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0 11:17:4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錦集[5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鞋子的名稱、特征、材料及穿著者。

  2、知道要穿合適的鞋子。

  3、激發(fā)幼兒進一步了特殊鞋子的興趣。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5、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鞋子的圖片若干;大人的鞋人手一份;爸爸、媽媽、弟弟、妹妹的圖片各一;

  2、特殊作用的鞋子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謎激趣

  聽說大班的小朋友最喜歡猜謎了,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

  猜猜是什么?(鞋子)

  二、幼兒觀察自己的鞋子,認識童鞋。

  今天你穿的是什么鞋子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認識運動鞋、靴子、皮鞋、布鞋等。

 。◤男拥拿Q、材料、款式等來介紹,幼兒認識童鞋)

  小結:我們小朋友穿的這種鞋叫童鞋。

  三、參觀鞋展認識男鞋和女鞋。

  1、參觀鞋城

  小朋友的鞋子可真漂亮,今天正好是步步高鞋城開業(yè),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看看那里有些什么樣的鞋子。

 。ㄐ∨笥褏⒂^鞋城,認識更多的鞋子。)

  參觀后提問:你看到了那些鞋子?哪雙鞋子印象最深?

  是什么材料做的?什么季節(jié)穿的?是誰穿的?

  2、送鞋

  今天明明一家也來到了鞋城,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分別貼出明明、妹妹、媽媽、爸爸的頭像)他們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他挑鞋子,你們能挑好嗎?

 。ㄓ變喊研訄D片放到相應的人身邊)

  請幼兒說說自己給誰挑選了鞋,挑選了什么鞋,并說說為什么送給他?

  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得到了哪些鞋、爸爸得到了什么鞋、明明和妹妹得到了什么鞋?

  小結:媽媽穿的這些鞋是女鞋,爸爸穿的這些鞋叫男鞋。

  四、游戲穿爸爸、媽媽的鞋

  小朋友們你們穿過爸爸、媽媽的鞋嗎?今天我們就來穿這大人的鞋做游戲,做什么游戲呢?

 。ㄓ變簱Q上大人的鞋子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體驗穿大鞋的感覺。)

  你們剛才玩游戲的時候和平時有什么不同,穿大鞋是什么感覺?

  小結:我們穿大鞋會覺得不舒服,我們應該穿自己的合適的舒服的童鞋。

  五、認識一些特殊的鞋子

  播放課件,你們見過里面的鞋子嗎?是在那里見過的,誰穿的?

  認識釘鞋、溜冰鞋、潛水鞋、芭蕾鞋等。

  活動延伸:

  繼續(xù)去收集各種各樣的鞋子,了解更多關于鞋子的知識。

  活動反思:

  《有趣的鞋》這是一節(jié)手工制作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中的學習內容。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習內容生活化,《有趣的鞋》一課讓學生把熟悉的鞋作為創(chuàng)作的重點,是將學生的學習與他們的生活世界緊密聯(lián)系,強調學生把美術學習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結合。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利用了新的教學理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能力,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xiàn)“以學生自主發(fā)展、自主學習、自主實踐”和“展現(xiàn)自我、張揚個性”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的美術造型活動與其他學科綜合起來,讓學生在跨學科中探索美術學習、在快樂中欣賞美、感受美、體會美的收獲!

  首先是利用謎語導入激趣,再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大量直觀的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鞋子圖片,比較全面的讓學生了解了隨著社會進步發(fā)展鞋的多樣化、趣味性。同時,這多種多樣的有趣的鞋,使學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裝飾美,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制作的欲望。

  其次在教學過程發(fā)展中,以我制作的一只鞋子為例,通過邊說邊拆下鞋面,拉直,讓學生觀察:鞋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再把鞋面和鞋底的寬度比一比,讓學生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鞋面比鞋底寬。并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鞋面要比鞋底寬?我在展臺上演示制作鞋子的過程,讓學生了解制作步驟。師生共同分析,制作鞋子所用的各種材料和各種裝飾方法。教師的.現(xiàn)場示范是美術課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美術教師的美術基本功和自身的素質能力,通過教師的直接示范作用,能使學生極快地掌握制作技巧、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從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示范整個制作過程也可示范作品中的重點與難點之處,讓學生更加的清楚、一目了然。但是,由于時間的原因,我本人的示范不到位,鞋子裝飾的簡單、不夠完美。

