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0 14:29:16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標準教材第二冊P10頁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初步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回顧準備:

  1、復習十幾組成

  2、拍手組成。

  3、創(chuàng)設情景

  出示:過年的主題圖

  過年你們去過年貨市場嗎?你門看看新年的`游園會里都有些什么?你們能從中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二、探究交流:

  1、從圖里你觀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你會解答嗎?

  2、整理算式

  15-9=14-9= 12-9=

  觀察這幾道算式,你能發(fā)現什么?

  3、大家就一起來研究十幾減9

  4、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1)分組探究

  (2)匯報成果

  三、自主練習,鞏固方法,體驗成功:

  1、出示百果樹,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

 。ü雍竺媸撬闶剑

  2、交流經驗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訴大家,讓小朋友們共同進步嗎?

  3、出示:迷宮路線圖!

  比一比誰能最快回到家!

  學生試算

  展示學生作品。

  4、出示:

  -9=

  有不同的填法嗎?跟你的同桌說說你是怎么填的。

  5、學習了十幾減9,你能發(fā)現十幾減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1、2、3頁。

  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空間與圖形”領域“圖形認識”部分的重要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平面圖形以及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圓的認識、用圓規(guī)畫圓、設計圖案、扇形的初步認識!稊祵W課程標準(20xx版)》對這一內容的具體要求是: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本版本進一步明確了觀察、操作是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基本數學活動,強化了數學學習的過程性和活動性。

  從單元安排看,本教材把圓的認識和畫圓安排了3課時,更體現了新的數學課程的建構思想:重視對基本圖形的認識,并在經歷圖形認識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經歷認識圓的過程。

  2.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認識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 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并對周圍環(huán)境中與圓相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體驗數學的美。

  教學重點:

  1.掌握圓的特征。

  2.認識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圓的特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剪刀、直尺、三角板、圓形物體。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仔細看看老師的臉是圓圓的',長長的、還是方方的?其實呀,老師更喜歡圓圓的臉,快來找一找,咱們班的同學中,誰的臉是圓圓的?圓圓的臉透著可愛,圓圓的眼睛閃爍著智慧,可愛的孩子們,老師喜歡你們!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雖然我們彼此還不太熟悉,但是老師相信,咱們一定能夠很好地配合,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有信心嗎?

  二、教師引領,探索新知

  1.揭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大家的臉上找到了圓,那除了圓圓的臉以外,咱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的呢?

  預設:鐘面、硬幣……

  出示幻燈片(圓形物體)

  正如同學們所說,鐘面上有圓,硬幣上有圓,車輪上、茶葉桶上還有圓,可以說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走進圓的世界,探索圓的奧秘。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2.描圓

  要想認識圓,那咱們得想辦法先得到一個圓。你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得到一個圓嗎?誰愿意來給大家說說,你打算怎樣得到一個圓?

  預設

  生:我想繞硬幣的邊畫圓。

  生:我想利用尺上的圓洞畫圓!

  同學們果然勤于動腦善于動手,老師真的為大家高興。那下面就請同學們動手,在老師為你準備的操作紙上畫出一個圓,然后把它剪下來。

  3.探索圓曲線圖形的特點

  摸摸你的圓的邊,想想看它與我們以往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師相機引導,得出圓是封閉的曲線圖形。

  板書:曲線圖形。

  4.探索圓的各部分名稱,直徑、半徑以及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俪鍪净脽羝。

 、谏僮,然后交流,引出圓心定義,并把圓心標在圓上。

  在一個圓中,我們把折痕相交的點叫做圓心,其實除了圓心外,圓還有兩個重要的概念。請同學們打開書第2頁,認真閱讀書中的文字。

  出示自讀提示:通過閱讀你知道了哪些知識?

 、蹘熒涣鳎J識半徑、直徑及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預設

  A.認識半徑

  半徑定義及字母表示。

  師注意引導在自己的圓里畫出兩條半徑,并思考一個圓里能畫出多少條半徑,為什么?

  師生交流,得出同一圓里有無數條半徑。

  B.認識直徑

  直徑定義及字母表示。

  生交流過程中,師引導明確

 、艌A的直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通過圓心,二是兩端都在圓上。

 、圃谧约旱膱A里畫出兩條半徑,并思考一個圓里能畫出多少條直徑,為什么?

