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軸對稱教學反思

軸對稱教學反思

時間:2023-03-03 13:26:24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軸對稱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軸對稱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軸對稱教學反思

軸對稱教學反思1

  首先,在教學這一部內容時以“觀察———操作———再觀察———探究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為課堂教學主線,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既有動手的機會,又有動腦發(fā)現的空間和時間,使學生對學習收獲的印象更為深刻了。

  其次,有了以前的教學經驗,這次教學中我特別注意了對軸對稱圖形特征,即對應點到對對稱軸的距離相等,采用了讓學生選取對應點實際測量感知的'辦法,但我發(fā)現部分學生理解仍然不到位。

  第三,將授課起點放在“學生從未接觸過對稱”上,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即使如此,在教學中也常常會讓我有起點定高了的感覺,可我還能怎么低呢?

軸對稱教學反思2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對稱軸對稱圖形,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難點是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進行判斷軸對稱圖形,并找出對稱軸。本節(jié)課通過剪一剪、辯一辯、折一折、連一連、猜一猜等操作,實現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愛學、善學、樂學的習慣。

  一、激發(fā)自主學習的動機

  動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部動力。在導入新知時,直觀、巧妙、激趣。在課的開始,我首先用故事引入,學生都被可愛的卡通圖形和故事最后的設問吸引住了,引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

  二、創(chuàng)設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識的注入者。課堂上,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給學生“玩”的權利,“創(chuàng)”的使命,是課堂教學民主化,讓學生在課堂上樂于學數學、用數學。例如,在引入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概念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圖形,并用剪刀剪下來,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從而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學生在動手中獲得了快樂,也獲得了知識。

  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結果的反饋

  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教師在課堂上應及時評價。通過評價、鼓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堅定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的感情。例如,在鞏固環(huán)節(jié)設計一系列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及解題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欲,使問題清晰化,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后感悟:

  這是一節(jié)圖形課,學生的動手實踐是必不可少的,對于二年級的孩子,是非常喜歡動手操作的,所以在上本課之前,我一直擔心孩子們是否能按照我的要求來做,是否能夠在完成任務后及時停下手里的事情將注意力轉移到我的身上來,在課堂上,我并沒有用學生習慣的口號“一、二、三,坐端正”,而是讓學生模仿我的.動作,我往哪邊拍三下手,他們也往哪邊拍三下手,學生拍好手后,很自然的把手平放,這樣既沒有打斷課堂的教學,同時也讓學生的注意力及時的回到了我的身上來,效果還不錯。

  而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在練習題的講解中,有些地方講得還不到位。學生現在的思維還停留在直觀上,在找對稱軸的時候應將圖形放大,用準確的語言引導他們如何畫出該圖形的對稱軸,如:五角星的對稱軸是將兩個角的頂點相連。這樣在以后的運用中,學生才能夠準確得將對稱軸找出。

  2.適當得開發(fā)學生的逆向思維,充分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當學生指出數字“1”不是軸對稱圖形時,應該抓住機會,讓學生嘗試去改一改,將“1”改成一個軸對稱圖形,這樣不僅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更加深了學生對這節(jié)課重點的理解。

軸對稱教學反思3

  對稱是基本的圖形變換,學習空間和圖形知識的基礎,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本冊第一次教學軸對稱圖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三次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1、會折疊衣服的同學上臺來展示一下疊衣服的方法。從而引出課題。

  2、出示軸對稱物體:天安門、飛機、獎杯、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觀察發(fā)現,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3、小樹:通過不同剪法師生共同評價得出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的,所以先把紙對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開,就是這棵小樹了。

  4、是本節(jié)課第一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后,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

  5、生這次操作活動看似一次無目的操作活動,但要一棵小樹甚至一個漂亮的窗花,不去尋找規(guī)律,也是非常困難的`,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兩邊一樣的圖形可以對折起來再剪,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特征的初步感知。

  二、動手畫一畫,折一折:

  1、過把同學們看到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天安門、飛機、獎杯等)進行分組操作討論,得出結論——圖形對稱后,兩邊完全重合了,從而得出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2、是本節(jié)課的第二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學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導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動過程中,探究圖形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三、想辦法做出以各軸對稱圖形、并分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1、是本節(jié)課達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較為正確系統(tǒng)的認識之后,意在操作活動中鞏固深化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學生這次操作活動手段是多樣的,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的。