  最后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我使用的評價方式有:自評:在學生自我評價時主要我引導學生從作品的設計意圖、巧妙構思、精心選材等方面展開評價。互評:我提出諸如這樣一些問題:你最喜歡哪一件作品?喜歡這件作品的什么方面?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學生的的作品及時的進行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興趣。但由于學生受生活經(jīng)驗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本課在互評環(huán)節(jié)學生表達的不太理想,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還要對學生進行多引導。

  總之本課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很高,制作鞋子時小組之間合作得很好,許多學生在裝飾鞋面時采取了很多種方式,如粘貼、繪畫、染色、印小印章、貼小飾物等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獨特,色彩和裝飾美感很強,學生學得開心,做得更開心!作為教師,我們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活、輕松、自由的學習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美、自己去探索生活、自已去張揚個性,這樣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模式的探索,才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才能和潛能。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實驗操作,使之了兒解有的物體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體雖改變了原有模樣,但性質不變。

  2、通過實驗活動,激發(fā)幼兒觀察事物變化的興趣,訓練幼兒手腦并用的能力。

  3、豐富詞匯:溶解、結晶體、固體、粉末狀、鹽、味精、調味品等,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與連貫講述能力的發(fā)展。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驗用具、用品。每個幼兒一只小碗、一只食用匙;每組三只小碗,分別裝有結晶體的果珍飲料、方糖、紅糖;一盆熱開水。

  2、教師準備一只玻璃杯、一段蠟燭頭、六支長蠟燭、一盒火柴、一只塑料桶、幾只熱水瓶。

  3、將雨花石、鵝卵石等物浸泡在水中放在自然角。

  活動過程:

  1.觀察引導,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一小段蠟燭,再將其放入裝水的玻璃杯中,讓幼兒觀察有什么變化。

  (2)請幼兒思考:蠟燭在水是沒發(fā)生什么變化,那么其他東西放入水中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2.觀察了解實驗用品。

  (1)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桌上放著什么實驗用具和用品?

  (2)請幼兒觀察:碗內的果珍、方糖、紅糖各是什么樣子(形狀),什么顏色,什么滋味?(豐富詞匯:結晶體、固體、粉末狀)

  3.開始做實驗。

  (1)讓幼兒從上述三種食品中各取少許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再加些熱水。

  (2)引導幼兒觀察:不攪拌飲料,看看有什么變化?(提示:顏色怎樣,滋味如何?)用食匙攪拌后,又有什么變化?然后讓幼兒將自己配制的飲料喝完。

  (3)請每組幼兒就以上問題展開議論,請幾個幼兒小結,教師補充,同時學習“溶解”一詞。

  4.舉一反三。

  (1)教師提問:還有什么食品也是用開水沖泡解后飲用的?

  (2)教師提問:媽媽燒菜時用哪些東西使菜更有滋味?(豐富詞匯:鹽、味精、調味品)

  (3)教師提問:媽媽平時做家務時還使用哪些會溶解的東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5.教師小結:世界上有許多東西在一定條件下都會發(fā)生變化。有的原來是固體狀或粉末狀的東西,遇到水就會改變它原來的樣子。人們可以利用這些東西的特點來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6.觀察熔化實驗,激發(fā)探索科學奧秘、學習新知識的欲望。

  (1)請幼兒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里都會溶解?(提示浸在水中的蠟燭)

  (2)請幼兒討論:蠟燭在水是不會變化,那么用什么辦法可以使它發(fā)生變化呢?

