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初中>初中化學>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時間:2024-06-08 10:30:27 初中化學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學知識點大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知識點發(fā)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學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化學知識點大全[15篇]

初中化學知識點1

  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

  學習氧氣的物理性質時,不要死記硬背,應結合具體的氧氣,采用比較的方法,抓住重點,如氧氣的熔沸點較低、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等。

  2.化學性質

 。1)氧氣的`助燃性

  帶有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能夠復燃,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常用這種方法檢驗氧氣。

  (2)與硫反應

  硫跟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并放出熱量。其反應可以表示如下:

  硫+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硫

 。3)與鐵反應

  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黑色固體。這個反應可以表示如下:

  鐵+氧氣點燃生成四氧化三鐵

初中化學知識點2

  一、中考化學:初中化學各階段易錯知識點

  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說它是純凈物。

  這是關于混合物與純凈物的概念。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是純凈物;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雖然看上去是兩種物質,但是水——冰之間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不是化學變化。因此在化學上,冰水混合物還是純凈物。

  2、明明只含是一種元素,偏說它是混合物。

  與第一題相反,有時候由同一種元素溝成的物質,反而是混合物,例如:還有石墨和金剛石(均由碳元素構成)、紅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講的是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非說氫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這是正確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號元素、也是最輕的元素——氫原子的三種同位素中,有一種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無色透明的,還說它不一定是純凈物。

  是否是純凈物,判斷的依據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種物質、還是多種物質。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屬離子例如鎂鹽、鈣鹽、鈉離子、鉀離子等等,當然屬于混合物。有色無色,是否透明,不作為判斷純凈物的標志。

  5、明明說燃燒是可燃物跟氧發(fā)生的反應,又說沒有氧氣也行。

  燃燒,通常情況下是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發(fā)生的反應。后來擴充了定義為:燃燒是發(fā)光、光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氣、氮氣中燃燒,沒有氧氣也行。

  6、明明說爆炸是在有限空間內急速燃燒造成的,卻說鍋爐爆炸不是化學變化。

  鍋爐爆炸,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鍋爐中的可燃物質爆炸,屬于化學變化;鍋爐本身的金屬破碎,是物理變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屬,卻說鐵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種金屬與其他物質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銅和金屬錫能形成合金(青銅),鐵和非金屬也能形成合金(鋼)。

  8、明明說二氧化碳可以滅火,又說鎂著火不能用它來滅。

  我們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潑金屬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氣這樣的惰性氣體中燃燒,比如Mg就可以在CO2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單質碳。

  9、明明寫的是“鉛筆”,非說它不是用鉛做的。

  鉛筆是習慣用的名字,中文名字,與金屬鉛不搭界。

  10、明明催化劑的“催”字是加快的意思,卻說減慢也算。

  催化劑,開始的時候指的.是“加快反應速率的物質”,但是后來科學進步了,發(fā)現減慢反應速率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就把前者叫做正“催化劑”,后者叫做負“催化劑”,通稱還是催化劑。例如核反應的時候就需要減慢反應速率,需要負催化劑(重水)。類似地,經濟上也不說減慢增速,而叫做負增長;管理上也不叫懲罰,叫做負激勵。

  11、明明說是水銀,可是偏偏說水銀不是銀。

  水銀是汞元素(Hg)的中文習慣稱呼,水一樣的銀,與銀不搭界。

  12、明明鐵生銹不發(fā)熱,非說它產生了熱。

  鐵生銹,是反應速率非常慢的化學反應,它發(fā)熱了你也不會感覺到。

  13、明明一種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非說它不一定是堿溶液。

  根據酸堿性的定義:能夠使石蕊溶液變藍的是堿性溶液,而不一定是堿溶液。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鈉鹽、鉀鹽、銨鹽等,例如醋酸鈉、碳酸氫銨等等。

  14、明明是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還說不飽和溶液可能更濃。

  溶液的溶解度,與溫度有密切關系,見教材上的溶解度曲線。以硝酸鉀為例,20°時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大約30克,溶液的質量分數大約23%。而在更高溫度、例如50°時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可以達到90克,溶液的質量分數可以達到41%。即便不飽和,50°的硝酸鉀溶液也可能比20°時候的溶液更濃一些。

  15、明明是50毫升水與50毫升酒精倒在一起,非說不到100毫升。

  兩種液體混合,分子之間會互相“填空”,大小搭配,因此體積可以減小。

  16、明明白金更寶貴,還說白金絲毫不含金。

  白金,是鉑元素(Pt)的俗稱,中文意思是“白色的金子”,像金子,當然不含金。

  17、明明大家都叫“銀粉”,非說它不是銀做的。

  銀粉,是形象的說法,銀子一樣的粉,是鉛粉和鋁粉的混合物,與銀不搭界。金粉也是如此,是研細的銅粉,同樣不含金。

  18、明明純堿就是堿不應懷疑了,偏說純堿它是鹽。

  純堿,是碳酸鈉的俗名,是生活中的習慣用法。說它是鹽,是從化學結構上講,由金屬離子和酸根組成的是鹽,碳酸鈉是鹽。

  19、明明說分子由原子構成,又說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構成,這是正確的。但是世界上有114種元素、幾百種原子,最大的原子是鈁原子(Fr,半徑1.53A),最小的分子是氫分子(H2,半徑1。15A)。二者的比較示意圖如下。

  20、明明KClO3中含氧元素,卻說它不是氧化物。

  這是源自于“氧化物”的定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KClO3由三種元素組成,當然不屬于氧化物了。

  21、明明書上寫著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又說硝酸銨也是鹽。

  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正確。但是,銨根離子和鈉離子有很多相似之處。結構上,銨根離子和鈉離子都是一價的陽離子,都含有11個質子、10個電子;化學性質上,鈉離子和銨根離子的很多鹽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因此,常常把銨根離子看成是金屬離子。銨鹽例如硝酸銨、硫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等等都算作是鹽。

  22、明明飽和食鹽水已經飽和了,卻說它還能溶解硝酸鉀。

  溶液是否飽和,指的是在特定溫度下、針對特定的溶質,不可再溶解了為飽和溶液。因此,食鹽水飽和了,還可以溶解硝酸鉀,即使食鹽和硝酸鉀都飽和了,還可以溶解碳酸鈉……等等。

  23、明明瓶內只含一種元素,還說它不一定是純凈物

  還是純凈物的概念,只含同一種物質是純凈物。例如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雖然都只含同一種元素,但是含有兩種物質,因此不符合純凈物的定義。

  24、明明說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機物,可是CO、SiC、碳酸鹽等等還算是無機物。

  有機物的定義:含碳的化合物。有機物的性質:有機物一般熔點較低,受熱易分解、容易燃燒,反應比較緩慢,并常伴有副反應發(fā)生。

  含碳的簡單分子(CO、CO2、SiC、碳酸鹽等等),或者受熱不分解,或者不容易燃燒,參加化學反應都很快,副反應很少,所以不像有機物,就算無機物了。

  25、明明5克溶質在95克水中全溶解了,還說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是5%。

  質量分數的定義:是溶質占溶液的百分比。

  如果5克溶質A在95克水中溶解了,而水中原來還有其他溶質,A溶質的質量分數就小于5%。

  只有在只有A溶質和水存在、溶解后沒有氣體生成并放出的時候,A的質量分數就是5%。

  二、易錯點練習

  (下面的說法都有錯,一定要注意,紅色部分就是錯誤的)

  1、氧氣可以燃燒,具有可燃性。

  2、物質跟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叫氧化反應。

  3、氮氣占空氣78%,故100g空氣中氮氣的質量為78g。

  4、我們吸入的氣體是氧氣,呼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5、蠟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有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6、紅磷或白磷燃燒時生成大量白霧。

  7、催化劑都能加快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

  8、滅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質的著火點。

  9、在雙氧水分解反應中只有二氧化錳才能作為反應的催化劑。

  10、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因為冰和水是兩種不同的物質。

  11、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12、原子構成分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13、物質的膨脹現象說明,分子的體積可以變大。

  14、任何原子核都含有質子和中子。

  15、n個氧原子可表示為On。

  16、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也是由氫氧兩種原子構成。

  17、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18、所謂硬水就是硬度大的水。

  19、礦泉水是純凈物,長期飲用對人體有益。

  20、某元素在同一種化合物中,只顯一種化合價。

  21、反應前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總和,這個規(guī)律叫質量守恒定律。

  22、agA物質跟bgB物質充分反應,生成物的總質量為(a+b)g。

  2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8g酒精和8g水互溶之后總質量為16g。

  24、鎂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明顯的白色煙霧。

  2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26、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熄滅,可推知瓶中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27、可用硫酸溶液清洗附有碳酸鈣的玻璃儀器。

  28、Na2CO3、NaHCO3、NH4HCO3等物質都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化合物。

  29、任何化學式的書寫,正價部分(元素或原子團)一定寫前面,負價則放在后頭。

  30、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顯-2價,故在H2O2中氧元素也顯-2價。

  31、涂改液中含有有毒成分二氯甲烷(CH2Cl2),它是由多種原子構成的。

  32、合金一定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熔合而成的。

  33、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34、任何無色透明的液體一定是純凈物。

  35、A溶液的體積為V1L,B溶液的體積為V2L,互溶后體積為(V1+V2)L。

  36、降溫之后,任何飽和溶液都會析出晶體。

  37、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都是不飽和溶液。

  38、ag某物質溶于(100-a)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質量分數為a%。

  39、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飽和溶液濃。

  40、中性溶液的pH=0。

  41、紫色石蕊試液遇堿(如氫氧化銅)一定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遇堿一定變紅色。

  42、復合肥就是多種肥料混和而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43、碘酒中溶質是碘,溶劑是酒。

  44、最外層的電子數為8個電子的微粒一定處于穩(wěn)定結構,且該微粒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45、鐵跟鹽反應生成鐵鹽和另外一種金屬;它跟酸(鹽酸、稀硫酸)起置換反應時也是生成鐵鹽,同時生成氫氣。