  師生交流,得出在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

  C.探索直徑、半徑之間的關系。

  出示幻燈片:測量你圓中的半徑和直徑長度,看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指導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比較至少三條半徑和三條直徑的長。

  生交流得出:同一個圓里,半徑長度相等,直徑長度也都相等,直徑長度是半徑的2倍。師板書即d=2r或r=

  5.知識的梳理

  出示課件: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而且直徑是半徑的2倍。即d=2r或r=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咱們學習了這么多圓的知識,那么大家敢隨我去《圓的王國歷險園》去逛一逛嗎?

  出示幻燈片。

  1.直徑半徑搶答館。

  2.愛心救助站。

  3.巧手測量坊。

  四、回顧知識、感受圓的魅力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ㄉ仡欀R)

  師:一位希臘的數學家說過:“圓是最完美的圖形“。最后,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圓的世界,感受它的神奇和魅力吧!出示課件。

  五、作業(yè)

  幻燈片:為什么井蓋是圓的?

  最后讓我們一起伸出手來,共同為這節(jié)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探索長度單位間的換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換算;

  2、培養(yǎng)目測與估計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探索長度單位的換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度單位的換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直尺、米尺、課后延伸的表格、7厘米或20厘米長的紙條。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并讓學生比畫單位的長度。

  米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2、你知道這些長度單位間的關系嗎,填空: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二、探索方法

  1、教學例題

 。總學生準備一根紙條:長7厘米或2分米)

  學生用直尺量一量紙條的長度并匯報,教師板書:

  7厘米 70毫米

  20厘米 2分米

  7厘米 2分米

 。1)7厘米與70毫米的紙條,哪個長,為什么?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重點講解方法之一:因為1厘米=10毫米,7厘米有7個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2)20厘米和2分米,哪個長,為什么?

  學生討論,并小結:因為10厘米=1分米,20厘米有2個1分米,也就是2分米,所以20厘米=2分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3)7厘米和2分米,哪個長?

  能不能直接比,怎么辦?

  引導學生討論,2分米=20厘米,7厘米小于20厘米,所以7厘米小于2分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并小結:兩個數量的單位不同,不能直接比時,通常把他們統(tǒng)一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2、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單位間的換算。(出示課題)

  3、鞏固練習,完成P30兩個例題。

  問題出示后,學生直接匯報答案,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課堂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按要求先用厘米作單位測量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并用毫米作單位,說出圖形中各邊的長度。匯報時,引導學生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點。

  2、填空:

  5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

 。 )分米=3米

  40分米=( )米

  3、完成想想做做3

  學生匯報時,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并小結:當單位不同時,我們通常怎樣比較兩個數量的'大?(單位不同時,通?梢园阉鼈兓梢恢碌膯挝,再進行比較。)

  4、完成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再讓學生合作測量自己的手掌寬度以及步長,匯報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單位進行描述。

  教師小結:手掌的寬度、步長都是我們的身體尺,了解了自己的身體尺,有利于我們進行估計和測量。

  5、想想做做4

  按要求完成練習。

  6、綜合運用

 。總合作小組課前準備了一只盒子、一份表格)

  能裝得下嗎? 第 小組

  能裝下

  裝不下

  目測

  通過測量

  進行判斷

  實際裝一裝

  教師出示一只乒乓球:請同學們觀察一下,你估計你們這組的盒子能裝得下老師手中的乒乓球嗎?小組討論,將目測的結果填寫在表格中。

  教師給出數據:這只乒乓球的直徑是37毫米。讓學生合作通過測量進行判斷。

  每組發(fā)一個乒乓球,實際裝一裝,對前兩次的判斷進行驗證。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課后延伸

  出示一個發(fā)了芽的蒜瓣:將一瓣蒜頭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盤子里,不久,它就會發(fā)芽,就像老師手中的這個蒜瓣一樣。聽說,植物也像人一樣,需要得到別人的關心和愛,如果你每天都去和它問好,說一些祝福的話給它聽,它就會長得更快,更好。老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想做一個這樣的實驗嗎?