  2、次的操作活動目的不同,所產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學生在這次活動中,通過有序、有層次的操作更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以認識,充分概念之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3、節(jié)課最大感受是由于課前準備充分,所有的練習和操作活動較為自然的串聯在參觀的情景中,課堂結構緊湊,學生興趣濃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軸對稱教學反思4

  數學組王吉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chuàng)造數學中學習數學。本學期我校的教研主題是“自主交流研討構建高效課堂”,《軸對稱》是人教版八年級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識別軸對稱圖形,找出常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感受圖形的對稱美是課程標準中對這一內容的要求。

  本課從具體的學生感興趣的'物體中,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本堂課我原想借助多媒體技術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以剪紙活動入手,讓同學們能直觀的感受和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及培養(yǎng)學生關于數學美的數學特點。

  教學時首先為學生展示彩色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學習情境,緊接著展示學生從生活中搜集的軸對稱圖形,根據學生好動、好奇、好問的心理特征,設置懸念:它很漂亮、美觀嗎?你能設計制作出如此漂亮的亭子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每個學生都進行積極的思維參與。通過設問和學生發(fā)現的結果,揭示課題—本節(jié)課學習軸對稱圖形。在引入課題的基礎上,講授新知識,教師演示,并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操作:把一張紙對折,任意剪成一個形狀,把它打開,貼到黑板上展示,學生觀察討論打開后的圖形有何特征,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引導學生發(fā)現軸對稱圖形定義中的兩點:

  一是它是一個圖形能沿某一直線折疊。

  二是直線兩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并把這兩個特征作為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標準。

  在強化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定義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復習軸對稱定義中的兩點:

  ①有兩個圖形,能夠完全重合即形狀大小都相同:

 、趯χ睾系姆绞接邢拗疲簿褪撬鼈兊奈恢藐P系必須滿足一個條件:把它們沿某一直線對折后,能夠重合。然后引導學生把兩種不同概念中的兩點加以對比,學生便容易發(fā)現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區(qū)別:

  (1)軸對稱是說兩個圖形的位置關系,軸對稱圖形是說一個具有特殊形狀的圖形。

  (2)軸對稱涉及兩個圖形,軸對稱圖形是對于一個圖形而言的。最后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

 、偻ㄟ^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②本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通過小結,使知識成為“體系”,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軸對稱教學反思5

  我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尊重學情,從生活中收集了大量的對稱物體,如人民大會堂、故宮、巴黎埃菲爾鐵塔、倫敦塔橋、蝴蝶、獎杯、向日葵……讓學生在靜靜的欣賞中,在同類物體的觀察比對中,主動發(fā)現它們的共同特征:即這些物體都是對稱的。在學生充分認識了生活中的對稱現象之后,又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將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畫了下來,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從立體到平面,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這樣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經驗儲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體悟到,今天這堂課研究的不再是生活中對稱現象,而是平面圖形的對稱。

  課堂上,我先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以前學過不少平面圖形,像長方形、正方形等,在研究這些平面圖形的時候,我們都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借助學生對平面圖形已有的研究經驗,調動學生的學習方法儲備,促使他們主動尋求既有的研究方法解決問題,提出本節(jié)課的研究方法――“對折”,這樣的處理使接下來學生的操作活動,目標變得清晰起了,同學們帶著明確的`方法和活動目標進行活動,感受學習材料的特征,習得知識的過程自然而流暢,凸顯了數學學習方法價值。

  對于判斷常見平面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分歧時,及時跟進:怎樣才能知道它們中到底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呢?由此,學生主動的利用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活動的開展完全順應了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學生學得深入而快樂。

  當然課堂上也有遺憾,比如本節(jié)課涉及到鏡面對稱,由于時間安排不合理,備課不充分,課堂上沒有讓孩子們去探索和實踐,這也給我提了個醒,備課時一定要關注課后習題。以讓自己的課堂更加豐滿和完整。

軸對稱教學反思6

  本課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礎上,通過對對稱軸的進一步學習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所以,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折一折,畫一畫,找一找,說一說等一系列有序的活動。這樣的設計提供了讓學生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他們的發(fā)展需求,較好地體現了教學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理念。

