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

時間:2024-07-15 17:52:05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1

  音樂教學應該充分體現(xiàn)其育人功能,使課堂真正成為培養(yǎng)熱愛生活和具有鮮活個體的搖籃。反思《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學,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整個教學過程將學生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感受、體驗、想象、表現(xiàn)的機會,從而能夠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

  一、關注學生及其情感。

  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創(chuàng)設了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關注學生的情感,從談話中、表揚中、活動中充分讓學生說、玩、唱、跳、想象和創(chuàng)造,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新《標準》中提到: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本節(jié)課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二、充分感受和表現(xiàn)。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教育的要點。本課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過程,因而要從聽入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再引導學生從歌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過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過學生的感知,引導學生從唱、跳、伴奏和創(chuàng)造等方面來表現(xiàn)音樂的美。另外,本節(jié)課也給了很多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每個學生既是創(chuàng)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賞者。

  但是本節(jié)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學生學習歌曲的方式還可以更靈活多樣,以更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歌詞的學習上時間過長,應該充分相信三年級學生的能力,比較簡單的節(jié)奏教師只需稍做引導就可學生自主學習。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2

  這是一首以內(nèi)蒙古民歌音調(diào)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動的節(jié)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動感,表現(xiàn)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歌曲為2/4拍,四個樂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進,表現(xiàn)了蒙古族小牧民們手擎羊鞭、快樂歡唱的形象。

  這首歌曲旋律歡快、活潑,是孩子們喜歡的風格,難點地方在一字多音和歌曲中的四度、五度、八度音程較多,很多孩子在聆聽了幾遍以后,也很難唱準這幾個地方,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多聽,我唱旋律,讓孩子們接歌詞以及手勢的.高低來唱準難點句,當然,如果這些環(huán)節(jié)沒有認真聽和唱的孩子,即使樂感再好,也很難一節(jié)課就能唱準這首歌曲。這首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運用,使歌曲更有彈性,襯詞中的“啊哈嗬”使歌曲更加舒展、動力感更強,充分表現(xiàn)了蒙古族小牧民熱情、爽朗的性格,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贊美。帶著這樣的情緒去演唱歌曲,會使我們的孩子也能體會到自己的幸福感。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3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小學三年級第五冊教材,第二課《草原》中的一首歌曲,本課的總目標是通過聽、唱、舞、奏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初步感受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民族風格。我在教這首歌曲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采用了視、講、聽、演四者結(jié)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多看、多聽,去感受內(nèi)蒙古音樂的歌舞一體以及它的美,讓學生從感官上去領略草原的美麗風光,對內(nèi)蒙古的風土人情有所了解,這樣為學習歌曲奠定了基礎。因為學生對這類樂曲欣賞的機會較少,更不要說去理解、感受了;且學生年齡較小,較為專業(yè)的音樂術語更加難以領會。聽節(jié)奏,聽風格,聽特點;有了兩者的結(jié)合后,學生基本上都能了解蒙古族的歌曲了。

  在教學時,我把握了這個基調(diào),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美的.氛圍,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感受到了美的享受,充分的感受到音樂給人們帶來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使學生盡情的用自己甜美的聲音、舒暢愉快心情和贊美的情感,去表現(xiàn)牧民們爽朗豪放的性格及對家鄉(xiāng)的無比熱愛和贊美之情。我覺得整節(jié)課,效果還是不錯的,同學們不但唱的好,而且音色很美,富有情感,通過學生的唱、演,看出同學們不但基礎好,而且還是很投入的去盡情的表現(xiàn)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同學們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完全的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從而也被草原的景美、音樂美、舞美等深深的陶醉。本節(jié)課的不足是學生在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音樂的時候,總是忽視自己的唱,使得歌曲教學課中唱的不突出。分析原因,是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分布不均,顧此失彼了。

  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多運用這樣或類似的方法,讓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同時,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促成更強的學習音樂的能力。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4

  音樂教學應該充分體現(xiàn)其育人功能,使課堂真正成為培養(yǎng)熱愛生活和具有鮮活個體的搖籃。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整個教學過程將學生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感受、體驗、想象、表現(xiàn)的機會,從而能夠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