  從同一個蒜頭中,選兩個差不多大的蒜瓣,分別放在兩個盤子里,放同樣多的水,放在不同個兩個地方,你認定一盤,每天都去關心它,而另一盤則不去管它。每天記錄它們發(fā)芽的情況:

  蒜葉生長情況對比記錄

  天數

  A蒜葉長度

  B蒜葉長度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P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揭題

  1.展示問題:

 、俪S玫拈L度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诔S玫拿娣e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順式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師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提出問題。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3.出示例題:“體積單位的改寫”

  4.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小結。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題

  2.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2題。

  3.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3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

  2.布置課外預習:教材P54-55:有趣的測量。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篇一: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拔蘿卜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數的加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初步經歷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fā)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

  4.培養(yǎng)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識。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蘿卜的情境,目的是從中引出“一共拔了多少根蘿卜?”和“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根蘿卜?”這兩個加減法數學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嘗試列式計算,并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探索交流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不同的計算方法,充分體現出算法多樣化和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材將加減法合起來安排,用“主題圖”的形式引導學生提出加減法的問題,使學生學習數學更加接近于實際。另外,教材在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過程中,初步引出了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這是一種重要而又易被學生接受的計算方法,它是學生學習筆算的開始,也是以后學習多位數筆算加減法的基礎,引導學生在分析比較中理解并接受這種方法,體現了一定的算法優(yōu)化思想。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都已具備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基礎知識,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已從家長那里獲得了一些用豎式計算的知識儲備;而根據情境圖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我們從使用新課程一開始就給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學生已普遍具備這個能力。但一少部分學生愛講不愛聽,還有些學生愿做不愿表達,更有甚者,愿聽老師的,而不愿聽同伴的發(fā)言。所以,學生能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算法,能否虛心、耐心地傾聽、思考他人的算法是我們這個班在課堂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課堂實錄

  (一)借助情境,設疑激趣

  師:秋天到了,山坡上的蘿卜豐收了。這一天,兔媽媽帶著她的兩個孩子一塊兒上山拔蘿卜。(板書課題:拔蘿卜)為了調動兄妹兩人的積極性,兔媽媽提議:讓小白兔和小黑兔比賽,看誰拔的蘿卜多,就獎給誰小書包。兩只小兔聽了,樂得都蹦起來。他們用力地拔呀拔呀,累得滿頭大汗都不肯歇,終于和媽媽一起把蘿卜拔完了。同學們,你們想知道他們的比賽結果嗎?猜一猜,誰會贏?

 。ó斀處熤v完童話故事,提出讓學生猜猜誰可能會贏時,學生的情緒一下子由靜靜地傾聽變?yōu)闋幭瓤趾蟮夭聹y,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繼而產生強烈想知道比賽結果的愿望,學習興趣油然而生。)

  (二)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拔蘿卜掛圖。猜對的學生表現出興奮的樣子。)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白兔拔了23根蘿卜,小黑兔拔了36根蘿卜;小白兔拔的少,小黑兔拔得多。

  生2:我知道小白兔比小黑兔拔得少,小黑兔比小白兔拔得多。

  生3:小黑兔拔得比小白兔多一些,小白兔比小黑兔拔得少一些。(該生把前面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此,教師給予了肯定和表揚。)

  師:同學們真聰明,從圖中一下子知道了這么多知識。那么,根據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蘿卜的個數,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學生們爭先恐后,都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生1:小白兔和小黑免一共拔了多少根蘿卜?

  生2: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根蘿卜?

  生3: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多少根蘿卜?

  生4:小白兔再拔幾根蘿卜,就和小黑兔同樣多了?

  (教師把這四個問題板書到黑板上,問:誰還有問題?)

  生5:小黑兔再給小白兔幾根蘿卜,他倆就同樣多了?

  師:這個問題不簡單,你為什么會這樣想?

  生5:因為白兔妹妹力氣小,拔得少,所以哥哥想把他的送給妹妹一些。這樣,兩人不就都可以得到書包了嗎?(該生不僅積極動腦想問題,而且有一顆愛心。教師很是激動,馬上獎給他一顆黃色的智慧星和一顆紅色的友愛星,對他的思想給予了積極的肯定。并指出這個問題很不簡單,目前你們還沒有能力解決,如果誰有興趣,下課后老師和你們一塊探討。)

  (三)探索算法,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真能干,提出這么多數學問題。你們想自己解決問題嗎?

  生:想。

  師:在這些問題中,你們最想解決哪個問題呢?(大多數學生提出先解決“一共拔了多少根蘿卜?”這個問題。這一段的設計主要是尊重學生,讓學生參與決策,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要解答這個問題,怎樣列式計算呢?

