的悖論觀整體地看世界;其后三章探討成長于內在基礎之上的共同體如何融入課堂、融入更為廣闊的世界。因我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窮盡整本書,所以選取最令我有共鳴的前三章淺談自己的感想。

  1、自我認同和自我完善

  帕爾默寫道:“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我認同與自我完善。好老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在教學中折射出強烈的自我意識。’’這讓我聯(lián)想到了教育心理學上的一個詞——內驅力,它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在我身邊不乏擁有內驅力的好老師,他們不會在乎“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的頭銜,不會成為這些外部力量的犧牲品,相反他們會覺得外部給予的表揚和榮譽絕不會比自己給予的表揚和鼓勵更有價值,絕不會比自己收獲充實的精神世界更令人滿意。如果你真心熱愛教學,請不要扮演教師的角色,而是多體驗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每一次教學中的相遇,與學生相遇,與學科相遇,與心中的導師相遇……哪怕一開始的'相遇是青澀笨拙的,那有何妨?每一個英雄都有不為人知的弱點,就連教學經驗相當豐富的作者也經常表面云淡風輕而內心焦慮不安。當你洞悉了這一切,相信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加強自我意識,善待內心的自我,你一定會找尋與你“情投意合”的優(yōu)質教學。

  2、恐懼的文化

  很難想象年近60的帕爾默教授在走進教室前也會恐懼,噗嗤一笑的同時很佩服老教授對恐懼的坦誠!半娔X盲”的我時?謶謱W校布置的各種網絡培訓,恐懼嘗試新鮮的事物,殊不知此刻我離真實的學習僅一步之遙。我也時常恐懼課上學生變成“活死人”,殊不知教室里看上去沉默陰郁的學生內心也充滿了恐懼。要想改變“活死人”法教學,就必須不斷更新對學生真實狀況的認知,就必須看清楚并了解學生內心深處恐懼的來源。與其做一個對課上狀況百出提心吊膽的老師,不如學會款待學生,寬容學生,學會傾聽他們尚未發(fā)出的聲音,充滿深情體貼入微走進學生的世界,與學生共同營造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所謂恐懼的文化當然還有很多種,如年長者恐懼年輕者對其無情評判,客觀主義恐懼主觀介入的認知方式等,如此這些帕爾默都安慰并告誡我們:“不要害怕,我可以恐懼,它和我出于希望、誠摯來進行教學一樣真實。但我不必置身于恐懼之中,不必心慌于恐懼——因為我心中還有其他讓我能說能做的廣闊天地!

  3、教與學的悖論

  所謂悖論字典里的解釋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換句話說,我們一切看得見的事物中其實都含有看不見的事物,這就告訴我們不能用非此即彼的眼光去割裂世界,而是應該用既此又彼的眼光去擁抱世界;叵肫鹎啻浩诘奈沂且粋愛憎分明的人,而這些棱角的存在讓我不經意間會傷害身邊的人。我渴求良好的人際交往,卻被“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個性所束縛。直到人生閱歷日益豐富,我才恍然明白做人做事并非一定要愛與憎二者之間站隊,它們中間還有許多其他的情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情感的并存,人生才會如此豐富多彩!現(xiàn)在的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也會將帕爾默教授提出的悖論式思維廣泛應用于教學中,課上我能享受與學生思維碰撞的歡悅,就能欣然接受鴉雀無聲帶來的痛苦!盀槭裁次业难劾锍:瑴I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的痛苦正是來源于我對學生和教學的熱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必須養(yǎng)成一種既依賴又不依賴他人回應的自我意識,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悖論,設法去喜愛這些矛盾本身,帶著矛盾勇敢前行……

  帕爾默教授的《教學勇氣》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教育智慧蘊藏其間。雖然我未能窮盡整本書,但是每當我沉浸于他的文字時,我總能感受到他的教育慈悲心,他直面真實的心靈,他持守教育的真善美。此刻我特別想敬贈暑期共讀營的老師們:請勇敢捧讀這本書,它真的無愧于暢銷20年的佳績。希望我們都能通過這本書,喚醒真我的靈魂,遇見不加偽裝的自己,善待教育,幸福教學!也希望我們能堅定執(zhí)著地去追逐新時代青年教師的“中國夢”,在逐夢路上大放異彩!