  (3)教師點燃六支蠟燭,分給每組一支,供幼兒觀察:蠟燭在點燃后發(fā)生什么變化?(啟發(fā)幼兒觀察火焰下熔化了的燭油)

  (4)教師:小朋友做的實驗和老師做的實驗有什么不同?糖的溶解和蠟燭的熔化需要什么不同的條件?請小朋友活動后自由討論,老師下次再告訴大家。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不管是對我個人,還是對我班的孩子來說都是一次體驗課。所以,總的來說,不管是從最初的選材到活動方案的設計還是整個活動現(xiàn)場,都走的是“保守”路線。本次活動《溶解》是一個比較經(jīng)典的科學現(xiàn)象的觀察活動,題材緊扣生活,是孩子們熟悉的,這樣一次生活化且比較簡單的活動,適合初次開展科學活動的教師,也適合第一次接觸科學活動的孩子們。因為簡單,教師容易體驗到成功感,同時也是一次帶領孩子走進科學探索世界的'敲門磚。

  “保守”還體現(xiàn)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因為是第一次嘗試科學活動。我很注重自己的操作常規(guī),也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操作常規(guī)。每一操作,不管是我的示范,還是請個別孩子嘗試,以及到最后全體孩子們的操作,我都在向孩子們強調操作常規(guī)。

  為了讓孩子在初次接觸科學活動時,盡量的感受到規(guī)范與完整,我增加了記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當然,結合班級幼兒實際情況,由于是第一開展科學活動并使用記錄表。所以,我選擇的是集體記錄的方式。

  小百科:廣義上說,超過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為一個分子狀態(tài)的均勻相的過程稱為溶解。而狹義的溶解指的是一種液體對于固體/液體/或氣體產(chǎn)生物理或化學反應使其成為分子狀態(tài)的均勻相的過程稱為溶解。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該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本著體現(xiàn)了尊重幼兒的發(fā)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與活動的主體這一教育思想。再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大班幼兒越來越喜歡擺弄和操作,并進行簡單的比較、分類、測量、判斷等活動,尤其對周圍生活中各類不同物品的輕重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fā)現(xiàn)其差異。針對這個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并通過目測、手掂一掂、借助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用具(橡皮筋)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并感知物體輕重的相對性,發(fā)展感知和判斷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幼兒親身體驗比較物體的輕與重,并感知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2、在能用簡單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并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準備:

  大小蘋果各一個、足球和泡泡球、裝有不同東西的鞋盒、供幼兒操作的多種物體若干、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

  師:現(xiàn)在誰能說出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物品哪個重,哪個輕呢?(大蘋果和小蘋果;足球和泡泡球)

  師:你們?yōu)槭裁茨芤幌伦优袛喑鰜砟兀?/p>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用眼睛來看就能看出哪個重哪個輕。

  二、想一想

  師:老師這里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用我們的眼睛看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扁擔、推一推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三、掂一掂

  1、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許多好方法,那現(xiàn)在誰愿意上來感受下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盒子哪個重?哪個輕呢?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怎么樣?(請幼兒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2、哎呀,還有很多東西都想來比一比他們的輕重呢?幼兒分成四組,每個小組的三樣物品相同。請小朋友用掂一掂的方法,來比一比誰比誰輕?誰比誰重?比好后,請派一個代表來說一說比的結果。(要求:每組小朋友對三樣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并說一說,感知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

  3、教師小結:

  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對于比他重的物體來說,他就是輕的,對于比他輕的物體來說,他就是重的。

  四、吊一吊

  1、師:(出示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用手好象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所吊的物體越輕,橡皮筋拉得越短。

  五、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進一步感知輕重的相對性

  1、師出示四個瓶子里面裝有不同的東西。

  師:現(xiàn)在我們在這四個瓶子當中任選其中的兩個用手掂或用皮筋來吊一吊的方法來比一比誰比誰輕,誰比誰重?并把他們記錄下來。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3、幼兒動手操作并記錄

  4、教師總結記錄。

  說出誰最重?誰最輕?誰比誰重又比誰輕?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區(qū)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進一步探索實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洗手活動中,一個小朋友用肥皂在手上搓出了好多泡沫,他既興奮又好奇,并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起了肥皂泡,看到孩子們這么喜歡玩泡泡,我就想帶孩子們一起探索更多玩泡泡的方法,從而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fā)現(xiàn)只有鏤空的材料容易吹出泡泡。(重點)

  2.會用記錄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3.嘗試動手制作泡泡器,對科學探究活動感興趣。(難點)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認真探索用什么材料才能吹出泡泡;難點是讓幼兒嘗試自己動手制作泡泡器,增強孩子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記錄紙、幼兒用筆、吸管、積木、雪花片、小棒、毛巾、細鐵絲、管狀玩具、空膠帶卷。