  如:2Fe+6HCl=2FeCl3+3H2↑。

  46、由于鋅的活動性比銀強,故Zn+2AgCl=ZnCl2+2Ag。

  47、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鈣溶液,能觀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48、鹽一定含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

  49、酸(堿)液就是酸(堿)性溶液。

  50、復分解反應,就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如:CuSO4+H2O=CuO↓+H2SO4

  51、干燥氧氣可以選擇濃的氫氧化鈉溶液。

  52、純堿即碳酸鈉,其化學式為NaCO3。

初中化學知識點3

  堿的通性

  堿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離解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

 。1)堿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酸性氧化物+堿 → 鹽+水

 。3)酸+堿 → 鹽+水

  (4)鹽+堿 → 另一種鹽+另一種堿(反應物均可溶,產物符合復分解條件)

  注:①難溶性堿受熱易分解(不屬于堿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見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fā)生。

初中化學知識點4

  本節(jié)包括合成材料及應用、成材料產生的影響、識別各種纖維、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六大類營養(yǎng)素對生命的重要作用、有毒物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幾個知識點。知識的特點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因此記住這些知識是學好本節(jié)的關鍵。

  1、蛋白質、糖類、油脂、無機鹽和維生素的營養(yǎng)功能及主要

  2、某些元素(如鈣、鐵、鋅等)對人類健康的重要作用:

  3、幾種纖維的比較:

  常見考法

  新課程下,化學學習是一個“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過程,而本單元更進一步體現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正因為如此,本單元知識已成為中考關注的熱點,成為各地中考命題不可缺少的內容。通過對近兩年來課改區(qū)的中考試題分析可知,以前多以識記的形式考查蛋白質、糖類、油脂、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的營養(yǎng)功能及它們與人體健康的關系,人體元素的'組成及一些元素對人體的作用,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qū)別,有機物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三大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防止“白色污染”和環(huán)境保持等基礎知識。

  誤區(qū)提醒

  1、蛋白質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執(zhí)行著各種功能,為了維持人的正常的生命活動,我們必須注意防止有害物質(如甲醛、一氧化碳)對人的肌體蛋白質的侵害。

  2、要解決“白色污染”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2.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餐盒等。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典型例題】

  可以起到調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和維持身體健康的作用,主要是因為蔬菜、水果中富含人體需要的:

  A.油脂 B.維生素 C.蛋白質 D.淀粉

  解析:

  油脂主要存在于花生、大豆、肥豬肉等中;維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種;蛋白質主要與蛋類中;淀粉存在于谷物和植物的塊莖中。因此此題應選擇B。

  答案:B

初中化學知識點5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某原子的質量÷(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7.原子的結構:

  原子、離子的關系: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見文末具體總結)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壑脫Q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軓头纸夥磻河蓛煞N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fā)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初中化學知識點6

  第一節(jié) 運動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態(tài)變化:

  1、三態(tài)變化的實質:水的三態(tài)變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運動導致了水的狀態(tài)變化。水分子獲得能量時,運動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增大,水由液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或由固態(tài)變?yōu)榱艘簯B(tài));失去能量時,運動減慢,分子間的間隔減小,水由氣態(tài)又變回了液態(tài)(或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

  2、現象解釋:能量―運動―間隔―狀態(tài)

  二、分子:

  1、定義: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2、性質:(1)分子的體積、質量小

  (2)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3)分子間存在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5)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三、水的'天然循環(huán)

  太陽為水提供能量,水通過三態(tài)變化,實現自身的天然循環(huán)。既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又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

  四、水的凈化方法(重點、難點)

  1、水的凈化方法過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顆粒較大的不溶性雜質),(明礬:絮凝劑,促進懸浮物質的沉降)

 、谶^濾(除去水中不溶性固體雜質)

 、畚(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氣味的物質)、(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苷麴s(除去水中可溶性雜質,凈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餾水)、

 、菹練⒕。(氯氣)

  2、分離物質的方法:

 、龠^濾: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液體

 、谡舭l(fā):分離可溶性固體和液體

 、壅麴s: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

  五、硬水和軟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較多的水;軟水: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較少的水

  (2)判斷方法:加入肥皂水攪拌,產生泡沫多的為軟水,反之為硬水。

  (3)轉化方法:煮沸、蒸餾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滌衣物既浪費肥皂,又不易洗凈,時間長還會使衣物變硬。鍋爐長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嚴重者可引起爆炸。長期飲用硬水有害身體健康。

初中化學知識點7

  化學聽課方法

  一般來講,“課前準備、積極聽講、做好筆記”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對聽課效率有直接影響。

一、 課前準備

  二、 課堂聽講

  1、善于觀察,明辨是非

  2、超前思考,比較聽課

  所謂“超前思考,比較聽課”,即上課不僅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還要力爭走在老師的前頭。這樣既能在聽課中排除疑難、深化理解,還能通過聽課檢驗和鍛煉學生自己思維的`敏捷性、準確性、全面性。

  3、注意用目光和老師交流

  4、及時記錄疑問

  5、善始善終,聽好小結

  三、做好聽課筆記

  在習題課或作業(yè)點評上 高中英語,最好能記下老師指出過的或自己所犯的錯誤或對自己特別有啟發(fā)的思路和規(guī)律。如:當出現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時,對此題或此解應快速記下,待課后再細細琢磨。

  化學首輪復習重在歸納

  考生要明確首輪的指導思想是“重在基礎,吃透教材”。同學們在首輪時,對于課本的把握力求抓住五點:

  1、點,

  2、常考點,

  3、點,

  4、德育點(與目前德育要求相關的內容,雖然分值不大,但容易丟分),

  5、應用點(和生活結合的知識點,如涉及到重大化工、污染、事故分析等)融會貫通。

  對于基礎知識的把握,程建議同學們,在首輪復習中,準備一個專門的筆記本,按照課本的章節(jié)順序,根據大綱和考綱,以及歷年的情況,將每一章的知識點(大部分同時也是?键c和的熱點)列出,有困難的`同學可參考相應復習,或者筆記。例如:同學們可將鹵素一章劃分為十個知識點,其中氧化還原反應和鹵素離子的檢驗是高考的熱點鹵族元素的化學性質、性質、存在、用途等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氯氣、氯化氫等的制取實驗和化學性質聯系起來,向大型的綜合實驗題方面發(fā)展。

  1、鹵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學性質是什么。

  2、氯氣的強氧化性和氯水的四大作用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鹵化物的俗名具體有哪些。

  4、鹵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5、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應注意的八個問題是什么(原理、原料、裝置、除雜質、干燥、檢驗、收集、吸收八個方面)。

  6、氯化氫的實驗室制法中應注意的八個問題(同上)是什么。

  7、鹵素物理性質及其遞變規(guī)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應從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熔沸點等方面列表比較)。

  8、鹵素化學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有哪些(應從單質的氧化性、鹵離子的還原性、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氫化物的還原性、最高價氧化物及其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等方面列表比較)。

  9、鹵離子的鑒定有幾種?

  10、正確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以及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方法即“八字方針”是什么?判斷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相對強弱的方法有哪些。

  高考化學易考規(guī)律與特殊規(guī)律51例

  ⒈ 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但氫的同位素氕卻無中子。

 、 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層電子越少,越容易失去電子,還原性越強,但Cu、Ag原子的還原性卻很弱。

 、 原子電子層數多的其半徑大于電子層數少的,但鋰的原子半徑大于鋁的原子半徑。

 、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一般等于其族序數,但F2 卻不是。(OF2是存在的)

  ⒌ 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屬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 漸減弱,但硒酸的酸性卻比硫酸的酸性強。

 、 二氧化碳通常能來滅火,但鎂卻能與它燃燒。

 、 氧元素一般顯-2價,但在Na2O2、H2O2等物質中顯-1價。

  ⒏ 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隨化合價的升高而增強,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順序卻是

  HC1O 〉HC1O2 〉HC1O3 〉HC1O4。

  ⒐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潑金屬開始的,第一周期卻是以非金屬開始的。

 、 通常金屬單質一般為固態(tài),但汞卻是液態(tài)。

 、 通常非金屬單質一般為氣態(tài)或固態(tài),但溴卻是液態(tài)。

 、 堿金屬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鋰(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卻浸在液體石蠟中。

 、 堿金屬的密度從上到下遞增,但鉀的密度卻比鈉的密度小。

  ⒕ 一種元素組成一種單質,但碳、氫、氧、磷等元素卻能組成幾種同位素。

 、 *金屬單質的導電性一般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弱,但銻、鍺卻相反。

 、 *具有金屬光澤又能導電的單質是金屬,但石墨卻是非金屬。

  ⒘ 有機物一般易燃燒,但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卻不易燃。

 、* 物質的熔點一般低于沸點,但乙炔卻相反(沸點-84,熔點卻為-80.8)。

 、肅12、Br2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氫鹵酸和次鹵酸,但F2卻不能(F2+2H2O=4HF+O2)

 、 鹵素單質與強堿反應一般生成相應的鹵化物、次鹵酸鹽和水,但F2卻不能。

  (X2 + NaOH = NaX + NaXO + H2O,*2F2 + 2NaOH = 2NaF + OF2 + H2O)。

  21 實驗室中制取HC1、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進行,但HF應在鉛制容器中進行

  (因SiO2 + 4HF = SiF4 +2H2O)。

  22 氫鹵酸一般是強酸,但氫氟酸卻是弱酸。

  23 CaC1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卻微溶。

  24 鹵化銀難溶于水,但氟化銀卻易溶于水。

  25 *含有NH4+和第IA主族陽離子的鹽一般易溶于水,但KC1O4和正長石等卻難溶于水。

  26 重金屬陽離子一般都有毒,但BaSO4卻可用作“鋇餐”。

  27 成網狀結構的.晶體一般都是原子晶體,但石墨卻是原子晶體。

  28 晶體一般都由陰離子和陽離子組成,但金屬晶體是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

  29 *共價鍵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卻無方向性。

  30 有機物一般為分子晶體,且熔沸點低,但醋酸鈉、醋酸鈣等卻為離子晶體,且熔沸點高。

  31 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離子化合物,但A1C13、BrC13等卻是共價化合物。

