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20 09:55:2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大全【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大全【8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探索“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

  2.能在仔細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3.有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并樂于表達交流。

  活動準備:

  1.操作用具:橡皮泥團、游戲棒、筷子、水彩筆、PVC管、皮筋。

  2.表格類:記錄表人手一份,闖關(guān)積分表。

  3.經(jīng)驗準備:見過生活中常見的“三腳架”。

  活動過程:

  一、介紹規(guī)則,萌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要和大家玩一個有意思的闖關(guān)游戲。

  游戲共分為4輪,大家已經(jīng)分成了紅、黃、藍、綠四個小隊,每一輪都需要你們

  小組內(nèi)所有人共同努力,完成游戲,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闖關(guān)成功人數(shù)多的小隊可以獲得

  更多的勛章。最后累計獲得勛章多的小隊就是我們的勝利者,大家清楚規(guī)則了嗎?那我們的游戲正式開始。

  二、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并操作驗證。

  (一)第一關(guān):用游戲棒將橡皮泥團撐起來。

  1.明確任務(wù),進行猜想。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分享交流操作結(jié)果。

  (二)第二關(guān):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團撐起來。

  1.明確任務(wù),猜想并記錄。

  2.幼兒操作、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操作結(jié)果,進行現(xiàn)場演示。

  (三)第三關(guān):說說生活中的三腳架。

  1.說一說生活中的三腳架。

  (1)明確任務(wù),

  表達已有經(jīng)驗。

  2.拓展認識生活中有用的三腳架。

  (四)第四關(guān):自制三腳架。

  1.明確任務(wù)。

  2.幼兒嘗試制作三腳架,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操作結(jié)果。

  (五)匯總闖關(guān)成績。

  三、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一個科學闖關(guān)游戲“神奇的三腳架”,大家都學會了做三腳架。

  活動結(jié)束以后,我會把更多的材料投放到科學活動區(qū),請你們想一想,你們覺得加上一些什么材料可以使制作的三腳架撐起更多的彈珠,大家可以去試一試。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初步了解三角形支架最穩(wěn)固。

  2、在操作實踐、表達交流的過程中遷移運用經(jīng)驗,探索讓支架更穩(wěn)固的多種方法。

  3、初步了解支架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參與科學探索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

  紙棒、剪刀、雙面膠、籮筐、幼兒課前人手制作一個不同形狀的支架。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初步了解支架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穩(wěn)固問題的討論。

  1、幼兒看支架、說形狀

  瞧,昨天,我們一起用紙棒做了很多支架,看看有些什么形狀的.支架?這么多的支架想不想來玩一玩,玩的時候,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交流:誰來告訴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三角形支架最穩(wěn)固,其他支架能變形)

  3、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請把穩(wěn)固的支架放到上面來。(幼兒檢測自己的支架是否穩(wěn)固)

  4、看看穩(wěn)固的支架是什么形狀的?(同伴相互交流、置疑、發(fā)現(xiàn)三角形支架最穩(wěn)固)

  二、第一次探索,運用增添紙棒的方法讓不穩(wěn)固的平面支架變得穩(wěn)固些

  1、你們手里有那么多不穩(wěn)固的支架,想不想把它變穩(wěn)固呢?那邊桌子上有一些工具、材料,我們?nèi)ピ囈幌略鯓影阉鼈冏兎(wěn)固?(幼兒思考加固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你們的支架變穩(wěn)固了嗎?誰來說說你的好辦法?

 。1)(對角的)不過我還要來檢驗一下,手捏兩個角輕輕拉一拉,哇,成功了。

 。2)還有誰來介紹一下,你們覺得這個支架怎樣?為什么?

 。3)同樣是添了一根紙棒,為什么這個變穩(wěn)固了,而這個沒有變穩(wěn)固呢?

  4、小結(jié):哦,我明白了:只要在變形的支架里用添加紙棒的方法變出三角形,這個支架就變穩(wěn)固了。

  三、第二次探索,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調(diào)整加固支架的方法

  1、我發(fā)現(xiàn)這里還有一個支架,覺得這個支架怎樣?(觀察、交流)

  2、小結(jié):三角形越多,支架就越穩(wěn)固,(形成加固支架的共性特點。)

  3、這么多的支架中還藏著不穩(wěn)固的支架,想不想再去把它變穩(wěn)固,而把穩(wěn)固的支架變的更穩(wěn)固呢?拿起自己的支架再去試一試。

  4、來看一下我們這一次的作品,想不想聽老師給你們的評價:超級穩(wěn)固

  四、聯(lián)系生活進行知識經(jīng)驗的遷移。

  1、今天,我們玩了支架,開心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哪里有三角形支架。

  2、小結(jié):小朋友平時觀察都很仔細,的確,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利用了三角支架,變的更穩(wěn)固。

  五、延伸活動:提升經(jīng)驗,嘗試給立體支架加固。

  1、現(xiàn)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是不是添加的紙棒越多,支架就越穩(wěn)固?

