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2-04-22 20:58:1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篇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教案設(shè)計

  設(shè)計說明

  1.創(chuàng)設(shè)和諧氛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展開思考與交流。

  課堂需要民主、平等的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樂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在理解題意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說一說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有利于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互相學習,積累經(jīng)驗。對學生個性化的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應加以鼓勵。

  2.結(jié)合排除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活動強調(diào)“步驟完整,理由充足”?紤]到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對于排除推理的方法,可引導學生采取表述、書寫、圖示、畫流程圖等多種方式加以描述,只要能表達清楚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及結(jié)論即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在特定的時間里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這樣一組鐘面(課件出示四個鐘面,四個鐘面上的時間分別是7:30

  8:35 10:05 12:30)。請大家讀出這些鐘面上的時間。

  師:這些時間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生: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的。

  師:在這4個連續(xù)的時間里大家平時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學生自由交流并匯報)

  師:通過同學們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做事情都很有時間觀念,都很會安排時間。你還能舉例說一說你是怎樣安排事情的先后順序的嗎?

  生:早上我先起床后上學;下午我先做作業(yè)后看電視……

  師:還會做些什么呢?(讓學生補充第3件事情或更多事情,建議不超過4個)

  生:早上,我先起床,再吃飯,然后上學。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嘗試用“先……再……然后……最后……”這樣的句式表述,體現(xiàn)通過語言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

  設(shè)計意圖: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離不開情境的.支撐,緊密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由鞏固舊知入手,再結(jié)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通過選取時間說一說和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兩個層次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為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思路和生活經(jīng)驗作鋪墊,為新知的學習做準備。

  ⊙呈現(xiàn)主題圖,嘗試解決問題

  師:明明和他的好朋友芳芳在星期天也有他們的時間安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課件出示例3的情境圖)觀察圖片,你們獲取了什么信息?

  預設(shè)

  生1:星期天的早上明明和芳芳一起鍛煉身體,明明今天要做3件事:做作業(yè)、踢球、看木偶劇。

  生2:要從7:45、9:15、10:50這3個時間中圈出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時間。(注意:對鐘面上顯示時間的正確認讀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

  師:這里的“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能夠去踢球的時間。

  師:你們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生:明明7:15在鍛煉身體,9:00完成作業(yè),10:30要和芳芳一起去看木偶劇。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呀!下面哪位同學能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生:明明7:15在鍛煉身體,9:00做完作業(yè)后要去踢球,10:30還要去看木偶劇,要求圈出鐘面上可能去踢球的時間。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我們怎樣確定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時間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并試著解決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并解決問題)

  師:說一說你的答案和理由。

  預設(shè)

  生1:先排出3件事的時間先后順序。踢球在做作業(yè)之后,看木偶劇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時間應在9:00之后,10:30之前,答案中只有9:15符合要求,所以第二個時間9:15可能是明明去踢球的時間。

  生2:明明9:00做完作業(yè),10:30要去看木偶劇,做完作業(yè)才能去踢球,7:45在做作業(yè)之前,不可能去踢球,10:50在看木偶劇之后,也不可能去踢球。所以可以確定9:15是明明去踢球的時間。

  師:請大家驗證一下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驗證的?有什么不一樣的方法嗎?

  預設(shè)

  生:我是將時間和他所做的事對應起來,再回到情境圖中看看是否合理。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 結(jié)合具體情境體會混合運算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混合運算題。

  3.引導學生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4.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創(chuàng)設(shè)小熊購物這個問題情境,通過學生幫助小熊計算買食品花了多少錢,引出混合運算的教學,其中包括乘加與乘減的運算。

  教學時,教師應注意要讓學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要讓學生自己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出來。另外,在計算過程中要讓學生之間進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遼源市第一實驗小學教學條件、師資條件比較先進,學生的素質(zhì)相對來說也比較高。特別是,我們班的學生經(jīng)歷了近兩年的課改實驗,由于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現(xiàn)在數(shù)學課上已形成了學生樂于學習、善于提問、敢于創(chuàng)新的局面。但由于學生年齡偏小,缺少生活經(jīng)驗,所以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便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課堂實錄

  為了吸引學生學習,我將教材中虛擬的小熊購物情境設(shè)計為真實的買水果情境,課前布置學生去水果超市調(diào)查各種水果的價格。結(jié)合學生的調(diào)查,我在課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價格,然后,師生間進行真實的購買。通過買水果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而且還增長了實踐經(jīng)驗。

  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猜一猜活動。先出示購買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讓學生根據(jù)該算式猜出是怎么買的水果。讓學生經(jīng)歷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混合運算知識的理解。

  最后,我還設(shè)計了一道讓學生設(shè)計春游購物預算方案的綜合實踐的課外延伸題,以加強學生應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整節(jié)課,我都竭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可參與、可探究,貼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數(shù)學活動空間。

  (一)為水果貼價格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guī)砹艘恍┧,大家看,都是什么?/p>

  生:香蕉、蘋果、金橘

  師: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大家到超市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了一次調(diào)查,現(xiàn)在我就要根據(jù)同學們的調(diào)查為水果貼價格。

  (師在一個貨架上為水果貼價格,單位按每千克計算。)

  蘋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

  (二)買水果

  1. 教學乘加混合題

  師:價格標好了,同學們,下面我們要玩一個買水果的游戲。

  (生很高興。)

  師:現(xiàn)在你就是一名顧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板。我的小顧客們,你們想買點什么?

  生:3千克蘋果;4千克金橘

  師:如果你要買兩種水果的話,你想怎么買?

  生:我想買3千克蘋果,1千克香瓜。

  師:他應付給我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生動筆計算。)

  師:現(xiàn)在我們進行小組交流,說說你剛才是怎么算出來的。

  (小組交流。)

  師:現(xiàn)在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學進行匯報。

  生1:我是這么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蘋果的價錢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蘋果和香瓜一共的價錢。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兩個算式合起來成為一個算式來計算,這樣簡單些,結(jié)果也是13元。

  師:大家觀察23+7這個算式,這是把剛才那個同學的兩個算式合起來的,叫綜合算式。這個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應該先算誰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觀察思考。)

  生3:應該先算乘法,因為這樣是先算出了3千克蘋果的價錢,然后再加1千克香瓜的價錢,就是它們一共的價錢了。要先算加法就講不出道理了。

  生4:老師,我知道沒有括號的算式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所以這道題應該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師:他們倆說得都對,這道題我們只有先算3千克蘋果的價錢才能知道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所以像這樣有乘又有加的題,我們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要求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5:我的計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價錢放前面,也可以算出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

  生6:老師,我是口算的,兩種水果一共是13元。

  師: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兩種水果的價錢。

  2.教學乘減混合式題

  師:我們繼續(xù)來玩買水果的游戲,假如你有20元錢,買了4千克香蕉,我應該找給你多少錢呢?這個問題請同桌合作解決,并把算式列在練習本上。

  (同桌間討論并解決此問題。)

  師:哪一桌想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生1:我們先計算出4千克香蕉的價錢,列式是34=12元,然后用20減12等于8元,你應該找回8元錢。

  生2:我們列的是綜合算式20-34,你要找給我們8元。

  師:我們在計算20-34這個算式時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你能說明原因嗎?