  32 金屬性強的元素,相應的堿的堿性也強,但A1(OH)3 的堿性卻比Fe(OH)3 弱。

  33 離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單個分子,但NaC1等在氣態(tài)時卻以分子形式存在。

  34 離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類反應,但Br2 + SO2 + 2H2O = 4H+ + 2Br- + SO42- 卻只表示一個方程式(注意: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 2H2O 可以表示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向氫氧化鋇溶液中加入硫酸氫鈉溶液至中性或加入過量 硫酸氫鈉溶液等反應)。

  35 強堿弱酸鹽或強堿弱酸的酸式鹽因水解而呈堿性,但NaH2PO4卻呈酸性。

  36* 鹽類一般都是強電解質,但HgC12、CdI2 等少數幾種鹽卻是弱電解質。

  37 *酸堿中和生成鹽和水,但10HNO3 + 3Fe(OH)2 =3Fe(NO3)3 + NO + 8H2O 中還有還原產物。

  38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里,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但鉛卻不能與硫酸反應放出氫氣。

  39*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里,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但銅卻能與濃鹽酸反應產生氫氣,2C u+ 4HC1(濃)=H2 + 2H[CuC12]。

  40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但鉀鈣鈉卻不能[2Na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

  41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屬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不溶于水的鹽中置換出來,但鐵卻能把銀從氯化銀中置換出來 (Fe+2AgC1=FeC12+2A g),高中地理。

  42 一般只能用強酸制弱酸,但 H2S+CuSO4 = CuS +H2SO4、HC1O+H2SO3 =HC1+H2SO4、

  Br2 + H2SO3 = 2HBr + H2SO4(C12、FeC13等也可以)等反應卻能用弱酸制強酸。

  43 酸能與醇發(fā)生酯化反應,但氫鹵酸與醇發(fā)生鹵代反應。

  44 制取氯氣采用固—液裝置,但制溴卻須采用曲頸甑。(HNO3 why?)

  45 啟普發(fā)生器適用于反應物為塊狀、反應不需加熱以及產物難溶于反應液的氣體(如 H2、CO2、H2S),但乙炔(C2H2)卻不能用該裝置。

  46 測量儀器的“0”刻度不是在上就是在下,但是托盤天平的指針卻在中間,溫度計的“0”刻度在偏中下,量筒無“0”刻度。

  47 一般只有有機物才有同分構現象,但不少無機物如氰酸銀(AgCNO)與雷酸銀 (AgONC)是互為同分異構體。

  48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一般隨溫度找升高而增大,NaC1的溶解度受溫度改變的影響很小,而Ca(OH)2、Li 2CO3等卻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49 氯化鈣是中性干燥劑,可用來干燥酸性、中性、堿性氣體,但不能干燥氨氣(CaC12·8NH3)和酒精蒸氣。

  50 非金屬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NH3的水溶液卻呈堿性。

  51 *膠體中的膠粒一般都帶電荷,但蛋白質膠體微粒卻不帶電荷(呈電中性,但有電泳現象)。

  化學高考選擇題解法點撥

  選擇題具有構思新穎、靈活巧妙、知識容量大、覆蓋面廣,考試的客觀性強,評分容易、準確等優(yōu)點;不但能考查考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考查學生的思維敏捷性,是化學高考中廣泛采用的一種題型 高中政治。選擇題命題的要求一般是了解、理解層次,雖然難度不大,但涉及面廣、分值高,約占總分的50%,因此掌握選擇題的解法,快速、準確地解答好選擇題是奪取化學高分的關鍵之一。

  1. 認真審題,把握要點

  審題是“審”而不是“看”,審題目的過程中要注意分析題目中概念的層次,要特別注意試題中一些關鍵性的字、詞,要邊閱讀邊思索。一要細心審清題目過程的要求:如“不正確的是”、“錯誤的是”、“由強到弱排列的是”、“最大的是”、“一定”、“可能”等。二要準確審清題目的條件:如“所有主族元素”、 “標準狀況下”、“溫度不變”、“室溫時”、“無色”、“酸性溶液”等。三要留心題目的“陷阱”,對常見的一些陷阱要千萬警惕:如考查氣體時經常是非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 > < > 、25℃時等;考查氣體摩爾體積時,常用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tài)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H2O、SO3、己烷、CHCl3等;考查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數目或濃度時常涉及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水解方面的陷阱。

  例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磷酸的摩爾質量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個磷酸分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相等

  B. 常溫常壓下,0.5NA個CO分子所占體積是11.2L

  C. 1mol 是CH4去掉氫陰離子后形成的碳正離子以及D選項中的白磷的化學式是P4等。答案為BC。

  2. 注重對高考熱點、重點知識的理解

  常見的熱點、重點知識很多,如何伏加德羅常數;原子結構、元素周期表的應用;化學鍵、晶體類型及性質;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離子共存;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及計算;電化學知識;計算化學反應速率,等效平衡,化學平衡移動及平衡圖像等。

  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原理和熱點、重點知識,通過仔細的分析、比較,周密的思考和全面的判斷,使知識整合,滴水不漏,從而做出正確解答。

  3. 掌握一些常見的解題方法

  解選擇題,不但要掌握常規(guī)思路,而且要能在短時間內產生超常的思路。要能針對試題特征,尋找隱含信息,敢于從多角度多層次尋求答案。要善于運用化學的學科思想抓住變化過程的某個方面,分析清楚,就能形成解題思路,找到解法。守恒原理(如氧化還原中的“電子得失守恒”、溶液中的“電荷守恒”、變化過程中的“某元素守恒”、還有質量守恒、體積守恒等等)、差量原理、平均值原理、整體思維、十字交叉法、等效原理、極限思維等,往往是“巧思妙解”的基礎。

 。1)直接求解,準確無誤

  例2. 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是 ,氫的同位素是H、D、T,從水分子的原子組成來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A. 6種 B. 9種 C. 12種 D. 18種

  解析:從水的分子組成(H2O)來看,3種氧原子分別與3種氫原子可構成9種水分子,此外,3種氫原子混合與3種氧原子又可構成9種水分子,因此自然界中的水一共有18種。即: 、 、 、 、 、 、 、 、 、 、 。

 。2)排除篩選,步步為營

  排除法又稱篩選法或淘汰法。根據題干所給的條件和要求,將選項中不合題意的答案,逐個排除,加以淘汰,剩下來的就是正確答案。

  例3. 水的狀態(tài)除了氣、液和固態(tài)外,還有玻璃態(tài),它是由液態(tài)水急速冷卻到165K時形成的,玻璃態(tài)的水無固定形狀,不存在晶體結構,且密度與普通液態(tài)水的密度相同,有關玻璃態(tài)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水由液態(tài)變?yōu)椴AB(tài),體積縮小

  B. 水由液態(tài)變?yōu)椴AB(tài),體積膨脹

  C. 玻璃態(tài)是水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

  D. 玻璃態(tài)水是分子晶體

  解析:本題是一個信息給予題,讀懂信息是解題的關鍵。由題給信息知,玻璃態(tài)水的“密度與普通液態(tài)水的密度相同”,表明水由液態(tài)變玻璃態(tài)其體積不變;此外,“玻璃態(tài)水無固定形狀,不存在晶體結構”,因而答案A、B、D錯誤。

 。3)廣開思路,左右逢源

  例4. 用足量的CO還原32.0g某種氧化物,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則該氧化物是( )

  A. FeO B. Fe2O3 C. CuO D. Cu2O

  解析:思路一:設氧化物為MOx,然后找關系式 ,討論得答案。

  思路二:根據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質量比來求解。

  根據題意,可知

  A. 72:44=1.64:1

  B. 160:132=1.21:1

  C. 80:44=1.82:1

  D. 144:44=3.27:1

  思路三:根據氧化物中氧的質量分數來求。

  根據題意,可知 比 多了0.6mol的氧原子(9.6g),是CO從氧化物里奪取的,所以氧化物中氧的質量分數為 。在四個選擇中,只有B。

  (4)打破常規(guī),快速作答

  例5. 在一密閉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用電火花點燃,使其完全燃燒,再將燃燒后的氣體用 充分吸收,Na2O2增重7.5g,則原混合氣體中O2的質量分數是( )

  A. 36% B. 54.5% C. 40% D. 33.3%

  解析:本題如能求出CO、H2的質量,則O2的質量分數便可得出。本題按照常規(guī)解題思路是:

  第一步寫出有關反應的方程式:

  第二步設出CO和H2的質量,并由方程式①和②分別計算出CO2和H2O的質量。

  第三步由CO2和H2O的質量,根據方程式③和④分別計算出各自的增量,將二者相加為7.5g,由此計算出CO和H2的質量為7.5g。

  第四步求O2的質量分數:

  故答案選B。

  若換一種思路,則情況大為不同:

  將上述思路中的①③方程式,②④方程式分別加和得:

  由此很快就得出結論:Na2O2的增重就是CO和H2的混合氣體的質量,便可求得答案為B。

  (5)利用守恒,簡化計算

  例6. 在由NaCl、KCl、Na2CO3三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5.5%,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1.5%。則該混合物中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 等于2:1 B. 大于2:1

  C. 小于2:1 D. 無法確定

  解析:此題若按混合物計算題的常規(guī)思路求解,即先根據質量分數求出NaCl、KCl、Na2CO3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再由化學式中有關離子的物質的量的關系求出 的物質的量之比的關系,則顯得非常繁瑣。若能利用離子電荷守恒來解題,便可使問題大為簡化。

  (6)巧用差量,出奇制勝

  例7. 18.4g NaOH和NaHCO3固體混合物,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到250℃,經充分反應后排出氣體,冷卻,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16.6g。則原固體混合物中NaOH和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 等于1:1 B. 大于1:1

  C. 小于1:1 D. 無法確定

  解析:發(fā)生的反應有: , 可知,固體質量減少1.8g時 ,因此NaOH過量,答案為B。

  (7)估算推理,柳暗花明

  例8. 把70% HNO3(1.40g/cm3)加到等體積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

  A. 等于0.35 B. 小于0.35

  C. 大于0.35 D. 無法確定

  解析:若把“等體積”稀釋看作“等質量”稀釋,則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35。而“等體積”時,水的質量小于70% HNO3溶液的質量,因70% HNO3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等質量稀釋與等體積稀釋相比,當所用溶質質量相等時,前者所需水多,后者所需水少,而前者稀釋后溶質質量分數為 0.35,所以后者釋釋后溶質質量分數大于0.35。答案為C。

  (8)極端思維,捷足先登

  例9. 向100mL 18mol/L H2SO4中加入足量的Cu片并加熱,被還原的硫酸的物質的量為( )

  A. 大于0.9mol小于1.8mol B. 等于0.9mol

  C. 等于1.8mol D. 小于0.9mol

  解析:根據反應方程式 可知,參加反應的硫酸只有一半被還原,假設所有硫酸全部與銅反應,則被還原的硫酸為: )的關系是( )

  A.