  2、老師這里有一個支架,用了10根紙棒,你們覺得它穩(wěn)固嗎?為什么?

  3、小結(jié):添加紙棒要變?nèi)切,才能穩(wěn)固,三角形越多,支架就越穩(wěn)固。

  4、看,又來了一個支架,有什么不同?它穩(wěn)固嗎?這個支架又怎樣來變穩(wěn)固呢?我們呆會一起去試一試。(比較觀察,嘗試給立體支架加固)

科學教案 篇3

  目標:

  1.嘗試雙手配合用充氣簡給氣球充氣,注意控制速度和力度,觀察氣球不斷膨脹的現(xiàn)象。

  2.嘗試用語言、動作或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在充氣、放氣、扎氣球過程中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

  準備:

  氣球若干,裝在小筐里;小型手持式充氣筒。

  玩法說明:

  幼兒將氣球嘴套在充氣筒的出氣口上,一手捏緊氣球嘴,一手來回抽拉充氣筒活塞,兩手配合給氣球充氣。

  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充氣的方法,鼓勵幼兒自己尋找問題的原因,并嘗試解決。如果幼兒的氣球總是無法持續(xù)膨脹,可引導幼兒觀察是否漏氣、哪里漏氣以及為什么會漏氣,嘗試用捏緊氣球嘴等方法解決問題。如果幼兒雙手配合上有困難,可引導幼兒觀察學習同伴的動作。

  2.氣球膨脹得過大時,及時提醒幼兒不要繼續(xù)充氣了,避免氣球爆炸。即使幼兒打爆了氣球,也不要加以指責。

  3.氣球充好以后,可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玩氣球。如,松開氣球嘴,玩放氣的游戲,觀察氣球放氣時飛行的'軌跡;利用毛根等輔助材料嘗試自己扎氣球。

  4.鼓勵幼兒將自己在充氣、放氣、扎氣球過程中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用繪畫等形式進行記錄。

  延伸活動:

  腳踩式充氣筒及形狀各異的氣球(如心形、長條形等),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教案:可愛的竹蜻蜓

  二、活動目標

  通過制作竹蜻蜓,訓練幼兒動手能力,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竹簽、卡紙(畫有竹蜻蜓的葉片)、剪刀、飛機模型、風扇、橡筋、圖片(風車、排氣扇、輪船的.驅(qū)動器)等。

  五、活動過程

  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紙上的竹蜻蜓葉片,并用膠帶在中間纏一圈固定。

  (2)將竹簽插在葉片中間,在竹簽穿入葉片的上下處,纏上膠帶以作固定。

  解決的問題:怎樣做才能使竹蜻蜓飛起來?

  試一試,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轉(zhuǎn)動竹簽使之旋轉(zhuǎn),像玩陀螺一樣。

  (2)用橡筋射出。

  (3)搓動竹簽使之飛起。

  想一想,為什么有的竹蜻蜓飛不起來,而有的竹蜻蜓卻能飛起來?

  (1)竹蜻蜓葉片翹翹的,就能飛起來。

  (2)同伴的竹蜻蜓葉片是平的,就飛不起來。

  試一試,讓竹蜻蜒飛起來。

  (1)將竹蜻蜓葉片的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轉(zhuǎn)葉片時,注意旋轉(zhuǎn)方向。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竹蜻蜓旋轉(zhuǎn)著飛起來了。

  (2)竹蜻蜓能旋轉(zhuǎn)著向上飛,還能旋轉(zhuǎn)著向前飛。

  (3)竹蜻蜓葉片傾斜方向一致,就能飛起來。

  拓展應(yīng)用。

  (1)什么東西能像竹蜻蜓一樣旋轉(zhuǎn)著上升或向前?

 、僦鄙龣C的螺旋槳。

 、谳喆尿(qū)動器。

  (2)生活中哪些東西像竹蜻蜓一樣有葉片也能旋轉(zhuǎn)卻不能飛?

