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月下獨酌》教案

《月下獨酌》教案

時間:2022-02-02 13:58:57 教案 我要投稿

《月下獨酌》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下獨酌》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下獨酌》教案

《月下獨酌》教案1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品讀詩歌的習慣,并借助對《月下獨酌》的賞析培養(yǎng)語感。

  2、通過反復誦讀,并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境。

  3、體會詩人懷才不遇的孤寂、豪放曠達的情懷。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品讀詩歌的習慣,并借助對《月下獨酌》的賞析培養(yǎng)語感。

  教學難點:

  在反復誦讀的基礎(chǔ)上,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一位詩人,他一生灑脫飄逸,不寄托于高堂的莊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他站在大唐之巔,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蕩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為后世留下了900多首光耀千古的`詩作,并被后人尊稱為“詩仙”,他是-------也許我們很多人往往只看到李白的盛名與光鮮,很少走進李白的內(nèi)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月下獨酌》,看看天才詩的人內(nèi)心曾有過一段怎樣的獨白?

  二、自主學習與交流。(教師寄語: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預習交流(選代表將“我關(guān)注的字詞”寫在黑板左側(cè))

  1、朗讀詩歌,說說整體感受---------整體感受,觸發(fā)語感。

  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自由朗讀一兩遍,并說說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和整體感受。

  2、品讀詩歌,內(nèi)容及語言賞析-------感悟品味,領(lǐng)悟語感。

 。1)學生自主品讀詩歌;

  (2)美點賞讀(內(nèi)容、語言)。

  ①情思美(本詩聚焦在花前月下獨酌的那種特別的情境里,且起伏跌宕,引領(lǐng)我們?nèi)ジ惺茉娙四菑浡谔斓亻g的孤獨與浪漫,仿佛沐浴在情感的天空里) 熱情奔放感

 、谝饩趁溃烂钋妍惖谋尘、率真浪漫的想象、獨特偉大的孤獨) 浪漫飄逸感

 、壅Z言美品讀飽含深情的動作的詞句品讀詩眼;品讀標題。適境感、韻味感

  ④結(jié)構(gòu)美(獨酌邀飲--伴月行樂--寄情明月,漸次推進) 和諧感、層次感

  3、激情朗誦,加深理解與體驗------------誦讀積累,積淀習得語感。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創(chuàng)造性地朗讀或演讀詩歌)

  三、運用與小結(jié)(總結(jié)、拓展)

  你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感受過孤獨?你是怎樣排解的?請說說你印象較深的一種情形,并用語言描繪出來。

  練習與作業(yè):品味:“獨酌”改為“獨飲”好不好? 賞析:你是怎樣理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作業(yè):背誦《月下獨酌》;搜集“詠月”的詩詞,自定方向進行專題研究。

  1、朗讀詩歌,說說整體感受---------整體感受,觸發(fā)語感。

  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自由朗讀一兩遍,并說說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和整體感受。

  2、品讀詩歌,內(nèi)容及語言賞析-------感悟品味,領(lǐng)悟語感。

 。1)學生自主品讀詩歌;

 。 2)美點賞讀。

 、偾樗济溃ū驹娋劢乖诨ㄇ霸孪陋氉玫哪欠N特別的情境里,且起伏跌宕,引領(lǐng)我們?nèi)ジ惺茉娙四菑浡谔斓亻g的孤獨與浪漫,仿佛沐浴在情感的天空里)真實感、熱情奔放感

 、谝饩趁溃烂钋妍惖谋尘、率真浪漫的想象、獨特偉大的孤獨) 浪漫飄逸感

  ③語言美品讀飽含深情的動作的詞句;品讀詩眼;品讀標題。適境感、韻味感

 、芙Y(jié)構(gòu)美(獨酌邀飲--伴月行樂--寄情明月,漸次推進) 和諧感、層次感

  3、激情朗誦,加深理解與體驗------------誦讀積累,積淀習得語感。

 。ㄓ懈星榈乩首x詩歌,創(chuàng)造性地朗讀或演讀詩歌)

《月下獨酌》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倭私饫畎椎乃枷胄愿瘢斫庠姼璧乃枷雰(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谑毂橙

  2.過程與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體會詩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堅持正直品質(zhì)的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中寄托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2.樂景寫悲情的藝術(shù)效果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李白的處境:

  李白懷抱一腔政治熱情到了長安,被賀知章等欣賞,唐玄宗任為翰林待詔,把李白當作詞臣而已,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純真,得罪了權(quán)貴被排擠出京后,漫游江湖間,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762年,病死當徒,初葬采石磯。杜甫“世人皆曰殺,我意獨憐才”,可見李白一生始終受到權(quán)貴們的排擠,郁郁不得志。

  二.詩文賞析: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1.我們對“月”這一傳統(tǒng)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并結(jié)合這首詩,說說本詩中“月”這一意象的含義。

  “月”的傳統(tǒng)意象包含著“冷清寂寥”“離情別恨”“征途羈旅”“思念家鄉(xiāng)”“渴盼團圓”等意。此詩中“月”的意象應有“冷清寂寥”和“品質(zhì)高潔”的含義。

  2.詩人飲酒的環(huán)境如何?

  “花間”“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

  3.但詩人的'情感可用哪個字表達?

  “獨酌”

  4.賞析這種寫悲涼寂寞的藝術(shù)手法和表達效果。

  “以樂景寫悲情”的反襯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顯得刻骨銘心,效果是使悲涼寂寞更加濃郁和難以排解,突出強調(diào)了詩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涼之情。

  5.賞析“邀”字。

  “邀”字,主動者為詩人,因自己堅持高潔的品質(zhì),得罪了權(quán)貴,早已無人往來了。在這良辰美景之中,詩人難以排遣這種孤獨和寂寞,環(huán)顧左右,只有一輪孤月相伴,只有一輪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潔的意象,因而也寄寓著作者高潔的品質(zhì)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為友,既表現(xiàn)了孤寂之情,也寄寓著品質(zhì)的高潔。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1.詩人邀月與影為友共飲美酒佳釀,共享美景良辰,但仍無法排解心中愁苦,從哪些字詞可見?

  “不解”“徒隨”“暫伴”表明了雖以物為友,但物何以為友,以物為友是無奈之舉,更寫出了作者的孤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1.“同交歡”的場面的表達作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亂”,詩人月下獨舞,以鬧寫靜,反襯出詩人的孤寂。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此二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

  “永結(jié)”與“相期”表明了作者在無邊寂寥的天地中,寧愿永與月、影為伴,醉酌孤獨,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諛奉承的高潔志愿。

  三.總結(jié)

  1.板書:

  良辰獨酌→邀月與影→不解徒隨→暫伴行樂→醉后分散→永結(jié)相期:一波三折,曲徑通幽。

  2.藝術(shù)技巧:

  總之,這首詩以樂寫愁,以鬧寫寂,以物為友,以群寫獨,起伏自然的構(gòu)思和反襯手法結(jié)合在一起,成就了這篇佳作。

  3.風格:

  清新飄逸。

《月下獨酌》教案3

  【教學目標】

  1、以《月下獨酌》為例子,引導學生披文入情讀詩歌。

  2、透過李白的飲酒詩解讀李白的內(nèi)心世界,領(lǐng)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孤獨寂寞。

  【學法指導】

  披文入情。劉勰《文心雕龍》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蔽膶W的本質(zhì)是始于感情終于感情的。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nèi)蘊。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解讀文本,體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緊扣文本中的情感要素展開有效的對話,真正提高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

  本課重點借助《月下獨酌》指導學生借助吟誦、想象、品鑒、質(zhì)疑等方法,深入解讀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為下一步深入解讀古詩、進一步提升學生閱讀古詩詞能力打下基礎(chǔ)。

  1、吟誦悟其情

  吟誦,用聲音傳達詩中韻味、氣勢、情致。反復吟詠,用自己的心靈與聲音去碰撞詩人的靈魂與聲音,反反復復,二者合拍之時,便心有靈犀。

  2、想象入其情

  融入聯(lián)想與想象,揣摩并補足字里行間隱含的畫面與情感,如臨其境之時,便恍然頓悟。

  3、品鑒咀其情

  品味鑒賞絕詞妙句在藝術(shù)手法、寫景狀物、意境營造、情感傳達等方面的獨特效果,從而加深對詩情的領(lǐng)會。

  4、質(zhì)疑解其情

  生疑而激思,激思而求證,百思而得其解。沿著疑惑去追思問題的真相是讀詩必不可少的解情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自主學習部分:

  1、布置收集與酒有關(guān)的詩詞名句。

 。1)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4)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的《蘇幕遮》)

  (5)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它,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這一步意在擴充學生的知識積累,并為學習李白飲酒詩做準備。