  C. ,因此答案為C。這樣解,費時耗神,且稍不留意就可能漏寫或重寫,導致結果錯誤。若能利用換元法,則會迅速得出答案。萘分子只有8個氫原子可以被溴原子取代,若將一溴代物(C10H7Br)分子中的氫原子換成溴原子,而溴原子換成氫原子,就轉換成了萘的七溴代物(C10HBr7),兩者的同分異構體數目相等,即萘分子中有a個氫原子被取代與有(8-a)個氫原子被取代時的同分異構體數目相等,故 ,答案為C。

  高中化學實驗復習指導

  實驗已成為歷年重頭戲,也是拉開分差的主要戰(zhàn)場,更是目前難點。實驗題有一定綜合性,只是把教材基本實驗進行簡單綜合,一般都是基本實驗。

 、俳ㄗh熟悉教材重點化學實驗。將所用藥品名稱、加藥次序、化學反應等記熟。要從整個實驗全貌去看,從原理、藥品、儀器、操作及討論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化思索,把整個看教材實驗的過程當成自我模擬實驗過程,提高復習,找出近期考題考點和規(guī)律。

  ②將教材實驗進行歸類總結:比如說定量實驗(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實驗、硫酸銅結晶水含量的測定、中和熱的測定等),進行對比復習;再比如制備實驗(如硫酸亞鐵晶體的制備)和性質實驗。

 、蹖⒊R娀静僮鬟M行匯總、梳理與,形成用語學科化和規(guī)范化;静僮饕硎鰷蚀_,用詞得當,言簡意賅。

  考生易錯點有哪些

  以往中許多的失分并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因為答題習慣和答題細節(jié)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審題讀題不仔細、回答問題不規(guī)范或不全面、學科用語不準確、答案涂寫不到位、選擇題答案從向答題卷轉移錯誤、基本概念和化學用語出現錯別字等,一些細節(jié)把握不好和不良習慣導致失分,F將考生易錯點總結如下:

  1.量器書寫時不注明規(guī)格,滴定管書寫時不注明酸、堿式;

  2.第VIII、第IVA等容易寫錯;

  3.答題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題目要求規(guī)范答題,落筆之前看清要求,書寫規(guī)范嚴謹:

 、偬睢盎瘜W方程式”還是“離子方程式”

  ②填“名稱”、“符號”還是“代號”、“序號”等

 、厶睢按笥凇边是“>”;“增大”還是“變大”等

 、芴睢盎瘜W式”、“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最簡式”還是“電子式”等

 、菔菚鴮戨娮优挪际竭是電子排布圖,是書寫核外電子排布式還是書寫價電子排布式;

 、迺鴮懟瘜W方程式時要注意配平、注明反應條件以及“→”、“=”、“↑”、“↓”等

  4.熱化學方程式不注明狀態(tài),△H單位為“KJ/mol”,放熱為“—”,吸熱為“+”;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時用“→”,小分子切不可丟失;縮聚、加聚反應時條件和n不要丟;

  5.書寫電子式時,共價化合物不能忘了未成對電子,離子化合物中的陰離子與原子團離子不能忘了加中括號;

  6.多元弱酸電離、多元弱酸根離子水解:可逆符號和分步進行;

  7.容易寫錯的詞:酯化、油脂、炭化、褪色、加成、鈍化、氣體逸出、金剛石、銨鹽;

  8.醛基、酯基、羧基的'書寫要規(guī)范:“-CHO、-COOCH3、-COOH”;

  9.簡答題中的一些細節(jié),如“打開活塞和止水夾”之類的描述不可忘;

  10.計算題中往往出現“將樣品分為兩等份”(或“從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樣品中的有關的量”,你卻只求了每份中的有關量。

  11.填空式計算題缺少量單位,如摩爾質量單位為“g/mol”,有效數字或保留幾位小數意識淡薄。

  分層指導

  優(yōu)秀生:優(yōu)秀瓶頸不在于掌握,而在于考場上犯非性錯誤。平時練習要注意三方面:一要抓住關鍵詞,找出解題突破口,挖掘出題目中的隱含信息,將題干信息具體化,明確解題方向;二要將題目中相關信息與學科掛鉤,然后重組、整合,將所設問題歸納為答題要點;三要選好答題順序,特別是理綜試卷。

  中等生:中等生要把打牢基礎、規(guī)范訓練作為突破口。高題中基礎題(容易題)、題(中檔題)占一大部分,因此 高三,中等學生不要在偏、難、怪、異題上花太多時間。打牢基礎關鍵是編織知識網絡,要能夠把考查內容分類整理,理清脈絡,使考查知識在心中形成網絡系統(tǒng),并在此基礎上明確每個考點內涵與外延。

  薄弱生:應穩(wěn)拿低難度題目分數,突擊中等難度題目,放棄高難度題目,同時要善于從錯題中總結經驗教訓,建立糾錯本,反復查找錯因,找出答題規(guī)律,使以前犯過的錯誤在高考中不再重犯。

  高中化學方程式:非金屬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SO3、SO2、N2O、NO、N2O3、NO2、N2O4、N2O5、CO、CO2、SiO2、P2O3、P2O5、Cl2O、Cl2O3、Cl2O5、Cl2O7、ClO2)

  1、低價態(tài)的還原性:(SO2、CO、NO)

  2SO2+O2+2H2O===2H2SO4(這是SO2在大氣中緩慢發(fā)生的環(huán)境反應)

  2SO2+O2 2SO3 SO2+NO2===SO3+NO

  SO2+Cl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SO2+Br2+2H2O===H2SO4+2HBr Br2+SO2+2H2O=4H++SO42–+2Br–

  SO2+I2+2H2O===H2SO4+2HI I2+SO2+2H2O=4H++SO42–+2I–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用于制硝酸工業(yè)中吸收尾氣中的NO和NO2)

  NO+NO2+2OH–=2NO2–

  2CO+O2 2CO2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 CO+H2O CO2+H2

  2、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 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鑒別溴蒸氣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 4CuO+N2 N2O+Zn ZnO+N2

  CO2+2Mg 2MgO+C (CO2不能用于撲滅由Mg,Ca,Ba,Na,K等燃燒的'火災)

  SiO2+2H2 Si+2H2O SiO2+2Mg 2MgO+Si

  3、與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SO3+H2O=2H++SO42–

  3NO2+H2O===2HNO3+NO (NO2不是硝酸的酸酐)

  N2O5+H2O===2HNO3 N2O5+H2O=2H++2NO3–

  P2O5+H2O(冷水)===2HPO3

  P2O5+3H2O(熱水)===2H3PO4 (P2O5極易吸水,可作氣體干燥劑)

  P2O5+3H2SO4(濃)===2H3PO4+3SO3

  CO2+H2O===H2CO3

  Cl2O+H2O==2HClO

  Cl2O7+H2O==2HClO4 Cl2O7+H2O=2H++2ClO4–

  4、與堿性物質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硫酸工業(yè)尾氣處理)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SO2和CO2.可用品紅鑒別)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NH3+H2O===NH4HCO3

  CO2+2NH3(過量)+H2O===(NH4)2CO3 (NH4)2CO3 (NH2)2CO+2H2O

  CO2+2NH3 (NH2)2CO+H2O (工業(yè)制取尿素)

  CO2+2NaOH(過量)==Na2CO3+H2O 2OH-+CO2=CO32–+H2O

  CO2(過量)+NaOH==NaHCO3 OH-+CO2=HCO3–

  CO2+Ca(OH)2(過量)==CaCO3+H2O Ca2++2 +CO2=CaCO3↓+H2O

  2CO2(過量)+Ca(OH)2==Ca(HCO3)2 OH?+CO2=HCO3–

  CO2+CaCO3+H2O==Ca(HCO3)2 CO2+CaCO3+H2O=Ca2++2HCO3–

  CO2(不足)+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3H2O+AlO2–=Al(OH)3↓+CO32–

  CO2(足)+NaAlO2+2H2O===Al(OH)3↓+NaHCO3

  CO2+2H2O+AlO2–=Al(OH)3↓+H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CO2+C6H5O?+H2O=C6H5OH↓+HCO3–

  SiO2+CaO CaSiO3 (煉鋼造渣)

  SiO2+2NaOH===Na2SiO3+H2O(常溫下強堿緩慢腐蝕玻璃)

  SiO2+Na2CO3 Na2SiO3+CO2 (制取玻璃)

  SiO2+CaCO3 CaSiO3+CO2 (制取玻璃)

  2NO2+2NaOH==NaNO2+NaNO3+H2O

  2NO2+2OH?=NO3–+NO2?+H2O

  NO+NO2+2NaOH==2NaNO2+H2O (制取硝酸工業(yè)尾氣吸收)

  NO+NO2+2OH?=2NO3–+H2O

  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鹽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既是一個重要點,也是一個難點,但只要掌握了有關、原理和規(guī)律,結合解題技巧,就能輕車熟路,達到舉一反三的最佳效果。

  一、基本知識

  在鹽溶液中存在著水的電離平衡,可能還有鹽的水解、電離平衡,所以就有下列關系:

  1.c(H+)與c(OH-)的關系:

  中性溶液:c(H+)=c(OH-)(如NaCl溶液)

  酸性溶液:c(H+)>c(OH-)(如NH4Cl溶液)

  堿性溶液:c(H+)<c(OH-)(如Na2CO3溶液)

  恒溫時: c(H+)·c(OH-)=定值(常溫時為10-14)

  2.電荷守恒:鹽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總數相等。

  如NH4Cl溶液中:c(NH4+)+c(H+)=c(Cl-)+c(OH-)

  如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3.物料守恒:某元素各種不同存在形態(tài)的微粒,物質的量總和不變。

  如0.1 mol/L NH4Cl溶液中:c(NH4+)+c(NH3·H2O)=0.1 mol/L

  如0.1 mol/L Na2CO3溶液中:c(CO32- )+c(HCO3- )+c(H2CO3)=0.1 mol/L

  二、解題和步驟

  1.判斷水解、電離哪個為主。

 。1)鹽離子不水解不電離:強酸強堿鹽,如NaCl、Na2SO4等。

 。2)鹽離子只水解不電離:強酸弱堿或弱酸強堿形成的正鹽,如NH4Cl、Na2CO3等。

  (3)鹽離子既水解又電離:多元弱酸形成的酸式鹽,以水解為主的有NaHCO3、NaHS、Na2HPO4等;以電離為主的有NaHSO3和NaH2PO4等。

 。4)根據題意判斷:如某溫度下NaHB強電解質溶液中,當c(H+)>c(OH-)時,以HB-的電離為主;當c(H+)<c(OH-)時,以HB-的水解為主。對于弱酸HX與強堿鹽(NaX式)的混合溶液中,當c(H+)>c(OH-)時,以HX的電離為主;

  當c(H+)<c(OH-)時,以X-的水解為主。對于弱堿ROH與強酸鹽(RCl式)的混合溶液中,情況則相反。

  2.運用鹽溶液中的以上三種關系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得出正確結論。

  三、例題分析

  【例題1】將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某弱酸HX溶液與NaX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后溶液中c(Na+)>c(X-),則下列關系錯誤的是( )。

  A.c(H+)>c(OH-) B.c(HX)<c(X-)

  C.c(X-)+c(HX)=2 c(Na+) D.c(HX)+c(H+)=c(Na+)+c(OH-)

  【解析】以HX的電離為主,則c(H+)>c(OH-);以X-的水解為主,則

  c(H+)<c(OH-),F有:(1)已知條件c(Na+)>c(X-);

  (2)電荷守恒c(Na+)+c(H+)=c(X-)+c(OH-);

 。3)物料守恒2 c(Na+)=c(X-)+c(HX)。由(1)和(2)可知一定有

  c(H+)<c(OH-),所以應考慮X-的水解,故選項A和B錯,由(3)可知C對,由(2)和(3)二式合并得D,故D對。

  答案:A和B

  【例題2】相同溫度下,等體積物質的量都為0.1 mol/L的KCl和CH3COOK溶液的兩種溶液中,離子總數相比較( )。

  A.前者多 B.一樣多 C.后者多 D.無法判斷

  【解析】 錯誤的分析:(1)CH3COO-因水解而減少,選A。(2)因有下列水解平衡:

  CH3COO-+H2OCH3COOH + OH-,發(fā)生水解的CH3COO-與生成的OH-個數相等,選B。

  正確分析:根據電荷守在KCl和CH3COOK溶液中分別有:

  c(Na+)+c(H+)=c(Cl-)+c(OH-),

  c(Na+)+c(H+)=c(CH3COO- )+ c(OH-)。兩溶液中的c(Na+)相等,而由于CH3COO-的水解,便溶液呈堿性,導致

  c(H+)前者比后者大,所以有c(Cl-)+c(OH-)>c(CH3COO-)+c(OH-)故選A。

  四、培養(yǎng)

  1.已知某溶液中有四種離子:X+、Y-、H+、OH-,下列分析結果肯定錯誤的是()

  A.c(Y-)>c(X+)>c(H+)>c(OH-)

  B.c(X+)>c(Y-)>c(OH-)>c(H+)

  C.c(H+)>c(Y-)>c(X+)>c(OH-)

  D.c(OH-)>c(X+)>c(H+)>c(Y-)

  2.在Na2S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

  A.c(Na+)=2c(S2-)+2c(HS-)+2c(H2S)

  B.c(Na+)+c(H+)=2c(OH-)+c(HS-)+c(S2-)

  C.c(OH-)=c(H+)+c(HS-)+2c(H2S)

  D.c(Na+)>c(S2-)>c(OH-)>c(HS-)

  3.已知某溫度下0.1 mol/L的NaHB強電解質溶液中c(H+)>c(OH-),則下列關系式中一定正確的是( )。

  A.c(Na+)=c(HB-)+2c(B2-)+c(OH-)

  B. c(Na+)=0.1 mol/L≥c(B2-)

  C.c(H+)·c(OH-)=10-14

  D.溶液的pH=1

  4.物質的量濃度相同(0.2 mol/L)的弱酸HX與NaX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錯誤的是( )。

  A.c(Na+)+c(H+)=c(X-)+c(OH-) B.c(HX)+c(X-)=2c(Na+)

  C.若混合溶液呈酸性:則c(X-)>c(Na+)>c(HX)>c(H+)>c(OH-)

  D.若混合溶液呈堿性:則c(Na+)>c(HX)>c(X-)>c(OH-)>c(H+)

  5、相同條件下,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NO3和NaHCO3兩份溶液中,陰離子總數相比較( )。

  A.前者多 B.一樣多 C.后者多 D.無法判斷

  【解析】

  1.由電荷守恒可知:c(H+)+c(X+)=c(OH-)+c(Y-),所以C是不可能的。

  答案:C

  2.Na2S溶液中存在著S2-、HS-兩種離子的水解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同時還存在兩個守恒關系:(1)電荷守恒:

  c(Na+)+c(H+)=2 c(S2-)+c(HS-)+c(OH-),

 。2)物料守恒:c(Na+)=2c(S2-)+2c(HS-)+2c(H2S)。將(1)和(2)兩式相減得C,又因水解程度小,故A、C、D正確。

  答案:B

  3.在NaHB溶液中由于c(H+)>c(OH-) 高中物理,所以是HB-的電離為主,HB-可能部分電離,也可能完全電離,故D錯;由電荷守恒可知A錯;因某溫度不一定是常溫,故C錯;根據物料守恒B對。

  答案:B

  4.在HX與NaX的混合液中,根據電荷守恒A對;根據物料守恒B對;若混合液呈酸性,應以HX的電離為主,C對;若混合液呈堿性,應以X-的水解為主,但水解程度不大,有c(HX)>c(Na+)>c(X-)>c(OH-)>c(H+),故D錯。

  答案:D

  5.在NaNO3和NaHCO3兩溶液中,根據電荷守恒分別有下列等式:

 。1)c(Na+)+c(H+)=c(NO3-)+c(OH-),

 。2)c(Na+)+c(H+)=2c(CO32-)+c(HCO3-)+c(OH-)

  因兩溶液中的c(Na+)相同,而由于HCO3-的水解,使前者的c(H+)大于后者,所以有

  c(NO3-)+c(OH-)>2c(CO32-)+c(HCO3-)+c(OH-)>c(CO32-)+c(HCO3-)+c(OH-)。

  答案:A

初中化學知識點8

  一、八大沉淀物質

  1、白色沉淀: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鈣、碳酸鋇、碳酸銀、氫氧化鎂;

  2、藍色沉淀:氫氧化銅;

  3、紅褐色沉淀:氫氧化鐵。

  二、范圍內常見產生氣體的離子

  陽離子:氫離子(H+)、銨離子(NH4+);

  陰離子:碳酸根離子(CO32-)、碳酸氫根離子(HCO3-)、亞硫酸根離子(HSO3-)。

  三、酸堿鹽推斷題中常見的一些離子的顏色歸納

  無色離子:鈉離子、鎂離子、鈣離子、鋇離子、銨離子、銀離子、鋅離子;

  有色離子:二價亞鐵為綠色,二價銅為藍色,三價鐵為黃色。

  四、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五、三種黑色金屬

  鐵,錳,鉻

  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整理

  (一)物理性質

  純硫酸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常用的濃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為98.3%,其密度為1.84gcm-3,其物質的量濃度為18.4molL-1。硫酸是一種高沸點難揮發(fā)的強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與水混溶。濃硫酸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因此濃硫酸稀釋時應該“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斷攪。”

  (二)特性

  1.吸水性

  將一瓶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其質量將增加,密度將減小,濃度降低,體積變大,這是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啪土蛩岫,吸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質。

 、茲饬蛩岬奈饔,指的是濃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強烈結合,生成一系列穩(wěn)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熱: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濃硫酸吸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的過程,吸水性是濃硫酸的化學性質。

 、菨饬蛩岵粌H能吸收一般的游離態(tài)水(如空氣中的水),而且還能吸收某些結晶水合物(如CuSO4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2.脫水性

 、啪土蛩岫,脫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非稀硫酸的性質,即濃硫酸有脫水性且脫水性很強。

 、泼撍允菨饬蛩岬幕瘜W特性,物質被濃硫酸脫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的過程,反應時,濃硫酸按水分子中氫氧原子數的比(2∶1)奪取被脫水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

 、强杀粷饬蛩崦撍奈镔|一般為含氫、氧元素的有機物,其中蔗糖、木屑、紙屑和棉花等物質中的有機物,被脫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濃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3.強氧化性

 、鸥饘俜磻

  ①常溫下,濃硫酸能使鐵、鋁等金屬鈍化。

 、诩訜釙r,濃硫酸可以與除金、鉑之外的所有金屬反應,生成高價金屬硫酸鹽,本身一般被還原成SO2

  Cu + 2H2SO4(濃)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濃)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應中,硫酸表現出了強氧化性和酸性。

 、聘墙饘俜磻

  熱的濃硫酸可將碳、硫、磷等非金屬單質氧化到其高價態(tài)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還原為SO2。在這類反應中,濃硫酸只表現出氧化性。

