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3-02-16 08:39:0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角的認識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

  5月21日,很高興再次見到楊xx老師,榮幸的楊老師這次能指導我的《認識角》這節(jié)課,更加佩服楊老師在聽完課后只花了20分鐘準備就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次非常精彩又實在的講座。下面結合楊老師對于我的課提的一些意見,談一些自己的學習感悟。

  1、孩子不是一張白紙,尊重孩子的自身的經(jīng)驗。

  對于角的學習,學生這次第一次在數(shù)學課堂上認識角,我認為學生對于角的認識是“一無所有”的,所以不敢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展開前置性學習。楊老師建議,可以先嘗試讓學生自己試著完成自主學習單,老師放手讓他們自己分辨出哪些是角,找出不同的圖形中有幾個角。認真思考了下,學生對于角的認識并不是一無所知,他們平時在生活中肯定見到過角,也許父母在生活中已經(jīng)告訴過他們哪里有角,他們已經(jīng)有過角的知識的體驗,數(shù)學課堂上應該是將他們這些經(jīng)驗得到總結和升華。前置性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方式,我想下一次在上這節(jié)課時我會放手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在試著找一找角,讓他們在自己的經(jīng)驗基礎上來重新認識角。

  2、了解孩子真實的`思維,尊重其內(nèi)心的想法。

  楊老師發(fā)現(xiàn)有2個孩子認為鈍角不是角,并詢問了孩子的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這種發(fā)現(xiàn)能力是我在課堂上做不到的,而這種彎下腰聆聽孩子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值得我學習。這兩位學生認為鈍角形狀的角不是角,原因并不是任憑我們老師自己主觀的猜想,認為學生在判斷是不是角是根據(jù)有沒有頂點和邊是不是直的這兩個原因,真正原因是受老師示范的角是銳角的定向思維的誤導。如果我能向楊老師一樣走進了孩子的內(nèi)心,我想肯定有效的解決孩子的疑惑。

  3、重視教師角色的示范。

  學生會受老師示范角定向思維的誤導,在剛開始黑板上示范的角是銳角,以及后面做活動角變大變小時都是銳角,如果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能將角拉得更大,變成一個鈍角問學生這是不是角,就會減少鈍角不是角的錯誤。

  4、重視細節(jié),有效組織好合作學習。

  這節(jié)課有兩次小組合作,一次是在小組內(nèi)指一指角,一次是小組合作做角。在指角的小組活動中,為了讓小組合作有序,我設計讓學生按1號到6號的順序指角,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去。楊老師對于小組合作提了一些看法,建議我們教師課前可以從規(guī)模、目標和細節(jié)三個方面來認真思考合作如何來組織合作學習,強調(diào)合作學習一定要給每個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對于指角的小組活動可以先讓學生每個人自己說,再兩個人合作指一指、說一說,這樣避免了重復指角過程,也節(jié)省了一些時間。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2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些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和直角。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和直角。

  二、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三、教學建議:

  1、注意通過多種活動認識角和直角,正確把握教學要求。

  2、在教學中注意科學性。

  3、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用2課時進行教學。

  角的初步認識(一)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重點: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

  2、用尺畫角

  教學儀器與媒體:

  多媒體課件,角的學具、一張長方形的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并說說都看到了什么。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說完以后,出示紅線標出圖中的角。由此引出課題:“角”

  二、教學例1

  1、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有角。學生說完以后從其中的三種實物(吸管、剪刀、水龍頭)中抽取出角(銳角、直角、鈍角),讓學生認識。在此基礎上介紹角的各部分的名稱: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

  2、學生用學具自己動手做角。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學具自己動手做一個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頂點?哪是角的邊?

  學生活動

  師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的紙說:請同學們指出老師手中的`紙上的角。

  學生指完后師說:其實除了這四個角以外我還可以用這張紙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嗎?

  學生動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

  三、教學例2

  下面咱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怎么樣畫角。教師示范。畫角時教師要注意強調(diào)兩邊的畫法。(方向)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角。師巡視

  四、練習

  教科書練習八1、2、3題。

  五、總結

  你知道了有關角的哪些知識?

