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22 18:07:0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 能力目標:

  初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guī)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暎

  1、數數:從100倒數到50

  2、看計數器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教師撥數,指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并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

  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ǘ┬率冢

  1、教學例七:

  (1)教師出示幻燈片(百數圖)

 。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

  教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么特點。

 。ò鍟簷M看、豎看、斜看)

  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

 、趶淖笊系接蚁逻@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字相同。

 、蹚挠疑系阶笙乱恍袛抵校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遞減到1。

 。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

 。4)再觀察,這個數位順序表有什么特點?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

  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涂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fā)現什么新規(guī)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樣的數比大小。

  課件出示計數器,學生分別說一說計數器上所表示的數,再比較大小,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教師小結方法。

 。2)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進行練習,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ㄈ╈柟叹毩暋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集體訂正。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2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1—10,學習了1—5的寫法之后的一節(jié)有關“0”的教學。“0”的教學較其他數字教學難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單獨提出一節(jié)結合情境,聯系生活實際來認識“0”,重點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廣泛的搜集資料以及整個教學必須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為課堂上學生理解“0”的意義作好鋪墊,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進行理解而不覺的枯燥。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0”表示的幾種意義。(可以表示沒有、水結冰的溫度、起點、占位等含義);學會正確地讀寫“0”;掌握“0”的含義,在生活中運用。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理解0的含義和正確書寫0。

  教學準備:

  1、把學生每6人一組,分成8個小組,每組有6根魚竿、5條魚。

  2、電腦課件、實物投影、溫度計、直尺、小貓頭飾、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猜謎激趣。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有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兩邊翹,

  開口總說妙妙妙。

  黑夜巡邏眼似燈,

  日里白天睡大覺。(打一動物)謎底:貓

  3、下面我們一起戴小貓頭飾扮演玩小貓釣魚的游戲。

  (出示課題:小貓釣魚)

  二、自主探究體驗,初步感知“0”的含義。

  1、在動中學,理解“0”。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釣魚比賽。

  (2)、小組匯報,交流,并說說你釣了幾條魚,可以用幾來表示?

  (3)、學生討論:一條魚也沒釣著,究竟用幾來表示?(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當一條魚也沒釣著時,可以用“0”表示。)

  2、在樂中說和做,加深對“0”的理解。

  (1)、老師做,學生說。

  師(手里拿3支鉛筆)問:老師手里有幾支鉛筆?

  生:3支。

  師(把手里的`鉛筆放進文具盒)問:我現在手里還有鉛筆嗎?用幾表示?

  生:沒有,用“0”表示。

  (2)、學生之間互相做,互相說。

  (3)、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感知“0”表示“沒有”的含義。

  三、發(fā)散思維,豐富“0”的含義。

  1、想一想:你們還在哪里見過“0”?

  (1)、小組內討論,交流。

  (2)、全班匯報。(溫度計上有“0”,直尺上有“0”……)

  2、認一認。

  (1)、出示溫度計,討論:“0”在溫度計上表示什么?(表示氣溫是0度)

  (2)、指導觀察直尺。

  ①、找出數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數學順序開小火車讀一讀。

 、凇⒘私狻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開始,是起點。“0”和“1、2、3……”一樣,也是一個數。“0”比“1、2、3……”小。)

  四、“0”的書寫。

  1、師:“0”有這么多用處,我們應該學好“0”,寫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這個“0”的形狀像什么?(像一個雞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師:請小朋友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0”?要注意什么?

  3、聽《寫“0”兒歌》(電腦顯示):

  數學“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要想把它寫得好,封口之處是關鍵。

  (先聽兒歌,并伴隨音樂有節(jié)奏朗讀一遍。)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書空。

  5、寫一寫。

  (1)、學生嘗試寫。

  (2)、展示學生書寫作品。(學生自評、互評優(yōu)缺點。)

  (3)、再次寫“0”。(學生在課本第8頁上寫“0”)

  五、實踐應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課本“小貓釣魚”主題圖,依次填寫每只貓釣了幾條魚?用數字幾來表示?(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第四個空里為什么寫0?)

  2、一筆畫(從“0”出發(fā))。

  3、游戲: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數字卡片,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

  (2)小組匯報排的結果。(上臺展示)

  多數組按0,1,2,3,4,5排,少數組按5,4,3,2,1,0排。

  (3)說一說。

  這幾個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什么數?

  4、開放題。

  聽老師講故事:大樹上有5只小鳥,一個獵人“砰”地放了一槍,鳥兒怎樣了?猜一猜現在樹上還有幾只鳥呢?能用數字表示出來嗎?

  六、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匯報給家長聽嗎?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3

  一、教學設計說明

  《認識時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學習內容。這一內容是學生在上學期學習了“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鐘表及時間的一些知識,知道如何看整時和半時。而本節(jié)課則是教學用“ 5分5分數”的方法來認讀時間,并通過實際的操作知道1時=60分。學生通過觀察和自己的動手過程來感受時間,使他們在觀察與操作過程中,經歷和感受時針與分針的運動情況,從而構建學生的時間觀念,這就構成本堂課的主要任務,學生在熟悉喜愛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動中認時間、表示時間,切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輕松、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會正確讀、寫鐘面上的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2、在認、讀、寫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感受蘊含的時間觀念。

  3、通過時間與生活聯系的事例,讓學生體驗時間的寶貴,進行良好生活習慣的教育。

  教學重點:

  時、分的認識。

  教學難點:

  幾時幾分的認讀。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時鐘模型;學具——小鐘。

  教學預設:

  一、復習引入

  同學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朋友,想認識她嗎? (課件出示婷婷的錄像)

  師: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

  生:起床、吃早餐、上學、上課。

  師:她什么時間起床?你是怎么認的?