  2、 布置學生將《月下獨酌》中存有疑惑的字句記錄下來,小組內(nèi)討論。

  3、布置學生融入自己的'聯(lián)想與想象,揣摩字里行間隱含的畫面與情感,將《月下獨酌》改寫成現(xiàn)代文。

  詩歌創(chuàng)作離不開想象,詩歌鑒賞同樣離不開想象。想象可以幫助讀者將詩行中隱含的內(nèi)容補足,使閱讀者進入詩歌的情境中,準確真切的感受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課堂上首先對自主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展示:

  1、用小黑板展示學生所整理的與酒有關(guān)的詩詞名句。

  2、學生自主提出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疑惑。本詩相對淺顯,也可將這一步放在后面的交流過程中,不作單獨展示。

  三、合作探究是本課的主體。具體分以下幾個步驟完成:

  1、吟誦。

  采用個人讀、集體讀、范讀、配樂讀等形式,引導學生把握情感,進入詩境。

  2、想象。

  課堂上在音樂伴奏中引導學生想象,并將課前所寫內(nèi)容作以完善。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將所聽所見所嗅再現(xiàn)出來。

  3、 品鑒。

  找出最喜歡的詩句,說說自己的理由。小組內(nèi)先自主討論,然后課堂上交流展示,相互補充,感知詩中遣詞造句的妙處,指導學生從藝術(shù)手法、寫景狀物、意境營造、表達情感等角度思考。

  4、質(zhì)疑。

  組內(nèi)匯總無法解決的困惑,重點合作探討李白月下獨酌內(nèi)心是孤獨還是歡暢這一問題。引導“孤獨派”與“非孤獨派”相互辯論,明確詩中“孤獨”與“不孤獨”的跌宕。

  5、有感情的誦讀。

  四、遷移運用部分:

  1、誦讀《將進酒》,體會即使與友歡聚痛飲三百杯,李白也是“快樂并孤獨著”的。

  2、合作探究:李白飄逸豪放的詩風與李白的“孤獨與快樂”有怎樣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正因為李白快樂并孤獨著,孤獨并快樂著,才有其豪放飄逸的詩風。設(shè)若只有快樂,難免顯得輕飄;設(shè)若只有孤獨,難免顯得凝重。李白詩風與李白的內(nèi)心密不可分。

  3、補充相似情感的另一首李白詩《獨坐敬亭山》。

  李白在孤獨時努力追求快樂,他的內(nèi)心真正體驗了孤獨,但也真正體驗了快樂。

  【備注】“精講點撥”“矯正反饋”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穿插在課堂其他環(huán)節(jié)之中。本課重在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詩歌情感,懂得李白的內(nèi)心和飄逸豪放詩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為進一步學習李白詩歌(《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打下基礎(chǔ)。

《月下獨酌》教案4

  初三語文教案

  《月下獨酌》

  知識與技能: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種誦讀方法,理解詩歌內(nèi)容,培養(yǎng)良好的誦讀習慣,并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及詩歌中的名句。

  2、以誦讀促思考,通過反復吟誦品味詩歌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體會詩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堅持正直品質(zhì)的風格。

  重點1.理解詩歌中寄托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2.樂景寫悲情的藝術(shù)效果難點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一、導入新課

  1、以李白有“詩仙”之美譽引出作者介紹,請學生吟誦學過的李白詩篇。

  2、簡介寫作背景。學生背誦自己知道的李白詩篇。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簡介作者,為課文學習做好必要的鋪墊。詩人是一人在飲酒還是與人共飲?學生根據(jù)預習回答。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

  酒與月,是李白一生須臾不曾離開的最忠實的伴侶,無論他走到哪里,身處何方,總會留下有關(guān)美酒與明月的興會淋漓之作。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作》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

  通過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李白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帶有些許悲涼的境界.

  二、初步理解,整體把握

  1、運用多種誦讀方法,理解詩歌大意。

  2、詞義答疑,出示重點詞。除課下注釋外,可補充:“徘徊”:來回走。

  三、深入研讀

  1、既然詩人在獨飲,為什么要寫成“三人”?具體是哪“三人”?

  2.如何看待談笑風生的'成三人'?

  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遠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頻繁光顧的?。

  兒時對月亮的最初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出門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鄉(xiāng)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秋月里,他曾傾述過不盡的相思:'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結(jié)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3.'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表明作者怎樣的心境?

