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2-03-16 19:58:48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1

  教材分析

  《俗世奇人》向我們展示了天津底層市民和小生產(chǎn)者的生活,為我們塑造了有著獨特技藝和性格的民間奇人的形象,人物刻畫形神兼?zhèn)。本文要點有二:一寫“俗世”中的人,二寫“奇人”,一“俗”一“奇”,便是小說的要領。泥人張、楊七、楊巴均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們有才能、有個性,喜怒哀樂樣樣俱全,但行事言語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稱之最為恰當不過。本文的語言幽默風趣,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極富表現(xiàn)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理清故事情節(jié),能夠抓住要點復述故事內容。

  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及曲折有致安排情節(jié)結構的方法。

  2.理解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語言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我國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培養(yǎng)學生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

  2.體會作者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語言,加強學生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3.品味詞句,體會文章的語言風格及練習人物速寫,體現(xiàn)人物的“奇”“絕”。

  突破方法:通過學生采用單口相聲、快板等形式對課文中感興趣的情節(jié)進行復述,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自然地感受到本文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然后通過拜師學藝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使學生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這樣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充滿興趣與激情地去表演。學生通過口頭敘述身邊的奇人奇事的練習學會寫人物速寫。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指導學生朗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聲調、語氣,讀出情趣,要讀得活靈活現(xiàn)、聲情并茂。

  2.討論點撥法。本文文字淺顯,情節(jié)簡單,閱讀障礙不大,教學中可采用學生自主活動、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品讀法。集中鑒賞本文獨特的語言風格,揣摩語句的豐富意蘊,可小組交流,口頭評析,也可寫短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奇人”

  設計(—)山東電視臺有一個節(jié)目叫“奇人絕技榜中榜”,你在看電視的時候,一定有令你難忘的具有特殊本領的人,請你舉一個例子。

  如:騎車走鋼絲,徒手撕鐵盆,鼻子拉汽車等。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天津衛(wèi)這個地方有什么奇人絕技。

  設計(二)中國歷代的史書,大多只給帝王將相、偉人名人立傳,其實生活在我們市并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間也不乏奇人高手,今天就讓我們認識兩位俗世奇人。

  二、朗讀課文——說奇人

  1.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奇人。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也可播放錄音讓學生仿讀,標出難以認讀的字詞。

  要求:讀出聲調、語氣,要讀得活靈活現(xiàn),聲情并茂,讀出單口相聲的味道來。老師可先范讀幾段,學生再讀。

  交流明確:

  字詞積累。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2)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八面玲瓏:原指窗戶寬敞明亮,后用來形容人處世圓滑,誰也不得罪。

  逢場作戲:碰到機會應酬一下,湊湊熱鬧,并不認真對待。

  看風使舵:比喻看情勢或別人眼色行事(含貶義)。也說見風使舵。

  左右逢源:比喻事情隨便怎么辦都很順利。也比喻辦事圓滑。

  2.再讀課文,說奇人。

  教師:請同學們再次閱讀課文,就你喜歡的情節(jié)用快板的形式、單口相聲的形式,或者是說書的形式說出來。其他同學點評。

  注意語氣、語調、神態(tài)、動作,突出人物性格,做到聲情并茂。

  三、合作探究——學奇藝

  1.語文活動設計:拜師學藝。

  多媒體展示:通過聽以上幾位同學聲情并茂地話說奇人,相信你對他們也產(chǎn)生了興趣,如果文中的奇人現(xiàn)在要招徒弟,你最想跟哪一位奇人學藝?并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交流反饋。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引導學生體會奇人之“奇”,并深入感知人物形象。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我拜“泥人張”為師,因為我想學他的一手絕活——捏泥人。他能從鞋底摳出一塊泥巴不聲不響地就捏出了海張五。

  我拜“泥人張”為師不但因為他有高超的技藝、無人能比,而且他行事沉穩(wěn),鎮(zhèn)定自若,后發(fā)制人。他是一位個性內斂、應對從容的令我佩服的奇人。

  我拜楊七為師,因為他有絕活,能制出與眾不同的茶湯。要不是他制的茶湯名聲遠播,中堂大人也不會來這里喝茶。

  師:泥人張就撮了一個海張五,你為什么就認為他技藝高超無人能比呢?

  討論明確:這是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我拜“好嘴楊巴”為師,因為他聰明機智、人情練達、機敏過人,被中唐大人誤解后,巧妙辯解,既讓對方明白其誤把芝麻當臟土了,又給對方留足了面子,從而化險為夷,又獲獎巨銀。他是一個機警聰明、巧于辭令的奇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紛繁復雜的社會。

  (教師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質疑引出:如何評價好嘴楊巴的圓滑、見風使舵、八面玲瓏等性格?

  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明確作者對楊巴的圓滑、精于人情世故大加褒揚,并不是出于純粹的道德判斷。舊社會民間藝人處于社會的底層,在謀生過程中經(jīng)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輕視、排斥、剝削和擠壓。這種生存環(huán)境,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楊巴的圓滑、見風使舵、八面玲瓏等性格與其說是性格上的弱點,不如說是應對生存環(huán)境的特殊策略。)師:文中說楊巴是“好嘴”,其實作者就讓他說了一句話,那么楊巴的“好嘴”好在何處?

  討論明確:從說話的難度看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亂飛”潑了一地”,眾官員都“嚇懵了”,可見形勢緊急,千鈞一發(fā),需要“敢說”;再者,左右為難:說是芝麻,等于“罵中堂大人”,不說是芝麻,“等于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自己要吃大虧,甚至掉腦袋,需要“巧說”;第三,時間緊迫,必須趕在中堂大人說話之前說,需要“快說”。

  從說話本身看,“不知道”“不愛吃”既沒說是芝麻,也沒說不是芝麻,既明確告訴李中堂這是壓碎的芝麻粒,不是臟東西,又給中堂大人留足了面子。

  從說話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轉危為安,而且使李中堂對楊巴“心生喜歡“賞銀一百兩”,從而使楊巴“威名大震”。

  這也是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4.教師小結:“泥人張”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捏出“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的泥人,一言不發(fā)而以奇招制敵實在令人佩服;楊巴危難之際顯身手,話雖不多,但敏捷、巧妙、適時,也是高手!值得拜師。本文中的兩位奇人,作者采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均只選一件小事來寫,情節(jié)簡單,但又極富戲劇性,情節(jié)一波三折、曲折有致,這也正是作者謀篇布局之奇,同學們在寫作中可以借鑒。

  四、品評賞析——品奇語多媒體展示

  《俗世奇人》所塑造的奇人形象生動,使我們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得益于作者那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有人說馮驥才的語言幽默風趣,酷似單口相聲;也有人說他的語言傳神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還有人說他的語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津味”十足,還有人說他用詞準確凝練。請你再次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一二例揣摩評析。

  學生思考并交流。

  活動成果展示:

  幽默風趣,單口相聲風味。如“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熬小魚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吹,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A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傳神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如“今兒,兩人自打到這世上來,頭次里外全新,青褲青褂,白巾白襪,一雙手拿堿面洗得賽脫層皮那樣干凈”?梢娝麄z對中堂大人的到來不是一般地重視F再如“李中堂正要嘗嘗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一落碗中,眉頭忽地一皺,面上頓起陰云,猛然甩手.啪,地將一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一地,還冒著熱氣兒”。

  著實形象地寫出了中堂大人當時的氣憤,形勢之危機,渲染了氣氛,也為下文楊巴要扭轉局面作鋪墊。

  “津味一十足。如“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茶湯不愛吃,反倒獎巨銀,為嘛?傻啦”“必須趕緊想輒一個泥團兒砍過去”等富有濃郁的天津味。

  用詞準確凝練。如“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一個“叭”字可以看出泥人張內心的憤怒、鄙夷與不屑。再如“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里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中兩個“找”字用得實在是妙。這本是海張五在“找樂子”,找“泥人張”的樂子,而“泥人張”便把他找樂時的丑態(tài)捏成了泥人,一個“找”字看出“泥人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智,還看出海張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換成其他的詞語就看不出他的“被迫還擊”和“機智應對”了。

  五、自由探討

  學生再讀課文,自由質疑,可向同學、老師提問。

  學生可能問到的問題有:

  現(xiàn)在天津還有“泥人張”那樣的高人嗎?還有那樣的茶湯嗎?他們的技藝是否流傳下來了?