  她什么時間吃早餐呢?怎么認的呢? (學生一一口答)

  師:婷婷上學和上課的時間你們都會認嗎?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說一說。(學生互相說一說)

  歸納: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

  二、指導探究

  1 、用5分5分數的方法認識時間

  ( 1 ) (課件出示圖片)婷婷現在在干什么呢? (做操)這是婷婷做操的時間(出示鐘面9:15),你們還會認嗎?

  ( 2 )是幾時幾分呢?誰會認?(學生嘗試認讀,并指導寫出9:15)

  ( 3 )分針指著3,為什么不是3分,而是9時15分呢? (學生嘗試說)我們來看看鐘面上是怎么走的。 (課件演示)

  師歸納: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 4 )分針指著數字3是15分(出示鐘面模型),分針指著其他的數字是多少分,你們知道嗎?同位互相說說,并在書上填出來。(學生先討論,再獨立填,然后集體反饋,教師板書在黑板上)

  2 、認識時、分的關系

  ( 1 ) (指著模型)分針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針走了一圈的時候時針走了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演示) 。

  ( 2 )時針走了多少?它們所用的時間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號表示?

  板書:1時=60分

  ( 3 )你們的小鐘面上也是這樣的嗎?自己撥一撥,看一看吧。邊撥邊觀察,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多少?

  3、新課小結

  除了能認幾時整、幾時半,我們還會認幾時幾分了。為我們的進步鼓掌!

  三、實踐運用

  1 、小游戲

  小游戲——“我來撥鐘你們說”

  看分針指的數字,你能很快地說出是幾分嗎? (師生互動)

  你們自己想玩這個游戲嗎?自己撥一個,請同位的.同學說一說。 (生生互動)

  2 、婷婷特別喜歡參加學校里的活動。老師給她拍了幾張照片,想看看嗎? (課件出示:跳舞—— 2:40,捏橡皮泥——3:05)

  師:她在什么時刻參加什么活動? (學生說)

  這兩個時刻你們還會寫嗎? (學生獨立寫,重點指導3:05的寫法,集體反饋。)

  3 、撥一撥,說一說

  ( 1 )這是少兒臺的電視節(jié)目單(課件出示),婷婷最喜歡看這個時間的節(jié)目,是什么呢? (課件出示有時刻2:55的鐘面)同學們請你猜一猜。

  ( 2 )你們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呢?在小鐘面上撥出來,讓你的小伙伴猜一猜。

  4 、連線

  ( 1 )電視節(jié)目這么好看,有幾只小動物也想來看呢?墒切游镞沒找到自己的座位,請同學們幫助他們找一找,要求動物身上的時刻和座位上的時刻一樣。(課件出示小動物身上的鐘面和凳子上面的時刻)

  ( 2 )拿出作業(yè)紙,自己找一找、連一連。

  ( 3 )小狗怎么沒有座位啊?這兒還有一個空位置,誰能說出它的時間?(學生說,課件出示并完成連線)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婷婷的學習和生活。你們喜歡跟她交朋友嗎?我們不僅跟她交上朋友,還要向婷婷學習珍惜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附:板書設計

  認識時間

  1時=60分2時40分3時5分

  2:40 3:05

  五、教學反思

  用“ 5分5分數”的方法認識時刻

  師:(課件出示圖片)婷婷現在在干什么呢?

  生:做操。

  師:這是婷婷做操的時間(出示鐘面9:15),你們還會認嗎?是幾時幾分呢?

  生1:9時15分。

  師:你還會認這個時刻,真了不起!

  生2:還可以說9點一刻。

  師:你還知道9點一刻呀,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媽媽跟我說的。

  師:你是怎么認的呢?

  生1:時針走過了9,就是9時多了。

  生2:分針走1大格是5分,走2大格是10分,走3大格就是15分了。

  師:可我看到了分針指著3啊,為什么不是3分而是9時15分呢?我們來看看鐘面上是怎么走的。 (課件演示)

  師:分針怎么走的啊?

  生1:分針走了15下。

  生2:分針走了15個小格。

  師: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分針走了15個小格,就是15分。

  反思:

  在用“ 5分5分數”的方法認識時刻這個知識點的教學上,教材既安排了認讀時刻的教學,又安排了寫時刻的教學,尤其3時5分這個時刻的電子表表示方法學生很容易寫錯。何不改變一下呈現方式,讓學生學得更輕松一些呢?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結合婷婷做操的情境引出認時刻的教學。在認9時15分這個時刻時,我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嘗試著認時刻。孩子們各人說著各人認時刻的方法,當老師肯定他們認對了的時候,學生的喜悅之情真是無法言喻。

  活動一:認識時、分的關系

  師:(指著模型)分針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針走了一圈的時候時針走了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演示) 。

  師:時針走了多少?它們所用的時間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號表示?

