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江南春》教學反思

《江南春》教學反思

時間:2024-06-28 14:25:0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江南春》教學反思15篇(優(yōu)選)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南春》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南春》教學反思15篇(優(yōu)選)

《江南春》教學反思1

  在教學這一課之前,我就琢磨著,有關春天的古詩這么多,編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首詩歌放到一起呢?我們知道,古人很多的寫景狀物文章其實都是在借此抒發(fā)自己的心情。那么這兩首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我的目光停在了這兩個作者身上,還真讓我摸清了一些眉目。杜牧和程顥在思想上都是有點反對佛教的。在此我只說說杜牧的《江南春》,杜牧詩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即有人認為是對南朝(宋、齊、梁、陳)尊崇佛學造成國家動蕩衰亡的絕佳諷刺。

  從根本上說,儒家重視人生的現實,重視社會組織和人際關系。故而要求從個人本身開始,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使每一個人都在家庭、國家處于適當的地位,以達到家庭和諧、國家富強、天下太平的目的,這是積極的入世思想。而佛教則認為人生是痛苦,社會是苦海,要求人們出家,脫離現實,以達成佛的目的。這是消極的出世思想。前者重生,后者重死,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中國人歷來喜歡春,因為春天來了,新的希望開始了,階段性的目標開始啟程了,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對春天都有著這種美好的心理,所以中國有個非常古老的“愛春”傳統(tǒng)。但這種“愛”方式非常多。四年級下冊選擇的兩首以“春”為題材的古詩,展現出的方式的確是兩種風格!督洗骸房梢宰x出詩人用“春”創(chuàng)造出一種“責任”。從這首詩可以清楚地看出,那時的江南真的沒有思危,即使春天來了,這種心理還是沒有走進人們的心中,走進官員的心中。也許這種思危不能非常透徹地講給學生聽,也許我們不能借古說今,但背誦這首古詩,積累這首詩,給予學生不應該是單單一首詩,應該把思想還給學生。杜牧看到這一切,以詩的方式記載著歷史。我們常說讀史可以明智,歷史上越是盛世,越隱藏著最終坍塌的危機。詩人是創(chuàng)造者,創(chuàng)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這首詩其實把這一切也都寫了進去。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

  本課《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嘆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全詩一二句寫今: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托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臺已經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在教學過程我突出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來提高讀書人的素質,以適應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zhàn)。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絕不可包辦代替,而要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自主、積極、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最大限度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人生閱歷、知識儲備、藝術修養(yǎng)、閱讀經驗等)進行創(chuàng)造,進而形成對語言文化知識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規(guī)律性的理性認識和邏輯把握,并把語言文化知識、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信念和行為,最終升華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突出學生為主體原則的同時,我還:

 、僮ダ收b。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要靠讀來感受,詩歌所蘊藉的感情內涵也靠讀來體會。讀,不僅是自己的領悟所必需;讀,也是感染他人,產生共鳴之所需。所以對詩歌不僅要求朗讀,還應要求能朗誦,讀出情和意。因此我讓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我在本課教學按照學習的漸進性原則安排了四個層次的誦讀,每個層次的誦讀又帶動對課文內容和感情四個層次的理解,層層深入,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②堅持啟發(fā)式。問題要精簡,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點撥手法。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運用聯想、想象,體會詞的意境,理解詞的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的方法。

  ③變教知識為教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與能力,教導他們養(yǎng)成配合工具書積極理解詩文內容的閱讀習慣。

  詩是美好的創(chuàng)造,學生在教室里讀著,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著,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著。而春天的詩可以說非常多,這兩首詩學完后,引導他們繼續(xù)尋找,盡可能地多研究幾首,這對于他們綜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負載的東西,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

《江南春》教學反思2

  教學中,能抓住古詩特點,在學生讀準讀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注釋、插圖、想象,解詩意悟詩境,感受江南春色之美,體會作者對江南美景的贊美與熱愛。巧設情境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借助資料自主解疑,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品味詩歌中那淡淡的憂傷。在解意悟情的同時,設計了個人讀、小組展示讀、男女生比賽讀、情境引讀等多樣化的朗讀,朗朗書聲中激起學生與詩人的情感共鳴,并讓學生明白了:會讀書的人用兩只眼睛讀,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則能看到文字背后的秘密。整節(jié)課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思考,大膽交流,自信展示,精彩不斷。