  開始,我先讓學生復習了有關“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部分同學還記得“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然后再讓學生完成數學分層測試卡的基本練習,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接著我拿出長方形紙,學生很快判斷出是軸對稱圖形,同時讓學生找找對稱軸,再教學對稱軸的畫法,強調點劃線。隨后的正方形的四條對稱軸學生也很容易的找到了。接下來以動手方式為主,完成教科書想想做做第一題,尋找不同的圖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菱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在操作中感悟,利用“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看一看”等實踐操作,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自主研究出不同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條數,讓學生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在全班交流中幫助學生整理,梯形中的等腰梯形有1條對稱軸,三角形中的等腰三角形也有一條對稱軸;菱形有2條對稱軸;學生總的來說掌握的不錯。

  緊接著我畫出一個平面圖形長方形,再讓學生探究怎樣畫長方形的對稱軸。在這個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匯報,最后總結歸納出:先量一組對邊的長度,再找出他們的中點,最后通過兩點畫軸。

  這樣的程序可以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直觀到抽象,準確理解和掌握對稱軸的含義及畫法,直觀的演示,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最后再以數學分層測試卡的綜合練習第四題為鞏固練習,加深學生的印象。

  但課后我覺得課堂效果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教學設計的優(yōu)勢,主要原因是不敢放手,總怕學生對前面的知識理解不透徹影響新知的接受,因此,幾個重要的練習沒有保質保量完成。另外,經過認真細致反思,總結為以下幾點:

  1、把科學與數學融為一體,體現了各學科間的整合;

  2、課件設計合理,運用得當;

  3、練習設計有層次,有坡度,體現了練習的多樣性;

  4、挖掘教材較深,課堂調控地較好;

  5、引導學生從折出對稱軸到畫對稱軸過渡自然;

  6、評價語言及細節(jié)問題的指導不夠到位;

  7、板書的內容接近本課重點難點內容。

  8、學生自己能總結出來的知識,老師代替較多,如果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能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軸對稱教學反思7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chuàng)造數學中學習數學。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教學軸對稱圖形的時候產生了不少的問題,不由的引起了我的深思:

  一、動手操作的的確確是學生理解知識的最好手段。學生通過親自的動手操作,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能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加深學生的理解。我在教學時應該讓學生深入地思考,動手操作,理解得不透徹,鞏固再多,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軸對稱含義引出時太膚淺,應該多深入地折一折,說一說,讓學生從內在自然引出軸對稱圖形含義。

  二、在教學“想想做做1”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軸對稱圖形是左右對稱還是上下對稱,這樣學生在后來的練習中就可以避免一些同學由于只看到左右對稱而忽略上下對稱導致的錯誤,減少錯誤的發(fā)生。這一點在備課時我也想到了,但是在左右思考斟酌后還是沒有將它運用到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以至于出現后來的錯誤。

  三、在教學想想做做5時教師應該先做一個示范,提醒學生不僅要看外面的圖形,更要重視中間的圖案,也就是說要中間的圖案完全對稱,這樣也可以避免一些個別學生由于理解錯誤而出錯。而且該題的解決反饋方式可以從一個一個校對改成全面觀察校對,以贏得更多的'時間去寬裕地解決其他問題。

  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應該設計很多的環(huán)節(jié),來鍛煉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我們在上課時,應該更深一步的挖掘課堂,使課堂上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能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堅實基石。只有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的課堂才能成為有效課堂,我們的教學才會成為有效教學。

  本節(jié)課最大感受是由于課前準備充分,所有的練習和操作活動較為自然的串聯在一起,課堂結構緊湊,學生興趣濃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軸對稱教學反思8

  (一)師:同學們,我們已學過哪些平面圖形?(根據學生回答分類板書)

  師:請拿出按照課本P145剪下的8個平面圖形,說說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然后再想辦法驗證。

 。▽W生先猜測,然后動手折圖驗證,最后舉手回答。)

  生:第一個圖形是等腰三角形,它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

  師:你是怎樣驗證的?(學生動手演示)

  師:如果是等邊三角形呢?也有一條對稱軸嗎?

