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08-24 07:53:2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通用8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敲擊物體能夠發(fā)出聲音。

  2、探索發(fā)現用一種工具敲擊不同的東西,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3、自主敲擊環(huán)境中的物體,樂意將自己的發(fā)現講給大家聽。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室里有各種可以讓幼兒敲擊的物品,例如:玻璃杯,茶杯,各種玩具等。

  2、幼兒人手一把金屬勺子。

  3、放了不同數量水的玻璃瓶5個。

  活動過程:

  1、兒歌表演親一親,引出敲一敲的主題。

 。1) 誰想讓老師親一親?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兒歌親一親好嗎?

 。2)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表演兒歌。

 。3) 教師:小勺親小勺能發(fā)出叮,小勺敲別的東西,它會發(fā)出聲音嗎?

  2、教師用勺子敲一敲,幼兒感知聲音。

  (1)教師用小勺敲擊自己的手心。

 。2)教師:你聽到的什么聲音?啪啪啪

 。3)教師用小勺敲擊桌子。

 。4)教師: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篤篤篤 勺子和勺子敲一敲能發(fā)出聲音嗎?能發(fā)出什么聲音呢?你們想試一試嗎?

  3、幼兒玩敲一敲游戲,感知勺子接觸不同物體產生的不同聲音。

  (1)讓幼兒用勺子在自己身上任意部位敲一敲,然后,講一講,你的勺子在哪里?發(fā)出什么聲音?

 。2)教師:敲擊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我們教室里有許多東西,請你找一找,用勺子敲一敲,聽一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好聽嗎?

  (3)幼兒探索敲擊活動。

  (4)教師:你敲擊了哪些東西?你發(fā)現哪些聲音?

  4、欣賞敲擊樂器

  出示準備的玻璃瓶樂器,請個別幼兒上來敲擊或老師敲擊,感知玻璃瓶的清脆的聲音,體驗敲擊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幻燈片展示秋天的景色,主要讓孩子們了解落葉,枯草以及豐收的喜慶。

  2,讓孩子們暢聊自己對秋天是怎樣的印象。

  3,帶孩子們到外面去撿掉落的樹葉。

  4,讓孩子們照著樹葉的形狀畫一幅圖畫。

  5,讓孩子們彼此合作手工撕樹葉粘成一幅漂亮的畫。

  教學過程:

  1,給孩子放帶有舒緩音樂的秋季風景圖片,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fā)孩子對美的向往,對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2,在各種圖片出現時,問孩子們看到了什么樣的美景,你喜歡這樣的美景嗎?圖片可以多選一些不同種類的,例如,收割的場面,一片樹海的場面,大海的場面,動物備秋食的場面等等。

  3,陽光明媚的十點或者是下午兩三點的時候,讓孩子們排好隊,然后到幼兒園的戶外小樹下,撿掉下來的葉子,在撿葉子前,告訴孩子們要撿完整的,漂亮的葉子。

  4,等孩子們收集完葉子后,帶孩子們返回到教室,讓孩子們拿出畫筆,開始照著葉子的形狀畫簡單的圖畫。

  5,讓孩子們休息一下,再讓孩子們開始三人三人一組組合起來,用手撕葉子,可以組建成他心中的圖畫樣子。

  6,讓孩子們在畫畫,以及手撕畫的過程中,讓孩子們不斷地交流,也可以有問題的時候向老師請教。

  互動過程:

  1,讓小朋友們坐成一個圓圈,老師把孩子們畫的畫或者是撕的畫一張一張地展示給孩子們看。

  2,讓孩子們講出看到畫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是不是很漂亮,是不是很用心等等。

  3,讓孩子們主動選出繪畫里以及撕的畫里最漂亮的幾張,老師以口頭表揚他們。

  總結:

  秋天的顏色,其實并不僅僅是讓孩子們了解秋天的顏色,而是讓孩子們真正了解這個季節(jié),包括了豐收,快樂,以及碩果等。而實際上,孩子們通過這樣的課程,也會更加對四季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了解。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剪刀。

  2、喜歡嘗試,體驗自己學會新本領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膠水、剪刀、小簍等。

  活動過程:

  1、認識、了解新工具:

  教師出示剪刀,“你會使用剪刀嗎?”