  身為師者一定要為學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詩教學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課堂界限,適度拓展,引入杜牧的《泊秦淮》、晚唐詩人李商隱的《樂游原》,以詩帶詩,拓寬學生的知識積淀,為學生長遠發(fā)展服務。

  不足及改進措施:

  1、整節(jié)課雖然書聲瑯瑯,但是朗讀的形式多停留在小組讀、男女生讀、集體讀等層面,學生個人展示的機會較少,且朗讀的層次性不強,不能體現螺旋式推進的課堂節(jié)奏。

  2、在借助想象理解詩意和引入背景感悟詩情的環(huán)節(jié),由于課堂節(jié)奏把握不準,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不充分,,因而孩子口中的江南春景不夠生動豐滿,課前設計的“看著煙雨迷蒙中的座座寺廟,詩人杜牧仿佛在說……”的說話訓練未能進行,因此整節(jié)課總有點稍欠火候的感覺。今后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取舍和課堂節(jié)奏的.把控上還應多下功夫。

  3、課堂中雖然有意識的關注全體,但在真正的實施中總有些不善于展示的孩子被忽視。于我們而言,他只是一個學生;于家長而言,他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此我們不經意間的忽視,對一個家庭來說影響的可能是未來。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在“注視”的同時,多些“掃視”,多關注教室邊邊角角的學生,多關注那些默默無聞孩子,讓每位學生都被重視,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在古代詩歌中,描寫江南春景的詩不勝枚舉。杜牧的《江南春》,以其畫面的優(yōu)美和情思的含蓄而受到人們的青睞。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美麗動人的江南春景: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遍野綠樹紅花。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鎮(zhèn),酒旗在迎風飄展,行人在不斷來往。南朝宋、齊、梁、陳四代建立的寺院,在蒙蒙細雨和淡淡薄霧中隱約可見。只是由于寫得含蓄蘊籍,因此,憑吊南朝、諷諭當代這些意思不易被人看出,其實他寫《江南春》是有現實的諷諭意義。

  再加上詩歌的教學特點——朗讀與意境的體悟是重點,所以我把這堂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通過個別讀、范讀、配樂讀等形式能正確、有節(jié)奏的朗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味。

  2.抓字詞理解及想象畫面理解詩意,領會詩的意境。借助資料領悟詩情,體會詩人的憂國憂民。

  3.通過本堂課的學詩方法拓展學習《題臨安邸》,感受不一樣的抒情方式。

  通過這次的古詩教學賽課,我從教學上和自身談談自己的感觸:

  在設計上從來沒有這樣認真的去思考過古詩的教學,從一開始的無從下手到最后也能完整的設計出整個教學流程,我覺得這就是我的進步。在摸索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詩歌教學朗讀與意境的重要。在學法上剛拿到古詩時,我就在思考:古詩教學應該帶給學生怎么樣的學習方法呢?人們常說“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所以,除了借助注釋這一方法之外,想象畫面,借助背景資料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江南春》教學反思3

  今天教《江南春》感覺很糟。

  教學步驟:

  一、讀詩將詩讀熟。2、引導學生質疑,找出自己讀懂的詞句。3、疏通詩意。4、背誦5、拓展相關江南春天的詩。

  在第二步驟,學生提出“江南”“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詞不理解。首先他們提問的“江南”一詞就出乎我的意料。我講“江南”是長江以南(顧名思義),包括江蘇的常州、江陰、常熟、無錫、蘇州;浙江的.杭州等,還有福建的一部分。古詩中的“江南”是一個大概的地理概念,更多是作為一種意象出現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讓學生回憶了一下白居易的《憶江南》,增加一些感性認識。

  下課了,到百度里一搜才知道還講錯了一點。原來,百度里說“江南”包括的地方還有江西的上饒和浙江紹興等地,福建不在其中。又找到了幾首有關春天江南的經典詩詞。(《憶江南》全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韋莊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古詩不好上。作為教師本身的知識蓄備不夠,開口就心虛,傷腦筋。下次課前要作充分的準備呢。

