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古詩》教案

《古詩》教案

時間:2022-06-01 18:44:59 教案 我要投稿

《古詩兩首》教案(15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兩首》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兩首》教案(15篇)

《古詩兩首》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挖掘積累。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

  二、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三、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1)“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2)“歲”可問學生幾歲了 ,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xiàn)在幾年就是 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并讓學生說說草什么時候是“枯”?什么時候是“榮”?

 。4)“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品讀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

  四、朗讀

  1、自由讀: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在充分地誦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

  五、背誦

  1、情境背誦:教師創(chuàng)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ㄈ纭半x離原上草”我怎么聽不懂呢?怎么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shù)冉巧M行表演背誦。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背誦,既訓練了形義較難的字,又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利于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

  六、練習

  1、填空。

  離離 ,一歲一 。野火 ,春風 。

  籬落疏疏一徑深, 。 。飛入無處尋

  2、按要求分類。

  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

  3、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七、書寫

  1、學習書寫“枯、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弊謾M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一、回顧

  背誦古詩〈草〉。

  二、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里還不懂?

  3、說: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三、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四、朗讀

  1、自由讀:你對暮春時節(jié)的景色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指導讀: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么心情?(高興、喜悅)找不到時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展開聯(lián)想,豐富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

  3、競賽讀:小組內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誰讀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詩歌語言凝練,富于韻律感。多種形式的朗讀,利于學生體會詩人情感,培養(yǎng)語感!

  五、背誦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戰(zhàn)背、齊背。

  六、拓展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給學生提供“二度創(chuàng)作”的題材,不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于春天的古詩。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里的一棵奇葩,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背誦的興趣,培養(yǎng)課外積累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七、寫字

  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八、評價

  1、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在自認為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2、小組內展示交流,互相評價:根據(jù)組內建議把不滿意的字再寫幾個。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使學生學會評價 ,在互相學習、借鑒、欣賞中共同進步。】

  教學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見的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對整個教學過程和同事的評價作了回顧、反思,感觸頗多,現(xiàn)小結如下:

  一、多法并用,感受詩境

  1、抓重點詞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我抓住重點詞語“籬落疏疏”、“一徑深”、“未成陰”等,采用圖文對照讀、回憶舊知想一想、出謀劃策畫一畫等多種方式,把古詩意境通過學生學習體驗活動變成具體的圖景,從而讓學生體會菜園的美麗、恬靜,感受花叢追蝶的快樂。同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古詩解讀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我引導學生先看圖,說說圖意,感受美。

  然后讓學生自讀自悟,聯(lián)系看圖,感悟圖文相通之處,從圖悟文,把課文與圖意融為一體,啟發(fā)學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詩句的領會、理解。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在一次一次地朗讀中,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

  二、創(chuàng)設情景,升華感情

  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我班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40多首古詩,孩子很希望有個展示的機會。時值春天大好時機,我想,何不收集幾張圖片來讓學生看看美好的春光,說說此時此刻想到的詩句,況且也能促進本課情感目標的達成。果然,孩子們的情緒很高,不僅能對著圖片恰如其分地說出詩句,還能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春天真美啊!我愛春天!”“春天真是個魔術師,把大地裝扮得這么美麗!薄斑@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我知道我成功了,因為孩子的靈性在閃耀了,孩子的情感在噴發(fā)了。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

  1、預設欠充分

  課堂具有動態(tài)生成的特點,并且這種生成并不是無法捉摸的。只要預設充分,精彩菜會涌現(xiàn)。如:在設計教案時,我意識到“籬落疏疏”是個教學難點,準備用圖片、板畫、擴詞來解決。在兩次試教中,學生都能一點就通,難點突破不再是個難題了。但在這次教學中,情況出人意料,學生竟理解為“籬笆很密”。我想如果開始能收集一張“密不可鉆的籬笆”圖片比較一下,詩意就顯而易見了。

  2、方法欠鞏固

  在理解詩意之前,我讓學生回顧了以前理解詩意的方法,接著就讓學生學習今天的“邊看插圖邊讀詩”的方法來理解這首詩,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我想如果能把新舊方法并用,也許難點就會迎刃而解了;如果能在理解詩意中,強化新方法,也許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提高更快;如果能在拓展說詩中,引導學生感悟圖文相通的妙處,也許學生的感悟理解就會更深刻。

《古詩兩首》教案2

  【教學目標】

 。、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日月星辰、風云雷電、山川樹木、花鳥蟲魚……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畫卷,它會向你展示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遠也讀不完的“書”,它會向你傾訴古老的歷史,它會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樂趣,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秘密。今天俺們就一起來欣賞一幅畫。

  2、同學觀察圖畫,用自已的話說說自已看到的圖,看誰說得美。今天俺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小詩《望廬山瀑布》,隨機引導認知生字“廬、瀑”,并引導同學了解作者。

  二、感悟讀詩并識字

 。、在語境中整體識字:

 、 通讀古詩,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圈畫出不認知或認為容易讀錯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嶺”是后鼻音,要讀準。

  ⑵ 用自身習慣的.方式自主識字。如,在課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圖中找生字的讀音;可以請教老師或周圍的伙伴。

 、 再把生字放入詩中識字。

 。病⒄{動生活經(jīng)驗識記生字:

  出示生字,隨著提示語“俺會認”,同學自愿認讀自身會認的生字,并說說自身在生活中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曾見過這個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的。在交流中老師要注意多鼓勵同學,激發(fā)同學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讓同學體驗勝利的喜悅,調動同學自主識字的積極性。

  3、將開課時看到圖時的感情投入詩中,讀詩。自由讀、單個讀、評讀。

 。、說說自已通過讀詩在腦子中看到了什么?