  一、關注學生及其情感。

  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創(chuàng)設了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關注學生的情感,從談話中、表揚中、活動中充分讓學生說、玩、唱、跳、想象和創(chuàng)造,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新課準》中提到: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本節(jié)課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二、充分感受和表現(xiàn)。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教育的要點。本課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過程,因而要從聽入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再引導學生從歌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過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過學生的感知,引導學生從唱、跳、伴奏和創(chuàng)造等方面來表現(xiàn)音樂的美。另外,本節(jié)課也給了很多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每個學生既是創(chuàng)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賞者。

  但是本節(jié)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學生學習歌曲的方式還可以更靈活多樣,以更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歌詞的學習上時間過長,應該充分相信三年級學生的能力,比較簡單的節(jié)奏教師只需稍做引導就可學生自主學習。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5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小學三年級第五冊教材,第二課《草原》中的一首歌曲,本課的總目標是通過聽、唱、舞、奏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初步感受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民族風格。本課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帶有濃厚草原風格的兒歌,旋律流暢自然,朗朗上口;情緒熱烈、歡快;節(jié)奏跳躍性強,非常具有舞蹈的律動感,表達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喜悅自豪的心情。

  我在教這首歌曲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采用了視、講、聽、演四者結(jié)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多看、多聽,去感受內(nèi)蒙古音樂的歌舞一體以及它的美,讓學生從感官上去領略草原的美麗風光,對內(nèi)蒙古的風土人情有所了解,這樣為學習歌曲奠定了基礎。因為學生對這類樂曲欣賞的機會較少,更不要說去理解、感受了;且學生年齡較小,較為專業(yè)的音樂術語更加難以領會。因此,我從讓學生去“看”,也就是看關于內(nèi)蒙古人文的圖片、視頻,去了解,去感受;然后讓老師與學生共同講講有關草原英雄小姐們的故事,感受姐妹倆高尚的品德;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去“聽”,聽節(jié)奏,聽風格,聽特點;有了兩者的結(jié)合后,學生基本上都能了解蒙古族的歌曲了。這時候再將音樂文化加深學習的記憶就是“演”了,讓學生把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這樣一來既能把四者進行結(jié)合,而且還深化了本單元的主題,加深了對蒙古音樂的記憶。

  在教學時,為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美的氛圍,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感受到了美的享受,充分的感受到音樂給人們帶來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使學生盡情的用自己甜美的聲音、舒暢愉快心情和贊美的情感,去表現(xiàn)牧民們爽朗豪放的性格及對家鄉(xiāng)的無比熱愛和贊美之情。我覺得整節(jié)課,效果還是不錯的,同學們不但唱的好,而且音色很美,富有情感,通過學生的唱、演,看出同學們不但基礎好,而且還是很投入的去盡情的表現(xiàn)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同學們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完全的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從而也被草原的景美、音樂美、舞美等深深的陶醉。除此,我還準備了好多好聽的、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歌曲,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吉祥三寶》,這兩首歌曲都是很好聽的,也都是很美的,能夠充分的體現(xiàn)大草原的美麗以及牧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贊美。

  整個課堂進行的還是比較順利的,學生的熱情也很高,特別是在觀看課件的時候,學生的熱情極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但是我感覺有幾個方面沒有做好,

  1、在舞蹈動作的學習中,對學生的組織沒有做好,整個程序的進行有點倉促,不夠細致。應該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把動作做得再整齊規(guī)范一些。

  2、沒有充分發(fā)揮小組的優(yōu)勢。準備不夠充分,課前曾計劃把座位擺放得更加合理,更能適合于本節(jié)課的'分組表演,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實現(xiàn),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充分。

  3、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表演中,沒有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積極性,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融入最后的表演中,把自己作為表演者,而不是一個觀看者。最后的集體表演時,有一部分同學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大大影響了最后表演的效果。所以在表演前應該把要求細化,分工更明晰一些。自己沒有更好的扮演“引導”的角色。

  通過這節(jié)課,我思考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教學應該充分體現(xiàn)其育人功能,它絕不是簡單的唱、跳、奏,它就象是一個工程:先要架好一個合理的框架,然后注重每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還要進行合理的分工。將學生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在以后爭取多給學生觀看課件,讓學生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感受、體驗、想象、表現(xiàn)的機會,從而能夠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多運用這樣或類似的方法,讓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同時,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促成更強的學習音樂的能力。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6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音樂第五冊第二單元第二課

  教材分析:

  本課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教版小學音樂第五冊第二課《草原》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以內(nèi)蒙古民歌音調(diào)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動的節(jié)奏,舞蹈性的律動感,表現(xiàn)了草原小牧民的喜悅心情。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對音樂有一定的了解,此年齡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很強,喜歡活潑,動感的音樂。這首草原風格的歌曲很具舞蹈性的動感,在教學中,我想著重在本課繞過學生自己感受草原的風光和特色,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以及舞蹈帶來的律動感,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簡單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動作。學生對這樣綜合性的課堂很感興趣。

  教學目標:

  能夠使學生有感情地唱好《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為歌曲編配伴奏,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通過聽。唱。舞。奏。創(chuàng)等大量音樂實踐活動,增強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并初步感受內(nèi)蒙古這一地區(qū)的民族風格

  教學重點:

  能夠用歡快。自豪地心情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學難點:

  歌曲節(jié)奏密度較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煵シ琶晒抛逡魳纷鳛檎n堂背景,師生起立問好)

  過度語: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有沒有去過內(nèi)蒙古大草原呢?好,今天老師就領著同學來一次草原之旅,好不好?全班同學起立,接下來讓我們伴著歡快的音樂,騎著馬兒出發(fā)吧!

  二、草原之旅――(草原風光與歌舞盛宴)

  1、師播放草原風光視頻,師一邊介紹草原概況

  (美麗的大草原一碧千里,牛羊成群,正如古代民歌中所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xiàn)牛羊”。在大草原上,星星點點散步著蒙古包,仿佛從遠處還傳來了牧羊姑娘的歌聲…。瞧!草原上的牧民正在策馬揚鞭,馳騁草原呢。

  師:剛才同學們看了草原的風景后,覺得我們的草原美不美?

  生:美

  師:在我們的大草原上呢,有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就是蒙古族。他們經(jīng)常在他們舉行盛大宴會的時候,會邊歌編舞,非常愉快,他們還會用筷子和酒盅舞蹈。接下來老師就給大家?guī)硪欢慰曜游,希望同學喜歡。

  (師舞蹈)

  三、草原之歌――歌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

  1、師:剛才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蚊晒抛逦璧,接下來老師要帶你們(nèi)タ匆豢茨撩竦纳,并且聽一聽他們的歌?/p>

 。ń榻B蒙古族是個游牧民族,也可以叫是馬背上的民族,然后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2、師:聽完歌曲后,你能說出歌曲的情緒嗎?

  生回答

  師:下面我們就帶著歡快自豪的情緒跟著老師一起把歌詞朗誦一邊

  3、再次聆聽時,要求學生打歌曲2拍子的節(jié)奏,并用聲勢動作表現(xiàn)

  4 、教師范唱

  5、進入音樂知識小屋(講解前倚音和八分休止。)

  6、教師教唱

  教師分樂句教唱

  全班完整演唱

  男女分組演唱

  7、舞蹈動作教授

  8、師生共舞

  四、草原之樂――打擊樂伴奏

  五、草原之夜――晚會

  師:剛才的你們真棒啊,接下來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舞動起來,一起結(jié)束我們的草原之旅,好嗎?(生起立,圍成大圓圈,伴隨音樂舞動)

  六、小結(jié)

  師:不知不覺,我們的草原之旅就要結(jié)束了,今天大家開心嗎?讓我們騎著馬兒回家吧!

 。úシ乓魳,生律動出教室)

  板書設計:

  草原之旅

  ———————我是草原小牧民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讓學生在歌舞樂盛宴這個環(huán)節(jié)后,用全班投票的形式來評出“最佳歌唱明星”“最佳舞蹈明星”和“最佳演奏明星”,接著讓學生與同桌為一組互相寫下對自己的表演評價和對方的評價。

  教學反思

  本課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教版小學音樂第五冊第二課《草原》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以內(nèi)蒙古民歌音調(diào)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動的節(jié)奏,舞蹈性的律動感,表現(xiàn)了草原小牧民的喜悅心情。在教學中,我想著重在本課繞過學生自己感受草原的風光和特色,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以及舞蹈帶來的律動感,同時也了解和掌握一些簡單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動作。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簡單做了一些準備,查閱了一些蒙古族風土人情的資料。課堂基本的程序就是:草原風光感受――歌曲學習――表演歌曲。整個課堂大致進行的還是比較順利,學生的熱情也較高,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但是,教學過程的的許多細節(jié)還不夠完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此,本人總結(jié)了幾點關于本課的教學過程的重點及不足之處。

