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解決問題》教案

《解決問題》教案

時間:2024-05-19 08:17:56 教案 我要投稿

《解決問題》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解決問題》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解決問題》教案

《解決問題》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嘗試用假設法解決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

  2、掌握用抽象“1”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

  用假設法解決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

  教學難點:用抽象“1”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例5

  2、分析問題

 。1)已知什么?求什么?

  (2)商品的原價不知道,怎么辦?

  3、解決問題

 。1)學生嘗試解決

  (2)匯報思路:找好對應關系

 。3)質疑:可不可以將商品原價假設成1?

 。4)驗證:發(fā)現(xiàn)可以直接假設商品的原價是1

  4、回顧與反思: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啟示?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91頁“做一做”第3題

  2、練習十九的9-14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本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解決問題》教案2

  一、設計說明。

  1、給學生足夠的自學空間。

  改革課堂,把學習的空間還給學生,是教育實踐所得出的方法。本課時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對題目中的信息并不陌生,所以本設計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給他們足夠的信任,促使學生在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2、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本設計遵循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理解與閱讀、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三個環(huán)節(jié),尤其突出了“分析與解答”的過程,引導學生以發(fā)言的形式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分析,目的在于先將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計劃表達清楚,再有理有據(jù)地解決問題,最后回顧反思。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再一次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了解決問題的幾個步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與實踐能力。

  二、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PPT課件。

  2、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學具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下列復習題。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一塊長方形菜地,長8米,寬5米,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16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后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復習題,進一步明確了面積單位間的換算,鞏固了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復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以及在實際中的應用,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得以鞏固和激活,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72頁例8。

  (1)請學生說一說從題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生1:我知道客廳的長是6米,寬是3米。

  生2:我知道地磚是正方形的,邊長是3分米。

  生3: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共要用多少塊地磚?”。

  (2)理解題意。

  師: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塊地磚,就是求什么?

  生1:就是求長方形客廳的地面上能鋪多少塊地磚。

  生2:就是求長6米、寬3米的大長方形里能擺多少個邊長是3分米的小正方形。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小組內討論交流,嘗試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師巡視指導。

 。2)交流算法。

  生1:我先算出客廳地面的面積,再除以每塊地磚的面積,就是所需地磚的塊數(shù)。即地磚的塊數(shù)=客廳的面積÷地磚的面積,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是統(tǒng)一單位。解題過程如下:

  客廳的面積:6×3=18(平方米),

  統(tǒng)一單位: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地磚的面積:3×3=9(平方分米),

  需要地磚的塊數(shù):1800÷9=200(塊)。

  生2:我先分別算出客廳的長和寬可以鋪多少塊地磚,再用乘法算出需要地磚的塊數(shù)。即地磚的塊數(shù)=長鋪的塊數(shù)×寬鋪的塊數(shù),在計算時也要注意統(tǒng)一單位。解題過程如下: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長鋪的塊數(shù):60÷3=20(塊),

  寬鋪的塊數(shù):30÷3=10(塊),

  所需地磚的塊數(shù):20×10=200(塊)。

《解決問題》教案3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65~67頁的例題及隨后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列表整理信息的作用,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學會運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分析數(shù)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經歷提取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列表整理條件、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條件想起或從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正確整理、分析數(shù)學信息,學會通過所整理的信息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

  教學準備:會議日程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同學們平時愛讀書嗎?

  介紹烏鴉喝水的故事,并提問:烏鴉用什么巧妙的.辦法解決了喝水的問題?

  介紹曹沖稱象的故事,并提問:曹沖用了什么辦法在不傷害象的基礎上稱出了象的重量?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策略

  揭題:在學習生活中,策略就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體驗列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2.出示例題情境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出:可以根據(jù)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出相關的條件并列表進行整理。

  4.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整理。

  5.同桌交流,初次比較。

  以“簡明準確地表示出條件與條件之間,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為標準,評價同學們的成果,引導形成下面的表格:

  小明

  3本

  18元

  小華

  5本

 。吭

  6.利用上表分析數(shù)量關系:要解決“小華用去多少元”這個問題,應該先求什么?

  7.請學生回憶自己的思考過程,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8.小軍用4 2元買練習本,他買了多少本?先列表整理條件和問題,再解答。

  9.合并比較。

  根據(jù)上面兩題的解答結果,填出括號里的數(shù)。

  3本→18元

  5本→(30)元

  (7)本→42元

  啟發(fā):細心觀察,有何發(fā)現(xiàn)?