 。、個人情感體驗鞏固識字:

  讓同學在會認、會寫的字中,選擇自身最喜歡的字,聯(lián)系自身的情感體驗,說說為什么喜歡。同學根據(jù)自身的喜好選擇喜歡的熟悉的字組詞說話,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義。

  三、示范講解指導書寫生字

  “銀”字有兩個“豎提”,“艮”的豎提應略向下,善于金字旁的豎提!按啊弊肿中螐碗s,同學容易忽視“囪”字上的小撇,建議邊示范邊領著同學一筆一筆地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大家學了什么呢?對,那么和詩仙李白一同生活在一個時期的還有一位特別有名的大詩人,人們把他稱為詩圣。他就是杜甫,今天俺們就來讀一首杜甫的詩《絕句》。

  二、朗讀感悟并識字

  程序基本同上節(jié)課。(略為改動:先讓同學感悟讀,不要看圖,通過讀詩想象圖畫,然后再看課本上的圖進行品評)

  三、指導書寫

  【教學反思】

  詩,是語言的藝術;畫,是線條色彩的藝術。詩畫歷來不分家,一首好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杜甫的這首《絕句》不只是描寫春色的好詩,更是一幅生機勃勃、情味雋永的春色圖。教學時,俺讓同學給詩配畫,詩中找理由,構建課堂。在課堂上,俺故意讓同學教俺畫畫,幫俺選顏色。同學的情緒非常高漲,無意之中就感悟了這首詩的很多語言特色(如“黃鸝、翠柳、白鷺、青天”),以及景色的層次感(如:首句寫的是屋外近景,次句是遠景,第三句是遠眺,第四句是近景)。在析畫、繪畫、賞畫中,使詩意、畫意相得益彰。讓自身感受最深的是當俺畫好“一行白鷺上青天”時,俺班的畫畫能手程子月說出了自身的感悟:“老師,你畫錯了,你這樣平的畫沒有畫出白鷺上青天的樣子,應該由下而上畫,這樣才是飛上青天!笔前。褪沁@個“上”字寫出了景色的動態(tài)美!在俺們的課堂上多讓小朋友主動多讓小朋友感悟多讓小朋友發(fā)現(xiàn),受益匪淺的僅僅是他們嗎?

《古詩兩首》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

  2、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牛郎織女(包括乞巧節(jié))和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及其它神話故事。

  教師: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神話故事的課件(展示故事主要情節(jié),并教師配說對白。見后)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本單元導語,了解本單元學習內容。(板書:神話故事、民間傳說)

  二、了解“乞巧節(jié)”,學“乞”。

  1、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學習29課古詩兩首的第一首,齊讀“乞巧”(“乞”三聲,區(qū)別乞──氣)

  2、通過課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嗎?(四人小組交流、抽說、補充。見124頁)

  三、讀詩,(學“霄”),講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1、自讀,齊讀詩。

  2、學“霄”(“霄”夜。上“雨”字頭,下“肖”)

  3、詩中講了一個什么神話故事?(板書:牛郎織女)

  4、生用課前搜集的資料講故事。

 、偎娜诵〗M交流、補充(可用圖書),教師參與交流補充。

 、诔橹v,其他學生可補充。

 、鄢鍪菊n件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畫面,師說白。見后

 、苊课粚W生自己講講故事(再出示故事課件)

  5、出示簡筆畫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這樣的故事?(板書:古人的`豐富想象)

  四、讀詩,理解大意。

  1、根據(jù)故事和信息自讀理解詩意,小聲說話。

  2、四人小組交流,師參加。

  3、抽說,其余補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節(jié))又到了,這天夜晚,家家戶戶的人們抬頭望無際的夜空,只見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見了。家家好在乞巧節(jié)時望著秋月,穿針,向織女乞取智巧。)

  4、讀詩、背詩

 、冽R讀

 、诒荣惱首x(男女生)

 、弁阑プx

 、荦R讀

  ⑤背(提示:根據(jù)第1.2句意)

  a、自背

  b、互相抽背

  c、齊背

  五、拓展

  你還知道什么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聽。

  資料: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她心靈手巧,能織出五彩的云錦。織女和牛郎結為夫妻后,織女再也不給天帝織云錦了,天帝用天河將她們夫妻隔開,只準每年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一次。

  第二課時

  一、引入課題,講嫦娥故事,體會豐富的想象。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第二首古詩《嫦娥》。齊讀課題。

  2、根據(jù)課前搜集的信息資料講故事,體會豐富想象。

 、偎娜诵〗M交流(出示資料)講故事,師參加。

 、诔橹v,其余補充或教師補充。

 、鄢鍪炬隙鹕裨捁适抡n件(師配說白,見后。)

 、苊可约褐v講(再次出示課件)

  ⑤從這個神話故事,你體會到什么?(板書:豐富的想象)

  二、學詩及生字

  1、讀詩注意生字讀音

  2、自學生字、抽說音形義。

  “燭”(翹音,生活中見到的蠟燭,所以“火”字旁,右“蟲”。)

  “曉”(天快亮時,左“日”旁,右“堯”右上沒一點)

  3、學詩

 、俑鶕(jù)課前預習自學詩意,四人小組討論,(討論交流不懂的地方),教師參與。

 、诔檎f,師生一起根據(jù)上下詩意和信息理解詩意。(啟發(fā):“第一句”長河漸落曉星沉可知是人間。“云母屏風燭影深”屏風上映著燭影,說明是夜晚。)

  詩意:燭影映在云母屏風上,快天亮了,主人公都沒入睡。不由想到,嫦娥眼望著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獨,猜想嫦娥應該后悔吃了不死仙藥。

  ③讀詩、讀詩

  a、自讀

  b、互抽讀

  c、齊讀

  d、背

  三、拓展

  課后搜集其它神話或明間故事,準備園地八故事會講。

  資料:仙人嫦娥來到人間后怕死,丈夫羿經(jīng)過千辛萬苦到西王母那里要了一粒不死仙藥,西王母叫他們夫妻吃了長生不老,嫦娥不想當凡人想成仙,就把靈藥一人吃了,她立刻飄起來,朝窗外飛去。丈夫羿飛回急得喊起來,嫦娥身不由己越飛越高,后悔不該私自吃了藥。飛到南天門她怕嘲笑,就轉身向月亮飛去。月亮里有一只玉兔,一棵桂花樹和一只蟾蜍,她感到很冷清,很后悔,許多年后,吳剛被罰到月亮砍桂花樹。現(xiàn)在,玉兔、嫦娥、吳剛還住在月亮里。不信,你朝月亮看看。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讀兩首詩

  2、說詩意

  二、講講另外的神話故事(四人小組)

  三、寫字

  1、自己分析音形義(行用學過的方法分析)

  2、抽說易錯,應注意的地方

  區(qū)別乞──氣”曉”右上角不要添一點,“霄”上扁,蓋住下。區(qū)別偷──愉

  3、寫

  4、評比。

  四、作業(yè):回家聽寫。

《古詩兩首》教案4

  教學內容

  古詩兩首—《山行》

  共幾課時

  2課時

  課型

  新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初步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做到熟能成誦。