  請有經驗的幼兒演示怎樣使用剪刀。

  教師根據幼兒的演示,講解使用剪刀的方法和注意點:

  “不能拿著剪刀比劃,剪刀不用時要放好!

  2、給火車“裝貨”:

  教師示范粘貼貨物的過程,提示幼兒貨物粘貼時要靠近火車的車廂部位。

  3、幼兒嘗試使用新工具:

  幼兒使用時,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掌握情況,根據需要給予指導。

  4、欣賞幼兒的'作品: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陳列在桌上,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與幼兒說說是怎樣學會使用新工具的。

  教師用贊賞的口吻祝賀幼兒學到了新本領,真了不起!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水在口味上所發(fā)生的變化。

  2.愿意思考并積極探索常見可溶物在水中溶解的現象。

  3.對溶解的現象產生好奇,并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1.每人1小杯水,1塊方糖。

  2.用于攪拌的湯匙。

  活動過程:

  1. 觀察方糖溶解過程,引起興趣。

  教師:桌上有什么?糖是什么樣子的?如果把糖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幼兒大膽猜測)。

  先讓幼兒品嘗一下水,明確水是沒有甜味的,然后讓幼兒將方糖放入水中,觀察糖在水中的變化,幼兒自由表達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2.師幼討論方糖溶解的現象。

  教師:你們剛才看到方糖放到里怎么樣了?

  教師:方糖真的沒有了嗎?猜一猜,它到哪里去了?

  教師:水應該是什么味道的'?讓幼兒再次嘗一嘗水的味道。

  3.教師聯(lián)系其他溶解現象,拓展幼兒經驗。

  教師:除了糖。你還知道什么東西像糖一樣在水里會化掉呢?

  教師:這些飲料是什么?拿出各種事先沖好的各種飲料,引導幼兒猜測。

  每組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飲料粉末進行嘗試。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顆粒狀的飲料,溶化時水的顏色變化狀況。

小班教案 篇5

  戶外活動時,我無意中看見兩個男孩蹲在地上專注地討論著什么。“這樹葉長長的,像小船!薄澳闶悄睦镎业降?”“在那里,那棵樹上有好多這樣的樹葉呢!”真沒想到孩子對樹葉的興趣這么高。秋季,無論是時間還是幼兒興趣,都適宜進行有關“樹葉”的主題活動。

  活動一:抬落葉、玩落葉

  目標:

  1.觀察、發(fā)現樹葉的不同形狀、顏色、大小,探索樹葉的不同玩法。

  2.萌發(fā)觀察、想像和表達的興趣。

  準備:

  每人一只籃子或其他盛器。

  過程:

  一、撿樹葉

  1.幼兒到戶外撿落葉,自由交流。

  2.組織幼兒說說各自撿的樹葉的顏色和形狀。

  3.每人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樹葉,說說像什么或讓同伴說說像什么。

  二、玩樹葉

  1.教師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方法玩樹葉。

  2.幼兒大膽嘗試樹葉的不同玩法。如:有的用樹葉當扇子,有的把樹葉埋到沙堆里,有的用樹葉當挖土機,有的用樹葉當飛機……

  活動二:會跳舞的樹葉

  目標:

  1.仔細觀察樹葉飄落的情形,能隨著音樂用肢體動作來表現。

  2.大膽想像,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準備:

  樹葉若干,錄有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快慢不同的音樂(用以表示大風和小風)的磁帶,錄音機。

  過程:

  一、表現落葉飛舞的'情形

  1.觀察落葉,感受落葉飛舞的情形。

  2.教師描述情景,幼兒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如“秋天到了,涼爽的秋風吹著樹葉,樹葉會怎么樣?”啟發(fā)幼兒回答并用肢體動作來模仿樹葉搖晃、樹葉輕輕飄落等情形。

  二、欣賞音樂,感受其旋律和節(jié)奏

  1.引導幼兒思考:風大時,樹葉怎么樣?風小時,怎么樣?風停了,怎么樣?