  活動過程

  實驗一

  1.教師出示泡泡,幼兒吹。(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吹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醒幼兒吹泡泡的方法——輕輕吹),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

  2.設置提問,引起幼兒思考。

 。1)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好多材料,你們看看哪種可以吹出泡泡。

  (2)認識后猜測。

  3.幼兒操作實驗。

  4.共同交流、討論實驗結果。

 。1)幼兒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和幼兒共同驗證試驗結果。(對于幼兒爭論的材料,如“雪花片”,老師可引導幼兒再次嘗試,并請幼兒上臺驗證。)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說的都很不錯,因為吸管、膠帶卷、空心玩具和雪花片兩頭都是空心的,而積木和小棒都是實心的,所以大家記好了,只有鏤空的材料才可以吹出泡泡。

  實驗二

  5.引導幼兒自制泡泡器

  師直觀導入,出示材料讓幼兒認識。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引導。

  6.發(fā)放材料,引導幼兒制作,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教師巡回觀察并適當給予引導)

  7.幼兒在操作中結束活動

  8.幼兒帶著自己的泡泡器有秩序的離開活動場地。結束活動!

  師總結:我剛才看到有幾個小朋友他們一次就成功了,非常的棒;也有一些小朋友失敗了好幾次才成功,老師很佩服他們。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堅持了就會成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帶著自己的發(fā)明到外面比比誰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最多吧。

  教學反思

  課后,重新梳理一遍活動過程,我感覺有兩點做的不夠好:一是在材料的準備上考慮不周到,比如讓孩子們進行探索實驗的吹泡泡工具太毛糙,用鉛絲還是不太安全,而且我其實可以啟發(fā)孩子們,自己找一找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嘗試吹泡泡;二是在孩子動手操作階段,應該分組用不同的材質進行試驗,并邊實驗邊邊記錄整理結果,對吹泡泡的效果進行記錄,最后請各組孩子自己總結發(fā)言,說說自己這一組的試驗結果,使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得到升華,也鍛煉了幼兒的動腦與說話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關注周圍事物,萌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2、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和觀察分類能力。

  3、了解電池的基本知識,知道廢舊電池對環(huán)境的危害。

  活動準備 :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遙控器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察事物,引出課題。

  提問:桌子上放的是什么?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等)教師:怎樣才能人這些東西亮起來、動起來呢?我們一起來尋找它們的秘密。

  二、展開。

  1、復習電池的基本特性。

  教師:這些物品里都有電池,它們運作和轉動都離不開電池。

  提問:你知道電池的哪些知識?

  小結:電池分正負兩極,凸起的一端為正極、凹進取的一端為負極,正極和負極鏈接才能保證有電。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電池。

  2、電池分類。

  教師:請把這些電池從物品里面拆下來,按照不同的型號進行分類。

  小結:電池按照型號可以分為1號、5號、7號等,紐扣電池,鋰電池等。

  3、生活經(jīng)驗講述,我見過的'電池。

  提問:

 。1)你見過什么型號的電池?放在什么物品里使用?

  (2)你們家是怎樣處理廢舊電池的?

  4、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萌發(fā)幼兒環(huán)保意識。

  教師:電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廢舊電池處理不當會嚴重破壞我們的環(huán)境。

  不同類型的電池對環(huán)境的破壞不同。

  廢舊電池埋在土壤中會影響土質,在這片土壤中將不會生長出植物;丟在河水中會嚴重污染水質,水中的小魚會死掉;小朋友玩廢舊電池會引起汞中毒。

  提問:怎樣正確處理廢舊電池?

  小結:廢舊電池對人類和環(huán)境都有危害,不能隨意丟棄廢舊電池,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標記的垃圾箱中。

  三、結束。

  活動評價:

  從幼兒是否大膽回答問題和積極參與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

  設立"廢舊電池回收箱",帶領大家一起參與環(huán)境保護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蝸牛科學教案09-30

大班科學教案01-02

大班《電》科學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04-13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09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03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