  生:它是軸對稱圖形,有3條對稱軸。

  生:第2個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師: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齊答)是。

  生:猛地站起一名學生,激動地說:“我認為剛才大家說得不對。有的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

  師:你說說看。

  生:(邊說邊演示)用剛折的兩個等腰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并且有兩條對稱軸。

  師摸著這個孩子的頭,高興地說:“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數學大王’?”

  (二)師:學習了軸對稱圖形,我們可不可以進行一些創(chuàng)造發(fā)明呢?

  生:可以!

  師:下面就請大家發(fā)明聰明才智,動手創(chuàng)造吧。

  生:將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然后沿折線在紙上畫半個樹葉,用剪刀剪下,再打開,就變成了這片美麗的樹葉。

  師:它有幾條對稱軸?(一條)

  生:我將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再對折,然后以兩條折線的交點為中心畫一個扇葉,將扇葉剪下來打開,再打開,就成了這個風扇了。它有2條對稱軸。

  生:我先將紙對折,然后沿線畫上老師的半張笑臉,剪下來打開,就變成了老師的整個笑臉。祝老師身體健康,笑口常開。

  師:老師非常感謝這位同學的祝福,也接受這份十分珍貴的禮物。

  反思:

  一、注重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對于“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這個問題,大部分學生頭腦中已形成,也包括教師。我認為,片斷一中的那個孩子表現堪稱“壯舉”,因為他面對的是被證明了的事實!把垡姙閷崱,豈容懷疑?

  二、重視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綜合應用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與合作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片斷二所展示的畫面,已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強烈意識以及他們在應用過程中所顯露出來的創(chuàng)造力。這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情感交流。

  《新課標》要求我們“以人為本”,這就決定了數學教學適應并促進學生的展。因此,教師只有以學習者的角色去理解學生,才能教好學生。片斷二中,學生能向老師贈送自己的作品,充分說明了師生間情感的交融。

軸對稱教學反思9

  本課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難點是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有很多,也為學生奠定了感性基礎。

  這是一堂集欣賞美與動手操作為一體的綜合實踐課,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合作活動為主。

  縱觀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并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努力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學習情緒,切身經歷了“做數學”的全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品嘗了成功的喜悅。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整堂課以欣賞美為線索展開教學,本課就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景動畫:“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在優(yōu)美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渲染中,兩只小企鵝到北京旅游,介紹沿途參觀的很多著名景物(這些景物都是對稱的),帶領學生一起暢游了一番,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開始觀察優(yōu)美的畫面,仿佛身臨其境,領略了對稱物體之美,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發(fā),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事物。這種贏造寬松愉悅、開放式的環(huán)境,學生紛紛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觀察這些實物的特點——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從而引入對稱,逐步將實物抽象成平面圖形,通過操作實踐發(fā)現其共同特征,導入教學新授,達到串連教材的效果,讓學生在這種欣賞美的教學情景中快樂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感受美、鑒賞美、領悟美,達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學效果。

  二、實踐操作、激活思維

  本課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新授教學時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手段,而是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角,讓學生通過觀察平面圖形的特征,大膽地加以猜測,說出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并通過小組動手操作來驗證它們?yōu)槭裁词菍ΨQ的,采用對折的方法來折一折,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yōu)樽⒅貙W生活動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余地;在對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特點,通過操作發(fā)現圖形的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時教師就引入“完全重合”,讓學生反復地操作體會,再配合課件的動畫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師在學生動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配合課件動態(tài)出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讓學生了解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認識。

  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以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為主導,在鞏固練習中也安排了一些學生操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會“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區(qū)別,為辨別是否軸對稱圖形奠定了基礎。在最后的制作軸對稱圖形時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活動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使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時得到發(fā)展。

  三、小組合作、發(fā)揮特效

  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經驗與收獲不盡相同,為了使學生個體的、群體的活動促進學生的整體的發(fā)展,教學中常發(fā)揮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的經驗或成果展示出來,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的學生的.不足。在本課中,有很多活動都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級學生作圖能力不強,對于正確美觀地制作出一個軸對稱圖形還有一定的難度,但由于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進程不同,針對一部分學生已會制作的實際情況,我組織學生展開分小組合作討論活動:怎樣剪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后評一評小組成員中制作的軸對稱圖形,在動手操作時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在引出軸對稱圖形時,也是通過小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這樣盡可能地將每個人的收獲變成學生集體的共同精神財富。