  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作者來探討。作者馮驥才,近年來全身心投入對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發(fā)起“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對現(xiàn)代社會進程中瀕臨滅絕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進行普查和保護,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的守望者”。

  通過探討使大家認識到我國民間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它們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著巨大的文化價值,這些遺產(chǎn)如今正受到巨大的沖擊,我們應當保護我們的民間文化遺產(chǎn)。

  六、作業(yè)設計——聯(lián)系生活,寫“奇人”

  1.繼續(xù)閱讀《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目。

  2.學習《俗世奇人》的寫法及語言,發(fā)現(xiàn)身邊的奇人奇事,以“身邊奇人之……”為題,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該課的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自選方式復述課文

  這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同時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個大致的r解,同時,又能初步感受作者幽默、富有表現(xiàn)力及富有地方風味的語言。并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拜師學藝”作好鋪墊。

  二、結合教材設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并體會作者選取典型事例、以小見大刻畫人物的方法,以及極富戲劇性、一波蘭折的情節(jié)。學習作者獨具匠心安排文章結構的方法。

  三、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質疑.自然引出“關注民俗”這一話題,引起學生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并深入了解作者為保護民俗、搶救民間文化遺產(chǎn)所作出的貢獻。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2

  內容預覽:

  20.俗世奇人

  馮驥才

  教學目的

  1.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2.品味語言特點,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點、難點

  情節(jié)曲折有致,敘事一波三折。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發(fā)蔫(nian1) 擅長(shan4) 綽號(chuo4)

  刷漿(jiang) 難堪(kan1) 一瞅(chou3)

  發(fā)怔(zheng4) 褒貶(bao1) 怵(chu4)摳(kou1)

  戳(chuo1) 瓢(piao2)

  2.解釋下列詞語。

  發(fā)蔫:表現(xiàn)出精神不振。

  擅長:在某方面有特長。

  闊綽:排場大,生活奢侈。

  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制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多指詩文、話語等)沒有一點破綻。

  發(fā)怔:發(fā)呆。

  大名鼎鼎:形容名聲很大。鼎鼎:盛大的樣子。

  二、導人

  中國歷代的史書,大多只給帝王將相、偉人名人立傳,其實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間也不乏奇人高手,他們又何嘗不值得大書特書。讀了兩篇短文,相信你會受到啟迪。

  作者簡介

  馮驥才(1942~ ),當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從小喜愛美術、文學、音樂和球類活動。1960年高中畢業(yè)后到天津市書畫社從事繪畫工作,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產(chǎn)生濃厚興趣,1974年調天津工藝美術廠、在工藝美術工人業(yè)余大學教圖畫與文藝理論。1978年調天津市文化局創(chuàng)作評論室,后轉入作協(xié)天津分會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任天津市文聯(lián)主席、國筆會中國中心會員,《文學自由談》和《藝術家》主編等職。著有長篇小說《神燈前傳》,中篇小說集《鋪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說集《雕花煙斗》等。短篇小說《雕花煙斗》,中篇小說《啊!》、《神鞭》,分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優(yōu)秀中篇小說。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滋味。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問:刷子李和泥人張有什么共同點? -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刷子李和泥人張都是俗世奇人,他們都拿手擅長的行當,可以說是有大本領大智慧。

  四、學習課文

  (一)誦讀。

  學生自由朗讀,并做適當圈畫、批點,或復述故事。

  (二)表演。

  兩篇短文情節(jié)性較強。具有濃厚的戲劇性,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編寫課本劇或小品進行表演。學生演出后,評選出最佳劇本和最佳演員。

  提示:

  課本劇中要突出主要人物,安排好地點,設計好舞臺提示,處理好臺詞。

  (三)品詞語。

  文中有一些傳神的字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其韻味。

  提問:

  品味下面的語句。揣摩語氣、語調和重音,研討括號里的問題。

  1.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fā)蔫,靠邊站著。

  (這個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突出了作者什么觀點?)

  2.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碼頭上的一種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這里有什么作用?)

  3.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作者說泥人張的手藝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這么說是不是太夸張了?你怎么理解這種夸張的作用?)

  4.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里的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點的找字,試著將它換成其他的動詞,看看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第1句,句式上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對有絕活人的稱道、佩服。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寫出人們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強調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絕活。第3句,作者并沒有太夸張,這里運用夸張手法,突出了泥人張的手藝高超,無與倫比。第4句,找樂子寫出海張五的囂張氣焰。如將找換成其他的`動詞玩、叫等,表達效果就不夠恰當了。

  (四)分析人物。

  文章刻畫了刷子李和泥人張這兩個奇人,人物性格鮮明。

  提問: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揣摩這些話,看作者對待手藝和手藝人持怎樣的態(tài)度?你認為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下,按作者的觀點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嗎?圍繞這一話題,分小組展開討論或辯論。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在作者看來,人有手藝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絕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我們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領外。還要講求與別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發(fā)展。

  五、拓展訓練

  1.說說你周圍有什么俗世奇人?講一講,讓同學們聽聽。

  學生可以結合本地的風俗民情,互相交流。

  2.教師介紹馮驥才《俗世奇人》一書,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書中的其他篇目,如《蘇七塊》《馮五爺》《藍眼》《蔡二少爺》>等等。

  六、小結

  本文以兩位手藝人(刷子李、泥人張)的高超手藝為話題。作者均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情節(jié)雖然簡單,但安排得曲折有致,敘事一波三折。語言本色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并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

  七、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四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積累文言詞語,掌握一些常用實詞的含義及個一些虛詞的用法。

  2、指導學生朗讀,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熟讀成誦。

  能力目標

  1、學習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2、體會醉與樂的關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曠達情懷和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及其積極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抒發(fā)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復雜情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渲染氣氛

  杜甫說:“文章憎命達”,這話充分地說明了文章與生活處境之間的尷尬關系,這似乎是一個永恒的悖論。一般情況下,文章寫得好的人,他的生活景況都不太順暢。因而又有人說:憤怒出詩人,孤獨出詩人等等,不一而足。我們今天要學的《醉翁亭記》就是歐陽修被貶官滁州時寫下的傳世名篇。

  二、預習交流

  1、關于作者: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學家。天圣八年(1030)中進士甲科,歷任翰林學士、樞密使、參知政事、兵部尚書等,卒贈太子太傅,謚文忠。有政治抱負,早年追隨范仲淹,要求改革時弊,富國強兵;晚年反對王安石新法,趨向保守。為文主張切合實用,重視內容,反對浮靡,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門下,成為宋代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被后世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詩詞、史傳等都有相當成就。散文明暢簡潔,豐滿生動,說理透徹,抒情委婉。《朋黨論》《醉翁亭記》《秋色賦》等尤為著名。其詩平易舒暢,風格與散文相近;其詞表現(xiàn)了風流蘊藉的情調。他的《六一詩話》開創(chuàng)了“詩話”這一新的體裁,為后世詩歌理論的發(fā)展,提供了簡便靈活的形式。有《歐陽文忠公文集》《六一詞》存世。

  2、關于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歐陽修曾參加了以范仲淹為首的改革派,推行“慶歷新政”,不久在政敵的打擊下,改革失敗,范仲淹等降調外任。歐陽修被貶為滁州知州。作為執(zhí)政者的反對派,有很多政見要說,有滿腹的抑郁不平要發(fā)泄。但現(xiàn)在只能從側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與作者同一時期寫的另一篇文章《豐樂亭記》是姊妹篇。

  3、多媒體范讀課文。

  要求大家閉上眼睛聽課文范讀,要想象文中的美景,把文字的描述轉化為圖畫,讓我們神游醉翁亭。多媒體播放優(yōu)美的山水畫,聲屏播放課文朗讀,學生邊賞畫面邊聽讀,感受駢句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

  4、學生試讀課文。

  讀準下面詞語的讀音:

  環(huán)滁(chú) 壑(hè) 瑯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輒(zhé) 霏(fēi)

  瞑(míng) 晦(huì) 傴僂(yǔ lǚ) 肴(yáo) 提攜(xié) 蔌(sù)

  酒洌(liè)觥籌(gōng)弈(yì)翳(yì)頹然(tuí)

  5、學生互讀、輪讀、齊讀課文

  6、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朗讀時要注意21個“也”的語氣不盡相同!耙病贝笾卤磉_了以下幾種語氣:

  (1)陳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環(huán)滁皆山也。 瑯琊也。

  (2)肯定(用于介紹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謂也。

  (3)感嘆(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間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讀時,應通過上述語氣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到“也”字后面應有較長的停頓。

  朗讀時還要注意25個“而”字,讀時應分辨輕重。一般來說,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如: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凡作為連接詞語的“而”和有調整音節(jié)作用的“而”,則可以輕讀。如:朝而往,暮而歸。

  此外,還要注意駢散結合的旬式,讀時節(jié)奏要富于變化,悅耳動聽。

  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陰/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三、落實雙基

  1.合作學習。

  二人合作,參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沒有注解的語句,憑借學過的文言常識解決或查閱工具書解決;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

  說明:引導學生利用書上注解和工具書獨立學習,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設立二人小組來討論全文大意,是為了互相啟發(fā),并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集體解難。

  各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集體討論,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

  3.歸納梳理。

  (1)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寄托

  野芳發(fā)而幽香 開花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離開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 稱指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像張開的翅膀一樣

  雜然而前陳者 交錯的樣子

  頹然乎其間著 文中是醉醺醺要倒的樣子

  (然:形容詞詞尾,可解釋為“……的樣子”)

  (3)而

  溪深而魚肥 表并列關系

  日出而林霏開 表承接關系

  雜然而前陳者 表修飾關系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表遞進關系

  禽鳥知山林之樂, 而不知人之樂 表轉折關系

  (4)也

  表陳述 環(huán)滁皆山也

  表肯定 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嘆 在乎山水之間也

  4、積累成語

  醉翁之意: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賞山里的風景。后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峰回路轉:峰巒重疊環(huán)繞,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復雜。有時也比喻經(jīng)過挫折后出現(xiàn)轉機。

  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

  山肴野蔌:亦作「山肴野湋」。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五、達標測試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磐等欢钚阏(蔚然: )

 、朴型ひ砣慌R于泉上者(翼然: )

 、秋嬌佥m醉(輒: )

  ⑷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

 、蓚鴥E提攜(傴僂: )

 、述』I交錯(觥籌: )

  3.理解翻譯下面幾個句子。

 、派剿畼,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埔胺及l(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巧n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纫讯﹃栐谏,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并背誦全文。

  2.積累優(yōu)美的句子和詞匯,并寫一寫理由。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 老師帶來一副對聯(lián)“翁去八百里,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边@是藏字聯(lián),寫的是--學生答(醉翁亭)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醉翁亭記》,回憶文學常識。生答。

  明確學習目標 默讀

  二、預習交流

  1、指名朗讀課文,要求正確,并強調也,而。

  2、詞義大比拼。兩組學生競賽回答,課件出示。

  三、落實雙基,走進文本,把握主旨

  1、再讀課文,(瀏覽)思考:文章中貫穿全文始終的是哪個字?(樂)

  2、結合本文,說說作者圍繞樂字寫了哪些具體景和事?