  10.小結。

  三、實際應用,鞏固策略

  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先在書-卜填表,再解答。

  (2)展示兩個學生填寫的表格及算式。

  (3)提問:列表整理信息時要注意什么?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

  四、拓展延伸,提升策略

  給出條件和問題,由學生自己根據(jù)問題選擇條件,并列表整理,再解答檢驗。

  條件如下: 問題如下:

  拖把每把15元黑板擦5個15元 (1)15把掃把用去多少元?

  足球每個、56元 掃把6把42元 (2)25盒粉筆用去多少元?

  籃球每個48元粉筆4盒16元 (3)買6個足球的錢可以買幾個籃球?

  (4)買6個足球的錢可以買8個排球,每個排球多少元?

  五、總結回顧,反思策略

  1.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解決問題的策略?

  2.進一步體驗列表的價值。

《解決問題》教案4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電腦出示]曹沖稱象圖片

  曹沖用什么稱出大象的重量?為什么稱石頭的重量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如何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用替換來解決問題?

  二、出示問題,探索運用

  [電腦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jié)M。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讀題,從題目中獲得哪些信息。

  你是怎樣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這句話?[電腦出示]

  這里720毫升果汁既倒入6個小杯,又倒入1個大杯,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該怎么辦呢?

  學生說兩種替換的過程。為什么要把大杯換成小杯?

  四人小組合作。

  要求1、畫一畫,選一種替換方法畫出替換過程。

  2、說一說,應該怎樣替換,并且如何計算。

  小組展示匯報。

  怎樣檢驗結果是否正確?學生口頭檢驗。

  解決這個問題時,運用的是什么方法?這里為什么要用替換的方法?

  我們把兩個量通過替換轉化為一個量,便于我們計算。有時可以借助畫圖來幫助理解。

  三、拓展應用,鞏固策略

  1、[電腦出示]8塊達能餅干的鈣含量相當于1杯牛奶的鈣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塊餅干,喝了1杯牛奶,鈣含量共計500毫克。你知道每塊餅干的鈣含量大約是多少毫克嗎?1 杯牛奶呢?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出想的過程。

  為什么不把餅干替換成牛奶來考慮?

  2、[電腦出示]在2個同樣的大盒和5個同樣的小盒里裝滿網(wǎng)球,正好是100個。每個大盒比小盒多裝8個,每個大盒和小盒各裝多少個?

  讀題,從題目中獲得哪些信息?

  與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每個大盒比小盒多裝8個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怎樣替換?

  學生獨立完成并核對。

  3、學校買來5個足球和10個籃球,共計700元。每只足球比每只籃球便宜10元。足球和籃球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四、小結全課,優(yōu)化策略

《解決問題》教案5

  縱觀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一、教學立足于培養(yǎng)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隊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學到的知識與方法才能牢固與持久。而學生的生活與他們對數(shù)學的理解力的發(fā)展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數(shù)學教學應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現(xiàn)實和學習活動聯(lián)系起來!傲己玫拈_始是成功的一半!闭n始,我將教材中的“植樹造林”的問題情境調整成了“看成語說百分數(shù)”的搶答游戲,利用比賽活動一下子就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根據(jù)比賽的得分結果生成動態(tài)的教學資源。這樣的比賽活動是即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學習的實際需要,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為開啟全課的學習做好了很好的鋪墊。

  二、教學立足于形成習慣

  小學是學生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探索的習慣、交流的習慣、思考的習慣、質疑的習慣等,對于他們來說會受用終身。本課教學中,我時時處處為學生提供思考質疑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搶答游戲后,我組織學生根據(jù)比賽的得分結果,提出有關百分數(shù)的問題,巧妙地引出了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新問題。接著,我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嘗試解決新問題,并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解決方法。全班匯報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匯報小組交流的經驗:“最快的是你們組,你們組怎么交流這么快?”“我發(fā)現(xiàn)你們組的交流挺有特點的,來,給大家說說你們是怎么交流的?”接下來,對于學生的各種解法,教師沒有立即下結論,而是引導學生對匯報的方法進行質疑:“對于這種方法,你們有什么問題想請教或交流的嗎?”學生在體驗中探索,在思考中質疑,在追問中明理,在交流中提升。正如波利亞認為的一樣:“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guī)律與聯(lián)系!倍@些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長時間的`培養(yǎng),一旦學生養(yǎng)成了這些學習習慣,他們便樂此不疲。