  六、布置作業(yè):

  1、隨堂練習

  2、找找生活中的角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3

  三角形是最簡單的多邊形,學生對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為在生活中他們經(jīng)常會接觸到。本節(jié)三角形的認識是學生在角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有關知識的重要基礎。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義、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類和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等內(nèi)容。

  我在教學中貫徹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為原則,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力求做到層次清楚,環(huán)節(jié)緊湊,并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操作,突出體現(xiàn)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課的開始我先讓學生辨認出銳角、直角、鈍角,并通過學生動手擺角,進一步體驗角的特征,引出頂點與邊,為學生對三角形的意義和三角形的分類等做好知識和思路方面的準備。

  通過學生動手擺拼,體現(xiàn)三角形的形成,并通過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義的內(nèi)涵,即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使學生認識到三角形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否具有三條線段;

  二,是否圍成封閉的圖形。接著安排練習,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加深對三角形意義的理解。

  在教學三角形的特征時放手給學生探索,有了角的`經(jīng)驗,學生不難歸納出三角形的特征,有意識地與角進行對比,深化認識。在教學三角形的特性時我分為三層進行教學,先通過對電線桿、自行車圖的觀察,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然后通過拉四邊形、五邊形和三角形木框的實驗,總結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穩(wěn)定性。再讓學生利用三角形特性來解釋上圖實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課后練習實地操作,更深層次地體會數(shù)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數(shù)學源于生活。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4

  《角的初步認識》反思說課

  一、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

 、苯滩姆治觯

  《角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38——39頁的資料。

  這一教學資料是學生在已經(jīng)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境引出角,并從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的角,再透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畫角等加深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透過各種實際活動初步認識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資料,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角的其它知識奠定了基礎。

 、矊W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二年級的學生,基于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活背景,他們知識面窄,個別學生主動性不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潛力還比較欠缺,抽象的圖形會讓他們感到很難理解,只有透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jīng)驗,才便于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構成數(shù)學的概念。因此本課應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起點。以“數(shù)學活動”引領全課,從生活中認識角,從實物中抽象角,在操作中感知角,在體驗中感悟角,在辨析中理解角,使學生在理解中應用和發(fā)展。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及學生已有經(jīng)驗,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苯Y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餐高^經(jīng)歷觀察、操作等活動,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潛力。

  ⒊在探索角的知識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和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三、教材處理:

  教材中先出示立體的主題圖,然后出示例1,我認為書里的情境圖比較復雜,而且又是立體圖形,角的特征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先出示例1,讓學生找角,然后再出示主題圖,這是由原先的立體圖形改為此刻的平面圖形,看起來簡潔明了,避免了由于立體圖形帶來的一些干擾,使角的特征得以在情境圖中突顯出來,便于學生觀察、感受、抽象角。

  在深入挖掘教材,理解編者意圖的基礎上,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感知角。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小棒等。

  四、教學流程:

  為了實現(xiàn)以上教學目標,根據(jù)新課程倡導做數(shù)學的理念,所以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在“做”中學習、“做”中體驗、“做”中探究。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流程:

 。ㄒ唬⿴熒勗挘瑢胄抡n。

  首先我采用談話法,這樣的導入簡潔,所以設計時我仍然采取這樣的導入。

 。ǘ┮龑骄,構建新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我安排了五個活動。

  活動一:聯(lián)系實際,找角。

  首先出示39頁例1,讓學生找角,由于這些實物都是學生平時經(jīng)常見到的,學生對角也有一些感性認識,所以很容易找到角,然后把三個物體隱藏,出現(xiàn)三個角,這時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這天認識的新朋友。這樣設計的目的便于學生觀察、感受、抽象角。

  之后出示38頁主題圖,讓學生從圖中發(fā)現(xiàn)角,學生邊匯報,課件邊閃動角,采用演示法使學生直觀、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許多物體上有角,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活動二:初步感知,指角。