  生3:我們應該先算乘法、后算減法,因為,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錢,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錢。

  生4:應該先算乘法、后算減法,算出香蕉的價錢,再用一共的20元錢減去香蕉的價錢,剩下的就是找回的價錢了。

  3.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混合運算。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混合運算時,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生:(齊答)先算乘法、后算加減。

  4.提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提出混合運算的問題嗎?

  生1:我買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錢?

  (生在練習本上做,并作答:28+7=23(元)。)

  生2:媽媽買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錢?

  生3:我是這樣算的:45+4=24(元)。

  生4:老師有30元錢,買了3斤香瓜,還剩多少錢?

  生5:我列的算式是30-37還剩9元。

  (三)猜一猜

  師:現(xiàn)在我們換個玩法。我當顧客,我來買東西,但是我先不告訴大家我是怎么買的。我要請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買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我是怎么買的水果。討論的時候小組里的每個人都要積極地參與,踴躍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并且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23+8這個算式。)

  生1:我們小組認為,老師買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

  生2:我們小組認為,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和1千克草莓。

  生3:我們小組還有一個猜法,就是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

  (觀察25-27。)

  生4:我們猜老師拿25元錢買了2千克香瓜,還剩11元錢或者用25元錢買了7千克蘋果,我們猜的對嗎?

  師:從算式上看同學們猜的答案都可以算對,現(xiàn)在我宣布我實際購買的答案。我買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我還用25元錢買了2千克香瓜,你們誰猜對了?

  (一部分學生因猜中而歡呼。)

  四)指導學生看書、質(zhì)疑

  師:我們這節(jié)課學的買水果就是課本中小熊購物的內(nèi)容,大家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請?zhí)岢鰜怼?/p>

  (五)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

  生1:我學會了買水果。

  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六)布置作業(yè)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運用今天我們所學的混合運算,做一份你們小組春游時的購物預算,填好下表。

  預計 花費 剩余(或補上)

  ()元 ()元 ()元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shè)學生感興趣的買水果游戲。教學實踐證明,由于我將教材提供的虛擬小熊購物轉(zhuǎn)變?yōu)檎鎸嵉馁I水果,學生更樂于投入到學習中來,而讓學生在課前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市場調(diào)查,則更有助于買水果的學習,同時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實踐的機會。

  在探究運算順序的過程中,我先是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在不同算法的匯報中,讓學生結(jié)合實際情境說明先算乘、后算加的運算順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訴給學生先算乘、后算加。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獲得了知識,對此印象會更為深刻。

  愛迪生說過: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學中,我轉(zhuǎn)變以往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互相解答。只要學生能夠答的,教師決不包辦代替。課堂中,學生積極性很高,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的場面令我欣慰。因為,他們活躍的'思維及表現(xiàn)源于我平時課上的訓練。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寬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展開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種算法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機敏的反應、多種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驚,也令我感到了教學的成功之處。

  課后的延伸作業(yè)是為學生設(shè)計一個綜合實踐活動,這要發(fā)揮小組的團隊作用。學生既可運用所學的混合運算知識幫助解決問題,又增加了社會實踐經(jīng)驗。因為,這其中包括購買哪些食品、輕重如何、攜帶是否方便、價錢是否合理等問題。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改編原教材的情境,使學生從生活經(jīng)驗的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變以往讓學生死記先乘除、后加減的規(guī)律為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運算的規(guī)律,特別是課前讓學生親自去市場調(diào)查各種水果的價格,更為課上的計算買水果的價錢做了鋪墊。這是這篇教學設(shè)計的特色之處,因為它更密切了數(shù)學與生活間的聯(lián)系。

  教師所設(shè)計的猜一猜活動拓寬了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一個算式,學生可以猜出買的不同數(shù)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生在探索性學習方式上得到培養(yǎng),并且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這一活動也有利于學生理解算式的意義。

  最后,教師還在課外延伸教學方面下了功夫,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的體驗和認識。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94頁例3及課堂活動第2,4題,練習十八第2~5題。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倍的概念理解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進一步加強對倍的認識。

  2、能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儀,乒乓球、羽毛球若干,卡片。

  學具:小三角形紙片、小圓片、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二(1)班小朋友參加義務(wù)植樹活動。

  請看屏幕:(實物投影儀出示例3圖)

  教師:你能根據(jù)這幅圖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一小組和二小組一共植樹多少棵、

  教師: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能)真行!

  學生:……

  學生:第二小組植樹的棵數(shù)是第一小組的幾倍、

  教師:說得真棒!誰能解答嗎、

  學生:用14÷7=2。

  教師:這是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問題。

  二、自主探索

  屏幕出示:第三個小組植了多少棵樹、

  教師:你能解答嗎、請小朋友以4人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時可以借助你的學具,代替樹苗。

  學生活動,教師在教室巡回檢查、指導。學生可能用學具來擺:先擺7根小棒,再以7根小棒為1份,擺3份來表示第三個小組植樹棵樹。也可以用畫豎線的方式來表示:7根、7根、7根;也可能憑借前面對“倍”的理解直接說出“第三組植樹棵數(shù)是3個7棵那么多!

  教師:剛才老師看到小朋友都用自己的辦法通過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理解了這幅圖的意思,誰愿意代表你們小組向同學匯報你們討論的結(jié)果、

  學生1:我們小組是這樣討論的,先在一個圈里畫7根豎線代表7棵樹苗,再在右邊一個更大的圓圈畫3個7根豎線,因為3個7是21,所以第三小組植了21棵。

  教師:你們小組能用畫圖的方法幫助理解題意,真行!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學生2:我們小組用小棒代替樹苗,第一排先擺7根,第二排擺7根、7根、7根,數(shù)一數(shù),3個7根一共是21根。

  教師:太棒了!你們小組同學很善于動手操作,值得大家學習。

  學生3:因為第一小組植了7棵樹,把7棵看成1份,第三小組植的棵數(shù)是第一小組的.3倍,就有3份,也就是3個7。

  教師:你們現(xiàn)在知道“第一小組的3倍”應怎樣計算嗎、

  學生1:求3個7是多少就是7×3=21(棵)。

  學生2:也可以寫成3×7=21(棵)。

  教師:你們說得都對,求3個7是多少應該用乘法計算,請學生完成書上例3的方格填數(shù)。

  三、課堂活動

  1、第3題學生分小組,一人出示卡片(小組每人準備4張卡片),另外3人回答。比比看誰說得最準確。一人出完題后交換。

  2、第4題學生完成第4題,獨立完成后請學生用投影儀展示,并向同學們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1:因為△有4個,○是△的3倍,我就畫了4個○表示1份,再畫了這樣的2份,就有3個4,○就是△的3倍,所以○有12個。