  2. 以比較、探究的方式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來體會詩歌的情感。學會本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句中“坐”的意思。

  3. 感悟秋天,發(fā)現(xiàn)欣賞自然之美,激發(fā)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難點:背誦詩歌,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教學資源

  1. 古人詠嘆秋天的詩:

  2.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3.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預習設計

  1. 收集作者杜牧的資料,了解杜牧。

  2. 讀準生字:徑、霜;記住字形,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

  3. 自主練習朗讀詩歌,試著背誦,并想想詩句的意思。

  4. 針對課文,提出自己的疑問,做上記號。

  5. 收集兩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學 程 預 設導 學 策 略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激趣引入(5分鐘)

  1.按老師指定的詩題背誦古詩分組進行賽詩,相互進行背誦,積累古詩

  2.說說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15分鐘)

  ●預習作業(yè)1

  1.齊讀詩題

  2.簡單了解杜牧和他一些作品

  ● 預習作業(yè)2

  1.朗讀詩歌

  2.展示交流。

  第三板塊:學習《山行》(20分鐘)

  1. 理解題目的意思

  【學習單一】

  (1)自由練習朗讀詩歌。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在小組內交流下列詞語的意思: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

  2.自主學習

  3.交流理解: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

  4.理解詩句

  先自由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再同桌交流

  個別說,集體評議

  5.可用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6.練習朗讀和背誦

  第一板塊:激趣引入

  1.學生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教師出題或學生之間分組出題,練習背誦,積累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

  ●預習作業(yè)1

  1.板書課題。

  2.介紹作者: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杜牧寫的,他寫的七言絕句,意境清新,最為后人傳頌。

  3.向學生簡介“李杜”和“小李杜”。

  ●預習作業(yè)2

  1.指名朗讀詩歌

  2.選擇兩個學生展示交流。

  默寫:徑、霜。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3.小組內兩兩過關。

  第三板塊:學習《山行》

  1.解題: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2.過渡:詩人在山上行走時,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3.任務驅動

  4.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5.巡視、參與學生探究

  6.理解句子:

  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7.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自己說、同桌說、指名說)

  8.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9.介紹古詩(可用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10.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11.美讀古詩,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作業(yè)

  設計

  ★1.完成《習字冊》中的生字描紅。

  2.《一課一練》中的一、二、三、《山行》的有關題目。

  ★★收集描寫秋天的詩句,背一背。

  教學內容

  古詩兩首—《楓橋夜泊》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古詩《楓橋夜泊》。

  2. 學會本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 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

  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難點:背誦詩歌,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教學

  資源

  1. 古今中外的名人愁了都做些什么:

  2. 李賀為懷才不遇而愁,寫下了《馬》,

  3. 陸游為國家戰(zhàn)亂而愁,寫下了《示兒》給自己的孩子。

  4. 聞一多為祖國不能統(tǒng)一而愁,寫下了《七子之歌》。

  5. 這些是文學作品,還有沒有別的呢?

  6.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性格古怪,她愁了就愛哭,她愁了還去葬花

  7. 康熙愁了就去微服私訪。

  8. 姜太公愁了就去釣魚,有個歇后語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釣,他不是真的去釣魚,而是為了散心消愁。

  9. 畫家朱耷愁了就畫畫,他畫的畫也帶著愁意,他畫了呆滯的小鳥,蕭條的村莊。

  10. 凡高愁了畫過《向日葵》。

  11. 德國有個皇后叫德拉庫爾 ,她為看不到自己的樣子而愁,叫了很多能工巧匠,想了很多辦法,后來發(fā)明了鏡子。

  12. 愛因斯坦愁的時候睡不著覺,他想,如果人以光的速度奔跑,結果會怎么樣,后來就發(fā)明了狹義相對論。

  13. 李白愁了就喝酒作詩。

  預習設計

  1. 收集作者杜牧的資料,了解杜牧。

  2. 讀準生字,記住字形,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

  3. 自主練習朗讀詩歌,試著背誦,并想想詩句的意思。

  4. 針對課文,提出自己的疑問,做上記號。

  5. 收集兩首抒發(fā)使人發(fā)愁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5分鐘)

  1.個別、分組、集體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15分鐘)

  ●預習作業(yè)1

  交流張繼的故事。

  ●預習作業(yè)2

  1.朗讀詩歌

  2.展示交流。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3.小組內兩兩過關。

  第三板塊:學習《楓橋夜泊》(18分鐘)

  1.自由讀詩句。

  2.理解題目的意思。

  【學習單一】

  (1)自由練習朗讀詩歌。

  (2)詩中描寫了哪些景色,請用“——”劃出來。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

  3.自主學習

  4.交流:

  圈畫出詩中所描繪的景色。

  5.有感情朗讀

  自由讀,讀出個性美。

  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齊讀

  6.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詩中寫到了月亮,它寫到月落,說明月亮從升起,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慢慢落下去了。詩中還寫到了烏鴉在啼叫。月亮一落,天地間變黑了,就嚇醒了樹上的烏鴉。從詩中看到當時外面有著厚厚的霜,說明時間已經(jīng)是深秋了。詩中還寫道了鐘聲、漁火、江邊的楓樹。)

  7.根據(jù)詩歌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展開交流個別說,集體評議根據(jù)教師的提示和詩歌的內容,展開交流

  第四板塊:總結(2分鐘)

  1.齊讀古詩

  2.自由練習朗讀詩歌,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

  1.背誦《山行》。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

  ●預習作業(yè)1

  1.板書課題。

  過渡:蘇州的寒山寺因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無數(shù)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引來成千上萬的游人,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余座名橋之首。

  2.介紹作者:

  講述張繼落榜小故事。

  ●預習作業(yè)2

  1.指名朗讀詩歌

  2.選擇兩個學生展示交流。

  默寫:泊、愁、蘇、城、寺、鐘。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3.小組內兩兩過關。

  第三板塊:學習《楓橋夜泊》

  1.出示古詩,輕聲讀詩句。

  讀題釋義

  泊:?

  2.任務驅動

  4.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5.巡視、參與學生探究

  6.交流展示:

  (1)看到月落,烏啼,霜滿天,閉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么樣一副圖?

  這首詩28個字寫了月亮,烏鴉,秋霜,江楓,漁火,鐘聲,描繪了一副非常清幽的情景,令人神往。

  (2)請同學們自己再讀讀這首詩,讀出它獨特的美。

  7.其實,老師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詩中所表達的情吸引了老師,那么這首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

  說說他為什么要愁?