  我是先讓學生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然后引出角的特征,但我沒想到學生摸三角板上的角,只是摸到角的頂點處,我沒有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而是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學生自己糾正,我在黑板上點了一個點,問學生這是一個角嗎?這時學生明白原先這是一個點,我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并指指看,學生自然就指出了角的全部。之后讓學生仔細觀察并摸一摸三角板進一步感知角,然后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角并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稱。自然地從生活中的角過度到數(shù)學中的角,逐步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之后出示從例1三個實物中抽象出的三個角,讓學生分別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稱,然后出示練習八的第1題,透過讓學生辨別真假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和決定潛力。

  活動三:小組合作,折角。

  讓學生獨立折角并組內(nèi)交流,然后把學生折的`角展示在黑板上,學生在折角的過程中,透過眼、手等感觀直接感知角的頂點和邊的特征,但在折角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了折成半圓的狀況,這時我沒有急于下結論,而是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等學生充分感悟了角的特征后再來決定,使學生真正的理解了角。同時,我讓學生把折好的角按照折痕畫出來,為畫角做好鋪墊。

  活動四:動手操作,做角。

  我為學生準備了細繩、小棒、硬紙條等,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做角并展示,師生、生生及時評價,在做角時有的小組還做出了活動角,并發(fā)現(xiàn)角有時會變大,我抓住這一契機,讓全體學生都獨立做出活動角并感受到角有大有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是成功的,凸顯了合作交流學習方式的魅力,也看到了孩子們多向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xiàn)。

  活動五:體驗感悟,畫角。

  我先示范畫角,然后學生試著畫角,但這樣不利于學生學習潛力的培養(yǎng),所以再上課時,我先讓學生用直尺獨立試著畫角,根據(jù)學情揭示畫角的方法。

 。ㄈ┩卣箲茫囵B(yǎng)潛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我設計了三個練習題:第1題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第2題找書上的角。第3題練習八的第2題。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到達拓展應用,培養(yǎng)潛力的目的。

 。ㄋ模w納總結,課外延伸。

  課外延伸作業(yè),讓學生用角創(chuàng)作畫。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豐富了對角的認識,更激發(fā)了學生大膽想象并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

  本節(jié)課的教學和我的預設基本貼合,反思后也發(fā)現(xiàn)了不足之處:1、動手活動多,課堂紀律相對不是很好2、難點比較角大小,缺少學生自主探索,觀察實踐。只是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的模仿,中間也缺少了必要的比角方法的練習。沒有花太多的時間讓每一位孩子親自比一比,說一說比角的方法。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5

  以生動的實例,描述枯燥的概念,

  使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變得通俗形象。

  數(shù)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不象語文具有描述性,美術具有的直觀性,體育具有的身體參與性。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要使抽象的內(nèi)容變得具體、易懂,就得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利用數(shù)學知識,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角的認識"這一課,"角是一個端點引發(fā)的兩條射線",這個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學時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熱,人們都習慣在樹下納涼,小朋友們在樹下玩耍。瞧,老師來了。師擺臂作走路狀,并掛出示意圖:手臂與身體成一個角。有的小朋友在蕩秋千,出示蕩秋千圖。這時老師立即一轉(zhuǎn),進入話題,老師說:"手臂這一擺,秋千這一蕩,就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這時,學生興趣正濃一定會想:擺臂、蕩秋千怎么會同數(shù)學概念連在一起呢?此時此刻,思維的火花不點自燃。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6

  《認識角》是幾何知識的教學內(nèi)容,本課結合生活情境來認識角,通過讓學生經(jīng)歷找角、摸角、畫角、認角、做角、比角的過程,使他們深刻認識角。找角是讓學生找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樣的角,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為認識角的特點做鋪墊;畫角是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角;認角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角的認識,怎樣才是一個角;做角是讓學生在組長的安排下選擇自己的材料動手做角,讓學生認識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比角是用活動的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教師通過這六個過程,使學生逐漸認識角,而且每一步的教學過程和銜接都處理得恰到好處。

  尤其是比角的教學,我覺得教師處理得很好。比較角的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其實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目的要讓學生學會怎樣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并能體會到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系,而和角兩邊的長短是沒有關系的.。教師能承接前面的內(nèi)容,先讓學生比較黑板上所展示的學生做的角,學生馬上想到用已準備好的學具“活動角”來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用重疊的方法比(頂點和頂點重合,角的一條邊和一條邊重合,看另外一條邊)。

