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27 09:40:08 教案 我要投稿

(薦)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語文教案5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讓學生實踐運用自讀、圈畫、想象、批點的閱讀方法進行自讀自悟,通過交流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

  3.通過對描寫作者和大猩猩進行交流的句段的理解,體會“我”對大猩猩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體會女科學家的敬業(yè)精神。

  教學重點:讓學生實踐運用自讀、圈畫、想象、批點的閱讀方法進行自讀自悟,交流合作。

  教學難點:體會“我”對大猩猩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關于作者的資料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猩猩嗎?說說你對大猩猩的了解有多少?

 。ㄉ砀撸w重可以和我們?nèi)吮容^;食肉還是食素。)

  2、質(zhì)疑課題。

  雖然我們通過資料了解了大猩猩是素食者,但是大猩猩由于它粗魯?shù)拿婵缀途薮蟮纳聿目雌饋硎謬樔。而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位美國女科學家,她放棄了令人羨慕的醫(yī)生職業(yè),孤身到非洲的原始森林中從事大猩猩的研究工作?搭}目,你有什么感受或疑惑?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

  2、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的“彌漫”.“妖嬈”.“鞋襻”等詞的意思。

  3、朗讀課文,把自己的情感讀進去。

  4、同桌互相交流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品讀句段,深入感悟。

  1、自讀、勾畫、想象、批注。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我是怎樣和大猩猩的交流的?”的句子,反復品讀。邊讀邊想象句子描繪的情景,適時地在書上標注出自己的收獲或感受。

  2、小組交流自讀的情況和讀書的感受。

  3、交流指導。

  重點是引導學生想象畫面,交流感受,深入品讀。

 。1)第4自然段。

  讓學生說說:你認為這是個怎樣的女科學家?

  帶著對女科學家的崇敬讀一讀這段話。

 。2)描寫“我和大猩猩握手”經(jīng)過的5---13自然段。

 、僖龑W生抓住對皮納茨外貌的描寫體會作者對大猩猩的喜愛。

 、谧プ 拔摇焙痛笮尚晌帐智昂蟮膭幼髅鑼,還有通過想象當時的情景,談談自己的感受。

  ③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對“這是我平生以來得到的最珍貴的禮品!边@句話的.理解。

 、軒е约旱捏w會讀一讀這部分。

  四、拓展讀寫。

  同學們,本文中我們看到的都是她和大猩猩有趣的一幕幕交往,其實在考察大猩猩的過程中,她曾嘗過不少大猩猩的苦頭甚至是對生命的威脅。就是這樣一位放棄了恬靜舒適的生活,從事了近20年大猩猩的研究,為人類解開了許多有關大猩猩的謎團的女科學家,卻在一次拯救大猩猩的行動中慘遭偷獵者的殺害。

  1、你想對偷獵者說什么?

  2、推薦閱讀《我和我的動物朋友》

  五、作業(yè)

  你有過和動物交流的體驗嗎?同學之間說一說,寫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語文教案 篇2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充滿情趣的科普作品。根據(jù)本文特點,教學時可以疑促讀,在多讀、讀好上下功夫,引領學生在感悟詩歌表達上的精妙、獲取知識的同時,激發(fā)他們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一、談話導入,以疑激趣

  教師可通過回顧本單元已學過的描寫秋天美景和黃山奇石的課文的談話,導入本課的學習。然后,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質(zhì)疑。質(zhì)疑后先存疑,以疑促學,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主解疑

  初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進行激趣啟發(fā):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不起,如果能通過自己讀文解決問題就更棒了。引導學生自讀詩歌,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隨后可按小節(jié)接讀詩歌,檢查學生是否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句子。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你從這篇課文中知道了什么?是否能自主解決質(zhì)疑時提出的問題?要求學生再讀課文,同時用筆在文中圈圈畫畫,自主解決疑難。以此來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知,獲得初步的理解。

  三、研讀交流,探究釋疑

  課文二、三、四節(jié)是本課的重難點,教師可再提出如下問題:哪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組織學生讀文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收獲,在組內(nèi)質(zhì)疑解疑;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在班上討論。在全班交流討論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或?qū)嵨铮黾訉W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逐漸突破課文的重難點。隨后組織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如小組朗讀表演、列表展示學習成果、做小解說員看插圖講解、畫簡筆畫介紹它們傳播種子的'方法等。通過讀、演、說、畫等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