  8.蘇州是江南水鄉(xiāng),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詩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月亮緩緩下墜——更加激起了詩人的`愁緒;

  烏鴉的叫聲本來就很凄慘——

  天氣寒冷,周圍布滿了霜氣——

  河邊孤單的楓樹——

  漁船上的點點燈火——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

  總之,全詩著一“愁”字,使得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都染上了濃濃的“愁”的色彩。

  9.帶著詩人的愁緒,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邊體會詩人的心情,邊想像畫面。

  10.同學們,假如真有時空隧道,假如時間真能倒流,你想對這位失意的張繼說些什么?

  11.同學們,張繼愁的時候就寫詩,你平時愁了都干些什么?

  你還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愁了都做些什么?

  12.補充閱讀: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F(xiàn)在呢,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移舟泊煙諸,日暮客愁新。

  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第四板塊:總結

  因為這首小詩,使原先不起眼的楓橋和寒山寺成了千古名勝,每年除夕夜有許多人都去聽鐘聲,還有許多日本游客不辭千里遠涉重洋來寒山寺,那兒還有一個博物館里面有張繼的銅像,傳說摸摸他的右手食指,就能提高寫作水平呢!如果有機會,請大家也選擇一個深秋的寒夜,到蘇州去看一看那漁火,望一望那月落霜天,聽一聽那夜半鐘聲,感受一下這詩中愁的韻味。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首詩,讀出張繼的愁!

  作業(yè)

  設計

  ★ 1、 完成《習字冊》中的生字描紅。

  2、背誦課文。3、默寫古詩,積累記憶。

  ★ ★《一課一練》中的一、二、三、《山行》的有關題目。

《古詩兩首》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恬靜生活的向往。

  二.教學時間:1課時。

  三.教學過程:

 。ㄒ唬┙翌}。

 。ǘ┏鍪緝墒自姼琛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森林,

  復照青苔上。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三)自由讀兩首詩,要求把字音讀正確。

 。ㄋ模┲该首x課文,結合正音。

 。ㄎ澹┖喗樽髡摺

 。⿲φ兆g文,學生嘗試理解詩意。

 。ㄆ撸z查詩意理解情況。

  1.字詞。

  空山

  但人語返景深林復照

  朝辭白帝輕舟萬重山

  2.每句話的意思。

  (八)感受詩情。

  1.《鹿柴》寫的是哪里的'景色?這里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為什么?

  3.作者在《早發(fā)白帝城》里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感情?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九)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ㄊ﹪L試背誦。

《古詩兩首》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的大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許多同學都喜歡背誦古詩,誰來背一首給大家聽?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菊花。

 。ò鍟航溪毑綄せǘ鸥Γ

  2.解題。

  江畔:江邊

  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二)看圖、讀詩

  1.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圖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說清楚圖意嗎?

  2.讀詩。

  ①自由讀 ②指名讀,糾正字音。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示。

 、僖贿呑x詩,一邊看圖理解詩的意思。

 、谥攸c理解花滿蹊、留連、恰恰。

 、鄄欢牡胤胶蛣e人交流一下。

  2.學生自學、交流。

  (四)理解詩意

  1.出示全詩,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詞或句。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說出詩的大概意思即可,給以適當鼓勵、評價)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留戀不舍,時時戲耍飛舞,可愛的黃鶯在花間不斷地歡唱。

  3.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怎樣的感受?

 。ㄟ@首詩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給人一種清新優(yōu)美的感受)

  (五)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1.帶著對春景的喜愛之情來朗誦這首詩。

  2.背誦這首詩。

  (六)擴展

  1.自學、討論杜甫的另一詩《絕句》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2.交流(如果喜歡,可以抄在摘抄本上)。

  (七)總結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齊背《江畔獨步尋花》。

  2.分層次讓單個學生背誦。

  (二)談話導入第二首詩《菊花》

  唐代有一位詩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賞菊花的時候,有感而發(fā),以《菊花》為題,寫了一首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ò鍟壕栈ㄔ。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示。

 、倮斫馇飬、繞舍、似陶家、籬、更等詞義。

  ②朗讀古詩,理解詩意。

 、鄄欢牡胤胶屯瑢W討論、交流。

  2.學生自學。

  (四)理解古詩

  1.出示全詩,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詞或句。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明確:一叢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屋舍好像是陶淵明的家,我沿著籬笆,欣賞菊花不覺太陽已漸漸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歡愛菊花,而是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花了。

  3.這首詩前兩行描寫了什么?后兩行呢?你有什么感受?

  明確:前兩句著重描寫了詩人欣賞菊花的情景,后兩行是作者的感觸,菊花開過后就再也沒有花了,作者對菊花作了熱情的贊賞。

  (五)有感情地朗誦《菊發(fā)》并背誦

  帶著對菊花贊賞的感情朗誦。

 。┌褍墒自娊Y合起來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七)總結

  (八)課堂練習

  1.理解詞語。

  江畔: 蹊: 留連: 恰。 秋叢:

  2.理解詩句的意思: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3.默寫兩首古詩。

  (九)板書設計

  5古詩兩首

  江畔獨步尋花 菊花

  杜甫 元稹

  黃四娘家/花/滿蹊,秋叢繞舍/似/陶家,

  千朵萬朵/壓/技低。遍繞籬邊/日/漸斜。

  留連戲蝶/時時/舞,不是花中/偏/愛菊,

  自在嬌鶯/恰恰/啼。此花開盡/更/無花。

《古詩兩首》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全詩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古詩。

  5、繼續(xù)練習把詩句補充完整。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電腦畫面,初步感受畫面的意境。(讓學生用自身的話說一說感受)

  揭示課題:教師板書課題《江雪》

  二、學習

  1、教師伴著音樂范讀古詩,請學生進行評價。

  2、學生自學

  用投影列出學習的步驟: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3、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讓學生出示生字卡片:絕徑蹤孤舟翁釣

 。2)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和時提醒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舟:第一筆是撇,第三筆是橫折鉤。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筆是橫折鉤。

  孤: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右邊是“瓜”不是“爪”。

  徑:注意與“經(jīng)”字的區(qū)分。

  釣:注意與“鉤”字的區(qū)分。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學生結合課外資料介紹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稱他為"柳河東",他是中唐時期進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用投影羅列出來)

