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guī)劃一下吧?墒堑降资裁礃拥挠媱澆攀沁m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將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發(fā)展數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二年級(1)班和(2)班數學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每個班都有51名學生,共有學生102名,兩個班的大部分同學作業(yè)清楚,態(tài)度端正,對數學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
學生經過一年半的數學學習,基本上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異。但由于新教材“解決問題”等教材編排的特殊性,大多數學生對如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和分析問題上存在欠缺。但在解決簡單問題上,學生初步形成數學意識,能發(fā)現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并進行分析和解決,具有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因此,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生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傾聽”、“合作”、“交流”等能力和習慣,養(yǎng)成認真做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fā)展數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
。ㄒ唬⑦@一冊教材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一),圖形的運動,表內除法(二),混合運算,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簡單的推理,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小小設計師等。
四、教學目標
1、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復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5、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6、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
7、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9、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2、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yǎng)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六、教學措施:
1、繼續(xù)加強學習慣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guī)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協(xié)助學生積累參與數學活動的經驗。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yōu)等生的培養(yǎng)。采取生生互幫與教師輔導相結合、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的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7、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8、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文章來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半的數學學習,基本上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異。
但由于新教材“解決問題”等教材編排的特殊性,大多數學生對如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和分析問題上存在欠缺。但在解決簡單問題上,學生初步形成數學意識,能發(fā)現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并進行分析和解決,具有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
因此,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傾聽”、“合作”、“交流”等能力和習慣,養(yǎng)成認真做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fā)展數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一共安排了9個單元。
“數與代數”領域一共安排了4個單元,包括“有余數的除法”“認識萬以內的數”“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和“時、分、秒”。
“空間與圖形”領域一共安排了3個單元,包括“分米和毫米”“認識方向”和“角的初步認識”。
“統(tǒng)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了1個單元,即第九單元“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一)”。 另外,教材還安排了“期末復習”單元。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動,包括“測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內容變動情況
雖然在表內乘、除法階段安排乘、除法豎式的教學,可以豐富乘、除法計算的練習形式,也為以后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和有余數的除法打下基礎。但由于上冊乘除法都是用口訣計算,引入乘、除法豎式,既沒有必要性,也沒有迫切性,況且除法豎式的結構又比較特殊,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所以,把除法豎式安排到二年級下冊“有余數除法”單元,把乘法豎式安排到三年級上冊“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單元。
把“時、分、秒”單元后移到本冊。由于時間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且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積累也不夠厚實,在二年級上冊教學時間單位,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把這部分內容適當后移,更利于學生建立正確而清晰的時間觀念。把原二年級上冊“方向與位置”與二年級下冊“認識方向”合并為一個單元,安排在第三單元,刪去用“第幾排第幾個”描述位置的內容。
一方面,由于標準降低了第一學段認識方向的教學要求,只要求學生根據“給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三個方向,知道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把這部分內容合并為一個單元,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八個方向。
另一方面,實驗教材安排用“第幾排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位置的內容,主要是為第二學段學習數對做準備,但由于時間跨度過大,到第二學段,學生積累起來的生活經驗完全可以勝任新知的學習。所以,在第一學段不再安排用“第幾排第幾個”描述位置的教學內容。
教材引進算盤表示數,一方面?zhèn)鞒形覈鴥?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多了一件教具、學具,多了一種直觀表示數的方法。讓學生認識算盤,可以體會歷史文明;讓學生在算盤上表示數,可以增強學習興趣、強化數的概念。按照數學課程標準中使學生“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的'要求,第四單元編排例題幫助學生認識算盤,并在算盤上表示萬以內的數,把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數學教學有機融合,既弘揚了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又解決了認數教學缺少計數器的困難。算盤的1個上珠表示“5”,用它表示數,比計數器稍抽象些,但更方便些,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好處。
標準在第一學段刪去了“初步感受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要求,且統(tǒng)計教學更強調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培養(yǎng)數據分析觀念。為此,本套教材對“統(tǒng)計與概率”部分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和整體設計,第一學段的統(tǒng)計教學內容主要安排在二年級下冊和三年級下冊,同時第一學段不再安排可能性的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① 使學生聯系對數的已有認識,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與位置;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理解各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知道可以用算盤表示萬以內的數;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辉谏钋榫持懈惺艽髷档囊饬x,并能進行估計;聯系已有的對四則運算的認識和相關的計算經驗,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
減兩位數的口算,以及三位數的加減筆算方法,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加減估算;聯系對乘、除法的認識和計算表內乘、除法的經驗,探索并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掌握能正確計算簡單的有余數除法。能認識鐘表,認識時分秒,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能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② 通過情境認識角,了解直角、銳角、鈍角;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并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知道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能恰當地斷則長度單位;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給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他三個方向,會用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進一步積累平面圖形的學習經驗。
、 使學生經歷從簡單實際生活情境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過程,初步學會用不同標準分類整理相關的數據,進一步感受標準對于分類的意義,體會數據的價值。
2、數學思考方面。
、 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數的意義、數的表示方法以及數的大小的理解,提高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數感。
、 使學生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以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等計算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四則運算意義的理解,不斷提高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③ 在應用加減運算,有余數的除法,時分秒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經歷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過程,積累分析數量關系、選擇解題思路的經驗,進一步增強有根據、有條理進行思考的意識,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 使學生在認識分米和毫米,認識方向,認識角和直角,以及相關的測量、操作、交流等活動中,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實際長度的表象,進一步體會現實空間的位置關系,進一步感受平面圖形與相應物體的聯系,不斷增強直觀思考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
、 使學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中,能對調查過程中獲得的數據進行分類,體驗數據中蘊含的信息。
3、解決問題方面。
① 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聯系學過的數的認識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的知識和方法,從生活中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 使學生在用學習的四則運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會借助擺學具或畫圖等方式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在測量物體或線段長度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計量單位和測量方法;在描述物體方位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用畫圖和口頭描述相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在分類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收集與整理數據的一般方法。
、 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學會與同學合作,能有條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與做法,不斷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
、 使學生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學會在表達前整理、在傾聽后思考,逐步增強評價與反思意識。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 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數學活動,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獲與進步,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初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 使學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和驗算方法等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
