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14 09:55:09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9篇【必備】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9篇【必備】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2、會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并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在“天氣日歷”中記錄降水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保持對天氣現象觀測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后持續(xù)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

  【教學重點】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2、會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

  【教學難點】

  制作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記錄一個月的降水量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帶有刻度尺的紙條,膠帶紙;噴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比較: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天氣日歷的重要數據,降水的形成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前兩次的降水,哪一次大一些?

  2、提出問題:怎樣知道每次降水的多少呢?生自由說:通過觀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時間長短

  二、制作雨量器

  1、出示氣象站的雨量器。介紹氣象學家是用雨量器來測量降水量和根據水量來區(qū)分雨的等級。

  提出:我們能不能制作一個雨量器呢?

  2、閱讀課文中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3、分析討論:

  A、需要哪些材料?

  B、為什么要用直筒透明杯子呢?(杯子口徑大底小或小底大對測量降水量各會有什么影響?)

  C、刻度單位以什么計算?

  D、0刻度在什么位置?(與杯子內測底部對齊)

  4、分組制作雨量器

  三、模擬測量降水量

  1、模擬測量降水量

  A、用噴壺模擬降雨30秒。

  B、觀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1)平放。(2)視線與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視或仰視。)

  2、交流:

  在測量降水量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3、閱讀氣象學家對降水量的分級。

  4、分析:剛才模擬降水中下雨的等級是多少。

  5、指導畫降水量的柱狀圖。

  四、課后練習,觀測記錄降水量

  1、在下雨的天氣里測量24小時的降水量。

  2、記錄每次的降水量并畫出柱狀圖。

  3、記錄、統(tǒng)計一個月的降水量。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能通過實驗探究哪種材料適合做鼓面。能按照書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樂器的小組計劃。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制作簡單的小樂器。能對自己和別人設計、制作的小樂器進行客觀的評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制定小組制作計劃的過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愿意與小組其他成員分工完成小樂器的制作任務科學知識目標:能說出聲音的大小、高低與物體的振動有什么關系。

  教學預備:圓口容器、氣球、塑料袋、棉布、牛皮紙、橡皮筋或膠帶、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熟悉書中的各種樂器,并提問:你們熟悉這些樂器嗎?你會彈奏嗎?

  告訴學生不同的樂器會產生不同的聲音并且聲音的高低大小也不同

  二、活動一:做小鼓

  1、用有圓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選擇不同的材料如橡膠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紙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膠帶將它繃緊在鼓身上敲擊鼓面,仔細聽聽發(fā)出的聲音。

  以教師演示為主以技能練習為重點

  2、提問:敲擊不同材料的鼓面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哪種材料更適合做鼓面,為什么?

  三、活動三:制作自己的小樂器

  1、讓學生先欣賞一些同學做的小樂器。

  學生認樂器

  學生動手實驗

  學生討論

  得出結論:聲音與材料的性質有關,材料不同樂器演奏的效果也不同

  2、布置制定小組計劃

  試一試,怎樣讓自己制作的小樂器發(fā)出聲音?怎樣讓小樂器發(fā)出高低大小不同的聲音?

  布置討論任務:對同學們制作的小樂器進行評價。

  四、教師總結全課 制定小組計劃

  學生得出結論: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強弱有關;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學生討論 制定小組計劃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增加紙條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紙條的抗彎曲能力。

  2、鞏固并學會相關的探究技能:控制變量實驗,采集數據和記錄數據,制作曲線圖,運用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能根據已獲得的信息對所觀察的現象進行合理的預測。

  二、教學準備

  1、小組實驗用:長、寬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實驗記錄表,統(tǒng)計圖。相同大小的鐵墊圈,放鉤碼的盒子,橡皮擦。

  2、師用:小組用的實驗材料一份,課件。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搿

  1、出示紙條使其架空,并在上面放一個重物會怎樣?

  2、演示。

  3、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它抵抗住彎曲?

 。ǘ┨骄俊凹埖'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大小”

  1、推測增加紙的厚度,會不會增加它的抗彎曲能力。

  2、研討實驗方法。

  實驗應控制哪些條件不變?