教學勇氣的心得 9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本書的作者是帕克·帕爾默。曾有人這樣評論過《教學勇氣》:他的作品罕見地整合了嚴密與典雅、熱情與準確、智慧與人性!督虒W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表達了對教學的呼喚以及教學的痛苦與喜悅,生動鮮明、充滿感情、熱情洋溢、引人共鳴。它是任何一位教師的必讀書,令人信服地激起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真心。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共有七個章節(jié),它的導言是“源自心靈的教學”;第一章是“教師的心靈”;第二章是“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第三章是“潛藏的整體——教與學的悖論”;第四章“認識于共同體中——為偉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第五章“教學于共同體中——以主體為中心的教育”;第六章“學習于共同體中——共事切磋”;第七章“不再分離——心懷希望教學”。

  在本書中,作者帶領著教師,把教師職業(yè)和學生結合起來,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激發(fā)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工作的熱情,強調良好的教學不在于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于教師正直、誠實的優(yōu)秀品質。

  讓我感受頗深的是“‘有問題背景’的學生”這一小節(jié)。雖然我們帶領的.幼兒園孩子沒有問題背景,但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對于那些個性特點特別強的孩子我們在教學生活中應該有耐心的引導。

  我以前教過一個小朋友叫晨晨。他爸爸常對我說:“我們家晨晨很調皮,請老師多多提醒教育!庇纱耍刮覍@個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調皮!果然,開學一個月間,他正如他爸爸所說的“十分調皮”,把皮球扔到樓下、推同伴、打人、在學習活動中開小差……連班中的小朋友都知道:晨晨很調皮、不聽話。每次他出現(xiàn)狀況,孩子都告狀說晨晨的不是。后來班里小朋友開始迷上了玩飛行棋,而一向喜歡玩鬧的揚揚也對飛行棋產生了興趣。當我來到益智區(qū)觀察他們活動時,揚揚高興地跟我介紹:“老師,我是老二,他第一,我第二,他第三,他第四!笨此榻B的有模有樣的,但真的輪到他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只是負責拋骰子,棋子是由其他小朋友幫他走的。我感到好奇,揚揚平時數(shù)學很好,走幾格棋應該難不倒他啊!于是我鼓勵他:“揚揚下一圈輪到你的時候棋子自己來走,好嗎?”在老師的關注與鼓勵下,揚揚自己走了棋,成功的體驗讓他感到無比的開心,直催著后面的小朋友趕緊,并期待著下一輪。瞧他耐心等待他人游戲,認真觀察的樣子,我為揚揚感到高興。高興游戲時間揚揚不再是那個愛搗亂令人頭痛的孩子、高興揚揚能與同伴友好地玩。在以后的教育過程中,我多觀察他的表現(xiàn),抓住他的閃光點,從正面采用鼓勵的方法進行引導,增強他對自己的信心。應該說每一個表面頑劣的兒童背后都潛伏著他的閃光點,晨晨也是如此,如:他在進餐方面表現(xiàn)得就較好,能熟練地用筷子獨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對集體游戲活動感興趣,積極投入;愿意幫助同伴……于是,我首先對他的優(yōu)點表揚、肯定;接著對他的不足之處提出建議,要求他改正;并與家長積極聯(lián)系,取得他們地配合。果然在不斷地表揚、鼓勵下,在家園共同努力下,他不再像以前那么調皮、搗蛋了。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同時也是非常脆弱的,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我認為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愿意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溫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相信每個教師其實都是愛孩子的,讓我們用發(fā)現(xiàn)、期待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幼兒,發(fā)現(xiàn)每個人身上的可圈點之處。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抓住教育的最佳契機,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里不斷茁壯成長。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教學勇氣的心得 10

  緣分如此奇妙!剛剛讀完帕克·帕爾默先生的《教學勇氣》,就接到了書友傳遞的信息,說有小打卡這個活動,進來讀過書友的文字,感覺他們所表達的正是我也有的感悟和體會!