、 使學生在進行四則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形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發(fā)現錯誤及時訂正的良好習慣。
、 在經歷將顯示問題數學化,以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不斷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自覺性。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余現象,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guī)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學具操作認識千位,知道計算單位百和千的關系,掌握三位數的組成,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對千以內數的大小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探索三位數加、減筆算的方法,掌握計算要領,并會進行相關的估算和驗算。
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并掌握算法,會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和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范圍。
空間與圖形:
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某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清楚地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路線圖。
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用直角判定銳角與鈍角。
在測量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的關系。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計量并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統(tǒng)計與概率:
經歷統(tǒng)計活動的過程,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
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tǒng)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tǒng)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預測。
2.數學思考方面。
通過認識千以內的數,進一步提高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的能力。通過有關口算、筆算和估算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計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發(fā)展數感。通過探索和發(fā)現數、計算以及平面圖形中的一些簡單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比較、歸納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符號感。
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一步感受統(tǒng)計的必要性。通過簡單的實際調查以及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活動,進一步積累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經驗,體會分類方法的多樣性,更加客觀地理解統(tǒng)計結果,從而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中,繼續(xù)發(fā)展推理能力,學習有條理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問題情境和各種數學現象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積極嘗試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和分析問題,初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在教師指導下,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初步的反思和評價。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體會合作的益處,提高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內容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提高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數學的愿望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思考的價值與魅力。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主動發(fā)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作出調整。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一共編排了10個單元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領域先教學有余數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學千以內數的認識,三位數的加法與減法,兩位數與一位數的乘法。結合計算,教學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分米和毫米,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等方向和簡單的路線圖,直觀認識角(包括直角、銳角、鈍角)。在統(tǒng)計與概率領域教學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分類標準,并分別計算。全冊教材編排了二次實踐活動,《測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動,利用指南針在校園內測定各個方向的景與物;《你能跳多遠》是專題型活動,運用統(tǒng)計的方法研究各種形式的跳。以下是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1.選擇現實的、有利于學生探索的素材
現實的學習素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從數學的角度研究和解決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便于學生從已有的認識和客觀事實出發(fā),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分析、感悟,提出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探討,獲得對數學的理解和認識。根據這樣的認識,教材特別重視對學習素材的選擇。一方面,讓學生借助自己熟悉的具體情境來學習數學。例如,選擇學校圖書館借書情況的數據,提出加、減計算方面的問題,就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聯系生活經驗來研究、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進而提高學習三位數加、減計算的主動性,體會數學的存在和作用。再如選擇學生能體驗到的生活環(huán)境,引導學生根據已有基礎和生活經驗來認識不同的方向,利用方向對物體認識方向以及描述經過的路線,發(fā)展空間觀念。此外還設置常見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發(fā)展應用意識等等。另一方面,用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情境來促進學生的學習。例如,用動物運動會上不同動物長跑、跳高比賽的場景,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類統(tǒng)計;用具有生活氣息的大象搬木頭、猴子采桃子等童話場景,引導學生學習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以及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等。
整冊教材還充分注意題材內容的廣泛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加強學科間的綜合。同時又注意同一單元例題題材的整體性,用實物、對話、表格和圖片等多種表達方式呈現學習內容。如加法、減法這兩個單元的例題,全部以圖書館為現實背景,用表格呈現數據,以便學生感受和利用這些數量之間的聯系來學習新的內容。
2.努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活動是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活動,也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數學教學,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面對現實的具體問題,從數學的角度、用數學思維的方式,參與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經歷數學問題的產生、數學知識的形成、數學結論的得出的過程,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教材注重讓學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為主要方式學習數學。例如,在認數時,讓學生通過數一數理解千以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自己的觀察、撥算珠和分析活動,認識千以內數的組成,學會數的讀寫。在學習有余數除法時,讓學生自己用學具分一分,感受平均分有剩余的情況,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有余數的除法并學會計算。在學習乘法計算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讓學生經歷現實情境提出問題建立模型應用解釋的過程,從與同伴合作、探索、交流、解釋中探索出相應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確定位置時,引導學生親歷其境,感受觀察者所在的位置,確定不同的方向,以方向描述物體的位置和經過的路線。在認識角時,讓學生從對一些物體的觀察中抽象出角,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鞏固角的概念、認識角的大小。在學習統(tǒng)計時,讓學生按不同分類標準依次經歷收集、整理、描述相應數據的過程,并用統(tǒng)計的數據進行分析、交流等等。
本冊教材安排的2次實踐活動,特別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并經歷數學活動的過程,綜合應用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的存在和應用,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尤其是你能跳多遠,讓學生用數學的方法研究實際問題,通過在實驗中記錄、統(tǒng)計、分析數據,得出研究的結論。這不僅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初步感受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3. 著眼學生發(fā)展,重新整合知識內容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數學課程的教學,不光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使學生獲得相應的數感,形成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應用意識,以促進發(fā)展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為此,教材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了新的整合。
(1) 認數和計算的安排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本冊教材把認識一千以內的數單獨設置單元,按整百數、幾百幾十、幾百幾十幾的順序來教學,并相應安排口算幾百加減幾百、幾百加幾十和相應的減法。這主要是從發(fā)展學生數感的角度來考慮的。一方面,如果在認識百以內數以后直接就教學萬以內的數,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在生活里接觸幾千或一萬這樣的數機會不多,就不利于學生正確體會、理解一個數的實際意義,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是不利的。在認識百以后先認識一千以內的數,與學生生活實際比較接近,可以以百為基礎,讓學生在實際數數中逐步體會幾百、幾百幾十等的實際意義,積累對數的實際大小的感性認識,學會用數來表達和交流有關自己身邊的事物,從而增強學生的數感。同時對千的認識,又利于以后體會幾千、一萬的實際意義。另一方面,教材把認識整百數、幾百幾十與整百數的加減口算、幾百加幾十和相應的減法口算交替穿插,可以用相應的計算促進對數的意義的理解。此外,由于加減法的'計算要求不超過三位數,先認識千以內的數也與這一要求相適應。
教材在把計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教學的同時,在內容上還體現了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要求。教材結合認數分別安排幾百加減幾百、幾百加幾十和相應的減法口算,乘法中結合安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學習。教學加減筆算和乘法筆算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策略探索計算方法,如擺小棒、撥算珠、用已有的知識推理等。結合加減法筆算讓學生學習估算的方法,學習乘法時一并探索估算和筆算的方法,如例題36times;2,教材讓學生先用估計的方法,認識到由于36在30和40之間,所以積在60和80之間,再探究應該怎樣筆算。學生練習計算時經常要求先估計得數大約是幾百多或幾十多再筆算,面對實際問題時,要求估計結果大約是多少等等。這些對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2) 空間與圖形的安排注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安排空間與圖形內容時,教材注意提供現實的場景和材料,把認識空間與圖形和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便于學生形成空間觀念。讓學生在已有認識的基礎上,利用生活經驗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向,根據相應的方向觀察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者物體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聯系具體環(huán)境、運用學過的方位知識形象地描述經過的路線,看懂和識別路線圖。這些都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有效方法。此外,在認識角的時候,不再單純地認圖,而是注重從對實物上角的觀察中抽象出角,讓學生動手操作擺出一個角、折出一個角、做出一個角,也十分有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在認識分米和毫米時,除了注意讓學生感知1分米、1毫米的實際長度外,還在具體測量物體長度的基礎上,讓他們估計常見物體的長度,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也很有作用。
。3) 統(tǒng)計的安排注重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