 、匐娚。②風車。③換氣扇。

  比一比,看誰的竹蜻蜓飛得高、飛得遠。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比賽。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跟著教師一起看看蔬菜,講講蔬菜的名稱。

  2、感受蔬菜娃娃可愛的造型,增強對蔬菜的好感。

  活動準備

  1、蔬菜畫—我的媽媽

  2、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紅柿若干,放在一個大籮筐里;

  5個蔬菜標記貼在椅背上;小籮筐5個;

  教學過程

  一、蔬菜寶寶好

  1、教師:今天來了許多蔬菜寶寶,看看是誰來了?

 。1)出示卷心菜

  這是誰呀?

  引導孩子說說卷心菜的名稱、顏龜、形狀,并向卷心菜問好。

 。2)出示土豆

  這是誰呀?

  引導孩子說說土豆的名稱、顏色、形狀,并向土豆問好。

 。3)出示辣椒、西紅柿,方法同上。

  2、教師:今天蔬菜寶寶要來跟我們做游戲,我們歡迎它們吧!

  二、蔬菜寶寶放這里

  1、教師:蔬菜寶寶說它們擠在一起很不舒服,請小朋友幫幫忙把它們分開放。

  2、出示5種蔬菜的.標記和小筐,引導幼兒按標記分放蔬菜。

  3、幼兒將蔬菜按標記分放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有沒有放錯,并以蔬菜寶寶的口吻表示感謝。

  三、蔬菜娃娃真可愛

  1、教師:蔬菜太可愛了,我們要把這么多蔬菜變成一個可愛的蔬菜娃娃吧。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將蔬菜變成蔬菜娃娃。

 。1)蔬菜娃娃的頭發(fā)可以用--卷心菜。

 。2)蔬菜娃娃的臉可以--用連接的方法擺放。

 。3)蔬菜娃娃的嘴巴紅紅的—西紅柿

 。4)看看蔬菜娃娃還缺什么?

  耳朵、鼻子—土豆。

  3、教師:蔬菜娃娃做好嘍,蔬菜娃娃瞇瞇笑,蔬菜娃娃真可愛。

  四、觀察蔬菜畫—我的媽媽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交流、分享經(jīng)驗與合作的樂趣,激發(fā)幼兒對身邊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2.學習分組記錄實驗結(jié)果,探索哪些物體可以使硬幣浮在水面上。

  3.知道哪些輔助材料可以讓硬幣浮起來。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硬幣16個,裝有清水的大盆8個,干抹布4塊,記錄表每小組一份,水彩筆16支。

  輔助材料:大樹葉16片,紙船16個(最好是報紙它吸水快),塑料瓶蓋16個,橡皮泥16塊,筐子8個(其中每個筐子裝有抹布1塊)。

  活動重、難點

  知道哪些輔助材料可以讓硬幣浮起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操作興趣

  師:(出示硬幣)小朋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把這枚硬幣放進水里,猜一猜它會有什么變化?請小朋友看一下硬幣放進水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小結(jié):原來硬幣會沉下去。

  二、引導幼兒討論,猜想讓硬幣浮起來的材料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幼兒自由討論,大膽回答,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

  三、初次探索,感受輔助材料可以幫助硬幣浮起來

  1.了解實驗材料。

  師:剛才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今天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幾種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出示材料大樹葉、紙船、瓶蓋、橡皮泥,講解材料名稱。)等會通過實驗來試一試,哪些材料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并把實驗結(jié)果記錄下來(講解記錄表的標記法)。表的第一列表示的是輔助材料,第一列中它們從上到下依次是大樹葉、紙船、橡皮泥、塑料瓶蓋。第二列表示實際結(jié)果,比如說大樹葉的猜想結(jié)果應(yīng)該橫著在第二行找到大樹葉,再找豎著在第二列找猜想結(jié)果。如果大樹葉你的猜想是可以浮起來,你就標記“↑”沉下去可以標記“↓”你們現(xiàn)在小組間可以討論一下,討論完后由一個小朋友把討論結(jié)果標記在記錄表上。

  2.幼兒操作實驗,教師觀察指導。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的猜想與實際操作結(jié)果一樣嗎?哪些材料能幫助硬幣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

  小結(jié):硬幣放進水中會沉下去,但我們借助一些會浮的.材料來幫助它,它就會浮起來了,有些小塑料瓶蓋盡管自己能浮起來,但卻不能幫助硬幣浮起來,紙船開始會浮起來,也能幫助硬幣浮起來,但吸水后就會沉下去。

  四、第二次探索,感知橡皮泥是怎樣浮起來的

  師:橡皮泥說它有時候可以浮在水面上,請小朋友試一下橡皮泥怎樣才可以浮起來?