  在上述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點撥,引導探究和感悟。第一和第五小節(jié),可引導學生在自由讀后交流讀懂了什么,并注意指導學生讀出問句的疑問語氣,啟發(fā)他們懂得只有認真觀察自然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中,還要相機引導學生理解生詞。比如針對四海為家一詞,可做這樣的設計:誰讀懂了四海為家這個詞語?能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嗎?你還知道有什么事物或什么人也四海為家嗎?或者試著用上四海為家說一句話。

  上述過程要以讀文解疑為主線,或自讀自悟,或合作探究。在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有了較深感悟之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競賽讀、展示讀,并試著背誦詩歌,積累語言。

  四、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按照泡泡語的提示,引導學生展示交流課前查找的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在此基礎上,可組織模仿第二、三、四小節(jié)的句式續(xù)編詩歌,介紹其他種子的傳播方法,實現(xiàn)讀寫的有效結(jié)合和語言的遷移運用。此后,還可啟發(fā)學生思考是否產(chǎn)生了新的問題,讓他們帶著新的疑問走出課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語文教案 篇3

  展示目標:

  1、樹立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才能良性發(fā)展的觀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義。

  3、了解全文的說明結(jié)構,準確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種類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展示重點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nèi)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3、理清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4、概括物候?qū)W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一、基礎知識:

  1、 字詞積累:(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衰草連天(shuāi) 連翹(qiào) 緯度(wěi) 銷聲匿跡(xiāo)

  蓑衣(suō) 阻撓(náo) 忌諱(huì) 悄然無聲(qiǎo)

  2、 走進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紀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被譽為“品格和學問的偉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物候?qū)W》等。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兩遍,然后根據(jù)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qū)W?

  (2)物候觀測對農(nóng)業(yè)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qū)W有什么意義

  明確: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科學,叫物候?qū)W。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

  (3)緯度、經(jīng)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預報農(nóng)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nóng)作物區(qū)劃,確定造林和采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qū);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

  2、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學評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qū)W。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qū)W的意義。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余同學可自由質(zhì)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明確:文章首先介紹物候?qū)W研究的對象,然后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qū)W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說明物候?qū)W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意義。

  三、合作探究:

  (1)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描繪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xiàn)象,按照什么順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

  2、第一自然段哪些詞語說明時間的推移?

  用了“過后”“再過”“不久”“于是轉(zhuǎn)入”“到了”“準備迎接”等詞語,變化靈活。

  3、第二自然段舉了哪些例子說明“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系,據(jù)以安排農(nóng)事! 舉了三個例子。

  4、第二自然段舉的三個例子按照什么順序?

  按時間先后順序。

  5、第三自然段講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qū)W,用概括的'語言回答。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把一些自然現(xiàn)象稱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科學叫作物候?qū)W。

  6、第三自然段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按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fā)展,從知識到科學,言之有序。

  (2)第二部分:

  7、文章第四段為什么說利用物候于農(nóng)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

  從觀測手段上看,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從數(shù)據(jù)意義上看,物候觀測的數(shù)據(jù)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

  8、文章第五段舉北京的物候記錄的例子說明了什么?

  說明物候?qū)τ谵r(nóng)業(yè)的重要性。

  (3)第三部分:

  9、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

  緯度的差異;經(jīng)度的差異;高下的差異;古今的差異。

  10、這四個因素按什么順序說明?

  這四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條理。緯度和經(jīng)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地點高下的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后一個因素則是時間因素。由三個空間方面的因素到一個時間因素,又是一種條理。

  11、“首先是緯度”這一段,舉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說明了什么?

  說明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12、“經(jīng)度的差異”這一段,舉了哪些例子,說明了什么?

  舉了連翹和榆葉梅、蘋果開花兩個例子,說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區(qū)的春天的來臨比內(nèi)陸要遲若干天。

  13、“高下的差異”這一段講到“逆溫層”。什么叫逆溫層,逆溫層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現(xiàn)象,植物的抽芽開花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逆溫層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

  (4)第四部分:

  14、研究物候?qū)W有哪些意義?

  首先是為了預報農(nóng)時,選擇播種日期。第二,物候資料對于安排農(nóng)作物區(qū)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第三,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qū)。第四,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15、這四個方面的意義按什么順序安排?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按從主到次的順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義,其他意義用兩個“對于”、兩個“還可以利用來”“也可以利用來”這些詞語可以看出。

  16、研究物候?qū)W對我國山區(qū)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什么意義?