  3、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匯報交流

  5、指導學生繪制厚度與抗彎曲能力關系曲線圖。

  6、分析曲線圖,描述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關系。

 。ㄈ┞撓瞪睢

  1、談話:建筑中廣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橫梁來承受巨大的重力。

  2、對橫梁立著安放這一現象作出合理解釋。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jié)活動,使學生能正確地區(qū)分悅耳的聲音,知道刺耳的聲音就是噪聲。

  2、了解噪聲污染源及噪聲污染的危害。

  教學過程:

  1、引入師: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能聽到哪些聲音?

  2、教師講解:

  噪聲泛指人們不需要的、有害的聲音。噪聲污染、水污染和空氣污染,是世界的三大公害。噪聲大體可分為:交通噪聲、工業(yè)噪聲、生活噪聲和其他噪聲。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音波,然后傳到我們的耳朵里!音在音樂里,可分為“樂音”與“噪音”!

  在生活里,我國重點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總體平均水平1993年為57.8dB(A),1996年為56.8dB(A),超過國家一類區(qū)標準55dB(A),處于中等污染水平.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平均值超過60dB(A)的城市占10%.有70%左右的城市處于中等污染水平,處于輕度污染的城市不超過20%.有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高噪聲的環(huán)境中.據統(tǒng)計,在影響城市環(huán)境的各種噪聲來源中,工業(yè)噪聲占8%-10%,建

  筑施工噪聲占5%,交通噪聲占30%,社會生活噪聲占47%.社會生活噪聲影響面最廣,是干擾生活環(huán)境的主要噪聲污染源.

  3、討論噪聲的危害。

  噪聲對人類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50分貝左右的噪聲會影響休息和睡眠,進而影響到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噪聲能引發(fā)多種疾病,因此人們把噪聲稱為無形殺手。它的損害以神經系統(tǒng)癥狀最明顯,會出現頭暈、頭痛、失眠、易疲勞、愛激動、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并伴有耳鳴、聽力減退。許多證據表明,噪聲還是造成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4、討論:怎樣控制噪聲污染源?

科學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使用工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簡單機械又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工具。

  過程與方法:常識在實踐中解決指定的科學問題(如拔圖釘、鐵釘和木螺釘),發(fā)現做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從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工具和機械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恰當地選用工具和機械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教學重點】選用不同工具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選擇不同工具解決問題的原因討論。

  【教學準備】

  記錄表(學生);常用工具,剪刀、螺絲刀、開瓶器、羊角錘、小刀、鑷子、

  老虎鉗(教師);釘有三個圖釘、2個鐵釘、兩個木螺絲釘的木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個漂亮的窗花剪紙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來的?(出示窗花剪紙)。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還能做些什么事?(剪繩、剪指甲??)

  那么錘子能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出示錘子)

  二、我們用過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我們常用的工具(板書課題:使用工具)

  2、你還知道哪些工具?他們能幫助我們做什么事?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稱和能做的事情填在書本P2表格內。比一比,哪些同學想地更多。

  3、小組匯報:

  請一個小組上臺來介紹,并且可以使用老師講臺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4、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對工具的使用已經比較熟悉,并且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請大家來幫我解決一個問題。(啟后)

  三、選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師這里有釘有一些釘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釘子沖木板中取出來,請問我該選擇什么樣的工具比較合適?

  2)請小組內的同學先觀察一下釘在木板上的釘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說說你選擇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組長領材料,組織小組成員開展實驗

  3、全班交流:說說你們剛才選擇的工具是最合適的嗎?

  4、分組發(fā)言共同評論。

  四、完成三項任務的工具選擇

  1、請大家觀察P3的三幅圖,請你在右邊選擇最恰當的工具來完成這3項工作。 并且說說你選擇的理由。

  2、油桶通過斜面推上車,比較省力;大石頭用撬棍當趕感去撬動比較省力;利用繩子和滑輪組成定滑輪可以很方面地將國旗掛到旗桿頂上。

  3、教師小結:有一些很費力、很難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讓我們做的更好。

  4、 請大家看P3工具的定義,深入理解。

  五、全課總結:對于簡單機械,我們還有什么問題想研究?

  六、作業(yè)布置

  第二課時杠桿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并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對杠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準備】

  杠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臺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臺)

  哎,講臺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

  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杠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桿。 什么是杠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杠桿”。

  2、示范用杠桿撬講臺。

  3、板書分析杠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

  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

  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么位置

  5、在展臺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杠桿

  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杠桿,哪些不是杠桿?并說明理由(找一找三點) 學生自己體驗杠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杠桿的秘密

  1、 剛才我們用杠桿輕松地撬起了講臺,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是省力的呢?