  三、教學立足于積累經驗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睌(shù)學活動經驗的積累與提升,需要對已經經歷的活動過程進行觀察、回顧或反思,也需要對活動過程中的某些方法進行比較,形成自己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多次組織或引導或促成學生進行經驗的積累,以形成一定的自我學習與反思的能力。在學習單中,我設計了“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三個步驟,學生在經歷問題解決的全過程中進一步明確了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學生自主嘗試解決問題后,我引導學生思考“你是怎樣想到這種方法的”,讓學生自主溝通百分數(shù)問題與分數(shù)問題的聯(lián)系,積累問題解決的策略之“類比推理”與“轉化”。 而“類比推理”是學生自主解決本節(jié)課新問題的法寶,為了進一步積累這種經驗,我引導學生進行專題回顧:“回顧一下,以前還有哪些內容我們也是通過類比學習的?”學生在回顧反思中進一步掌握了類比推理的思想方法。在全班交流中,我引導學生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回顧與反思:“你們都回顧反思了哪些問題呢?”學生在回顧與反思進一步積累了學習經驗,提升了學習能力。

  本節(jié)課的練習應用體現(xiàn)了讓學生將獲得的經驗又運用到問題解決中,一方面檢驗獲得的解決問題的經驗,強化對這些經驗的感悟,另一方面通過解決不同情境的問題,進一步綜合與改造原有經驗,對問題解決的經驗獲得新的感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看,在基礎練習“說一說”中,學生通過自己先舉例說說對“多百分之幾”“少百分之幾”“節(jié)約百分之幾”的理解,再選擇教師收集的有關實例,進一步理解了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含義。在“填一填”中,通過差量與單位“1”的量的不同出現(xiàn)形式,學生豐富了已有的經驗。在“怎樣評選進步之星好”中,通過讓學生幫助老師出主意,學生體會到學習成績的增長幅度可以作為進步之星的一個參考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考慮問題要多角度。而“我們的數(shù)學書”既培養(yǎng)了學生估算的意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抽象能力。在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和計算結果后,我及時追問:“這里的3和2又不是長和寬的具體數(shù)量,你們怎么能這樣算呢?”此處追問不僅指向學生思維的深度,而且指向學生思維的過程,使其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進一步豐富了學習經驗。

  總之,本堂課我注重激活了學生已有經驗,尊重他們的知識起點,敢于讓他們自主嘗試。我記得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今天的課堂,學生嘗試在先,集體交流跟進,教師點撥善后。

《解決問題》教案6

  解決問題(1)第 課時 課型 新授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運用不同的估算方法來解決超市購物問題的過程,體會用估算解決購物問題的簡便性

  過程與方法:學會解決乘加、乘減實際問題的方法,掌握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準確地進行計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解決有關小數(shù)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小數(shù)乘法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會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掌握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準確計算乘加、乘減

  教具運用: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 出示例8主題圖

  媽媽帶100元去超市購物。媽媽買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還買了0.8㎏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錢還夠買一盒10元的雞蛋嗎?夠買一盒20元的嗎?

  2、 引導學生讀題,列表整理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

  單價 數(shù)量 總價

  大米 30.6 2

  肉 26.5 0.8

  雞蛋 10 1

  20 1

  3、 理解題意,明確解題思路

  媽媽買了2袋大米和一塊肉,還想買一盒雞蛋。想要知道錢數(shù)夠不夠 ,只要把買到的所有商品的價格加在一起,與100進行比較就能知道結果,這樣的題用估算的方法比較簡便。

  二、分析與解答

  1、自主嘗試解答

  學習要求

 。1) 請大家獨立解答這個問題,在解答完之后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

 。2) 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解題方法給同學們講清楚。

  學生獨立完成

  2、 交流分析

  列舉學生的解法,學生可能出現(xiàn)。

  ? 30.6×2=61.2(元)26.5×0.8=21.2(元) 61.2+21.2=82.4(元)

  100-82.4=17.6(元)因為10<17.6<20,所以夠買一盒10無的雞蛋,不夠買一盒20元的雞蛋。

  ? 1袋米不到31元,2袋一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再買一盒10元的雞蛋,總共不超過62+27+10=99(元),所以夠買一盒10元的雞蛋,不夠買一盒20元的雞蛋。

  師:第一種方法大家讀懂了嗎?

  生解釋想法。

  師:第二種方法呢?