  可惜,月亮卻遠在天邊,它只能掛在高高的蒼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飲;影子雖然近在咫尺,但也只會默默地跟隨,無法進行真正的交流。

  4、月”、“影”伴“我”月下飲酒,看似詩人自得其樂,場面熱鬧,實則寫盡凄涼孤獨。讓學生通過讀,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詩歌的深層內(nèi)涵。本部分是學習的重點、難點,教師要適時指導,點撥關(guān)鍵詞句,引導學生進行感悟。

  四、深層探究

  1、怎樣理解詩歌最后兩句?

  1.李白究竟為何孤獨?

  (1)大凡天才都與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當?shù)牟罹?

  (2)他的追求與探索也常常會被人誤解.

  (3)他對現(xiàn)實人生的領(lǐng)悟與拒絕,讓他感到孤獨.

  2.李白如何看待自己的孤獨?

  (1)”永”__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獨憔悴”的地步也是絕不會后悔、絕不向世俗低頭的

  (2)”期”__李白明白自己的孤獨處境,但卻陶醉于這一處境

  李白所選定的人生道路,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注定要以寂寞與潦倒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沒有人可以依靠的。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這些'無情'之物,為一生的知己,這可真是此時無情勝有情了。

  2、揭示詩歌的主旨。自讀,

  詩人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jié)游,在仙境中重逢,可見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孤單落寞。讀-品-悟,感悟本詩的深層內(nèi)涵。

  4、詩仙,既然是”仙”,就有超越平凡庸俗之處,就會憑虛御風,飄逸高潔,如同高高掛在斗牛之間的一輪清輝.李白的月亮,皆源于孤獨.李白___”仙而人者”。

  五、總結(jié)全詩

  1、點明全詩的情感脈絡(luò)。

  2、想象在詩中的作用。由獨而不獨,到不獨而獨,獨到不獨的過程,體會詩人看似自得其樂,實則凄涼孤獨的復雜感情。揭示本詩的情感內(nèi)涵及寫作特色。

  六、布置作業(yè)

  《從軍行》

  一、導入

  《從軍行》是漢代樂府《平調(diào)曲》名,內(nèi)容多數(shù)寫軍隊的戰(zhàn)斗生活。這首詩是借樂府舊題來表現(xiàn)新的內(nèi)容

  二、評講

  賞析全詩:

 。ㄒ唬┤妼懥四膸讉場面?分別用兩個字概括。

  來犯,出征,圍城,苦戰(zhàn)。(最后抒懷)

 。ǘ┦茁(lián):

  1.分析“烽火”這一意象。

  古代邊塞要地設(shè)有烽火臺。邊境一有軍事警報,就通過烽火臺傳遞信號,白天燒狼糞,青煙直上;晚上點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煙或烽火,便知軍情緊急。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xiàn)出來了。

  2.賞析關(guān)鍵詞“照”的表達作用。

  一個“照”字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烽火之猛烈,戰(zhàn)勢之危急,渲染了緊張氣氛。

  3.賞析關(guān)鍵詞“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愿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間。一個“自”字,表現(xiàn)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4.發(fā)端警竦

 。ㄈ╊i聯(lián):

  1、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把黎啊笔腔实壅{(diào)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傍P闕”是皇宮的代稱。這里,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wěn)重。為什么用典雅、莊重的詞語?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

  2、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鐵騎”與“龍城”相對烘托了怎樣的氛圍?

  “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斗的戰(zhàn)爭氣氛。

  3、賞析“繞”字。

  一個“繞”字,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tài)勢和冒死赴敵的勇氣。

  4、“牙璋”才“辭鳳騎”已“繞龍城”,詞采壯麗,

  對偶精整,而一氣直貫,將反侵略的軍事行動寫得迅猛凌歷,聲勢逼人。

 。ㄋ模╊h聯(lián):

  1.作者是怎樣做到“言少意多”的藝術(shù)效果的?

  第三聯(lián)描寫了兩軍交鋒的戰(zhàn)斗場面。漫天大雪,紛紛飄下,軍旗上畫著的青龍白虎之類的圖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風呼嘯,戰(zhàn)鼓雷鳴,各種聲響混雜在一起,回蕩在邊地沙場之上。這里寫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聽到的風和鼓角的聲音,但我從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來將擋、人仰馬翻、刀光閃爍、箭簇紛飛、戰(zhàn)馬嘶鳴、殺聲震地的壯烈戰(zhàn)斗聲面。那么大的一個激戰(zhàn)聲面,只用了十個字,就非常生動地勾畫出來,的確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藝術(shù)效果。

  2.體會詩人描寫戰(zhàn)爭的手法?