  學生2:因為△有4個,○的個數(shù)是△的3倍,就是4的3倍,就是3個4是12個,我就畫了12個○。

  3、練習十八第2~5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八的第2,3題,引導學生討論比較這兩題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讓學生獨立完成,課堂講評,結(jié)合題說一說算式的意義。

  四、反思小結(jié)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引導學生小結(jié)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幾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五、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ㄒ唬 數(shù)與代數(shù)

  1、 第一單元“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經(jīng)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 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jīng)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nèi)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 第四單元“分一分與乘法”,第五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jīng)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guān)系。

  4、 第六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jīng)過的時間。

 。ǘ 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fā)展空間概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ㄈ 統(tǒng)計與概率:第九單元“統(tǒng)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調(diào)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jù)圖表中的一些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tǒng)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xiàn)象,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 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jié)日活動”“地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nèi)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diào)查”活動和貼進生活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二、教學重點

  1、 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 情景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 學生經(jīng)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nèi)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 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jīng)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guān)系。

  三、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愿望。

  2、 創(chuàng)造情境。

  3、 鼓勵算法多樣化。

  五、課時安排:

  1、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 --------------------- 5課時

  2、乘法口訣(一)--------------------- 10課時

  3、觀察物體--------------------------- 4課時

  4、分一分與除法 ------------------------ 13課時

  5、方向與位置 ----------------------- 4課時

  6、乘法口訣(二) ------------------- 7課時

  7、除法 ---------------------------- 8課時

  教學進度表

  20xx—20xx學年度上學期(二年級)

  周

  次 起 止

  月 日 計 劃 進 度 課時數(shù) 備

  注

  單元(課) 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1 9、1~ 5 第一單元 1-4 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 4

  2 8 ~ 12 一、二單元 5、1-3 乘法口訣 4

  3 15 ~ 19 第二單元 4-7 乘法口訣 4

  4 22 ~ 26 二、三單元 8-10-1 口訣、觀察物體 4

  5 29~10、3 三、四單元 2-4-1 觀察物體、除法 4

  6 6 ~ 10 第四單元 2-5 分一分與除法 4

  7 13 ~ 17 第四單元 6-9 分一分與除法 4

  8 20 ~ 24 第四單元 10-13 分一分與除法 4

  9 27 ~ 31 第五單元 1-4 方向與位置 4

  10 11、3~7 第六單元 1-4 時、分、秒 4

  11 10 ~ 14 六、七單元 5-1-3 乘法口訣(二) 4

  12 17 ~ 21 第七單元 4-7 乘法口訣(二) 4

  13 24 ~ 28 第八單元 1-4 除法 4

  14 12、1~5 第八單元 5-8 除法 4

  15 8 ~ 12 第九單元 1-4 統(tǒng)計與猜測 4

  16 15 ~ 19 總復習 4

  17 22 ~ 26 復習 4

  18 29~1、2 復習 4

  19 5 ~ 9 復習 4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 通過購物活動,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2.結(jié)合具體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有乘法和加法的兩步計算。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習了加、減、乘、除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混合運算教學。

  本節(jié)課可以分成五部分:一是創(chuàng)設(shè)了購買文具的情境,與學生實際聯(lián)系緊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從情境圖中獲取數(shù)學信息,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并嘗試解決一些數(shù)學問題,在這里要注意讓每個學生都真正參與進來,結(jié)合問題情境理解和掌握運算順序及計算方法;四是自我參與解決實際問題,拓展練習,鞏固應用;五是課外購物,將數(shù)學活動延伸到課外,讓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養(yǎng)成留意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決的習慣。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地處大慶市中心區(qū),學生生活在城市,經(jīng)常接觸購物活動。本校是第一批國家級課改實驗校,在計算教學方面重視與生活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種方式學習,學生養(yǎng)成了記數(shù)學日記的好習慣,這些都有利于學生解決本節(jié)課的問題。由于部分家長提前讓學生接受了兩步題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但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應用,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鼓勵學生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

  課堂實錄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師:同學們,寒假生活結(jié)束了,你的寒假是怎么過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師:你準備好學習用品了嗎?有一個文具超市剛剛開業(yè),想去看看嗎?

  (反思學生在現(xiàn)實、有趣的情境中,會產(chǎn)生學習的愿望,提高學習興趣,更主動地進行探索。書中原來的情境是小熊購物(食品),也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但購買文具的情境與學生實際聯(lián)系更緊密些,那么學生的主動性也就會更好地發(fā)揮出來。)

  (二)獲取信息,提出問題

  師:觀察圖片,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這個超市有日記本、橡皮、橡皮泥、筆、格尺。

  生:我還知識了這些文具的價格分別是

  師:你想買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錢嗎?是怎么算的?

  (學生相互說一說,再指名說一說。)

  師:小明也來買文具,可是他遇到問題了,你們愿意幫助他解決嗎?

  出示問題:買3本 和1枝 ,該付多少錢?

  (反思問題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因此,我努力讓學生學會看圖,從中獲取需要的數(shù)學信息,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從而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索。)

  (三)探索交流,構(gòu)建新知

  1. 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

  師: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板書學生的不同算式,并讓學生分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生1:35=15(元),15+4=19(元);

  生2:35=15(元),4+15=19(元);

  生3:35+4=19(元);

  生4:4+35=19(元);

  生5:5+5+5+4=19(元);

 。

  師:這些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學生思考,并請不同算法的學生說一說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學生分別對每種列式進行討論,體會35+4是把35=15(元)與15+4=19(元)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用來計算總錢數(shù)的。)

  (反思將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對于學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學生能直接列出綜合算式。這樣,將學生的不同算式列出來,結(jié)合情境大家一起討論算式的合理性,對于學生理解綜合算式與分步算式的關(guān)系以及如何將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是很有幫助的。)

  (評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書出來,使每個人都知道;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復、確認、澄清他們的想法,比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維的碰撞,使學生從更深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些算式,這些都是促進討論深入開展的有效做法。)

  2.脫式計算及運算順序的提出

  師:算式35+4,你們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記本的價錢,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筆的價錢4元,所以得數(shù)是19元。

  師:你們都能很快地算出結(jié)果,真好!老師也來算一算,35得15,然后加4,可我忘了用誰加4了,怎么辦呢?

  生:最好是先把15記下來,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師:記在哪里更好?