  四、課外延伸、豐富情感

  本堂課的結尾讓學生欣賞古今中外著名的對稱建筑,配上古典的輕音樂,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距離。古建筑又是一種藝術,滲透在數學學科中,既是學習數學的好材料,又是滲透民族文化的好題材,選擇切合教學符合兒童學習規(guī)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題材,如本課例中的背景音樂、古建筑、中國剪紙等就是在這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和探索。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導入雖很貼近學生生活,體現欣賞美,也很自然,但總覺有些平淡。在判斷學過的幾何平面圖形是否軸對稱圖形,這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在匯報時處理得過急沒有注意到個別差異。

軸對稱教學反思10

  “對稱”對學生而言并不陌生,早在二年級時他們就已初步感知并能正確作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今天的教學是使學生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認識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并學習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本堂課我充分借助多媒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切身經歷了“做數學”的全過程,體會感受美、 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

  一、成功之處

  1.在觀察中感受美

  在孩子們初步建立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之后,教師緊接著通過三幅圖來完善學生對這一概念的'認識。由直觀的動手操作過渡到在頭腦中想一想,折一折。這無疑對學生提高了要求,判斷幾何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找出對稱軸是教學的難點。如果教師僅僅提供具體的幾何圖形給學生,這無疑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習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因此我在教學時,利用媒體展現幾何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去自主建構交流,最后利用媒體演示“對折——重合”的過程。在課堂上,當學生看到媒體的演示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時,那種成功體驗油然而生;當想法出現有爭議時,媒體的演示又很好地突破了認識上的難點。整堂課將學生的觀察思考操作過程與媒體的演示過程有機的結合。

  另外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展示,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軸對稱圖形,感受生活中軸對稱圖形的數學美。

  2.在操作中感悟美

  智慧在學生的手指尖上,在學生充分感知了軸對稱圖形之后,讓學生自己來剪一個軸對稱圖形,在整個動手操作、交流展示的過程中,學生非常投入,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形成,感受到對稱圖形的內在美。不怕“浪費”時間讓學生“玩”,因為只有在“做數學”的過程中,他們的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通過欣賞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體驗著數學的美和創(chuàng)造的美。

  二、改進之處

  1.小組合作組織不是很到位。

  設計小組合作畫一畫、玩一玩、剪紙等活動,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但是有個別組組織有些混亂,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不強,這時的我關注不夠,缺乏必要地指導。

  2.教學語言不夠精煉。

  整個課堂教學有些前松后緊,主要原因是教學語言略顯羅嗦,以后應不斷錘煉教學語言。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學看似很簡單,但其實要“教會”學生還真的不是那么簡單,需要用心設計,不斷推敲。

軸對稱教學反思11

  一、教學建議

  1.有效的數學復習課應該能讓學生的整理歸納知識的能力得以提高

  所謂"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如果我們在課堂中不僅就復習而復習,教給學生整理知識的方法,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那么無論是什么知識學生也能進行歸納整理了。我們給學生的不僅是學科方面的知識,更是一種思維,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2。有效的數學復習課應該盡可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上說,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應盡可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整理,適當加以引導、幫助。比如:有意識地將學生回顧起的本章的主要概念、性質、判定等加以歸納整理并板書在相應的位置上。對學生不能馬上回顧的知識,通過讓學生進行作圖,進而說明作圖依據的方法加以引導。但不足的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的不夠,相對來說教師講得還是多了一些。

  二、教學反思

  教育的現代化,并不僅僅是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教育方法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現代化、教育內容的現代化。數學的學習并不是僅僅做幾道數學題,而是要通過數學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數學學科的學習重在引導學生走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之路,注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產生學習意向,加之時時反思總結,這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增強自律學習的有效策略。

  本節(jié)課利用合作探究的復習課模式:“自我回顧——基礎演練——靈活運用——思維激活——聚焦中考” ,作為教者,在認識上有提高,在觀念上有變化,在手段上有進步,在形式上有創(chuàng)新。既注重了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又注重了的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反思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養(yǎng)成以及數學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在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今后還需不斷學習,爭取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