  絕:盡。

  徑:小路。

  蹤:腳印,蹤跡。

  孤:孤獨,孤單。

  舟:小船。

  翁:指老頭。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頭戴斗笠。

  (6)結合注釋和投影中的解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身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和時進行協(xié)助指導)

  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鳥兒已經(jīng)飛絕,

  萬徑人蹤滅。條條小路不見一個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葉小舟,上面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人。

  獨釣寒江雪。迎著風雪,在獨自垂釣。

  讓學生自身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身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7)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和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4、指導朗讀

 。1)結合電腦欣賞當時的.意境,聽配樂朗讀。(聽后讓學生談談自身的體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朗讀提示:結合學生的發(fā)言教師小結:應用那種不怕困難,敢于同困難做斗爭的語氣讀)

 。2)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練習,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與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與競賽,而后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三、練習鞏固

  1、練習依照田字格書寫漢字。

  孤:左窄右寬。

  蹤:左窄右寬, 高低一樣,最后一筆寫成點。

  舟:第五筆橫要長一些。

  徑:左窄右寬。

  翁:上下結構,上短下長,上下寬窄一樣。。

  2、填寫詩句

  千山()()(),

  萬徑()()()。

 。ǎǎ┧蝮椅,

 。ǎǎǎǎǎ

  3、背誦古詩(自身先練習,而后匯報)

  四、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五、安排作業(yè)

  1、在生字本上謄寫難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詩,讀一讀。

  和:板書設計:

  5 江雪(柳宗元)

  難字:舟:第一筆是(撇),第三筆是(橫折鉤)。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邊是“瓜”不是“爪”。

  徑:與“經(jīng)”字的區(qū)分。

  釣:與“鉤”字的區(qū)分。

《古詩兩首》教案8

  第一課時

  《夜書所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說說自己可愛的家鄉(xiāng),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熱愛之情。

  2.想象古人離開故土后如何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首詩。

 。ㄕn件漸顯第一張幻燈片課題——夜書所見)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ǘ嗝襟w課件放映第二張幻燈片)

  1.觀察電視中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ǚ庞车谌龔埢脽羝,重點指導生字詞)

  3(放映第四張幻燈片,指導古詩朗讀)

  朗讀節(jié)奏參考: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jié)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4.借助字典和詩后注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處。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兩個問題句詩的意思。

 。ǚ庞车谖鍙埢脽羝,畫面中出現(xiàn)兩個問題。)

  問題一 詩中描寫了哪幾種事物

  問題二 這首詩表達出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各自對上面的問題發(fā)表見解。

  3.老師重點點撥理解:(放映第六章幻燈片,畫面飛入正確答案)

  答案一 詩中描寫了梧葉、秋風、兒童、燈明。

  答案二 一是動思鄉(xiāng)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拓展閱讀

  1、還有哪些思鄉(xiāng)的詩句

  (放映第七張幻燈片)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雜詩》(唐·王維)

  教后反思:中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感受詩的內容,充分領悟詩人的情感,然而詩的語言是濃縮的精華,加之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根本無法體驗。所以,不能單單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應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感悟。

  在本節(jié)課教學時,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1、自己正確讀古詩,注意詩的節(jié)奏、韻律;2、理解詩歌意思是體會感情的前提。讓學生借助注釋、幻燈片圖畫自己理解詩意;3、借助CAI課件體會詩情、詩境。4、拓展閱讀,用CAI課件呈現(xiàn)意境相近的古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做到獨立思考,激烈討論,彼此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在自己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古詩兩首》教案9

  【學習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薄⑽覈娘L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病W生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第一課時

  〖學習《望天門山》〗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了解李白嗎?誰來背背他寫的詩?

 。、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句,了解詩意

 。、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病z查交流:

 、哦嗝襟w出示課文中生字:斷楚孤帆亦妝

  讓學生讀生字,并幫助正音

  ⑵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3、自讀自悟詩意。請大學聯(lián)系課文中注釋,并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艑W生個人讀悟。

 、圃趯W習小組中交流。

 、窃谌嘟涣鳎禾岢鲆蓡,大家商討解決。

 、冉處熞龑Т蠹艺f說詩意。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教師范讀,學生自由體驗。

 。病⒍嗝襟w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场⒅该首x,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础⒁龑П痴b: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多媒體配樂有感情的背。

  四、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薄⒕毩暽帧皵、楚、孤、帆”。

 。病⒛瑢憽锻扉T山》。

  五、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古詩兩首》教案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8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大致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和夜雪的美。

  教學重點:

  認識8個漢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難點:

  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梅花》。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重點難點:

  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梅花嗎?它們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梅花》

  二、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教師巡視并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并糾正讀音。

  3、師范讀,學生跟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4、以組為單位,學生練習朗讀。小組內互相討論,提出疑難問題并嘗試解答。

  5、師生共同交流,理解重點詞語。

  6、學生互相提問,先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7、反復練習朗讀,想像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的.畫面。

  8、在讀、議、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潔白的特點。

  9、師小結:這首詩通過寫梅花不畏嚴寒,冒雪開放,贊揚了梅花堅強的品格。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識字朋友吧!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進行認讀。

  2、小組合作,進行認讀、識記生字。

  3、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端正、美觀。

 。2)學生試寫,教師重點提示:

  獨、梅、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書寫時要注意避讓。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兩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寶蓋頭,三條橫線間距要均勻。

  四、作業(yè)

  背誦古詩。

《古詩兩首》教案1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

  2.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4. 感受鄉(xiāng)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ǚ冻纱螅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贂儯喊滋。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加。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xiàn)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tài)、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缎捍贯灐。(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里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釋?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并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么意思?“小兒垂釣”什么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小?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發(fā)很亂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綸”什么意思?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什么是“側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么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你覺得小孩怎么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你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邊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后兩句

  1.齊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呢?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借問”什么意思?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遙”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么擺手?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呢?除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還怕什么聲音呢?讀后半句,思考“應”是什么意思?“不應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tài),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作業(yè)

  1.背誦《小兒垂釣》。

 2.預習《我和企鵝》一課,試讀全文,不懂的字詞解決。

  十、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教案12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场⒍脽釔奂亦l(xiāng),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教師引述:

  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

 。、看圖說話:

 。ǔ鍪菊n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

  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

  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场⒆詫W古詩:

  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

  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課堂交流:

  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场⒅该枋霎嬅,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

  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xiāng)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chǎn)生怎樣的心情?