  接下來講解詞意,逐句疏通詩意。麻煩了!八濉薄吧焦薄熬破祜L”這兩句詩,詩人通過列出“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意象來寫江南之春。過去講詩句,一般是由詞到句,讓學生大體領會,用自己的話講一講。今天這“水村”怎么講,“山郭”又怎么說。“郭”字字典解釋為“城外之墻”。“山郭”連起來怎么講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還是教參聰明:千里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綠樹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把“水村山郭”原樣連在一起了。講這首詩,字字落實,顯然行不通,也沒有必要,教學的時候犯了大忌。這兩句除了“酒旗風”是學生看圖領會,其余都是我講的。

  下面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課前查了南朝一些相關歷史知識,這兩句講南朝歷代君主大興土木,建寺廟保佑其江山,以永享榮華富貴,還有杜牧在詩中的寄喻之意。

  唉,這一課我一人講了大半,口干舌燥,從學生的眼里感覺他們仍多有不明就里之處,真累!可是,古詩教學是不是只要讓他們讀讀背背就行呢,那樣一來教師教與不教又有什么關系呢?這樣一首詩怎么講,講到什么程度為宜呢?

《江南春》教學反思4

  上了古詩《江南春》。我覺得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找出詩人描寫江南晴天和雨天的景色的詩句,讀一讀,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特點,想一想,詩人抓哪些特有的景色來描寫江南的春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課堂結構就會顯得干凈利落,步驟簡明輕快,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有激情,課堂就會變得有聲有色,學生就會學有所得,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這首詩有個教學難點就是指導學生理解古詩的內容,體會詩句的.感情。如何巧妙的處理呢?我認為有必要給學生介紹作者杜牧的時代背景:當時興盛一時的唐王朝已走向衰敗,而當時的統(tǒng)治者也效仿南朝統(tǒng)治者的做法修建寺院的方法來保佑自己江山永固。學生了解了時代背景,在學理解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風雨中的難點也就不攻自破。就能和詩人產生情感的共鳴。

《江南春》教學反思5

  《江南春》是小學一篇古詩,這個單元的幾篇文章為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江南的美景!督洗骸肪褪且黄馁|兼美,生動展現大自然美景的古詩。文章里描寫的景物清新優(yōu)美;抒發(fā)的感情真摯而又醇厚;行文語言優(yōu)美生動活潑;整篇文章溢滿了童心童趣。正如作者所說:“只要你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像,走進山林,那‘山中的眾朋友’就會一個個向你走來,把你帶到如詩如畫的世界中去。在這樣世界里,我們能充分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學習這樣充滿童心童趣的古詩,小學生學習時有熱情,積極性高,從他們自身角度而言:他們好想像,易模仿,能夠勇于探索,積極思維,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達到感情的共鳴。但低年級的學生年紀小,他們單純而又復雜,幼稚而又成熟,在學習上更多的是在感性的世界里流連,走上理性的臺階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從接觸古詩來講,學生在以前的生活學習里已經接觸了一定量的古詩,因此學習這樣體裁的文章并不陌生,他們可以簡單的處理朗讀,初步的感知古詩文內容,能夠進行語言淺層次的品析。就文本而言,學生學習中在達到情感的共鳴上有一定障礙。

  基于以上對文情學情的分析,確立本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為:真心感受,人于自然和諧共處,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知識與能力目標為:初步感知課文,了解作者所訪之友;引領學生朗讀,體味文章真情美景;精心品析,探尋文章精妙筆法;用心描繪,揣摩運用積累提高。過程與方法目標為:通過示范引導,合作探究,自主發(fā)現,運用積累,一步一步扎實有效開展活動,完成教學目標,在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實際的教學中怎樣化難為易,引領學生深入的感受課文,達到感情上的共鳴,有較好的知識積累,在設計中,我充分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回歸朗讀本色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也是語文回歸本色的一條路徑。韓軍老師的新語文教育理念中把“美讀吟誦”作為回歸語文教育之本的重要手段。在本課的設計中充分強調朗讀這一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首先放手讓學生自讀,初步感知課文;在“做朗誦家”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示范引導,讓學生學習朗讀;然后讓學生自主練習朗讀,在進入環(huán)節(jié)二精心品析的過程中,由男女生分別集體扮演朗誦家進行朗讀;在結尾全體同學朗讀最后一段,告別山里的眾朋友。在朗讀中力爭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尋覓真情體驗。朗讀方式上也多種多樣:有示范讀,有個體讀,有男生女生分讀,有集體合讀。朗讀貫穿課堂,盡量在學生精彩的朗讀中回歸語文本色,激發(fā)學生自信。