  生:就記在35的下面吧。

  教師板書脫式計算過程:

  35+4

  =15+4

  =19(元)

  師:這就是脫式計算。

  (反思以前,在教學脫式計算時,是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脫式計算的步驟與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練習計算。學生是被動地用老師給的方法去做,并沒有產(chǎn)生對這種方式的需要,所以應用起來只是按部就班、機械地記憶。怎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新知識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這樣的考慮,我進行了新的教學實踐:老師遇到了計算的困難,記不住前一步的結(jié)果,怎么辦呢?激發(fā)學生對新的計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學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結(jié)果先記下來,有的提出記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學生又一次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以及幫助老師的成功感。)

  3.獨立進行脫式計算4+35

 。▽W生先獨立在本子上計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著,全班交流。)

  板書各種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師:以上這些算法,你們有不同意見嗎?

 。▽W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生1:第三種是正確的,因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第三種不對,因為剛才我們已經(jīng)算過了,得數(shù)應是19,而不能再是別的數(shù)了。

  師:這樣,我們舉手表決一下。

  (通過表決,只有生1還堅持認為第三種是正確的。)

  師:只有生1與你們的意見不一樣,并不能說明他是錯的。如果你認為你們大家的對,誰愿意站出來說服他?

  生3:我認為生1就是不對,不能先算加法,因為我爸爸告訴過我,有加有乘應先算乘法。

  生4:我還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號時,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這時,生1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不改變。)

  師:你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很好。你和其他同學再分別想一想,你們先算出的分別是什么呢?

 。▽W生小組內(nèi)討論,商量說服生1的辦法。)

  生5:我們用35先算出的是3本日記本的價錢,再加上一枝筆的價錢4元,正好就是19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這時,學生都異口同聲地問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生1想了想,笑了說:我的算法錯了,應該先算35,先算出日記本的錢數(shù),才能算出總錢數(shù)。)

  師:那你們再想想,第二種寫法對不對?

  生:是正確的,因為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記本的錢數(shù),只不過15與4換了位置,得數(shù)也是不變的。

  師: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在你們的合作下,這個問題終于解決了,老師為你們高興!

  (反思以前,先乘后加這個新知識,都是老師告訴學生的。從學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長已經(jīng)提前告訴學生,這樣的算式就應該先算乘法,后算加法。這樣很簡單,也很省時。學生接受了這個新知識,再遇到這樣的算式時,就按這個順序來計算了。在我聽過的同樣內(nèi)容的一堂課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臨下課前,一名學生還提出這樣的疑問:老師,可不可以先加后乘呢?能看出,學生并不是很明白為什么要先乘后加,而不是先加后乘。我認為,結(jié)合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觀察、比較,去發(fā)現(xiàn),去揭示,對不同的算法進行評判、反思,學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則規(guī)定的合理性。想說服對立同學,讓他改變自己的觀點,就需要尋找有力的證據(jù),其實就是先乘后加的依據(jù)。在爭執(zhí)中,思維進行碰撞,不但得出了正確結(jié)果,而且學生對新知理解得比較透徹、記憶牢固。更重要的是,通過自主探究,學生比較、理解、思考、表達等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精神都將得到發(fā)展。)

  (評析教學要做有心人。教師真實、具體、深入地反思,為改進教學、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礎(chǔ)。這也為進一步開展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素材。)

  (四)自我參與,拓展練習

  師:同學們幫助小明解決了問題,你們真棒!現(xiàn)在也給你一個機會,可以任選超市中的兩種文具,每種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總錢數(shù)不能超過20元。將你的解決方法列成一個算式,并在本子上進行計算。

  (學生自由選擇購物,列式計算,并交流。教師深入學生中間,進行個別指導。展示幾名學生的算式,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購買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樣列式計算的。)

  (反思學生在自主的參與中,加深對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的理解,并靈活運用,解決購物中的問題。)

  (五)課外購物,實踐延伸

  師: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生1:學習了新知識――脫式計算。

  生2: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時,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我已經(jīng)能在購物時自己付款了。

  師:以后去文具超市購買文具時,你們可要自己計算、自己付款了。

  (反思將數(shù)學活動延伸到課外,讓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養(yǎng)成留意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決的習慣,提高做數(shù)學的能力。從學生交上來的數(shù)學日記中能看出,他們對實踐活動特別感興趣,而且在解決問題中體會著做數(shù)學的樂趣和成功感。)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生活中引入數(shù)學問題,再應用到生活中,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性、價值性、有效性。教學設(shè)計注重動靜結(jié)合,在開放的同時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開發(fā)課程資源,教學效果很理想。

  編者點評

  不少教師有著這樣的疑問,在看似平淡的計算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其實,參與并不僅僅是操作、活動等外在表現(xiàn),更是思維的投入。從這節(jié)課中,我們確實看到了學生們的積極思考,特別是他們之間想法的碰撞。而這正是教師為學生營造了充分探索、表達、討論、反思機會的緣故。

  也許,我們總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能用數(shù)學方式思考和表達的人。這節(jié)課已經(jīng)做了很好的嘗試。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64頁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正方體,認識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 能夠動手制作正方體的模型。

  3. 培養(yǎng)探究能力、歸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生活中的實物(長方體和正方體),小正方體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ㄒ唬⿵土曊襟w和長方體的基本特點

  1. 分類:媒體演示

  2. 初步認識:頂點、棱、面

  生操作:頂點,手指點一點

  棱,手指畫一畫

  面,手掌摸一摸

 。ǘ┍容^中引入

  1. 辨析: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異同點

  出示表格,填一填

  2. 小結(jié)并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都有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

  二、探究正方體的面和棱的特點

  1. 導入: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有各自的特點,填表。

  2. 探究

  師:我們下面來重點研究正方體的頂點、棱和面的特點。

  (1)猜想:搭一個正方體需要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說說準備怎樣搭?

 。3)驗證:動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①我選用了()根小棒,()個小球來搭。

  ②這些小棒是()。

  ③我先搭(),再搭()。

 。5)媒體演示:搭正方體的過程。

 。6)小結(jié)并板書:我們可以用8個小球,12條一樣長短的小棒搭一個正方體。

  想一想:8個小球就相當于這個正方體的`什么?小棒相當于正方體的什么呢?

  3. 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體,還缺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ńY(jié)合學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殘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個小正方體

 、俨孪耄褐辽儆眠@樣的幾塊小正方體可以搭成一個大正方體?

 、谛〗M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正方體嗎?為什么?

 、劢涣鳎河茫ǎ〾K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3)描一描:把正方體的每個面在白紙上描一描,看看是什么圖形?有什么關(guān)系?

  三、練習提高

  1. 填空

 。1)正方體有()個面,每一個面都是()。每個面都有()個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個正方體,一共需要()根同樣長的小棒,()個小球。

  2. 下面哪些圖形是正方體?

  說說:為什么(2)、(3)號圖都不是正方體?

  3. 下圖中,要想搭一個正方體還需要多少個小球?多少根小棒?

