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4-14 08:47:15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課文以優(yōu)美的筆觸,大膽地猜測與想象,描寫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樹。經(jīng)過高原風雪,雷轟電擊,卻頑強地生活了下來,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個壯觀而獨立的風景。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全文共9個自然段,層次清晰,語言優(yōu)美流暢,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為人們戰(zhàn)線了一幅獨特的充滿生命力量的風景畫,是豐富學生語言積淀和情感體驗的好材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是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回憶或介紹寫柳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明確讀文重點

  1.回憶寫柳的古詩,介紹柳樹常識

  賀知章的《詠柳》

  結合影象資料介紹柳樹

  2.板書課題:提出問題并討論

  (1)本文能不能用一個柳字做題目,用“一株柳”做題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題目有什么好?

  教師示范讀

  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的什么內(nèi)容?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詞語

  小組交流學習,實在不懂的作上記號。

  自由讀課文,將自己認為寫的比較好的詞語和句子圈點勾畫出來;借助工具書或討論理解字詞,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記號。

  2.學生分節(jié)讀課文,隨時糾正,指名說說不理解的詞語。

  3.整體把握,建立印象

  三.學習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抄寫課文生字2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是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想像句子描繪的景象,從而體會五彩池這一奇特景觀的神奇美麗,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及出現(xiàn)的新詞,理解“漫山遍野、五光十色”等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第二、三自然段,引導學生邊讀邊展開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2、累語言。

  教具準備

  CAI課件(內(nèi)含五彩池實景風光片及重點句子)。

  教學過程

  一、初讀,激趣質(zhì)疑知神奇

  1、講故事激趣導入 新課,揭示課題。

  2、檢查預習,反饋交流,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神奇”。

  (1)小組自讀課文,交流自學生字詞情況。

  (2)整體感知,反饋學生讀懂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概括。

  (3)質(zhì)疑問難,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定教學重點。

  二、精讀,再現(xiàn)形象悟神奇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交流讀后的感受。

  (1)選擇你最喜愛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

  (2)你讀懂了什么?

  2、理解重點詞句,了解五彩池水池的特點。

  (1)引導學生抓住“漫山遍野”“無數(shù)”“數(shù)不清”“有……有……有……”省略號等重點詞及標點符號,體會水池多而且美。(教師補充相關知識)

  (2)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3、教師范讀,配樂渲染,啟發(fā)學生想像評議文字所描繪的畫面。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畫面。

  (2)學生交流剛才腦海里出現(xiàn)的畫面。

  4、課件再現(xiàn)五彩池的奇特景觀,對照、印證剛才的理解與想像,進一步感悟五彩池的“神奇”。

  (1)觀看課件談感受。

  (2)再讀課文,加深感悟。

  5、小結。

  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這段主要講什么?

  2、再讀,你有什么感受?

  3、引導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并試著概括。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概括第一句。板書:池池色不同。

  (2)學生先自己說,然后教師指導學生概括第二句。板書:一池水多色。

  (3)學生直接概括第三句。板書:有色變無色。

  4、課件展現(xiàn)這三句話描繪的景觀,學生一邊看一邊進一步思考:從這三句話里,你還能體會出什么?

  5、師生對讀,積累語句。

  6、小結。

  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形成池水美麗神奇的原因是什么?用鉛筆在書上標上序號。

  2、小組討論。

  3、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三、熟讀,積累語言憶神奇

  1、選擇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自由讀。

  2、回放美麗神奇的`五彩池水風光片。

  3、誦讀交流。

  四、誦讀,運用語言贊神奇

  1、以學生提出的問題導入 ,“五彩池”中的“五”字現(xiàn)在怎樣理解?

  2、“五彩池”和“瑤池”有什么不同?

  3、“五彩池”是怎樣的池?

  4、現(xiàn)實中的五彩池要比神話故事中的瑤池更美麗、更神奇!所以面對這人間的仙境,作者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5、齊讀最后一句。

  6、設計一條宣傳五彩池美麗、神奇風光的廣告語。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于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2.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闡述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3.結合文本分析擺事實、講道理以及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注重實踐、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性,積極爭取做一名有開拓精神的人。

  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以及對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常說“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見,實踐精神有多么重要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講述實踐精神的文章《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開頭點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學實驗”。

  2.速讀全文,找出中心論點。(中心論點的特征:表判斷的陳述句;高度概括、統(tǒng)領全文的觀點。)

  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三、文本分析。

  1.作者在文中探討了哪四個問題?初步了解各節(jié)大意及寫作思路。

  (1)《大學》里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么?