  通過動手比較,學生知道角的叉口越大角越大。接著,教師又用自己兩邊比較長的活動角做成與黑板上某一角一樣大,然后問同學“現(xiàn)在是我的角大些嗎?”,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進一步知道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系,而和角兩邊的長短是沒有關系的。從而使得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迎刃而解了。

  這節(jié)課還有一點讓我體會很深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溶入學習中來,使每個學生都參與,讓他們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數(shù)學知識融于生活中,并結合自己身邊的生活知識學數(shù)學。 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數(shù)學,并把數(shù)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把現(xiàn)實問題數(shù)學化,把數(shù)學知識實踐化,真正體現(xiàn)數(shù)學的魅力。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7

  上個星期聽了陳春平老師用微視頻的方式上了《認識角》,對這種方式覺得煥然一新,于是產(chǎn)生了興趣,所以在聽課過程中就有一些想法,比如就在課堂里讓學生看八分鐘的視頻,學生能不能接受?家長開通微信后是不是會在收到老師的微信后讓孩子會看?課堂上讓學生討論的三個問題,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會跑題了,教師怎么才能控制住學生思考的范圍?帶著這些問題與陳老師進行了一一討論。討論后我也準備嘗試這種微課堂的教學方式,同時在另一個班級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兩種方式通過教研活動進行比較?纯磧煞N教學方式的優(yōu)劣。

  我在202班就用微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為了吸取陳老師的課堂教學,我想通過設計五個問題來縮小學生的討論范圍,更好地控制住學生。我設計了五個問題:

  1、角有什么特點?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

  2、請你畫一個角,并標出角的各部分名稱,并表示、讀出你畫的角。

  3、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請你再畫一個比剛才畫的角大的角。

  4、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請剪下附頁3圖1的兩個角,并進行比較。

  5、今天學習的角與桌角、墻角有什么不同?

  因班級里沒幾個學生家長有微信,所以就在上課開始時讓學生帶著五個問題看視頻,看了視頻后就讓學生思考回答五個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xiàn)問題了,看的時候有點印象,但說的時候比較難,第一個問題: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最后在我的幫助下總結出:1、有沒有頂點(應該是公共頂點),2、有沒有兩條直直的邊。第三個問題,學生回答時只知道角的大小跟張口有關,但通過視頻的觀看,并沒有理解張口的意思,所以在作業(yè)本上畫一個比已知角大的角和小的角時出現(xiàn)了很多錯誤、第五個問題其實是本堂課的小結,由于時間的倉促,班里有幾位學生回答的還是不錯的,如殷大奕同學說墻角有三條邊,今天學的角只有兩條邊,徐林飛同學說桌角、墻角是空間圖形,今天學的角是平面圖形,這兩位同學的回答還是非常精彩,也能體現(xiàn)出了上課時會對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

  批改了學生的作業(yè)后覺得不是很成功,如學生判斷角時還有錯題,畫角沒有用工具,角的大小比較還有較多的錯誤。

  在203班改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上課前讓學生看一遍視頻,對于2班學生作業(yè)上出現(xiàn)的錯誤,在3班教學時加以了強調(diào),在引入環(huán)節(jié)時,我設計了“看到角字,你想到了什么?”的問題,由于學生課前看了視頻,回答問題的范圍都縮小到了找生活中的角了,導致我的預設:想讓學生回答桌角、墻角,牛角等的沒有回答上。就更沒有學生說到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的,我想反正會在小結時會提到今天學的角與桌角、墻角的的區(qū)別,就提了一下角是人民幣的.單位。在上完角的特點后,沒有總結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的方法就直接讓學生練習了。如果總結了判斷的方法,這個練習也可以不要。在教學畫角環(huán)節(jié)時只總結了畫角的步驟,沒有說明畫角的工具,導致一部分學生用三角板描角的現(xiàn)象。在上角的大小比較時,我用了四個步驟:

  1、讓學生猜測兩學生畫的角誰大;