  要怎樣感謝書友怎樣感謝用心做教育的同仁們?記得20xx年的夏天在《教師博覽》舉辦的第五屆讀書論壇上聆聽了翻譯此書的吳國珍老師的報告,被她樸實無華的外表和深邃的思想所打動!今晚,當我掩卷讀完書末的《譯者的話》后,深切地體會了她所說的“靈魂與靈魂的對望生香!

  在未來的讀書歲月中,愿和親愛的你們分享這份來源于心靈的真我!

  作為一線教師一直以來我在探尋講授知識的有效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這些教學方法我都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并應用著。

  但令我在未來的教學中必須有所改變的理念就是帕克·帕爾默先生所倡導的:在教學中應該遇到自己學科的“偉大事物”!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課堂的中心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學生,而是以“偉大事物”為主體的課堂!我們師生之間把課堂作為真正的共同體,建立一個能同時體驗嚴謹和參與的學習型共同體!在操作層面就是師生彼此心靈關聯(lián),令彼此一次比一次有更完整的教學行為!

  曾經,我們的學生在你死我活的競爭中獲勝,未來,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引導學生合作探討研究本學科的“偉大事物”----即本學科和生活實踐的關系!在觀察直覺中發(fā)問,把偉大事物置于我們的注意力的中央!以期讓學生變得更聰明更敏捷!

  那么我們語文學科的偉大事物是什么呢?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心生而言立、立言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比耸侨f物之靈,有了人,才有了語言和文章,這是自然之道。因此,語文的教與學,首先應基于對生命的觀照和對心靈需求的喚醒。那一篇篇散落在文本中的價值主題就是我們要探尋的偉大事物!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老師,更應釋放自己對學生精神成長產生影響的人格魅力,更應成長為“雜家”,多讀書,給生命的底子打上精神的亮色,才能和學生在建立共同體的合作中激活彼此的生命,挑戰(zhàn)自我,探尋偉大事物活生生地真實存在于我們師生之間的偉大時刻!

  帕克·帕爾默先生說:“如果我們認為真理產生于相互問詢的復雜過程,教室看起來就會像一個資源豐富且相輔相成的共同體。而建立聯(lián)系的能力正是良好的教學所依賴的基礎!

  那我們在課堂上怎樣讓學生建立聯(lián)系呢?恰當?shù)剡\用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的學習形式可以讓我們彼此打開心扉。拿語文學科為例,在展開小組合作討論之前,每個學生都要對討論的問題所涉及的文本有充分的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困惑,那么“偉大的事物”就牽引著師生在各自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探究,我們師生彼此都能夠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同時也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交流合作中,積極吸納自己認可的觀點,理解并尊重自己不認同的觀點,從文本中尋找支撐自己觀點的理由和依據,從而豐富自己的閱讀體驗!在這樣相互的問詢中克服彼此的恐懼,在交流中豐富知識從而探尋真理。

  “偉大事物活生生地真實地存在于我們之間”,那么我們語文課堂怎樣讓學生抓住蘊含在文本中的偉大事物?“批注式閱讀”就是我們抓住偉大事物的契機,學生只有走入文本,標記一本書,將讀寫相結合,才能不喪失自己的話語權,將零碎的思想整理梳理,才有底氣在課上和同學老師互動共賞!這樣才能抓住語文教學的核心要素!

  為師者本身具備怎樣的素質,就能引領學生和我們建立怎樣的關系。師生在亦師亦友的共同追求中共同尋覓分享知識所贈與我們的偉大心靈!《20xx年版義教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堅持終身學習,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新課標陳述:語文教師要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不斷豐富語言學、文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注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累,提升自身文化修養(yǎng)。在我們師生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中享受教育給我們帶來的悸動和感動!就像帕克·帕爾默先生在《教學勇氣》一書中表述的這段文字,這是多么和諧悅目的一幅畫面:“師徒和師生就是源遠流長共舞的舞伴,教學的一個偉大收益就在于它每天都給我們提供重返舞池的機會……長輩以他們的經驗增強晚輩的能量,年輕人以他們新的生機充實煥發(fā)年長者,在接觸和交流中重新編織人類社會的結構。”我們在每一天與學生的相逢相處中讓彼此的生命獲得發(fā)展!