 。▽W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

  讓我們用杠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 對杠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 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一個鉤碼,要使杠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杠桿尺的右邊什么位置掛上幾個鉤碼 ?(請同學上臺來試一試,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 還有其他方法嗎 ?

  5、 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一個鉤碼,還可以怎么掛?那么右邊又應該在什么位置掛幾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并且把數據記錄在P6上的表格內。完成實驗之后再把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省力情況有( )種,費力情況有( )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 )種。

  6、 對所有的數據進行觀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況下,杠桿省力?

  2) 在什么情況下,杠桿費力?

  3) 在什么情況下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7、 教師進行總結: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各情況的比較和分析。

  四、收集數據步驟的反思

  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五、全課小結

  六、作業(yè)布置

  第三課時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教學重點】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難點】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準備】

  長竹筷、螺絲帽或其他重物、棉線或釣魚線、塑料盤(學生)。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油漆桶、啤酒、粉筆;畫有螺絲刀撬油漆桶、鑷子夾粉筆、開瓶器開啤酒瓶的圖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夾5支粉筆到一個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才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

  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并說說理由)

  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個點,然后進行比較)

  4、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5、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么 ?

  6、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并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

  7、小結:怎么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guī)律)

  三、給各種杠桿類工具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后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3、匯報交流(請學生到展臺下進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么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么這樣設計呢?

  5、教師小結。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么桿秤的稱砣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說一說)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桿小桿秤。小桿秤制作過程指導。(祥見教參P17~18)

  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砝碼的方法在桿上畫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稱盤內放一個50克砝碼,然后使桿秤平衡,在桿上刻下刻度,放2個??)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桿秤。(稱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重量)

  五、課后思考題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科學教案 篇6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認知: 聽聽固體、液體、氣體發(fā)出的聲音。

  2.技能: 分辨聲音的變化,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

  3.情感: 培養(yǎng)聽好聽的聲音的興趣。

  教學重點:聽聽各種聲音,并知道是由哪些物體發(fā)出的。

  教學難點:分辨聲音的變化。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熟悉周圍環(huán)境的各種聲音,準備好各種聲音的錄音。

  2、盡量多地收集能夠發(fā)出聲音的物體,比如口哨、笛子、鬧鐘、鈴鐺。

  3、準備好水壺、玻璃杯、勺子等。

  學生準備:收集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1、引入

  2、活動:聽聽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研究聲音的活動開始了,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那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

  (1)仔細傾聽周圍的各種聲音,說說自己聽到了那些聲音?

 。2)分辨一下,聽到的聲音分別是由什么物體所發(fā)出的?

 。3)說說,我們還聽到過哪些聲音?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fā)出的?

 。4)討論分析:在我們聽到的聲音中,那些聲音是屬于自然界的?哪些聲音是我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發(fā)出的?

 。5)和同學交流分享自己聽聲音的感受。把聽聲音的感受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上。

  3、活動:聽聽固體、液體、氣體發(fā)出的聲音。

  4、活動:分辨聲音的變化

  5、作業(yè)。

 。1)聽聽各種固體發(fā)出的'聲音。想辦法讓桌上的各種物體發(fā)出聲音,聽聽這些聲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點?(2)聽聽各種液體發(fā)出的聲音。想辦法讓液體發(fā)出聲音,能想出多少種不同的辦法讓各種液體發(fā)出聲音?(3)聽聽空氣發(fā)出的聲音。在我們聽到的聲音中,哪些聲音是由空氣發(fā)出的?你有辦法讓空氣發(fā)出聲音嗎?

 。1)分辨聲音的方向變化:給一個學生蒙上眼睛,請他前后左右的同學依次敲擊一下桌面,讓他辨別一下聲音是從哪個方向傳來的。

 。2)分辨聲音的遠近變化:給一個學生蒙上眼睛,請距離他不同遠近的同學分別敲擊一下鈴鐺,讓這位同學分辨一下哪個聲音遠、哪個聲音近。

 。3)分辨聲音大小、高低的不同:把幾只玻璃杯一字排開,分別盛上不同量的水,然后敲擊,聽聽聲音有什么不同。按聲音的高低給杯子排排隊,你能發(fā)現什么?如果改變敲的力度,你又有什么發(fā)現?