  二、訓練品析能力

  單元提示中: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是一種藝術享受,要在朗讀、整體感知基礎上揣摩欣賞文章精彩的句段、詞語!督洗骸芬晃脑娢膬(yōu)美,許多美點都要求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堂上精心品析,領略其中的妙趣,為學生走入文本,走入作者心靈構建溝通的橋梁。在教學設

  計中分為兩個步驟:共同賞美,自主尋美。共同賞美中與學生共同欣賞古坊、樹林畫面,進行方法示范,探究敘述人稱的變化,豐富的想像。再組織學生分小組自主尋美,發(fā)現文章其他精彩的地方,著重與語言與情感,簡述理由。以此來探尋文章精妙的筆法。

  三、深化描繪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稿)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語文基礎!睂W習《江南春》這樣優(yōu)美的詩文,朗讀品味是前提,積累學習才是根本,在設計中,盡量強化積累這一學生收益的根本,設計了用心描繪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播放一段優(yōu)美的山水風光視頻,然后讓學生模仿或者自己創(chuàng)造用文字來展現片子里優(yōu)美動人的風光。然后交流。在這種實踐練習中增強學生的積累,讓學生課堂收獲既有思想,又落實處。

  四、創(chuàng)設情境氛圍

  《江南春》一文中,作者用動情的語言給我們描繪了詩情畫意的畫面,在實際教學中,如何讓山中的朋友立體鮮活起來呢,多媒體成為本課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設計中我通過多媒體把朋友請到學生面前,讓學生如臨其境,朗讀以圖片作為背景,描繪時播放視頻風光,再現美景,努力讓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激發(fā)學生感情上的'共鳴。

  五、詩意行文主線

  詩文主要特點是:形散神聚,在《江南春》的童話的世界中,朋友與作者親如一家,它的背后向我們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設計中:我?guī)ьI學生用我們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課堂開始,我與學生畫心引

  入,課中通過朗讀品析描繪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在交流中引起共鳴走向心與心的融合,課的結尾課件模擬心心融合。最終讓讀者,詩人,大自然交融為一體,讓課堂主線與散文的“形散神聚”交相輝映。

  走進《江南春》,走進美麗的大自然,走進詩人的心,這是一曲自然的頌歌,這是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這是一首和諧的樂章,我由衷的希望通過我的教學,我們的學生會真心愛護自然,我們的世界會更好!

《江南春》教學反思6

  景、情、理是我國古典詩詞的重要元素,也是打開古典詩詞藝術殿堂的一把鑰匙,在古典詩詞教學中,若能披景入情、緣情入境、因理生悟,必將收到很好的效果。

  先說“景”。

  《江南春》《春日偶成》兩首古詩都和春天有關,也都有對于春景的描寫。“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薄霸频L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蹦蔷G的草,紅的花,歡快的鳥帶給人美的遐思,淡淡的云,輕輕的風每個字都浸透的美的體味。詩人用精煉而淺顯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唯美的畫卷。這一美景,不僅成為詩人記憶中難以磨滅的.印記,也感動了千年間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華文明的血液里,成為永恒的經典。 “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這個美麗的場景,沉醉于這魅力的春天。

  如果詩人就此打住,僅僅將一幅圖畫展給世人即沉默無語。也許,這首詩也能名噪一時,但很快將湮沒于歷史的風雨中。詩人的高明之處,更在于他沒有沉迷于眼前的美景而流連忘返,而是興起一份對景物,對人性的深思冥想。

  于是關注了“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此句既有“景”又含“情”。詩人先強調建筑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后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感嘆,就特別引人遐想。有人說,這是詩人對于佛教的諷刺,我也同意這種觀點。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不一定非讓他們在這里就學會明顯的批判,不要硬性的破壞詩人帶給我們的關于春天的美麗感受。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抒發(fā)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閑學少年”,出語新穎,平淡中寓有深意,這種“怡然自得”之樂,似乎也感染了讀者。全詩色澤協調,情景交融,在程顥的詩作中,這算的上是一首好詩。