  明確:山間朝暮之景,四時之景;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3、那課文中那些句子描繪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時之景?

  (1)明確: A. 山水之景: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 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C.四時之景: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變萬化,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寫景的順序怎樣?指名學生回答。

  明確: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間的變幻的'手法,移步換景,由遠及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山水特寫,可歸納為:群山環(huán)繞圖 → 瑯琊秀色圖 → 釀泉流水圖 → 溪亭展翅圖。

  第二段,利用時間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點,描繪了對比鮮明的晦明變化圖及四季風光圖:“野芳發(fā)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陰”暑氣逼人,“風霜高潔”秋高氣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寫朝暮圖就是一天時間的縱面展開,寫四季景則是橫向鋪排。寫早晚景色變化,抓住“明“晦”的特點,用“日出”“云歸”寫出“林開”“巖暝”的變化景象,成為對比鮮明的兩畫面。寫四時景抓住了山間獨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寫出了迥然有異的四幅圖景。

  作者寫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都蘊涵著作者深深的情懷,因而作者感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边@句話把景與情直接聯(lián)系了起來。

  二、領略文中的人歡。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來欣賞。那么,課文又是如何描寫人們歡樂的場面呢?

  1、 文中怎樣寫出了滁州百姓之樂?

  明確:“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2、. 第三段寫什么:可分為哪幾層?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寫滁人、賓客、太守游瑯琊山的情形?煞譃樗男。分別是“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

  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襯,寫“醉”也是寫“樂”。

  用“至于”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跟前一層是平列。

  3、.為什么在寫“太守宴”前要先寫“滁人游”?

  為了給“太守宴”創(chuàng)設一個歡樂的氛圍,并蘊含著作者與民同樂的旨趣。

  4、.這段的結構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用三個并列的層次來突出最后一個層次。

  在大小環(huán)境和眾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5、滁人歡樂情狀全是從太守眼中看出的。從寫滁州百姓之樂中間,可以體會出什么內涵

  有沒有太守之樂在里邊?

  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

  水。“滁人游”寫得有聲有色——有歌聲和呼應聲,有負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

  此興高采烈出游,是因為生活安定富足,而這又跟太守勵精圖治有關。太守為此而樂,也

  能與民同樂而樂。這是他的政治理想。

  4、太守,眾賓為何而“樂”?

  太守:山水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

  眾賓客:從太守游而樂

  5、那什么樣的樂才是作者所向往的?如何理解“太守之樂其樂”?

  只有樂其樂——與民同樂才是最高層次的樂。進而點明太守不僅樂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與名同樂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太守之樂其樂”是點睛之筆。作者在這里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復雜的感情,既包含娛情山

  排遣郁悶的歡樂,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績——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樂其樂”是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三、達標測試

  1.指導背誦,重點在引導學生從內容理解人手,盡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話,分作三層來理解背誦。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遠而近寫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這里寫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號的由來;最后兩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層,將內容相關聯(lián)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記憶!

  2.逐段背誦。每段限定背誦時間,以培養(yǎng)強記能力。

  四、拓展延伸:

  1、填空。

 、佟蹲砦掏び洝分胸灤┤牡闹骶是( )字,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 )和( )自然結合。

 、谧砦掏び洏O其生動地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并勾勒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圖畫,抒發(fā)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文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在常用它來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詞多義:

  樂:山水之樂( ),太守之樂其樂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陰( )

  臨: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臨溪而漁( )

  3、解釋下列詞語: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山行六七里:

  雜然而前陳者: 名之者誰:

  環(huán)滁皆山也: 臨溪而漁: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 傴僂提攜:

  4、根據(jù)課文原句填空:

  ①全文的主旨句是:

 、谖闹忻鑼懕娰e歡的句子是:

 、勖绹诼(lián)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在干涉別國內政。

  5、至少寫出三個出自本文的成語: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要點】

 。、認識歐陽修“與民同樂”思想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掌握全文的脈絡并理解寫景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3、學習本文精練優(yōu)美、流暢自然的語言。

  第一課時(新授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題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學習生字,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场⑹熳x課文,注意句中停頓。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熟讀課文,注意句中停頓。

  〖教學難點

  題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教學過程

  一、題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薄⒆髡撸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病懽鞅尘埃

  寫于作者被貶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當時只有三十九歲,卻自稱為“蒼顏白發(fā)”的“醉翁”,這有點自嘲的意味。滁州地處江淮之間,交通不便,民風淳樸。歐陽修雖壯年被貶,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嘆,而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當好他的地方官,為百姓辦事。滁州風光秀麗,歐陽修便寄情山水,以詩酒自娛,與民同樂,把內心的抑郁掩壓在山水與詩酒之樂之中。

  3、出處:選自《歐陽文忠公集》。文忠是他的謚號。

  二、學習生字,理解重點詞,熟悉課文內容

 。、生字:

  滁(chú) 壑(hè) 釀(niàng) 潺(chán) 瑯琊(láng yá)

  輒(zhé) 霏(fēi) 暝(míng) 晦(huì) 傴僂(yǔ lǚ)

  洌(liè) 肴(yáo) 蔌(sù) 酣(hān) 觥籌(gōng chóu)

  弈(yì) 翳(yì)

  2、重點詞:

  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樹木)茂盛的樣子。

 、 有亭翼然而臨于泉上者: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 名之者誰:為……命名

 、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 野芳發(fā)而幽香:香花

 、 佳木秀而繁陰:發(fā)榮滋長

 、 傴僂提攜: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 宴酣之樂:盡興地喝酒

 、 觥籌交錯:酒杯;酒籌

  三、朗讀課文,注意句中停頓

  第二課時(閱讀理解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點字詞含義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及難點

  同上。

  〖教學過程

  一、第一段

 。薄⒗首x,注意句中停頓。

 。、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提問檢查理解情況:

  ⑴ 滁州的地理特點? “環(huán)滁皆山也。”

 、 西南諸峰的特點? “林壑尤美”

 、 瑯琊山的特點? “蔚然而深秀”

 、 亭的位置? “臨于泉上”

 、 “來飲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 自號醉翁的原因?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⑺ 劃分層次?

  第一層:亭的自然環(huán)境。(……醉翁亭也。)

  視覺角度:俯──仰

  空間角度:遠──近;大──小;整體──局部──個體

  第二層: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小結:

  總寫醉翁亭秀麗的自然環(huán)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

 。薄⒗首x,注意句中停頓。

  2、檢查重點詞。

 。、學生串譯。

 。、提問檢查理解情況:

 、 朝暮景色的特點?

  “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

  ⑵ 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 “樂亦無窮”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

  5、小結:分別描寫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三、第三段

  1、朗讀,注意句中停頓。

 。、檢查重點詞。

 。场W生串譯。

 。、提問檢查理解情況:

  ⑴ 酒宴上陳列的東西?

  ⑵ 描寫“宴酣之樂”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

  ⑶ 描寫太守形象的句子?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

  ⑷ 劃分層次?

  ① 滁人游山之樂 (……游也。)

  ② 眾賓宴飲之樂 (……歡也。)

 、 太守宴醉之樂 (……醉也。)

 。、小結:描寫太守與滁人游山宴飲之樂。

  四、第四段

 。、朗讀,注意句中停頓。

 。病W生串譯。

 。、提問檢查理解情況:

  ⑴ 描寫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 理解本段襯托手法的運用:禽鳥之樂──游人之樂──太守之樂

 、 寫醉與樂統(tǒng)一,點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樂”

 。、小結:寫酒宴散,眾人歸的情景。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5

  知識與能力:

  能夠積累并運用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能夠抓住線索概括本文的情節(jié);能夠從科幻小說的文體特點入手,分析和理解本文的主題。

  過程與方法:

  能夠從情節(jié)入手,迅速理清本文的結構,整體把握文章內容;能夠根據(jù)文章中人物的活動,把握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點;能夠結合社會現(xiàn)實,說出文章的社會價值。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能夠對文中人物的所作所為進行譴責;能夠結合社會現(xiàn)實,對人類社會中的一些愚昧、短視行為作出恰當?shù)脑u價。

  教學重點:

  能夠對文中的人物做出恰當?shù)脑u價。

  教學難點:

  能夠對結合社會現(xiàn)實理解作品的主題。

  教學過程:

  導入語: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相互交換蘋果,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然而,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思想,那我們將同時擁有兩種思想!薄挷{

  一、熟悉課文

  1、請學生在把握以下字詞的讀音的基礎上迅速閱讀全文,把握內容,辨明文章文體。

  哂笑 牟取 眾目睽睽 棘手 鉚釘

  莫衷一是 貪婪 履行 高樓大廈

  2、指出與文中成語相關聯(lián)的人、物。

  深不可測 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爭先恐后 無所不知

  小心翼翼 眾目睽睽 胸有成竹 不容置疑 異口同聲

  機不可失 時不再來 爭先恐后 源源不斷 心安理得

  萬無一失 逍遙法外 一視同仁 任勞任怨 雨后春筍

  得意洋洋 微不足道

  4、在本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四篇文章,它們的文體分別是議論性散文、報告文學、科學小品文、散文。那么,你認為本文的屬于什么文體?