  生:可以用等號表示。(教師板書:1時=60分)

  師:你們的小鐘面上也是這樣的嗎?自己撥一撥,看一看吧。邊撥邊觀察,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多少。

  活動二:從鐘面上認讀時間

  師:看分針指的數字,你能很快地說出對應的是幾分嗎?(教師撥鐘學生認)認得真快!你們自己想玩這個游戲嗎?自己撥一個,請同位的同學說一說。(學生相互開展活動)

  活動三:從實際生活中認讀時間

  師:這是少兒臺的電視節(jié)目單(課件出示),婷婷最喜歡看這個時間的節(jié)目,是什么呢?(課件出示有時刻2:55的鐘面)同學們請你猜一猜。(生猜,并說說如何認的)

  師:你們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呢?在小鐘面上撥出來,讓你的小伙伴猜一猜吧。(學生活動)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0頁的內容、“做一做”及練習一第7、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數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通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教學用具:

  積木塊。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互動意圖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較

  找兩個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較

  2、板題:高矮

  3、判斷高矮

  4、讀題

  比較大小、胖瘦宜肯定評價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著,比較高矮

  2、布置活動

  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

  3、匯報交流

  4、總結方法;

  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誰高誰矮

  2、小組合作

  同桌

  3、以組為單位,匯報不同方法

  鼓勵合作活動

  組間互評

  肯定方法

  鼓勵求異思維

  1、激疑啟思

  2、培養(yǎng)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

  3、培養(yǎng)思維創(chuàng)造性和語言表達力及自信力

  三、排隊游戲

  1、3人一組說說誰最高誰最矮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說說誰第二高

  3、判斷并說明方法

  組間互評,肯定鼓勵

  1、培養(yǎng)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思維說理能力

  四、反饋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2、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反饋

  同桌糾錯匯報,獨立判√、×并改正

  鼓勵互查

  1、培養(yǎng)審題的學習習慣,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那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游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1、自由活動

  反饋

  2、合作活動

  觀察

  判斷

  反饋

  鼓勵別出心裁

  鼓勵別出心裁

  生評

  學生自由活動,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在游戲活動中激趣啟思,激發(fā)挑戰(zhàn)性與創(chuàng)造性。

  六、評價總結

  比較高矮要注意什么

  反饋

  學會總結

  教學注意事項:

  1、學生對實物的比較有許多生活經驗。當兩名學生上臺作比時,學生觀察比較的是兩個人最明顯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區(qū)分大小、多少、長短等,對這類比較學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探究比較的方法。

  2、指導學生探究時注意,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合作面先窄后寬;學生對不同方法的總結。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5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yǎng)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yǎng)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ㄈ┑掠凉B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guī)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垡龑в^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菹嗷ブg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贁[□,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俅帕Π宄鍪净螂娔X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趯W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壑笀D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軒熒餐〗Y: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菥毩暎赫n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儆么帕Π寤螂娔X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谕瑢W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俚谝恍袛[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诘谝恍袛[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鄣谝恍袛[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①讀題目要求。

 、跀狄粩得總□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僦笇Э磮D,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谧x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勰切袌A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fā)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偕眢w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谟糜沂治展P,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jié)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范邊說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wěn),筆畫要勻。

 、谡埻瑢W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

  (一)、激發(fā)觀察興趣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3.通過數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教科書第2~3頁的教學掛圖(或掛圖制成多媒體課件),1~10數字卡片一套。

  教學設計:

  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跨入小學的校門感覺新鮮嗎?上學了,你已經是一個小學生了。從現在起,你將和老師一起在這所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學問題,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讓我們來相互認識一下。

  [以談話的形式開始。師生相互介紹,老師簡單介紹本校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消除陌生、膽怯的心理,對學校、老師產生親切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師生相互介紹。

  2.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小學生活。

  3.打開第1頁,老師有感情地朗讀“編者的話”,講講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的用處。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數,大家會從1數到10嗎?誰來數一數?

  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

  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

  數一數

  激發(fā)觀察興趣。

  出示教科書第2~3頁掛圖(或掛圖制成多媒體課件),出現一所“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情境圖。

  [此處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學習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生:知道,學校。

  師:對,這是一所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大家看一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這里有一位老師,還有很多小朋友。

  生2:這里有一座大樓。

  (二)、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里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 貼出數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數看,你又發(fā)現了什么?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三)、數身邊的事物

  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數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么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么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7

  課例類別:部分探究

  學習課目:數學

  學習年段:小學一年級

  學習時間: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圖形,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的觀察及操作,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操作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搓、切、搭等,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讓學生這樣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練習設計,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對數學知識日益濃厚的興趣。

  二、學習資源

  1、多媒體動畫:故事內容為機器人(帶音樂)叮當來到了小朋友們的中間,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么,就跟組里的小朋友說什么,每人都說說。

  2、各種物品的演示。

  3、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

  4、生活中的物品形狀、舉實例。

 。1)冰箱、洗衣機、彩電、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筆筒、乒乓球、皮球。

  三、學習實施方案

  ·學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32、33頁。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討論。

  ·學習流程:創(chuàng)設情景—討論探究—鞏固拓展—實際應用。

  ·評價方法:目標評價、師生互評、小組討論評議。

  ·教學重點:認識所學幾何圖形,并說它們的名稱。

  ·教學難點:從生活中找出各種形狀的物品說名稱。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這些用品的用具,遮蓋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紙)。

 。2)學生每人準備一盒橡皮泥、積木一盒。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目標:從兒童喜愛的機器人叮當如上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學與課本數學知識的密切聯系。

  過程:電腦出示動畫(見學習資源)

  針對學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狀,說說是怎樣分類的?