  2.啟發(fā)幼兒隨音樂表現各種情形。如:輕輕擺動手或身體表現葉子隨微風忽忽悠悠地飄落,急速扭動身體轉圈表現葉子被大風吹得亂舞,一動不動地俯臥表現葉子靜靜地躺在地上,等等。

  3.一部分幼兒做風,一部分幼兒做樹葉,隨音樂同時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可交換角色進行。

  活動三:葉子里的水

  目標:

  1.區(qū)別枯葉和綠葉,發(fā)現綠葉中有水。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的能力。

  準備:

  每人一只塑料袋,綠葉和枯葉,小石臼,塑料碟。

  過程:

  一、觀察枯葉和綠葉的區(qū)別

  1.觀察、比較枯葉和綠葉有什么不一樣。2.捏一捏枯葉和綠葉,看看有什么不同。

  二、探索枯葉和綠葉的區(qū)別

  1.用手撕一撕枯葉和綠葉,看看有什么不同。

  2.用小石臼捶一捶枯葉和綠葉,你發(fā)現了什么?(枯葉不能捶出汁水來,綠葉里有綠色的汁液。)

  3.帶幼兒到戶外用塑料袋包住葉子,第二天再來觀察樹葉的變化。

  目標:

  鍛煉動手能力,感受與家人共同制作的樂趣。

  準備:

  1.各種樹葉,剪刀,塑料帶,毛線,雙面膠,裙子,上衣,披風等。

  2.這一活動前期需在家中進行。

  過程:

  1.幼兒與家長協(xié)商討論制作什么樣的服飾。

  2.親子制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提醒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3.幼兒身穿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樹葉服飾,隨音樂自由表演。

  4.幼兒身著樹葉服飾,自由交流或進行角色扮演。

  幼:這是我和媽媽做的,這中間的蝴蝶是葉子做的,后面是太陽,底下是樹。

  幼:我這衣服上的葉子一根一根的,像刺猬。

  幼:這件衣服是荷葉做的,是縫上去的。

  幼:我和爺爺把葉子插在背心里。

  延伸活動:

  1.把所有樹葉服飾布置在墻上,舉辦服飾展。

  2.投放材料,供幼兒在活動區(qū)繼續(xù)制作樹葉服飾。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名稱:母雞下蛋嘍(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能用有節(jié)奏的叫聲和動作表現母雞下蛋。

  活動重點:

  理解歌曲內容,能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活動準備:

  1、布置活動室場景:草地、花叢、小木屋等。

  2、音樂錄音、幼兒用書《母雞下蛋》

  活動過程:

  1、游戲—母雞下蛋:

  角色游戲:

  方法:教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扮演小小雞,在音樂的伴奏下出去玩。

  一會兒來到花叢里,一會兒走在草地上,玩得真高興(注意要跟著音樂節(jié)奏進行簡單的動作表演)。在游戲中,“雞媽媽”拍拍翅膀,大聲叫“咯咯咯咯噠,咯咯咯咯噠!比缓蟆吧毕乱粋大雞蛋。

  2、熟悉音樂的旋律和內容:

  (1) 幼兒欣賞歌曲:

  —“母雞媽媽帶小小雞們出去玩得時候,有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你們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你覺得母雞媽媽下蛋的時候,心里什么樣?”

  (2)幼兒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母雞媽媽生蛋的時候是怎么叫的?好像在說什么話?”

  (4)幼兒練習有節(jié)奏地念母雞下蛋時的'叫聲:

  咯咯咯咯 噠 ,咯咯咯咯噠,咯噠 咯噠 咯咯噠

  3、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輕聲跟著教師演唱歌曲,注意示范、提醒幼兒開始兩句都有休止符,要停頓。

  (2) 幼兒分組演唱,一組幼兒唱歌,一組幼兒做動作,然后輪換。

  (3) 引導幼兒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生蛋:

  —”媽媽生蛋時,地方不能太小太擠,否則蛋要擠破的。”

  (4) 示意幼兒在游戲時人要適當地分開:

  —“你是在什么地方生蛋的?”“生了幾只蛋?”