  我國有很大面積的山區(qū)土地可以耕種,而山區(qū)的氣候、土壤對農(nóng)作物的適應情況,有很多地方還有待調(diào)查。特別是目前黨中央提出的開發(fā)大西北的號召,因此,開展山區(qū)物候觀測是很有意義的。

  四、拓展延伸:

  1、收集幾則農(nóng)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清明前,開秧田”是根據(jù)節(jié)氣確定“開秧田”的時間。

  “柳毛開花,點豆種瓜”是根據(jù)物候現(xiàn)象安排“點豆種瓜”的時間。

  “饅頭云,天氣晴”根據(jù)云彩的形狀預測天氣狀況。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根據(jù)物候現(xiàn)象“雨中蟬叫”預測天氣情況。

  “麻雀囤食要落雪”“豬銜草,寒潮到”。

  “螞蟻壘窩要落雨”“魚跳水,有雨來”“燕子低飛要落雨”“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wěn)”“龜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這些農(nóng)諺都是根據(jù)物候現(xiàn)象預測天氣情況。

  2、除了農(nóng)諺,古代的詩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聯(lián)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明確: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詩人在初夏時節(jié)游覽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在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詩人曾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zhuǎn)到這里來了。

  這首詩正好說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度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一節(jié)一練:

  閱讀課文一、二段,回答下列問題?

  17、理解下句:“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地”人格化,顯得親切動人。)

  18、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上句中“融化”“ 萌發(fā)”“ 次第”的作用?

  (融化 萌發(fā) 次第用詞典雅,富有形象性。)

  19、燕子翩然歸來。上句中“翩然”一詞的作用?

  (翩然指輕快地飛舞的樣子,用來描繪燕子的飛行十分恰當、形象。)

  20、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能否將上句中的“孕育果實”改為“結(jié)果”?

  (用詞典雅,如果改為植物“結(jié)果”則顯得口語化。)

  21、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上句中“簌簌”一詞的作用?

  (“簌簌”是紛紛落下的樣子,用詞形象、典雅。)

  22、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能否將上句中的“銷聲匿跡”改為“消失了”?

  (“銷聲匿跡”指消失了鳴叫聲,藏起了形跡,用詞形象、典雅。如果改為“消失了”則顯得口語化。)

  23、到處呈現(xiàn)一片蓑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上句中“蓑草連天”“風雪載途”的作用?(“衰草連天”“風雪載途”用詞形象、典雅,給人美感。)

  24、理解下句:年年如是,周而復始。(用詞典雅,有文言色彩。)

  25、“傳語”“暗示”“唱歌”等詞的作用?

  這些詞語形象地說明大自然的語言,擬人生動。

  26、“草木榮枯”“候鳥去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等詞的作用?

  這些詞寫物候現(xiàn)象,用詞形象、典雅。

  27、“阿公阿婆,割麥插禾”俗語,模仿布谷鳥的叫聲的作用?

  “阿公阿婆,割麥插禾”俗語,模仿布谷鳥的叫聲的作用,說成催促農(nóng)民及時耕作的話,十分形象生動。

語文教案 篇4

  一、會寫字

  思 床 前 光 低 故 鄉(xiāng) 色 外 看 爸 晚 笑 再 午 節(jié) 葉 米

  真 分 豆 那 著 到 高 興 千 成

  二、易寫錯的字

  思:上面是“田”,不要寫成“因”。

  光:上面是“”,不要把第二筆寫成“丶”。

  低:右面是“氐”,不要寫成“氏”。

  外:左邊是“夕”,不要寫成“夂”。

  看:第一筆是平撇,不要寫成橫。

  晚:右面是“免”,不要寫成“兔”。

  笑:下面是“夭”,不要寫成“天”。

  午:最后一筆“丨”不出頭,不要寫成“!。

  真:里面是三橫,不要寫成兩橫。

  分:上部是“八”,不要寫成“人”。

  到:左邊最后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橫。

  千:第一筆是“

  ”,不要寫成“一”。

  三、會認字

  夜 思 床 光 疑 舉 望 低,故 膽 敢 往 外 勇 窗 亂,偏 散 原 像

  微 端 粽 節(jié),總 米 間 分 豆 肉 帶 知,據(jù) 念 虹 座 澆 提 灑 挑興 鏡 拿 照 千 裙 眉 鼻,嘴 脖 臂 肚 腿 腳

  四、多音字

  散 都 可 間

  剝 分 興 挑

  提 地

  五、辨字組詞

  六、近義詞

  裹——包 從前——以前 原來——本來

  從此——此后 紀念——懷念

  美麗——漂亮 美滋滋——喜滋滋

  瞧——看(瞅、望) 如果——假如(假設)