  繪聲繪色,以戰(zhàn)地風雪烘托戰(zhàn)斗之激烈。

 。ㄎ澹┪猜(lián):

  頷聯(lián)反跌尾聯(lián):盡管風雪苦寒,戰(zhàn)斗激烈,仍然“寧為百夫長”,為保衛(wèi)祖國效力。首尾呼應,完美地表現(xiàn)了“從軍”的主題。

  三、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zhàn)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zhàn)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見詩人的藝術(shù)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于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采取了跳躍式的結(jié)構(gòu),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fā)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jīng)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zhàn)斗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jié)構(gòu),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jié)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xiàn)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初唐四杰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nèi)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這首詩情調(diào)慷慨激昂,可以說是盛唐邊塞詩的先聲。

  四、布置作業(yè):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遷,猶言下遷,古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當韓愈到達藍田關(guān)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于是寫了這首詩送給韓湘,抒寫忠而獲罪的憤慨、為國除弊的決心和眷戀朝廷的心情。

  2.結(jié)構(gòu):

  詩的前四句皆敘“左遷”,后四句轉(zhuǎn)寫“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詩的開端直敘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訴自己非罪遠謫的憤慨,第五六句寫征途中回望遠瞻,流露出隱隱的`悲哀,結(jié)句更加沉痛地表達了將會客死他鄉(xiāng)的憂怨。

  3.譯詩:

  三.討論指導。

  1.詩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細體會“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這兩句詩。詩人是怎樣融情于景,抒寫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

  1.肯將衰朽惜殘年。表明自己凜然無悔、剛直不阿的品格。

  2.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這兩句詩就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地表達這種情感。

  云橫秦嶺、雪擁藍關(guān)語意雙關(guān),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上一句是回顧,詩人不獨系念家人,亦傷懷國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馬藍關(guān),大雪寒天,聯(lián)想到前路的艱危,因而徘徊不前。“馬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三、課堂小結(jié):1.這首詩敘事高度概括,寫景境界開闊,抒情真摯動人,三者融合一體,形成了悲愴壯美的藝術(shù)效果,讀來令人感慨不已。

  2.學生談如何面對。

  四、布置作業(yè):

  1.詩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細體會“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這兩句詩。詩人是怎樣融情于景,抒寫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

  1.肯將衰朽惜殘年。表明自己凜然無悔、剛直不阿的品格。

  2.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這兩句詩就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地表達這種情感。

  云橫秦嶺、雪擁藍關(guān)語意雙關(guān),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上一句是回顧,詩人不獨系念家人,亦傷懷國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馬藍關(guān),大雪寒天,聯(lián)想到前路的艱危,因而徘徊不前!榜R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雁門太守行》《別云間》教案1

  〈一〉、導入新課

  播放《雁門太守行》的朗讀錄音,讓大家在欣賞錄音中感情朗讀的同時體會詩歌中的意境。

  〈二〉、作者簡介

  由學生給大家介紹,教師作適當?shù)难a充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少有詩名,曾受到韓愈的賞識。27歲病逝。今存詩240余首,藝術(shù)上,他熔鑄了前代積極浪漫主義的傳統(tǒng),以奇特的想象,濃艷的色彩,瑰麗奇峭的語言,形成了他幽冷濃艷、虛幻荒誕的獨特風格,在中唐詩壇上獨樹一幟,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有《李長吉歌詩》傳世!堆汩T太守行》是樂府舊題,唐人的這類擬古詩,是相對唐代“近體詩”而言的。它有較寬押韻,不受太多格律束縛,可以說是古人的一種半自由詩。

  夏完淳,抗清英雄,這首詩是他被捕之后,押解離鄉(xiāng)之前所作。云間,松江的古稱。

  〈三〉、檢查預習工作

  1、請學生齊讀課文

  2、請一個同學再范讀一遍,注意指點他的句讀,情感。

  〈四〉、對照注釋自讀課文,弄請文章的大體含義,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記錄下來,等會共同商榷。

  〈五〉、詩歌賞析:

  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能夠回答的放手給學生解答,不能解答的教師引導點撥:

  問題

  1、詩歌的中心主題是什么:

  明確:《雁門太守行》描寫了邊城危急的戰(zhàn)斗形勢,歌頌了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悲壯!