 。、感情朗讀:

  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jù)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jīng)驗。

 。场W生練習書寫生字。

  六、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古詩兩首》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樓、依”12個生字,會寫“樓、依”10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產(chǎn)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詩句,了解詩歌大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重點)

  3、從朗讀詩句中體會到“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重點)

  4、通過學習這首詩,對詩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精練、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等,有較具體的體會。(難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出示圖片:

  教師口述:

  1、你認識上面的建筑物?(鸛雀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鸛雀樓的一首古詩,看看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板書:登鸛雀樓)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介紹鸛雀樓

  鸛雀樓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文化名樓(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鸛雀樓)之一。舊址在山西省的永濟縣。因為經(jīng)常有一種形狀像鶴的鸛鳥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鸛雀樓。樓一共三層,在樓上可以望見雄偉的中條山和浩浩蕩蕩的黃河,是當?shù)氐拿麆。唐代有位著名的詩人叫做王之渙,他登上這座鸛雀樓后感慨萬分,寫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章:《登鸛雀樓》。

  二、介紹作者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主要作品:《登鸛雀樓》《涼州詞》。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生字,識記。

  ①注意讀準整體認讀音節(jié)“欲”,后鼻音“窮”等。

 、谧R記

  形聲字結構特點識記:“樓、依”。

  組詞擴展識記:“欲”可以組詞為“欲望、食欲”。

  (2)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欲望食欲貧窮窮人

  (2)學習多音字:更(gèng gēng)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

  這個問題請你更正一下。

  在這里,“更”讀“gēng”,意思是“改變、改換、;舊計時單位”,還有一個讀音是“gèng”,意思是“愈加、再”,組詞如下:

  更gèng(更好)(更加)

  gēng(更正)(三更半夜)

 、谧x一讀:

  只要你堅持練習書寫,你寫的字會更(gèng)美觀。

  (3)識字游戲

  放氣球游戲,看誰放得氣球多。(讀對一個,蘋果就被摘下。)

  (4)指名讀古詩,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設計意圖:初讀感知,學習字詞,為閱讀掃清障礙,提高學生積累字詞的能力!

  四、學習“會寫字”

  樓依盡黃層

  1、學生字

  (1)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多元識字

  (1)形聲字構字特點識記:“樓、依”,“木、亻”分別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2)組詞擴展法識記:“盡力盡量黃沙黃山”。

  (3)熟字相加的方法識記:“云”加“尸”是“層”。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ā氨M”上窄下寬,“樓依”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黃”上中下結構,“層”半包圍結構。)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樓、依”,學生練寫。

  “樓”左窄右寬,“木”橫筆在橫中線上方,“米”的橫筆與“木”的橫筆大致持平,撇筆伸向“木”側,捺收筆于橫中線;“女”的撇點的折點在橫中線,撇短點長,末筆長橫比“米”略寬。

  “依”左窄右寬,“亻”兩筆在橫中線上側相接;“衣”的首筆點在豎中線右側,長撇從橫筆中部起筆,撇至“亻”側,豎提的豎段在豎中線左側,末筆從豎中線起筆。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設計意圖:多元認字,是部編版教材強調的重點,書寫的指導,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習慣,使學生愛寫字、會寫字!

  五、品讀釋疑

  1、出示課文題目《登鸛雀樓》,題目應該怎樣斷句停頓?

  示例:登/鸛雀樓

  “登”在這里指?(登上)

  2、學習第一、二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1)這兩行詩寫了哪些景物?(白日、山、黃河、海)

  “白日”在這里指的是傍晚落山的太陽。

  依:靠著。入海流:指黃河最終流入大海。

  盡:完。這里指太陽靠著群山漸漸西沉,最后看不見了。

 。2)結合課文插圖,想象一下詩句的前兩行給我們展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

  預設: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太陽靠著群山落下去了,黃河的水正滾滾流向大海。

  3、學習第三、四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上兩行詩寫了景物,這兩行詩寫了什么?(登樓的人)

  “欲”:想要;“窮”:盡

  千里目:指看到更遠的地方!案敝冈。

 。2)結合課文插圖,想象一下詩句的后兩行,我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預設:我們看到了有一個人站在鸛雀樓上,想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層樓。

  4、詩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白日、山、黃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陽在山的盡頭、黃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ò鍟旱菢撬姡禾柭渖近S河入海)

  5、作者在樓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遠,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

 。ò鍟旱菢撬迹河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設計意圖:學習古詩,品讀詞語和詩句,結合圖片,想象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六、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過渡語:我們把整首詩有感情地讀一讀。

  2、指導朗讀

 。1)注意詩句的節(jié)奏,作者的心情。

 。2)朗讀。先試讀,在指名讀,讀后評議。

 。3)感情朗讀!兜躯X雀樓》這首詩雖然只有短暫的四行,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風景,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交流讀后的感受)

  3、當堂背誦

  4、教師小結:學習了這首詩,我們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七、課堂拓展

  1、推薦閱讀《題西林壁》

  聽讀《題西林壁》,借助譯文了解詩意,明白詩中闡明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跟著錄音多讀幾遍,試著背誦這首詩。

  2、你能寫出王之渙的其他詩句嗎?

  示例: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王之渙)

  八、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

  這是一首五言絕句,寫了詩人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表現(xiàn)出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九、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這首詩寫了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激勵我們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做生活的強者!

  板書設計

  太陽落山(實景)

  登樓所見黃河入海(想象)融情于景

  登鸛雀樓 寓理于事

  欲窮千里目(博大胸懷)

  登樓所思更上一層樓(包含哲理)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詩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重點)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出示圖片:

  教師口述:

  你認識上面的景物嗎?(瀑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瀑布的一首古詩,看看這首詩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板書: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存世詩文千余篇。

  主要作品:《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將進酒》等。

  【設計意圖:簡介作者,了解作者生平成績,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生字,識記。

 、僮⒁庾x準:“瀑、布”的韻母都是“u”,以“p”和“b”為聲母的兩個字易混。注意“照、川”是翹舌音,“煙”是前鼻音。

  ②識記:

 、僮衷醋R記:“川”,是象形字,教學時可以初始化甲骨文字形對照識記。

 、谛温曌謽嬜痔攸c識記:“遙、煙”,“辶、火”分別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③熟字相加的方法識記:“瀑、煙”。