學習統(tǒng)計應該讓學生面對現實情境或問題,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統(tǒng)計是通過了解具體數據解決有關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手段,同時統(tǒng)計能引發(fā)自己對問題的量化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判斷和推測。如果學生在學習統(tǒng)計時對這樣的策略、過程、作用有所體驗的話,就有利于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教材在安排統(tǒng)計內容時,首先設置實際情境,讓學生思考你想知道些什么?再提出量化的要求,然后讓學生收集、整理相關的數據把結果填在表里,學會用統(tǒng)計表表達數據,根據統(tǒng)計表表達出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交流。教材還注意用學生自身的生活題材作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和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的意義和作用。教材的這些安排,可以使學生在處理有關問題時想到統(tǒng)計的方法,不斷積累對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數據的方法的體驗,逐步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4) 教學的內容安排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數學教學需要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方式觀察生活的習慣,認識生活里存在的數學信息,嘗試用數學知識或數學方法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主動地聯系生活經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本冊教材在內容安排上作了精心、周密的考慮。計算都從創(chuàng)設的現實情境引入,如加減計算以圖書館借書情況引入,乘法計算從大象搬木頭、小猴采桃、購買水彩筆等引入,從而使學生體會計算對于解決問題的作用,感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認識方向從觀察學校周圍的建筑物和公園平面圖引入。這些都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是現實的、是有實際意義的。
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練習里安排了大量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讓學生聯系實際應用數學知識。例如,讓學生聯系具體背景運用計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提供現實場景讓學生嘗試提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用統(tǒng)計數據的方法對現實問題進行量化分析并作出簡單判斷,讓學生利用周圍的環(huán)境確定物體的位置和位置關系,依據平面圖結合實際背景進行路線的描述,結合分米和毫米的認識進行簡單的測量,加強長度觀念和長度單位的應用等等。
為了加強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對一些特殊的實際問題,教材設計現實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聯系實際場景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探尋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體驗事物之間簡單的數量關系。例如,結合加減計算安排了用加減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結合乘法計算安排了用乘法和加法(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這對學生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里的簡單應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和運用數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是大有好處的。
除了上述的一些特點外,本冊教材還重視練習的設計與安排,體現練習的層次性;注意有意識地、逐步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注重發(fā)展學生積極日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注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所有這些都將有力地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在經過一年半的學習生活后,已養(yǎng)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旧夏茏龅缴险n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作業(yè)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tǒng)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局R、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四、主要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tǒng)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以學生經驗為基礎,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4、要多設計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動,培養(yǎng)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5、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加強導優(yōu)輔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9、滲透德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教學進度安排
1、余數的除法------------- 5課時
2、認數------------------- 8課時
3、分米和毫米------------- 2課時
4、加法------------------- 7課時
5、認識方向--------------- 3課時
6、減法-------------------12課時
7、認識角----------------- 2課時
8、乘法-------------------11課時
9、統(tǒng)計------------------- 3課時
10、期末復習---------------10時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4
一、 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一年來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作業(yè)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后要加強訓練。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一),圖形的運動,表內除法(二),混合運算,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簡單的推理,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小小設計師等。
(二)編排特點
1.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
2.繼續(xù)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能力的培養(yǎng)。
3.繼續(xù)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
4.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5.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
6.為教學評價提供線索。
三、教學目標要求:
1.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讓學生們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 使學生們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 讓學生們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復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5. 使學生們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6. 使學生們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
7.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9. 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2.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yǎng)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扎扎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fā)揮集體教研的作用。
3、認真研究、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實驗教材,認真?zhèn)湔n、上課,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1)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奧數輔導,使它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2)重點抓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建立學困生成長檔案。
5、定期進行測試,及時反饋總結。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5
一、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異。
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因此,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傾聽”、“合作”、“交流”等能力和習慣,養(yǎng)成認真做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fā)展數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內容變動情況
1.降低了難度。
主要體現在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內容的變化上。第一單元是統(tǒng)計的內容,原來二年級下冊主要是教學復式統(tǒng)計表以及以1當5的條形統(tǒng)計圖,現在重點學習調查的方法和記錄整理數據的方法。第三單元是圖形的運動,現在只讓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刪掉了原來要求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紙上辨認圖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內容。
2.完善結構體系。
主要體現在第五、六單元內容的變化上。首先及時安排了混合運算單元,其次是將“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從三年級上冊移到了二年級下冊,這樣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聯系。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
數據收集整理
圖形的運動
混合運算
有余數的除法
小小設計師
萬以內數的認識
克和千克
簡單的推理
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
(三)編排特點
1.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
2.繼續(xù)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能力的培養(yǎng)。
3.繼續(xù)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
4.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5.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
6.為教學評價提供線索。
三、教學目標
1.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能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 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 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復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5.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6. 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
7.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9. 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2.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yǎng)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六、課時安排(約60課時)
一、數據收集整理(3課時)
二、表內除法(一)(12課時)
1、平均分…………………………………………………………………3課時左右
2、除法……………………………………………………………………3課時左右
3、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5課時左右
4、整理和復習…………………………………………………………………1課時三、圖形的運動 (4課時)
四、表內除法(二) (5課時)
五、混合運算 (5課時)
六、有余數的除法(7課時)
小小設計師 (1課時)
七、萬以內數的認識(11課時)
1、1000以內數的認識…………………………………………………3課時左右
2、10000以內數的認識…………………………………………………5課時左右
3、整百、整千數加減法…………………………………………………3課時左右
八、克和千克(3課時)
九、數學廣角-------推理(3課時)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6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班學生共計 人,從上期測評情況看,學生基本能正確進行計算,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審題能力較差,缺乏檢查習慣,理解能力較差。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路線、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復習(一)、走進鄉(xiāng)村、加與減(一)、認識圖形、加與減(二)、整理與復習(二)、美麗的植物園、統(tǒng)計、總復習
三、教學重點:有余數的除法、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