  帕克·帕爾默先生在書中倡導我們尋找一種與我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讓這種教學方式與我們自己的個性相整合,以此為依托才能呈現(xiàn)我們師生在課上翩翩共舞的唯美畫面。講授法、對話法、討論法、啟發(fā)法……牢記我們靈魂的內在的多樣性,在未來的課堂中充分展示自我!安排學生們做一些與主題有關的.自傳體小品,以便學生能夠看到課本知識與他們自身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這是帕克·帕爾默先生告訴我們的可操作的教學好方法好途徑!

  帕克·帕爾默先生說:“我了解到我作為老師的天賦是與我學生共舞的能力,是共同創(chuàng)造我們大家能夠亦教亦學的脈絡情境,而且,只要我對學生本性保持開放、信任和期望的態(tài)度,就可長久發(fā)揮這種天賦的作用!边@樣的課堂是靈魂與靈魂的對望生香,是智慧與智慧的和諧碰撞,是生命與生命的影響守望!誠然,我們的課堂是既應該開放又有界限的。尤其是我們語文學科,在對文本的理解中更要包含開放又要包含界限,尊重學生有價值的想法,而不是灌輸似地教學!在學科教學中我們往往并不缺乏技巧,往往是我們內在生命的缺失,帕爾默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在悖論的力量下教與學,必須接受心靈的再教育!

  “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鐫刻在希臘德爾菲神廟高高的神壇上,讓我們體味自己存在的真正價值,我們只有尊重真實的自我尊重學生的體驗才能讓我們的課堂芬芳滿室!暗刭|學家聽到巖石說話,歷史學家聽到辭世已久的人的聲音,作家聽到字詞的音樂。世界萬物向我們呼喚,我們給萬物迷住。我們每個人都為不同的事物所吸引,正如我們每個人都為不同的朋友所吸引一樣!迸量恕づ翣柲壬谖覀兌呡p輕訴說著……

  迷戀課堂,迷戀認知,迷戀真理!當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中被偉大事物的魅力所征服,在真正開創(chuàng)了一個實踐共同體的空間里一起追求真理,我們就在真正共同承擔著教育的使命!我們師生就會懷著激情和原則就“偉大事物”進行著永恒的對話!打造令人迷戀的課堂就要在課堂的坡度、厚度、深度、廣度上下功夫,從而讓我們的課堂有溫度。

  “教學是創(chuàng)造一個實踐真正的共同體的空間。”“學生一定要他們自己去喂飽自己---這被稱為主動的學習!迸量恕づ翣柲壬缡钦f。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怎樣讓學生自己喂飽自己呢?多讀書,讀好書,就是很好的途徑!默讀,精讀,泛讀,真立志并持之以恒就能卓見成效!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孫立權老師說讀書是“非教學性備課”,在讀書中積淀語言素養(yǎng)、思維素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書香人生,我們方能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亞里士多德說:“我們的習慣造就了我們,卓越不是一次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庇懈杏谂量恕づ翣柲壬凇督虒W勇氣》中給我們的叮囑:“現(xiàn)在,世界成了我們的教室,教與學的潛力無所不在。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只需要開放心靈成為真正的自己!笔澜缡情g大教室,我們在這個大空間里解讀人世間一個個關于生存與發(fā)展的問題,享受期間的美好,留存理性的思考,打開心靈,就會和未來更實在更全新的你我不期而遇!

  要讓自己的生活有趣有味那就多讀書吧!北大教授錢理群先生說:“什么是教育?就是愛讀書的校長和愛讀書的老師帶領一群孩子一起讀書,就這么簡單!鼻迦A附小校長竇桂梅也說:“教師不讀書就是瀆職,讀書是最好的備課!睊侀_停滯,拋開絕望,用信心、愛心、希望迎對我們未來的教育生涯!

  想要迅速尋找到課堂中的偉大事物那就讀書踐行吧!