  明確:微型小說、科幻小說

  5、說一說,你的依據(jù)。

  明確:①微型小說——本文篇幅短小,字數(shù)較少(微型);

 、诳苹眯≌f——內容圍繞著一個幻想出來的深不可測的洞展開(幻想),題材與環(huán)境保護有關(科學);

 、圩⑨將伲盒切乱(1926—1977),日本現(xiàn)代科幻小說作家,以微型小說著名,作品最大特點是構思巧妙。

  教師補充:人們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科幻小說的三要素;星新一沖破了微型小說的篇幅限制,小則兩三千字,多則四五千字。

  二、梳理情節(jié)

  1、想一想,以前學過的哪些內容對學習本課有幫助?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舊知:以前學過的知識——文章的線索、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性格分析的方法等,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篇文章。

  2、你能否利用已有的知識,對本文的情節(jié)加以梳理,并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的內容?

  明確:現(xiàn)洞(開端)——探洞(發(fā)展)——填洞(高潮)——?(結局)

  3、你覺得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

  學生談看法。

  4、你覺得本文的.情節(jié)是否符合注釋①“作品最大特點是構思巧妙”這一評價?

  學生談自己的看法。教師引導學生對其好處略加討論。

  三、探究主題

  1、本文寫到了很多人物,你認為誰應該為這一結果負責?請結合具體情節(jié)加以分析。

  現(xiàn)洞:村里人

  探洞:村民及村長、看熱鬧的人、新聞記者、學者、投機商人

  填洞:商人及其伙伴、政府官員、職位較低的工作人員、城市里的居民們、訂了婚的姑娘們、警察、罪犯、工人

  學生談自己的看法。

  2、是什么讓這些人集體犯錯呢?

  教師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fā),從文中人物的身份出發(fā),分析其共性。

  3、討論:

  (1)通過以上分析,你覺得這篇小說的是主題什么?

  (2)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寫作手法。

  2.理解說明文知識性很強的這一特點。

  3.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旅鼠的特點。

  2.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

  3.由學生自己講述課文內容,解答旅鼠之謎。

  4.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媒體資源中的圖片,一邊導入: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他們的奧秘。今天學習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也會產(chǎn)生探索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讀課文并思考:

  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夠根據(jù)條件控制繁殖。

  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三、探究活動:

  1.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

  2.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庇懻撘幌,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tǒng)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生說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四、小結: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shù)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shù)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五、布置作業(yè):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熟讀美讀課文,理解“絕、拿、強、更、癡”等字。

  2、賞析雪后奇景,體味白描手法。

  3、解讀張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學重點:

  賞析雪后奇景,體味白描手法。

  三、教學重難點:

  解讀張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ǔ鍪舅姆骱L光圖片)你知道這些圖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風光嗎?

  是西湖。

  回憶一下我們曾學過哪些有關西湖景色的詩詞。

 。ê芎,看來大家積累了不少古詩文,善于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一__寶呢)

  有人說,西湖觀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霧景,霧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筆下西湖的陰晴風雨已經(jīng)被描繪得變幻多端,搖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將有怎樣一番動人的意韻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張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領略西湖的雪景。

 。ǘ┝私庾髡

  誰告訴我張岱是誰?你是通過什么了解到張岱的?(你表現(xiàn)很棒,因為你懂得借助工具書、注解來預習課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仕”?——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說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這節(jié)課我們就賞讀《湖心亭看雪》。

 。ㄈ┏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讀順,讀通

  下面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老師來考考大家,這些字音你都讀準了嗎?

  橈毳衣霧凇沆碭一芥鋪氈強飲(幻燈)

  下面老師請一個學生讀課文,這次要求更高一點,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注意節(jié)奏。

  好,你不僅讀得字正腔圓,而且讀得有板有眼。

  2、讀懂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F(xiàn)在我們來齊讀一遍,讀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一個字,一個評價張岱的字。

  “癡”

  “癡”說通俗點就是什么?

  傻,笨,舉止異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為就是古怪,顯得呆氣。比如:有一位老師,研究數(shù)學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數(shù)學題。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電線桿,他忙道歉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現(xiàn)在,我們說張岱也很癡,舉止也有些異常。

  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嗎?

  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獨往湖心亭看雪。

  冬天看雪有什么難理解的呢?

  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

  絕?消失

  想到了哪首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為什么這時會鳥飛絕,人蹤滅?

  天太冷。

  可以說是天寒地凍呀,作者還選擇了哪個時辰前往看雪?

  更定

  更定?

  晚上八點

  天寒地凍時晚上8點,你會做些什么?

  躲在空調房看電視,躺在被窩看書。

  張岱卻選擇去湖心亭看雪,你能從他的行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嗎?

  有著與眾不同情趣的人,是個孤獨的人。

  張岱說是獨往,真的是一人去的嗎?有沒有同行的人?

  舟子。

  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舟子不是看雪人,不能說同往看雪。另外張岱很清高,孤傲,不愿與舟子為伍。

  是呀,蕓蕓眾生不可為伍,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張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清高自守。

  (四)賞析雪景,體味白描

  孤傲的張岱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樣的雪景呢?請讀出文中集中描寫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讀出氣勢和感情。

  寫雪景的有兩句。我想請男、女同學合作來讀一遍。男生讀前句,__讀后句。大家想想,為什么請男生讀前句?

  因為這句顯得很有氣勢,而男生就很有氣勢。這句寫的景很大氣,應該男生讀。

  很好。那就請男同學讀出這種大氣、讀出氣勢來。

  你們說讀好哪幾個詞,就能讀出浩大的氣勢來?

  讀好“上下一白”。

  三個“與”也要讀得舒緩點。男生再讀一遍。

  這次讀得真好。不過,我發(fā)現(xiàn)了這句話中的一個問題。

  (屏顯:“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币痪渲,三個“與”顯得拖沓應去掉,你認為呢?)

  我認為不能去掉!芭c”字寫出天、云、山、水萬物融為一體,難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去掉呢?

  去掉的話,仿佛物與物之間有了界線似的,分開了,沒有那種天地蒼茫的意境。

  品得多好!我真的很佩服,F(xiàn)在__讀一讀后句,你們說說要讀出什么意

  味?

  輕柔點、渺小的味道。

  女同學讀得很好,尤其是量詞讀得真好。只是這些量詞用的妥當不妥當呢?我們一般會選擇這樣的量詞來形容這些物呢?

 。ㄆ溜@:“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笔遣皇且某伞伴L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而已”?為什么?)

  不要改。這樣寫,更好地表現(xiàn)了朦朧。

  更好地表現(xiàn)了霧凇沆碭,天地蒼茫的意境。

  景物的渺小。

  這些景物為什么會顯得這么渺?

  天地一片蒼茫,顯得很空曠、浩大。

  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間,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讓我們頓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感。

  聽到你們這樣精彩的發(fā)言,真是美的享受。如果要我們描寫一段雪景,你會怎么描寫?

  我會用上一些比喻和優(yōu)美的詞句。

  張岱用了修辭手法沒有?

  沒有。

  這樣寥寥幾筆,不加渲染,勾畫景物的寫法叫什么手法?

  白描。

 。ㄆ溜@:張岱用白描的手法,寫出了天地之浩大蒼茫,人物的渺小輕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

  一切景語皆情語,透過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隱隱約約感到作者具有怎樣的品性嗎?

  超凡脫俗、孤獨

  你已經(jīng)觸碰到了張岱的內心。我們看看張岱對自己的敘述,進一步去了解他。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

  ——《自為墓志銘》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

  ——《〈陶庵夢憶〉自序》

  經(jīng)歷國破家亡的重大變故,張岱的心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不再追求繁華靡麗,因為這一切都是過眼云煙。

  是的,他不在追求外在,轉而注重自身的內心世界了,追求與自然的融合了。

  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天地蒼茫,感受天人合一。

  這么融情于景的佳句,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背呢?同學們讓我們背起來吧!

  (五)解讀張岱之癡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孤獨脫俗的張岱到湖心亭看雪,不想亭上早有了人。是誰呢?

  金陵人。

  金陵人在亭上見到張岱心情如何?用文中的詞表述:大喜。

  同學們你們揣摩一下這個大喜,用朗讀來表現(xiàn)大喜之情。

  讓學生朗讀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我聽出了欣喜和激動啊。你現(xiàn)在可以把這句話譯成現(xiàn)代漢語嗎?

  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這樣的`人。

  這樣?怎樣?文言文翻譯中有時可以增添成分,讓意思表達的更明確,現(xiàn)在就請你在這樣的人間加上詞語。

  有此雅興之人!有高雅情趣的人!有此豪情之人!有此志同道合之人!有此超凡脫俗之人!……

  金陵人在湖上遇到張岱,喜悅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張岱也和他們一樣滿心歡喜嗎?

  強飲三大白而別

  “強”字做什么解釋?

  盡力。本不想喝酒但是此情此景不得不喝,勉強喝下三大白就匆匆告辭。

  張岱為什么沒有金陵人那份喜悅激動呢?

  張岱是孤傲的,他選擇這一特殊時間出行,本想獨享西湖雪景之美,不想被人擾了清凈。

  另外,我們要學會“知人論文”,結合張岱的生平,我們或許更能理解張岱當時的心情。讓我們把目光__到課文注釋一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仕”?