  最后再說“理”。

《江南春》教學反思7

  古詩的教學一直以來是我教學上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以往教古詩,用個不恰當的說法,就是“簡單粗暴式”的——關鍵詞的意思一講,詩意一抄,主題思想一寫,就背去吧。本期正好借學校組本教研的東風,定下了古詩詞教學的教研內容,也想借機向其他老師學習學習。)

  就我自己的這堂課,上完后,我主要有以下感受:

  一、認真?zhèn)湔n與僅求完成教學任務的結果大不一樣。

  因為組內的老師以及主管教學的校長要進行聽課,所以自然不能像平時上課那樣隨意,都想上好課。為此,課前我自己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查找資料,借鑒他人的教學設計,觀看教學視頻等,在自己理清了教學的思路后,才著手進行備課。所以我的這堂課,真是徹底打破了自己以往教學古詩的模式,不再僅僅拘泥于講、抄、背,主要是以“賞”為主。課堂更為活躍,更有趣,更生動。

  二、認真?zhèn)湔n對自身的'提高更大。

  我這個人,鑒賞水平有限,因而更加喜歡比較直白的記敘文、小說之類的文章,對于詩歌一直認為是“陽春白雪”的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好教。最先開始,選了小課上這首詩,心里總認為,一首詩28個字,30分鐘講綽綽有余了。沒想到,課一上就放開了收不回,第一次上,30分鐘時間才上了三分之二。修改教案后,第二次上,也拖了堂。自己才驚覺,原來古詩也有這么多可講的!也可以講得這么有意思!

  因為我的這堂課有大量的過去學過的古詩文的穿插,因而在我備課之中,其實也是我自己對古詩文的一種復習和重新掌握。

  三、認真?zhèn)湔n后,在課堂上更為游刃有余。

  以往上課前,也會熟悉教材與教案,但因為常規(guī)的課堂也就顯得更為隨意些。有時候,一下發(fā)散了,可能就會扯得很遠。但這份教案,因為自己精心準備了,記得熟了,因而對課堂的掌控,對重點的掌控,對教學內容的掌控就更為主動,站在講臺上都更自信一些!

  這堂課我自己認為最精彩的地方有兩處:

  一是穿插了大量的學過的古詩詞。用回憶、復習古詩詞的方法,來更好地掌握、理解教學內容。如:在理解“綠映紅”這個“映”字時,我們就聯系了“人面桃花相映紅”中的“映”字幫助理解。在講“酒旗風”的這個“風”字時,我們也聯系了以前學過的許多帶“風”字的詩句對比學習。

  二、對詩歌中字的賞析比較到位。學生們首先不會講,不知道怎么講,于是我拋磚引玉先講了個“風”字。接著學生們就講到了“啼”“煙雨”“映”等等,就在對這些字的賞析中,體會到了詩的美。

  當然,不足之處也有不少,老師們也誠懇地給我指出了。

  1、對詩的整體把握不夠,詩意的落實不到位。

  2、主題思想的引導過于生硬。

  對我自己而言,這真是我從教十多年來的詩歌教學的一次新的嘗試。即使有不足,我也對自己的嘗試感到由衷的高興。因為能打破呆板的模式,上好一節(jié)哪怕是有不少缺陷的課,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江南春》教學反思8

  春天將至,在這時節(jié)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的古詩,很合時宜。誦讀經典,春的氣息迎面撲來,溫馨備至。

  《江南春》是首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名詩之一。杜牧擅寫絕句,尤其擅于寫景抒情的句子。《江南春》寫今吊古,描繪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的同時由煙雨迷蒙的樓臺佛寺聯想南朝覆滅,借古諷今,詩情畫意中寓含諷喻之情。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畫卷:黃鶯、紅花、綠葉、水村、山郭、酒旗這些江南特有之物構成了一幅江南春景圖。這是一幅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圖畫,意趣盎然,充分體現了杜牧詩歌明媚流暢,清新有致,情境悠然的特色。