  生:36+23=59(根)。(一部分學生直接說出計算結果。)

  師:算出得數的同學,現在用小棒或計數器驗證一下自己的計算結果,其他同學探究36+23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學生匯報。)

  生1:我是心算的,個位上6+3是9,十位上3+2是5,合起來是59。

  生2:我是這樣想的,6+3=9,30+20=50,50+9=59。

  生3:36+3=39,39+20=59。

  生4:我是把23分成20和3,36+20=56,56+3=59。

  生5:我是用豎式計算的。(師板書“豎式”。)

  師:你們誰會用豎式計算呢?你們是怎么知道這種算法的?用豎式計算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算法。

 。ń處熤该5在黑板上邊板書豎式,邊說計算過程。)

  生5:寫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先寫36,再在36下面寫上23,并把加號寫在23前面,寫完后在下面畫一條橫線,再算6加3等于9,9要寫在橫線下面的個位上,十位上3加2等于5,5寫在橫線下的十位上,5個十和9個一合起來是59。

  師:為什么相同數位要對齊呢?

  生5:因為6和3都表示幾個一,2和3在十位上,都表示幾個十,所以要對齊。

  師:用豎式計算是在我們用口算感到困難后,可以選擇的一種較好的計算方法。在計算時,要注意兩點:(1)相同數位對齊,計算的結果要像排隊一樣,橫線上的兩個加數對齊,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千萬別站錯隊喲;(2)從個位加起,個位上的數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數。加號要寫在第二個加數前面。

  師:同學們一下子想了這么多算法,說明大家都動了腦筋,老師也為你們感到自豪。那么,在有了自己的算法,并且聽了別人的算法后,你現在比一比,然后再想一想,哪種方法適合你自己,最后把你喜歡的算法告訴你的同桌。

  師:以上幾種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指名班上交流。)

  生1:我喜歡用豎式計算,因為它算起來比較簡便,不容易出錯。(許多學生都喜歡用這種算法,大約有一半多。)

  生2:我喜歡用口算,因為這種算法快。(這一少部分學生都是平時計算能力強,計算快的。)

  (評析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一改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而是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親自經歷知識、結論的形成過程,探索計算36+23的方法,發(fā)展思維能力。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又注意算法的優(yōu)化,使學生在比較中選擇較為簡便快捷的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剩下的2,3,4題,四人一小組,你們每組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共同去解決。

  (學生四人一組選擇討論解決問題,氣氛熱烈,但個別組組員討論不怎么積極,教師幫助引導他們。)

  (小組匯報。)

  組1:我們組共探索了三種算法。第一種是:先算36-20=16,再算16-3=13;第二種是:先算30-20=10,再算6-3=3,10+3=13;第三種是用豎式計算:先寫36,再在36下面對齊寫23,在23前面寫上“-”,然后畫一長橫線,在橫線下面對齊寫得數,個位上6減3得3,十位上3減2得1,合在一起就是13。

  師:其他組還有別的算法嗎?

  組2:我們還有一種算法,就是先算36-3=33,再算33-20=13。

  師:現在大家想一想,在這么多算法中,你將選擇哪一種,為什么?(同桌兩個小伙伴悄悄地說。)

  (評析 在讓學生探索出加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很容易由加法類推到減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力。)

  (四)鞏固應用

  1.師:這節(jié)課在探索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中,大家積極動腦,發(fā)現了這么多計算方法。下面自己選擇一種方法來計算下面各題。

  54+2378-5422+3698-52

 。▽W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體驗自己的方法是否快捷簡便,從而在反思中再一次確定適合自己的算法。)

  2.森林醫(yī)生(出示29頁第4題)。

  師:看到大家表現這么出色,啄木鳥醫(yī)生想請同學們幫這四棵生病的小樹把病治好。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29頁,找到第4題,我們一起比一比,誰的醫(yī)術最高明,能把這四棵小樹治好。

  (學生獨立做題,四人板演,最后講評,評出“最佳醫(yī)生”。)

  (五)小結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覺得開心嗎?哪些地方你們學得很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回顧與評價,學會反思。)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本著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索算法的`過程的理念,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以發(fā)展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檢驗,我覺得本節(jié)課在以下三個方面較為成功。

  1.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不論是猜一猜,提問題,還是自己探求算法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數學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服務,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體驗的時間和空間。首先,通過“拔蘿卜”這個情境,讓學生自己發(fā)現、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其次,在學生經歷探索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能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引導學生在多種算法的前提下,比一比、學一學、想一想,在實踐反思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3.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并注意算法的優(yōu)化。