  學生閱讀,并進行解讀交流。

  小結: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實際數(shù)。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實際數(shù)。

  師:比較一下,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學生匯報:我喜歡估算這種方法,因為它使計算更加的簡單。

  3、用計算器驗證估算結果的正誤

  2袋大米的價錢 + 0.8kg肉的價錢 + 一盒雞蛋的價錢

  30.6×2=61.2(元) 26.5×0.8=21.2(元)10元或20元

  三種商品的總價:

  (1)買10元的雞蛋:61.2+21.2+10=92.4(元)

 。2)買20元的雞蛋:61.2+21.2+20=102.4(元)

  因為

  ? 92.4<100,剩下的錢還夠買一盒10元的雞蛋。

  ? 102.4>100,剩下的錢不夠買一盒20元的雞蛋.

  所以估算的結果是正確的。

  三、回顧反思

  師:回顧這個解題過程,我們都做了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的同時教師板書。

  第一步:理解整理(表格);

  第二步:分析解答;

  第三步:驗證反思。

  師總結:大家總結得很好,我們就是按照這樣的過程解題的,這的確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四、鞏固提升

  1、出示:有5種商品,它們的平均價格是9.86元,期中前4種商品的平均價格是5.37元,第5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錢?

  2、學生運用剛才的過程解題,然后交流想法

  分析:根據(jù)5種商品的平均價格是9.86元,可以求出5種商品的價格和。同理,根據(jù)前4種商品的價格和。用5種商品的價格和減去前4種商品的價格和便可求出第5種商品的價格。

  3、 匯報解答方法

  9.86×5-5.73×4

  =49.3-22.92

 。26.38(元)

  答:第5種商品的價格是26.38元。

  4、完成練習四,第2題。

《解決問題》教案7

  一、教學內容

  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并會使用小括號;

  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編排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

  同前幾冊一樣,教材仍然在單元之前,安排一個大情境,引出后面的幾個例題。每個例題的情境或是主題圖的一個局部,或是主題圖中某一情節(jié)的發(fā)展,使學生在一個比較完整的情境中學習不同的內容,感受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習興趣。

  2.例題的呈現(xiàn)形式具有開放性。

 。1)主題圖以學生熟悉的“游樂園”為背景,提供了豐富的活動情景,使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提出不同的問題。如,“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人在玩沙包?”等等。從圖中還可以得到其他信息,為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2)對于每一例題中的問題,教材采用了多種方法進行解決。使學生感受到不只是單純的計算題有不同的算法,對于一個實際問題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較喜歡的方法。

  四、具體內容

  主題圖

  設計了四個活動:看木偶戲、蹺蹺板樂園、玩沙包、買面包。這些活動既相互獨立又有一定的聯(lián)系。

  學生觀察圖時,開始說得可能比較概括,進一步引導他們描述每個情境時,為了更好地說明圖意,最好把人物進行量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數(shù)學的觀點觀察問題。

  根據(jù)圖中給出的信息,學生可提出多種多樣的問題,對于一步計算的,可當時就讓學生解答;對于兩步計算的可以暫時留下,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

  由此情境,引出了后面三個例題。

  例1(用加、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1)由看木偶戲引出,通過人數(shù)的變動,教學用加、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2)給出了學生三種不同的解法。

  例2(教學使用小括號)

 。1)是一個買面包的熱鬧場面,通過對話給出信息和所求問題。

 。2)呈現(xiàn)幾種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由此引出小括號。

  例3(教學用乘法和加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1)以玩蹺蹺板活動為實際背景,教學用乘加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2)教材提出“還可以怎樣算?”讓學生知道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做一做

  創(chuàng)設一個美麗的童話情境,讓學生學習從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進行解答?商岢鱿旅嬉恍﹩栴}。

  關于鳥:現(xiàn)在有幾只鳥?(可用加、減兩步運算解答)

  關于花:一共有多少朵花?(可用乘加兩步運算解答)

  五、教學建議

  1.注意例題與主題圖的聯(lián)系。

  由于例題的情境都與主題圖有關,所以在例題教學時,最好先由主題圖引入,讓學生看到情節(jié)上的聯(lián)系,過渡比較自然,也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選取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素材,給學生提供充分利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

  教材中設計的'場景均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實用價值。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地情況、學生特點,選取學生感興趣,又有一定實際價值的素材,讓學生通過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習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3.讓學生自主選擇解答方法。

  這部分內容,每個例題都呈現(xiàn)了解答方法多樣化的特色,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對于不同的方法都應給予肯定(如數(shù)的方法),保護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對于解答方法的優(yōu)化,要允許學生通過交流、反思自主選擇。

《解決問題》教案8

  教學內容:P63~64例題和試一試、P65“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學習有畫圖和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畫圖和列表的過程中分析數(shù)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發(fā)展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提高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積極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天,小明媽媽下班回家,正要開門時卻發(fā)現(xiàn)鑰匙掉了,你幫助小明媽媽想想辦法,如何把打開?