  2、 通過演示角的變雙和縮小的過程,師生總結出角的張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張口越小,角就越;

  3、讓學生通過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

  4、讓學生觀看紅角與藍角的比較,說明角的大小跟張口有關,跟邊的長短無關。

  最后在小結時我提問了今天學習的角跟桌角、墻角有什么不同?幾個學生的回答都沒有到位。我拿起了講臺桌上的粉筆盒讓學生仔細觀察,這時徐鋆愨同學回答了桌角、墻角是不在同一平面的,是立體圖形,今天學習的角是在一個平面內(nèi)的,是平面圖形,班里想起了掌聲。束個課堂對于“角有一個頂點,兩條直直的邊;角的大小跟張口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這兩句話沒有板書,學生雖然看了一遍幻燈片,應該還沒有記住。

  通過兩堂課的比較,第二個班級學生的作業(yè)明顯好于第一個班級,我覺得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更加注重學生課前的預習。如果家長開通微信,老師通過發(fā)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微視頻的微信 ,讓學生看視頻,增加直觀性、形象性,在課前做好預習,對于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定有幫助。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8

  一、教學流程

  《認識角》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把重點定位于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是讓學生了解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結合教學前對學生的學習了解,我抓住積累感性經(jīng)歷。

  教學時我采用的是先讓學生感知角,豐富學生的感知;二是畫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三是在生活中找角,鞏固對角的認識;四是做角,加深對角的認識與理解;五是演示角的大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六是總結欣賞角,提升學生能力。通過這樣的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

  二、教學意圖

  1、從感知: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活動中學數(shù)學、動手做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通過讓學生感知角——畫角——找角——做角——演示角——欣賞角一系列活動來進行,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在感知角之后,學生基本已經(jīng)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體會到角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再由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學生書空畫角之后,及時設計“判斷”練習,通過辯認與說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zhì)特征的認識,通過多種方式的參與體驗,引導學生深化對角的本質(zhì)特征的認識,學生由感知建立完整表象的過程。

  3、“動手做一個角”是本課濃墨重彩的部分,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lián)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边@里,提供給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小棒、吸管、毛線等,學生可以借助這些材料通過合作交流做出角,這中方式不僅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的生活化,也讓加深了學生之間的數(shù)學情感。在學生展開活動時,老師參與學生中間,即時采集有用信息,為教學服務。有的'學生用一種材料不止做出了一個角,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思維層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們多向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xiàn)。這部分是我覺得處理比較得當?shù)牡胤,學生通過制作角這一活動,由對角表象的認識,抽象出角概念。

  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僅積極參與主動獲取新知、同時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鍛煉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提升。在過程中我也充分遵循了從感知——經(jīng)表象 ——到概念這一認知規(guī)律,采用了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辯一辯、找一找、做一做、想一想、比一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去感悟,去體會 “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之間的關系這一特征。

  三、教學不足

  總之,整節(jié)課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不僅主動獲取新知,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xiàn)了以活動促發(fā)展的教學思想。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在角的大小比較中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與語言來描述比較的方法,沒有特別強調(diào)和總結,因此這部分的內(nèi)容有些學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徹;二是個別同學比較活動角時學生思考、交流組織不夠高效,以后需加強;三是教師的數(shù)學語言不夠精煉嚴謹,以后多學習加強鍛煉。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9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媒體優(yōu)勢,由實物直觀過渡到抽象直觀,突破重點。巧用媒體的動畫等特點,從實物過渡到圖形,為后面的畫角打下基礎。引入時計算機對實物圖中角的顯示效果在這里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作品,克服了紙片小的缺點,便于學生觀察和比較,同時再次培養(yǎng)了學生的成就感。

  用多媒體展示探究過程,即便于學生觀看,又便于學生比較、歸納出結論。

  通過前面對角的感知,逐漸過渡到“畫角”,使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到抽象過渡,完成了“物——形——初步認識”的過渡,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利用計算機對“頂點”、“邊”的閃爍,直觀、形象,學生對畫角加深了認識。教師適時給予講解指導,如畫邊時要強調(diào)邊要畫直、均勻。