  (5) 幼兒邊唱邊用動作表演。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用布和盒子做成一個小小的表演臺放在桌子上。

  小手、星星、風車、小狗和小花的圖片。

  活動目標

  通過觀看、傾聽學習兒歌,進而仿編兒歌。

  感受兒歌的語流節(jié)奏和韻腳的重復,讀準“sh”(閃)。

  萌發(fā)表演的興趣,愿意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手指游戲導入,學說“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 。

  1.表演臺上玩手指游戲然后伸出手問幼兒。

  教師:這是什么?

  幼兒:兩只手。

  教師:我有幾只手?

  幼兒:兩只手。

  教師:兩只手也叫一雙手,我有一雙手。你有幾雙手?

  幼兒:我有一雙手。

  教師:什么樣的手?

  幼兒:小小的。

  教師:我有一雙小小手。我們一起來學學。

  2.繼續(xù)學習句式“我有十個手指頭”。

  教師:我有幾個手指頭?一起來數數。

  幼兒:十個手指頭。

  教師:我有十個手指頭。一起學學。

  3.通過玩“開火車”的游戲,大家一起學說“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

  二、啟發(fā)幼兒通過做動作來學習兒歌。

  1.教師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兩遍)。

  2.個別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教師:我的小手不得了,會變魔術。剛才它變成了什么呢?

  幼兒:變成星星。

  教師:變成星星怎么樣?

  幼兒:閃呀閃。

  教師:你能把這一句話說完整嗎?

  幼兒:變成星星閃呀閃。

  教師:說得真完整。小星星聽了真高興。出示星星圖片。

  教師:兒歌里的小手還變成了什么?

  幼兒:變成風車轉呀轉。

  教師:你說得又清楚又完整。出示風車圖片。

  教師:還變成什么了?

  幼兒:變成小花轉呀轉。

  出示小花圖片。

  教師:有沒有全說出來?

  幼兒:還差一句。

  教師;誰能記起這句話?教師動作提示。

  幼兒:變成小狗汪汪汪。出示圖片。

  教師:我們這么厲害啊,全說出來了。

  教師:兒歌全說出來了,題目有沒有。

  幼兒:沒有。

  教師:猜猜這首兒歌叫什么名字。

  幼兒:小手。

  幼兒:一雙小小手教師:已經很接近了。

  幼兒:會變的小手。

  教師:你真是個會動腦筋的孩子。這首兒歌的題目就是會變的小手。我們在念兒歌的時候題目也要念,這樣才完整。

  3.師幼一起念兒歌,在幼兒反復朗誦多遍后,引導幼兒感知“韻”。

  4.教師鼓勵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三、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并用簡筆畫的方式記錄。

  教師:你的小手還能變成什么?

  幼兒:小兔。

  教師:它在做什么?

  幼兒:跳呀跳。

  教師:你能把變出來的東西完整地說一遍嗎?

  幼兒:變成小兔跳啊跳。

  教師:說得真好,我把這句話用畫記錄下來。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嘗試將一人玩的游戲變成兩人玩的游戲。

  兒歌:《會變的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

  變成星星閃呀閃,變成風車轉呀轉。

  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

  變成小狗汪汪汪,變成小花轉呀轉。_ 兒童網

小班教案 篇8

  天氣越來越熱,孩子們又有大量的戶外活動時間以增強體質、發(fā)展運動技能,此時如何引導幼兒及時、足量的補充水分就稱成為老師們近期關注的重點工作。以下是《寶寶愛喝水》小班教案,歡迎參考!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正確的喝水方法,愿意去喝水。

  活動準備:

  1、杯架上貼動物標簽、飲水機上雪花(藍)和太陽(紅)的標記;

  2、幼兒正確喝水的照片、路線圖;

  3、有關喝水的兒歌與歌曲、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洗洗手、喝水嘍!

  指導語:我們洗洗小手喝水嘍!(提醒幼兒喝水前要洗手)

  2、 排排隊,來喝水。(播放有關喝水的兒歌與歌曲)

  指導語:用小手指勾勾小耳朵噢!(提醒幼兒握住杯子柄)

  站在小腳印上排排隊吧!

  今天運動你出了汗,要多和點水噢!(提醒個別幼兒多喝水)

  今天你拿了紅牌子,嗓子有點紅,也要多喝點水哦!