  (2)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么?

  (3)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怎樣培養(yǎng)“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題目即是中心論點。課文開頭先剖題,由“格物致知”的出處,帶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古代對“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視的原因分析

  澄清了人們的錯誤認識。接著著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樣把這種精神應用到科研實際中去,最后誠摯地提出希望,發(fā)出號召。

  2.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為什么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因為傳統(tǒng)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3.為什么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因為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四、論證方法。

  1.引用古語。

  如,開頭引用《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

  2.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

  列舉事例時,采用正面事例與反面事例相結合的說理方法。反面事例:

  (1)列舉明朝大理論家王*明“格竹子”頭痛失敗的事例,闡述了傳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錯誤態(tài)度。

  (2)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面臨實際工作卻束手無策。

  (3)作者在念大學時,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正面事例:通過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了解竹子的性質(zhì)。

  好處:典型事例論證,說理充分,令人信服。

  3.運用對比。

  如,中國傳統(tǒng)教育通過內(nèi)心體悟和自我檢討維護社會制度,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好處:正反互陳,發(fā)人深省。

  五、小結。

  本文思路清晰,例證確鑿,極雄辯地闡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長了人們的知識,而且大大開啟了人們的思想

  學完本文后,最重要的應在于積極培養(yǎng)這種精神上。

  六、延伸、討論。

  1.討論:怎樣才能真正成為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

  2.有人認為:丁肇中先生將中國學子的“不愿動手”歸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

  為了強調(diào)自然科學而否定社會科學,有否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請依據(jù)本文,獨立思考,做出回答。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8個字,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4、初步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難點:

  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過程,培養(yǎng)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質(zhì)疑解疑。

 、(課前布置學生帶自己的成長記錄冊或小時候的`照片)

  師:有沒有同學帶來自己的成長記錄冊?

  (翻開印有出生石灰私自小腳丫、小手印的一頁)大家看,這是某某同學出生時手和腳的樣子。現(xiàn)在請大家比一比。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仓该卮,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慢慢地長大,我們的身體在不斷變化。

 、衬銈冊谝惶焯扉L大,很多事物在時時刻刻變化著。今天我們要學習《科利亞的木匣》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的。

  ⒋師:大家已經(jīng)預習了這一課。通過預習,同學們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疑問,

  今天,老師把科利亞帶來了,你們來問問他吧?CAI(出示一個小男孩的圖象)生質(zhì)疑。

  5、教師過渡:同學們可真會提問,而且還很有禮貌,克里亞可愿意回答了。請大家打開課文,答案都在課文里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科利亞都對你說些什么?

  6、生自讀課文,自主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

 、弊杂勺x課文,看看課文圍繞木匣,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餐阑プh。

 、橙嘟涣鳎瑤椭鷮W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

 、闭页稣n文哪些段落是寫“埋木匣”的。

 、沧杂衫首x,邊讀邊思考,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木匣的?可在關鍵句子下面做上記號。

 、承〗M交流。

 、慈嘟涣,引導學生了解科利亞和媽媽都使用“量步子”的方法埋木匣的。

 、抵笇Ю首x。

  四、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說說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木匣的。

  二、中心切入,研讀品味。

 、闭页稣n文哪些段落是寫“挖木匣”的。輕聲朗讀邊讀邊思考邊批注,要求學生在疑難的地方畫上問號,把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

 、惨龑W生質(zhì)疑,教師小結并板書中心議題。

 、辰處熤笇W生讀“挖木匣”的部分。

  ⑴媽媽為什么能很快挖出箱子?科利亞為什么第一次沒有挖到自己的木匣,而第二次就挖到了呢?他是怎樣想出來的呢?

  ⑵在讀中品味,感受科利亞的感情與情緒“焦慮——被嘲笑——冷靜思考——興奮”的變化過程。

 、唇柚鷦赢嫞庇^呈現(xiàn)“挖木匣”部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進一步了解科利亞的思考過程及人物特點。

  三、拓展內(nèi)化,揭示主題。

 、弊x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你能給最后一個問句換種肯定的說法嗎?