  古詩教學,應從古詩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教學是這樣思考的:自主預習側重了解作者生平和其他詩作,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從而降低理解的難度。課堂教學交流討論為主。前兩行詩的意思可以讓學生看圖自主理解,以學生的交流為主。難點在后兩句,但經過學生的課前預習,對南朝和作者所處時期的了解,加上老師的適當點撥,應該不困難。這樣,品讀悟情也就容易多了。

《江南春》教學反思9

  這節(jié)課上下來,我感到特別的失落。雖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抓住目標進行有層次的教學,體現了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走進了美的意境,但是還有很多的不足,試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我想首先是我個人的親和力不夠,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另外就是教師的語言不能打動學生,而且在個別問題提出后,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這也是造成學生思維阻礙的一個原因。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發(fā)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的欲望?

  二、對教材的`解讀能力不夠。

  比如說在對“鶯啼”的理解時,有學生就說這里的鶯是指黃鶯,我沒有及時的更正,因為自己當時也不敢肯定,上完課之后,細細的分析了一下,“鶯”不能單指“黃鶯”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種各樣的鳥類。

  三、在第一句中的“綠映紅”中的“映”字,

  學生體會的很好,學習完第二句后,我想讓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前兩行的江南的明朗絢麗之美,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的引導還不夠巧妙,讓學生體會的不夠細,其實這兩種美也是相互映襯的,可惜我沒有點到。

  四、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夠。

  在課堂中反映出的問題就是,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得不夠緊湊,在講解詩意的時候浪費了過多的時間,以致后面的對詩人的情感感悟時,只是浮光掠影。

  認真?zhèn)浜谜n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只要多學習、多鉆研,我想我們會上出更多高效地課?偠灾还(jié)有效,精彩紛呈的課,離不開教師“精心”的預設,也不能沒有學生精彩的生成。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處處閃現的生成點,學習處理好生成點中的智慧火花。

《江南春》教學反思10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喜歡詠春,因為春天來了,新的希望開始了,本冊教材中第一單元選取的幾篇課文皆與春天有關。但這種“愛”春方式非常多。有散文、詩歌、古詩。其中本冊課本中選擇了兩首以“春”為題材的古詩,展現出的卻是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

  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有了一些反思。

  在教學《江南春》時,我是先布置學生預習了古詩,再根據課堂交流的情況適時地點撥,提升,積累,內化。教學《江南春》這首詩時,課前學生已經通過預習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同學之間討論過,課堂交流時,大部分孩子能準確說出“鶯啼”、“綠映紅”、“酒旗風”“郭”等詞語的意思,但是讓學生找一找詩中描繪了那些景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學生就顯得理解不深了,這時我作了適當的引導,點撥,學生就能明了,在此基礎上朗讀詩歌、背誦詩歌就容易了。但是詩歌的難點“南朝八百四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不能講透。

  第一步:看圖理解詩的表面意思;第二步,挖掘歷史,充分搜集相關歷史資料,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像故事一樣娓娓道來。第三步,置換角色,站在詩人的角度想一想并體會。

《江南春》教學反思11

  《江南春》一詩是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位內容都是人與自然相關。因此,導入部分是從單元導讀開始,引入到中國的'江南地區(qū),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以前所學內容想象一下江南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出示江南圖片,進入題目江南春天是什么樣子。第二步,介紹作者,著重強調“小李杜”和“李杜”分別指的是誰。第三步,初學詩篇,自讀,解決生字詞。第四步,小組討論掌握詩意。第五步,結合課后題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第六步,拓展延伸。

  經其他老師評課,總結出以下優(yōu)點和不足。

  優(yōu)點:環(huán)節(jié)設計好,詩的內容掌講解細致,實用性強,對多音字,生字指導到位,并且結合本學期詩歌書寫規(guī)范螺旋式教學。

  不足:對板書設計不夠到位,沒有體現出重點內容,課堂語速稍快,學生氣氛沒有完全調動起來。

  總之,通過本次公開課,我受益良多,尤其是聽了其他教師的點評,更是醍醐灌頂。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每一次的公開課都是發(fā)現缺點努力提升的機會和臺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再接再厲,講好每一節(jié)課。

《江南春》教學反思12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春天的美麗景色,情境交互,融為一體,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

  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談談春天的美景,回憶、交流描寫春天的古詩,引出詩體,介紹作者。