  小結(jié):有些物體改變形狀后就會浮起來,比如橡皮泥壓扁了。

  活動延伸

  在我們生活中,類似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例如不會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上。你們可以說說更多的這種沉浮現(xiàn)象。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diào)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chǔ)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科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摸、看、嘗等方式認知包谷,并可以用語言表現(xiàn)其基本特點。

  2、通過嘗試,領(lǐng)會撥包谷的技能,明白要層層剝。

  3、懂得觀測和察看、比較,對包谷加熱膨脹后的改變有興致。

  二、教學預備:

  1、生包谷每個人1根、特意用來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的干包谷一包。

  2、微波爐一只、吃飯的用具數(shù)個。

  三、教學過程:

  (一)、認知包谷。

  1、展示“包谷”伙伴。

  今日啊!我們班里來了個伙伴另外還有它的朋友們。我們一塊兒來瞅瞅它是哪個?你們認知它嗎?

  2、讓孩子認知包谷的皮與須。

  (1)啟發(fā)孩子觀測和察看包谷。

  原本是包谷伙伴,它今日要和我們大伙兒一塊兒來做有意思的游戲,可是它先要來考一考我們孩子,瞅瞅誰能發(fā)覺它身上有一些啥奧秘。

  (2)孩子每個人取1根包谷觀測和察看、自由述說、溝通。

  (3)集體溝通。

  你都發(fā)現(xiàn)了些啥奧秘?

  皮:包谷身上行李著皮,像它的啥呢?(衣衫)

  童謠:包谷包谷真有意思,身上穿戴X衣衫。

  須:這一個須像啥呀?變一變。

  摸一摸看,有何感覺?

  童謠:包谷包谷真有意思,身上長著長須兒,像XX來像XX。

  3、去掉皮與須,讓孩子進而認知包谷。

  (1)例如果脫去包谷的衣衫,拿掉它的胡須,猜一猜,里頭會有何?

  (2)孩子嘗試自個兒剝包谷,自個兒去探究。

  那我們一塊兒來剝剝看,找找衣衫里頭的奧秘。剝下來的皮與須應(yīng)當放于哪兒?

  (3)孩子剝包谷,幼兒教師指導。

  (4)孩子溝通,你們剝時發(fā)現(xiàn)了啥奧秘?

  (衣衫)

  好,此刻請你們瞅瞅脫去衣衫,拿掉胡須后的包谷像啥呀?

  再請你們摸摸,摸起來是何感受的?(軟的還是硬的?)(有粒一粒的包谷孩子)?(排隊)剝一粒下來試一試看,像啥?

  童謠:脫下衣衫看一看,呀!藏著很多小孩子。親親熱熱在一塊兒,一個挨著一個睡。

  (二)、把干包谷房進微波爐,做成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

  1、啟發(fā)孩子思索小小的干包谷是否會變。

  教師這兒有許多已然剝下來的包谷孩子(搖一搖手上的.干包谷),它們呀看我們小二班的孩子如此乖,想要給我們大伙兒變個魔術(shù)!我們來瞅瞅,他們會變個啥魔術(shù)。

  把生的、硬邦邦的包谷孩子放入微波爐中。

  我們耐心地等上一小會兒。聽一聽看,包谷孩子在里頭發(fā)出了啥聲音。

  2、把爆好的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拿出來,供孩子品嘗、探討有何改變,把變戲法后的包谷孩子與以前的做一下比較。

  3、那包谷除變?yōu)榉首忻?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吃,還可以怎樣吃?我們回去再一塊兒探討探討試一試看,好不好?好,帶著你們的包谷,我們走吧!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產(chǎn)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

  在一定范圍內(nèi),橡皮筋的形狀變化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

  2、過程與方法:會利用橡皮筋給紙飛機和小車作動力;

  會做探究橡皮筋的伸長量與彈力大小關(guān)系的實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同認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的重要性;

  認識彈力概念,利用彈力為我們做更多的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了解彈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

  【教學難點】

  理解彈力的大小與形變程度有關(guān)。

  【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紙飛機2架、橡皮筋1個、彈簧、鐵架臺、鉤碼、軌道、課件等。

  分組實驗:每組:紙飛機4架、橡皮筋4個、燕尾夾1個、海綿1塊、拉簧或壓簧1個、橡皮泥1塊、小旗子1面、鐵架臺1副、鉤碼1套、小車1輛、記錄單1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橡皮筋可以作為動力

  1.課件出示飛機、汽車、電動車、自行車的圖片。

  提問:你們知道這些交通工具是用什么作動力的嗎?