軸對稱教學反思12

  今天,我上了一節(jié)關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數學課,內容是三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我借助網絡,展示具體的圖形、形象的動畫,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并結合學生動手操作,運用試一試、剪一剪、圍一圍、折一折等方法,通過不同折法,師生共同小結得出結論: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從而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當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讓學生進行操作,目的是讓學生在操作活動過程中,驗證圖形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的概念。然后,讓學生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先把紙對折,畫上簡單的圖案,然后再剪,剪好后再展開,就成了一個軸對稱圖形。這樣加深了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

  一般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而動手做的學得好。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學生的.直觀操作可恥下場驅動內在的思維活動,使外顯的動作促進數學思考,把具體的感知上升為抽象的思維。本課要掌握“對折——重合——完全重合”這三個重要的知識點。首先通過自己的判斷把我之前準備的幾個平面圖形按對稱圖形和不對稱圖形進行分類。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自己發(fā)現了“對折”這一個重要方法。再通過每個同學自己動手把對稱圖形對折,引出了“擋住了”“合在一起了”這些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重合”的理解。最后通過對折后的對稱圖形與不對稱圖形兩者的比較,引出對兩種重合的區(qū)別,從而深刻理解了“完全重合”。最后設計了一個對“折痕”比較的過程,讓學生知道只有把對稱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對稱軸”這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可以說,在整個認知過程中,學生通過分一分,折一折,畫一畫是能夠完全掌握這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自主的學習比老師單純的講授,效果要好得多。

  知識來源于生活,當然知識也應該應用于生活。從對軸對稱圖形的學習,從中也感悟到對稱美。通過網絡,搜索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欣賞到了許多關于運用軸對稱原理設計圖案,以及利用軸對稱知識創(chuàng)造出的美麗的民族文化,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對稱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美麗的色彩,加上配樂欣賞,讓學生更加陶醉于美麗的畫面中,讓本節(jié)課達到了**,同時更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欣賞完后,很多同學都有躍躍欲試的興奮,很想自己親手創(chuàng)造關于軸對稱的作品。由于時間關系,我把學生的這種創(chuàng)作激情延伸到課后,讓學生們在課后,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對稱”的知識,親手設計一幅精美的圖畫。第二天,我回訪了一下,發(fā)現學生交上來的作品,大部分同學都完成的相當不錯,有畫的,有剪紙的,有貼畫的,看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的收獲是豐富的,這讓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課,它將和精彩的生活共同演繹數學文化以及數學圖形的美麗。但是要達到“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效果,完全是得益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輔助。圖生動、畫形象,不僅激發(fā)學習熱情,而且讓重難點得到了有效的突破,練習的一一呈現,節(jié)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的輔助教學,能讓我們提高教學效率,但是要想真正地用好它,用活它,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效整合,教師在課前還得付出非常多的心思,從教學素材的收集到課件的制作,無不凝聚了教師的所有心血。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實踐、不斷地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效整合,不斷地發(fā)揮農遠工程在中小學教育中的作用,將是我們一線教師今后幾年的一項重要課題。

軸對稱教學反思13

  講過《軸對稱》這節(jié)課,我有了新的認識,以下是我的幾點收獲:

  第一、要明白課一開始復習對稱軸是為了什么,也就是要明白你的每一節(jié)課上每一處的教學設計的意圖。我想,在這里復習對稱軸是為了喚起學生已有的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生活經驗,同時為本節(jié)課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探索軸對稱圖形的對應點與對稱軸之間的關系——軸對稱圖形上兩個對稱點到對稱軸的方格數(距離)相等做鋪墊吧!

  第二、在我讓孩子舉例說明“生活中你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學生說的都是生活中的物體,這時老師可以指出我們今天研究的軸對稱圖形是平面圖形,比如他們說黑板,課桌時,我可以適當的加以糾正“黑板,課桌的面是軸對稱圖形”!