 。2)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瀑布飛瀑棉布遙看遙遠

 。2)學習多音字:落(luò là lào)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

  只有努力學習才會進步,否則就會落后。

  在這里,“落”讀“l(fā)uò”,意思是“掉下來,往下降”,另一個讀音是“l(fā)à”,意思是“丟下,遺漏”,還有一個讀音是“l(fā)ào”,意思是“用于一些口語詞”。組詞如下:

  luò(落后)(落葉)

  落là(丟三落四)(落下了)

  lào(落枕)(落炕)

 、谧x一讀:

  小明經(jīng)常丟三落(là)四的,今天又忘帶課本了。

  今天,我睡覺睡落(lào)枕了。

 。3)識字游戲

  放氣球游戲,看誰放得氣球多。(讀對一個,就放飛一個氣球。)

 。4)指名讀古詩,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四、學習“會寫字”

  照廬煙掛川

  1、學生字

 。1)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多元識字

  ①字源識記:“川”,是象形字,教學時可以初始化甲骨文字形對照識記。

 、谛温曌謽嬜痔攸c識記:“煙”,“火”分別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凼熳窒嗉拥姆椒ㄗR記:“廬、掛、照”。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多元識字,交流不同的識記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善于表達自我的能力和喜歡識字的興趣!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ā罢铡鄙舷陆Y構,“煙掛”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皬]”半包圍結構。)

 。3)老師范寫,重點指導“照、掛”,學生練寫。

  “照”上下結構,“昭”窄、大,“灬”寬、扁,“昭”日窄“召”寬,“刀”在右上格,“口”上寬下窄,豎筆在豎中線右側,頂部在橫中線;“灬”上合下開。

  “掛”左窄右寬,提手旁橫筆在橫中線上方,“圭”,兩“土”分寫橫中線上下,豎筆垂直對齊,上“土”的底部在橫中線。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品讀釋疑

  1、揭題:指課題,齊讀。

  誰知道詩題的意思?

  ①什么是瀑布?誰看見過?

  瀑布是沖陡峭的高山上傾瀉下來的水流,遠看象一塊白布垂掛在山前。“瀑”字是什么結構?齊讀:“瀑布”。

 、谥缽]山在什么地方嗎?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的瀑布更是舉世聞名,F(xiàn)在就請小朋友們

  跟著老師隨著詩仙李白一起去廬山游覽一番吧!

  2、學習第一、二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1)這兩行詩寫了哪些景物?(太陽香爐峰)

  “紫煙”在這里指的是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

  遙看:從遠處看。

  掛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川:河流。

  (板書:遙看:掛前川生紫煙)

 。2)結合課文插圖,想象一下詩句的前兩行給我們展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

  預設: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遠遠望去,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掛在山前。

  3、學習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飛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飛一樣。

  “九天”:天空的最高處。

  “三千尺”,虛數(shù),形容廬山之高,瀑布之長。

  (板書:聯(lián)想三千尺落九天)

 。2)結合課文插圖,想象一下詩句的后兩行,我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預設: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了人間。

  4、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

  描寫了壯觀的廬山瀑布。

  5、作者站在廬山瀑布面前,想到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來描寫景物?

  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了人間。采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及聯(lián)想、想象的方法來寫瀑布的磅礴氣勢。

  6、認識夸張

  概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進行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手法。

  效果:增強感染力,烘托氣氛。

  運用:畫出詩中的夸張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借助圖片或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和句子。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六、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過渡語:我們把整首詩有感情地讀一讀。

  2、指導朗讀

 。1)注意詩句的節(jié)奏,作者的心情。

 。2)朗讀。先試讀,在指名讀,讀后評議。

 。3)感情朗讀!锻麖]山瀑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廬山瀑布壯觀景象的贊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交流讀后的感受)

  3、當堂背誦

  七、課堂拓展

  推薦閱讀《望天門山》

  聽讀《望天門山》,借助譯文了解詩意,明白詩中闡明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跟著錄音多讀幾遍,試著背誦這首詩。

  八、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

  《望廬山瀑布》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方法描寫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抒發(fā)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九、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詩人李白運用了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讓我們開闊了視野,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

  十、當堂檢測

  十一、課后作業(yè)

  板書設計

  生紫煙

  遙看

  望廬山掛前川

  瀑布雄偉壯麗

  三千尺

  聯(lián)想落九天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低年級兒童的語言特點就是形象具體,如何將抽象簡練的語言變成學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語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觀事物的圖像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這是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直在思索的一個問題。

  在教學中,我通過以下幾點來落實。

  1、讀詩看圖,感受詩意。

  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學生明像入境,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詩看看圖,說說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有了課文插圖的提示,學生一下就知道了詩句描寫的景物。

  2、畫一畫詩,解讀詩意。

  我讓學生指導我把詩人看到的畫下來,學生在指導的過程中強調了太陽是靠著山很近的,一點一點落下去的。在作畫的過程中,學生輕而易舉地就感悟到了“依”感悟到了“盡”。

  3、讀一讀詩,理解作者的詩情。

  在抓重點詞理解這句古詩,感悟這句詩的非凡意境后,再讓學生從“疑”字著重體會詩人的如癡如醉,更能讓學生從側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態(tài)美。還是這個“疑”字,讓學生真正溶進古詩中,溶進意境中,感受到詩人激越的創(chuàng)作情緒。

  不足之處:詩歌的朗讀范讀得還不夠,最好能配樂朗讀。

《古詩兩首》教案14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

  二、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三、課時劃分: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n前說說。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ǘ⿲W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禾:禾苗!颁z未’是什么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磮D:圖上畫了什么?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昂埂保缓顾。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著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ㄈ╈柟淘娨,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ㄋ模┲笇懽。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1)“午”獨體字,與”干”、“!毕啾容^、

 。2)“!弊笳覍。

 。3)“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wěn)而長。

  2、師范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ㄎ澹┙虒W后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說。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么樣做?