 、矊ёx、品悟、揭示并板書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在起變化。想一想:你的周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用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例,說說對“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體會。

  ⒊結語:親愛的同學們,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周圍事物在一天天的變化,你們也在一天天的長高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號,但是只要我們像科利亞那樣勤于動腦、善于發(fā)現(xiàn),面對變化著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那,還有什么困難能難倒我們呢?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看注釋,掌握重點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屏”的有關知識。

  3.體味本文生動的語言,弄明白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朗讀和勾畫圈點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以屏風為媒介,激發(fā)學生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屏”的有關知識,體味語言。

  教學難點:

  弄清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查找有關屏的圖片,或上網(wǎng)查找。如果學生家中有屏的小藝術品,也

  可借來一用,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5分鐘

  學生拿著自己找的圖片或小屏風,向同學作介紹,語言可能不生動,教師可以就此導入,看做者是怎樣介紹的。也可以用古詩詞中有描寫屏風的詩句導人。

  二、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教師正音。 15分鐘

  教師配古箏樂曲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并思考:

  a.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

  b.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的知識?

  聽讀完后,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

  b.作者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

  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nèi)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

  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置全在一個“巧”字。

  三、研讀與賞析 20分鐘

  過渡:屏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jīng)不多見了,可是讀了文章,或許你也喜歡上屏風了,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詩,使說明語言生動有趣,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全班討論明確:

  a.引用《秋夕》詩句,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向往與喜愛之情,放在開篇,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牡丹亭》中“銀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放在屏風的定義后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結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內(nèi)涵,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更好地開發(fā)和使用屏風的愿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換上“放”字,則無此表達效果;“點綴”是加以襯托和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準確地說明了屏風在居室中的作用。(學生還可以再舉出一些。)

  四、課堂小結: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并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fā)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借此喚起建筑師、家具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nèi)涵永遠散發(fā)著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著,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煥發(fā)出青春,重新大放異彩。

  五、布置作業(yè);

  A組(學優(yōu)生): 完成練習冊基礎部分。

  B組(中等生):完成書后習題。

  C組(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課前復習: 10分鐘

  1.陳從周:

 。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園林專家,并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

  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

  2.作者對“屏”的感情:

  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chǎn)生喜愛、向往之情;后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贊賞之情。

  3.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么好處?

  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tǒng)器具是相稱的。

  二、授課過程: 20分鐘

  1. 在古詩詞中,你還知道哪些詩句說到屏,你還找到了哪些圖畫描繪了屏,全班交流,

  請你引詩配畫作解說。

  比如:李商隱的《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詞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2. 想像一下,屏風將會有怎樣的用途?

  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3. 研讀賞析

  文中運用哪些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確:舉例子、分類別、引用等

  三、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練習。10分鐘

  將《說“屏”》與《文房四寶》比較閱讀。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A組(學優(yōu)生):把課堂上所說的“想像屏風的用途’’整理好,寫在作業(yè)本上,學著用上古詩詞佳句,要用得得體。

  B組(中等生):完成練習冊。

  C組(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說“屏”

  陳從周

  作用

  分類 → 設置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復習漢語拼音;練習辨析多音、多義字;認識連詞的用法;修改病句。

  2、閱讀短文,訓練學生理清文章條理的能力。

  3、練習具體地記敘事情的能力。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復習漢語拼音;練習辨析多音、多義字;認識連詞的用法;修改病句。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任務。

  二、學生自己練習,教師巡視。

  三、討論:

  第一題:

  1、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2、請說說每組音節(jié)的不同。

  第二題:

  1、指名讀組詞。

  2、評論。

  3、各自修改組詞。

  第三題:

  1、分別讀句子,并說說帶點詞的意思。

  2、請同學逐題口頭造句。

  3、學生評論。

  第四題:

  1、分別請同學找出句子中的錯誤。

  2、修改,評論。

  3、找出這類句子錯誤的特點:概念混亂。

  四、預習“閱讀”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閱讀短文,訓練一清文章條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自學要求:

  默讀短文,讀準字音,邊讀邊想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想想段意、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

  二、學生自學,邊學邊做記號。

  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短文,糾正讀音、讀破句子的地方。

  2、交流短文的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說說自己是怎樣概括中心思想的'。

  (主要內(nèi)容:林巧稚回憶自己上中小學時,教師講授知識時注意聯(lián)系實際,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使自己不僅學到了知識,又體會到一種人生的哲理。)

  3、短文是怎樣圍繞中心思想有條理地記敘的?

 。▋杉拢阂皇呛┥献龅匦紊潮P;二是生物課上教師告訴大家樹葉千奇百怪。)

  四、自由讀課文,提出疑難,討論。

  五、作業(yè):

  想想生活中讓你不能記憶的事,為作文做準備。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教案12-15

語文教案12-15

語文教案12-15

語文教案12-19

語文教案12-19

語文教案12-19

語文教案12-17

語文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