  2、探究釋疑:

  目標:讓學生 自主探究分類的方法。

  過程:

 。1)教師用電腦出示討論題:

  a、說說你是怎樣分類的?

  b、把你分的“形狀相同的”每一類物品告訴大家,你覺得它們分別長的是什么樣子?

  c、你是怎樣感覺到的?

 。2)讓學生按以上步驟在小組中討論,教師巡視。

 。3)交流:

  探索的途徑:指幾生上臺演示他們是怎樣感知的,電腦再顯其過程(學習資源)。

  (4)討論與小結:

  a、說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b、電腦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幾何圖形、名稱。

  3、鞏固與拓展:

  目標:利用電腦展示各種動態(tài)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認識所學幾何圖形,并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的創(chuàng)造情感和濃厚的興趣。

  過程:

 。1)課本中的題改編:看圖形,說名稱。

  (2)數數制造叮當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數,也可以自由組合數。

 。3)搭學具:

  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并說說準備搭個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積木,分工合作完成。

  匯報:城堡、動物園、飛機、世貿大樓、航空的母艦……

  (4)轉化: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見的見到一些組合圖形。比如說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圓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說出身邊有哪些是這樣的例子?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兩步思維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計算8加幾的式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具:磁鐵黑板、紅花、黃花圖片、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學具: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復習數的組成。

  2、連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師問:9+6 9+8你是怎樣想的?

  師指8+( )=10問:8加幾等于10?

  二、學習新課

  啟發(fā)談話:我們已經學了9加幾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的?(湊十法)

  今天我們還用湊十法來學習8加幾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8加幾)

  1、教學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黃花、紅花圖。

  師說:根據圖上黃花、紅花的個數,請同學們編一道加法應用題。

  指名學生編出:格子里有8朵黃花,格子外面有3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

  師問:要求一共有幾朵花,怎樣列式?(板書:8+3=)

  師問:8+3這道題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現在分小組討論一下。

  指名說計算方法。

  (2)直觀演示。

  師說: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好,計算8加3時,可以用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湊十法來計算。

  老師邊說邊演示:格子里有8朵黃花,如果把格子里湊滿10朵需要放幾朵?(放2朵)那就把8和幾湊成十?(8和2湊成10)把外面的3朵紅花分成幾朵和幾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幾?(8加2得10)10朵再加幾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幾?(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講計算過程。

  請一個同學把計算過程完整地說一遍:

  學生邊說,老師邊在式子上用連線表明。

  師問:①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谟嬎8+3時怎樣想?

  引導學生說:這樣想:

  ①先把8湊成10,把3分成2和1。

 、 8加2等于10,

  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學例2

  出示例2 8+4= 8+7=

  (1)擺小棒,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根綠色小棒,右邊擺4根紅色小棒。(老師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出小棒)

  師問:誰能看圖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書:8+4=12)

  師問:8加4等于12,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移動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誰來試試?

  指名上前移動磁鐵小黑板上的小棒。

  師問:你們都看清楚了嗎?請你們擺一擺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導學生這樣擺:把4根紅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綠色小棒一邊。老師連線:

  學生自己小聲說計算過程。

  (2)擺圓片,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個黃圓片,右邊擺7個紅圓片。(指名一個同學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圓片)

  看圖,自己小聲說加法算式。

  指名說算式:8+7=□

  師問:8+7怎樣想?請同學們邊擺圓片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一個同學上前邊擺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看算式說計算過程。

  師問:8加7時,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學例3

  出示例3想一想:

  8+5=□ 8+6=□ 8+8=□

  師說: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幾道8加幾的題都是把后面的加數分成2和幾,2和8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幾就是十幾。

  現在老師再出幾道題,不看圖、不擺實物,看誰會算?

  教師出示:8+5=□ 8+6=□ 8+8=□

  兩人一組說一說每道題怎樣想。

  老師點題,指名口算,并說計算過程。

  4、教學例4

  出示例4 8+9=□

  (1)師問: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老師歸納出兩種方法:

 、侔9分成2和7,2和8湊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調換加數位置,8+9也等于17。

  (2)師問:你們認為這兩種方法,哪種方法最好?

  小組討論。老師行間巡視,聽取意見。

  指名說討論結果:第二種方法好。

  師問:為什么說第二種方法好?(第二種方法簡便)

  師說:你們真聰明,會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齊讀黑板上的算式。

  5、小結

  提問:

  (1)今天我們學的是幾加幾的題?

  老師指課題:8加幾

  (2)我們計算8加幾時,應先把8怎么樣?(把8湊成10)

  (3)湊10后再怎么辦?(把另一個加數分成2和幾,分出的2和8湊成10,10再加幾就是十幾)

  (4)8+9這道題怎樣想?(用交換加數的方法計算)

  教師小結:8加幾,先把8湊成10,把另一個加數分成2和幾,8加2等于10,10再加幾就等于十幾。這就是我們要求的數。

  三、鞏固反饋。

  1、看圖寫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師問:上面每組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3、移動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數。(學生舉數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幾?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湊十法計算6加幾的題目,理解6加幾的計算過程并會口述。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遷移能力。

  3、滲透函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6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進行6加幾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9加幾,8加幾和7加幾的題目,你們還記得怎么算嗎?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說口算過程。(想:把8湊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

  8加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口算。

  投影出示

  指名回答。

  師: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9加幾、8加幾和7加幾的題目,猜一猜今天我們該學習什么了?(6加幾)