  《標準》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所以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機會,鼓勵和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為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有效途徑;但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低,在學生提出多種算法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推薦一種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普遍適用、易于接受的方法,即:算法優(yōu)化。我想:好的方法應該讓大家分享。

  同時,在教學中也自感有些地方不盡如意,需要改進。

  1.要加強訓練生與生之間的評價。整節(jié)課中多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贊賞,學生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做出評價時不那么積極。

  2.我們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小組間的學習合作差異性較大。在教學中,我發(fā)現由于學生間發(fā)展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場地小而人多,難以搭配得十分均勻,因而組與組之間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有的組討論熱烈,個個發(fā)言積極;而有的組只有小組長一人說,其他人只當聽眾。教師在參與學生的討論中,只能指導一兩個小組,所以組織教學難度相對較大。這是我今后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探討研究的問題

  案例點評

  這節(jié)課設計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充分體現了課改精神。一開課,教師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溫馨有趣、平等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帶領學生在分享兔媽媽一家采摘豐收果實的同時,發(fā)現數學問題,研究數學問題,使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得以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一味地說教,而是讓學生依據已有的知識儲備,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獨到的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的同時,教師適時地用不同顏色的智慧星和友愛星等形式對學生的出色表現予以評價,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夠主動、有效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編者點評

  1.大班額下如何組織好小組合作、如何用評價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本節(jié)課值得研究的地方。如何讓每個小組成員有事做,有話說,適時用師生、生生之間的評價來促進他們的主動性也是本節(jié)課要改進的地方。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提倡學生在參與中、反思中成長。

  2.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方式方法的探索過程,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是否能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如玩卡片等活動來探索加與減的方法,可能會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興趣感與親近感。

  3.課尾的總結采取常規(guī)性的方式,概括本節(jié)的知識,但學生各方面的提升,不是光靠總結就可以完成的。應根據課的內容加以拓展,在身邊尋找?guī)в袛祵W加、減的生活實例,拓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與應用,使整個課堂產生“余音繞梁”、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篇二:一年級數學教案——拔蘿卜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發(fā)法

  教學難點:1、引導學生嘗試自己的方法,體現算法多樣化并掌握計算發(fā)法。

  2、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講述小兔拔蘿卜的故事

  2、出示主題圖:板書課題拔蘿卜

  二、分析情景,提出問題

  1、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一共有多少個蘿卜?

  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幾個?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幾個?

  如何列式計算?

  三、探索算法

  1、提問:36+23=?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計算?

  2、小組內交流算法:

  方法一:擺小棒計算

  方法二:在計數器上撥珠計算

  方法三:先算30+20=506+3=950+9=59

  方法四:先算36+20=56再算56+3=59

  方法五:先算23+6=29再算29+30=59

  方法六:列豎式計算

  3、、豎式計算:

  36

  +23

  59

  說說在進行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些什么?給小伙伴們提個醒

  小結算法:筆算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4、口算或豎式計算:43+25

  四、試一試。

  1、36-23=?你能自己算出來嗎?試試看

  2、交流方法

  五、練一練,鞏固豎式計算方法

  獨立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六、小結;

  今天,大家通過自己思考并和同伴交流,知道了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多種計算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練習。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減法的算式。

  教學重點:

  掌握除加混合運算中的'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誰是你們最親最愛的人?(媽媽)每當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媽媽總會陪伴在我們身旁,媽媽那如花的笑臉就會浮現在我們眼前。三八婦女節(jié)剛剛過,你們有沒有送禮物給媽媽啊?(沒有)讓我們也去花店配一束美麗的鮮花送給媽媽,好嗎?

  設計意圖:用詩意的語言輕輕撥動學生的心弦,讓濃濃的母愛緩緩地流入學生的心田。帶著對母親的愛,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學生會更主動。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 觀察情境圖,說說圖畫上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書匯報。

  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

  引導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因為必須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 小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價格該怎么算?

  3. 指明讓學生扮演: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4. 說一說有減法又有除法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讓我們再看看其它花的價格吧!

  指明讀題(2):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思考回報: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該怎么解決

  2. 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板書設計:

  買鮮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錢?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1元。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學習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

  1、結合參照物,感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2、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初步的判斷能力和方位意識。

  3、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過程與方法:結合已有生活經驗,感知方位,建立方向感;結合操作活動,體驗平面圖形的特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經歷探究辨別方位的過程,體驗合作探討問題的樂趣。在圖形拼擺和欣賞活動中,感受圖形美。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感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認識常見平面圖形。

  難點: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初步的判斷能力和方位意識

  教學準備

  情境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與回顧: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學生交流,教師有重點的板書:

  方位:東西南北

  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

  二、觀察情境圖

  1、學生觀察這幅圖上都有什么?