  第三、開始讓學生指出圖形的對稱軸時,不能只讓她們簡單地用手比劃一下,而是應該讓他們在書上畫一畫,語言上的敘述也要在老師的引導下進一步規(guī)范嚴謹。比如說:中間那條線是對稱軸,應該是“上下兩條線的中點的連線所在的直線是對稱軸”。

  第四、在處理本節(jié)課的重點“在操作中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時”,老師一定要放手,主動權給孩子,重點要讓學生說,,然后他們才會畫。先讓學生找一對對稱點,然后連接對稱點,從圖中發(fā)現兩條虛線相交之處有直角符號,直角符號表示兩條虛線垂直,這樣才會清楚地發(fā)現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是垂直的關系。接著再數一數點A和其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知道點A與其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3小格。這兩個特征要給孩子時間去操作去發(fā)現去嘗試,嘗試才有發(fā)現,發(fā)現才有創(chuàng)新!耐下心來,總有學生會發(fā)現的!

  然后再找其他對稱點,去驗證這兩個特征,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沒有經過具體的操作,學生是發(fā)現不了的。經過幾次這樣的操作活動,使學生明白軸對稱圖形上兩個對稱點到對稱軸的方格數(距離)相等,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

  第五、在發(fā)現對稱軸兩邊的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之后,還要指出特殊的一類點:對稱軸上的點,他們的對稱點在哪?使學生明白點沿著對稱軸折過去之后跟誰重合對稱點就是誰,從而他們才明白這一類點的對稱點就是它本身,也在對稱軸上。

  第六、要給學生強調畫圖的'時候要用鉛筆和直尺,而我在課堂上只強調了畫圖要用直尺,這一點以后一定改正。

  第七、在講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知識點補全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時,最后要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這類畫圖題的方法步驟:

  1、“找”,找出圖形上的端點或者說關鍵點。

  2、“定”,根據對稱軸確定每一個端點的對稱點。

  3、“連”,依次連接這些對稱點,得到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小學階段的畫圖,還是要給學生規(guī)范方法步驟的。

  我課堂上的組織管理能力還有待提高,如果有學生提出質疑,要及時肯定贊揚,鼓勵他的思考過程,思維習慣,久而久之,數學課堂上該有的思考味兒才會越來越濃!

軸對稱教學反思14

  本節(jié)課是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第一課時,屬于圖形與幾何部分,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認識了簡單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能夠從側面、正面、后面對物體進行觀察,本單元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圖形的運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能辨認軸對稱圖形。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使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感受對稱的美。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1.通過課前小研究的交流,暴露學生的思維盲點。

  2.通過對確定是對稱的幾個圖形的研究,使學生感受到證明對稱的方法: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進而用這種方法驗證剛才不確定是否是對稱的幾個圖形。

  3.利用學生課前通過折一折剪一剪得到的軸對稱圖形,圍繞:你是如何得到這個圖形的?為什么要進行對折?為什么只在一邊畫圖?觀察展開的剪紙上的折痕,你能發(fā)現折痕兩邊圖形有什么特點?等問題,使學生來認識對稱軸,明確對稱軸兩邊的圖形完全相同,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

  4.進行拓展練習,讓學生動手折出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圓形的對稱軸。

  教學中存在一下不足:

  1.在小組合作折幾個基本平面圖形對稱軸時,應該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它的對稱軸,學生經歷過畫的過程,就可以避免多次折疊的情況。

  2.對對稱軸和軸對稱圖形的強調不夠,學生沒有會說軸對稱圖形。

  3.學生的雙喜字是導致后面重復折疊出現的原因之一,而且教師在大屏幕前示范錯誤折疊方法,導致學生更加困惑。這是示范例子選取失誤。

  4.對學生的回答一定要有反饋,是問題要給予解答,不能讓學生帶著困惑坐下。

  5.學生對完全重合的理解不到位,教師在說的時候也將沒有完全重合說成沒有重合,應該注意語言的準確性。

軸對稱教學反思15

  案例背景

  新課標倡導:數學課堂的內容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fā)展過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的數學的聯系,使生活與數學融為一體。只有當學習材料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學生對學習才最感興趣。這樣看來,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應當是數學學習的背景,在平時教學中,筆者比較注重在課堂上有意識地滲透生活味,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與生活建立起聯系,并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讓學生慢慢明白、感悟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的數學問題,可以用我們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釋和解決。

  學生對平面圖形已經有了較為系統(tǒng)的認識。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并不是從概念中獲得的,而是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與操作,在自主研究的基礎上歸納、了解軸對稱圖形以及對稱軸的概念,而這需要通過大量的觀察以及動手操作才能達到目的,因此必須加強學生自己的操作與實踐。