  C + 2H2SO4(濃)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濃) === 3SO2↑ + 2H2O

  2P + 5H2SO4(濃)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還原性物質反應

  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實驗室制取H2S、HBr、HI等還原性氣體不能選用濃硫酸。

  H2S + H2SO4(濃)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濃)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濃) === I2↑ + SO2↑ + 2H2O

  化學復習的13個好習慣是什么

  1、準備紅、黑雙色筆,黑筆獨立完成練習;紅筆糾錯、記錄老師的點評與拓展。

  2、準備一個小夾子,夾化學試卷、講義材料,并按時間順序排列。

  3、筆記本記錄知識歸類、規(guī)律等內容時要適當“留白”,以便補充內容。

  4、每次考試前瀏覽筆記本、錯題集、試卷等。

  5、識、記是學好化學的前提條件。

  6、實驗大題歷來高考得分低,復習中要特別注重化學用語規(guī)范、精煉、準確,學會分析圖表、數據,并運用于解題。

  7、不同章節(jié)的復習方法會有所不同,但不論復習什么內容都要求課前做好預習。

  8、回歸課本,重溫重難點;拓展歸納,知識前后銜接;課后精練,培養(yǎng)解題能力。

  9、高三化學復習必須堅持三到位:即基礎知識到位、邏輯思維到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到位。

  10、老師講完每一節(jié)課,要及時獨立完成鞏固練習并及時糾錯。

  11、切忌做一題校對一次答案或對著答案來完成練習。

  12、不會做的題弄懂后建議你再教會1-2位同學,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說明你真正弄懂了。

  13、重視每次練習、考試所犯的錯誤,這就是你的知識“盲點”或薄弱環(huán)節(jié)。

  如何讓化學實驗課更有效果

  1、明確每個實驗的目的

  不管是課內實驗還是課外實驗,做題也好,復習也好,不要急著去看實驗怎么做,第一步一定要明確實驗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合成某種物質還是為了除去雜質還是為了檢驗物質的某個性質只有知道實驗到底要做什么之后,再去看每一步的操作才會顯得有理有據,自己就會明白每一步的目的是在干什么。

  2、牢記操作細節(jié)

  這一建議是針對課內一些?紝嶒灥。許多實驗考題反復考察的就是那么幾個細節(jié)操作,而不是要你復述整個實驗是怎么做的。所以,比如焰色反應中用鐵絲不用玻璃棒、提純實驗中的加料順序等,這些?嫉牟僮骷毠(jié)在平時題目、老師上課時肯定都會多次出現,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兩個方面:①記住正確的答案是什么;②清楚為什么這么做才正確。

  3、反過頭去聯系理論知識

  所有實驗操作,都可以用理論知識去解釋。比如為什么硫酸將醇脫水的'反應溫度不能過低不能過高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聯系到這個反應本身需要的條件以及溫度過高會發(fā)生副反應。這樣子我們就可以根據理論知識去解釋實驗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反推理論上它有的性質。所以,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把實驗與理論割裂開,這兩部分在化學中一定是相輔相成的。

  學習好化學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預習

  預習時要注意全面地預習一節(jié)教材,把握一節(jié)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初步了解將要學習課程的基本內容和思路,鞏固原有的相關知識和概念。這樣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自己對初三化學的興趣。

  二、聽講

  在學習初三化學時一定要注意聽講,在聽講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1、集中注意力: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是決定學習效率的關鍵。

  2、應勤于思考:僅僅把初三化學的學習重點放倒聽上是不對的。在學習時不僅要聽,還要積極思考、學會思考。這樣學習效果可以實現質的飛躍。

  3、注意老師的思路和方法:在初三化學的學習過程中,不要只記住每個問題的結果,還要注意老師解題時的辦法、思路。在通過總結,培養(yǎng)出屬于自己的解題辦法。

  4、養(yǎng)成先聽后記的習慣:有些同學在進行初三化學的學習時,邊聽邊記,掃質的結果就是內容沒記住,知識沒聽到。應該是先聽講,然后在課后再進行整理。講老師講的內容進行消化、理解、轉變?yōu)樽约旱闹R。

  三、復習

  復習是知識的鞏固階段,它是使學生溫故知新,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一步落實課本知識為自己知識的過程。復習是一次再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進行再加工和提高的過程。復習時要思考知識掌握的程度,要多思考幾個為什么,要做到理解透徹,熟練運用。

  四、作業(yè)

  學生可以通過做作業(yè)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測,查缺補漏,自己把做錯的知識進行整理,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記錄下來,在第二天詢問老師,得到答案。

初中化學知識點9

  一、溶液和乳濁液

  1、定義: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組成、性質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

  部分密度、顏色等完全一樣

  穩(wěn)定性:指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長期放置,溶質不會從溶液里分離出來

  注意:

 。1)溶液的關鍵詞:均一、穩(wěn)定、混合物。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2)判斷某物質是否為溶液,一般看以下兩點:

 、偈欠駷榫弧⒎(wěn)定的混合物;

  ②一種物質是否溶解于另一種物質中。

 。3)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無色的。如CuSO溶液為藍色。

 。4)一種溶液中可以含一種或多種溶質,但只有一種溶劑。

  3、溶液的組成

 、購暮暧^上看,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溶劑:能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

  ②從微觀上看,溶液的形成過程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劑分子之間。

 、廴芤骸⑷軇┖腿苜|之間的量的關系

  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體積≠質體積+溶劑體積

  4、溶液中溶質、溶劑的判斷

 、俑鶕Q:溶液的名稱一般為溶質的溶劑溶液,即溶質在前,溶劑在后,如植物油的汽

  油溶液中,植物油為溶質,汽油為溶劑;當溶劑為水時,水可以省略,如食鹽水中食鹽是溶質,水是溶劑;碘酒中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

 、谌艄獭怏w與液體混合,一般習慣將液體看作為溶劑,固、氣體看作溶質

 、廴羰怯蓛煞N液體混合組成的溶液,一般習慣上量多的作為溶劑,量少的看作溶質。

 、軆煞N液體混合且有水時,無論水多少,水一般作為溶劑

  注意:

  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劑,如硫酸銅的溶液就是硫酸銅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劑的溶液,溶劑一般為水。

  b、物質在溶解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質是反應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將足量的鋅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是反應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將足量的鋅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是生成物硫酸鋅,而不是鋅;

  5、影響因素溶解的因素有:

 、贉囟

 、谌苜|顆粒大小

  ③攪拌

  6、乳濁液

  定義:由小液滴分散在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如牛奶和豆?jié){。

  基本特征:乳濁液是不均一、不穩(wěn)定的混合物,靜置后,兩種液體會出現分層現象。

  乳化劑:能使乳濁液穩(wěn)定的物質。如洗滌劑、洗潔精。

  乳化作用:乳化劑所起的作用。

  7、溶解時吸熱或放熱現象

  溶解時吸熱的物質:氧化鈣(CaO)氫氧化鈉(NaOH)濃硫酸(HSO)

  24溶解時吸熱的物質:硝酸銨(NHNO)43

  二、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再繼續(xù)溶解某種物質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能再繼續(xù)溶解某種物質的溶液。

  注意:

 、偈紫纫鞔_“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在一定溫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劑里,對某種固態(tài)溶質來說飽和了,但若改變溫度或改變溶劑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飽和。

 、陲柡腿芤菏且欢l件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但對于其他的物質就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埏柡腿芤焊拍钪械摹安荒堋笆侵冈谝欢囟认隆⒁欢康娜軇├,溶解該物質的量達到了最大限度,不飽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則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溶解該物質的量還沒有達到最大限度。

  2、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在一定溫度下,是否能繼續(xù)溶解該溶質(一般來說,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質,如果溶解的量不在增大則說明原溶液為飽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還能增大則說明原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3、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系

  同一溶質:在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不同溶質: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4、轉化

  一般規(guī)律:飽和→不飽和:加溶劑、升溫

  不飽和→飽和:加溶質、蒸發(fā)水、降低溫度

  特殊規(guī)律(熟石灰):飽和→不飽和:加溶劑、降溫

  不飽和→飽和:加溶質、蒸發(fā)水、升高溫度

  三、溶解度(符號S)

  1、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

  注意: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溫度、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溶解的質量”是同時存在的,只有四個關鍵詞都體現出來了,溶解度的概念和應用才有意義。

  2、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因素

 、賰炔恳蛩兀喝苜|和溶劑本身的性質

 、谕獠恳蛩兀簻囟龋ㄅc其他量無關)

  3、溶解性

  定義:根據物質在20攝氏度時的溶解度大小,人們把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叫做溶解性。

  (0—0、01g:難溶)(0、01—1g:微溶)(1—10g:可溶)(10g以上:易溶)

  溶解是絕對的,不溶解是相對的

  4、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得到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溶解度曲線。

 。1)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偃芙舛惹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谌芙舛惹上的每一個點表示該溶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飽和溶液

  ③兩條曲線的交叉點表示兩種溶質在同一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茉谌芙舛惹下方的點,表示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菰谌芙舛惹上方靠近曲線的點表示溶液時過飽和溶液(在較高溫度下制成的'飽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溫,溶液中溶解的溶質的質量超過室溫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體時的溶液叫)

  過飽和溶液)

  (2)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

 、俅蠖鄶倒腆w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表現在曲線“坡度”比較“陡”如KNO 3

 、谏贁倒腆w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很小,表現在曲線“坡度”比較“緩”如NaCl③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在曲線“坡度”下降,如Ca(OH) 2(3)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倏梢圆槌瞿澄镔|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

 、诳梢员容^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可以確定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狀況

 、芨鶕芙舛惹確定怎樣制得某溫度下的該物質的飽和溶液

  5、氣體的溶解度

 。1)定義:某氣體在壓強為101、3kPa和一定溫度,溶解在1體積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氣體體積

 。2)影響因素

  溫度: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小。

  壓強: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

  四、溶液濃稀的表示

  1、溶質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叫做溶質的質量分數。

  2、表達式: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 =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100%

  3、關系式: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

  注意:

  ①溶質的質量分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

 、谌苜|、溶劑、溶液量均以質量為單位表示,單位要統(tǒng)一

 、廴苜|質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劑中的質量,不包括未溶解的或結晶析出的物質的質量

 、苣硿囟认,溶劑或溶液中加的溶質超過飽和狀態(tài)時,所得溶液的最大濃度可以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S+100)×100%=【已溶解的量/(溶劑質量+已溶解的溶質質量)】×100%

  4、溶液的稀釋和增濃問題

 。1)關于溶液的稀釋計算:因為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若設濃溶液質量為A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加水稀釋成溶質質量分數為b%的稀溶液Bg,則Ag×a%=Bg×b%其中B=A+m

  水(2)溶液增濃的計算

  ①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質:設原溶液質量為A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加溶質Bg后變成溶質質量分數為b%溶液,則Ag×a%+Bg=(Ag+Bg)×b% ②將原溶液蒸發(fā)掉部分溶劑:因為溶液蒸發(fā)溶劑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若設原溶液質量為A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蒸發(fā)Bg水后變成溶質質量分數為b%溶液,則

  Ag×a%=(Ag-Bg)×b%

  ③與濃溶液混合:因為混合物溶液的總質量等于兩混合組分溶液的質量之和;旌虾蟮娜芤褐腥苜|的質量等于兩混合組分的溶質質量之和。所以設原溶液質量為A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濃溶液的質量為Bg,溶質質量分數為b%,兩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質的質量分數為c%的溶液,則Ag×a%+Bg×b%=(Ag+Bg)×c%

  注意:溶液的質量和體積換算:密度=質量/體積

  五、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1、實驗步驟:計算、稱量(量。、溶解、裝瓶貼簽

  2、誤差分析:

  (1)導致溶液質量分數偏。禾炱绞褂貌徽_,如藥品砝碼放反;

  量取水的過程中仰視讀數;燒杯不干燥,原來內部就有一些水;固體藥品中含有雜質或水分,固體轉移時損失。

 。2)導致溶液質量分數偏大:砝碼生銹;

  量取水的過程中俯視讀數,使水量取少了;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中時,一部分灑在外面等。

  六、結晶現象

  1、晶體:具有規(guī)則幾何形狀的固體

  結晶:形成晶體的過程

  2、結晶的兩種方法:蒸發(fā)結晶(蒸發(fā)溶劑):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固體

  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固體

  注意:結晶后得到的濾液是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七、混合物的分離

  1、過濾法: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不溶性雜質

  基本操作: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

  2、結晶法:兩種固體都是可溶的

  注意:

 、龠^濾的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燒杯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上;漏斗頸靠在燒杯壁上

  ②在蒸發(fā)過程中要用到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液體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fā)到出現大量晶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蒸發(fā)皿余熱蒸干。

初中化學知識點10

  部分內容包括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內容,概念性的東西比較多,時要注意抓住概念的特點,注意去理解概念的內涵,如對于溶液的定義要抓住:均一、穩(wěn)定、混合物;概念時還要注意對相似概念進行比較,如對于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對比去理解,效果更好。

  1、溶液的判斷:根據溶液的特征判斷(均一性、穩(wěn)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質濃度和性質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劑中的分子或離子達到均一狀態(tài)之后,仍然處于不停地無規(guī)則運動狀態(tài)之中。

  穩(wěn)定性:是指外界條件(溫度、壓強等)不變時,溶液長期放置不會分層,也不會析出固體或放出氣體。

  2、溶劑和溶質的判斷: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質叫做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溶劑。

  對溶液的認識要注意以下幾點:

 、偃苜|在被分散前的狀態(tài)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

 、谌芤翰灰欢ǘ际菬o色的,其顏色由溶質、溶劑的性質而決定。

 、鬯亲畛S玫娜軇,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質也可以作溶劑。多種液體形成溶液時,量最多的一種為溶劑 中考,其余為溶質,但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習慣上把水看作溶劑;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溶液的`用途

 、僭S多反應在溶液中進行,可以加快反應的速率。

 、谌芤簩又参锖腿说纳砘顒佑泻苤匾囊饬x。動物攝取食物里的養(yǎng)料必須經過消化,變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從土壤里獲得各種養(yǎng)料,也要變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4、溶解時吸熱和放熱的物質:

  溶質分散到溶劑中形成溶液的過程,叫做物質的溶解。在物質溶解形成溶液的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溶劑中擴散的過程吸收熱量,而溶質的分子(或離子)與溶劑作用生成溶劑合物的過程放出熱量,所以物質溶解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

  ┏ 擴散吸熱>水合放熱——溶液溫度降低

  溶解熱現象 擴散吸熱=水合放熱——溶液溫度不變

  ┗ 擴散吸熱<水合放熱——溶液溫度升高

  4、結晶的應用:結晶經常用于提純物質。

  5、乳化現象的判斷:

  乳化是指加入乳化劑后,乳濁液(油脂和水的混合物)不在分層而能穩(wěn)定存在,能變成細小的液滴隨水流走。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滌劑的水洗掉就是這個道理。乳化不是溶解,不能形成溶液。

初中化學知識點11

  酸:

  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1.與酸堿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無色酚酞不變色。

  2.酸(除硝酸) + 金屬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條件:

 、僭诨顒有皂樞虮碇,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

  ②硝酸和金屬發(fā)生的不是置換反應,生成物也不是氫氣。

  3.酸 + 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CuO + H2SO4 ==== CuSO4 + H2O

  凡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堿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

  4.酸 + 堿 → 鹽 + 水

  HCl + NaOH ==== NaCl +H2O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離子結合生成水

  5.酸 + 某些鹽 → 新酸 + 新鹽(條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氣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HCl + AgNO3 === AgCl↓ + HNO3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通過上面對化學中酸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們進行更多的化學知識的復習學習哦。

  初中化學堿的知識點精講

  同學們關于化學中堿的知識掌握多了啊,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學習吧。

  堿: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陽根離子的化合物。

  1. 堿溶液能跟酸堿指示劑起反應。(條件:堿必須可溶)紫色的石蕊試液遇堿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遇堿變紅色。)

  2.可溶性堿 + 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3. 堿 + 酸 → 鹽 + 水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HNO3+ NaOH ==== NaNO3 +H2O

  4.可溶性堿 + 可溶性鹽 → 新鹽 + 新堿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凡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相信通過上面對化學中堿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希望給同學們的化學知識的學習上很好的幫助,同學們加油吧。

  初中化學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知識點

  對于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知識,我們做下面的內容講解學習,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說明:碳的幾種單質物理性質各異,而化學性質卻相同!

  1、常溫下具有穩(wěn)定性(古代字畫 三能長久保存的原因)

  2、可燃性: 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 : C+O2點燃CO2

  不完全燃燒 (氧氣不充足)生成 CO:2C+O2點燃2CO

  3、還原性:C+2CuO 高溫 2Cu+CO2↑ (置換反應)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應用:冶金工業(yè)上冶煉金屬 2Fe2O3+3C高溫4Fe+3CO2↑

  以上對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們進行更多的知識的內容學習吧。

  化學會考中化學方程式與溶質質量分數的綜合計算

  化學方程式與溶質質量分數的綜合計算

  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是純凈物之間的質量關系,而溶液是混合物,參加化學反應的是溶液中的溶質,所以應求出參加反應的溶質的質量代入化學方程式計算,或求出生成物溶質質量進行計算。

  命題主旨往往以混合物(雜質不參加反應,可能作為生成物列入計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某溶液反應,根據產生的氣體(有時運用質量守恒定律確定)或生成的沉淀的質量來確定混合物中該物質的含量,并計算生成物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注意:在化學反應中溶液的質量=反應前所加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量-反應后逸出的氣體的質量。

  以上對化學中化學方程式與溶質質量分數的綜合計算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化學會考中溶質質量分數詳解

  對于化學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學習,同學們需要很好的掌握下面的講解知識哦。

  溶質質量分數

  定義: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叫做溶質的質量分數。

  數學表達式:溶質質量分數(ω)

  以上對化學中溶質質量分數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們進行更多的化學知識學習哦。

  化學會考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理解

  同學們對化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理解是怎樣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此知識的學習吧。

  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理解

 、偃苜|的質量分數只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并不代表具體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

  ②溶質的質量分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

 、廴苜|的質量分數計算式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單位必須統(tǒng)一。

  ④計算式中溶質質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的質量,沒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質量不能計算在內。

 、莓斎軇┲兴芙獾娜苜|不止一種時,其中某溶質的質量分數,應是這種溶質質量占全部溶液質量的百分比。

  上面對化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理解知識的講解學習,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更好的吧。

初中化學知識點12

  一.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3.銅在空氣中受熱:2Cu+O2加熱2CuO

  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

  5.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6.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7.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8.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點燃CO2

  9.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O2點燃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點燃2CO2

  11.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2O2點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3O2點燃2CO2+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電2H2↑+O2↑

  14.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加熱2CuO+H2O+CO2↑

  15.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2KCl+3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初三化學方程式

  (1)鹽(溶液)+金屬單質-------另一種金屬+另一種鹽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2)鹽+酸--------另一種酸+另一種鹽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

  (3)鹽+堿--------另一種堿+另一種鹽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Na2CO3==CaCO3↓+2NaOH

  (4)鹽+鹽-----兩種新鹽

  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AgNO3==AgCl↓+NaNO3

  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BaCl2==BaSO4↓+2NaCl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銅線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l

  Fe2(SO4)3+2Ag===2FeSO4+Ag2SO4(較難反應)

  Fe(NO3)3+Ag不反應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TlCl3+2Ag===2AgCl+TlCl(鉈、鉛、鉍的高價化合物都有強氧化性)

  2,還原性:

  2FeCl2+Cl2===2FeCl3

  SnCl2+Cl2===SnCl4(SnCl2有強還原性)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與堿性物質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與酸性物質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

  5,不穩(wěn)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

  Cu(NO3)2===CuO+3NO2+O2↑

  2KMnO4===K2MnO4+MnO2+O2↑(用于實驗室準備氧氣)