  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說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陶庵夢憶》,憶什么?憶前塵影事。

  引用資料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駭駭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作自挽詩,每欲引決……

  ——《〈陶庵夢憶〉自序》

  是什么讓張岱無法大喜?

  思念故國的愁緒。

  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字里行間我們總能讀到這種追念故國的情思。請默讀全文,試著尋找作者表達對已逝明朝留戀的詞、句。

  崇禎五年十二月

  這是什么紀年?明。文章寫于明亡后清朝時。

  實際上,張岱集子中凡紀昔游之作,大多標明朝紀年,以示不忘故國。

  ——《詩的小品小品的詩》

  張岱就是這樣癡迷于他的故國。

 。ㄎ澹┬〗Y課文

  老師:同學們,我們通過找“癡行”、品“癡景”、議“癡心”,已經(jīng)體會到了張岱的癡,他是個怎樣的人呢?請你用“好個______________的張岱”的句式評點張岱其人。

  好個孤獨的張岱。好個清高的張岱。好個癡人張岱。好個超凡脫俗的張岱。好個癡迷自然的張岱。好個思戀故國的張岱。好個內心孤獨的張岱。

 。┡錁防首x,讀出情味。

  最后讓我們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讀著文字,走進西湖雪景,走進張岱。

  結束語:

  和張岱同時代有一位文人叫張潮,他曾經(jīng)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__;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因閱歷之淺深,所得之淺深耳”!逗耐た囱芬欢ㄟ有更多的滋味,同學們在未來的日子里慢慢地感悟吧。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8

  學習目標

  1、誦讀積累,理解課文大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2、品讀賞析,體會白描手法、人物語言的妙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導語設計1:

  被譽為“人間天堂”的西湖,無數(shù)文人墨客曾為它留下佳作。關于西湖的詩句,我們耳熟能詳?shù)挠小坝盐骱任髯,淡妝濃抹總相宜”“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詩人心中有一個春天,他筆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詩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筆下的西湖就溫柔纏綿。可見,擁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就能看見不同的西湖。

  導語設計2: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边@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詩,詩中“寒江獨釣”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懷叫人贊嘆。而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則營造了另一番意境,抒發(fā)了別樣的情懷。今天讓我們隨著張岱,走進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二、自主學__—預習與展示

  1生字注音

  更(gēng)定擁毳(cuì)衣崇禎(zhēn)

  沆碭(hàng)(dàng)余舟一芥(jiè)鋪氈(zhān)對坐

  余挐(ná)一小船喃喃nán霧。╯ōng)

  2生詞注解

 。1)通假字

  挐一小船挐:通:“橈”撐船。

 。2)一詞多義。

  一:①上下一白全②長堤一痕數(shù)目,最小的正整數(shù),大寫是“壹”

  更:①更定舊時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②更有癡似相公者還

  是:①是日更定這②問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肯定的判斷或解釋

  絕:①絕消失②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

  (3)古今異義。

  ①余住西湖古:我。今:剩余,多余。

  ②余挐一小船古:撐、劃。今:捉拿、手拿、拿腔拿調

 、塾鄰婏嬋蟀锥鴦e古:酒杯。今:顏色、光亮、沒有效果、無報償

 、苁侨崭ü牛哼@,代詞。今:用于判斷,或與“非”相對

  3作者名片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著作頗豐,今存有《瑯奈募》《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等。

  4背景追溯

  張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過著布衣悠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參加過抗清斗爭,后來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短这謮魬洝泛汀段骱䦃魧ぁ芳磳懹谒魍鋈肷揭院蟆芯拺淹麸L月繁華,追憶前塵往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本文選自《陶庵夢憶》。

  三、合作學__—探究與交流

 。ㄒ唬┱w感知

  1播放朗讀,學生聽讀,再跟讀。留意文章敘了什么事,寫了什么景。

  2思考回答幾個問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告訴了我們什么?(點明時間、地點。)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從哪種感覺來寫?(從聽覺來寫。)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大氣的嚴寒;也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筆,突出游興強烈。)

  (3)“是日,更定矣,余籋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雪!

  這么冷的天氣,才凌晨時分,作者獨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嗎?(孤懷雅興,孤高自賞。)

  (4)“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边@幾句寫雪景,有什么特點?(寫西湖雪景,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

  齊讀第1自然段。

 。5)齊讀第2自然段。

  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已經(jīng)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

 。6)齊讀第3自然段。

  作者看到了什么?和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即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翻譯這段內容。)

 。ǹ匆娪袃蓚人已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痛飲了三大杯,然后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作者和這些人相遇飲酒共話的情境,使我想起兩句詩:“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作者不善飲酒,卻“強飲三大白”,真可謂“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是尾聲,你怎樣理解這個“癡”字?(舟子說作者“癡”,又說還有像作者一樣“癡”的人,實際上是突出作者的“癡”。)

  “喃喃”一詞,你看出了什么?(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舟子自言自語、大惑不解的狀態(tài)。)

 。ǘ┥顚永斫

  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筆墨寫人,對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話作結,有何意義?

  【交流點撥】文章的標題是“湖心亭看雪”,人們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定勢思維:看雪就是寫雪景,但這篇文章卻用了近一半的篇幅來寫人,寫奇遇,寫飲酒,抒感慨,豐富了文章內涵。繪景寫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為有了人的活動更具魅力。張岱的文章寫景,同時也寫觀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點睛之筆,往往在此。結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一個“癡”字,似貶實褒,對作者到湖心亭賞雪這一行為給予了肯定與贊賞,不僅如此,還包括了對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與贊賞。

 。ㄈ┳哌M語言

  1找出寫景的句子并體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寫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點?

  【交流點撥】“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弊髡邔懢笆褂昧税酌枋址,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來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不渲染不雕飾,簡潔樸素自然,如一幅寫意山水畫卷。表現(xiàn)出悠遠脫俗的情味。然而,寧靜之中,我們仍然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漂泊無依、茫然、無奈的傷感。

  2文章開頭說作者“獨往湖心亭看雪”,這里又說“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是否矛盾?談談你的.理解。

  【交流點撥】不矛盾。在作者看來,蕓蕓眾生不是為伍,一個“獨”字表現(xiàn)了文人雅士的孤傲。

 。ㄋ模┳哌M寫法

  人與景相融合。人與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如第2自然段寫景,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笔敲CQ┚爸械牧咙c,作者以其精準的感受,體會到隱藏在簡單背后的震撼力,使宇宙的空闊與人的渺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景物因此有了內容。湖心亭巧遇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情緒的變化一波三折,是“看雪”行動的延伸。人的參與,給本來顯得有些冷寂、單調的景物注入了生機。

 。ㄎ澹┳哌M主題

  本文通過對西湖壯觀的雪景的描寫及湖心亭奇遇的記敘,表現(xiàn)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和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

  四、板書設計

  湖心亭看雪

  張岱

  癡行:大雪獨行

  上下一白

  癡景(奇景):一痕、一點、

  一芥、兩三粒

  癡情(雅趣):知己之樂

 。òV人就是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

  白描:抽象、概括

  渲染:形象,具體

  五、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寫的也是雪景,也寫到人的活動,體會它和本文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感情上的不同之處。

  【交流點撥】在描寫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督分饕褂煤嫱惺址,景為人設。在表達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9

   【導學目標】

  1、初步領會形同神似的仿寫要求。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了解仿寫的基本類型,掌握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課時計劃】2課時第一課時重在寫作指導;第二課時完成學生習作,集體評議。

  精彩導入激發(fā)興趣

  有一位哲人說過:“仿寫是寫作的開始,是觀察的基礎,是醞釀的基礎,是想象的基礎,是積累的基礎,也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边@么重要的仿寫,我們該如何去寫呢?先看一篇例文。

  例文引路掌握要點

  流年匆匆,母愛相隨

  天空依舊蔚藍,遠山依舊爽朗。踏著羊腸小道,按捺不住滿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腳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門而望……

  母愛,又何只會在短暫的分別后凸顯,當記憶的涓涓細流靜靜淌過,我發(fā)現(xiàn),原來它一直與我相隨。

  小時候,母親是那溫馨的小屋——

  我靜靜地坐在小屋內,小腦袋不時向窗外探望著。每天的此時,媽媽總會那么神奇地出現(xiàn)。腳步聲!我驚喜地跑到門前。“吱——”門被輕輕推開,門外是那熟悉的身影。雖然夜色已深,我卻感覺到那身影帶著光亮,帶著溫暖!拔一貋韲D——”媽媽快步向我走來,微笑著,輕輕蹲下,緊緊摟住我!岸亲羽I了沒?”“冷不冷?”“一個人在家想媽媽嗎?”媽媽的雙眸中充滿無盡的擔憂與心疼。

  溫馨的小屋內,無盡的母愛在蕩漾。

  后來啊,母愛是那雙拭淚的手——

  我拒絕一切光亮,關掉所有的燈,獨自忍受著考試失利的心痛……“啪”,燈照亮了眼前的試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數(shù)。于是,我再也無法忍耐,放聲大哭。淚眼朦朧中,媽媽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頭,媽媽的眼眸中分明滿含著疼惜……“媽媽——”我更加心痛。突然,一雙印記著勞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間,我的臉好溫暖。媽媽的手指輕輕在我的眼角滑過,帶走那已變涼的淚水,帶來了那滿是鼓勵的話語:“從頭再來,哭泣不屬于你,要贏得微笑,媽媽相信你!”