教學勇氣的心得 11

  歲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啊,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在教育界工作了整整15年。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漫步教師心靈》的書,它讓我對教學充滿了勇氣。雖然我已經從事教育教學多年,但每次我都會精心備課,滿懷信心地走進教室。然而,總是在離開教室時感到一絲遺憾,很少有幾堂課讓我滿意。甚至包括同學們的作業(yè)和考試成績,也總能找到我不滿意的地方;蛟S你們也有這樣的感受吧?但是無論如何,我從不懷疑自己的內心。我是一個真正熱愛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為了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育,我愿意付出所有,包括時間、精力、感情和知識等等。

  我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深刻認識到教育中存在的一種“恐懼”就是對教學不滿意的表現(xiàn)。因為教學是一項每天都在進行、隨時都有人檢驗成效的工作,所以我們害怕自己的教學失敗,擔心被指責誤導學生。有時候上課提問,學生回答不出來,我就會懷疑自己設計的問題是否太難,還是學生因為害怕而選擇不回答?我覺得自己已經教了這么多年,連這點把握都沒有,真是太低級錯誤了。當課堂氣氛不濃厚的時候,我會想不明白是我自己或者我的課程不受歡迎呢?還是學生已經習慣了只聽不說了?對于教學目標是否能真正達到,我內心沒有底氣。讀完這本書后的感受是,我們要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第一位,積極倡導個性化教學。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如何真正有效地開展個性化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我心中充滿了疑慮。

  我認為《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的一句話:“教師為著心靈的自由選擇他們的`職業(yè),但是教學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師心靈失落!钡囊馑际牵虒W的要求和壓力經常讓許多教師感到沮喪和失落,這是產生“恐懼”的一個原因。但我相信,教學的勇氣在于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下去。只有這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成一個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鼓起教學勇氣,將心靈奉獻給學生呢?

  我們中的許多人選擇成為教師,是因為我們對某個學科充滿熱情,并且樂于幫助他人學習。然而,常年面臨各種“恐懼”,使得我們失去了內心的力量,導致教學熱情受到挫折。我認為,要戰(zhàn)勝這種“恐懼”,唯有通過與學生和同事真誠溝通,才能釋放內心的力量,因為內心是我們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源泉。

  教育的真諦在于引導人們的心靈成長,而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不僅學生需要遇到合適的老師,老師也需要遇到適合的學生。在這種心靈相遇的過程中,不僅展現(xiàn)了老師的素質,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潛力。然而,現(xiàn)實情況是學生很難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而老師也沒有選擇學生的權利。但我相信,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遇是一種緣分,只要我們在這個既定的師生關系中真誠地溝通,相互調適和適應,一定能夠克服彼此的“恐懼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當然,作為老師,我們有更多的責任。我們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豐富知識儲備,提高職業(yè)道德,開放心靈,提升人格魅力。只有這樣,在進行心靈引導時,才能實現(xiàn)出色的教學,培養(yǎng)出具備全面素質和獨特個性的人才。

教學勇氣的心得 12

  我曾經在僅有的幾次授課經歷中總結教學的經驗,并且問自己,為什么選擇課堂?為什么選擇孩子?試圖從最本源的地方來總結答案,但僅有的經歷讓自己很是迷茫。

  閱讀了《教學勇氣》,這是一種絕對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新思維,很快,她占據了我的頭腦,我十分興奮,甚至有些欣喜若狂,恨不得把她提到的一些內容拿去應用,但這樣想也并不是十分正確的,一個好的理念和思維,如果能夠應用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可能需要太久太久的時間。放眼當下的課堂,足以顯得她的思維和想法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可能還僅僅停留在腦海的烏托邦。

  無論烏托邦也好,由點到面也好,對一個新的思維和理念我們總應該帶著批判性的思維去看待,而《教學勇氣》也應當如此。

  教學是兩個角色的故事,教的角色便是授課者,學的角色便是聽課者,好的教學無非就是正確處理好了教與學的角色關系,而在我看來《教學勇氣》恰恰是圍繞如何處理這樣的關系而提出來一系列的方法論,這些提出的方法可操作性也難易不一,下面我想就書中的一些觀點談談我的看法。