  學生回答。

  2.出示紙飛機,提問:這里有架紙飛機,你有辦法讓它飛起來嗎?

  學生回答。

  示范:拉橡皮筋使飛機飛起來。

  3.分發(fā)紙飛機,讓學生自己用橡皮筋把紙飛機飛起來。

  提問:橡皮筋可以作為動力嗎?引導學生認識到橡皮筋是可以作為動力的。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橡皮筋。(板書:橡皮筋)。

  二:橡皮筋可以產(chǎn)生力

  1.談話:我們先來觀察下橡皮筋。想想怎樣做才能使橡皮筋產(chǎn)生力?

  學生討論、思考并動手活動。

  2.請一位同學演示他的方法。

  3.分析:你是怎么做的、橡皮筋發(fā)送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回答:被拉長了。

  引導:橡皮筋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得出形狀變化(板書:形狀變化)。

  師:感覺到力了嗎?

  生:感覺到了。

  師:這個力是誰產(chǎn)生的?

  生:橡皮筋。(板書:產(chǎn)生力)

  大家一起來試試吧。ㄟ@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認識到彈力產(chǎn)生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形狀變化。)

  三、感受物體的彈力

  1.提問:橡皮筋形狀發(fā)生變化可以產(chǎn)生力,那么其他物體是否也有這種現(xiàn)象呢?

  分發(fā)海綿、燕尾夾、彈簧和橡皮泥。

  2.提問: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使你手中的物體產(chǎn)生力。

  小組討論、活動。

  3.匯報結(jié)果:分別就海綿、燕尾夾、彈簧和橡皮泥等物體讓學生談一談:

  怎樣做可以產(chǎn)生力?

  產(chǎn)生力時物體的什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物體的形狀是否可以恢復?

  恢復的過程中物體是否產(chǎn)生了力?

  4.引導學生得出:像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發(fā)生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會產(chǎn)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就叫做彈力。(板書:彈力)

  四:運用橡皮筋的彈力驅(qū)動小車

  1.談話: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橡皮筋可以產(chǎn)生彈力,那你能不能利用彈力來讓小車動起來呢?

  學生動手探究。

  2.組織學生進行橡皮筋小車比賽。

  比賽結(jié)束,表揚冠軍小組。

  3.提問:橡皮筋可以做動力嗎?,(進一步讓學生感知橡皮筋可以作為動力。補充板書課題:用橡皮筋做動力)。

  4.提出疑問:同樣是利用了橡皮筋的彈力,為什么有的小車跑的近,有的跑的遠呢?可能與什么有關(guān)?激發(fā)學生思考圈數(shù),橡皮筋伸長量和彈力大小的關(guān)系。

  五:比較彈力的大小

  1.提問:既然橡皮筋發(fā)生形狀變化是產(chǎn)生的彈力有大有小,那么我們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或測量橡皮筋產(chǎn)生彈力的大小嗎?

  學生思考、回答。

  2.引導學生利用鐵架臺、橡皮筋和鉤碼做實驗。探究橡皮筋產(chǎn)生彈力的大小與它的形狀變化之間的關(guān)系。

  3.實驗匯報

  總結(jié):橡皮筋產(chǎn)生彈力的大小與它的形狀變化是有關(guān)系的,形狀變化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

  4.拓展:提問:鉤碼可以無限制的加下去嗎?

  引導學生認識到彈力的大小是有限的。

  六、應(yīng)用拓展

  1.課堂總結(jié):讓學生談一談本課的收獲。

  2.談話:同學們,除了橡皮筋,彈簧以外,你知道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用到了物體的彈力呢?

  3.興趣作業(yè):你還能利用彈力做什么呢?

  用橡皮筋做動力

  形狀變化 形狀恢復

  產(chǎn)生彈力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3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3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8

【精選】科學教案10-0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4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