  板書課題:6加幾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

  (1)板書:□

  師:這道題該怎么算呢?請你們試著做一做。

  學生嘗試著完成。全班進行交流:

  隨學生口述的過程,教師演示課件6加幾。

  師:同學們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這道題,說明你們很會學習,誰愿意再用湊十法說說這道題的計算過程?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問: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

  (2)板書:□

  指名回答。(如果有學生很快說出結果,要問他:你怎么算得這么快?學生可能是由上一題推算出來的,在此要給予鼓勵并引導學生用湊十法進行計算。如果沒有上一題的結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

  學生分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2、教學例2【繼續(xù)演示課件6加幾】。

  板書:□,□,□

  師:這幾道題你會做嗎?請你試著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可能會出現幾種做法:① ②想:,所以)

  比較:哪種方法能很快說出得數?(用交換加數的位置,來推算比較簡便。)

  三、鞏固練習【繼續(xù)演示課件6加幾】。

  1、

  指名敘述圖意:左邊的葉子上有6只七星瓢蟲,右邊的葉子上有5只七星瓢蟲,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蟲?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訂正:你是怎么計算的?

  2、

  學生自己敘述圖意列式解答。

  訂正:你是怎樣計算的?

  3、指名口算。

  4、學生獨立完成下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游戲:投籃【詳見探究活動】。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課本72~7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 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思考,并促進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有自己學數學的興趣。

  3、理解湊十法的含義,在游戲中培養(yǎng)與人合作的觀念,并且有互相謙讓的合作能力。

  教具準備:掛圖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湊十“對口令”游戲。

  師:我和大家一起做游戲,我說一個數,你們也說一個數,這兩個數合起來是10。(老師用湊十的方法和學生做游戲。)

  2、揭題。

  師:小芳今天幫媽媽送牛奶,現在這有兩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聰明的你們能夠告訴她“有幾瓶牛奶”嗎?(板書課題)

  生:我通過數數,知道共有14瓶牛奶。

  師:讓我們列個加法算式。

  生1:9+5。

  生2:也可以是5+9。

  師:對,可以列兩個算式。9+5=?你會算嗎?

  二、合作探討計算規(guī)律

  1、動手操作。

  師:你能用什么辦法很快知道這一共有幾瓶牛奶?

  生1:我是1個1個數的。

  生2:我注意到一個箱子里有10格,一行有5格,2行有10格,再加上4格,就是14格。

  生3:我有更簡單的方法,左邊格子只差1個就是10格,可以從右邊拿過來1個,那右邊就剩下4個,一共加起來就是14個。

  師:現在根據你們所想的.方法,用小棒試著擺一擺。

 。▽W生各自操作,教師應引導學生邊操作邊口述操作過程。)

  指定一個學生演示,并口述操作過程:我是這樣擺的:右邊已經有9個,從左邊的5個格子里拿出1個放進去,盒子里就正好是10個,左邊還有4個,這時可以很快地看出一共有14個。

  師:為什么你先拿1個放在格子里?

  生:因為9和1 好朋友正好湊成10。

  師:箱子里原來有9個,再添上1個正好是10個,這種方法也叫“湊十法”,要把9湊成10,就要想9加幾得10。9和1得10,就從左邊的5個中放進1個,和9個湊成10個。

  板書:9 + 5 =

  1 4

  師:除了9加1可以湊成10,還有別的方法能湊十嗎?

  生:5的好朋友是5,5 + 5 = 10,從9里拿走5,湊成十,9里面就剩下4了,結果還是等于14。

  板書: 9 + 5 =

  4 5

  師:要算9 + 5 等于幾,可以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

  2、試一試。

  9 + 3 = 7 + 9 =

 。ㄊ紫茸寣W生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理解湊十法的意義。)

  三、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師;9 + 4 = ?請你們在圖上用小棒圈一圈。(教師應先做示范,引導學生明白此題是用湊十法,鼓勵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數或拆小數等。)

  師:4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為什么你們在算4 + 9的時候要把4分成3和1,而不分成2和2呢?

 。ㄐ〗M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領悟“湊十法”的思考方法。)

  2、比比誰算得快。

  9 + 5 = 9 + 6 = 9 + 9 = 9 + 8 =

 。▽W生獨立完成,對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讓其通過實物操作幫助計算,然后集體反饋計算方法。)

  3、“小貓數魚”

  師:有只小貓今天可高興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生:因為它看到了魚缸里的魚。

  師:對了,小貓看見魚高興極了,你們猜小貓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小貓在想:“這里一共有幾條魚?”

  師:小朋友你們都來幫忙吧,寫個算式來告訴它。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反饋)

  生1:可以列為:9 + 8 = 17

  生2:也可以這樣列式:8 + 9 = 17

  師:你能告訴小貓你是怎樣計算的嗎?

  生1:我是這樣算的:9和1湊成10,從8里拿走1,就剩下7,10加7等于17。

  生2:我們可以教小貓一只一只地數。

  生3:也可以這樣想:8加2等于10,從9里拿走2,剩下7,10加7等于17。

  四、數學游戲“找朋友”。

  1、首先讓學生弄懂題意,明白中間的9要與1到10這些數交朋友。

  2、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合作寫出算式,應鼓勵學生要按順序書寫。

  3、具體反饋。

  五、

  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是9加幾,得數都超過10,在計算時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湊十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1

  一、復習引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長呢?請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伸開兩臂比一比。

 。▽W生站起來比劃,教師拿著米尺到學生中巡視,發(fā)現誤差大的進行糾正。)

  二、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們每天使用的課桌有多高?