  師:試一試把這兩個正方體補畫完整。

  4. 總結(jié):今天學習了什么新知識?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106~107頁整理與復習及練習二十一5~13題。

  【教學目標】

  1、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和倍概念的理解,進一步熟練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解決有關(guān)“倍”的問題

  1、完成第107頁第3題

  教師:一個飼養(yǎng)場有56只鴨,8只鵝。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嗎、

  學生:鴨的只數(shù)是鵝的`幾倍、

  教師:那能解決自己提的問題嗎、學生:用56÷8=7。

  教師:怎么想的、

  學生:我想求鴨的只數(shù)是鵝的幾倍,就是求56里面有幾個8,所以用56÷8,因為七八五十六,所以56里面有7個8,鴨的只數(shù)就是鵝的7倍。

  2、練習二十一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明白算式的意義。

  學生:求籃球個數(shù)是足球的幾倍,就是求40里面有幾個8,用40÷8=5,五八四十,所以商5。

  二、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完成第107頁第4題

  教師:咱們班進行大掃除時分組嗎、怎么分的、

 。ń處熆梢愿鶕(jù)班級現(xiàn)有資源進行教學,也可利用書上的數(shù)據(jù)教學)

  教師:現(xiàn)在我們班有36人,

 。1)如果只分成4組,平均每組幾人、

 。2)如果每組6人,可以分成幾組、你能獨立解決這兩個問題嗎、

  2、練習二十一第5題

  教師:“乖娃娃”童裝店新進了一批商品。小朋友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襪子每雙3元,棉鞋每雙24元,棉衣每件36元,手套每雙6元。

  教師: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W生可能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1)買7副手套,要多少錢、

 。2)1雙鞋的價錢是1雙襪子的多少倍、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一第6,7題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8,9題

  教師:誰來說說你們的方法、

  學生1:40÷5=8,40顆扣子,每5顆為一份,可以分成8份,所以可以釘8件衣服。

  學生2:每5顆扣子為一份,9件衣服就有9個5顆,所以用5×9=45(顆)。

  四、拓展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3題

  教師:要過新年了,同學們布置“迎新年”會場,需要搬8套桌椅。

  教師:觀察圖,你還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我發(fā)現(xiàn)一套桌椅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

  教師:那要一次搬完,要多少名同學呢、

  小組內(nèi)商量一下。

  學生:兩個人搬一張桌子,一個人搬兩把椅子,所以搬一套桌椅需要3個人,8套桌椅就需要8個3人,所以8×3=24(人)。

  2、練習二十一思考題

  教師:二(1)班小朋友排隊到醫(yī)務(wù)室檢查視力,每批進去6人,小華排在第32位,他第幾批才能進去、分小組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學生:5個6人是30人,6個6人就是36人,小華排在第32位,所以應該第6批進去。

  五、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一、教學內(nèi)容:

  54——55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guān)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有關(guān)0的除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幾個月亮?”

  (二)、學習0的除法

  問題:把幾個月亮平均分?分給幾個猴子呢?

  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個)

  引導:分給6個猴子呢?0÷6=0(個)

  分給7個猴子呢?0÷7=0(個)

  得出結(jié)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小練習:0÷3=0÷8=0÷9=6×0=0×8=

  (三)、鞏固練習

  做自主練習1和2

  (四)、拓展練習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大部分同學內(nèi)容能夠掌握有關(guān)0的除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是很熟練,必須多做練習。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的:

  1、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會恰當?shù)倪x擇長度單位

  3、會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千米有多長?生活中有那些距離是千米?

 。、走1千米大約要多少時間?跑了?

 。场⑶缀兔字g的關(guān)系是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問:大家知道三峽嗎?我們的'三峽大壩呀,全長2300米,他長嗎?

  我們北碚有一條高速公路叫什么?誰知道?

  其中有一條隧道,長6公里

  你門說,大壩和隧道誰長?

  學生思考,回答

  小組討論后匯報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換成米,還可以把米換成千米

  2、練習

  (1)對口令,選擇合適的單位

  教室長8()公路長800()飛機飛行高度8000()火車每小時開60()

  (2)說說大約幾千米

  引導學估計

  1675千米大約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學生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三、作業(yè)

  練習十二1-4

  2題,學生看題目要求和圖,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后在做

  學生獨立作業(yè)

  四、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79頁例4,80頁課堂活動,81-82頁練習十二5-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體會毫米的實際長度

  2、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3、會選擇正確的單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千米有多長,生活中的1千米呢?

 。、千米和米有什么關(guān)系?

 。、3657米大約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課

 。、教學例4

  學生拿出直尺,請觀察,直尺上長度單位都有哪些?

  學生逐漸觀察得出許多小格,這每一個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說是1mm,學生讀

  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幾份?

  學生觀察數(shù)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學生讀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感知1毫米

  請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學生自己比劃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體嗎?

  拿出2分硬幣,量一量有多厚,大約是毫米

  還有嗎?

  學生在量

 。场⒄黹L度單位

  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們從大到小排一排嗎?

  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鄰兩個單位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三、練習

 。、80頁1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病80頁2、3

  學生測量

  3、完成81頁5-9

  四、課后記

  五、時分秒

 。、能認識,寫鐘表的具體時刻

  2、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场⒛苓M行時分面的簡單換算

 。、能計算經(jīng)過時間,知道珍惜時間,會合理安排時間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算理,鼓勵學生進行算法探索,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的筆算方法。

  3、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及遷移類推能力。

  4、結(jié)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得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70-30= 90-40= 60-50=

  65-20= 37-5= 76-6=

  2、筆算下面各題。

  54+32= 26+43=

  84+3= 17+65=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課題。

 。ㄕn件出示課本第16頁的情境圖)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

 。1)、誰來說說從這幅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自由發(fā)言)

 。2)、說說你從哪看出北京贏了?

  學生:北京得56票,得的票最多。

  (3)、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道減法問題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4)、引出問題:北京比多倫多多多少票?(紙條粘貼在黑板上)應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56-22=

 。5)、觀察算式,引出課題并板書: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二、主動探索 獲得新知

  1、教學例1:56-22=

 。1)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怎樣算56 減22?

 。2)讓學生匯報是怎樣算的?鼓勵算法多樣性?