  那雙手,總在黯淡的日子里為我擦亮心情。

  而現(xiàn)在,母愛是那幸福的叮嚀——

  吃完早餐,媽媽早已為我拿好了書包,在清晨的陽光中,笑著送我。她陽光下的笑容閃耀著金色的光輝,我被幸福地觸動著。“到轉彎處要小心啊”“中午早點兒回來吃飯啊”……于是,我?guī)е宄筷柟獍愕男腋,奔向學!

  時光點滴逝去,母愛如泉涌來!

  思緒從記憶中回到現(xiàn)實,猛然發(fā)現(xiàn),我離家更近了!離母親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想一下子飛到家中,依偎著母親,繼續(xù)讓那愛包圍著我,永隨著我……

  點評:巧化名詩領片段,鏡頭分呈著華章。像電影鏡頭一樣,作者為我們截取了三幅簡單小巧、溫情彌漫的畫面:“小屋守望,母愛蕩漾”“痛哭流涕,母親拭淚”“離別之際,叮嚀不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選用了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詩中的三個經(jīng)典句子“小時候……”“后來啊……”“而現(xiàn)在……”領起下文,完美和諧地將幾個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片段串接起來,線索清晰洋溢著濃濃的流年匆匆之感嘆、母愛相隨之幸福。

  文題展示

  1、《安塞腰鼓》中運用反復、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描寫黃土高原上人們打腰鼓時的場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氣勢。試選擇文中的一個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辭手法,描寫一個場景。200字左右。

  2、在《阿長與Q山海經(jīng)R》中,作者運用欲揚先抑的寫法描繪人物形象,給人印象深刻。選擇一個人物,模仿這種寫法,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寫法指導

  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結構。比如張中行的《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葉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寫起,回憶了關于葉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寫這些事情之前,先總說葉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別從葉圣陶先生為人“寬”和“嚴”兩方面展開敘述。文章雖然寫了不少事情,但都圍繞“寬”和“嚴”兩方面選材,篇章結構比較清晰,這些事情并不顯得雜亂。寫人物時,可以模仿這樣的篇章結構,圍繞人物的特點,從多個方面組織材料進行刻畫。

  其次,還要注意借鑒范文的寫作技巧。比如《安塞腰鼓》中的“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喻體放在本體前面,突出喻體,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們在寫作中也常會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試著模仿這種句式,看看表達效果是否更好。

  總之,學習仿寫,要根據(jù)所寫內容和表達的需要,選擇和確定具體的仿寫點。對于你覺得精彩的地方,要細心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寫的,為什么這樣寫。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樣去仿寫,最好還能有些變通和創(chuàng)新。仿寫只是寫作入門的途徑之一,真正學會寫好文章,還有待自己進一步的創(chuàng)造。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10

  第六單元 復習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本單元課文中實詞的意義和常見虛詞的用法。

  2.理解文中出現(xiàn)的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的意思。

  3.領會句意,把握課文思想內容。

  4.領會文中作者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賞析古詩文的能力。

  5.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學習生動、形象的寫景方法。

  6.識記有關常識,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思維的哲理性,培養(yǎng)觀察能力以及鑒賞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yǎng)樂觀的志趣,豁達的胸懷,進取的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感受自然美,欣賞生活情趣美。

  二、學法指導

  1.撰寫100字左右的單元內容概述。(課前)

  2.自制文體,文學常識積累卡。

  3.自制實詞、虛詞積累卡。

  4.自制名句積累卡。

  5.通過練習加以鞏固。

  6.進行能力遷移訓練。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體會個性鮮明的寫入方法;

  2.學習生動、形象的寫景方法;

  3.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

  解決辦法:一是反復吟詠、背誦。二是討論歸納。

  四、課時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進行知識搶答

  2.交流積累卡。

  3.練習鞏固。

  4.能力遷移訓練

  七、教學步驟

  (一)概述單元內容

  本單元所選課文有的寫人,有的寫景,有的記事,有的抒情。要注意體會《五柳先生傳》的寫人方法,《小石潭記》中生動形象的寫景以及《觀潮》中的語言描寫。同時要背誦五首詩歌,悉心體味其中的名句。

  (二)知識搶答

  1.有關文學常識

  2.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宇

  3.名句背誦

  (三)歸納常見虛詞的用法

  (四)鞏固練習

  背誦默寫

  1.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七言絕句《秋詞》

  2.《五柳先生傳》中描寫五柳先生生活貧困的句子是

  3.全石以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差披拂。

  4.蘇軾詞《浣溪沙》中著重描寫清泉寺的外部環(huán)境,以襯托寺廟清靜和優(yōu)雅的三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點語段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文后問題。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年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相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解釋文中加點詞。

  (1)佁然:愣住的樣子 (2)傲爾:忽然

  (3)逝:離去 (4)邃:深

  2.把上文畫線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牙公似的凹凸交錯,沒法知道它的源頭了。

  3.上文第1段,作者寫潭水時,通過游魚、陽光、影子等具體的描寫,突出了潭水 清澈透明 的特點。

  4.作者描寫魚,采用了動態(tài)和靜態(tài)描寫的方法。上文描寫魚靜態(tài)的語句有 怡然不動 ,描寫魚動態(tài)的語句有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5.第2段運用了形象的比喻:“斗折”寫的是 溪身 ,“蛇行”寫的是 溪水 。

  6.潭上四周景色給人的'印象是什么?作者這樣描寫抒發(fā)了自己怎樣的心情?

  (六)能力遷移

  臨江之人畋(tián),得幼麋,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意。幼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之友也,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

  三年,麋出門外,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釋]畋:打獵。怛:恐嚇。

  1.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B)

 、俚糜作纾笾(養(yǎng))

 、谌喝瓜,揚尾皆來(搖動)

 、凵允古c之戲(玩耍)

  ④積久,犬皆如意(心滿意足)

  ⑤以為犬良我之友也(友善)

 、薜钟|偃仆(俯臥)

 、咭驷(親近)

  ⑧狼藉道上(指幼麋尸骸散亂)

  A.①④⑧ B.①③⑦

  C.②⑤⑦ D.②⑥⑧

  2.下列加點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D)

 、倥R江之人畋②得幼麋,畜之

 、燮淙伺,怛之④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

 、萆允古c之戲⑥忘己之麋也

  ⑦以為犬良我之友也 ⑧與之俯仰甚善

  ⑨共殺食之

  A.①⑥⑦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⑨

  3.為下列各句選擇正確的意思。

  (1)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C)

  A.從這后每天抱著幼麋靠近群狗,經(jīng)常性地把幼麋給狗看,只是讓它別亂動。

  B.從這后每天抱著幼麋走近群狗,給狗看幼麋(讓它們彼此)熟悉,并讓狗不要亂動。

  C.從這后每天抱著幼麋走近群狗,經(jīng)常性地把幼麋給狗看,并讓狗不要亂動。

  D.從這后每天抱著幼麋靠近群狗,給狗看幼麇(讓它們彼此)習慣,只是讓幼麋別亂動。

  (2)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B)

  A.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時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時常舔著它們的舌頭。

  B.群狗害怕主人,與幼麋在一起時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時常舔著它們的舌頭。

  C.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時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時常用舌頭去舔幼麇。

  D.群狗害怕主人,與幼麋在一起時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時常用舌頭去舔幼麇。

  4.下列關于文章內容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

  A。幼麇能和家犬一起玩耍,是因為家犬和幼麋相處久了,彼此較熟悉,也較友善。

  B.幼麋“至死不悟”,是因為它始終未搞懂家犬與外犬有什么區(qū)別。

  C.臨江之人對幼麇不恰當?shù)谋幼o和寵愛,是導致幼麇悲慘遭遇的原因之一。

  D.本文的寓意是說明不增強自身的生存斗爭能力,一味倚仗權勢而隨心所欲,只能落得悲慘的下場。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11

  內容預覽:

  16.云南的歌會

  沈從文

  教學目的

  1.分析本文結構,理解散文特點。

  2.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歌會習俗。

  3.掌握本文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散文特點、結構。

  以讀講、探討方式圍繞課文內容和結構展開。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迤(yi2)西 譬(pi4)喻 糯(nuo4)米 蹲(dun1)踞

  忌諱(hui4) 酬(chou2)和 鐵箍(gu1) 熹(xi1)微

  2.解釋下列詞語。

  引經(jīng)據(jù)典:引用經(jīng)典中的語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諱:忌怕而隱避。

  扶搖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別開生面:另外開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為交際往來。

  悠游自在:快活的樣子。

  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

  熹微: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

  淳樸:誠實樸素。

  二、導人 ’

  在云南一些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每逢集會或節(jié)日,人們聚集在一起,即興歌唱,互相問答,游戲傳情。這種古老的歌會形式,蘊涵著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自然引發(fā)了作者濃厚的興趣與由衷的贊賞。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苗族,湖南鳳凰人,歷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lián)大、北京大學教授,<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散文、小說創(chuàng)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復述文中描繪的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

  學生自評、互評。

  四、學習課文

  1.指定學生甲誦讀1~3段。

  指定學生乙誦讀1~3段。

  評議優(yōu)劣。

  2.歸納第一段:引出歌會地方。

  3.討論并歸納第二段的中心內容。

  分析:“這是種別開生面的`場所……卻互不見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隨口而出!