  初讀指導,教師先范讀課文,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詩歌。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時,提醒學生看準拼音讀準生字。指導學生按古詩的節(jié)奏讀好詩句。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學生對詩句有了大體上的理解之后,讓學生通過看圖朗讀、聽音樂朗誦等形式反復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邊讀邊想象,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感受到的內容。引領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能夠有感情地熟讀及背誦古詩。

  江南春教學反思

  詩歌教學,朗讀與意境的體悟是重點。所以設計這堂課的重點之一就是朗讀,讓學生充分朗讀,引導學生讀出七言絕句的節(jié)奏與韻味,培養(yǎng)學生讀古詩的語感。重點之二是帶領學生了解詩意,解讀畫面,進而體悟詩情詩境,通過朗讀、聽讀、看圖、想象等方式讓學生與詩人產生情感的共鳴。

  這首詩的難點在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詩上。因為具有政治抱負的杜牧,有反佛的思想,而他又生在內憂外患、走向衰落的晚唐時期,所以對這首詩的爭論各種聲音都有,寫景還是諷喻?從詩歌字面來看,前兩句詩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江南大地,后兩句又把人的視線引向煙雨中屋宇重重、悠遠古老的佛寺,展現的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所以我把本詩定位于寫景詩,但后兩句詩延伸的歷史背景也是應該讓學生有所了解的。

  基于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我將本詩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有感情、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朗讀、聽讀、看圖、想象等方式,讓學生體會詩歌意境及詩人對江南美麗春景的贊美與神往之情。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唐詩宋詞,熱愛中國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

  這堂課上下來,自我感覺,預設的重難點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的目標達到了。課確實是一堂真實實在的課而非表演課,我一直認為,一堂課應教給學生什么,學生上課后從知識、能力、情感上會收獲什么,這都是備課時教者應重點考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能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朗讀,注重引導學生想象這一詩歌的教學特點,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因為是高年級的教學,我特別注意了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注重了詩歌相關知識的梳理,而自制的課件也能清晰地體現我的教學重點與教學思路:這是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課中讓學生把看到的景物連綴成畫面說一說時,時間給得不充分,開始學生說得很簡單,僅僅將幾個景物詞連起來,雖然后來有個學生說得較具體了,可回想起來感覺還是應該多讓學生說一說,這樣既可以較大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更好地理解詩意詩境。還有,我上這堂課沒有做任何預設與鋪墊,也沒讓學生做任何預習或查資料,這種做法其實很不可取。因為即使是很熟悉的知識也可能遺忘,這就導致了課堂的某些環(huán)節(jié)學生一時跟不上,出現場面不活躍或冷場;另外,在學生閉眼想象意境,我在配樂朗讀時,由于看到少部分學生睜著大大的眼睛導致我不高興而有點緊張,我漏掉了一句詩景的朗讀,雖然聽課老師沒聽出來,但我還是感到遺憾,這應該是理解意境時不可遺漏的一處。還有,課堂結尾的作業(yè),將詩歌所呈現的畫面寫下來,我想,是不是給學生時間課堂上練習寫下來再朗讀展示,會有更好的呈現效果呢?

  我上過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小說、寓言、文言文、作文課、中考復習課等許多公開課,對我而言,這次公開課是我詩歌教學的一次新嘗試,即使有許多不足,我也對自己的嘗試感到由衷的高興。

《江南春》教學反思13

  話題與問題有所不同,話題是一個大的閱讀背景的構建,問題是促進學生思考的手段,從而推動話題的深入。所以,話題忌碎、小,話題要與文本主旨,文章中心直接關聯。構建的話題如果直奔文章中心,這樣的對話更有價值,也有時間和空間上的縱深度,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在教學江南春一課時,我原本設計的.問題是逐步推進式,零碎而顯繁瑣。后來閱讀參考了一些網上教案后進行了修改,整堂課就構建了這樣兩個話題:

  1、分別找出詩人描寫江南晴天和雨天的景色的詩句,讀一讀,想一想,他們各有什么特點?