四、教學難點:混合運算、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測量
五、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第二單元“混合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加減混合以及兩步有括號式題)。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及“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順序,能根據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結合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并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萬以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4、第六單元“加與減(一)”,第八單元“加與減(二)”。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邊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yǎng)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fā)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2、第五單元“測量”。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三)統(tǒng)計與概率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
2、會讀統(tǒng)計圖表,會在方格紙上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單間的實際問題,并能作出一些簡單的預測。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
1、設計希望小區(qū)示意圖。
2、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數,并與同伴說一說。
3、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片樹葉。
4、走一走10米大約有多少步,100米大約有多少步;估一估1000米大約有多少步。
5、用附頁1中的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6、用學過的圖形設計漂亮的圖案。
7、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記錄生長情況,制成統(tǒng)計圖表。
通過以上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六、教學措施: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中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對本冊教學,有以下措施:
一、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例如:乘車去機場,有25人,面包車限乘8人,小汽車限乘3人?梢栽鯓优绍?你認為怎樣派車合理?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先鼓勵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想出一種方案就可以),然后在小組內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如:表格的方式。特別是在回答怎樣派車合理時,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就可以了。
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在本冊教材中,安排了多個實踐活動,應充分利用,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的過程。
二、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泛的應用,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例如:在估計一筒花生在多少粒;估計一篇文章有多少字;進行萬以內加減法計算時,先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再進行計算;在學習測量時,先估計測量的物體有多長,再實際測量。這樣做,有利于學生估計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冊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七、教學用具:
1、掛圖
2、直尺
3、小棒
4、實物圖
5、計數器
6、幾何圖形
八、課時安排:
略。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7
(一)概述
【研究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克和千克》
【課時安排】 本單元安排2課時課堂教學+課外克和千克體驗活動,其中課堂教學分新授課和練習課。
(二)《克和千克》課程規(guī)劃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二(下)年級將“克”和“千克”兩個內容集中學習。這部分內容主要學習克和千克兩個質量單位,是后面學習“噸的認識”的前提和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質量問題,但質量單位還是第一次接觸,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因此,使學生初步建立起質量的觀念既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材首先通過呈現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在超市購物,引出質量單位,說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材還注意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fā),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從市場買回的蘋果、雞蛋和魚的質量”,讓學生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給學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觀念,使學生明白要知道物品的輕重不能單靠眼睛觀察,必須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
接著教材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撕颓Э耸莾蓚基本的質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他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達到這種相互促進的效果,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教材采取了這樣一些措施: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個2分硬幣和一袋1千克的鹽,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讓學生說出大約重1千克的物體,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如說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介紹一些常用的秤,讓學生認識測量的工具。再如,讓學生稱從家里帶來的各種物品。讓他們在認識一些不同的秤后,實際練習讀取盤秤、彈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數值,充實實際測量的經驗并鞏固重量觀念。
(3)培養(yǎng)估測意識。如,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后,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教材提供的這些學生比較熟悉的例子,著重幫助學生建立克與千克的重量觀念。
【學情分析】
(一)學生基礎:
1. 生活經驗:克和千克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模糊的、直觀的、片面的。
2. 技能基礎:學生所必須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二年級學生都有點基礎了,但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培養(yǎng)。
(二)學習動力源:
1. 目的:學生通過預習可以明確本課知識學習目標,但通過此課要達到的能力目標還不甚理解,教學中,教師應有意滲透能力培養(yǎng)。
2. 興趣:通過課堂內外的學習,讓學生參與調查、討論、操作、比較、游戲等活動來學習知識,克和千克體驗活動可以發(fā)展學生能力,使學生興趣很濃。
(三)習慣和能力培養(yǎng):
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對小學生是很重要的。二年級學生經過近兩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初級水平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是老師應該面對的實際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培養(yǎng)。
【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簡單的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掂一掂、稱一稱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點】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難點】
認識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質量的觀念。
【課時安排】
本單元安排2課時課堂教學+課外克和千克體驗活動,其中課堂教學分新授課和練習課。
【教學策略】
教學重難點突破的關鍵:
利用主體實踐體驗活動,采用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數一數、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口、眼、耳、腦等多種感觀,讓學生全方位反復感知質量單位。
新課教學之后,學校開展“克和千克體驗活動”,直觀、立體式的把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讓數學再回歸生活,這種濃濃的'數學味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教法、學法設計:
教育家說:“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chuàng)造!币簿褪怯蓪W生本人通過體驗活動,自己去感覺發(fā)現,比知識灌輸更重要。所以“不要立即吐露你的全部秘密,讓學生在你說出來之前先去猜,盡量讓他們自己找出來。”因此,活動體驗教學法為主,知識灌輸為輔,寓教于樂,進行教學。這樣才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運用“體驗—交流—再體驗—類比—鞏固—應用”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知識、練技能、發(fā)思維、長能力、展特長,達到知識能力雙豐收。
鞏固練習設計: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練習設計有層次性、趣味性、參與性、開放性為一體。課后安排看一看、問一問、稱一稱的調查活動,開放性的作業(yè)讓學生把數學知識回歸生活。
項目研究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克和千克》,本單元共2個課時課堂教學+課外克和千克體驗活動,課堂教學分新授課和練習課。
我們的特色是學習和實踐相結合,寓教于樂,活動育人。通過“克和千克體驗活動”使學生更立體、直觀、有效的認識克和千克。
我們的優(yōu)勢在于把知識形成體系,構建校本課程,以校園網為展示平臺,牽手網絡,資源共享,博眾所長,使單元知識系統(tǒng)化、數字化、特色化。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突破單一的教學方式,以有趣有效的數學活動為數學學習的主要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類比比較、大膽猜測,實驗推理,合作交流,積極思考,逐步建立學生的質量概念以及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初步形成了“克和千克”低年段教學三步走的教學模式,突顯趣味性、靈活性、開放性、可操作性、可持續(xù)性等特點。
體驗、操作
情境導學——演繹歸納 推理、驗證——實踐應用
交流、歸納
實踐證明,運用三步走教學策略是行之有效的。通過問卷調查和水平測試抽樣分析,我們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學生方面,質量觀念得到提升,思維變得開闊,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變通;教師方面,通過研究學習,開拓了視野,提升了能力,對專業(yè)成長促進較大。在研究過程中,大家齊心協(xié)力,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及時反思與建議,形成了一種開拓進取、團結奮進的教育教研新風貌。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8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半的數學學習,基本上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異。但由于新教材“解決問題”等教材編排的特殊性,大多數學生對如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和分析問題上存在欠缺。但在解決簡單問題上,學生初步形成數學意識,能發(fā)現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并進行分析和解決,具有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ㄒ唬┙虒W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表內除法,有余數的除法,混合運算,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圖形的運動,數據收集整理,數學廣角,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等。
。ǘ﹥热葑儎忧闆r
1.降低了難度。主要體現在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內容的變化上。第一單元是統(tǒng)計的內容,原來二年級下冊主要是教學復式統(tǒng)計表以及以1當5的條形統(tǒng)計圖,現在重點學習調查的方法和記錄整理數據的方法。第三單元是圖形的運動,現在只讓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刪掉了原來要求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紙上辨認圖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內容。
2.完善結構體系。主要體現在第五、六單元內容的變化上。首先及時安排了混合運算單元,其次是將“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從三年級上冊移到了二年級下冊,這樣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聯系。
(三)編排特點
1.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
2.繼續(xù)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能力的培養(yǎng)。