  2、根據要求涂顏色

  3、涂完顏色后,數一數,每種圖形給有多少個。

  師:重點指導房子的側面,在實際生活中,房子的側

  面是長方形的,而在圖中,房子的側面是由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分辨。

  4、集體交流,引導學生說一說每種物體各由什么圖

  形拼成的。

  三、本單元的收獲

  學生自評自己在本單元中的收獲,再在小組中互相評一評。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認真觀察、獨立探索與合作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測量活動”這一內容,教材呈現的是在教室里進行測量活動的一個情境。在教學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課桌等物體來進一步感受體會小數的意義。通過自己動手測量,學生將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小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活動加深對小數的理解,并能進行簡單的復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這節(jié)課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為以后學習有關小數的其它知識奠定基礎。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學生全部來自農村。學生通過近四年來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初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基本的測量方法,因此,本節(jié)課知識的認識過程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同學交流等方式來獲取新知。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活動課(板書課題)。你們已經學會了怎樣測量物體的長度,現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量活動,測量我們的課桌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并記錄下來。

  學生測量后匯報:

  小組1:長6分米,寬45厘米。

  小組2:長60厘米,寬45厘米。

  小組3:長6分米,寬4分米5厘米 。

  ……

  (師板書記錄)

  (二)探索新知

  師: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的結果,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或疑問?

  生1:三個小組的結果各不相同。

  生2:不是結果不同,而是單位不同。

  生3:我同意他的意見,因為三個小組使用的單位不同,所以我們一眼看不出他們的結果是否相同,只有將他們的'結果化成同一個單位才能看出他們的結果是否相同。

  師:這個同學的意見很好,同學們想一想長度單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還有哪些?

  生:米和千米

  師:請同學們用“米”為單位表示出課桌的長和寬。

  (小組內討論活動)

  交流匯報:

  生1:我們小組用“米”作單位表示。我們測量的課桌長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寬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2::我們用厘米作單位表示。我們測量的課桌長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 .60米,寬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3:(提出質疑)課桌的長怎么一個是0.6米,一個是0.60米?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真仔細,誰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師;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所以小數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寫,就像我們過去學習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

  (三)鞏固應用

  師:下面我們運用所學的知識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出自己身邊物體的長度,然后把測量結果填入表格。(師每組發(fā)一張表格)

  名稱

  測量結果

  用米作單位

  長

  寬

  長

  寬

  長

  寬

  (學生立刻投入到活動中去,氣氛活躍)

  活動完畢,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糾正錯誤,教師巡視指導。

  (四)拓展練習

  1.稱質量

  師:通過剛才的測量活動,同學們掌握了用小數表示物體的長度。現在同學們在小組內用天平稱一下數學課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來。

  (生自由活動,師巡視指導)

  生匯報:

  小組1:數學課本260克=0.26千克。

  文具盒180克=0.18千克

  師:你是怎樣想的?

  小組1:我們認為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和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是一樣的,因為1千克=1000克,數學課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

  (其他小組表示認同)

  2.猜體重。

  師:大家來猜一猜我的體重是多少?

  (生爭先恐后的猜測)

  生1:50千克

  生2:55千克

  ……

  師:告訴你們吧,老師的體重是58千克300克,誰能用“千克”作單位表示出來?

  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

  師: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學會了用小數表示物體的長度和質量,大家表現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數表示物體的長度和質量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

  (五)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感受?

  生1:我覺得在課堂上自己動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學得很快樂。

  生2:我不但學會了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還知道了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生3:我知道了無論是長度單位還是質量單位都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頗有感想:

  1.數學教學要充分聯(lián)系實際。比如:“稱質量、猜體重”等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新知,在活動中鞏固知識、拓展運用。

  2.教學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體驗到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了知識的自主構建。

  3.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比較緊湊,教師角色定位較為合理,我注意在很多中同學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如0 .6和0.60是什么關系,由學生思考做出回答。

  六、案例點評

  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注意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人。

  1.關注了學生的探究過程,實現自主體驗。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要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必須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自我發(fā)展。比如:在測量課桌面的長和寬時,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記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簡單的復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過程,在教學中不必告訴學生單名數。復名數等詞語。。

  2.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觀察,注重學生的感知體驗,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經歷知識發(fā)展和探索的全過程。

  3.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始終注重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 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 準備

  教具:課件、掛圖。

  學具:制作方向板的紙板。

  課時1

  教學過程

  切入舉偶

  出示課件,談話引入。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熊現在站在哪里?(學校)

  那么,在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聰明,你能填出下面四個建筑物的準確方向嗎?