  ①口算。

  學生1:50-20=30 6-2=4 30+4=34

  學生2:56-20=36 36-2=34

 。▽τ趯W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跀[小棒。(讓學生到實物投影機上展示)

  生:北京有56票就先擺5捆又6根,多倫多有22票,就從6根里拿走2根,再從5捆里拿走2捆,剩3捆又4根也就是34票。(注意引導學生說話)

 、酃P算。(讓學生說,師板演并強調(diào)書寫格式)

  56-22=34

  誰來說說在列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師生小結(jié):筆算減法和筆算加法一樣,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并從個位減起。

  (4)、擺圓片。

  2、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20頁的'第1題。

  提問:這幅圖的圓片表示幾?劃去的圓片有表示幾。

 。◣椭鷮W生理解題意,看懂數(shù)位上的圓片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而劃掉的圓片又表示什么數(shù),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豎式計算。)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106~107頁整理與復習及練習二十一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學生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2、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進一步熟練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梳理

  教師:小朋友們,這個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都有哪些收獲呢、請你們翻書整理第70到105頁的知識,解決下面這些問題。

  課件展示問題:什么是平均分、怎樣用乘法口訣求商、你能解決哪些乘除法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翻書整理。

  教師:請你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學生組內(nèi)交流,教師抽取一組全班交流。

  學生1: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樣多。

  學生2:我們學習了除法,知道除法就是平均分。

 。▽W生只需理解除法的意義就可以了,不用很規(guī)范、嚴格)

  學生3:我知道除法的各部分叫什么,除號前面的數(shù)叫被除數(shù),除號后面的數(shù)叫除數(shù),等號后面的數(shù)是商。

  學生4:我還知道除號的來歷。

  學生5:我知道怎樣計算除法,根據(jù)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想乘法口訣求商。

  學生6:我認識了倍,會解決有關(guān)倍的問題。

  學生7:我還能用除法解決生活中許多平均分的問題。

  教師:小朋友們很會整理知識,那你們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嗎、

  學生:能。

  二、基礎(chǔ)練習

  1、出示106頁第1題,復習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過程

  教師指導審題:小朋友們,題目要求我們寫什么算式、

  學生審題后回答:除法算式。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哪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寫的'除法算式、

  學生1:12÷3=4。

  教師:為什么呢、學生1:因為一共有12個西瓜,平均分成3份,要求每一份是多少,所以用12除以3表示每份有幾個西瓜。

  學生2:12表示分的西瓜總數(shù),3表示分成的份數(shù),4表示每份有4個西瓜。

  教師:你能說說你的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稱嗎、

  學生:12是被除數(shù),3是除數(shù),4是商。

  學生3:我的算式是12÷4=3,我想一共有12個西瓜,每份4個,一共可以分成幾份呢、三四十二,所以可以分成3份。

  教師:你的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稱叫什么、

  學生3:12是被除數(shù),4是除數(shù),3是商。

  2、完成106頁第2題,進一步熟練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獨立完成,集體評議。

  教師:48除以6為什么商8呢、

  學生:48÷6等于幾呢、我想幾乘6等于48,乘法口訣六八四十八,所以商為8。

  再讓學生說說27除以9為什么商3。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十一第1題

  學生先動手用小棒擺一擺,再列出算式算一算。

  學生1:把24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6根。列式是24÷4=6,24代表被分的總數(shù),4代表分的份數(shù),6代表每份6根。

  學生2:24根小棒,每8根分成一份,可以分3份。列式是24÷8=3,24代表被分的總數(shù),8代表每份8根,3代表24里面有這樣的3份。

  學生3:第一排擺32根小棒,第二排擺4根小棒,第一排擺的小棒根數(shù)是第二排的8倍。因為求第一排小棒根數(shù)是第二排的幾倍,就是求32里面有幾個4,因為四八三十二,所以32里面有8個4,所以32是4的8倍。

  2、練習二十一第2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評議。

  3、練習二十一第3題

  教師:小朋友寄過信嗎、今天我們要把幾封信投遞到對應的郵筒里。(課件展示)第一個郵筒表示什么、

  學生:3的倍數(shù)。教師:第二個郵筒表示什么、

  學生:8的倍數(shù)。教師:會投遞信嗎、自己在書上借助直尺和鉛筆連一連。

  4、練習二十一第4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課堂講評。

  四、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在辨認方向的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jié)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會辨認平面示意圖,并根據(jù)平面示意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教材設(shè)計的活動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因此,我在教學中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shè)現(xiàn)實的活動情境,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去。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廠辦子弟小學,班上的47名學生中大部分是本廠子弟。班上的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充滿興趣,遇到問題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嘗試解決,思維比較活躍。由于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已經(jīng)學習了東、南、西、北這四個基本方向,因此對于本課的學習是有一定知識基礎(chǔ)的。

  〖教學設(shè)計

  第一部分教室里

  (一)折一折

  (設(shè)計意圖通過折方向板的活動,喚起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chǔ),復習已學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1. 折方向板

  同學們都喜歡折紙游戲,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們就一起折一個方向板。

  請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然后打開,中間就有一個十字形的折痕,這就是一個方向板了。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方向。(東、南、西、北)請把這些方向?qū)懺诜较虬迳。這個方向板我們就做好了。

  2.在地圖上是怎樣規(guī)定方向的?你知道我們教室的北面在哪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請大家把方向板的北面對準教室的北面放好。教室的南面在哪?請你向南面招招手,請你面朝東面敬個禮,請你面朝西面點點頭,面朝北面大聲地說:我認識方向了!

  (二)認一認

  (設(shè)計意圖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給方向起名字,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出示課題:辨認方向。

  (課件演示某一街區(qū)的地圖,出示以學校為中心,在它的東、南、西、北方向上的建筑物。)

  1. 你能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說一說學校與這四座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嗎?還有不同說法嗎?

  2.在學校的周圍還有一些建筑物,你知道它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嗎?(課件逐一出示其他位置上的建筑物。)

  有不同的看法嗎?你是怎樣想的?

  3.現(xiàn)在請辨認方向的高手指南針來告訴我們。(課件演示)

  普通的指南針上一般刻有八個主要方向,有北、南、西、東,剛才大家給這個方向起了一個名字,指南針也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作它跟大家起的名字一樣,你們真棒!

  (學生歡呼。)

  4.我們認識了四個新方向,現(xiàn)在,大家能不能準確地說出這些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互相說說。)

  5.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折一折

  (設(shè)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制方向板,對所學的新方向進行整理,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空間觀念。)

  我們學習了四個新方向,你能在方向板上把它們表示出來嗎?

  1. 想想怎樣折,再寫一寫。

  2.你是怎樣做的?(演示)

  現(xiàn)在方向板上有八個方向了,我們可以用它幫我們找準方向,想一想、試一試。

  (四)試一試

  (設(shè)計意圖能正確使用方向板,會用它來辨認生活中的方向,能用語言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 怎樣使用方向板呢?(學生說想法。)

  使用方向板時,必須要先找準教室的某個方向(如北面),然后將方向板的這一方向(如北面)對準教室的相應方向(北面)擺好,這樣,就可以找準方向了。

  2.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的不同方向各有什么。(互說)

  3.利用方向板,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周圍同學坐在你的哪個方向上?

  請第幾位學生站起來,和你們東北方向上的同學握握手

  4.誰能說說老師現(xiàn)在站在你的哪個方向上?

  大家都說對了,可為什么你們的說法不同呢?是老師站的位置變了嗎?