3.繼續(xù)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
4.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5.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
6.為教學評價提供線索。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初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
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能熟練地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
4.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5.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l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yǎng)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六、課時安排
一、 數據收集整理3課時 (2.22-2.29)
二、表內除法(一) 10課時 (3.1-3.20)
三、圖形的運動(一) 4課時 (3.21-4.3)
四、表內除法(二)5課時 (4.7-4.17)
五、混合運算7課時 (4.20-4.30)
六、有余數的除法 8課時 (5.4-5.19)
七、萬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5.20-6.5)
八、克和千克2課時 (6.8-6.12)
九、數學廣角3課時 (6.15-6.19)
十、總復習 4課時 (6.23-6.30)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9
一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余”現象,理解余數的含義,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guī)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2、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學具操作認識千位,知道計數單位百和千的關系,掌握三位數的組成,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對千以內數的大小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3、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探索三位數加、減筆算的方法,掌握計算要領,并會進行相關的估算和驗算。
4、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范圍。
5、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某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清楚地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路線圖。
6、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用直角判定銳角與鈍角。
7、在測量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的關系。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計量并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8、經歷統(tǒng)計活動的過程,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
9、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tǒng)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tǒng)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預測。
數學思考方面:
通過認識千以內的數,進一步提高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的能力。通過有關口算、筆算和估算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計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發(fā)展數感。通過探索和發(fā)現數、計算以及平面圖形中的一些簡單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比較、歸納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符號感。
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一步感受統(tǒng)計的必要性。通過簡單的實際調查以及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的活動,進一步積累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經驗,體會分類方法的多樣性,更加客觀地理解統(tǒng)計結果,從而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中,繼續(xù)發(fā)展推理能力,學習有條理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問題情境和各種數學現象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如把一瓣蒜頭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盤子里,測量并記錄發(fā)芽后一周內每天蒜葉的長度,并通過觀察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積極嘗試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理解和分析問題,初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如分析從公園里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可以有幾條不同的`路線,每條路線各自的特點,選擇哪條路線比較好。又如在探索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主動運用模擬演示、擺學具、畫圖等不同手段,并通過比較和交流,選擇合適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在教師指導下,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初步的反思和評價。
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體會合作的益處,提高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內容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提高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數學的愿望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思考的價值與魅力。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主動發(fā)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作出調整。
二、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計算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
3、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并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4、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兩、三位數及三個數連加的筆算減法的驗算。
5、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幾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6、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并能正確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
7、能夠正確口算、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
8、經歷統(tǒng)計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tǒng)計結果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理解千以內數的組成,并能正確讀、寫,比較千以內的數的大小。
3、能用方位詞準確地描述出線路圖。
4、理解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三、班級情況分析:
四、教法設想和措施
1、 合理確定認數教學內容。以往教材中的認數教學都是從百以內的數一下子擴展到萬以內的數,這對學生來說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大數的機會不是很多,缺乏感受較大數的現實素材。本冊教科書只要求學生在百以內數的基礎上認識千以內的數,這就降低了學生認數學習的難度,便于他們將學習的數與其所表示的現實意義建立起聯系,形成數感。
2、本冊教材把估算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并把估算和口算、筆算有機結合起來。教科書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應用估算,有些計算只要求估計得數大約是多少或在什么范圍之內,有些計算則要求先估算再筆算。這樣的安排能使學生體會到,估算不僅僅是技能技巧,更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
3、本冊教材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位知識作為教學內容,并把生活中常見的線路圖引入教材,這些內容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而且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好素材。
4、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出發(fā)安排教學內容。如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認識了米和厘米,本冊教科書繼續(xù)教學分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長度觀念,提高實際測量的能力。
5、注意結合有關學習內容,合理安排“實踐活動”。本冊教科書中安排了四次實踐活動!拔覀內ブ矘洹敝刈寣W生利用表內乘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知識,在植樹場景中提出并解決一些數學實際問題!皽y定方向”是利用指南針確定方向,測定校園里主要景物所在位置。“游覽美麗的海濱”是引導學生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問題!澳隳芴噙h?”是使用統(tǒng)計的方法探究立定跳遠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和問題。
6、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基本線索,一方面注意數學知識與學習方法的有機結合。如余數是除法算式中的一部分,建立余數概念的基礎是平均分時有“剩余現象”。教材讓學生平均分10枝鉛筆,并把分的情況和結果記錄在一張表中,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發(fā)現在平均分的過程中,有時剛好都分完,有時還剩下幾枝不夠再分給一個人或者不夠每人再分一枝,這就為抽象出余數的概念提供了現實的素材。另一方面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經驗。教材在加、減法計算時教學了驗算方法,并通過“找錯、改錯”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驗算的作用,培養(yǎng)驗算習慣。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連續(xù)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減法的估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
掌握連續(xù)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及減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連續(xù)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目標(約4分鐘)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美麗的風景圖片。(出示:主題圖)
(2)師: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美麗的云南嗎?
你知道云南的哪些地方呢?
(3)師:今年暑假,育英小學的小伙伴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美麗的云南組織了一次特別有意義的夏令營活動。讓我們也隨著他們一起到美麗的云南去看一看吧!
(4)簡單介紹:美麗的云南有三大著名景點。
昆明的石林:是由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組成的森林。
大理的三塔寺:由三座塔而得名。
麗江的玉龍雪山:山峰終年積雪。
(5)師:(指導學生看主題圖)請大家仔細觀察主題圖,看看他們的旅行路線。他們從什么地方出發(fā)?(昆明)
準備怎樣走?(先經過大理再到麗江)
他們一共要行多少路程?
他們現在到達了哪里?(大理)已經走了多遠呢?
(6)師: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到麗江還有多遠?)
(7)師:我們把他們的行程路線用線段圖的形式表示出來了,誰能再說說這個線段圖它表示的意思。(指名講解)
(8)師: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教師板書:517-348=
2、提出學習目標:
(1)、想一想,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 (讓學生說一說)
(2)、出示學習目標:a、知道三位數減三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b、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發(fā)沖突(約24分鐘)
1、小組個人展示。
(1)學生獨立自學、完成p22-23頁的例1和“做一做”。
師:用豎式計算前,可先估一估,判定它的值大約是多少?
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交流(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說,如果不懂,優(yōu)生對其輔導),尋找學生錯例。
2、各小組在班上展示
(1)算法展示(要求學生先說估算值,再說計算方法)
生1:517-348= 我是這樣算的`,個位上的7減8不夠,向十位借1,合成17減8等于9;十位的數不夠減,就找百位借1,合成10減4等于4;百位上被借走1個,剩下4減3等于1,結果是169。
生2:我知道哪一位不夠減就找前一位借,再進行計算。
……
(2)錯例展示
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可能是:
、僭谕宋粶p法計算中,被借走后,忘了減1。
②有的學生在連續(xù)多位計算時,會將兩數相減做成加的。
(3)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師:同學們,你在學習中還有什么疑問嗎?請對大家說說?