  (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哪些方法可取,比較好?

  遇到問題如何解決,就要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出示場景

 。1)說一說圖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根據(jù)提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出示問題:

 。1)小華買5本需要多少元?

 。2)小軍用42元可以買多少本?

《解決問題》教案9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教材第九冊63-6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 使學生在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fā)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

  教學重點:

  能對信息進行分析,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有條理的一一列舉,發(fā)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回憶策略

  1、談話:老師先來和大家玩?zhèn)游戲,怎么樣?看,這是什么?(撲克牌)

  老師抽出大王和小王,你們知道一副撲克牌有幾種不同的花色嗎?(四種)

  老師從中任意抽出一張,猜一猜有多少種不同的結果?(四種)是哪四種呢?(草花,黑桃,紅心,方塊)

  2、揭題:剛才同學們將這些花色一個一個列舉了出來(板書:一一列舉),一一列舉也是我們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經常要用到的一種策略。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題 探究列舉的方法

  (一)情景創(chuàng)設 呈現(xiàn)問題

  1、師:我校操場東面有一塊空地,學校想將把這塊空地利用起來,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的花圃,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

 。1)從條件中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周長是18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真了不起,你連這隱藏的數(shù)學信息也找出來了,周長是18米,那么說明長和寬的和是多少?(課件出示,長+寬=9米)

 。3)長方形的長+寬=9米,那么這個長方形花圃可以怎樣圍?你能幫老師來設計一下這個長方形花圃嗎?

  請拿出準備的小棒,同桌合作擺一擺,并想想有沒有不同的圍法嗎?

  2、學生嘗試操作。

 。1)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2)交流反饋:哪個小組先來說說你們的圍法?檢驗是否符合要求。

  其它小組有不同的擺法嗎?

《解決問題》教案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的解題方法;

  2、學解決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分析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解決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 教學難點:讓學生利用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決復雜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和練習題單。

  教學過程:

  一、復習解決一般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1、單位“1”×百分之幾 關鍵是找單位“1”

  2、完成兩道復習題。

 。1)楊老師在“五一”期間在天天手機店花1600元買了一部品牌手機,比原價便宜了20%。這部手機的原價是多少元?

 。2)李強六月份的生活費為255元,比計劃節(jié)省了15%,節(jié)省了多少錢?

  二、根據(jù)算式填條件。

  果園里有蘋果樹200棵,__________,梨樹有多少棵?

 。1)200÷20%

  (2)200×20%

 。3)200÷(1+20%)

 。4)200÷(1-20%)

 。5)200×(1-20%)

  三、鞏固練習。

  3、某件商品2500元,商店先提價10%,后又降價10%,現(xiàn)價是多少元?

  4、一堆小麥共重1800千克,小麥的處粉率是75%,則這堆小麥能磨出多少千克面粉?

  5、工地有一堆水泥,第一天用去40%,第二天用去10.8噸,兩天共用去這堆水泥的`62.5%,這堆水泥原來有多少噸?

  6.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乙城,第一小時行駛了全程的25%,第二小時行駛了90千米,這距乙城還有全程的9。甲,乙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20

  7.一條水渠,甲已經挖了全長的40%,還有36米。乙再挖全長的35%,還能剩多少米?

  8、某品牌的襯衫已經連續(xù)降價兩次,每次都降價10%,現(xiàn)在只有32.4元。襯衫的原價是多少元?

  9. 一捆電線用去20米,剩下的比原來的75%少5米,這捆電線原來有多少米?

  10.一批糧食,第一次取出25噸,第二次取出余下的40%,還剩下一半。這批糧食原來有多少噸?

  11.一捆電線,用去全長的1,再接上60米,結果比原來長40%,電線原來長多少米 5

  12、某工程隊三天修完一條水渠,第一天修了全長的25%,第二天與第三天修的比是7:8,第一天修的比第三天修的少21米,這條水渠全長多少米?