  (二)指導看圖。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ㄈ┲v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1)粟:小米。泛指谷拉。

 。2)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聯(lián)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為什么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1)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2)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

 。ㄋ模╈柟淘娨猓笇П痴b。

 。ㄎ澹┲笇懽。

  1、收:左窄右寬。

 。1)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wěn)。

 。2)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虒W后記:

  學生對舊社會的農民的悲慘生活,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愛惜糧食,不吃剩一粒米飯。

《古詩兩首》教案15

  教材簡析:

  本課選的是兩首較為有名的表現(xiàn)朋友真情的古詩。

  第一首《贈汪倫》作者為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是詩人登船而走,朋友相送的動人情景,表達的是“送別情深”。這首詩單純自然,感情真摯,深為人們所贊賞,成為后人抒發(fā)朋友之間感情的千古名句。

  第二首《過故人莊》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人,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jīng)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fā)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象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理解和背誦兩首詩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作業(yè)4中帶點詞語的意思。并初步體會詩中對仗句的特點。

  4、通過誦讀這兩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fā)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1、體會《贈汪倫》后兩句詩比喻、夸張運用的巧妙和詩人強烈的感嘆之意。

  2、體會《過故人莊》中的意境美、結構美和音樂美,感受朋友間的情深意濃。

  教學準備:

  1、預習古詩,查閱相關的資料。

  2、配套光盤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理解《贈汪倫》,體會李白和汪倫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25、古詩兩首,其中第一首古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贈汪倫》,這是一首送別體古詩。

  板書:贈汪倫

  李白

  2、關于這首詩的來歷,里面還有一個動聽的故事,想不想聽一聽?

 。ń處熤v關于《贈汪倫》一詩的來歷)(教參201頁)

  二、學習《贈汪倫》,理解詩意。

  1、自讀古詩,了解詩歌大意。

  學生自主讀詩,思考詩中說的是誰送誰?誰別誰?

  2、指名朗讀。

  3、說說“汪倫是怎樣送李白的?”“李白是怎樣別汪倫的?”

  4、理解詩歌意思

 。1)交流詞語的意思。

  欲:將要

  贈;送

  踏歌:一種用腳步敲打節(jié)拍唱的民歌。

  不及:比不上。

 。2)交流詩句的意思。(說出大意即可,不必字字不差)

  我坐上船兒正準備遠行,

  突然聽到岸上傳來踏歌的聲音。

  桃花潭水啊,你雖然深過千尺,

  也比不上汪倫趕來送我的情誼深。

  三、體會意境,了解修辭手法。

  1、朗讀古詩,想想當時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用自己的畫來說一說。

 。1)指導說出詩的意境。他們之間說了些什么話。

 。2)指名表演離別的情景。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边@句詩中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嗎?

 。ㄟ\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

  作者用什么來說明汪倫和“我”的情誼?

  (用桃花潭的水來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3、從這首詩中,你感受到詩人與汪倫間的感情怎么樣?

  四、朗讀、背誦古詩。

  1、教師總結。前兩句詩敘事,后兩句抒情,全詩表達了送別情深的感情。

  指導朗讀全詩。

  2、背誦古詩。

  五、拓展練習

  1、《贈汪倫》是一首送別體詩,你知道的送別體詩還有哪些?

  2、出示《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輕聲讀。

  3、說說這兩首詩分別講誰送誰,誰別誰?用什么來相送?

  (《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作者李白是用目光送別孟浩然,《別董大》一詩作者高適是用語言送別董大)

  4、朗讀兩首古詩。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背誦古詩。

  2、抄寫古詩。

  3、收集有關寫朋友之間友情的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古詩《過故人莊》,感受朋友間的情深意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古詩《贈汪倫》

  2、《贈汪倫》這首詩描繪了什么情景?表達了什么感情?

 。枥L了詩人登船要走,朋友踏歌相送的動人情景,表達了送別情深。)

  二、學習古詩《過故人莊》

  1、這是一首講朋友間情誼的古詩。

  2、解題

  故人:老朋友

  莊:村落,田舍

  過故人莊:經(jīng)過老朋友的'村舍

  3、簡介作者: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

  4、輕聲讀古詩,想想古詩意思。

  5、指名讀課文。

  6、理解詩意:

 。1)、理解第一、二行詩

  a、輕聲讀詩句,理解:

  具:準備,置辦。

  雞黍:雞和黃米。

  至:到。

  田家:農家。

  b、意思:老朋友備辦了豐盛的飯菜,我接受邀請來到農家探望。

 。2)、詩人來到農家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美景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跟詩人一起走進農家吧?

 。3)、理解第三、四行詩

  a、輕聲讀,思考:來到農家,詩人看到的是一派怎樣的景色呢?

  b、結合圖理解:

  合:合攏

  斜:原指不正。這里指群山連綿起伏。

  郭:城墻。

  c、意思:只見綠樹將村舍環(huán)繞,青山在城墻外蜿蜒起伏。

  d、這里展現(xiàn)了一幅由綠樹、村舍、青山、城墻組成的畫卷。

  e、講解對仗句的特點: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綠樹”對“青山”是寫景物的,“村邊”對“郭外”都是寫地點的,“合”對“斜”都是寫事物特點的。

 。4)、理解五、六兩行詩

  a、讀詩,理解:

  軒:窗戶。

  面:向著。

  場圃:谷場和菜園。

  話:談話。

  桑麻:這里指農家的生活。

  把酒:舉起酒杯(看圖理解)

  b、意思:打開窗戶面對著谷場和菜園,舉起酒杯閑談農家的生活。

  c、他們可能會談些什么?

  d、這兩句詩是否也是對仗句?

  e、詩人和好友沉浸在農家生活的恬淡、舒適里,舉杯暢飲,真是好不愜意。

 。5)、理解第七、八兩句詩

  a、讀詩,理解:

  待:等。

  重陽日: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

  就:欣賞、觀賞。

  b、意思:等到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一天,我還會來觀賞菊花的。

  7、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ɡ吓笥褌浜秘S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的農莊做客。村邊,茂密的綠樹連成一片,村外,隱隱橫斜著一抹青山。打開窗面對谷場和菜園,舉起杯飲美酒閑談桑麻。呵,朋友,等到重陽佳節(jié)那一天,我們一定會再來觀賞菊花。)

  三、總結全詩。

  1、這首詩通過詩人探望老友,主客把酒話家常的場面描寫,展現(xiàn)了一幅由綠樹、村舍、青山、城墻組成的優(yōu)美畫卷,體現(xiàn)了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農家生活的恬淡舒適。

  2、背誦古詩。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古詩。

  2、填空。

  《過故人莊》反映的是詩人_________應邀到_________家,主客把酒話家常的感人場面。詩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一幅優(yōu)美畫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先解釋帶點的詞語,再理解詩句。

 。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2)、故人具雞黍,邀我至家中。

  4、組詞

  黍( ) 邀( ) 郭( ) 圃( )

  黎( ) 激( ) 諄( ) 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