(4)小結計算方法。
師:今天學的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
師:用豎式怎樣計算?你覺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位不夠就向前一位借1。)
三、解決問題,擴展延伸(約9分鐘)
1、反饋練習:先估一估,再筆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432-157= 386-198=
2、今天我當小醫(yī)生。
8 2 4 3 1 6 5 6 7
- 6 4 7 - 1 7 8 - 4 8
————— ————— —————
1 8 7 2 4 8 1 2 7
3、小游戲:花兒朵朵(略)
要求:先把綠葉上的兩個數相減,再與花朵上的得數配在一起。
4、拓展思維:填數
(1)(3)5 6
- 7 2 (8)
————————
6(2) 8
四、歸納總結,完善認知(約3分鐘)
(1)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2)今后在計算連續(xù)退位減法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1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同學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同學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同學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同學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同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同學發(fā)展適當改進評價同學的方法。
二、班級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同學,二年級的同學在經過一年多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同學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同學剛分到這個班級,對于這些同學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覺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同學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上,并使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三、教材分析
表內除法(一),圖形與變換,表內除法(二)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統(tǒng)計,找規(guī)律.
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時、分、秒的教學活動,認識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同學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4、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6、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tǒng)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同學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同學,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同學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yǎng)同學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同學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yǎng)同學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同學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fā)同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同學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同學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同學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同學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yǎng)同學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本學期學校的工作思路和學科組的工作安排,以課堂教學為抓手,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重視加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四基”的訓練,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數學概念、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原有60名學生,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yè),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fā)言,作業(yè)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學生,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對上學期的知識掌握尚可,同時也存在著個別人計算不過關、走進生活題說理不清、變化題不懂思考方法等問題。通過本冊知識的學習,鍛煉他們的思維、口頭敘述的能力、計算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一共編排了9個單元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領域先教學有余數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學萬以內數的認識,兩、三位數的加法與減法。結合計算,教學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分米和毫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向和簡單的路線圖,直觀認識角(包括直角、銳角、鈍角)。在“統(tǒng)計與概率”領域教學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分類標準,并分別計算。全冊教材編排了二次實踐活動,《測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動,利用指南針在校園內測定各個方向的景與物;《了解你的好朋友》是專題型活動,運用統(tǒng)計的方法研究各種形式的跳。以下是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1、選擇現實的、有利于學生探索的素材
現實的學習素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從數學的角度研究和解決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便于學生從已有的認識和客觀事實出發(fā),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分析、感悟,提出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探討,獲得對數學的理解和認識。根據這樣的認識,教材特別重視對學習素材的選擇。一方面,讓學生借助自己熟悉的具體情境來學習數學。例如,選擇學校圖書館借書情況的數據,提出加、減計算方面的問題,就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聯系生活經驗來研究、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進而提高學習三位數加、減計算的主動性,體會數學的存在和作用。再如選擇學生能體驗到的生活環(huán)境,引導學生根據已有基礎和生活經驗來認識不同的方向,利用方向對物體“認識方向”以及描述經過的路線,發(fā)展空間觀念。此外還設置常見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發(fā)展應用意識等等。另一方面,用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情境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整冊教材還充分注意題材內容的廣泛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加強學科間的綜合。同時又注意同一單元例題題材的整體性,用實物、對話、表格和圖片等多種表達方式呈現學習內容。
2、努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活動是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活動,也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數學教學,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面對現實的具體問題,從數學的角度、用數學思維的方式,參與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經歷數學問題的產生、數學知識的形成、數學結論的得出的過程,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教材注重讓學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為主要方式學習數學。例如,在認數時,讓學生通過數一數理解萬以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自己的觀察、撥算珠和分析活動,認識萬以內數的組成,學會數的讀寫。在學習有余數除法時,讓學生自己用學具分一分,感受平均分有剩余的情況,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有余數的除法并學會計算。在學習乘法計算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讓學生經歷“現實情境——提出問題——建立模型——應用解釋”的過程,從與同伴合作、探索、交流、解釋中探索出相應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確定位置”時,引導學生親歷其境,感受觀察者所在的位置,確定不同的方向,以方向描述物體的位置和經過的路線。在認識角時,讓學生從對一些物體的觀察中抽象出“角”,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鞏固角的概念、認識角的大小。在學習統(tǒng)計時,讓學生按不同分類標準依次經歷收集、整理、描述相應數據的過程,并用統(tǒng)計的數據進行分析、交流等等。
本冊教材安排的2次“實踐活動”,特別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并經歷數學活動的過程,綜合應用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的存在和應用,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尤其是“了解你身邊的朋友”,讓學生用數學的方法研究實際問題,通過在實驗中記錄、統(tǒng)計、分析數據,得出研究的結論。這不僅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初步感受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四、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余”現象,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guī)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學具操作認識千、萬位,知道計算單位百和千、萬之間的關系,掌握三、四位數的組成,會讀、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對萬以內數的大小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探索三位數加、減筆算的方法,掌握計算要領,并會進行相關的估算和驗算。
空間與圖形:
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某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清楚地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路線圖。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用直角判定銳角與鈍角。在測量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的關系。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計量并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統(tǒng)計與概率:
經歷統(tǒng)計活動的過程,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
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tǒng)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tǒng)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預測。
。ǘ⿺祵W思考方面
通過認識千以內的數,進一步提高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的能力。通過有關口算、筆算和估算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計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發(fā)展數感。通過探索和發(fā)現數、計算以及平面圖形中的一些簡單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比較、歸納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符號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一步感受統(tǒng)計的必要性。通過簡單的實際調查以及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活動,進一步積累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經驗,體會分類方法的多樣性,更加客觀地理解統(tǒng)計結果,從而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中,繼續(xù)發(fā)展推理能力,學習有條理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ㄈ┙鉀Q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問題情境和各種數學現象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積極嘗試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和分析問題,初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在教師指導下,對解決問
題的過程進行初步的反思和評價。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體會合作的益處,提高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ㄋ模┣楦信c態(tài)度方面
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內容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提高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數學的愿望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思考的價值與魅力。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主動發(fā)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作出調整。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數減三位數的計算及驗算方法,發(fā)展估算的策略。
3、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難點: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2、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3、比較角的大小。
六、教學措施
1、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學習資料,更好地發(fā)揮教材的作用。
2、在課堂中適當穿插一些數學日記,通過尋找其中的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
3、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具體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利用思考題,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動腦筋鉆研問題的興趣,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開發(fā)智力上有促進作用。
七、課時安排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與千克,統(tǒng)計,找規(guī)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表內除法的編排體現了兩個特點,第一,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內除法的教學。第二,不再明確區(qū)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和感悟兩種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個蘋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從而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萬以內數的認識改變了原有的編排結構,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出現了數位順序表和近似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編排具有過渡的特點:在上一冊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作好準備。本單元還結合幾百幾十的加、減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根據具體情況,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解決問題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安排了解決問題教學單元,以學生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內容為素材,展示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碰到的各種問題;二結合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適時安排解決問題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后,學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與變換一章,內容包括“銳角和鈍角”“平移與旋轉”。與原有教材相比,“銳角和鈍角”的認識明顯提前了,“平移與旋轉”是新增加的內容。在量的計量方面,教學克和千克,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質量觀念。