  (學生悟出:因為觀察位置不同,所以說法不同。)

  第二部分教室外

  (設(shè)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shè)游動物園這個情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經(jīng)歷從辨認平面示意圖上的方向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過程,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師:剛才,我們在教室里學習了八個方向,還在教室里找準了方向。請同學們帶好方向板,現(xiàn)在我們就準備去游動物園。

  師:老師把學校里的花園設(shè)計成一個動物園,現(xiàn)在想請5名同學做動物管理員,其他同學做游客。

  (一)公園大門口(對象:動物管理員)

  這是動物園的示意圖,在蘑菇亭的.周圍有哪些動物館?你喜歡它們嗎?你想負責管理哪種動物?

  1. 崗前培訓

  禮貌接客。如果游客能準確地說出動物所在的位置,不但請他看動物,還要送他一枚動物館的紀念章;如果說得不正確,就請他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認方向,再試著找動物。

  2.找位上崗

  看看示意圖,你負責的動物在蘑菇亭的哪個面?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蘑菇亭看看,再找一找。

  (管理員找準方向成功上崗后,帶上動物頭飾。)

  (二)公園外(對象:游客)

  1. 明確目的

  游客們,請集合,我們準備進動物園了。進園時,請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辨認好方向。因為只要你能找準方向,不但能看到你喜歡的動物,還可以獲得動物館里漂亮的紀念章!

  2.介紹情況

  這個動物園有兩扇大門――南門、北門。如果你從南門進動物園,根據(jù)示意圖,很容易就能找準方向看到喜歡的動物;如果你從北門進動物園,那可具有挑戰(zhàn)性,因為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找錯方向。

  想想,你決定從哪扇門進動物園呢?

  請決定走南門的站這邊,決定走北門進的站那邊。(分開站好。)

  3.提出要求

  示意圖要看仔細,這樣才方便尋找動物所在的方向。

  動物園的正中心是蘑菇亭,咱們就以它為觀察點好嗎?不管你往哪扇門進,都要先到動物園的正中心蘑菇亭去集合,聽清了嗎?

  你可以邀請周圍的同學和你一塊逛動物園,商量好了嗎?出發(fā)吧!

  (三)蘑菇亭

  請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準確地辨認好方向,才能看到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并得到動物館的紀念章。游完動物園的游客回到這兒集中。開始活動。

  (活動中,游客要向動物管理員指出他所管理的動物館在蘑菇亭的哪個方向,只要游客答對,管理員就在他的方向板上蓋紀念章;如果游客答錯了,管理員將請游客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認方向。)

  1. 反饋

  (1)你得了幾枚紀念章?

  (2)介紹你在蘑菇亭的哪個方向上看到了哪種動物。

  (3)我們要去猴山,就要往東走。我們一起去看猴子,猴子正在吃桃子呢!

  2.提出問題

  (1)老虎林在猴山的哪個方向?大象館呢?

  (2)剛才在蘑菇亭觀察老虎林是在東北面,大象館在東南面,為什么這會兒又說它們分別在猴山的北面和南面呢?(生:位置變了。)

  3.小結(jié)

  今天大家都動腦筋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上,我們還要向今天從北門進動物園的同學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困難、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根據(jù)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思想設(shè)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發(fā)掘?qū)W習的樂趣。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是成功的,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把整節(jié)課分為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實踐兩大環(huán)節(jié)。

  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辨別教室里的物體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應用多媒體CAI,啟發(fā)他們自己編方向的名稱。當他們發(fā)現(xiàn)指南針上的方向名和自己編的方向名相同時,不禁歡呼起來,因為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當問及老師站在同學們的哪個方向上時,學生產(chǎn)生了一場小小的爭論,最后,他們非常了不起地說出: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們說法不同。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課外設(shè)計了游動物園的實踐活動,我利用學校內(nèi)的小花園,接著教材的情境繼續(xù)創(chuàng)設(shè)一個游動物園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索、體驗生活中物與物之間位置關(guān)系的機會。學生在生活中根據(jù)游園示意圖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找到正確的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觀看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情境中的兩扇入園門的設(shè)計,注重了學生間的差異。總之,此游戲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這節(jié)課,我感受到只有在教學設(shè)計上緊扣新課程理念,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樂學、愿學,學到真正有價值的數(shù)學。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的目標定位旨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shè)計上,教師敢于分地點教學,把整節(jié)課分為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實踐兩大環(huán)節(jié)。

  課堂中,教師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辨別教室里的物體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應用多媒體CAI,啟發(fā)學生自己編方向的名稱,認識平面示意圖,讓學生在觀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完成了從生活空間中辨別方向到平面圖中辨別方向的抽象認識過程。

  課外設(shè)計了游動物園的實踐活動,把學生的視野拓寬到生活空間。利用學校內(nèi)的小花園,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游動物園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觀察生活中物與物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的材料與機會。學生在生活中根據(jù)游園示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找到正確的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觀看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喚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不但從中體驗了成功的喜悅,而且使學生完成從辨認平面示意圖方向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過程。

  教師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時,有一設(shè)計值得提倡,即設(shè)計了兩扇門,由學生自己選擇入園的門。由于示意圖的指向標方向全是指北面,學生從北大門進,動物園中的動物方向就剛好與示意圖位置相反,這樣,所提供的信息讓學生有了選擇性,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6頁、47頁例1及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4個方向,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經(jīng)歷辨別方向的過程,初步體驗方向的相對性,發(fā)展學生的方位感和空間觀念。

  3.明確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單元主題圖、例1圖、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一、拍手活動,引入課題

  師生邊拍邊說: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教師:我們剛才拍手時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詞語?

  學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師:你知道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嗎?

  學生:東南西北。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利用這幾個方向來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4個方向。

  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一)。

  [點評:讓學生在拍手活動中復習已學過的方向,促進了學生認知的發(fā)展,為后面的探索活動做好準備。通過課件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1)出示書中第50頁中國地圖。

  教師:在地圖上怎樣辨認東南西北呢?誰會看地圖?(會看地圖的學生舉手) (課件中“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整塊閃動)

  教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在我國的哪一方?誰知道?

  學生: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在我國北方。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我是看了電視后知道的。

  教師:你的知識可真豐富,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有美麗的大草原(課件出示)。我們再來看看地圖下方的海南吧。ㄕn件出示美麗的大海圖片)這里有藍色的大海,氣候溫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兒去過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嗎?

  學生:南方。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海南”有個“南”字。

  教師: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中國的許多地方在命名的時候確實考慮到了方向這個問題。

  學生2:南和北是相對的。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從這里可以看出,地圖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書:南、北)想一想,地圖的左邊、右邊是什么方向呢?