  1、注重學生感受美,體驗美

  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創(chuàng)設了草原風光的情境,以提問的方式進入本科的草原之旅。讓學生通過動靜結(jié)合的畫面自己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初步感受內(nèi)蒙古地區(qū)風格特色,并產(chǎn)生對草原的熱愛。新《標準》中提到:音樂課堂應當以審美為核心。本課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過程,因而要從聽入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再引導學生從歌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過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過學生的感知,引導學生從唱、跳、伴奏和創(chuàng)造等方面來表現(xiàn)音樂的美。另外,本節(jié)課也給了很多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每個學生既是創(chuàng)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賞者。

  2、以學生為主,自由選擇表演方式

  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本節(jié)課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用唱,舞,奏的方式表現(xiàn)歌曲。

  3、充分表現(xiàn)歌曲,提升表演能力。

  在學習完歌曲后,我在課堂上舉行了一個歌舞盛宴,把本課的情緒達到高潮,讓學生們自由選擇喜愛的方式進行盛宴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熱情度很高,利用課堂把音樂表現(xiàn)充分發(fā)揮出來。

  在以上的三點基礎上,本課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在歌曲學唱的時候,對于前倚音的知識點講解還不夠形象具體,也把前倚音這個知識點漏掉了,還有休止符的講解也應生動一些。

  2、沒有合理安排教學程序。音樂課堂應當是舞蹈為高潮,而本課把學唱放在最前,舞蹈放在中間,打擊樂放在最后。這樣的安排是不太合理的,應當先學唱再到配樂伴奏,最后才是舞蹈。

  3、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表演中,還沒有完全發(fā)揮師生互動的優(yōu)勢和積極性,應該讓老師也融入最后的表演中,把自己作為表演者,而不是一個觀看者。最后的集體表演時,如果加上教師與學生一起舞動,氛圍可能會更加好。

  通過這節(jié)課,我思考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音樂課堂應當是一個綜合課,應當把聽,舞,唱,奏,演充分的結(jié)合在一起,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一個合理的框架,注重每一個細節(jié),才能成為一節(jié)成功的音樂課,每一次的課都可以改進,音樂教育可不能從來,所以今后我會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注意細節(jié),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7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材,這是一首帶有濃厚草原風格的兒歌,旋律流暢自然,朗朗上口;情緒熱烈、歡快;節(jié)奏跳躍性強,非常具有舞蹈的律動感,表達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喜悅自豪的心情。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采用了視、講、聽、演四者結(jié)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多看、多聽,去感受內(nèi)蒙古音樂的歌舞一體以及它的美,讓學生從感官上去領略草原的美麗風光,對內(nèi)蒙古的風土人情有所了解,這樣為學習歌曲奠定了基礎。

  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去“聽”,聽節(jié)奏,聽風格,聽特點,接下來再將音樂文化加深到“演”,讓學生把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加深了對蒙古音樂的記憶。

  在教學時,使學生盡情的用自己甜美的聲音、舒暢愉快心情和贊美的情感,去表現(xiàn)牧民們爽朗豪放的性格及對家鄉(xiāng)的無比熱愛和贊美之情。我覺得整節(jié)課,效果還是不錯的,同學們唱的好,音色很美,富有情感,通過學生的唱、演,可看出學生完全的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從而也被草原的景美、音樂美、舞美等深深的陶醉。整個課堂進行的還是比較順利的,學生的熱情也很高,特別是在觀看課件的時候,學生的熱情極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但是我感覺有幾個方面沒有做好:

  1、沒有充分發(fā)揮小組的優(yōu)勢。準備不夠充分,課前曾計劃把座位擺放得更加合理,更能適合于本節(jié)課的分組表演,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實現(xiàn),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充分。

  2、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表演中,沒有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積極性,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融入最后的.表演中,把自己作為表演者,而不是一個觀看者。最后的集體表演時,有一部分同學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大大影響了最后表演的效果20xx年度二年級《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20xx年度二年級《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所以在表演前應該把要求細化,分工更明晰一些。自己沒有更好的扮演“引導”的角色。

  通過這節(jié)課,我思考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教學應該充分體現(xiàn)其育人功能,它絕不是簡單的唱、跳、奏,它就象是一個工程:先要架好一個合理的框架,然后注重每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還要進行合理的分工。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多運用這樣或類似的方法,讓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同時,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促成更強的學習音樂的能力。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02-25

我是草原小騎手教學反思04-03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反思04-20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反思03-10

草原教學反思09-22

《草原》教學反思06-13

《草原》的教學反思04-01

《草原上》教學反思03-16

草原上教學反思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