  體育館在學校的()面,商店在學校的()面。

  醫(yī)院在學校的()面,郵局在學校的()面。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說一說。

  通過看圖,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學們說得真不錯,請仔細觀察,在學校的周圍還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2)這些建筑物又在學校的那個方向呢?請你仔細想一想。

  2.議一議。通過議一議及親身體驗,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1)說一說。

  你是怎樣想的,在小組內說一說。

 。2)議一議。

  誰說得對?為什么?

 。3)教師。

  在學生議一議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明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進一步明確八個方向。

  用你手中的學具制作方向板。

  學中做

  1.試一試。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認八個方向。

  2.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那位同學。

  3.練一練。

  完成書中練一練。

  板書設計

  辨認方向

  西北北東北

  西東

  西南南東南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復習分數應用題

  復習要求:

  學生熟練地掌握分數三種應用題的內在聯(lián)系和解題規(guī)律,并能熟練地掌握。

  復習步驟:

  一、基本訓練

  1、下面的生句話中,哪個量為單位“1”,另一個量相當于單位“1”的幾分之幾?

  (1) 實際用電量是計劃的 。

  (計劃用電量是單位“1”,實際用電量相當于計劃用電量的 )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 。

  (第一次用量是單位“1”,第二次用量比第一次多的部分是第一次的 )

  (3)一本書看了 。(一本書的總頁數為單位“1”,已經看的頁數相當于這本書的 。)

  (4)一桶油,用了一部分后還剩下這桶油的 。(一桶油為單位“1”,用去后剩下的油的 。)

  (5)一根木料,截去一段后又截去余下的 。(一根木料第一次截去后余下部分為單位“1”,第二次又截去的木料相當于余下部分的 )

  2、說出線段圖圖意后再列式。

  求150的 是多少,算式是150×

  求150的(1- )是多少,算式是150×(1- )

  求一個數的 是150,這個數是多少?算式是150÷

  一個數的(1+ )是150,這個數是多少?算式是150÷(1+ )

  二、復習分數應用題

  1、解答下列三道題。

  課本第118頁總復習第3、4、5題的。

  2、學生解答后教師提問:

  (1) 這三道題都是什么應用題?

  (2)這三道題有什么不同?

  (3)這三種應用題在應用題結構上有什么規(guī)律?在解題上有什么規(guī)律?它們的.數量關系是什么?

  3、小結:

  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要抓住題目中的問題部分進行判斷,找出誰是另一個數,誰是一個數。用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這兩種分數應用題都要先判斷誰是單位“1”。再確定用乘法還是用除法解答,解答時還要注意題目中的數量與分率是否對應。

  4、練習

  (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自行車廠今年生產女式自行車7200輛

  (2)相當于去年產量的 ,去年生產女式自行車多少輛?

  (3)比去年少生產 ,去年生產女式自行車多少輛?

  (4)去年產量是今年的 ,去年生產女式自行車多少輛?

  (5)比去年多生產 ,去年生產女式自行車多少輛?

  (6)去年比今年少生產 ,去年生產女式自行車多少輛?

  (7)去年比今年多生產 ,去年生產女式自行車多少輛?

  提問:第3、5、6題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為什么第3題右以直接乘,而5、6兩題不能直接乘?

  為什么第1、2、4題用除法計算?

  為什么第1題可以直接除,而2、4兩題不能直接除

  小結:

  這6道題都是求“去年生產多少輛自行車”,但由于各題中所給的數量和分率不一樣,單位“1”對應情況也不一樣,所以解題方法,列式也不一樣,在解答分數應用題時要認真審題,根據具體題目,準確判斷單位“1”,找準對應關系,根據數量關系列式。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七3----8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7-19

小學數學教案04-07

小學數學教案02-07

小學數學教案07-20

小學趣味數學教案02-24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06-15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06-15

小學數學教案【熱】06-14

小學數學教案【精】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