  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的桌子大約有多長?把估計的結果告訴同桌,然后你們倆一起量一量,看誰估得準?(學生活動)

  2、活動結束后,請學生匯報估計和測量的結果。

  3、請估計準確的同學把估計的方法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R報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估計的方法進行評價)

  4、你們測量的課桌的高度是多少?

  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5、活動后集體匯報。

 。▽τ跍y量同樣物體長度的小組進行比較,檢驗測量是否準確。)

  三、尋找并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同學們,其實我們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1、請同學們測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從腳底到頭頂的高度)

  (2)先估計,再測量?梢宰约簻y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說說測量的'方法。

  2、測量自己的步長。

 。1)步長是指什么?(腳尖到腳尖或腳后跟到腳后跟的距離。)

  強調:步長是平時走一步的長度,不要刻意邁大步。

  (2)先估計一步有多長,再測量?梢孕〗M合作。

  (3)誰估計的最準,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方法。

 。4)你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

  4、利用身體上的尺子進行估計活動。

  剛才同學們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其實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師要檢驗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請同學估計他的身高,并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2)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

 、僦朗裁词茄鼑㈩^圍嗎?

  ②請估計一下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

 、郜F在我想知道這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長進行估計活動。

 、倌阒懒俗约旱牟介L,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②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弁ㄟ^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5、介紹人體各部分長度關系小常識。

  四、練習。

  1、P18第2題。

 。1)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2)請學生估計一下小明和機靈狗分別有多高,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3)引導學生注意記錄的方法。

  2、P19第3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

  五、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P32~33頁做一做及練習五第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及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1。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 情:

  (1)同學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形狀各種各樣的物體,今天老師帶來了幾樣。(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鉛筆、乒乓球、魔方、筆筒、茶葉筒、彈球……)你們認識它們嗎?(一一說出物體本來的名字)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學生邊說教師邊擺。

  問:同學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呢?

  (學生可能會說:分成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正正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

 。2)揭示概念:同學們說的非常對。

  A: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長方體:它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像這些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長方體"。

  B:直接出示形狀是正方本的物體,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它們叫"正方體"

  C:出示形狀是圓柱的物體:它們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有平平的面。它們叫"圓柱"。

  D:出示球狀物體,它們是圓圓的'。

  活動1:

  1.請你高高舉起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放回學具籃中,依次出現:圓柱、正方體、長方體(長方體不放回籃中)

  2.摸--感知"長方體"。

 。1)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和同學們說一說。

  (2)匯報:

  師:誰能用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到的?

  生1: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師:還有不同的感覺嗎?

  生2:有6個平平的面。

  師:還的嗎?

  生3:相對的兩個面一樣。

  師:誰能說一說長方體到底是什么樣的?

  生:長長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相對的兩個面一樣。

 。3)感知"正方體"。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認識一下正方體,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

  匯報:你覺的正方體摸一摸后,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正正方方。

  生2:有六個面。

  生3:每個面都一樣。

 。4)感知"圓柱"。

  師:把圓柱找出來,摸一摸,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

  生2:兩頭有平平的兩個面,是賀的。

  生3:站的很穩(wěn),躺著會滾。

  (5)感知"球"。

  師:拿出球來摸一摸,看一看,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圓圓的。

  生2;無論怎么放都會滾。

 。▽W生每匯報完一種物體的特征教師提醒: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趕快找一個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出示長方體)

  師問:去掉長方體美麗的花外衣,你還認識它嗎?

 。娔X依次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圖形,依次認識正方體、圓柱、球)

  活動2

  找相同: 教師拿出一個立體圖形,學生找出和它一樣形狀的物體。

  2、記憶想象: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估一估、量一量,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學會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培養(yǎng)估測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3、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鍛煉,增強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4、在各種游戲中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尺

  教學過程:

 。ㄒ唬┗顒右唬簞(chuàng)設情境,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師:今天,我們到學校新建的這個多媒體教室來上課,你感覺怎么樣呀

  師:這里的課桌、黑板、講臺的長、寬、高都和我們教室里的不一樣,那么,它們到底有多長、多寬、多高呢誰愿意來估計一下

  師:那我們就來量一量吧!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你們可以測量這個教室里的任何一樣東西。先在小組內討論決定你們組要測量什么,再估計一下有多長,然后說說準備怎么測量,最后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W生分頭測量。)

  師:現在,到了交流匯報的時間了,哪個小組的代表先說

  師: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黑板和他們組測量的結果一樣嗎

  師:能告訴我,這個一米三應該怎么寫嗎能讓我看看你們是怎么記錄的嗎

 。ㄍ队皟x展示學生練習本上記錄的結果:1m3cm,1m30cm,1、3m)

  師:還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課桌的長

  師:來,把你們組記錄的結果也展示出來好嗎

 。ㄓ猛队皟x展示與上組不同的記錄方法:130cm,1米3)

  師:有這么多種記錄的方法,誰能簡單評價一下嗎

  師:其實,在這幾種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確的,其他的幾種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選擇。

  師:那我們一起再來測量一次,看這扇門究竟是多高!誰能出個主意,怎樣才能看清多出來的是多少厘米我們應該怎么測量

 。◣熒黄饻y量。)

  師:看來,你們估計得還比較準確,這扇門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門的旁邊,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有多高呢

  師:你真善于觀察,連我剛才測量的動作你都沒有放過。

  師:比較是估測時常用的一種方法,你以媽媽的身高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也是一種好辦法。

  師:剛才,我們在測量的時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軟尺、小尺子等測量工具,它們能幫助我們迅速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

 。ǘ┗顒佣簩ふ也⑹褂米陨淼.測量工具

  師:當你需要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的時候,你的身邊沒有現成的測量工具,你準備怎么辦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許多這樣的工具呢它們雖然沒有尺子測量得準確,但是在很多時候也能幫我們的忙呢!