在統(tǒng)計知識方面,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數據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本冊教材還安排了“找規(guī)律”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guī)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guī)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發(fā)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比較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會用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會辨認直角、銳角、鈍角;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初步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方法。
4、讓學生親身經歷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
5、讓學生經理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過程和作用;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用符號用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6、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知道用稱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7、使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8、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驚醒簡單的分析;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9、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fā)現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guī)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
三、 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培養(yǎng)以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作業(yè)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熟練的運用乘法口訣計算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tǒng)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
存在問題: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一部分學生在答題時比較粗心、馬虎;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比較被動,不敢大膽表現;有幾個學生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比較拖拉。
四、教學具體措施:
為實現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1、繼續(xù)加強學習慣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guī)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
一、指導思想:
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課的班級還是二年級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學生 54 人,九班共有學生 49 人,二年級的孩子經過了一年的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習習慣等相對來說已有了較大的轉變;完成作業(yè)情況也較好,大部分同學作業(yè)清楚,態(tài)度端正,對數學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
不過還有一小局部同學由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種種原因,尚不能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起數學來感覺還是有點累。學生樂于計算,但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有點麻木,不注意審清題目意思,急于動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需要更加的嚴格要求,多動手,多思考。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來。
三、教學目標:
1 .認識計數單位 百 和 千 知道相信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 . 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 . 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 .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 . 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 .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7 . 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 1 格表示 5 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 . 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guī)律;有發(fā)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 . 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材分析:具體目標
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1. 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 通過購物等活動,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和實際問題。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讓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4. 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混合運算要有一定的順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以及小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
5. 引導學生掌握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第二、四單元:表內除法
1. 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應用。
2. 使學生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 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第三單元:圖形和變換
1. 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直觀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借助三角板識別以上三種角。
2. 通過觀察、丈量、比擬、歸納,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3. 使學生能夠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4. 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平行四邊形。
第五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
1. 聯系生活實際學習萬以內的數,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 通過實際操作,具體感受大數的實際含義,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逐步發(fā)展數感。
3. 通過 撥一撥 等教學活動,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第六單元:克和千克
1. 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觀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千克
2. 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 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第七單元:加與減
1. 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具體的情境中滲透德育。
2.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 引導學生探索整十、整百數的加減的口算及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4. 引導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第七單元:加與減
1. 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導學生探索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
3. 引導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八單元:統(tǒng)計
1.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 引導學生認識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并能完成相應的圖表。
3. 使學生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能做出簡單的預測,能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4. 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廣泛運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具體措施:
1. 繼續(xù)加強學習慣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guī)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教材通過數小正方體木塊, 10 個是一長條, 100 個是一層,這樣的 10 層就是一千個 有這樣 10 個大正方體就是一萬個,體會 “ 千 ” 萬 ” 實際含義。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教室內或操場上辨認方向。
通過數學游戲你問我答,神奇的 495 練習萬以內加減法,通過設計圖案復習認識圖形,通過實驗泡黃豆,填寫和繪制統(tǒng)計圖表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再如:開展 “ 分一分 ” 活動,大量平均分的過程中,體驗除法的含義,等等。
3.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協(xié)助學生積累參與數學活動的經驗。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 “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 ” 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5. 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 發(fā)明性地使用教材。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發(fā)明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結合外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時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7. 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yōu)等生的培養(yǎng)。采取生生互幫與教師輔導相結合、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的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8. 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技能。例如,估計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進行萬以內加減法計算時,先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再進行計算。學習丈量時,先估計測量的物體有多長,再實際測量,這樣做,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估計技能。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計算方法時,肯定算法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
六、課時布置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中的各學段課程內容參考教學時間一覽表 ” 教材的編者為二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布置了 60 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
一、 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一年來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作業(yè)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tǒng)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后要加強輔導。
二、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與千克,統(tǒng)計,找規(guī)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表內除法的編排體現了兩個特點,第一,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內除法的教學。第二,不再明確區(qū)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和感悟兩種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個蘋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從而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萬以內數的認識改變了原有的編排結構,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出現了數位順序表和近似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編排具有過渡的特點:在上一冊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作好準備。本單元還結合幾百幾十的加、減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根據具體情況,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解決問題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安排了解決問題教學單元,以學生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內容為素材,展示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碰到的各種問題;二結合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適時安排解決問題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后,學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與變換一章,內容包括“銳角和鈍角”“平移與旋轉”。與原有教材相比,“銳角和鈍角”的認識明顯提前了,“平移與旋轉”是新增加的內容。在量的計量方面,教學克和千克,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質量觀念。在統(tǒng)計知識方面,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數據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
本冊教材還安排了“找規(guī)律”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guī)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guī)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發(fā)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比較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會用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學習習慣。
3、使學生會辨認直角、銳角、鈍角;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初步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方法。
4、讓學生親身經歷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