  “在場的既多內行……解口渴去了”

  爭論后歸納:寫歌會的場所、方式、勝負的情況。

  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結

  了解文章描寫的別開生面的云南歌會,表現(xiàn)了云南人民無限趣味的生活,給讀者嶄新的視野。

  六、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1日課

  聽寫詞語,并用其中的三個詞語口頭造句。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樸

  即物起興 引經(jīng)據(jù)典 悠游自在 龍吟鳳噦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

  (一)誦讀三~五段

  師生點評誦讀情況。

  (二)討論第三段內容

  歸納:寫女歌手的情況(性情、外貌、穿著、本領。)

  (三)討論第四段內容

  1.本段屬于什么描寫?

  (環(huán)境描寫、景物描寫。)

  2.本段側重寫什么?

  明確:歌聲不斷。

  (1)山鳥呼朋喚侶(戴勝鳥、云雀)。

  (2)趕馬女孩子唱山歌。

  環(huán)境:樹林、山坡、花。

  側重“各種美妙有情的歌聲”。

  (四)討論第五段。

  1.段落主要內容:

  寫“金滿斗會”。

  2.發(fā)起、處所、人數(shù)、曲名、唱法(聲響)、時間、參加者(婦女飾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師傅。

  三、討論問題

  (一)下面兩段人物描寫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1.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xiāng)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發(fā)盤在頭上。

  2.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

  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沈從文<邊城>》

  (明確:兩段人物描寫不同點是個別與群體,一重精神,一重具體的衣服。第二段文字還運用了比喻的修飾方法,把人物描寫得惟妙惟肖。)

  (二)課文第四段,用許多筆墨描寫由呈貢進城時一路的景色,寫“開滿雜花的小山坡”,“各種山鳥呼朋喚侶”,還有戴勝鳥和云雀的歌唱。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關系?你覺得作者寫這些有什么用意?

  (明確:用環(huán)境作背景,達到詩情畫意的效果。)

  四、拓展訓練

  課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謠,分小組進行交流,看看哪些屬于“見景生情,即物起興”,哪些屬于“用提問題方法,等待對方答解”,哪些屬于“唱其他故事,貫穿古今,引經(jīng)據(jù)典”的。有興趣的同學,不妨選擇一兩首唱一唱。

  學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較。

  例如:陜北民歌《信無防字》福州民歌(真鳥仔,啄波波,三歲孩子會唱歌……一條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難去放牛)……

  五、小結

  《云南的歌會》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三個場合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雖然是描寫音樂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在教學中必須扎扎實實地從文本出發(fā),引導學生品析詞語、句子,感受語言文字創(chuàng)設的美妙情境。

  六、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訓練四。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12

  知識目標:

  掌握生字詞和文學常識。

  能力目標: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2、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緬懷“苦難”的情懷及學習作者苦中作樂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2、體會作者緬懷“苦難”的情懷及學習作者苦中作樂的精神。

  教學難點:

  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法、探究法、分組討論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問導入 (2.5分鐘 8:50:00)

  師:同學們,如果要用一種顏色形容你的童年,你會選擇什么顏色?為什么?

  生:

  師:我會選擇綠色。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小山村,雖然物質匱乏,卻是我和小伙伴快樂的天堂,我們游戲的道具全都來自大自然:春天用野草和泥巴過家家、夏天拈一片細長葉子吹口哨、秋天比賽爬樹或者爬竹竿、冬天到水田里砸一塊冰用草繩拴著玩,偶爾還會舔上幾口。

  師:我們的童年絢麗多姿難以述盡,而季羨林先生卻說“自己的童年是一片灰黃”。季老先生為何這樣說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到季羨林的《我的童年》一文中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出示課件】 (4分鐘 8:52:30)

  1、生字詞注音(四位學生上臺在黑板上注音,其他學生在草稿本上注音)

  yù chuán shū nì sù líng dīng gēng

  教諭 椽子 生疏 溺愛 肅然起敬 孤苦伶仃 萬象更新

  hún è méi cuān lù nìng

  渾渾噩噩 光大門楣 躥房越脊 綠林英雄 寧大嫂

  【更改后齊讀】

  2、詞語解釋

  教諭:學官名。宋京師小學和武學中設。元、明、清縣學均置,掌文廟祭祀、教育所屬生員。

  生疏:不熟悉;疏遠,關系不親密

  瑣事:繁雜零碎的事

  溺愛:對自己的孩子過分寵愛

  肅然起敬: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chǎn)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chǎn)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萬象更新:萬象:宇宙間一切景象;更:變更。用作褒義。多用來形容景象或事物發(fā)生變化;呈現(xiàn)出新的氣象。

  孤苦伶仃:伶仃:孤獨,沒有依靠。孤單困苦,沒有依靠。

  相依為命:互相依靠著過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

  不以為然: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渾渾噩噩:形容無知無識,糊里糊涂。

  習以為常:指某種事情經(jīng)常去做,或某種現(xiàn)象經(jīng)?吹,也就覺得很平常了。

  綠林英雄:泛指結伙聚集山林中的反抗政府或搶劫財物的組織集團。

  龍肝鳳髓: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3、作家作品 (3分鐘 8:56:30)

  (1)學生簡介

  (2)教師補充【出示課件】

  季羨林(1911.8.6~20xx.7.11):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學者、翻譯家和作家。季羨林先生精通12國語言:漢語、南斯拉夫語、梵語、阿拉伯語、英語、德語、法語、俄語、吐火羅語等,翻譯了大量作品。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季羨林在大陸被許多人尊重,并被奉為中國大陸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本文選自《季羨林自傳》:季羨林先生用自己的筆,講述了他從山東臨清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長為學貫中西、享譽海內外的學術大師的人生歷程,記述了他九十多年來所遇到的人和事,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展示了他個人的奮斗經(jīng)歷和情感世界。

  三、研讀探究

  1、季先生在介紹自己的童年生活時,一開始就說“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來,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同學們,“灰黃”的顏色可以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1.5分鐘 8:59:30)

  明確:荒涼、沒有生機、沒有希望、帶著饑餓和痛苦。

  2、作者為什么說自己的童年是“灰黃”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全文,勾畫批注要點,然后小組討論歸納。(討論3分鐘,歸納4分鐘 9:01:00;9:04:00)

  明確:出生時社會 混亂黑暗、家境衰落貧窮至極、平日生活異常艱苦、六歲離開母親去濟南。

  資料補充:

  ①季羨林出生于1911年。那一年,革命運動風起云涌,中國發(fā)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20xx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北方發(fā)生瘟疫,南方發(fā)生水災。社會 混亂得一塌糊涂。

  ②“然而真正從心眼里愛我的只有母親一人,別人不過是把我看成能夠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這一層道理一個六歲的孩子是無法理解的?墒请x開母親的痛苦我卻是理解得又深又透的!--《一條老狗》 【出示課件】

  去濟南使他離開了母親,生活條件的改善卻伴隨著痛苦的思念。所以作者才說自己“寧愿再啃紅高粱餅子就苦咸菜”。在濟南期間,季羨林只回過三次家,不是探病就是奔喪。此后,在母親的有生之年,母子倆再未見面。這對與母親感情深厚的季羨林來說,無疑是永不能挽回的“永久的悔”,而且這種“悔”隨年齡的增長,愈發(fā)痛徹心扉。季羨林去世后,于20xx年4月5日清明,他的骨灰在他的家鄉(xiāng)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zhèn)官莊村安葬。至此,季羨林先生實現(xiàn)了回到“母親身邊” 的生前遺愿。

  3、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作者童年生活,你會選擇哪一個字?(9:08:00)

  明確:苦

  4、作者寫苦難的童年生活,目的僅是為了“展覽”“控訴”苦難嗎?(9:08:30)

  明確:不是

  私以為,季先生是為了“緬懷”苦難。他是在表達這樣一個主題:再深重的苦難也無法剝奪永恒的“人性美、人情美”。就是因為作者內心深處對人性美、人情美的繾綣情懷,所以《我的童年》在苦難的背景下也閃現(xiàn)了耀眼的光芒。(1.5分鐘 9:09:00)

  5、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閱讀《每天最高的享受》和《開始認字》兩部分,然后討論歸納“我”的童年在苦難的“底色”上還有哪些“亮色”? (討論2分鐘,展示2分鐘 9:10:30;9:12:30)

  明確:每天吃半個白面饅頭、偷吃死面餅子、與小伙伴暢快地游戲(可以看得出來我是很快樂的。)

  6、在這何其簡單的快樂中,卻使我們看到了那些珍貴而美麗的人性和人情。請同學們說說,你看到了哪些珍貴而美麗的人性和人情?(2分鐘 9:14:30)

  明確:人性--善良、友愛、天真、活潑

  人情--鄰里情、親情、友情

  7、我們探討至此,老師有一個疑問了:作者說自己的'童年是“一片灰黃”,你覺得真是這樣的嗎?(9:16:30)

  明確:不是。

  8、作者寫了童年這么多事情,卻在第八段說“現(xiàn)在寫這些事情還有什么意義呢?”你認為這到底有沒有意義?簡要說說理由。(3分鐘 9:17:00)

  明確:作者用“受用不盡”點出“身邊瑣事”的價值。在作者看來,窮苦的童年正是寶貴的財富,它能讓一個人自立、自勵、質樸、進取,珍惜一切、知足常樂,克服人生中的艱難困苦,直達成功的彼岸。甚至在苦難的貧瘠的土壤里還能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花來。反之,過度舒適安逸的童年,倒有可能讓人脆弱、懶惰、一事無成。