  勇敢——英勇(無畏、果敢)

  掀開——揭開(打開、翻開)

  七、反義詞

  從前——今后 掀開——覆蓋

  美麗——丑陋 勇敢——怯懦(膽怯、懦弱)

  紀念——忘記(忘懷)

  八、詞語搭配

  勇敢的故事 感人的故事 真實的故事

  再黑再黑的夜晚 寂靜的夜晚

  美麗的夜晚 青青的箬竹葉 青青的小草

  青青的小苗 白白的糯米 白白的哈達

  白白的積雪 紅紅的棗 紅紅的太陽

  紅紅的臉蛋 一座美麗的橋

  一座陡峭的高山 一座高大的宮殿

  圓圓的.月亮 圓圓的鏡子 圓圓的荷葉

  九、好句積累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3.外婆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

  4.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麗的橋。

  5.我拿著圓圓的月亮照著你梳頭,你高興嗎?

  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根據(jù)的材料,確定中心,展開合理想象,續(xù)寫文章。

  2、感受老師耐心教育,同學互相鼓勵,下決心學好功課的進取心。

  教學重難點:確定中心,展開合理想象。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題目,說說“疑”字為何義?(懷疑)

  2、根據(jù)這題目,如果你是讀者,你最想了解什么問題?(誰懷疑誰?為什么懷疑他?結(jié)果如何?)對,這也是我們這文章所要寫的一些重要內(nèi)容。不過光清楚了這些內(nèi)容還是不夠的,文章必須要有一定的中心,那這文章的中心又是什么呢,我們來看課文。

  二、學習文章

  1、讀習作要求。

  2、說說這次的要求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哪一點?(根據(jù)材料,確定中心,合理想象,以《紙團疑云》為題續(xù)寫文章。

  3、說說什么叫“續(xù)寫”?(就是把給你的材料繼續(xù)寫下去,使文章意思完整。)

  4、讀習作提示。

  說說“續(xù)寫”有什么要求?(先要仔細閱讀的材料,正解理解意思,再要合理想象)

  三、理解材料,展開想象

  1、指名讀材料,其他學生思考:這個材料主要說了一個什么意思?(王力同學在考試時,手中正捏著一個紙團,引起了老師的懷疑的一件事情。)

  2、由于懷疑,夏老師一定會拿過紙團看的,那么紙團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呢?同學展開討論:

  1)紙團上寫了什么內(nèi)容?

  2)紙團從哪兒來的?

  3、反饋:

  1)作弊答案,自己寫的;

  2)作弊答案,別人寫的

  3)激勵的話,自己寫的

  4)激勵的話,別人寫的

  4、討論:

  1)老師看到作弊答案,會怎么說,怎么做?

  2)老師看到激勵的話,又會怎么說,怎么做?

 。簞偛,我們展開了想象,想出了紙團的來歷以及老師對紙團的態(tài)度,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一切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都記下來,那文章會顯得很亂,因此,我們要確定一個中心,然后根據(jù)這一中心,選擇有關的材料。

  四、選擇材料

  1、出示三個中心:

  1)贊揚老師的耐心教育。

  2)贊揚同學的真誠互助。

  3)反映后進同學下決心學好數(shù)學的上進心。

  2、你認為針對以上中心,應該選擇哪些材料?同學討論互說。

  并說說為什么?

  3、開拓思路:當然,如果要更好地反映中心,在文章的地點上不應有很多的限制,開頭寫的是在課堂上,隨著事情的發(fā)展,可以把事情發(fā)生的地點移到課堂之外,如在老師辦公室;在走廊上;在放學路上;對人物的描寫上就注重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

  五、開始,教師巡視。

  六、選好、中、差的三文章,進行講評。

  第二課時:修改,并抄寫到本上。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尊嚴教案02-04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掌聲》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