5、讓學生經理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過程和作用;能人、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用符號用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6、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知道用稱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7、使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8、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驚醒簡單的分析;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9、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fā)現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guī)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扎扎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fā)揮集體教研的作用。
3、認真研究、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實驗教材,認真?zhèn)湔n、上課,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1)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奧數輔導,使它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2)重點抓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建立學困生成長檔案。
5、定期進行測試,及時反饋總結。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4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異。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因此,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傾聽”、“合作”、“交流”等能力和習慣,養(yǎng)成認真做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fā)展數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內容變動情況
1.降低了難度。《標準20xx》對統(tǒng)計與概率梁宇的知識內容進行了調整,提出在第一學段要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了解調查、測量等收集數據程,主要體現在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內容的變化上。第一單元是統(tǒng)計的內容,原來二年級下冊主要是教學復式統(tǒng)計表以及以1當5的條形統(tǒng)計圖,現在重點學習調查的方法和記錄整理數據的方法。第三單元是圖形的運動,現在只讓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刪掉了原來要求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紙上辨認圖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內容。
2.完善結構體系。
主要體現在第五、六單元內容的變化上。首先及時安排了混合運算單元,其次是將“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從三年級上冊移到了二年級下冊,這樣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聯系。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一),圖形的運動,表內除法(二),混合運算,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簡單的推理,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小小設計師等。
(三)編排特點
1.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
2.繼續(xù)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能力的培養(yǎng)。
3.繼續(xù)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
4.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5.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
6.為教學評價提供線索。
三、教學目標
1.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能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復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5.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6.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
7.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9.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2.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yǎng)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六、課時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
1
2.13—2.19
第一單元
1.數據收集整理
2
2.練習一
1
第二單元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
2
2.20—2.26
1.除法的初步認識
4
3
2.27—3.5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
4
3.6—3.12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
3.整理和復習
1
第三單元
1.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1
5
3.13—3.19
2.平移和旋轉
1
3.實踐活動:剪一剪
1
4.練習七
1
6
3.20—3.26
第四單元
1.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2
2.解決問題
2
7
3.27—4.2
3.整理和復習
1
第五單元
1.混合運算
1
8
4.3—4.9
1.混合運算
3
2.解決問題
1
9
4.10—4.16
2.解決問題
1
3.整理和復習
1
第六單元
1.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
2
10
4.17—4.23
1.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
2
2.解決問題
2
11
4.24—4.30
2.解決問題
1
3.整理和復習
1
4.小小設計師
1
12
5.2—5.7
第七單元
1.1000以內數的認識
4
13
5.8—5.14
2.10000以內數的認識
4
14
5.15—5.21
2.10000以內數的認識
2
3.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3
15
5.22—5.28
3.整理和復習
1
第八單元
1.認識克
1
2.認識千克
1
3.解決問題
1
4.練習二十
1
16
5.29—6.4
第九單元
1.猜一猜(一)
1
1.猜一猜(二)
1
第十單元
1.復習表內除法及混合運算
1
2.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
1
17
6.5—6.11
3.復習克和千克及圖形的運動
1
4.復習解決問題和統(tǒng)計
1
結束課程,復習。
18
6.12—6.18
19
6.19—6.25
20
6.26—
學期結束工作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5
本學期我教二年級兩個班的數學,在經過了一年半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同學,我應該更多關注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讓同學在思維中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一、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
本冊教學內容有:
第一單元有余數的除法;第二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第三單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第四單元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第五單元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二);第六單元圖形與拼組;第七單元混合運算;第八單元時、分、秒的認識;第九單元統(tǒng)計;第十單元總復習。
。ㄒ唬⿺蹬c代數
1、有余數的除法:
、庞杏鄶党ǖ恼J識。
、朴杏鄶党ǖ墓P算。
2、萬以內數的認識:
、徘б詢葦档恼J識。
、迫f以內數的認識。
、侨f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近似數。
、裙浪。
⑸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幾千幾百加減幾百。
3、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虐僖詢葦档募訙p法口算。
、坪唵蔚娜f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估算。
⑶稍復雜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
、热f以內數的加減法的驗算。
4、萬以內加減法(二):
、泡^復雜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
、乒浪。
、菓萌f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問題。
、然仡櫿。
5、混合運算:
、艃刹竭B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茙±ㄌ柕膬刹郊訙p混合運算。
、菓眉訙p運算解決問題。
6、時、分、秒的認識:認識時、分、秒。
。ǘ、空間與圖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
、耪J識長度單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長度單位的進率和簡單的換算。
2、對稱:認識對稱現象。
3、圖形與拼組:
、牌矫鎴D形的認識:
、匍L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谖暹呅巍⒘呅蔚某醪秸J識。
、茍D形的拼組。
。ㄈ┙y(tǒng)計與概率
統(tǒng)計:分段統(tǒng)計。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奇妙的動物世界: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
2、戶外活動:加深對統(tǒng)計過程的體驗,鞏固分段統(tǒng)計的方法。
。ㄎ澹┗仡櫯c整理:回顧整理全冊內容。
本學期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數與代數:
①結合具體情境,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各數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②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運算的意義,會口算表內有余數除法、百以內加減法、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及兩步的加減法混合運算。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③能正確辨認鐘面上指示的時刻,認識時、分、秒,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進行簡單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
、偻ㄟ^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诮Y合生活實際,體會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估測、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
、劢Y合實例,感知對稱現象。
3、統(tǒng)計與概率:
①能用合適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②在具體的統(tǒng)計活動中,掌握分段統(tǒng)計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運用:
、偌由顚θf以內數的認識及長度單位的認識。
、诩由顚y(tǒng)計意義的理解,鞏固分段統(tǒng)計的方法。
(二)數學思考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經歷從生活情境中認識較大數的過程,能用萬以內數描述具體的事物,發(fā)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
3、經歷探索三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4、在解決簡單的混合運算問題中,體會分析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5、在對長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過程中,提高同學的觀察、操作能力,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6、經歷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過程,體會統(tǒng)計的工具性,培養(yǎng)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和能力。
。ㄈ┙鉀Q問題
1、能用加減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用加減混合運算的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3、能用統(tǒng)計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
。ㄋ模┣楦信c態(tài)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fā)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本冊教材重點內容分析:
結合教學內容的類別分析,我認為“數與代數”中的認識萬以內數及這些數的大小比較;有余數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樣性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空間與圖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及換算,認識對稱現象,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統(tǒng)計與概率”中分段統(tǒng)計是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難點分析:
在教學“數與代數”教學內容中,關鍵是給同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們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體會出“萬以內數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性和有余數除法及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必要性”,在這個基礎上,同學才會較好地理解算理和計算方法,所以說在該類知識中,教學的難點是同學會結合具體情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即計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在教學“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時,認識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間觀念和單位之間的換算是教學的難點。同學認識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是教學上一個難點部分。在時、分、秒之間的換算是教學上的一大難點知識。在“統(tǒng)計與概率”部分中,分段統(tǒng)計的表現形式和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的具體措施
1、加強同學的口算能力。采取課前速算、聽算、對手互考等形式。
2、根據同學的年齡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和游戲。
3、充分利用學具,讓同學充分理解所學的內容,培養(yǎng)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
4、聯系同學生活實際,理解所學內容。例如:萬以內數認識。讓同學收集超市的一些宣傳單上一些物品的價格來加深對三、四位數的認識,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實踐活動,培養(yǎng)同學應用數學的意識。
6、結合本冊的數學知識,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四、突破本冊教材重難點的可行性教學策略
(一)將“數與代數”的知識摞列到一個知識板塊去教學。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去教學。
。ǘ┰凇翱臻g與圖形”時,可以借助實物培養(yǎng)同學的空間想象力,在探索過程中,提高同學的觀察、操作能力,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在“統(tǒng)計與概率”中,可以以同學周圍的數據作為統(tǒng)計的資料,以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引導同學分段統(tǒng)計,并逐步學會統(tǒng)計的方法。
五、建議
我建議首先以新的課標為依據,站在為同學終身發(fā)展的高度來思考自己的教學工作。我們的教學不只是教會同學知識的,更重要的是引領同學如何愉快地度過自己幸福的童年,并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和較強的各項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同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同學的問題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我想無論再難的知識,大家只要有了超前的理念,教學工作都能干的很出色。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2-18
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3-11
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3-24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優(yōu)秀09-19
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4-04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3-05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3-09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2-03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5篇)03-24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