  美學大師朱光潛的一句名言:有錢難買幼時貧!坝讜r貧”之所以如此保貴,在于它能夠使孩子提前涉世,早日領略人生,認識生活的艱辛,從而增強競爭意識,發(fā)憤長志、求知、學本領,乃至成就事業(yè)。

  9、仿照例句,談談你對“苦難”或“貧苦”的認識。(寫2分鐘,展示2分鐘9:20:00)

  在苦難的土壤中,快樂和幸福也會倔強地發(fā)芽開花。

  在貧苦的底色里,樂觀和希望也會驕傲地發(fā)光發(fā)亮。

  10、談收獲:可從思想內容方面、寫作技巧方面、待人處事方面、生活態(tài)度方面、教育孩子方面談你的收獲。(3分鐘 9:24:00)

  四、教師總結

  季羨林寫的一百年前的童年生活,既有刻骨銘心的痛苦,也有難以忘懷的快樂。他教導我們應該擁有“審苦”情懷,珍惜在苦難生活中磨練意志、積極進取的機會;也應具有在窮苦生活里找尋樂趣的能力,珍惜人性美和人情美。這是具有普世價值的人生哲理。希望同學們能珍惜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次苦惱與挫折,勇敢面對,還能苦中作樂。(1.5分鐘 9:27:00)

  推薦:(1.5分鐘 9:28:30)

  曹文軒《青銅葵花》(城市小女孩葵花和啞巴男孩青銅的苦難生活,但他們在苦難面前總是從容的、鎮(zhèn)定的)

  伊朗電影《小鞋子》(丟了一雙鞋子的阿里兄妹承受了孩子不可承受之痛,可他們從來沒有表現(xiàn)出對生活的失望、痛恨、怨天尤人,相反,影片充滿了強烈的溫暖的感覺,那是一種樂觀的充滿希望的情緒。)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13

  教材分析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課本第三單元中的第二課,它是報告文學家吳剛的佳作,被評為20xx年度中國最佳報告文學。作者以飽含憂思的筆調,描述了羅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羅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強烈的呼聲,警醒世人,要樹立環(huán)保意識,搞好生態(tài)保護。

  本文是歷史教訓的總結,報告水資源的濫用怎樣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今天學習這篇文章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以前車之鑒昭示西部大開發(fā)應注意的一個戰(zhàn)略重點,就是必須抓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

  學情分析

  從整體來看,學生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fā)言提問)正在逐步養(yǎng)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

  但由于學生所處環(huán)境的閉塞,對外界認識較少,課外知識的積累也有限。加上現(xiàn)在根據(jù)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注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課外的延伸和拓展需要教師做好充足的準備,便于教學的開展。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蕭瑟、和煦、吞噬、裸露”的讀音、字形、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

  3、了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設問、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揣摩語言,體會課文語言的真實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強語感,豐富語言積累。

  3、運用課文理念,聯(lián)系現(xiàn)實,思考關注環(huán)境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生態(tài)意識、環(huán)保意識、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關注生態(tài)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了解羅布泊的過去和現(xiàn)在,并歸納變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的深層原因,明確我們在西部開發(fā)中該吸取那些教訓。

  教學難點

  1、品讀課文,揣摩語言,體味其真實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羅布泊消逝的深層原因,總結教訓。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及題解。

  第二環(huán)節(jié):閱讀指導

  第三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

  第四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掌握文章中常用文言詞語,了解文章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文中自然美與風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積累文言文詞語,在誦讀中感受文學作品的美。

  感受浙江之潮的壯觀氣勢,享受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往今來,被稱為“壯觀天下無”的錢塘江潮,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來觀賞。有一天,它迎來了宋朝的文學家周密,周密眼中的錢塘江潮有著怎樣一番景象呢?

  二、美讀。

  1、范讀,注意讀音、節(jié)奏、情感。

  2、要求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

  3、齊讀課文,讀出氣勢。

  三、美解。

  1、比一比,看誰讀得準。

  2、相信你一定能翻譯。

  3、合作交流,翻譯全文。

  四、美賞。

  1、目睹了錢塘江海潮的風采,你想到用哪些四字詞語來形容錢塘江海潮?(如:僅如銀線、玉城雪嶺、呑天沃日、勢極雄豪)從哪些角度寫的?(色、形、聲、勢)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讓句子形象生動呢?(比喻、夸張、引用)還有什么可讓我們琢磨的?(正面描寫)海潮如此雄偉壯觀,慕名而至的人多嗎,多到什么程度?(觀潮之盛,側面烘托。)

  2、全文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還從哪些方面寫“觀潮”?(作者用鏡頭攝像的筆法,分別寫出了潮來之狀、演習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為我們組成了一幅幅連軸畫卷,四幅圖畫各具情態(tài)。描寫演習場景,注意動靜相襯的寫法。還有表現(xiàn)弄潮兒高超技藝的一連串動詞等。)

  五、美悟。

  寫潮的.詩句: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

  2、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K軾

  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

  4、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潘閬

  5、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天塹無涯!

  結合海潮的圖片,結合寫潮的詩句,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試描寫一段關于海潮的文字。

  六、結束語。

  在中國文學寶庫中,還有許許多多描繪祖國宏偉壯觀的山水風景佳篇,讓我們開啟閱讀的航船,向那一座座寶庫進發(f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海倫的簡要生平;

  2、揣摩文中重要語句,適度拓展,加深體驗;

  3、理解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教學重點]

  1、揣摩文中重要語句,適度拓展,加深體驗;

  2、理解“愛”的美好,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學會根據(jù)需要,從文中篩選適當?shù)男畔,并進行概括性表述。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在黑暗與無聲的世界里靜坐幾分鐘,然后談感受)

  一個19個月就失聰失明,生活在無聲無語無光的世界里,連爸爸媽媽都不認識的孩子,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幾乎喪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氣。但她頑強地生活了下來,考進了著名大學,長大后又成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筆,激勵別人生存的勇氣。這一奇跡的創(chuàng)造,當然與她自身的努力分不開,但在那段困難的日子里,走出心靈的障礙,重新塑造生命,卻不能不歸功于一位偉大的女性——她的老師莎利文女士。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

  2、疏解疑難字詞,讀準字音,弄懂詞義:

  搓捻(cuoōniǎn)繁衍(yǎn)遷徙(xǐ)覓食(mì)小憩(qì)遨游(áo)

  花團錦簇(cù)冥思遐想(xiá)企盼美不勝收不可名狀期期艾艾油然而生風云變幻

  3、課文主要寫了哪能兩個人物?

  海倫·凱勒、莎莉文小姐。

  三、理解人物

 。ㄒ唬┳呓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

  資料一: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作家、演講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出生后19個月,就喪失了視力和聽力,而且變成啞巴。后來,她的父母要求當?shù)氐拿と藢W校給予幫助,該校派莎莉文老師到她家協(xié)助。海倫借觸摸的方法學會了聾啞語言,利用點字系統(tǒng)學會了閱讀,又用一種特殊的打字機書寫。10歲時,學會了說話,后來在劍橋女校求學。1900年讀大學,1904年6月,以優(yōu)異成績從大學畢業(yè),并和莎莉文老師合作撰寫自傳《我的一生》。此書一出,轟動文壇,她的故事不但感動和激勵著千百萬殘疾人,也使無數(shù)的正常人為之震憾,使他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此后,她又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經(jīng)常來回演講,寫了數(shù)本書。1927年,她開始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募捐,致力于盲人事業(yè),出版了《我的宗教》一書。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傳《中流》。她被人們稱為美國女英雄。

  海倫說:“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成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

  資料二:

  馬克吐溫說:“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

  美國著名作家海爾博士

  評論說:“1902年,文學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倫·凱勒的《我的生活》。”

  美國《時代周刊》評她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偉人。

  (二)走近莎莉文老師

  文章是由三大部分組成的。請你快速瀏覽,概括文章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

  A、莎莉文老師教“我”識字。

  B、莎莉文老師“我”認識、了解大自然。

  C、莎莉文老師逐步引導“我”認識“愛”。

  四、探究品味

  1、找出文中關于“愛”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愛是花的香味嗎?”——愛是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感受的東西。

  “愛是不是太陽?”——愛能給人光和熱,能使萬物茁壯成長。

  “愛有點兒……也不想玩了!薄辛藧郏憔涂鞓,生活就變得美好。

  2、你是怎樣理解“再塑生命”這一題旨的?

  從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

  文中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在莎莉文老師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么是“愛”。從這個意義上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從而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

  3、請你以“愛”為話題,寫幾句富有詩意的句子。

  (學生自由寫作、交流)

  五、拓展延伸

  學生聯(lián)系閱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跡。

  預設:

  A、奧斯特洛夫斯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B、貝多芬譜寫《命運交響曲》;

  C、民間藝人阿炳奏響《二泉映月》;

  D、司馬遷身受宮刑,完成《史記》;

  E、美國連任三屆的總統(tǒng)、二次大戰(zhàn)英雄羅斯福從小患小兒麻痹癥;

  F、張海迪自學成才;

  G、孫臏受臏刑,著《孫臏兵法》;

  I、埃及第一任教育部長、大作家塔哈·侯賽因是盲人。

  六、課堂小結

  本文是美國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作品。這篇課文,既表現(xiàn)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為這位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同時,文章文筆優(yōu)美,充滿詩情畫意,很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七、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語文作業(yè)本》;

  2、完成“讀一讀,寫一寫”和“研討與練習”一、三;

  3、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12-22

八年級下冊語文《關雎》教案03-15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3-16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2-14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12-05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下冊教案12-29

《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3-17

八年級下冊語文《蒹葭》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