  師:你身上還有別的尺子嗎剛才那個同學把媽媽的身高作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其實,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個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師:現在我來布置任務,請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學合作。

 。▽W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將量的結果填在書上。)

  師:測量好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驗一下看你們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請我們班的2位同學到前面來,請你估計他們的身高。

 。2名學生同時上臺。)

  師: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圍、頭圍嗎

  師: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為標準進行比較,說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覺你估計得應該是比較準確的。現在我想知道你們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W生測量。)

  師:你們測量的結果和你們剛才估計的結果比較一下,你能發(fā)現什么

  師:看來,我們身上的這些尺子還真管用。我們再來試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師: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師: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師:你們說得真是太好了,知識和能力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練習積累起來的。希望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多做練習,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ㄈ┗顒尤壕毩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有關這方面的小練習。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9頁,看第3題,你能看懂嗎誰能說說看

  師:那就自己完成吧!

 。▽W生獨立完成。)

 。ㄋ模┗顒铀模嚎偨Y

  師: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能找出圖中規(guī)律。

  2、能按照找出的規(guī)律往下擺。

  3、培養(yǎng)學生認知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初步發(fā)現事物的排列規(guī)律。

  教學難點:

  能用較明白、完整的語言描述找出的規(guī)律。

  教具準備:

  1、主題掛圖、格子條、三角形條。

  2、三角形、正圓形、圓柱、正方體若干個。

  3、學生每人配套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學校買來紅、黃兩種形狀的燈籠布置學校,準備迎接“六一”兒童節(jié)。請你想想辦法,看如何排這種燈籠最好看。

  學生或許會把燈籠紅的排一排,黃的排一排。也或許會把紅的黃的交錯排。

  教師:大家排的都很有創(chuàng)意,現在“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學校也布置好了,同學們在大學里高興地說話唱歌。(出示主題圖)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教師:這些燈籠、小旗、小花等等擺的'真可愛,它們可不是隨意擺的,是根據一定的規(guī)律擺的,你們明白哪些叫做“規(guī)律”嗎?今天我們還要把這種規(guī)律都找回來(板書課題:找規(guī)律)

  2、教學例1。

  教師:請你們細細觀察這幅圖,找找看什么東西是有規(guī)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規(guī)律找回來嗎?(小組探討,小組長匯總答案)

  請老師起來告訴全班人們小組找到的規(guī)律,隨著回答。在黑板上貼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燈籠和一排人。

  教師:如果今天你是建筑師,讓你接下去布置,你會如何選擇呢?

  請學生逐行選擇,并寫出理由。

  請不同的小組上臺匯報成果,教師貼出不同形狀的格子條(指出連續(xù)發(fā)生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規(guī)律,只發(fā)生一次的不能說就是規(guī)律)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予以適度的指導。

  2、完成第89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核對。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百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對100以內數的加減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計算速度。

  2、以解決問題為依托促進知識的系統(tǒng)化,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

  3、在經歷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對知識有新的認識、提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煉信息:

  1、談話引入:老師想問小朋友一個問題,平常你們喜歡到哪兒去玩?能不能把高興的事說出來聽一聽?

  2.出示課本插圖,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1)這是一幅“兒童樂園”圖,從圖中你能發(fā)現什么?(或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引導學生發(fā)現圖中的主要景物——飛天輪、龍船、蹦蹦床、電瓶車。(或引導學生發(fā)現圖中的幾個主要活動——有的小朋友在坐飛天輪,有的小朋友在坐龍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開電瓶車。)

 。2)A:從圖中你能發(fā)現哪些數字信息?

  引導學生發(fā)現開展幾個主要活動的人數——坐飛天輪的有23人,在坐龍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開電瓶車的有6人。

  坐飛天輪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敘述方式告知的,開電瓶車的只有6人,以上兩條信息學生很容易發(fā)現,也不會產生意見分歧。但由于坐龍船的16人擁擠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沒有規(guī)律,因而學生對這兩條信息的發(fā)現可能會有意見分歧,此時,教師就要指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感悟正確的閱讀方法,以便形成正確認識——從左到右依次數出坐龍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的區(qū)域,分別去數,然后相加,或依次數出每個區(qū)域中的人數。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反思:在數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或開始為什么沒有數正確)——要有正確的數數方法,要仔細數,不重復也不遺漏。

  B:你還能發(fā)現哪些數字信息?

  引導學生發(fā)現:現在是下午4時;有的小朋友在買飲料,能知道各種飲料的價格;有的小朋友在買票入場,因為身高超過了1米。

  二、師生合作,探究學習:

  (一)統(tǒng)計信息,提出問題:

  1、看來,圖中的信息還真不少,怎樣才能記住這些信息?(或怎樣才能記住每個項目中有多少人?)