  3、 坐下來,把水喝。

  指導語:找個椅子坐下來,小手捧好了喝喔!

  4、 放杯子,插牌子。

  指導語:你今天喝了幾杯水呀?

  活動反思:

  本學期我們托班教研組重點的研究內容是以幼兒生活活動為主,結合保教并重的原則,在一日生活中提高幼兒生活的能力,開展“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環(huán)境,促進幼兒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的專題研究。針對幼兒的飲水環(huán)節(jié)我們托班教研組開展了一課三研的活動,我有幸為大家展示“二研”的活動。

  活動前我仔細觀察幼兒,根據平時喝水時發(fā)生的許多問題,創(chuàng)設了生活化的環(huán)境。如:每次喝水總發(fā)現有孩子會哇哇大叫“誰拿了我的杯子,老師我的杯子沒有了! 我給每個幼兒放杯子的地方貼上他們喜歡的動物標簽,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杯子。發(fā)現有的孩子拿杯子去喝水時直接一把抓住杯口,很不衛(wèi)生;倒水時你爭我擠,沒人知道要排隊;水倒好后大多數幼兒喜歡站著喝,但一不留神水就會被打翻在地……于是我在杯架旁和飲水機旁貼上正確拿取杯子、排隊、坐下喝水等照片,引導幼兒文明飲水;在柜子、飲水機前的地上貼上路線與腳印,激發(fā)幼兒樂意在等待倒水時去腳印上站一站;因教室場地有限,我讓幼兒喝完水后沿著路線走一走,分流人群;放好杯子后去拿個小水滴插一插,鼓勵幼兒多喝水。轉眼冬天來到了,但在飲水時仍發(fā)現有個別幼兒還是倒冷水喝,為了幼兒的身體健康,幫助幼兒區(qū)分冷熱水,于是我在飲水機的按鈕旁貼上了雪花(藍)和太陽(紅)的標記,讓幼兒知道冬天天氣寒冷,我們要喝暖暖的水。我還事先錄好了有關喝水的兒歌與歌曲,準備在孩子們喝水的同時播放。

  活動中我發(fā)現沒有幼兒拿錯杯子,這說明孩子們都已經認識自己的標記,知道要拿自己的杯子喝水;從拿杯子的現象來看,幼兒都會拿住杯子的“小耳朵”喝水,但也有個別幼兒在拿被杯子時小手指無意碰到了杯子里面。因為是分批喝水,所以幼兒排隊等待的現象較少,幼兒會站在腳印上排隊,已有排隊的意識;觀察下來發(fā)現幼兒都是倒熱水喝,說明孩子們都知道冬天要喝熱水。倒水時發(fā)現大多幼兒都是倒半杯或小半杯,只有一名幼兒倒得稍滿了些,那些倒小半杯的幼兒喝完一次后又來倒了一兩次,如果按一次喝150毫升的量來算,也差不多達到一定的喝水量了。嚕嚕因倒了四次水,可能是由于喝得過多了些,因而出現了倒水的現象。大部分幼兒都能坐下來喝水,但也有個別幼兒喜歡站著喝。幼兒在排隊等候的時候、插牌子的.時候都會跟著一起念兒歌、唱歌曲 “寶寶天天愛喝水,全部喝完不浪費……”,感受著喝水帶來的快樂!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喝完水后去插小水滴了,“男男喝了3杯,婷婷喝了2杯……”小茶杯里插滿了小水滴,可見孩子們非常愿意喝水。從幼兒插牌情況來看,在激勵幼兒多喝水的同時,也方便老師了解幼兒每天的喝水情況。

  我本著以孩子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在飲水的方式、方法上加以調整,努力創(chuàng)設便于幼兒自由飲水的環(huán)境,如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正確喝水的照片、路線圖、插小水滴)、材料的擺放、行為的伴奏(兒歌、歌曲的播放)、個別的指導等有效的手段來促進了幼兒的習慣養(yǎng)成,使幼兒更為主動。當然我知道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有階段性、反復性的,甚至于一天之中不同時段的表現是不同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每天堅持不懈地觀察與指導,直到良好的習慣成為每個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精選)小班教案08-05

[精選]小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