  書中有提到權力和威信的區(qū)別,倡議教師要認清自我,用自我魅力來感染學生,而非依靠外界權力來約束學生。我對這樣的觀點表示認同,師者的的確確應該通過自我魅力來感染學生,讓學生由心對師者產生一種“敬”,但如何去散發(fā)個人魅力呢?似乎成為了一個難題。在這里,拋卻師者個人學識程度不講,我自己認為,讓學生對師者產生崇拜或者信服,第一堂課是重中之重。

  如何去上好第一堂課呢?結和此書內容和我自己的一點點體會,第一堂課應當給孩子們一個好的印象,多講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并在這些話題上面稍做加深,讓孩子們由心去產生敬佩。除此之外,要多和孩子們交流,讓孩子們覺得你是一個老師的同時也是他的朋友即可。我想這樣的第一堂課一定會對后期的`課堂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再者,我想談談關于文中提到的幾條理論,即這個空間應該既有界限又是開放的,這個空間應該既令人愉快又有緊張的氣氛,這個空間應該既鼓勵個人表達意見,也歡迎團體的意見,這個空間應該既尊重學生們瑣碎的“小故事”,也重視傳統(tǒng)與紀律的“大故事”,這個空間應該既支持獨處又隨時有群體的資源支持。針對這幾點我認為作者闡述的相當詳盡,所以我還是想從如何操作方面說說自己的看法。

  課堂之上如何真正實現(xiàn)如上的關系呢?我認為師者和老師各自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把課堂交給學生,但又不能脫離老師設定的軌道這就要求老師做到課堂導演的角色,給孩子們可能大的空間去綻放自我,又要把控全局,既要不時融入孩子們當中,又要即使給孩子們自己處理問題的機會,我想這樣的效果一定需要前期的準備和豐富的經驗。也只有這樣,我們想給予孩子們想要的課堂才會不期而至。

  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太多太多,但終歸不能統(tǒng)一而論,無論是書中涉及到的還是沒有提及到的,我們是在探索的路上,我們可以堅信的那便是用心去愛,用心愛孩子們,讓孩子們得到快樂和幸福,我想這就是我們如此用心愛的意義所在。

教學勇氣的心得 13

  說實話,拿到《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并未激起我任何的閱讀欲望,直至要交讀書筆記才從書柜里將之取出,漫不經心地開始了我的閱讀。讓自己覺得詫異的是,一經打開,便放不下手了。

  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它得到過多少贊譽,而是書中的觀點給予我的震撼,那字里行間所流露出來的對與教師的理解與尊重。它讓我產生閱讀的渴望,也為自己在教學工作中所產生的心理糾結尋找到了答案,重新拾得那久違的“坦然”。這是一種心靈的回應!

  看完整本書,回過頭來再來看帕克·帕爾默所提出的把握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空間設計中的六大悖論,不覺欣喜,因為我從中找到了自己教學設計的依托,它讓我更為自信且愉快地面對教學中的成功與問題,不會因為某種“恐懼”而覺得沮喪難堪。課堂上多的反而是不知覺地將“自己、教學科目和學生聯(lián)合起來”而形成的多方面的愉悅感。也是因此,掩卷之時,這六點依舊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

  一、這個空間應該既是有界限的又是開放的。

  二、這個空間應該是既令人愉快又有緊張的氣氛。

  三、這個空間應該是既鼓勵個人表達意見,也歡迎團體的意見。

  四、這個空間應該既尊重學生們瑣碎的“小故事”,也重視關乎傳統(tǒng)與原則的“大故事”。

  五、這個空間應該既支持獨處并用集體智慧作充分的支撐。

  六、這個空間應該是沉默和爭論并存的。

  我所理解的`“有限”與“開放”不僅僅只是教學目標的設定上,它更是依托著目標,將學生的思維引向“開放”,而這種開放往往又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教學《做一片美的葉子》一文時,當我將目標設定為依托文本,教會學生憑借寫批注這一方法深入思考文本的時候,我看到的是學生由茫然到活躍的自然轉變。他們由認同寫批注是自己獨立思考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開始,先學后用,逐步深入文本,并享受著彼此分享的快樂。當然,這種令人感到輕松“愉快”的分享是建立在彼此“緊張”獨立的思考基礎之上的。