  13.某商店同時賣出兩件商品,每件各得300元,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虧本20%。這個商店賣出這兩件商品的總價上是盈利,還是虧本?盈利或虧本多少元?

  14.希望小學六年級去年有325人,今年男生增加15人,女生減少5%,總人數(shù)增加6人,那么今年有男生多少人?

  1,這時乙堆剩下的煤恰4

  好比原來總數(shù)的62.5%少13噸。這個廠從甲堆中取走了多少噸煤? 15.有兩堆煤共136噸,某廠從甲堆中取走30%,從乙堆中取走

  四、總結。

《解決問題》教案11

  教學課題:

  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的應用題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頁例6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shù)多少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的應用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能用畫圖策略幫助理解數(shù)量關系,從而解決比多少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小貓吃了18個,小猴吃了9個,誰吃得多?多幾個?

  教師提示: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學例6。

  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知道小雪、小華各套中多少個?

  2.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可以怎么解決?

  3.讓學生自己擺學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個,小華套中12個。

  教師:請大家用擺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擺小雪的個數(shù),第二行擺小華的個數(shù)。

  [學生動手擺小棒,并向學生說明小雪和小華的個數(shù)要一個對一個地擺,這樣便于觀察。]

  提問:哪一行擺得多?

  你能把小華的分成兩部分嗎?(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

  并指出小華比小雪多的個數(shù),說出小華比小雪多了幾個。

  [教師邊提問邊檢查學生擺得是否正確,再指定一、二個學生擺給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擺的情況,啟發(fā)學生思考,小華比小雪多得的個數(shù),就是小華比小雪多擺了幾個。]

  4.教師:剛才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知道小華比小雪多擺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了4個。那么大家想一想,這一道應用題告訴我們的條件是什么,要我們求的問題又是什么?

  [教師:要求小華比小雪多套幾個,應該怎樣想呢?(就是要求小華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師:用什么方法計算?]

  5.請學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華比小雪多套中4個。

  6.想一想:小雪比小華少套幾個?怎樣解答?

  [小華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幾個?怎樣解答?]

  7、小結:無論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還是求兩個數(shù)相差幾,都要用減法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21頁的做一做。

  [小林家養(yǎng)了15只白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幾只?羊比兔少幾只?]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圓白菜。圓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的應用題里,告訴我們兩個數(shù),要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首先要分清哪個數(shù)比較多,再想比較多的數(shù)是哪兩部分組成的,從它里面去掉和另一個數(shù)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個數(shù)多的,用減法計算。]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

  12-7=5(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在學生的擺一擺、畫一畫的過程中理解了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應用題的題意,確定了正確的計算方法,從而建立減法的模型,明確了要用減法計算的原因。

《解決問題》教案12

  教學目的

  初步培育門生在具體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題目并解決問題的本領。教學準備

  老師:課件。

  學生:表格。

  教學進程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老師:同學們,咱們先來猜做個游戲好不好?

  出示課件:想想,第十六個圖形是什么樣的?第35個呢?第98個呢?老師:我們應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同學們真棒,猜得特別精確,實際這就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就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

  2、嘗試題目,自主學習。

 。ㄒ唬┍憩F(xiàn)例四的主題圖,讓學生察看。

  老師:在同學們的體育活動之中也會出現(xiàn)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實際問題,大家請看!發(fā)問: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甚么?

  你能依據(jù)圖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生一:有32個同學

  生二:教師要求每六人一組

  生三: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ㄕn件同步涌現(xiàn):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師:你能幫教師解決這個數(shù)學題目嗎?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ǘ┳灾鲗W習,嘗試解決問題。

  老師:小幫手們動作可真快!請兩位小幫手給大伙兒說說你的計算方法。師:哪位同學給人人說說自己的算法?

  老師依據(jù)學生的口述板書,要是有的學生沒有寫出單位,這時候發(fā)問:

  師: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數(shù)二呢?那單位各是什么呢?(依據(jù)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發(fā)問:

  老師:你們知道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嗎?余數(shù)二呢?

  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組,余數(shù)示意還多二人。)

 。ㄈ┏鍪緦嵙暿牡诙}。

  師:下面這道有關跳強繩的題目怎樣解決呢?看誰做得又對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

  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繩,還剩一米。

  3、小結。

  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在實際情境中正確找出等量關系。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會列方程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3、經歷將現(xiàn)實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

  教學重、難點:

  找出數(shù)量間的等量關系,并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看花卉展覽嗎?

  生:喜歡!