  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時,用動畫故事來演示,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學生們并沒有看懂是什么意思,還喊著一樣大一樣大,我當機又拿出了一個同學們自己做好的角讓他們看著,接著又將這個角的兩邊各剪去一段后問他們現(xiàn)在這個角的大小變了嗎?都說沒有變。我又轉(zhuǎn)動兩條邊問是變大還是變小。這下都弄清楚了,原來角的大小是和角開口的大小有關系,而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看來借助多媒體的同時也還得結合動手做一做。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0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反思

  《元角分的認識》是一年級第二冊的內(nèi)容,13種人民幣的面值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調(diào)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是浮淺的,而且實際生活中只認識人民幣是遠遠不夠的,認識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會用它,體現(xiàn)它的社會價值,而一年級小學生又缺乏購物的社會經(jīng)驗。本節(jié)課正是從學生這一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對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過程做了生活化、活動化兩方面的加工,受到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并從中滲透了愛護人民幣的教育,進行了民族精神及愛國主義教育。

  1、 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認識人民幣。

  現(xiàn)代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的本質(zhì)是活動,活動是教學的核心,是教育的基本形態(tài)。本課教學中我努力轉(zhuǎn)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直觀情景,引導學生認識13種不同的人民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13種不同的人民幣進行分類,揭示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創(chuàng)設活動場境,對人民幣的換算、數(shù)人民幣,揭示不同的付錢方法和元角分的進率。學生在設計的教學活動中,主體參與、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探索、使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2、聯(lián)系生活,體現(xiàn)人民幣的社會價值。

  新課程強調(diào):課程內(nèi)容不能僅僅是來自“科學世界”的'內(nèi)容,而必須以“生活世界”作為背景和來源,課程才能夠真正成為溝通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橋梁。課一開始,就讓學生觀察生活中購物的場景,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要用到人民幣。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滲透了愛護人民幣教育,讓學生體會到人民幣是代表我們國家的貨幣,要愛護人民幣。加強了學生們的民族意識。其次,讓學生體會用多種付錢方法買東西,開拓思路,體現(xiàn)開放性、趣味性,找到最簡便的付錢方法,體現(xiàn)數(shù)學的簡潔美和實用性;最后組織學生模擬購物,利用自己手中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生在買的同時,經(jīng)歷了用一定數(shù)量的錢買單一物品或多種物品、付錢、找錢的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有關知識,提高了社會交往和實踐能力。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1

  成功之處:

  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學習的。角是一個較為抽象的圖形,與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見到的角不盡相同。因此本節(jié)課的側(cè)重點就放在幫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確表象,從而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標號角以及畫角。為此,我將整節(jié)課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通過指一指活動,初步感知角的形狀;

  二是通過找一找活動,引導學生從生活角中抽象出數(shù)學角,認識角的形狀和各部分名稱;

  三是通過開放性的操作活動,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學會給角進行標號以及畫角。

  在認識角時,先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角,然后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充分利用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這一知識盲點,通過兩次指角,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而且指角逐漸滲透了角是從一點引發(fā)的兩條邊這一知識,為學生以后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然后讓學生從剪刀、紅領巾、三角板上找一找角,給了學生一個抽象知識的過程,準確過渡出角的幾何形象,從而介紹角各部分的名稱,接著再回到生活中,找一找教室中的角,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最后再用一組判斷題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這樣的設計既體現(xiàn)了角來源于生活用充滿了數(shù)學味。

  畫角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讓學生回顧剛才見到的角都是怎樣畫的?因為有了剛才畫角的過程,學生紛紛敘說自己的畫角的步驟,學生在比較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都比較喜歡先畫點再畫邊的方法。因為學生對于畫角都有了切身的體驗,所以能夠認同比較好的畫法,所以,我覺得建立在學生體驗的基礎上的教學,對于發(fā)展學生的正確的認識是很有好處的。

  不足之處:

  例如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我的小結語不多,沒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得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過于零碎。在動手實踐之前要求提的也不夠明確,使得某些同學不知道該干什么,標號角的時候,里面不應該加角的符號,應該多加強調(diào)。