  設計意圖

  針對小學生年齡偏低,抽象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的實際情況,我一開始就借助一幅兒童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頭娃娃的頭像,通過“眼睛的不對稱,讓學生想辦法使其變成對稱”這樣一個過程,使學生在游戲中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并形成表象。這樣的過程做到了“寓知識于游戲,化抽象為形象,變空洞為具體”,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教學片斷

 。ㄒ唬┙虒W軸對稱圖形的含義:

  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紙,先對折一下,然后隨你剪一個什么圖形,再展開,并觀察一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W生自主地剪紙,同桌間討論各自的發(fā)現。)

  師:誰愿意把自己剪的圖形展示給大家看看。

 。▽W生紛紛上來把剪的圖形放到展示平臺上。)

  師:同學們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居然剪彩出了這么多美麗的圖形,真不簡單!那誰能夠說說這些圖形的共同點嗎?

  生1: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都是對稱的。

  生2:這些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都能完全重合。

  師:講得真好,那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什么叫軸對稱圖形嗎?

  生: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師:講得真棒!那你能告訴我中間的這條“折痕”叫什么嗎?

  生: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師:講得太好了,我們一道把這位同學剛才講的話齊讀一遍。

 。ń處煶鍪靖拍畹耐队埃瑢W生齊讀。)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把美術課中的手工剪紙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學生通過自己動腦、隨意剪紙,各有創(chuàng)意地剪出了不同的圖案,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就在學生剪紙“玩”的過程中,學會了軸對稱圖形以及對稱軸的概念。

 。ǘ┭芯可钪袠淙~的對稱情況,加深理解:

  師: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探索與實踐,知道了什么叫軸對稱圖形,F在我們把課前準備的樹葉拿出來,小組討論一下,按今天所學把它們分成兩大類,好嗎?

 。▽W生討論,把帶來的樹葉分成軸對稱圖形和不是軸對稱圖形的兩大類。)

  師:誰愿意把“軸對稱樹葉”放到展示平臺上展示給大家看看,并說一下你的想法。

  (學生上講臺展示“軸對稱樹葉”,并說理由。)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讓學生把隨手可得、極為常見的生活中的樹葉作為研究的對象,通過學生的合作、研究,讓學生在加深理解所學“軸對稱圖形”這一知識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滲透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數學思想,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

  案例小結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薄皯摮浞掷脤W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這兩段話,正體現了新教材的重要變化----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學習內容更貼近實際,同時強調了數學教學讓學生動手實踐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現實性的生活內容,能夠賦予數學足夠的活力和靈性。對許多學生來說,“折紙”“剪紙”是很感興趣的內容,因此,也具有現實性,即回歸生活。讓學生感知學習數學可以讓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生學習的數學應當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身邊的數學”。這樣,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必須回歸于生活,學生就能在游戲中學得輕松愉快,整個課堂顯得生動活潑。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適時教誨和適時表揚,令學生的心靈得以純潔,精神得以振奮,行為得以矯正,這樣,可以讓他們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作用,可以讓他們正確評價自己。同時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等,使學生感受到民主、平等、積極、愉悅,從而他們才可以敢想敢說,個性充分張揚,健康心理也得以培養(yǎng),課堂也真正成為學習的共同體。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感悟到:新課堂,學生不再是接受的“容器”,而應是可點燃的“火把”;新課堂,學生不再是“配角”,而應是活動的“主體”;新課堂,不再是機械的訓練,而應是注重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新課堂,不再是教師在表演,而應是學生在交流合作。

  面對新課標,我們如何從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開始向關注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健全性、全面性思考?如何從過分強調嚴格劃一的統(tǒng)一要求,開始關注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個性發(fā)展?如何從偏重知識傳授、智力開發(fā),開始向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情感體驗等非智力因素的思考?又如何從偏重課堂教學具體環(huán)節(jié)程序的設計,開始向注重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而努力?是否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按上面這種教學模式來上?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索和探討。

【軸對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軸對稱》教學反思03-01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3-02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1-21

《軸對稱》數學教學反思02-12

數學《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3-01

《軸對稱圖形》數學教學反思03-09

《軸對稱》教學反思(精選21篇)04-26

《軸對稱》教學反思15篇03-17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