  2、首聯(lián)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請學生學會從賞析的角度回答。

  明確:首聯(lián)“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黑云壓城,暴雨欲來,堅固的城墻似乎要被摧垮。“黑云”,象征敵情,“甲光”,寫我方軍情。詩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張的手段,描繪了平藩將士們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壯雄渾的背景場面。

  頷聯(lián)“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寫的是平藩隊伍進軍途中的景象。這兩句的意思是一派肅殺的秋色,悲壯的軍號響徹原野,邊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漸凝成了紫色。夜色降臨,將士們還在角聲中奮勇前進,表現(xiàn)了出征將士們的同仇敵愾和不畏艱險的戰(zhàn)斗精神。

  3、頸聯(lián)寫出了戰(zhàn)士們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

  明確:頸聯(lián)“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詩人抓住“紅旗”“半卷”這一軍中特有的標志描寫進軍的速度——快。抓住戰(zhàn)鼓“聲不起”寫寒冷至極,進而寫出了將士們不畏寒冷,不怕疲勞和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再現(xiàn)了作戰(zhàn)的地點和將士們不畏嚴寒英勇殺敵的情景。

  4、尾聯(lián)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尾聯(lián)“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是平藩將士們愛國情懷的正面直接抒發(fā)。這兩句詩運用典故,意思是說為了報答皇帝的恩德,將士們愿意手提寶劍效死疆場。在這里,詩人交代了將士們不畏嚴寒,英勇殺敵的原因。正所謂“身首離兮心不懲”,“鬼魂魄兮為鬼雄”,為全篇做了一個有力的收束,同時升華了主題。

  5、請以個同學嘗試著總結(jié)一下這首詩的寫作特點:

  詩人運用了獨特的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了獨特的藝術(shù)想象,運用了象征、夸張、暗示、烘托、以部分代全體等方法,抓住特征描寫事物,使戰(zhàn)斗場面有聲有色,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6、讓學生模仿這一課,自己品味賞析第二首詩歌《別云間》:

  本詩通過被捕離鄉(xiāng)時情懷的抒發(fā),表現(xiàn)了作者對即將永別的故鄉(xiāng)的依戀和自己誓死不屈的決心。文章始終圍繞“別”字抒情述懷,是本詩的主要藝術(shù)特點。一、二句寫再別。作者過去三年別家鄉(xiāng)是為作“羈旅客”而別,即為抗清事業(yè)而奔走。而今天是作為被捕囚犯而別的。三、四句寫別情。因前后“別”時的處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時之別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復。而這次別后則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對破碎河山流不盡自己傷心之淚。五、六句寫死別。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別,和前次別不同。前次離別故鄉(xiāng),是懷著慷慨的心情參加抗清,別還容易,而此次卻難了,此去必當一死,死后家鄉(xiāng)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戀憂慮。七、八句寫別后。作者別后成了鬼魂,也還關(guān)心著故鄉(xiāng),與還要歸來在空中看后繼者率領(lǐng)部隊起來抗清。作者將別時的感受層層寫來,絲絲入扣,真摯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感情。

  注意“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這一結(jié)尾,它感情由悲而壯,格調(diào)由低沉而高亢,顯示了詩人的沖天豪氣!坝帧弊殖錆M感嘆之情,顯得極為悲苦。

  〈六〉、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能些大義凜然的正氣之詩?自己也試著寫一首看看能寫出什么韻味來。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案1

  【賞評】:

  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中以輕松活潑的筆調(diào)、巧妙別致的比喻、風趣俏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詞的上片著重寫人,起首兩句,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時所見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jié)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峰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為友人鮑浩然歸途中懷著深厚的懷人感情。

  三、四兩句,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懊佳塾彼淖钟袃蓪右馑迹阂恢附系纳剿,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因此“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二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愿。過片兩句,正面點明送別。作者用兩個“送”字遞進,將作者“黯然銷魂”的愁苦之情描寫得極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離長江不遠的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益覺難以為懷。結(jié)末兩句,是詞人強壓心中沉痛之情而對遠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與叮嚀: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萬要與美好的春光同住。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月下獨酌》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月下獨酌優(yōu)秀教案03-05

《月下獨酌》教案4篇12-16

月下小學作文04-16

月下漫步小學作文01-13

月下漫步作文(精選49篇)09-08

月下小學作文(通用28篇)09-1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大自然教案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