  還有在帶學生指讀、強調(diào)頂點和邊的感覺這些地方花費的時間太多,導致后來拖堂,其實直接可以通過做題讓孩子們自己說出來,只是語言會不太規(guī)范,但是這時候我再進行總結就不會顯得這么啰嗦。

  另外沒有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比如在處理剪尖是不是角的時候有些倉促,應該在練習之后再回過頭來看,就比較容易了。還有學完之后去指教室中的角的時候,應該提前加一句:能不能指一個大家都能看見的角?這樣就不會顯得特別亂。標號角的時候,讓學生說一說誰知道怎么標號?沒有人說,這時候應該讓大家打開書自己先看看再說,落實每一步環(huán)節(jié),不要著急。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2

  下面就束老師“角的認識”一課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應當說角的認識是我們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作為角的起始課, 束 老師從孩子們熟悉的校園生活中的角導入,將觀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運用,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認知規(guī)律,采取了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折一折、畫一畫、做一做、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初步形成角的概念?v觀本節(jié)課,我認為有以下特點:

  一、還數(shù)學素材以生活本色。

  低年級的孩子更多的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束老師在進行教材的選取及呈現(xiàn)上充分利用了教材。在課的開始課件呈現(xiàn)了一個校園的情境圖,通過觀察,先讓學生感性、直觀地看到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做操同學伸開的雙臂、足球門、足球場的邊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師手中的三角板等。通過找角的活動,使學生對角圖形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由具體到抽象,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的廣泛性,激發(fā)了學生探求數(shù)學的興趣。

  二、重視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領悟數(shù)學知識。

  本節(jié)課中,在引導探索,形成角的表象這一過程中,束張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找角、摸角、指角、折角、畫角等多種操作活動,充分感知角的形狀,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形成角的表象,由實物到圖形、由具體到抽象,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再回歸于生活這一基本理念。束張教師又設計了在生活中找角這一過程體驗,通過在圖形中找角這一體驗,學生把頭腦中形成的角的表象與角的圖形對應了起來,學生經(jīng)歷了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的過程,積累了一定的對圖形的個體經(jīng)驗。并通過后面練習的辨認作出了一些判斷,從而強化了形成的'表象,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輔助教學。

  本節(jié)課束張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優(yōu)勢,如:課的開始的校園情境圖、生活化的角、角的畫法等多媒體的呈現(xiàn),由實物直觀過渡到抽象,有效幫助學生建立了角的概念的表象,突出了重點。校園實物圖中閃現(xiàn)的紅色的角,易拉罐、水龍頭、剪刀等具有典型性的物品的角過渡到圖形逐漸放大的顯示效果,在本節(jié)課中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也為后面的畫角打下了基礎。的確,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對教材的解讀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彼此傾聽和分享各自的認識成果的過程。由此要求我們教師應具有收集教育教學實踐信息資源的能力,能對信息加以整合,揚長避短,從而不斷創(chuàng)新出新的課程資源。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3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經(jīng)歷找角、摸角、畫角、辨角、數(shù)角、比角的過程,使他們深刻認識角。找角是讓學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樣的角,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為認識角的特點做鋪墊;學生自學畫角是進一步感知角;辨角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角的認識,怎樣才是一個角;最后通過玩活動角讓學生認識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比角是用活動的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識,其實我也在準備這一節(jié)課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較角的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其實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目的要讓學生學會怎樣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雖然教學想法及教學思路還好,比如第一次試講我用大的三角板和學生的三角尺比較大小,為了證實角的大小和角兩條邊的長短是沒有關系的。但學生回答大的三角板角大。后來在正式講時作了調(diào)整,放手讓學生來玩變角游戲,在游戲中就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接著,我把黑板上畫的一個角的一條邊沿長,讓學生體會角的大小沒有變,再把另一條邊延長,體會角的大小還是沒有變。然后學生思考:如果把兩條邊縮短呢,這個角的大小會不會變 ?通過演示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系,而和角兩邊的長短是沒有關系的。還有學生提出,如果角的大小和邊的長度有關,那剪刀的兩條邊就一會兒變長,一會兒變短,那是魔法剪刀了。我體會很深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溶入學習中來,使每個學生都參與,讓他們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數(shù)學知識融于生活中,并結合自己身邊的生活知識學數(shù)學。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4