  (1)傾聽、分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2)思考、查找關于聲音的有關資料。

  討論:從以上活動中,你曉得了什么?你認為聲音和物體有什么關系?沒有物體能有聲音嗎?

 。4)交流分享:我們在分辨聲音的活動中有什么上收獲。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夠通過活動找出人體上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jié);

  2.能夠通過多種活動體驗.比較人體上各種關節(jié)的多種連接方式;

  3. 體會到關節(jié)在人體各種運動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認識到人體各部分的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系并相互適應的;

  4.感受人體關節(jié)的神奇與巧妙,激發(fā)研究人體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關節(jié)的運動作用和緩沖作用

  2.認識關節(jié)類型和運動方式

  教學準備:

  人體骨骼模型和有關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圖片出示機器人行走.工作,

  觀察:機器人行動起來與我們有什么不同?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2.學生交流介紹。

  3.提問:人可以靈活地做各種動作跟我們身上的哪部分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呢?(揭示課題:關節(jié))

  4.談話:關于關節(jié),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認識關節(jié),體驗關節(jié)的作用

  1.講解:什么是關節(jié)?(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jié))

  2.講述:人體的支架——骨骼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人體由許多塊小骨組成,而不是一塊塊的大骨,每兩塊小骨之間由關節(jié)相連。

  3.介紹:關節(jié)可以分為固定關節(jié)和活動關節(jié)兩種。身體內的某些關節(jié)以某種方式連結后,骨的活動性較小,或是不能運動。我們把這些骨的連接叫做固定關節(jié)。頭蓋骨的骨就是由固定關節(jié)連結的,連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關節(jié)。人體內的大多數關節(jié)都是活動關節(jié);顒雨P節(jié)使人體能夠進行大幅度的運動。

  4.小組活動:活動一下身體,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jié),在人體圖上標出來。

  5.匯報交流,實踐體驗。

  6.小結并設疑:這些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jié)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辦法設計實驗驗證一下嗎?

  7.談話:如果這些自由活動的關節(jié)不能夠自由活動了,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分組實驗活動,體驗一下,關節(jié)綁住之后做這些動作跟原來比較有什么不一樣?

  1)綁住食指關節(jié)——寫字.穿回形針項鏈.把豆子放進小口瓶;

  2)綁住肘關節(jié)——系鞋帶、拉拉鏈、寫字;

  3)綁住膝關節(jié)——走路、下蹲。

  8.匯報實驗結果,交流試驗體驗。

  9.小結:如果沒有關節(jié),人體就會像木板一樣僵硬。

  三、體驗關節(jié)的多種連接方式

  1.活動:按要求做各種動作,比較一下,身上的關節(jié)所能夠做的動作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匯報。

  3.預測:里面的骨頭是怎么連接的?

  4.談話:你的.預測正確嗎?請閱讀資料:六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jié)。

  5.學生交流討論。

  6.出示圖片

  指導學生觀察骨與骨之間是如何連接的。

  7.完成下列各項活動:

 。1)轉動你的胳膊;

 。2)推開門;

 。3)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

  4)大幅度甩手;

  5)轉動你的頭;

  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項動作所涉及到的關節(jié)的類型。

  8.對號入座——找一找身上還有哪些部位的關節(jié)分別是這六種常見關節(jié)類型。

  9.將身體的某個關節(jié)固定起來做某件事情,體驗關節(jié)的作用。

  10.小結:不同的活動關節(jié)使人體能以多種方式運動。

  四、總結拓展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關節(jié)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關節(jié)還有什么作用?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關節(jié)呢?