 。ㄕn件出示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xiàn)場?)

  師:這是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xiàn)場。從1995年開始舉辦的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濃縮

  了云南花卉產業(yè)發(fā)展史。正如云南省花卉產業(yè)聯(lián)合會會長施天駿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花展可以看出云花正在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一個和花卉展覽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好嗎?

  板書:解決問題(二)

  二、走進新課

  1、圖示信息,尋找等量關系

  (課件出示例2主題圖和文字部分)。

  師:你看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用紅色閃動條件和問題: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還多20萬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問:題目中是怎樣說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間的關系的?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獨立畫線段圖。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畫法?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畫出線段圖:

  師:仔細觀察線段圖,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等量關系?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板書:

  木本花卉的盆數(shù)×20+20=草本花卉的盆數(shù);

  草本花卉的盆數(shù)-木本花卉的盆數(shù)×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數(shù)×20=草本花卉的盆數(shù)-20。

  2、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等量關系式,看看哪個數(shù)量是已知的,哪個數(shù)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數(shù)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數(shù)是未知的。

  問:能根據(jù)上面的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數(shù)嗎?請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試著設未知數(shù),并根據(jù)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答。

  學生試做后,指名板演。

  解:設木本花卉有x萬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師:這道題做正確了嗎?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

  20×6+20=120+20=140

  師:通過檢驗,我們發(fā)現(xiàn)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數(shù)相等,符合題意,說明我們的

  解答正確,可以寫上答語了。

  (板書答語)

  師:剛才我們根據(jù)草本花卉的盆數(shù)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了方程,你還能根據(jù)另外的兩個等量關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數(shù)嗎?請試一試。

  學生試做后,指名匯報,板書: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師:我們用不同的方程解決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問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哪個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個方程好一些,因為這個方程的等量關系容易找。

  三、完成練習,鞏固深化

  1、教科書第108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1)小題。

  先讓學生讀題,并想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再獨立解答。交流時讓學生說自己是怎樣

  找等量關系的,又是怎樣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驟是怎樣的,是怎樣檢驗的。

  2、做練習二十一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突出要根據(jù)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來列方程。

  四、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2)小題和第3題。

  五、總結學法,談談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是怎樣得到這些收獲的?

《解決問題》教案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用簡便的方法解決有關分數(shù)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轉化策略的認識,增強策略意識,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感受轉化策略對學習的作用,能有意識、有目的、適當?shù)剡\用轉化策略。

  教學重點:

  掌握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分數(shù)問題的方法,增強策略意識。

  教學難點:

  根據(jù)具體問題,確定轉化后要實現(xiàn)的目標和轉化的具體方法。

  教學方法:

  討論、觀察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老師這兒有一個圖形,你能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嗎?你是怎么求的?為什么這樣做呢?通過轉化,我們把不規(guī)則的圖形轉化為了規(guī)則的圖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如何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出示練習十六第4題,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說說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提問:在剛才的做題、交流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發(fā)現(xiàn)?

  二、新授,嘗試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1.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學生觀察。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會做這道題嗎?每個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解答,交流匯報,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能不能轉化成更簡單的算式?

  出示題目右邊的正方形圖,提出要求:你能說說圖中哪一部分表示這幾個數(shù)的和嗎?

  引導:看圖想一想,可以把這一算式轉化成怎樣的算式計算?

  提問:這時該怎么做呢?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和剛才的方法比較,這2種方法哪種更簡單呢?你有什么體會呢?

  小結:在解決問題時,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靈活地分析問題,有時候畫圖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合理的`轉化方法。

  2.練一練

  三、練習運用轉化策略

  1.練習十六第5題 比較幾種方法哪種更簡單呢?你有什么體會呢?

  2.練習十六第6題

  出示問題,指導學生理解圖意。

  明確圖中每一排的點分別表示每一輪參加比賽的球隊,把兩個點合成一個點的過程表示進行了一場比賽。單場淘汰制就是每場比賽都要淘汰1支球隊。

  如果不畫圖,有更簡便計算方法嗎?