  引導學生想到“統(tǒng)計信息”。然后師生共同完成下表。

  項目坐飛天輪的坐龍船的跳蹦蹦床的開電瓶車的

  人數2316156

  2、根據表中的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利用表中的數據信息,可以提出6個加法計算的問題、6個減法計算的問題以及若干個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在讓學生口述問題時,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導學生注意問題的全面性,如:學生如果僅僅提出的是兩個數相加、相減的問題,教師應進一步引導:能不能提出連加計算的問題?能不能提出連減計算的問題?能不能提出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最后教師總結:利用這些數據,不但可以提出加法、減法計算的問題,還可以提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

 。ǘ┬〗M合作,解決問題:

  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請小朋友仔細想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呢?請你把這些算式寫出來,然后計算出得數。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一會兒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匯報。

 。ㄈ﹨R報交流,梳理分類:

  1、哪個小組愿意說一說你們解決的是哪些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得數是多少?

 。1)學生在匯報時,既可以先匯報列出的算式及得數,然后再說明這個算式解決的是什么問題;也可以先敘述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再匯報如何列式解答這個問題。

 。2)如果學生匯報的僅僅是加法、減法、連加、連減算式,老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提出并解答能夠進行加減混合計算及帶小括號計算的問題,并及時板書算式。

  2、伴隨著每個小組匯報交流活動的不斷深入,教師要把算式分類板書,以便為最后的總結概括作好準備。板書時可以把算式分為加法算式、減法算式、連加算式、連減算式、加減混合算式、有小括號的算式相對獨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23+16 23-16 23+16+15 23-16-4 23+16-15 23-(16+4)

  16+15 23-4 16+15+4 23-15-4 23+15-16 23-(15+4)

  16+4 15-4 23+16+4 23+16-4

  (四)總結概括,理性升華:

  1、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能發(fā)現什么?

  引導學生對算式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觀察與分析,找到每一類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類算式的名稱——加法(算式)、減法(算式)、連加(算式)、連減〔算式)、加減混合(算式)、有小括號的(算式)。

  2、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引導說出計算百以內加減法時要注意的問題——

  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要對齊;

  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算式有小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當學生總結遇到困難時,教師可利用板書中的例子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

  (五)鞏固練習,拓展創(chuàng)新:

  1、數的組成:利用計數器,完成如下類似的題目——請小朋友準備好計數器,聽老師說要求,大家在計數器上撥數。

  十位上的數字是4,個位上的數字是6,這個數是多少?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 …

  2、數的大小比較:

  以上述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兩位數為材料,進行數的大小比較練習:

  33○49 98○62 54○45 87○90 43○46-2 77○50+27

  3、數的計算:

 。1)以上述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兩位數為材料,進行加減法計算練習。

  第一組:35+24 42+36 56+43 57-45 98-56 84-53

  第二組:38+25 46+59 36+57 54-37 42-19 51-27

 。2)仔細觀察這兩組數,你能發(fā)現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第一組計算時不需要進位與退位,第二組計算時需要進位與退位。

  在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什么——不僅讓學生發(fā)現計算進位加法、退位減法時不要忘記“進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體會豎式計算的作用為“當計算遇到困難時,可以用豎式來幫助解決問題”。

  三、總結與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從知識與方法兩個方面進行表述。知識——學會了什么,應該注意什么。方法——引導學生從以“自主探究”為基礎的合作、交流、對比、觀察、反思“做數學”的角度進行總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整時、半時、大約幾時認讀鐘表時間的認識,促進知識的系統(tǒng)化,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

  2、以動手實踐的自主探究活動為基礎,在探究時刻之間變化的

  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認讀時間的表象,實現數的認識、圖形與

  空間兩個領域的互相融合。

  3、經歷認讀鐘表時刻探究問題的過程,體會時刻(時間)與人

  們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每個同學準備一個玩具鐘表(或模型),教師準備演示用鐘表。

  教學過程:

  一、呈現問題:

 。1)玩電瓶車的同學是 開始的,結束時是4時。

 。2)坐飛天輪的同學是4時開始的,結束時是 。

  (3)坐龍船的同學是 開始的,結束時是 。

  (4)跳蹦蹦床的同學是3時開始的,結束時是4時。

 。5)買票的小朋友4時進“兒童樂園”, 離開“兒童樂園”。

  (6)“兒童樂園”每天下午向社會開放的時間為2時——6時。

  二、自主探究:

  1、以6個問題為框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究。以問題(1)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開始玩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在鐘表上撥出來?

  (2)讓學生利用鐘表(或模型)進行操作。

 。3)指名幾名同學演示。

 。4)教師引領探究——利用教具(鐘表),師生共同完成從到一直到的撥針操作活動。

  2、畫出整時:

  A:能不能把問題中的4時、3時、2時、6時畫出來?請同學們利用鐘面圖,畫上表針。(每個同學發(fā)一張鐘面圖)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畫的展示給大家看一看?指名幾位同學上臺展示。

  C:讓畫錯的同學進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能發(fā)現什么?

  引導學生能發(fā)現:跳蹦蹦床的同學是最早開始玩的,坐飛天輪的同學結束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學玩的時間最長……

  2、在認讀鐘表時應該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把認讀鐘表要注意的事項說出來:辯認時針與分針,看清時針與分針的位置……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2-05

一年級小學數學教案01-14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02-04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0-14

小學蘇教版一年級數學教案04-27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3-24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02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07-21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5篇02-04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