  3.活動體驗:將你的腳尖踮起,然后迅速將腳跟落下。比較一下,在身體挺直和膝關節(jié)彎曲兩種狀態(tài)下,做這個活動你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板書設計:

  關節(jié)

  肩關節(jié) 肘關節(jié) 腕關節(jié) 髖關節(jié) 膝關節(jié) 踝關節(jié)

  教后反思:

  在《關節(jié)》這一課的教學中“人體上有哪些關節(jié)”“關節(jié)的作用”“關節(jié)的保健”等問題,許多學生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這樣便利用有效的提問,揭開關節(jié)秘密的欲望,就好比一粒小小的石子,在水中激起了層層漣漪,蕩起了朵朵浪花,將學生的探究激情蕩漾開來,踴躍地投入到探究學習活動之中。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在經歷中體驗科學,把各種不同的關節(jié)固定起來再去做各種事情,通過與平常動作的對比,讓學生體驗關節(jié)在人體運動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由于教學條件的局限,在教學時可以考慮借助與人體關節(jié)具有相似性的動物(轉載于:關節(jié)的教學設計科學)的關節(jié)來直觀呈現觀察對象,讓學生在直接的觸摸、實踐中增加對關節(jié)的認識。

  東郭鎮(zhèn)李嶺小學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1.辨別不同的彎,用描述性的語言說明不同的彎。

  2.體驗用圈圈創(chuàng)造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彎彎繞繞》幼兒用書每人一本,銅絲每人一根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 出示一樣彎的`實物,提問

  T:這是什么?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你們在日常生活正看到過象這個一樣,彎 彎的東西呢?那現在啊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彎彎樂園玩一玩,看看彎彎樂園里有哪些彎。

  2. 看書,交流

  T:請小朋友們跟老師把書本打開,仔細看看,你能在彎彎樂園里找到幾個彎,你找到的彎是怎么樣的?

  二:故事

  1.T:請小朋友門啊把書本合上彎彎樂園里到底有多少個彎呢?它們叫什么名字?我們還是一起來聽聽彎彎樂園里的小動物是怎么說的。

  2.把書防在投影儀上,教師講述,幼兒說到哪個彎就請全班幼兒用銅絲繞出來。

  3.提問:你覺得哪個彎最有趣?為什么?

  重點講述螺旋彎,T:你為什么最喜歡螺旋彎?為什么叫螺旋彎?你覺得它象什么?

  4.最后一起看書,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閱讀。

  三:設計彎彎樂園

  1.T:小朋友都知道了這么多彎,老師也設計了一個彎彎樂園,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呢?

  2.出示范畫:

  T:彎彎樂園真奇妙,讓我也來彎一彎,小小筆兒是汽車,嘟……向前開,向右轉半個彎,轉出個C字彎。

  3.幼兒做畫,在紙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彎。

  4.相互欣賞,介紹自己的彎彎樂園里有哪些彎。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課題,讓幼兒猜:“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當糧食,竹林里安家!保ù笮茇垼

  二、出示大熊貓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大熊貓的外形特征

  教師出示大熊貓玩具,提出問題,引導幼兒依次觀察大熊貓的頭、嘴、眼睛、耳朵、鼻子、身體、四肢、尾巴等。

  小結:大熊貓的頭是圓形,頭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張嘴,一對小眼睛周圍長著黑色的毛,像帶黑色的眼鏡。鼻子是黑色的,在臉的中央,兩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體胖乎乎的是橢圓形,全是白色。有四條粗短的腿,長圓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放錄象,講述大熊貓的生活習性

  教師放錄象,提出問題:大熊貓生活在哪里?它喜歡吃什么?怎樣生活?是怎樣走路的?

  小結:大熊貓住在長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歡吃竹葉、竹筍。它喜歡獨居,白天睡覺,晚上出來吃東西,會爬樹,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 四、談話:大熊貓與人類的關系。

  “為什么稱大熊貓為國寶?你在什么地方見過大熊貓?你喜歡大熊貓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

  小結:(為什么稱大熊貓為國寶參見教學資料)小朋友在動物園、電影、電視或圖書中見過大熊貓。大熊貓形體美麗,動作有趣,性情溫雅,可供大家觀賞,還可以表演精彩的節(jié)目,是我們和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物。但它卻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危險,我們要救救大熊貓,保護大熊貓,讓它永遠生活在地球上。

  活動延伸:

  給大熊貓畫像(國畫);教幼兒玩《搶救大熊貓》的游戲,教育幼兒要愛護大熊貓。

  活動要求與準備

  一、使幼兒認識大熊貓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

  二、讓幼兒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是國寶,應保護大熊貓。

  三、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豐富詞匯:珍貴、竹筍。

  五、準備:大熊貓玩具一個、錄像機、錄像帶。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經典】科學教案07-24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科學教案【經典】08-12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科學教案(精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