  進一步提問:如果有64支球隊,產生冠軍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3.練習十六第7、8、10題

  四、總結故事啟迪,領悟轉化的技巧

  五、指導完成思考題

  弄清27+19的和就是最大長方形的長與寬的長度之和。

  作業(yè)布置 練習十六第9、11、12、13題

《解決問題》教案15

  《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解決問題的課程目標中對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為了將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必須先解決兩個問題:其一,如何清晰地界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應該形成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其二,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并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一、關于解決問題的策略

  對解決問題的策略,人們已經有很多研究。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一書中談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普遍化、特殊化、類比、猜想和檢驗、畫一張圖、建立方程、倒著干等。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德江認為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嘗試和檢驗、畫圖、操作、找規(guī)律、制表、從簡單的情況人手、整理數(shù)據(jù)、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列方程、邏輯推理、改變觀點等11種。加拿大的某套數(shù)學教材中將解決問題的策略分為10種,并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形象地呈現(xiàn)如下:

  我國課程改革下的實驗教材,不再以傳統(tǒng)的算術應用題內容為線索,而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以所學運算體現(xiàn)的數(shù)量關系為線索,以體現(xiàn)解決問題的策略為線索。人教版教材編排了圖示、列舉、列表、找規(guī)律、從簡單情況入手等解決問題的'策略。北師大版教材編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畫圖、列表、猜想與嘗試、從特例開始尋找規(guī)律等。蘇教版教材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從四年級起集中編有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安排學生學習摘錄與列表、畫圖、一一列舉、倒推;替換、假設、轉化等策略。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大致明晰教材中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內容。

  二、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三個階段

  教師不但要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哪些,還要思考怎樣幫助學生形成這些策略。

  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不可能脫離解決問題的過程,必須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是基于解決問題、為了解決問題的。解決問題,首先是作為學生感受、體會、反思解決問題策略的手段,其次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策略解決新的問題。對學生來說,解決問題的活動價值,不僅僅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獲得某一類 問題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即基于解題的經歷,形成相應的經驗、技巧、方法,進而通過反思和提煉,形成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認識、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般要經歷潛意識階段、明朗化階段、深刻化階段。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

  1.走出潛意識階段

  對學生來說,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不是建空中樓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關于策略的認識,在以往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已經初步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但并不一定關注到了解決問題時隱藏在背后支撐解決問題的策略,即學生對策略的認識處于潛意識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往往關注具體的問題是否得以解決,對解決問題的策略處于朦朦朧朧、似有所悟的狀況,缺乏應有的思考。學生對解決問題的策略的認識要經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教學時,教師可先呈現(xiàn)問題,讓學生根據(jù)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嘗試解決問題,獲得一定的經驗;再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通過回顧性陳述交流,將解決問題的策略化隱為顯。在回顧性陳述時,學生可能會基于自己的經驗和理解,提出不同的策略,教師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解決問題的過程提煉。

  2.步入明朗化階段

  學生對某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策略明朗化。如:呈現(xiàn)新問題后,組織學生思考可以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應用策略的意識;解決問題后,再組織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隨著解決問題策略的初步應用以及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解決問題的策略就逐步浮出水面并凸現(xiàn)出來。這里要指出的是,在教學新的解決問題策略時,不能排斥學生應用以往學習的解決問題策略。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過程,不是小猴子掰玉米,喜新棄舊,而是在不斷整合、應用不同策略的過程中,豐富自己解決問題的經驗,并在新的問題中主

  動、綜合、靈活應用各種策略解決問題。

  3.走向深刻化階段

  在學生比較充分地感知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明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后,教師要安排一定的練習,對相關策略進行集中強化,以加深學生對策略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對策略的認識更深刻,逐步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繼續(xù)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促進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教師的眼中,學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優(yōu)劣之分,但學生的思考過程并沒有好壞之別,都能反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所作的努力。因此,即使到了鞏固、深化策略的階段,教師仍不應急于對學生的策略作出評價,而應給學生闡明和討論策略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傾聽中比較不同的策略,優(yōu)化自我的策略。為了深化學生對策略的認識,教師可在學生采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所采用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什么特點,適用哪些情況?還可采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不同策略之間有無一定的本質聯(lián)系?學生不斷地經歷這樣的思考,就能對策略的本質有更深入的認識,就能得心應手地應用策略解決問題。

  策略,有助子在解決問題時走出無從下手的沼澤地;解決問題,有助于加深對策略的認識、理解與掌握。教師要充分認識策略的意義,進一步在實踐中探索學生形成策略的規(guī)律,將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解決問題》教案】相關文章:

《 解決問題》教案03-03

《解決問題》教案09-05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03-02

除法解決問題教案02-26

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教案05-15

《 解決問題》教案15篇03-03

《解決問題》教案(15篇)03-03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案07-21

《解決問題》教案15篇02-11

用分數(shù)解決問題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