  2KClO3===2KCl+3O2↑

  2NaHCO3===Na2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CaCO3===CaO+CO2↑

  MgCO3===MgO+CO2↑

  H2SO3===H2O+SO2↑

  ThI4==高溫==Th+2I2↑(部分金屬的碘化物高溫下不穩(wěn)定,分解反應用于提純金屬)

  2NH4ClO4==Δ==N2↑+2O2↑+Cl2↑+4H2O↑(高氯酸銨用作火箭助推物,分解產生的大量氣體能推動火箭升空)

  2ClO2==加熱或震蕩==Cl2+2O2(二氧化氯不穩(wěn)定,會爆炸性分解)

  2BaO2==△==2BaO+O2↑(過氧化鋇能在700℃分解)

初中化學知識點13

  我們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氧氣,氧氣維系著我們人類的生命。

  氧氣:分子式O2。

  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氣的略大(空氣的密度是1.293g/L)。它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約30mL氧氣。在壓強為101.325kPa時,氧氣在約-183℃時變?yōu)榈{色液體,在約-218℃時變成雪花狀的淡藍色固體。氧氣的工業(yè)制法是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變?yōu)橐簯B(tài)空氣,然后蒸發(fā)。由于液態(tài)氮的沸點是-196℃,比液態(tài)氧的沸點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tài)空氣中蒸發(fā)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tài)氧了。工業(yè)上使用的氧氣,為了便于貯存、運輸和使用,通常是把氧氣加壓到1.5×107Pa,并貯存在天藍色的鋼瓶中。在化學反應中作氧化劑。

初中化學知識點14

  1.甲烷的定義

  甲烷,化學式CH4,是最簡單的烴,由一個碳和四個氫原子通過sp3雜化的方式組成,因此甲烷分子的結構為正四面體結構,四個鍵的鍵長相同鍵角相等。在標準狀態(tài)下甲烷是一無色無味氣體。一些有機物在缺氧情況下分解時所產生的沼氣其實就是甲烷。它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是天然氣,沼氣,坑氣等的主要成分,俗稱瓦斯。從理論上說,甲烷的鍵線式可以表示為一個點“·”,但實際并沒有看到過有這種用法,可能原因是“·”號同時可以表示電子。所以在中學階段把甲烷視為沒有鍵線式。甲烷主要是作為燃料,如天然氣和煤氣,廣泛應用于民用和工業(yè)中。作為化工原料,可以用來生產乙炔、氫氣、合成氨、碳黑、硝氯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氫氰酸等。

  2.甲烷性質

  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可燃的氣體。沸點-161.5℃,熔點-182.5℃。對空氣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氣約輕一半。

  溶解度很小,在20℃、0.1千帕時,100單位體積的水,只能溶解3個單位體積的甲烷。

  蒸汽壓53.32kPa/-168.8℃

  飽和蒸氣壓(kPa):53.32(-168.8℃)

  相對密度(水=1)0.42(-164℃)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55

  燃燒熱:890.31KJ/mol

  總發(fā)熱量:55900kJ/kg(40020kJ/m3)

  凈熱值:50200kJ/kg(35900kJ/m3)

  臨界溫度(℃):-82.6

  臨界壓力(MPa):4.59

  爆炸上限%(V/V):15

  爆炸下限%(V/V):5.3

  閃點(℃):-188

  引燃溫度(℃):538

  分子直徑0.414nm

  化學性質:

  通常情況下,甲烷比較穩(wěn)定,與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不反應,與強酸、強堿也不反應。但是在特定條件下,甲烷也會發(fā)生某些反應。

  1、取代反應

  甲烷的鹵化中,主要有氯化、溴化。甲烷與氟反應是大量放熱的,一旦發(fā)生反應,大量的熱難以移走,破壞生成的氟甲烷,只得到碳和氟化氫。因此直接的氟化反應難以實現,需用稀有氣體稀釋。碘與甲烷反應需要較高的活化能,反應難以進行。因此,碘不能直接與甲烷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碘甲烷。但它的逆反應卻很容易進行。以氯化為例:可以看到試管內氯氣的黃綠色氣體逐漸變淡,有白霧生成,試管內壁上有油狀液滴生成,這是甲烷和氯氣反應的所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或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或四氯甲烷)、氯化氫和少量的乙烷(雜質)的混合物。

  CH4+Cl2→(光照)CH3Cl(氣體)+HCl

  CH3Cl+Cl2→(光照)CH2Cl2(油狀物)+HCl

  CH2Cl2+Cl2→(光照)CHCl3(油狀物)+HCl

  CHCl3+Cl2→(光照)CCl4(油狀物)+HCl

  試管中液面上升,食鹽水中白色晶體析出,這是反應中生成的氯化氫溶于水的緣故。因為氯化氫極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增加了水中氯離子的濃度,使氯化鈉晶體析出。用大拇指按住試管管口,提出液面,管口向上,向試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或鋅粒,可驗證它是稀鹽酸。如果控制氯的用量,用大量甲烷,主要得到氯甲烷;如用大量氯氣,主要得到四氯化碳。工業(yè)上通過精餾,使混合物一一分開。以上幾個氯化產物,均是重要的`溶劑與試劑。

  2、氧化反應

  甲烷最基本的氧化反應就是燃燒:

  CH4+2O2→CO2+2H2O

  甲烷的含氫量在所有烴中是最高的,達到了25%,因此相同質量的氣態(tài)烴完全燃燒,甲烷的耗氧量最高。點燃純凈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燥的燒杯,很快就可以看到有水蒸氣在燒杯壁上凝結。倒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把甲烷氣體收集在高玻璃筒內,直立在桌上,移去玻璃片,迅速把放有燃燒著的蠟燭的燃燒匙伸入筒內,燭火立即熄滅,但瓶口有甲烷在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這說明甲烷可以在空氣里安靜地燃燒,但不助燃。用大試管以排水法先從氧氣貯氣瓶里輸入氧氣2/3體積,然后再通入1/3體積的甲烷。用橡皮塞塞好,取出水面。將試管顛倒數次,使氣體充分混和。用布把試管外面包好,使試管口稍微下傾,拔去塞子,迅速用燃著的小木條在試管口引火,即有尖銳的爆鳴聲發(fā)生。這個實驗雖然簡單,但也容易失敗。把玻璃導管口放出的甲烷點燃,把它放入貯滿氯氣的瓶中,甲烷將繼續(xù)燃燒,發(fā)出紅黃色的火焰,同時看到有黑煙和白霧。黑煙是炭黑,白霧是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形成的鹽酸霧滴。

  3、加熱分解

  在隔絕空氣并加熱至1000℃的條件下,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氫氣

  CH4=(1000℃)=C+2H2

  氫氣是合成氨及汽油等工業(yè)的原料;炭黑是橡膠工業(yè)的原料

  4、形成水合物

  甲烷可以形成籠狀的水合物,甲烷被包裹在“籠”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可燃冰。它是在一定條件(合適的溫度、壓力、氣體飽和度、水的鹽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氣在中高壓和低溫條件下混合時組成的類冰的、非化學計量的、籠形結晶化合物(碳的電負性較大,在高壓下能吸引與之相近的氫原子形成氫鍵,構成籠狀結構)。它可用mCH4·nH2O來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氣體分子,n為水合指數(即水分子數)。

  可燃冰主要儲存于海底或寒冷地區(qū)的永久凍土帶,比較難以尋找和勘探。新研制的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可以實地即時測出海底土壤、巖石中各種超微量甲烷、乙烷、丙烷及氫氣的精確含量,由此判斷出可燃冰資源存在與否和資源量等各種指標。

  甲烷含量超過99%的天然氣水合物又稱為甲烷水合物。

  3.甲烷的化學式

  CH4

初中化學知識點15

  化學物質的知識結構

  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 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等

  化學性質:物質在 表現出來的性質,如氧化性、化合價等

  物理變化: 的變化

  概念: 的變化

  本質: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生成其他物質的分子

  遵循規(guī)律:質量守恒定律 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

  按物質的種類數目的改變分 置換反應

  物質的變化 復分解反應

  化學變化 分類 氧化反應

  (化學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還原反應

  按反應中的得氧、失氧分 非氧化還原反應

  表示方法:化學方程式

  伴隨現象: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

  反應條件:加熱、高溫、通電、催化劑等。

  實例:燃燒、腐爛、發(fā)酵、生銹、火藥爆炸、風化等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

  (1)發(fā)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tài)及反應條件決定: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fā)生裝置。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H2的發(fā)生裝置。

  (2)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

  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影響燃燒現象的因素

  影響燃燒現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質、氧氣的濃度、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使燃料充分燃燒的兩個條件:

  (1)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2)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燃燒,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氣體、可燃性液體的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火種均有可能發(fā)生爆炸。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混合物、均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業(yè)的糧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燒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煙塵等

 。2)石油:“工業(yè)的血液”(主要含碳、氫元素);

  汽車尾氣中污染物:CO、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和煙塵

  (3)天然氣是氣體礦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較清潔的.能源。

  兩種綠色能源

  (1)沼氣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學式: CH4 (最簡單的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有機物)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化學性質: 可燃性 CH42O2點燃CO22H2O (發(fā)出藍色火焰)

  (2)乙醇 (俗稱:酒精, 化學式:C2H5OH)

  化學性質: 可燃性 C2H5OH 3O2點燃2CO23H2O

  工業(yè)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業(yè)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優(yōu)點(1)節(jié)約石油資源 (2)減少汽車尾氣

 。3)促進農業(yè)發(fā)展 (4)乙醇可以再生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氫能源、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

  氫氣是最理想的燃料:

  優(yōu)點:資源豐富,放熱量多,無污染。

  需解決問題:①如何大量廉價的制取氫氣?②如何安全地運輸、貯存氫氣?

【初中化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知識點11-03

初中化學知識點04-11

初中化學知識點11-15

初中化學的知識點01-08

初中化學重要知識點11-25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12-13

初中化學必修知識點05-25

初中化學重要知識點03-14

初中化學銅知識點12-14

初中化學銅知識點11-04