  學生:左西右東。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我從書上看到過,況且我爸爸也告訴過我。

  學生2:因為西藏在我國的西方,西藏在地圖的左邊,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學生3:我知道上海在我國的東方,被稱為東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教師:同學們真能干,能夠從生活中積累知識。人們規(guī)定,繪制地圖時,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邊表示西方,右邊表示東方,簡單地說,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今后同學們就可以根據(jù)這句話來判斷地圖上的方向了。(板書:東、西)

  (2)介紹十字形方向標。

  教師將黑板上的東西相連,南北相連,做成十字形方向標,學生快速記憶地圖上的方向。

  (3)在課間活動中體驗東南西北。

 、偻绞植伲喝w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說:面向地圖,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谟螒颍盒⌒C器人,面向地圖指方向!(教師說地圖方向,學生用小手指出這個方向)

  [點評: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科書,使用課堂活動的中國地圖,抓住內(nèi)蒙古、海南、上海和西藏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其美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輕松地學會了怎樣在地圖上辨認方向,并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方位的體驗。]

  2.理解運用

 。1)教師:請孩子們看書中47頁圖,這張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繪制的嗎?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學生:地圖的右上角有一個箭頭和一個“北”字。

  教師:這個叫做方向標,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地圖的`上方就是北方)你還能聯(lián)想到其他幾個方向嗎?(學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學們在面向地圖,看地圖的時候,只要看見方向標,然后就可以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來判斷方向了。

 。2)教師:請大家在書中的圖上標出“東”、“南”、“西”、“北”。

 。3)說一說:以崗亭為中心,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說一說。

  教師:如果站在草坪、新華書店、紅光路轉(zhuǎn)盤、少年宮看,崗亭的方向又該怎樣說呢?(學生分別回答)

  教師:崗亭沒動,為什么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呢? (小組討論,匯報)

  學生:因為觀察地點不同,以草坪為觀察點,崗亭在草坪的東面;以新華書店為觀察點,崗亭在新華書店的北面„„

  教師:物體所在的方位是相對的,觀察的地點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導學生完成書中例1第(2)小題,然后再集體訂正。如果學生有難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標。

  [點評:學生根據(jù)自己介紹、發(fā)現(xiàn)、總結(jié)的知識來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使知識得到了遷移和實踐運用,并采用互相說一說的方式滿足了學生表達的需要,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解決簡單問題

  出示課堂活動第1題的中國地圖。

  教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重慶市,看一看,找一找,我們的家鄉(xiāng)重慶的東、南、西、北方各有哪些。ㄊ校┠?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集體匯報。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九第1題。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九第2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代替軍艦,更形象直觀。)

  五、反思小結(jié),自我評價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經(jīng)歷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和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結(jié)合生活情景,體會時刻與經(jīng)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會根據(jù)鐘面說出經(jīng)過的時間。學習有關(guān)時間的簡單計算,發(fā)展時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作作息時間表,并根據(jù)表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簡單的時間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校作息時間表,實物投影

  學生準備:

  學具鐘,紙片

  教學方法:

  探討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引入。

  1、談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課、放學、休息都有一定的時間。時間就像生命一樣,我們要愛惜它,科學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認識這張表嗎?

  這是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3、組織觀察:你能從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集體交流:把你們看到的給全班同學說一說。

  我們可以看出來,學生上學時間是8點20,過了8點20就遲到了。

  老師引導談話,引入新課:知道作息時間表的用處嗎?

  你想自己編一張作息時間表嗎?(板書課題。)

  二、制作時間表,探究簡單的時間計算。

  1、出示白紙片,安排制作任務(wù)

  以小組為單位,可制作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時間表。請小組成員共同商量,討論,分工合作,并用學具鐘撥一撥。

  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

  2、體展示匯報:請每小組選代表把你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放在投影儀下,并說說你們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選出來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學生分析表里的內(nèi)容:仔細看看這張表,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如:上午10點同學們在干什么?

  第二節(jié)課什么時候下課?

  第一節(jié)課用了多少時間?……

  誰設(shè)計的'最合理?

  4、鼓勵提問: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完成書上68頁的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

  1、投影書第69頁練一練第1題

  教師讀題,給學生思考和動手尋找答案的時間,再請學生回答。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撥鐘,時針走了2圈,就經(jīng)過了2個小時。

  2、投影第2題

  請仔細看看兩個鐘面上指針有什么不同?

  時針和分針指的地方不同。

  這中間經(jīng)過了多少時間?

  1小時30分(90分鐘或1個半小時)

  引導學生說一說: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題

  先組織學生看懂上面三副圖的意思,先估計一下,每幅圖發(fā)生在幾點鐘?

  再聯(lián)系圖意認讀鐘面時間,填寫在書上。

  最后借助學具鐘撥一撥,算出中間經(jīng)過的時間。

  要求:學生完全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

  (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孩子)

  做完的同學在小組內(nèi)訂正,相互批改,給能干的小伙伴畫上一顆☆。

  四、拓展性學習

  1、估一估:你上學時,路上大約用了多少時間?

  2、實踐活動:請你在上學的時候,記錄一下你出發(fā)的時間和到校的時間,再算算路上經(jīng)過的時間,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比較一下自己估計的準不準確。

  五、總結(jié)。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shù)。

 。2)經(jīng)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組合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簡單事物的組合規(guī)律。

  難點:理解排列和組合的不同。

  教法與學法:

  教法:談話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復習“排列”。

  用數(shù)字卡片能擺出幾個不同的兩位數(shù)?

  學生匯報:能擺出兩個不同的兩位數(shù),是12和21。

 。2)引出“組合”。

  討論:如果說把這兩張卡片上的數(shù)字相加,和會有幾種?

  學生討論匯報。

  小結(jié):因為是求兩張卡片的數(shù)字的和,調(diào)換位置和都要是3,得數(shù)只有一種。

  這種不愛位置影響的方式叫“組合”。(板書: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個數(shù)的組合:5、7、9

  出示教材例題2。

  有3個數(shù)5、7、9,任意取其中兩個求和,得數(shù)有幾種?

 、偻肋M行合作,一人擺卡,一人記錄。

 、趨R報自己的方法和結(jié)果預設(shè)。

 、墼u議方法。

  看哪種方法。

 。2)比較“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老師現(xiàn)在有一個疑問,擺數(shù)字卡片時用3個數(shù)字可以擺出6個兩位數(shù),求和時3個數(shù)卻只能求出3和,這是怎么回事?

  小結(jié):擺數(shù)與順序有關(guān),擺數(shù)交換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shù)了,求和與順序無關(guān),位置換一下求的和還是這兩個數(shù),只能算一次。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打乒乓球。

  ①想一想:每兩個人打一場比賽,那么三個人至少要打幾場呢?分別是誰與誰比的?

 、趯W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課件演示比賽方法。

  小結(jié):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組合。

 。2)搭配衣服。

  翻開課本第99頁,用連線的方式幫他們搭配衣服。(課件演示)

  小結(jié):我們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3)回家乘車付錢。

 。4)教材98頁“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大家都委愉快,同學們說說學到了哪些知識,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組合的區(qū)別嗎?

  板書設(shè)計

  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復、不遺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組合:1+2=3 2+1=3不同:排列要考慮順序

  組合不要考慮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