  為了讓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這份愉悅,在個體交流前,鼓勵孩子在自己的小組中將自己的所得與成員交流,哪怕僅僅一個詞、一句話。在個體交流時,除了充分肯定主動交流的學生,還適時地將一些沒有發(fā)言的同學的觀點通過教師這一媒介呈現(xiàn)出來。這是另一種形式的“鼓勵”與肯定。

  當然,在交流中,因為所擁有的知識水平有差異,接收的各方面信息不同,難免會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看法。記得班里有一孩子這樣說,“遠遠望去這棵已經這么美,如果走近看一定更美!倍硪缓⒆玉R上反駁,他認為,“近有近的美,遠有遠的美,這兩種美是不同的。”兩個孩子所表達的觀點都基于他們對事物的理解,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教師難道不應該給予肯定與表揚嗎?

  我想,教學空間會呈現(xiàn)出怎么的氣氛,不是教師說我要它呈現(xiàn)出怎樣的氣氛。我認為,那是一種建立在彼此的認同基礎上的自重感的獲得。如此簡單的道理,我此時頓悟,心中自然感激于《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感激于寫書的帕克·帕爾默!

教學勇氣的心得 14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作者是美國知名教育學者帕克·帕爾默,其實,幾年前就留意過這本書,怎奈粗粗一覽感覺生澀,終究沒有勇氣看下去。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位同事對本書的無比推崇,于是帶著勇氣,開展了閱讀之旅。

  “我是用心的教師。有時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歡喜。真的,當我和我的學生發(fā)現(xiàn)可探索的未知領域,當我們面前展現(xiàn)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當我們的體驗被源自心靈的生命啟迪所照亮,那時,教學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這是本書導言中的一段話,多么的.震撼人心!為什么有的教師能有這種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為教學是一項充滿復雜性的工作,除了學科、學生之外,還存在第三種解釋教學復雜性的理由,那就是“我們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苯虒W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在這面鏡子中,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無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師缺乏一種對生命的愛和對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對教學工作的渴望,那么再好的教學技術,那也只是一堆沒有生命氣息的工具而已,F(xiàn)實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很關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講座培訓、教學觀摩、實踐反思、寫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有時候教師是“迫于外在的壓力”而做,少了一種自我完善、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對教學的強烈憧憬。

  后來的后來,我就懷著感激的心情走進教室,感激有一個教書的機會,因為教學滋養(yǎng)著我的心靈,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學對心靈最有益!弊髡甙呀虒W看成了滋養(yǎng)教師心靈的雞湯,教學就是無止境的相遇。他把自己和學生、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生活,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教學勇氣的心得 15

  一直知道有這本著作,想拿來讀一讀,不曾想真正讀的時候,確實有些難懂,理論性很強,有的地方我不得不跳過,適合反復閱讀,仔細品讀,進而體會作者的真知灼見。帕克帕爾默的這本書,一方面是作者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的自述和回憶,一方面對于我來說是醍醐灌頂,受益良多。

  序中作者提醒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一下子來了興趣。因為在平時教學中,有時教室毫無生氣,任憑我使出渾身解數(shù),學生還是沒有反應,是我最痛苦的時候,但是看到孩子們在某一方面取得喜人進步時,亦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本書基于這樣一個簡單的邏輯前提: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完整。因為我們教的學生遠比生命廣泛、復雜,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所以作為教師,認識自我與認識學生和學科同樣重要,并且有益于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和學術。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要講“我”的意識帶給學生,印證了我們常說的哪個老師帶的學生就像誰,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認識自我,越熟悉我們的內心領域,我們的教學就越穩(wěn)健,我們的生活就越踏實。同時,能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個人素養(yǎng)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才是好的教學的體現(xiàn)。好老師在生活中將自己、教學科目和學習聯(lián)合起來,是我不斷努力的方向。

  教學的勇氣就在于自己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特別是在那些要求超過本人所能的時候仍然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的結構中。

【教學勇氣的心得 】相關文章:

教學勇氣的心得06-20

教學勇氣的心得 (通用26篇)03-02

《教學勇氣》心得體會03-16

教學勇氣的心得體會11-26

《教學勇氣》心得體會01-26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03-06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04-22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15篇06-28

教學勇氣讀書心得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