  2、想一想,詩人抓住了江南哪些特有的景物來寫江南春色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然后在此基礎之上的閱讀對話就顯得有的放矢,課堂結構步驟干凈利落,簡明輕快。學生也能學有所得。

《江南春》教學反思14

  今天和學生一起閱讀了《江南春》,這首詩描寫了江南的春天景色,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朝廷的衰敗,表現詩人反對佛教,有一定的諷刺意味。

  杜牧以詩的方式記載著歷史。詩人是創(chuàng)造者,創(chuàng)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這首詩其實把這一切也都寫了進去。因為每學期學生都會背誦古詩,所以對于這首古詩,學生都能背出。所以,本課中我著重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同學之間討論,說說“鶯啼”、“綠映紅”、“酒旗風”等詞語的意思,再讓學生自由串講詩意: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數紅花互相掩映。有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酒旗在空中飄蕩。我不失時機地給學生介紹南朝的覆滅,講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統(tǒng)治時期,皇帝和大官僚都崇信佛教,修建寺院,據說有五百多座,寺院的僧人也是空前高漲,這些達官顯貴想通過拜佛求經的方式祈求神靈保佑,千秋萬代,榮華富貴,可是這些寺院在隨著朝代的更替倒塌無數,已經沒有多少存在了。然后引導學生討論這樣的`方法可行嗎,學生很能領會老師的用意,他們發(fā)言完畢,最后一句詩的意思也就出來了.你看看,你只知修建寺院,不知道強兵練武,這么的寺院還有多少掩映在煙雨中呀?

  詩句意思出來了,可是詩人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于是我又給學生介紹杜牧生活的朝代,當時正是顯赫一時的唐王朝已走向衰敗,連年征戰(zhàn),宦官當道,民不僚生,苦不堪言.而當時的統(tǒng)治者也效仿南朝統(tǒng)治者的做法,企圖通過修建寺院的方法來保佑自己江山永固.學生們聽了很是憤慨,紛紛對當朝都的做法表示譴責,此時此刻,學生的情感就是詩人的情感,共鳴的情感在課堂上涌動。

  春的景致直觀地帶給人美好的遐想,那么怎樣和學生一起品味春色呢?那就把詩意和兒童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把讀誦積累與情意熏陶結合起來。詩人杜牧在《江南春》這首詩描繪了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秀麗春光,同時由煙雨迷蒙中的樓臺佛寺聯想起南朝覆滅,流露出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借古諷今,這是本首詩的難點。如何巧妙地處理呢?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先引導學生理解第一、二兩句;然后抓住“南朝”和“多少”切入第三、四句,適時補充作者用意,啟發(fā)學生理解“寫今”與“吊古”的內在聯系,從而收到獲得審美體驗與弄清寓意的雙重效果。

  詩是美好的創(chuàng)造,學生在教室里讀著,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著,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著。而春天的詩可以說非常多。這首詩學完后,引導他們繼續(xù)尋找,盡可能地多研究幾首,這對于他們綜合了解春天,對于他們的成長是有利的。

《江南春》教學反思15

  對于小學生的詩歌教學我始終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一來在誦讀環(huán)節(jié)上,結合詩句引導誦讀的技能比較生疏。雖然學生在讀,但是只是機械的認讀文字,很難從教師的語言中感受到景之美。二來在悟情環(huán)節(jié)上。學生的人生閱歷有限,如何引導他們理解詩中情的問題擺在了我的.面前。

  另外,學生輔導書的內容比較完整,在幫助孩子們課余自學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依賴性。這節(jié)課的“明詩意”環(huán)節(jié)進行的十分順利,但是我明白,這背后是《教材全解》在給他們“撐腰”,至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轉化,我感覺不是很樂觀。所以我有這種設想:在下次的詩歌教學時隨堂上,不按照課本的順序,給學生一個“措手不及”。這主要是想真實的考察一下學生對于詩歌的感悟能力以及自學能力。

  最后的一點點小感就是:小學詩歌教學在某一個范疇比較中,比初高中詩歌教學的難度要大。這個范疇就是教學方法。

【《江南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江南春》教學反思12-22

江南春教學反思02-02

《江南春》教學反思最新11-04

關于《江南春》教學反思04-21

《江南春》教學反思【通用】02-19

江南春教學反思(精選9篇)03-26

《江南春》教案02-23

《江南春》教案02-27

江南春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