  教學完二年級下冊《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我有了一些想法。在二年級下冊的8個單元知識的難易排列中,我原本是把角的認識排在后面的。但真正教完后感覺到,每一個單元都有一些易錯點和重難點。

  角是最基本的幾何圖形之一,也是認識其他圖形的一個重要基礎。在學生學習本課前,已經(jīng)直觀的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還認識了線段。學生先認識了一些常見的幾何圖形,并且在學習這些圖形中已經(jīng)對角有了一些感受。所以在教學第一課時《認識角》時,教學目標完成的比較順利,學生能夠正確的說出角的特征,在實物、簡單的圖形中找到角。課后練習的情況也還可以,說明學生在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時較為簡單,并能正確識別角。

  因為前一課時較為輕松,所以在認識直角、鈍角、銳角時我沒想到學生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教材安排的先認識直角符合學生的認知順序,絕大部分學生對直角都有著特別的感知,因為前面學習的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由直角組成的。再通過和直角的比較,直觀認識銳角和鈍角,學生在認識鈍角、銳角的基礎上同時也了解了它們和直角的關系。這里,教材的意圖是把銳角、鈍角的認識初步定為在“比直角大”“比直角小”這個層次上,既為判斷一個角是不是銳角或鈍角提供了方法,同時也強化了對直角的'認識。在這樣的教學基礎上,我好教學生如何判斷直角:用三角板的直角來比劃。而在真正寫作業(yè)時,問題就出現(xiàn)了:1。少部分學生不能找準三角板上的直角。2。不能正確使用三角板來判斷角的大小。3。部分學生不能自覺使用三角板來判斷角。

  經(jīng)過兩次練習后,我發(fā)現(xiàn)這幾個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是:1。對直角的直觀認識不夠深刻。所以當角的擺放發(fā)生變化時,就不能很快的辨別出來。2。上課教學比較角時,不夠細致,部分孩子可能不能完全學會方法。3。學習習慣不到位,老師的要求有了,但是檢查還不夠嚴謹。針對這幾個問題,在接下來的練習課中,我進行了針對性的強化,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學生能夠有質(zhì)量的進行練習。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5

  三角形是常見的一種圖形,在平面圖形中,三角形是最簡單的多邊形,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個多邊形都可以分成若干個三角形。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把握好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不僅可以從形的方面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可以在動手操作、探索實驗和聯(lián)系生活應用數(shù)學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從學生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學生在平常的生活學習中已經(jīng)對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認識,這些知識與經(jīng)驗是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情景和動手實驗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概念,構建數(shù)學知識。

  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我首先出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三角形,在判斷中學生自然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有3條邊,3個角)判斷出哪個是,并對不是三角形的分別說出理由,如有的不是封閉圖形等。在這樣判斷的基礎上對什么是三角形這一數(shù)學概念就能充分地理解和記憶。

  2.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積極探索的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

  三角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教學時我要求學生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三角形,他們找到了許多,如變速自行車的車架、籃球架等等。為什么這些地方用了三角形呢?可不可以換成四邊形?很多學生想到了四邊形具有容易變形的特點,想到三角形應該是很穩(wěn)定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這個特性,我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去動手實驗,沒人準備三支鉛筆,同桌間想和拉一拉看三角形是不是很穩(wěn)定,通過實驗來證明。在這樣的動手實踐中,學生不僅是知道了結果,同時還感受到為什么三角形是穩(wěn)定的。所學就要有所用,接著我讓學生幫助老師解決問題,門閂壞了,門老是被風吹開怎么辦?有了剛才的知識經(jīng)驗學生很容易想到要建立一個三角形,還有些學生要自己當做木棒抵住門。學生們在這樣的動手實踐中,輕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識。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角》教學反思02-20

角的認識的教學反思02-25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02-06

認識角的教學反思02-07

認識角教學反思04-16

《認識角》教學反思11-22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2-08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0-27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范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